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晨光科技 >> 文章 >> 新闻、背景、评论等 >> 航空航天 >> 正文  
  飞行器的老祖宗:明朝奇人徐正明造飞车,借助齿轮原理翱翔天际           
飞行器的老祖宗:明朝奇人徐正明造飞车,借助齿轮原理翱翔天际
[ 作者:佚名    转贴自: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9285608903894810    点击数:38    更新时间:2022/8/17    文章录入:LA ]
[注:本站登载的某些文章并不代表本站支持或反对其观点或肯定其真实性]

大狮

2021-01-19 11:51活力创作者,作家,历史领域创作者,活力创作者关注

常言公输班骑乘木鹤遨游天际,又闻诸葛孔明造木牛流马,不用人力便可运粮。由此可见,中华文明当中不乏巧绝人寰的技艺。

话说明朝崇祯年间,江苏吴县有个巧匠,名叫徐正明,此人自幼好学,手艺精湛,木工一流,远近驰名。

有一次,徐正明听说书人讲奇书《山海经》,书中奇肱国人造飞车空中捉鸟、翱翔天空的奇妙之事深深地吸引了他,随即萌生出制造“飞车”的念头。

自从有了这个念头之后,常常扰得他彻夜不眠、饮食俱废。看着他一天天魂不守舍,越发消瘦,妻子十分心疼,几经询问之后,他终于说出心愿。

一听他要造飞车,妻子认为他是痴人说梦,请亲戚朋友来劝他,到头来谁劝也无用,徐正明认为困难只能吓倒懦夫,路是靠人闯出来的,无论付出多少艰辛,他也要造出飞车。

妻子见劝说无效,也就不再劝他,认为等到他的一腔热血磨没了,就会回归正常。

要造飞车,第一步要设计出切实可行的图纸。从此,徐正明瞑目沉思,伸纸画图,画了改、改了画,废寝忘食,前前后后花费一年时间,历经波折,终于攻克难关,得出一个满意的设计方案。

原本家境小康,吃喝不愁,然而经过这一年的折腾,家里已经快到了无米度日的地步,更别提买木料搞制作。

然而这一切,都未能动摇徐正明的决心。没钱买木料,他就把家里的桌椅板凳床榻箱柜全拆掉用以做试验。妻子看着丈夫已经进入疯魔状态,面对三个幼小的孩子,只能偷偷掉泪。不久后,小儿子因为得病无钱医治而夭折。丧子之痛令徐正明痛不欲生,忧心如焚,他不得不中断发明创造,打点行装出外做工,换取家用养活家人。

两年过后,家境逐渐恢复,攒下一些积蓄的徐正明重新将图纸拿出来,没日没夜地制造他的心中所愿。

史无前例的创造,免不了要走弯路,徐正明抱定信念,历经无数次失败,眼看着垂杨绿了又枯、枯了又绿,历经五个年头,终于打造出一个成品。

这架飞车的样子像椅子又像箱子,总之外形奇特。人们从没有见过这样的怪设计,“试飞”那天,看热闹的人密密匝匝,大家议论纷纷,都用难以置信的眼光等着看徐正明的表演。

这种飞车形似“栲栳”,故得名为“栲栳椅”飞车。栲栳,原来是用柳条编织成的容器,形状像一只笆斗。据有关史料记载:该车下有机关,“齿牙错合”。也就是说,飞车利用了类似现在齿轮传动的装置。“人坐椅中,以两足击板。上下之机转,风旋,疾驰而去。”该车依靠人力驱动,靠齿轮带动螺旋桨,竟然能够“离地尺余,飞渡港汊”。当时,观看者欢呼雀跃,小孩跟在飞车后面叫喊。从某种意义上说,该飞车也可以称为人类最早的飞机雏形。徐正明心中也很是忐忑,他在“试飞”之前,跟妻子交代了后事,万一自己出事,就带着孩子回娘家去住。交代完后事,徐正明大踏步跨上飞车,坐定之后,两只脚轮番地踏着一块特别装置的木板,带动齿轮快速飞旋,车子以超乎想象的速度顺着平坦的道路滑动,随即腾空而起,如同一只怪鸟在空中盘旋。

如此景象,怎不叫人惊奇。待到徐正明驾驶着飞车按原线返回,缓缓降落之后,人们蜂拥而上,争先近距离一睹“神仙宝器”。

经由徐正明一番说明,才知这架飞车采用十分精密的“齿牙错合”原理,利用齿轮转动装置,带动螺旋桨,从而使得飞车真正的飞起来。虽然不能像奇肱国人制造的飞车那样在空中捕鸟,但也能翱翔天空。

