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国家大奖的雷达有多厉害?印度说的十分巧妙,专家说出实情
新鲜笑涵 2019-01-17 21:38
最近,我国一款全新的雷达引发了邻居印度的强烈不适。多家印媒报道称,这种雷达可以"连续监测印度大小的区域",并且可以实现舰载。说来说去,似乎我国新式雷达系统就是针对印度开发的,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原来,具体情况是这样的,根据环球网1月11日的报道称,我国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两院院士刘永坦研制的新体制雷达最近因他获得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刘教授研究的这种"新体制雷达"最大的特点,是可以克服传统雷达受地球曲率限制,盲区大,探测距离近的问题,可以实现超视距探测。

所谓"超视距雷达",是指侦测距离超过传统雷达的特殊种类的新式雷达。因为雷达波和光波一样,是沿直线传播的,而地球是球形,所以受地球曲率影响,传统雷达系统在监视低空、超低空目标时,通常只有最大40千米的有效"视距",超过这个距离,就会出现视野盲区。所以现代战争中,又一项各国空军都极为重视的战术,就叫"低空突防"。意思就是飞机保持低空(300米以下)或者超低空(100米以下)飞行,这样可以有效利用雷达的探测盲区,隐蔽接近目标,然后发动突然打击。

1982年的英阿马岛海战就是典型的例子,当时阿根廷海军两架超级军旗攻击机,以30米高度超低空接近英国42型驱逐舰谢菲尔德号,在距离谢菲尔德号约46千米时,两架飞机突然爬升到150米高度,并打开雷达锁定了谢菲尔德号驱逐舰,并发射AM-39飞鱼导弹,后者一举击沉了这艘当时世界最先进的现代化驱逐舰。在这个过程中,阿根廷飞机就充分利用了英国驱逐舰舰载雷达的盲区,超低空潜入英舰附近,并一举发动致命打击。可以说,超低空突防几乎已经成了当今各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的经典战术。而且不仅是战术飞机,当今各国装备的远程巡航导弹,也大多采用超低空突防方式避开敌方防空雷达和防空火力的打击。例如美国的战斧巡航导弹,在巡航阶段,其平均飞行高度仅为30~70米,而且目标小巧,极难被地面防空系统发现和拦截。

为了有效对抗战斗机和导弹的低空突防战术。各国都拿出对应的办法,其中西方国家主要是通过部署大量预警飞机来实现,例如美国的E-2C/D型鹰眼预警机、英国的海王AEW预警直升机等等。我国由于国家财力和技术力量和美国有较大的差距,因此,我国选择的方式是研制新体制远程雷达。

本次刘永坦教授获奖的"新体制雷达"据推测,极有可能是一种天波雷达系统。所谓天波雷达,是利用了大气中特有的电离层的特性而研制的一款全新的雷达系统。地球上空的大气中有一个区域的大气由于受到太阳高能辐射以及宇宙射线的影响而呈现电离状态,因此被成为"电离层",电离层距离地表的距离大约在60千米左右,电离层对于电磁波而言,就像一面镜子可以反射光线一样,电离层也能反射某些特定波段的雷达波。而天波雷达就是利用了电离层这一原理,通过向天空发射某种特定的雷达波,经过电离层反射后,得以监视传统雷达视距之外的区域,因此,这种雷达也被称为"超视距雷达"。

这种新式天波雷达,最早由苏联研制并装备部队,我国在21世纪初,从俄罗斯引进的4艘956现代级驱逐舰上装备的类似馒头的大型雷达,就是苏联"音乐台"天波雷达。有了这种雷达的配合,俄罗斯海军即使没有预警飞机配合,也能有效监视视距以外的目标,而且"音乐台"雷达是一款多功能雷达,不仅可以提供早期预警监视,还能直接为舰载的SS-N-22重型反舰导弹提供超视距导引,从而省去了中继制导等一系列复杂的中间环节,大大增加了导弹打击的突然性,提升了命中概率。

在新世纪以来,我国大批建造的054A型护卫舰、052C/D型、051C型驱逐舰等主力作战舰艇都装备了366型天波超视距雷达,这种雷达就是苏制"音乐台"雷达的我国改进版。根据外媒报道,366型天波超视距雷达的最大探测距离可达300千米,整体监视范围大约为282.6万平方千米,和印度298万平方千米的国土面积确实比较接近。

不过, 我国研制新式雷达系统,显然是出于提升我国国防技术水平,确保我国领土和领水安全的需要,装备海军舰队的超视距雷达也是为了增强海军的作战能力,印度媒体捕风捉影,硬要把我国新式天波雷达的侦测范围和自己的国土面积拿来作比较,未免有点过于可笑了。毕竟我国不希望与任何国家为敌,我们只是希望安安稳稳过自己的生活,努力发展和各国的友好交往,并切实保证自己的国家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