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晨光科技 >> 文章 >> 技术 >> 能源 >> 正文  
  来自真空的能量 --第1集 总览(中文)           
来自真空的能量 --第1集 总览(中文)
[ 作者:佚名    转贴自:http://www.energysea.net/plugin.php?id=twow_novel:novel&do=chapter&tid=1377    点击数:46    更新时间:2018/8/19    文章录入:LA ]
[注:本站登载的某些文章并不代表本站支持或反对其观点或肯定其真实性]

这里的“真空”指物理真空或量子真空。物理真空内其实存在虚物质。所谓“虚”并不是没有,而是以我们无法观测的形态存在。也就是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虚物质世界隐于我们现实的环境中,无处不在。

  该系列作品所提到的装置并不需要人为创造一个物理真空才能运行。因为该能源就存在于我们环境中的任何一点。

第1集 总览(中文)

总览
  
真空的能源现象,定义、原理,与自由能的区别。COP>1的现象、事实,证明有能量守恒以外的能量“来了”。从哪来的?在已知的理论领域,找不到任何可能的来源,最后只得承认它从真空中来。

 



美、加接壤地带的尼加拉大瀑布; 水电站由尼古拉特斯拉设计,1897年首个发电机组发电
位于尼亚加拉瀑布公园的 尼古拉特斯拉 铜像
尼古拉特斯拉(1856-1943)出生于克罗地亚,后移民美国;交流电之父,自由能先驱;他的 "第三种电" 至今尚未完全破解
片集涉及的辐射能、冷电等概念均与特斯拉的 "第三种电" 相关; 该种电有高压低电流、传输基本无损耗...等特点,为纵波
铜像底座铭文:1896年建设的尼亚加拉发电站 使用了特斯拉的多项发明 电能革命踏上了征途
1896年建设的尼亚加拉发电站 使用了特斯拉的多项发明 电能革命踏上了征途
当今 有位科学家正在努力奋斗 力争为始于112年前的电能长征画上句号
本片主题人物 Tom Bearden 致力于免费能源理论研究30余载 现已80余岁
阿拉巴马州Huntsville  美国的"航天首都"
NASA的航天飞机及火箭推进研发中心/美军的导弹、航空器后勤维护司令部均位于此地
Bearden的最高学位为硕士, Trinity College & University曾授其哲学博士学位 但该大学被认为是野鸡大学
有关其博士学位争议见Bearden网页http://www.cheniere.org/correspondence/011403.htm
Bearden学历学位:乔治亚理工学院核工程专业理学硕士\东南路易斯安那大学数学专业理学学士
美军导弹参谋班(相当于航天工程研究生)毕业/美军指挥及参谋学院毕业/诸多美军电子战及反电子战培训课程
我与爱国者导弹最后一次打交道是在Huntsville
这地方人很好 环境也不错
这地方不大 你能享受现代化都市的好处 没有大都市的种种不便
这里还留有些 "老南方" 的古风  很安逸
于是我就在此定居下来了并找了份工作
我对能源的研究是此后才开始的
Energetic Productions LLC 出品
本片集自2006年开始陆续发行 至2013年已发行至第33集
《空间能》系列作品  (第一集)
主题人物: 美军退役中校 Tom Bearden
片名来自于Tom Bearden的书 Energy from the Vacuum
直译意思为: 来自真空的能量
所谓"真空能"并非在物理真空状态下才可产生的能量 从粒子物理角度 它是来自于虚物质世界的能量
物理真空只是验证虚物质存在的实验环境而已
我们环境中任何一点均有虚物质存在,但看不见摸不着
片名翻译为 《空间能》 意指 :无处不在的虚物质是一种能量的源泉
引子
1930年代初 美国其它地方已经从大萧条中恢复 但路易斯安那还深陷其中
那是段艰难的岁月 很多岁数大的人连饭都吃不上
工作机会很少 找工作非常困难
一份伐木工作 起早贪黑地干 还不一定能维持温饱
运气好的话 也许能在油田找到份打杂的活 工钱稍微多一点
如能到铁路上干活 算你撞大运了 有退休金 !
那时 没有统一的的社会保障体系 很少有提供退休金的
也没有救助机制来应对疾病 饥荒等
伤寒Phyhoid  白喉Diphtheria
当时疾病肆虐 很多人因患伤寒/白喉等病死亡 小孩死得特别多
家父是文盲 自幼丧父 12岁就承担起养家糊口的重任
他干的是伐木工 很重很累的活 运原木的马车由8匹大马拉着
他支撑了全家 没人受冻挨饿  他干了一辈子的伐木工
他的一生 除了干活还是干活 总算维持住了家庭
拼命干活以养家糊口是那些岁月的普遍现象
我曾因营养不良住院 吃的不够哈
这是百事可乐奖学金 想起来挺有意思的......