《吴县志》载,明末清初时徐正明制成了人力驱动的飞车,其外形如太师椅,“下有机关,齿牙错合。人坐椅上,以两足击板上下机转,风旋疾驰而去”,“离地尺余,飞渡港汊不由桥”。这个发明应名列明代器物发明的第一把交椅,其真正践行了东坡先生“我欲乘风归去”的畅想。 

虽然飞车已经制造成功,但徐正明仍不满意,于是决定再花苦功夫,不断完善这架飞车。他要让飞车飞越太湖水面四五十里,来往于缥缈、莫厘两座高峰之间。

虽有一番大志,奈何天妒英才,徐正明劳累成疾,一病不起,再无力气完成心愿,只好在临终之际,将长子徐庆叫到床前,含泪叮嘱儿子,要继续制造飞车,帮父亲完成心愿。留下遗言之后,徐正明双目一闭,与世长辞。

徐庆谨遵父训,刻苦钻研,力图用毕生精力完成父亲的遗愿。久而久之,徐庆着了魔,就连娶妻生子的人生大事也不顾,完全将心思放在制造飞车上。

当娘的不想儿子的大好青春全部浪费在一堆木头上,更害怕儿子因此而英年早逝,于是趁着儿子出外买木料的时候,举起斧头将飞车劈碎,连同几箱图纸,一把火付之一炬。

徐庆回家后,见父亲的心血彻底毁掉,欲哭无泪。本想重新设计图纸,奈何满人入关,已经杀奔江南,徐庆只能抛却父亲遗愿,携带老母到外省避难,自此音信全无。

虽说徐正明花了大半生精力创制的飞车失传了,然而他那孑然一身,坚持不懈的精神却流传下来,让有心之人创造无限奇迹。

自古以来,行走于地上的人类一直向往着能像鸟儿一样在天空翱翔,所以才有了“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同时人类也不懈地进行着飞天的探索与尝试。我国古代载人飞行器也同样走在世界前列。

且不说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如何惠及世界泽被后世,单单在载人飞行器方面的大胆探索,就足以令世界对古老的中国惊异和敬仰。

据传说,远在3500年前的商汤时期,古人就已经发明制造了借助风力飞行的载人飞行器“奇肱飞车”。

据《山海经·海外西经》中的记载的奇肱国,国中男子善机巧,曾经制作的一种能借助风力能载人在天空远距离飞行的装置。

传说大禹就曾乘坐过这种飞车。大禹等人从男子国往南,就到了奇肱国。从今天的重庆乘“奇肱飞车”穿过湖北省西北部直达河南省中部,其间有1000千米航程,飞车4天就能到达。

“奇肱飞车”可以说是最早的飞机,但因为是无动力的,乘坐它只能从风而行。

类似的文字也见于晋文学家张华《博物志·外国》记载:“奇肱民善为拭扛,以杀百禽。能为飞车,从风远行。”

《山海经·海外西经》和张华的资料来源出自何典,奇肱飞车的构造如何,其借助风力飞行的装置是风帆还是螺旋桨,现在已经无从考证不得而知了。

但是它的出现不仅远在黄帝的指南车之后,而且还有“善为拭扛”的当时机械制作技术作为背景,所以它的出现应该是没有违背科学发展逻辑的。

如果说《山海经》、《博物志》上所载商汤时期的“奇肱飞车”语焉不详,不足采信,那么晋代葛洪《抱朴子》所载飞车就不得不令人信服了。

随着机械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魏晋时期人们利用空气的反作用力原理制成“登峻涉险远行不极之道”的飞行器具,使之发展成为一种较为便利具有实用价值的飞行交通工具了。

葛洪在《抱朴子》中记载:

或用枣心木为飞车,以牛革结环剑,以引其机。或存念做五蛇六龙三牛,交罡而乘之,上升四十里,名为太清。太清之中,其气甚罡,能胜人也。师言鸢飞转高,则但直舒两翅,了不复扇摇之而自进者,渐乘罡气故也。

这段话不仅言之凿凿地记载了飞车的结构分为用枣心木制成的飞行装置,和用牛革制成的动力装置环剑两个部分,而且还记载了“太清之中,其气甚罡”的空气动力学知识。所谓罡风或罡气就是高空中强烈的风或气流。古代儿童的竹蜻蜓玩具,可以作为古人能够制作螺旋桨飞行装置的旁证。

