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中如(1939~ ),男,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江苏宜兴人。1958年9月-1963年7月,华东水利学院学生;1963年8月-1969年10月,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技术员;1969年11月-1974年6月,河南新乡地区水电局技术员;1974年7月-1978年12月,江苏省徐州电厂指挥部工程师;1979年月1月-至今,河海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导;1988年1月-1988年9月,葡萄牙国立土木工程研究院高级访问学者。专 奖获情况:kaoyantj 佛子岭连拱坝原型结构性态分析密云路 1988年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济 混凝土坝变形观测量的数学模型研究及其应用-安全监测与预报123站台 1988年水电部科技进步二等奖辅导 1990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西门 水工建筑物安全监控理论及其应用kaoyangj 1992年国家教委(甲类)科技进步三等奖471弄 龙羊峡大坝安全监测及反馈8#信箱 1992年能源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研 丹江口水利枢纽混凝土坝原型工作性态分析和反分析
网络督察 1993年水利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密云路 高坝安全监测技术及反馈65976 455 199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kaoyangj 高坝安全监测、监控标准和反馈分析8#信箱 1997年水利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同济 荣誉称号:密云路 1989年水利部授予特等劳动模范称号
密云路 1990年国家教委、国家科委授予全国高等学校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研 1992年国家人事部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
同济西苑
主要创新和贡献: 1、变形监控指标 在国内外首先提出结合实测资料,用小概率法、粘弹性和粘弹塑性理论和方法拟定变形监控指标。 2、大坝安全综合评价专家系统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和现代计算机的先进软硬件,实现综合调用“一机四库” (综合推理机、知识库、数据库、方法库、图库),对大坝安全进行全过程的综合分析、评价和辅助决策等。 3、监控模型体系 包括完善统计模型,提出和建立了确定性模型和混合模型以及基于混沌理论、模糊数学和灰色系统等的监控数学预报模型。 4、反分析理论和方法 结合实测资料及理论分析,反演变形、热力学、断裂、徐变和渗流等物理力学参数,校准有限元模型和边界条件,为结构、渗流分析提供校准的有限元模型、边界条件和参数。 上述研究成果应用于佛子岭水库、丹江口水电站、龙羊峡水电站等部门产生直接经济效益近四亿元。
指导研究生: 指导和培养博士后2名,博士生10名,硕士生18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