一切都是在不经意中发生的
当时被列入奖学金候选名单 我毫不知情
得知获得奖学金时 全家惊喜万分......
纸条内容:O.P中学高中生Thomas Bearden荣获奖学金,全美共126名获得该奖学金
有天我接到通知 要求我在某时到某地报道 说有车接送
通知没提是什么事 我们也没问就去了
有人给我们发试卷 我以为是态度测试
我们根本不知道测试目的
我也没多想 随随便便地把试卷做完了事......
几个月后 学年快结束了 学校开大会
你们已经看过照片 我当时穿着发毛的蓝色牛仔裤
当时穿发毛的裤子是因为穷 不是赶时髦
开会时我很无聊 有点打瞌睡
突然间我感到 所有人都在朝我看
于是我偷偷观察 大家的确都在看着我
旁边的人用胳膊碰了我下 提醒我校长点名要我上去
我边走边琢磨: 这是干啥呢?
校长跟我握手 递给我一个卷轴:百事可乐授的4年奖学金
原来那次考试是奖学金选拔测试
奖学金每州2个名额 黑/白种族各一名 我是路易斯安那州获奖的白人
字条主要内容:全美9157所中学38364名候选学生中126名获得奖学金 Thomas Bearden 16岁 为获奖学生之一
如果没有奖学金 我不可能上得起大学
Tom Bearden 17岁时考入西点军校 入学考试成绩排名第二
他当时不够入军校年龄  最终因参议员推荐特招入学
照片左一为Tom Bearden
授杰出荣誉奖
Parker少将授后备军官Bearden中校 宪兵金雕像
Bearden被评为东北路易斯安那大学后备军官训练营最优后备军官; Bearden为该营营长
Bearden美军指挥及参谋学院毕业 有研究生学历 但无学位
在美军指挥及参谋学院的学习经历 相当于军事科学硕士水平
如补论文 可以获得硕士学位
因为我当时是上课 没搞研究 所以没有学位
该学历相当于军事科学硕士水平
乔治亚理工学院核工程专业理学硕士/美军导弹参谋班(相当于航天工程研究生)毕业
此外 我有正式的核工程硕士学位
在航天工程方面的学历相当于硕士水平
在导弹方面我有非常丰富的经验
能源短缺问题已开始突显 新兴国家尤其如此
这些国家得想尽办法以获得能源
不幸的是 常规能源在全球分布并不均匀
能源蕴藏丰富的国家或地区不是很稳定
比如说  为争夺能源控制权会在这些地方引发争斗
这些地方也有很多独裁
原油/天然气等主要能源分布很不均匀 短缺地区的人该咋办呢?
电力供给不能满足需求时 我们该怎么办? 集约供电模式下 问题会尤为突出
煤炭储量是有限的 不可延续
相对来说 煤炭储量还算丰富 但燃烧煤炭污染很大 污染的处理是个大问题
对于贫困地区 煤炭的清洁燃烧是个奢侈话题
如是 污染导致的健康问题还会继续 很多小孩会因此夭亡
能源不仅是个能源问题 从健康 到经济 到防卫 到人身自由 无不与能源相关
能源与生活息息相关 没有廉价的能源就不可能过上体面的生活
当然 我们希望用上既清洁又廉价的能源
能源问题关乎到每个人的利益
能源的争夺会导致战争 甚至会导致某些区域及文化的灭绝
我们可以选择使用清洁 廉价 方便的替代能源
我们需要风能 太阳能等替代能源 但仅靠这些无法满足我们的需求
解决能源问题的唯一途径是 空间能 别无它途
问题是怎么实现呢?
我们自然地会想到求助于科研界
非常不幸 他们会告诉你 除了老套路没有别的办法
烧更多的煤炭 造更多的炼油厂 建更多的油气管道 钻更多的油气井
总之  更多的老套路
当然 他们会告诉你搞风电/水电/太阳能 但这些手段只是杯水车薪
如这些替代能源能所占比重较高 比如说占15% 也许还值得去做
而当今的主流能源还是油气 煤炭 核能等 这些能源需要以新的能源来替代
此外 集约供电模式很易受恐怖袭击而停摆
供能管网完善后 要改就难了
我们处在一个两难的境地 我们得找到一条出路
科研界一定得找出这条出路
比如说 我们的电工程学仍然停滞于100多年前的理论
 It still assumes material Ether/Aether
 还在假设"以太" 是物质的
以太理论认为空间由物质构成 但Bearden认为空间只有虚物质;Bearden认为力场是虚实世界作用后的结果
,以太理论不是全错  但有很多缺陷
以太物质论的基础是空间存在力场 物理学几十年前已证明空间不存在力场
但没人对基于该理论的电工程方程进行修正 一个都没有
空间指没有实物质存在的地方  实验环境为物理真空
电工程仍然假设空间是惰性的
粒子物理早在1930年代我出生时就证实了空间不是惰性的
空间 是宇宙中最大的能源库!
