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晨光科技 >> 文章 >> 专家 >> 中国工程院院士 >> 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 >> 正文  
  周福霖         
周福霖
[ 作者:佚名    转贴自:http://www.cae.cn/experts/index.jsp?subCid1=tm    点击数:73    更新时间:2006/1/7    文章录入:田蕊 ]
[注:本站登载的某些文章并不代表本站支持或反对其观点或肯定其真实性]
周福霖
  周福霖  工程结构与工程抗震减灾专家,1939年 6月12日出生,广东省潮阳县人。1963年湖南大学工民建本科毕业,1983年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毕业,硕士学位。曾任机械工业部第四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现任广州大学工程抗震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曾兼任联合国工发组织(UNIDO)隔震技术顾问,国际减灾学会(ASSISI)常务理事。
  为创立适合我国国情的“隔震、消能和减震控制技术体系”作出贡献。1993年设计建成我国首幢采用叠层橡胶支座的隔震住宅楼,与传统抗震房屋相比,地震反应降为1/4—1/6,并节省造价。被联合国工发组织顾问评价为“世界隔震技术发展第三个里程碑”。已在国内推广应用建成数百幢隔震房屋,某些隔震房屋成功经受地震考验。曾先后获1996年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建设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
  1997年出版专著“工程结构减震控制”,对隔震、消能和减震控制作了系统的论述、先后发表论文百多篇,2001年主编"叠层橡胶支座隔震技术规程",使我国地震区的设计方法发生变化,从采用单纯抗震的设计变为可采用抗震与隔震减震相结合的设计方法。
  曾主持设计世界建筑面积最大的房屋隔震工程,使房屋安全度提高3-4倍,并使楼层数增加和建筑面积增加, 取得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建成我国首座铁路隔震桥和首座公路隔震桥。先后主持完成几十项大型复杂工程结构的抗震减震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研究。为建立我国隔震、消能和减震控制的理论体系和设计计算方法,以及推向工程应用做出了重要贡献。
  2003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 上一篇文章: 周君亮

  • 下一篇文章: 孟兆祯
  •    
    [注:标题搜索比内容搜索快]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temp[149]

  • 2017 年 12 月 21 日委员会决定…[133]

  • 修订第 2019/1616 号实施决定 …[180]

  • SAE001[113]

  • Proe/Creo曲面渐消+倒角教学[78]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外媒:正在唤醒中国的习近平[357]

  • 中国反伪科学运动背后的CIA黑手…[545]

  • [转载]袁隆平真言:中国最大的…[715]

  • 台专家:当年我们造IDF时 大陆…[604]

  • 旅日华人:中国严重误判日本民…[608]

  •  
     相 关 文 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3 晨光科技        站长:璀璨星辰        页面执行时间:356.45毫秒
    Powered by:MyPower Ver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