按照《抱朴子》所载飞车结构,用古代已有的机械技术完全可以复制出一部载人飞行器。元明清时期以来,民间能工巧匠制造飞行器的就更多了。

古时的火箭是将火药装在纸筒里,然后点燃发射出去,起初只是用于过年过节放烟火时使用,是我们祖先首先发明的。第一个想到利用火箭飞天的人,是明代的士大夫万户。

万户把47个自制的火箭绑在椅子上,自己坐在椅子上,双手举着两只大风筝,然后叫人点火发射。设想利用火箭的推力,加上风筝的力量飞起。

在发射当天,万户穿戴整齐,坐上座椅。随从他的47位仆人同时点燃了烟花。随着一阵剧烈的爆炸,当硝烟散尽后,万户和他的“飞行器”已经灰飞烟灭。

目前,只有火箭才能把人送上太空。以此为标准,最早尝试飞天的应是明代的万户飞天。万户考虑到加上风筝的上升的力量飞向前方,这是很少有人想到。西方学者考证,万户是“世界上第一个想利用火箭飞行的人”。

据清代著名学者毛祥麟撰《墨余录》记载,元顺帝年间,平江漆工王某,富有巧思,能造奇器,曾制造一架“飞车”,两旁有翼,内设机轮,转动则升降自如。

上面装置一袋,随风所向,启口吸之,使风力自后而前,鼓翼如挂帆,度山越岭,轻若飞燕,一时可行200千米,越高飞速越快。实令观者为之惊叹“真奇制”。

这种带有风袋的飞机,利用自后而前的风力实现飞行,应该也是如同“奇肱飞车”一般从风远行,可能还不能实现自由驾驶。

据明末清初布衣诗人徐翥《香山小志》记载:清代初期吴县能工巧匠徐正明,从少年时就“性敏,志专一”,他设计、制造的车辆,灵巧牢固,在乡里颇有声誉。

吴县是江南鱼米之乡,地处太湖之滨,河湖港汊,纵横交错,交通不便。

有一天,徐正明偶读古代典籍《山海经》,得知商汤时期有“奇肱飞车”,受到启迪,立志制造一架“飞车”飞越湖渠港汊,方便交通。

徐正明潜心钻研“飞车”,经过一年苦思冥想,完成了“飞车”的设计草图。接着,他便“按图操斫,有不合者削之,虽百易不悔”。

由于徐正明“家故贫”,他只好边打短工,边造“飞车”。经过10年锲而不舍地苦心钻研,他终于制造出一架“栲栲椅式”的“飞车”。

这架“飞车”构思精绝,“下有机关,齿牙错合,人坐椅中,以两足击板上下之,机转风旋,疾驰而去”,“离地尺余,飞渡港汊”,令乡人为之叹绝。

徐正明制造的“飞车”试飞成功后,决心进一步改进,提高飞行高度。但是徐家贫困日甚,“妻、子啼号”,孤身无援。在贫病交加、生活重压下,他“不幸早殁”。

更为遗憾的是,徐妻因丈夫将毕业心血花在“飞车”的研制上,不禁伤心落泪,竟将它“斧斫火燎”化为灰烬了。

徐正明的这架“栲栲椅式”的“飞车”,被《香山小志》详细地记载下来,从中可以了解到这架飞车是依靠人力驱动连杆、齿轮、进而带动“机转”,产生“风旋”。这很有可能是一架人力旋翼机。

再据《湘潭县图志十二篇》、《湘潭县志》等记载:清嘉庆、道光年间,有个年轻人叫石甘四,“有技勇举三百斤,能巧思造奇器,尝读《蜀志》,见木牛流马法,曰:‘此易耳’。遂为木人,执器左右;供使令。继后,又以鹅毛作床如鸟翅,坐则腾上二十丈,横行五里许。其时,西夷轻气学未传,甘四以重力升之”,实在可与《天方夜谭》中神奇魔毯相媲美。

石甘四的“飞床”使用鹅毛制成机翼,重量轻,能有效扇动空气,也有其合理性。

事实上,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水平长期以来远远领先于世界各国。从载人飞天的飞车的发明,恰恰表现了中华民族先辈的勇敢探索精神和杰出智慧。

  • 上一篇文章: 创造大气科学观测世界纪录!“极目一号”Ⅲ型浮空艇研制取得哪些突破?

  • 下一篇文章: 从古玛雅“黄金飞机”说起
  •    
    [注:标题搜索比内容搜索快]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TEMP[126]

  • SAE001[93]

  • 高光谱成像基本原理[68]

  • 蒸汽火车解剖图[79]

  • 星球大战死星解剖图集 star wa…[86]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外媒:正在唤醒中国的习近平[340]

  • 中国反伪科学运动背后的CIA黑手…[517]

  • [转载]袁隆平真言:中国最大的…[698]

  • 台专家:当年我们造IDF时 大陆…[591]

  • 旅日华人:中国严重误判日本民…[596]

  •  
     相 关 文 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3 晨光科技        站长:璀璨星辰        页面执行时间:328.13毫秒
    Powered by:MyPower Ver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