对此 无需再求证 物理学已证实了该点
我们要做的是审视电工程理论所依据的假设 修正电工程方程中存在的错误
空间(虚物质世界)
Charge 电荷
先谈下电荷的现代观
现代对电荷的认识与传统认识不同
现代观将电荷与空间的相互作用整体考量 而传统观将电荷独立于环境考量
假设这是个位于空间的电荷
solated charge 孤立电荷
传统上称之为孤立电荷 其实它并不孤立
这里存在奇特的现象
gillion=数不清的意思(百度给出了确定值,应该是错误的);虚粒子=真实存在但看不见摸不着
这个空间中存在巨多的虚粒子 非常活跃 以极快的速度湮灭/重现
这些小圆圈代表虚粒子 充斥在这个电荷周围的空间
假设这是个电子 故带负的电荷
故活跃于其周围的虚粒子带正电荷
这些虚粒子存在的时间极短 但不断会有新的虚粒子产生
这个电荷会极化空间 也就是说虚粒子所带的正电荷会聚集在其周围
这个居中的负电荷被密度很高的虚态正电荷包围
这些带正电荷的虚粒子以极快的速度湮灭/重现
中间这个称为Bare Charge,裸电荷的意思
如从外朝里看中间这个电荷 你根本看不到 因为被外围的电荷挡着
中间这个电荷的值测不到 能测到的只是其与外围电荷间的差值
中间这个电荷值其实是无限的 其蕴含的能量也是无限的
这些外围的电荷 其值和能量也是无限的
两个无限怎样得出有限请查阅 重正则化(Renormalization)
但这两个无限之间的差值是有限的
该差值就是传统教科书上讲的电荷值 它是两个无穷大的差值
由此可知 我们并不缺能量 这里就有两个无穷大的能量源
这就是电荷存在于空间的状态 粒子物理已经证明了这些
孤立的裸电荷是不存在的 其周围有数不清的电荷
传统上将这个裸电荷当作电子 将两个无限值之差当作电子的电荷值
当我提到“电子”时  其含义已包含了无限电荷及无限能量
这与传统电工程的理解是不一样的 传统上取的是可测量的差值——有限值
Dipole=偶极
现在来谈下偶极
所谓偶极 就是2个相反的电荷 彼此不相连
先把无限概念丢一边  这是个负电荷  这里有个正电荷 这就是偶极
正负电荷间有距离间隔 就是偶极
简化的偶极就象这样:
两端各一个电荷  一正一负
The charges sharing affix, polarizing space, curving space-time, all that good stuff each to the other one like this
两个电荷像这样隔空附着 极化空间 扭曲时空...... 并像这样向空间发散
all filed into space every each way like this
换句话说 偶极在本地造成整个时空的改变 其影响范围在各方向上都是无限的
相反电荷间只要存在一点距离就是偶极 偶极有个独特的现象
Broken Symmetry 对称破缺;可理解为打破平衡/对称状态 对称的破缺
1957年发现了对称破缺现象 这是个伟大的发现
当时的学界在数学上追求对称之美
相当一段时期 物理界排斥对称破缺
李正道/杨振宁 因提出对称破缺观点 于1957年获诺贝尔奖
吴健雄团队在该观点提出不到一年 实验证明了对称破缺的存在
吴在2月证实对称破缺 12月李/杨即获诺奖 速度之快史无前例 足见其重要性
因为是一种对称的破缺状态 刚才讲的那些虚粒子并没有相互抵消为零
正如李正道所言: 这是从虚到实的过程;  "虚"意为不可观测 "实"意为可观测
真实存在的虚态物质变为实物质
从理论到实验均已证明任何偶极都是破缺的对称 但电工程并未引入该理论
极度活跃的空间是一种对称破缺状态
这意味着如此排列的两个电荷会一直吸收虚光子
As they absorb an individual bubble,it's still not observable but it makes a little change in the virtual state
当一个虚光子被吸收 它还是不可观测态 但会引起量变
我们用dm1表示该变化量的微分
吸收第二个虚光子引起的质量变化以dm2表示
随着进程的延续 质量不断增加
quantum threshold 量子阀值
质量的增加以能量计算达到实光子水平时的这个临界点 我们称其为量子阀值
达到量子阀值时 实光子就会诞生
它应该是指偶极
当它快速旋升通过量子阀值时 空间激烈的粒子活动会将刚形成的实光子轰出
