您现在的位置: 晨光科技 >> 文章 >> 新闻、背景、评论等 >> 轻纺服装 >> 正文  
  针织纱:重点使用新纤维         
针织纱:重点使用新纤维
[ 作者:中国纺织报    转贴自:http://info.china.alibaba.com/news/detail/v3-d5470151.html    点击数:101    更新时间:2006/10/31    文章录入:谢川 ]
[注:本站登载的某些文章并不代表本站支持或反对其观点或肯定其真实性]

针织纱:重点使用新纤维

记者:请您简单谈一下国内针织用纱的需求状况。

  王智:针织工业是我国纺织工业中相对而言,产业链最为完整的行业,从棉纱进厂,一直到针织服装出厂,直接面向消费者。随着国内外市场的不断扩大,我国针织行业近几年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势头。统计数据显示,规模以上企业2004年的销售额、出口交货值及针织品折用纱量分别为1329亿元、647亿元和81万吨;而海关统计的针织服装出口量137亿件、出口金额258亿美元,针织布出口量81万吨、出口金额30亿美元,出口针织品总重量达到220万吨。前后数据存在很大的差距,这是由于我国规模以下针织企业数量庞大,其出口量占针织总出口量的70%以上。

       2004年我国进口大圆机近4000台,今后每年进口大圆机约在3000~5000台左右,加上国产数量,每年我国针织行业约增加大圆机超过10000台。按照设备增量计算,预计今后几年国内针织用纱仍保持8%~10%的增长量。

  记者:对针织用纱的质量要求都有哪些考核指标?

  王智:按现行标准,针织用纱的常规指标包括强力、条干、纱疵等,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新提出的符合针织产品和针织生产的特定指标,比如纱线外观不匀、动态张力条件下的动态强力或断头次数、纱线对金属的磨损性指标、纱线的飞花损耗等。

  因为对于针织物而言,随着针织内衣外衣化、时尚化的必然趋势,消费者对布面条干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从满足终端用户的要求出发,针织纱的外观不匀比质量不匀更为重要。目前普遍采用的电容条干均匀度和纱线外观不匀相关,但在CV值相差1%范围内和黑板条干相关不尽如意。基于CCD技术的电子黑板排除了人为因素,结果更加稳定可靠,而且对纱线加捻过程中,由于捻度分布不匀造成的纱线直径粗细差异加大也更为敏感。在检测针织常用的色纺纱,尤其是采用原液染色的化纤与棉混纺色纺纱时,由于原料的电介常数差异较大,检测纱条重量不匀和纤维混合不匀综合效果导致电容式条干值往往偏大,不能反映纱线条干的外观真实变化。

  其次,针织机上纱线编织成圈时处于高速运动中,由于纱线和成圈机件、织针、沉降片等之间存在包围角,从而导致纱线在弯纱点产生较大的张力,这是导致断头的主要原因。试验表明,纱线在摩擦条件下的动态强力要比静态强力低得多。纱线断头会造成针织疵布和降低生产效率,因而静态的强伸度试验不能客观的作为评价纱线编织性能的指标。最好能用动态恒张力并带有金属摩擦装置、模拟纱线编织状态的仪器,给出纱线在每2万米中的断头次数,这个指标比常规的纱线强力更能直接的反映纱线的可编织性。

  还有,纱线与成圈机件的高速摩擦是造成织针或沉降片疲劳损坏的一个重要原因。织针、沉降片失效,既降低生产效率,又会提高织造成本。在高速运动的纱线并施加张力的条件下,测试被磨金属丝的断裂寿命,并以纱线通过长度表示,即可作为评价纱线对金属磨损性的指标。国外学者曾研究过不同厂家的气流纺,不同的转杯速度纺制的纱对金属的磨损测试结果存在差异,高的达到5500米,低的只有4500米,金属丝就被磨断。当纱线上蜡或混纺纱线中的化纤中含有消光剂等化学物质时,纱线对金属的摩擦性都会发生变化。

  记者:记得我在针织厂实习的时候,对车间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大圆机织造过程中的飞花现象,这是不是也与纱线的质量有关?

  王智:对。纱线在成圈过程中,由于与成圈机件高速摩擦,会造成飞花损耗,飞花会使机器运动部件被玷污,影响机件如织针的运动,最终导致机件损坏并产生疵布。因此,纱线的飞花损耗率也是一项评价针织纱可编织性的指标,即计算恒张力条件下高速运动的纱线通过一定长度后的飞花损耗重量,好的针织纱应该具有较低的飞花损耗率。

  记者:时尚化、高档化、休闲化、功能化成为当今针织服装的明显趋势,那么对针织用纱的品种有何更高的要求?

  王智:内衣外衣化已是现实,时尚化、高档化则是高一层次的外衣化,为迎合市场趋势,目前针织新面料的开发有两种途径,一是采用新的原料;二是采用新的后整理技术。目前,各种优良的天然纤维,品种繁多、功能纷呈的化学纤维和新纱线的开发为针织业提供了丰富的原料基础和想象空间。新纱线的开发要以市场为先导,迎合或引导现实的和潜在的消费观念。每一种新纤维都有其特定的最佳的产品适用范围,也有相对弱势的一面,我们可以通过优势互补,采用多种纤维的混合、短纤维与长丝的复合纱等途径获得新型纱线。大豆纤维、玉米纤维等新型纤维的开发更是开拓和扩大了针织用纱的品种范围。 (中国纺织报)

  • 上一篇文章: 没有了

  • 下一篇文章: 神奇:从卖袜子到占领“第三市场”
  •    
    [注:标题搜索比内容搜索快]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轨道钢承重计算公式及应用[109]

  • 【选型】如何为变频器选取阻值…[82]

  • AIS2023参展厂商名录[343]

  • AGV综合选型[170]

  • APIE 2023第4届亚太国际智能装…[138]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外媒:正在唤醒中国的习近平[305]

  • 中国反伪科学运动背后的CIA黑手…[494]

  • [转载]袁隆平真言:中国最大的…[667]

  • 台专家:当年我们造IDF时 大陆…[572]

  • 旅日华人:中国严重误判日本民…[577]

  •  
     相 关 文 章
  • 常见面料说法的中英文对照[116]

  • 神奇:从卖袜子到占领“第三市…[123]

  • 2006 韩国大邱国际服装展览会(…[163]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3 晨光科技        站长:璀璨星辰        页面执行时间:496.09毫秒
    Powered by:MyPower Ver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