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晨光科技 >> 文章 >> 新闻、背景、评论等 >> 健康 >> 正文  
  得了急性心肌梗死,我还可以坐飞机吗?           
得了急性心肌梗死,我还可以坐飞机吗?
[ 作者:佚名    转贴自:https://new.qq.com/omn/20190528/20190528A0QPJV.html?pc    点击数:19    更新时间:2020/1/1    文章录入:LA ]
[注:本站登载的某些文章并不代表本站支持或反对其观点或肯定其真实性]

  患者 X,男性,61 岁,新加坡人,祖籍福建。一周前与妻子回国探亲。5 天前突发胸痛 2 小时,在我院急诊诊断为急性前间壁心梗,随后行急诊介入治疗,术后恢复顺利,没有胸痛等症状出现。

  今天查房的时候,X 先生问:医生,我这几天都感觉挺好的,想飞回去了,可以吗?

  在临床工作的你,觉得可以吗?

  X 先生的问题并非特例,近年来科里已经收治过很多突发心梗的游客,少部分国外的,大部分是我国北方地区的。

  全球每年有超过 10 亿人乘坐飞机出行,其中,相当一部分为老年人,急性冠脉综合征是假期旅行的首位死因。在发生心血管事件后,旅客还要承受远离亲人带来的孤独。此外,部分地区医疗水平偏低,因此,患病的旅客很想尽早返乡。但是,远程飞行,对心血管病人具有潜在的风险;而滞留他乡,除了医疗费用不断增加之外,病人的心理也饱受折磨。

  那么,乘坐飞机对人体有什么影响?对心脏病患者有什么威胁?

  飞行前

  赶飞机、携带行李、安检等造成旅客活动量增大,空中管制、飞机晚点等造成旅客疲乏、焦虑,可能诱发心血管事件。

  飞行中

  飞行给人体最大的影响是缺氧。大气压随着海拔高度上升而下降,高空中氧气稀薄。

  目前民用客机巡航高度通常在海拔 22000~44000 英尺(6500~13500 米),处于低压低氧环境(相当于海平面大气压的 30%)。

  为维持飞机本身及乘客安全,在飞机起飞直至降落前,机舱内的气压维持于海拔 5000~8000 英尺(1524~2438米)的水平(相当于海平面大气压的 80%)。乘机对人体血液含氧量有明显影响,但健康人可耐受。

  有研究表明,民用客机进入巡航状态后,机舱中的旅客的血氧饱和度较地面明显下降(97%下降到88.6%)。

  气压下降引起循环系统压力与外界压力差值变大,血压稳定性受到影响。与健康人相比,心脏病患者心脏代偿功能受损,缺氧耐受能力下降,可能诱发急性心血管事件如心绞痛、心律失常、心衰等。

  此外,长时间坐位、昼夜节律紊乱、噪音等的干扰,造成儿茶酚胺不适当释放,都将对循环系统稳定造成潜在威胁。

  简而言之,乘坐飞机时气压变化明显,将增加心脏病患者心脏负荷、减少氧气供应,可能诱发急性心脏事件。

  那么急性心梗的病人,什么时候可以乘坐普通客机?需要医护人员陪伴吗?

  急性心梗是常见的心脏急重症,关于心梗病人乘坐飞机的时机,既往相关研究比较少,研究质量不高。

  1996 年,Cox 等回顾性分析 196 名美国急性心梗患者乘坐商业客机的安全性。其中 93% 的患者在发病 4 周内乘机,5% 的患者在乘机途中出现症状,经护送医生处理后缓解。

  研究人员认为,在医生护送下,心梗发病 4 周内乘坐普通客机是安全的,建议将之前指南推荐的时间点 6~8 周适当提前。

  2000 年以色列一项前瞻性研究再次验证了 4 周内乘机的安全性。

  该研究纳入 21 名在耶路撒冷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旅行者,平均乘机时间为发病后 18.2±11 天,平均飞行时间为 12.5±3 小时;所有患者在飞行途中均未发生心血管事件。

  上述研究显示,心梗后 4 周乘机安全性良好。

  那么,是不是可以更早一些?

  2002 年,澳大利亚研究人员展开了一项随机单盲对照研究。研究纳入 38 名急性心梗后 2 周的患者并将其分为两组,A 组为吸氧组(2L / 分),B 组为无吸氧组。

  研究人员发现,两组患者在飞行途中并未出现明显的差异。研究结果,心梗患者在发病 2 周内飞行并不会导致心肌缺血,常规吸氧是没必要的。

  2006 年,英国学者 Thomas 等进行了一项回顾性的分析。213 名急性心梗患者(其中 73.7% 为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梗,26.3% 为急性非 ST 段抬高型心梗)在发病后 6~38 天内乘坐民用客机返乡,约 40% 的患者完成再血管化治疗。

  上述患者被分为发病 14 天内乘机组(A 组)、14 天后乘机组(B 组),飞行时间 248~358km。

  研究结果显示,小部分患者(A 组,10.7%;B 组,23%)出现无症状性的氧饱和度下降至 92% 以下,经吸氧后改善。A 组共有 3 名 STEMI 患者出现心绞痛,给与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缓解。

  研究结论:急性心梗 2 周内进行长距离飞行安全性良好,心肌缺血事件不严重,且发生率低。

  那么,对于心梗病人是否可以乘坐飞机,有来自指南或者共识的说法吗?