实光子被轰出后 它又回到初始状态 开始另一次循环
这种吸收虚光子释放实光子的循环 以极快的速度进行着
Source charge=源电荷/场源电荷
假设这是个源电荷
它会极化空间 形成多组偶极的集合 就像前图画的那样
Ensemble意思是: 产生特定结果的 一组相互配套的组合; 简译为: "集合"
这个偶极的集合 会持续不断辐射出由实光子构成的电磁能
释放出的电磁能持续以光速向各方向辐射
你无需输入任何能量 也不用你做任何事 该集合就能免费为你提供能量
这个是指:source charge/charge
传统上人们将这个视为电子
其实这是一个偶极的集合 由空间中无数正电荷与该源电荷组合而成
该集合会持续不断地朝各方向辐射出实光子
光子以光速运动  一个接着一个  形成向各方向运动的光子流
现在看看Tom Van Flandern是怎么说的
Flandern博士出自耶鲁 为天体力学专家 他提出静态有两种
一种静态是物体没有移动的构成分部 故没有变化
另一种静态是物体构成部分一直在移动 但其原来的位置被另一个移动部分替代 故保持原样
可想象下瀑布以获得更直观的理解  冰冻/流动的瀑布可分别类比所讲的第一/第二种静态
两种瀑布的样子在每一时刻基本上是一样的 但流动的瀑布其构成部分可传送动能/一直被补充
偶极释放出的光子流就像流动的瀑布 它的场看起来是静止的
但实际上它是由移动的光子构成的
这个场可以是电场或由势能构成 每个构成部分均以光速运动并持续得到补充
你前面谈到偶极 吸收虚光子 转化等 速度有多快?
无法想象的速度 太快了根本无法计算
但光子流的速率可以算出来 因为通过某一点的光子数量是可以测得的
We can measure what we call the intensity of field, that's you might say the intensity of the photon flux at this area
我们也可测得场的强度 也可说是光子流强度
光子流会一直向外延伸到无穷 只是其强度会随距离增加而减弱
从这个电荷诞生的那刻起这一切就开始了 该电荷不消亡就不会停止
original mater=原始物质  原始物质为能态物质  与之对应的是质态物质
宇宙原始物质内的原始电荷已像这样释放电磁能达约137亿年之久
宇宙原始物质仍然存在 还会持续释放电磁能 没有停止的迹象
The Big Bang 宇宙起源于大爆炸学说
大爆炸是怎么回事 大家都说不清楚 有人提出根本不存在大爆炸
宇宙膨胀理论 亦 各式各样
其根源是实验数据不足 无法区分谁对谁错
大家在各理论间摇摆不定
宇宙是怎么起源的 我们根本就没搞明白
主流认为宇宙起源于能量的强烈突发膨胀 膨胀至今还在继续 但没人能说清楚
永磁就是一种实用的偶极
Magnetic charge we call it a pole
我们将磁荷称为“极”
...with a north pole... and south pole...that's positive charge and negative charge magnetic speaking
这是个永磁体 有北/南极 分别可视为带正/负磁荷
这个偶极必定会呈现相反磁荷的对称破缺
该偶极会从空间吸收能量并恒稳地释放出来
non-equilibrium steady state 非均衡稳态
这不是静态系统 而是非均衡稳态系统 好比Flandern说的流动瀑布
该偶极的场 每个部分都持续匀速运动 一个部分走了 后面新来的替上
,偶极外 在任一点上的光子流强度相等 就像瀑布
steady state dynamic state
因此 传统上认为这是个静态场  其实这是个稳态的动场
能量在持续不断地流动
只要永磁体本身不消亡就会持续释放能量
永磁可自己做 要花点钱 但做好后就会持续不断地释放电磁能
Dialogue: 0,0:28:41.58,0:28:53.98,黑体36,NTP,0000,0000,0000,,问题是 我们弃之不理 从未设法在不破坏偶极的前提下去捕获该能量流
无损偶极的前提下 捕获利用非均衡稳态电磁能 应该是应解决的首要问题
遗憾的是 对此根本没人理会  偶极输出的可是纯电磁能哈
E field=电场 B field=磁场
当今的主流电磁学家均认为 E场及B场的区分有点主观任意
E场是啥?  是电场
△=变化
