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晨光科技 >> 文章 >> 实用新型产品 >> 生活日用工具创新 >> 正文  
  新一轮大炼钢铁热潮滚滚而来         
新一轮大炼钢铁热潮滚滚而来
[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57    更新时间:2006/10/27    文章录入:夏晶晶 ]
[注:本站登载的某些文章并不代表本站支持或反对其观点或肯定其真实性]

越来越多的信号表明,中央政府对钢铁投资的限制政策已经出现了一丝松动。新一轮大炼钢铁热潮,正伴随着今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速超过10%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近30%的热浪滚滚而来。

    517,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国宝在鞍钢西区500
万吨项目的竣工典礼上宣布,鞍钢在营口的总投资226亿元、年产500万吨的钢铁项目,已经获得国家正式批准。这是自2004年初叫停常州铁本和宁波建龙项目,国家对新建的钢铁项目实行了最严格的审批制度之后,除了首钢搬迁以外的第一个正式获批的大型钢铁项目。

    据了解,目前仅宝钢、鞍钢和武钢三巨头已获得批准和正在等待批准的新建项目加在一起已经超过了3500万吨,约占2005年全国钢产量的十分之一。按其上报规模做最保守测算,总投资已经超过了2200亿,约占今年一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分之一。但据了解,鞍钢营口项目虽然上报500万吨,而上的设备却是按800万产能配置的,而辽宁省一直希望鞍钢的这个项目在二期时能够发展到2000万吨。消息人士说,上述国内钢铁三巨头的新建项目已经没有多大悬念,获批只是个时间问题了。

   
就像中国的很多大型钢铁项目一样,鞍钢的营口500万吨项目在517正式公布获批之前,基本上处于遮遮掩掩的状态。因为从2004年开始,决策层开始对钢铁业快速发展所导致的风险感到担心,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限制钢铁投资过热的调控政策。民营投资的铁本和建龙宁波项目被率先叫停。

   
此前,伴随中国进入以住房和汽车拉动的重化工业阶段,中国的钢产量从2003年开始,分别以每年三千万吨、五千万吨和七千万吨的速度增长。此后,大部分企业的新扩建项目陷入停滞。而钢铁巨头们则开始在能够保障进口铁矿石供应的沿海港口上运筹帷幄。四大钢铁企业宝钢、鞍钢、武钢、首钢则纷纷在沿海跑马圈地,分别占据了湛江、营口、防城港和曹妃甸。

    517鞍钢营口鲅鱼圈项目的获批多少让人感觉有点突然。钢铁业是第一个被国家发改委列为产能严重过剩的行业;而2005
年出台的钢铁产业政策中也明文规定,除了企业搬迁改造以外,原则上不再批准新建项目。但是,在此之前的328,等待了近两年的铁本案终于在常州市中级法院开庭审理,更早的时候,宁波建龙以放弃大股东地位为代价而顺利放行。这些都透出了一丝春天的味道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的一个内部人士对记者说,鞍钢、宝钢等新建项目的获批,肯定要等到铁本和建龙项目有个说法之后,因为国家要对国企和民企一碗水端平,并不是只许国企放火,不许民企点灯 实际上,现在对于中国到底需要多少钢和是否真的产能过剩,又有了微妙的变化。北京钢铁研究总院的专家东涛说:去年我们预测中国的钢产量到4.3亿吨就到头了,但现在有了新论调,认为中国要建5.2亿吨的钢产能,很多地方政府由此闻风而动,又开始公开支持钢铁项目了。

   
鞍钢项目已经获批,宝钢和武钢的项目也已箭在弦上。

    523,宝钢与广东韶钢在广东省政府的见证下签约,为湛江钢铁项目组建合资公司,计划该项目年产钢2000
万吨,总投资达1400亿元。宝钢的湛江项目是在2004年开始申报并进行前期准备的,几乎与鞍钢的营口项目同时。现在,宝钢的思路已经很明确,分别在20年前有可能诞生宝钢的广东湛江港和山东日照港投资建厂,以此形成南北两个新引擎。韶关发改委的一位工作人员说:现在还没有得到获批的消息,但宝钢已经和广东省签约了,这实际上是决心已下,在一起向中央表态。

   
在广西防城港,武钢也在为在当地建设一个千万吨大厂而苦心经营。

    2005
12月,武钢斥资65亿控股广西的柳钢,由此获得了一张进入千万吨级俱乐部的入场券,因为柳钢需要搬迁改造,其搬迁题材符合钢铁产业政策中的新建项目条件。武钢防城港项目计划总投资600亿元到700亿元,年产量1000万吨,远期2000万吨。当时就有评论指出,武钢在未来5年内将拥有4000万吨产能,不仅可以和首钢、唐钢的拉开距离,更可以和宝钢一争长短61,广西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个项目的前期工作已经动了起来

   
至此,国内钢铁三巨头的沿海战略已经各就各位。与几年前的民营企业充当先锋的钢铁投资热相比,此轮的投资竞赛明显集中在大型国有企业上,甚至可以说缩小到了行业巨头身上。唐钢一位内部人士说:首钢和唐钢早晚会走到一起,加上前面的宝钢、鞍钢和武钢,未来的中国就是这四大家钢铁的天下了。

   
按照中国钢铁产业政策中提高产业集中度的要求,2020年中国前十大钢厂的产量比重将由现在不到30%增长到70%以上。对于这新一轮的大炼钢铁,上述唐钢人士说,现在这些项目确实规模很大,但同时技术水平很高,建成之后落后产能自然就淘汰下去了。但从目前统计数字上看,对落后产能的淘汰十分困难。中国的钢产量在2005年比2004年仍增加了7000万吨,而今年有可能再增加4000多万吨,达到4.4亿吨。

  • 上一篇文章: 致命因素困扰空调业进薄利时代

  • 下一篇文章: 利润丰厚的汽车音响电容成新宠
  •    
    [注:标题搜索比内容搜索快]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temp[149]

  • 2017 年 12 月 21 日委员会决定…[133]

  • 修订第 2019/1616 号实施决定 …[180]

  • SAE001[113]

  • Proe/Creo曲面渐消+倒角教学[78]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外媒:正在唤醒中国的习近平[357]

  • 中国反伪科学运动背后的CIA黑手…[546]

  • [转载]袁隆平真言:中国最大的…[715]

  • 台专家:当年我们造IDF时 大陆…[604]

  • 旅日华人:中国严重误判日本民…[608]

  •  
     相 关 文 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3 晨光科技        站长:璀璨星辰        页面执行时间:367.19毫秒
    Powered by:MyPower Ver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