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目从1999年起连续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三项和福建省重点基金一项的资助。2006年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纲要中的重点领域包括研制重大新药,推进重大新药的自主创新,其优先主题为心脑血管、肿瘤等重大非传染病的防治。根据联合国卫生组织2006年的报告指出,预计到2010年的五年内,世界上将有8400万人以上死于癌症,寻求治疗癌症的新药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生物膜与基因、蛋白质研究一起是现代生物医药学研究的三大热点。生物膜的复杂性和精巧性大大超过基因和蛋白质。信号分子的研究是有机化学、分子生物学、药理学、医学等多种学科交叉研究的热门课题。美国穆拉德教授等三人因发现一氧化氮分子能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而扩张血管于1998年荣获诺贝尔医学奖。美国辉瑞公司在该理论指导下研究出Viagra(伟哥)药物,1998年产值已达10亿美元以上。一个信号药物的时代已经来临。 生物膜信号分子针对肿瘤新靶点的研究正在开发出新的抗肿瘤药物,它已向人类展示了一个新的美好的前景。我组刘平研究员1991-1994年分别在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生物膜研究联合体和奥地利格拉兹理工大学从事生物膜活性物质的合成和药物研究。在此基础上,经过十多年努力,本项目研究已取得阶段性的研究结果: 1. 通过系列合成和筛选,已获得高活性的抗肿瘤化合物。 2. 体外细胞实验:经过对白血病、肺癌等六种主要瘤株测试,IC50值显示其显著的抗肿瘤活性。 3. 动物实验:小白鼠急毒性值LD50显示了较低的毒性,对小白鼠移植瘤的抑瘤率显示了较高的药效。 2004年1月福建省科技厅曾组织国内有关专家评审指出,该项目在国内外处于领先地位。在寻求新的抗肿瘤途径方面具有新颖性,在分子设计和合成技术方面具有创新性。所研制的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和较低的毒性。 本项研究的化合物所具备的高药性、低毒性和特有的信号作用,使其完全区别于传统的治疗肿瘤的一线药物,如紫杉醇、阿霉素、顺铂等,有望成为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一类新式西药,与国际研究与开发展开竞争,预计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数亿元/年)和社会效益。 本项目已进入动物实验的第二阶段,前景良好,是政府和企业继续扩大支持和投资的最佳时机,欢迎来函来电联系洽谈投资合作开发或转让。 单位名称: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