一方面△电场的一部分表现为磁场; 另一方面△磁场的一部分表现为电场
Tom讲这段的意思应该是指 偶极输出的是电磁能 电磁可以作为一个整体看待 但物理学并没给出一个作为整体的量
根据我们观察到的现象 电场和磁场是一体的 亦即电磁场
如果有人说 我才不关心啥是电场啥是磁场 反正是电磁场 我并不会感到奇怪
我想讲的是 不用我们去找从空间获取能量的魔法 偶极一直从空间输出能量
自然及对称破缺理论已证实了这点
Isolated Charge=孤立电荷
传统理论所讲的孤立电荷其实并不孤立
现代理论已证明它会构建偶极 持续地从空间获取能量并输出
捕获该能量的同时保住偶极 才是我们应该去解决的问题
加个二极管 加个储能装置 就能达到目的
有了这个电荷 空间的平衡状态被打破了 这就是对称破缺
如没该电荷 空间中正负电荷会在极短的时间内达到平衡 相互抵消为零
于是我 们认为空间没有东西存在
实际上空间中的正/负粒子非常活跃不断湮灭/重现 存在巨大的能量
当正/负粒子达到平衡时 成为对称状态
如无额外因素加入以分离正/负粒子 才会这样
这个负电荷加入 会成为非对称因素
Then it equalizes out by polarizing the vacuum
该负电荷会极化空间 这是一个再平衡的过程
极化形成了偶极的集合 从空间吸取能量并将其重构为光子喷出
偶极只要存在 就会象涌喷的油井 源源不断地输出能量
这些小圆圈代表空间的虚态粒子
实物质粒子负电荷加入后
现在 空间的正/负粒子不再均衡 正电荷较多 占主导
两者指实物质电荷及空间虚物质电荷
两者组合形成一种特殊的偶极 吸收虚物质能量
将吸收的虚物质揉成团 转化为可观测的光子喷出 形成实能量
它是一种稳态能量流 完全可以利用 我们应该接受自然的赐予而不是去改变它
输出的能量来自于这个集合 来自于虚物质世界 来自于空间
吸收的虚物质被转化为实物质光子输出 形成电磁场及电磁势能
向上帝保证 输出的光子是实物质 可观测
这一切均来自于虚物质世界 没啥不寻常的
当我们讲“空”的时候 应该明确“空”了啥
所谓空即是色 空间不空 因有虚物质存在
如果有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存在 那不叫“空”
force of nature 译为 自然力
这些虚粒子不可观测 但存在 各种自然力均来源于此
当它们与物质作用时会产生 影响和塑造 物质及宇宙的力
Dialogue: 0,0:33:27.42,0:33:39.22,黑体30,NTP,0000,0000,0000,,他的意思是 根据质能方程E=MC2 能量就是物质 因为虚物质是能量当然可以变为实物质光子
至于实光子  将能量以光速的平方作为因子压缩就得到物质了
现代的物质观为质能观 将物质和能量视为一体两面
如用能量猛然轰击空间 新的电子会从空间蹦出
该空穴就是迪拉克穴 迪拉克认为该孔穴为正电子 于此 Bearden与迪拉克的认识有些不同
虚粒子吸足能量后会冲破量子阀值成为实电子 并在空间留下一个空穴
空间中虚粒子活动异常激烈 其程度已超出想象 1立方厘米空间
也就手指头这么点大的时空所蕴含的能量 如以光速的平方压缩成物质
其质量 比当今最大望远镜 所能看到的宇宙物质质量之和 还要大
空间所蕴含的能量不可想象!
Bearden在场和势能前加了normal这个词 意思是指他对电磁场的认识与传统有区别 如:他认为电磁是4维的 时空改变会影响到电磁
电子释放出的能量 我们称其为场或势
场能来源于电子从空间输出的能量 而且是免费的
从虚到实的转换已由电荷代劳 我们只需设法将其输出的能量捕获
大自然很慷慨 给了我们免费的引擎--电荷
可惜的是 免费的引擎我们不去用 反而去捣蛋破坏它
我们所受的教育是如何去阻止该能量流而不是利用
他的意思是 我们的闭路电路就是这样运行的:电流回路摧毁偶极
好比自然界打开油井开始喷油 但另一个人会马上去将油井关闭
When we energize a circuit......
当我们给电路供给电压时......
电路如何获得能量? 千万别信教科书 那是100多年前的故事
这是台发电机 画得很那啥
一个正极端子 一个负极端子
这是个旋转式发电机 中间有转子
这里是轴 我的任务是驱动轴带动转子转动
我驱动轴的目的是想获得一个旋转的磁场
也就是用机械能换取磁场能
过程中需要做功 所以我得出力去摇
一旦磁场建立......