  加拿大心血管病学会在 2003 年针对心血管病患者驾车及乘机评估发布了专家共识。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推荐意见为,符合以下任意一条标准,可乘坐商用客机:

  1. 急性心肌梗死经过治疗后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无血压异常、心绞痛、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已发病 6~8 周;

  2. 急性心梗无并发症,且经过运动试验 Bruce 方案评估代谢当量达到 6met。

  如果无法达到上述标准,但由于病情需要转院治疗的,可在医护人员陪护下乘机,医护人员需携带氧气、药物及除颤仪等设备。

  2017 年 ESC 发布的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管理指南建议:ST 段抬高型患者乘坐飞行器的临床数据有限。临床医生需要对患者有无心梗并发症、飞行距离、有无专业医护人员陪伴做出评估。

  对于无并发症且完成再血管化的患者,若左室射血分数大于 40%,在发病后 3 天乘机通常是安全的。如果有并发症,包括低血压、心衰、心绞痛、心律失常,需要病情稳定后再乘机。

  目前,美国航空航天医学会(aerospace medicalassociation, AsMA)采用英国心脏病协会 2010 年发布的《心血管病患者乘机建议》,对心梗患者乘坐飞机做出如下建议。

  针对心梗患者乘机飞行的合适时机,总的来说,仍然缺乏大规模、多中心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由于临床证据有限,各国指南推荐并不一致。期待能展开高质量的临床研究,以便于未来指南的制定。

  综上所述,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飞行前需专科医生进行病情评估。对于经治疗后恢复顺利的患者,在梗死后 2 周乘坐飞机是安全的,如果仍不放心,那可等到 1~2 个月后。对于病情不稳定的病人,需权衡转运风险及潜在获益,如果确实需要转运,建议在医护人员陪同下完成。

  对于 X 先生来说,发病后迅速就医并顺利开通前降支,术后恢复顺利,我建议他出院后即可乘机返回新加坡。

  参考文献

  [1] Kloner RA. Natural andunnatural triggers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 Prog Cardiovasc Dis. 2006. 48(4):285-300.

  [2] Humphreys S, Deyermond R,Bali I, Stevenson M, Fee JP. The effect of high altitude commercial air travelon oxygen saturation. Anaesthesia. 2005. 60(5): 458-60.

  [3] Aerospace MedicalAssociation Medical Guidelines Task Force. Medical Guidelines for AirlineTravel, 2nd ed. Aviat Space Environ Med. 2003. 74(5 Suppl): A1-19.

  [4] Cox GR, Peterson J,Bouchel L, Delmas JJ. Safety of commercial air travel following myocardialinfarction. Aviat Space Environ Med. 1996. 67(10): 976-82.

  [5] Zahger D, Leibowitz D,Tabb IK, Weiss AT. Long-distance air travel soon after an acute coronarysyndrome: a prospective evaluation of a triage protocol. Am Heart J. 2000.140(2): 241-2.

  [6] Roby H, Lee A, Hopkins A.Safety of air travel following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viat Space EnvironMed. 2002. 73(2): 91-6.

  [7] Thomas MD, Hinds R,Walker C, Morgan F, Mason P, Hildick-Smith D. Safety of aeromedicalrepatriation after myocardial infarction: a retrospective study. Heart. 2006.92(12): 1864-5.

  [8] Simpson C, Dorian P,Gupta A, et al. Assessment of the cardiac patient for fitness to drive: drivesubgroup executive summary. Can J Cardiol. 2004. 20(13): 1314-20.

  • 上一篇文章: 硝酸甘油如何用?看这篇就够了

  • 下一篇文章: 急性肺栓塞
  •    
    [注:标题搜索比内容搜索快]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轨道钢承重计算公式及应用[109]

  • 【选型】如何为变频器选取阻值…[86]

  • AIS2023参展厂商名录[345]

  • AGV综合选型[170]

  • APIE 2023第4届亚太国际智能装…[138]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外媒:正在唤醒中国的习近平[305]

  • 中国反伪科学运动背后的CIA黑手…[494]

  • [转载]袁隆平真言:中国最大的…[668]

  • 台专家:当年我们造IDF时 大陆…[572]

  • 旅日华人:中国严重误判日本民…[577]

  •  
     相 关 文 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3 晨光科技        站长:璀璨星辰        页面执行时间:169.92毫秒
    Powered by:MyPower Ver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