发电机以电缆与电网相连 延绵几百英里 为无数负载供电
机内的磁场起啥作用呢? 它并没跑出发电机 起供电作用的不是它
它起的作用是将正/负电荷 分离于正/负极端
同时也会极化连接发电机的电缆线
于是 整个电路都被偶极化
一旦发电机两端子间的偶极建立 其后的电路即开始从空间吸取能量
电路的能量并非来自驱动发电机的能量输入
能量是偶极从空间输送过来的 整个电路上布满了偶极
因此 电路中各处均得到从空间输出的能量
电路中最大的偶极在发电机里面
Progression of dipole翻译为极化传导,意为使整个电路成为偶极
偶极在发电机建立后将极化传导到电缆 使电路产生电压
也就是使两条电缆间产生势差
电路的势差会产生力场推动电子运动形成电流
电流通过负载时释放部分能量为其供电 中间会有些损耗 这些能量都是免费的
发电机与外部电路是连在一起的
从上边流出的电流会从下边回流
负极到正极与正极到负极的电压一致 对抗正极到负极的电动势
输出的电流 被负载及损耗消耗一半 另一半回流消灭极化的电荷/摧毁偶极
偶极摧毁后 对称的破缺不再存在 能量停止从空间流入
于是 我们又得摇下发电机以获得磁场能 使电荷极化形成偶极 恢复空间能流入
这就是闭合电路的愚蠢之处:用获取的一半免费能量摧毁偶极
我们正在付钱给电力公司 让其在发电机内搞必输无疑的格斗比赛
其扼杀偶极/空间能源头的速度 远快于 为负载供能
没有比这更愚蠢的供电电路了
闭合电路把搞不清的问题都给掩盖回避了 看起来很好
COP=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Q/W
其结果是COP不可能大于1  负载获得的能量不可能大于你要输入的能量
生态系统的破坏 环境污染等问题 也在很大程度上拜其所赐
我们完全可以不用闭路
偶极建立后 先让势能在电路中积累 不要让电流产生
想要的势差形成后 将发电机断开
然后 比如说 用二极管控制电流路径不让其回流
这样能量流即可循环
除电路切换需要点成本外 为负载供给的能量就不用花钱了
这样 就能摆脱闭合电路强加给你的破二极管供电系统
用上有放大作用的三极管式的供电系统 获得大量的免费能量 COP就大于1了
我们应该向大自然学习 改变我们的电力系统
让偶极在那好好待着 不要用电流去破坏它 它就会永远辐射出能量
偶极是生产能量的永动机
它将空间的虚能量转换为实能量并持续输出给你们
你们应该立即为你们的研究生/博士后们松绑 给他们金费/时间
让他们去研寻 在不破坏发电机偶极的前提下 捕获/利用稳态的空间能之佳法
一个多世纪来 我们一直在破坏发电机的偶极
如不加以改变 我们就得继续用煤炭/石油 污染地球
我们就还得继续沿用集约化的能源供应模式 铺设更多的管网......
怎么弄出个有电压的偶极?
偶极本身就有电压 在相反电荷间存在势差
电压与偶极是一码事 只要存在势差就是偶极
那能否做出本身的(势能)不会消散的咚咚?
Electret=驻极体,驻极体可带单一电荷也可带相反电荷; Electric Dipole译为电的偶极
驻极体就可以 它是一种电的偶极 没有电流在极间流动
有人会说 那是个静态场 没用的
他们不知道 它不是静态 而是一种稳态流
Dynamically varying flow 动态变化的流
他们只想找有动态变化的流 根本没想到非均衡稳态流也有用
他们根本不懂如何捕获/利用非均衡稳态流
电流不是能量 电流是能量的耗散 它不会给电路带来任何能量的增加
gauge freedom axiom译为自由变换公理 指改变一个系统的势能无需做功;regauging=变换=自由变换
根据量子场理论的自由变换公理 往电路增加能量无需做功 是免费的
如果只是改变势能 在电路中也就是电压 是免费的 随便改
如在改变电压的同时让电流流动 偶极被摧毁 免费的午餐就泡汤了
如是 你只好再去摇发电机
电工程 大学物理课程 都没说明白到底是啥在为电路供能
教科书是错的
如将偶极从空间吸收能量的图片 插入课本 你就会明白
既不是因为摇发电机 也不是电池内化学能的释放
但发电机产生磁能哈
发电机是用机械能转换为磁场能 这是有代价的
转换能量形态需要做功 没办法 不能免费
不过 你的付出换来了磁场能 转换会有损耗
非常好的发电机 损耗可能只有10% 90%的输入会转换为磁场能
但该磁场能并没流去外面的电路为其供能
它作用于发电机内的电荷 这些电荷与外界相通
推/拉一个电荷会牵动这条线上的其它电荷
发电机内电荷极化会使电路形成偶极 从空间免费获取能量
不用再摇发电机 也不再需要磁场能 偶极会一直为你提供能量
但如发电机与外部电路一直连着 电流供给负载并经损耗后回流 就会摧毁偶极
比如说胡佛水坝电站 水轮机产生磁能后转换为电能 建立了偶极
关停掉水库机组应该仍然可以为丹佛市供电哈
如果偶极没被毁掉 当然可以
问题是发电机与输电网形成闭合电路 这样偶极就会被逐渐消灭
只能继续驱动发电机组恢复偶极以保持供电
问题的核心是外部电路与发电机一直连着
这样 回流的电流就会摧毁偶极 摧毁偶极的能量是电路从空间获得能量的一半
这就是将外源闭合于发电机电路的后果
工程师们都是这么干的 也只会这么干
如要利用空间能 这是最愚蠢的做法
如目的是干运输燃烧煤碳 建管网 污染破坏生态环境等勾当 并从中赚钱......
你应按当今的搞法做 这样才能保证榨取的钱财源源不断地流入你的腰包
我们可以选择改变 放开对年轻学者的束缚 让他们纠正电工程中的谬误
Gabriel Kron博士1901-1968原籍匈牙利后移民美国 曾代表通用电气 任美军Network Analyzer项目的首席科学家
Kron早于1930年代就在斯坦福大学解决了自供电问题
应迫使公开Kron的负电阻研究成果 让其发挥作用
图中大概内容:电阻消耗电能  负电阻从环境吸收能量并输出电能
偶极建立后断开发电机 让偶极为电路供电 也是办法之一
Kron在1945年1月于著名学术期刊Physical Review发表文章 在引言部分以非常肯定的语气表示Network Analyzer项目应用了负电阻
(引用文章表述如下:)“尽管某网络分析系统有负电阻可供使用,......”
Kron在1945年3月于Applied Physics期刊发表的另一篇文章中较含糊地提到他在负电阻上的成功
“如仅有正/负实数存在,通常以电感替代电阻 以电容替代负电阻(因在可用的网络分析系统中仅有几个系统有负电阻)。”
Kron应该是借实数引出虚数 以表达负电阻是多维度的产物 并引导有心人士的研究方向
下面谈下自运行问题
两种情况下 系统的COP能大于1
下面我会用热泵原理来解释 这是个系统
Eop=Energy input by Operator 操作者输入的能量
这边代表我自己对系统的输入 以Eop表示
系统会有损耗 下面的箭头代表损耗
假设该系统性能很差 功效只有50%
热泵的功效一般为50%
无论其来源 进入该系统的能量一半会耗损掉
这边代表系统的输出 能做实用功的能量 以Wout表示
除我自己的输入外 如没其它能量进入系统 假设该系统是电动机
这边 我支付电力公司为系统供电
焦耳为做功单位
假设输入的能量相当于1千焦耳 减去50%损耗后 得到5百焦耳有效功
任何系统在做功时都会有损耗 功效高的损耗小些 无损耗的系统不存在
好了 该系统不咋地 功效仅50% 一单位输入仅一半有用
热泵系统如不能利用环境能量 人们一般不会去用它 太低效了
除非是这个热泵坏了 不能从环境吸收能量 只能靠电阻来制热
这样一来 因其功效只有50% 有用功只有50%
正常情况下 热泵不是这样工作的
正常情况下 热泵会从环境吸收热能 我们以ENVin代表来自环境的输入
这样一来情况就不同了  输入发生了改变
一部分来自电力公司是要钱的 另一部分来自环境是免费的
输入现在有两个来源了 如用压缩技术 来自环境的热能输入不会小
保守假设环境输入3 加上自己输入1 共4单位 减去50%损耗 有效输出2单位
自己输入1 可输出却成了2 岂不是违反能量守恒定律了吗?
当然没有 多出来的全部来自环境
家用热泵的平均有效输出 是 你自己付钱输入能量的3-4倍
多出的部分由环境贡献
现在举个具体的例子
例子中不再用焦耳等单位 而是用简单的数字 比如说10就是1的10倍
假设该热泵系统 可从环境获得7单位能量 付费从电网输入1单位能量
输入系统的能量共8单位 其中从环境输入的7单位是免费的
设该热泵的功效为50% 也就是说输入的一半会被浪费掉
8单位输入 会损耗掉4单位 可用的只有4个单位
Efficiency=功效 COP=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
得解释下功效与COP的差别 很多工程师甚至科学家都不是很清楚
系统的功效=有效输出/总输入 任何输入都算
让我们来算下这个热泵的功效
总输入=自己输入1单位+环境输入7单位=8单位
系统有效输出是4单位  系统功效=4/8x100%=50%
功效是不可能超过100%的
任何系统都有损耗 因此任何系统的功效都不可能=100%
90%功效的发电机是可能存在的 150%功效是不可能的
COP就不同了
算COP时  输入只算操作人员输入系统的能量 其它的都不管
也就是说COP=有效输出/你付费输入系统的能量
算下这个系统的COP  4单位有效输出/1单位输入=4.0
它表达的意思是 有效输出是我自身付费输入的4倍
并不是总输入的4倍 就总输入来说 有效输出只有50%
也就是说 在系统功效小于1的情况下 其COP却可大于1
Tom 讲COP时 以自己付费的输入这个讲法不严谨 COP输入包括哪些有不同的观点
COP是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的缩写 = 有效输出/你自己对系统的输入
COP是占在你自己的角度算账 外部的环境输入不算
追求COP大于1  甚至无穷大 不违背科学
热泵系统的COP大于1太平常了 西方国家中几乎每个家庭都有
热泵系统的COP一般都在3-4之间 输出是你付费输入的3-4倍
但其功效只有50%  总输入浪费掉一半
多出来的COP是环境免费供给的
self-powering译为自持 这里的意思是让系统仅依靠环境输入运行
现在来看下怎样让该系统自持
以这个系统为例
上面是环境输入  左边是启动及运行初期操作人员对系统的输入
下面表示系统损耗 设系统损耗为50%
设系统启动后即可从环境获得输入然后运行于稳定状态
设操作员得输入1单位能量启动系统
系统启动后不久 环境对系统的输入稳定下来
这边是系统的有效输出
假设环境输入为9单位 操作员输入1单位 总输入=10单位
系统功效50% 10单位输入-5单位损耗=5单位有效输出
在输出端可以搞个电路将部分能量有序引回到输入这端
这里装个切换开关
开关闭合时 1单位从OPin端输入 9单位从环境输入 总输入为10单位
损耗5单位 有效输出为10单位 大部分输入由环境贡献
假设从输出端 将能量 引到输入端 要损耗50%
也就是说 要用2单位的能量才能替代1个单位的输入
这里画一个方框表示该子系统
从输出这边取2单位后还剩3
该2单位 因子系统损耗 到输入端时剩下1 用于替代原来的输入
此时 左边原来的供电装置就可断开了 成为一个自持系统
该系统的COP是多少呢? 3单位输出/0单位输入=无穷大
世上存在无穷大COP的系统吗? 当然有 风力磨坊就是
其所有输入全来自环境--风力  免费的
水电站也是 输入来自水流 COP无穷大
COP不是功效
这些系统的功效可以非常低 比如说太阳能系统
太阳能板发电其COP为无穷大 其名义功效却只有17% 损耗83%
因能量来源不花钱 损耗多大没关系
从环境获得免费能量来源使系统自持并为负载供能 不违反热二定律及物理定律
热二定律只适用于平衡系统 亦即 没有外部能量进入系统
有环境输入 就不是平衡系统 热二定律不再适用
热二定律只适用于平衡系统 你可以去查证 对非均衡系统不适用
想活得更滋润 就得搞非均衡系统 自持系统 水电/风电/太阳能都是例子
尽管这些系统的功效很低 因其能量来源免费 其COP都是无穷大
同理 利用空间能的系统其COP也可无限大
我们只需让系统运行起来 让其吸取足够的环境能即可
系统不会在乎能量来自于那个环境
在不破坏偶极的前提下 如能让系统捕获一部分丛偶极输出的稳态能量流
根据热二定律及物理定律 该系统可自持
静止的电磁发电机
02年3月26日 美专利局授予Tom Bearden及他的四位同仁 MEG 专利
他们5人均为阿拉巴马州Huntsville居民 静止的电磁发电机 简称MEG
四位同仁的姓名为: Stephen Patrick,James Hayes,Ken Moore, Lee Kenny
MEG看起来像变压器 电力输出大于输入 已有独立人士复制成功
MEG当时的COP在5-6之间; 复制人之一见http://jnaudin.free.fr/
MEG目前还不能自持运行
做到自持是完全可能的 得一步一步来
MEG的原理完全符合物理理论 它的机理是这样的
A toroid is wound around like this in a circle, but is wound all the way around it very tightly and closed back almost on itself
这是个环形线圈 导线绕得很紧 进出线头挨得很紧 几乎呈闭合状
环形线圈会将磁场--B场 封闭在线圈内 出不来
通常 磁场向空间衍射
有两件事需要交代下
Magnetic field, any force field is not a primary field of nature. The primary thing is always a potential.
磁场/力场 都不是本源的  “势”才是本源的
magnetic vector potential 磁矢势
我们称磁势为 磁矢势 符号为上划线A
Tom的观点与马克斯韦一致 认为“ 势”更本源,不是主流认为的那样没啥实质意义只为计算方便
磁矢势是个奇怪的咚咚 笼统来看 由两部分组成
呈旋运动的部分为扭曲成分 表示为?×A=B 也就是磁场B
通常情况下 另一部分隐藏于磁场B 看不到
.....but it has real potential
另一部分呈直线运动 扭曲值为零 但具有势
环形线圈可将B场封闭起来 这么做当然得花点代价
Yakir Aharonov 1937-? 以色列量子物理学家 为以色列 美国  加拿大三大学教授;David Bohm1917-1992美国人 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理论物理学家之一
他们认A场之一部位于第4纬度 故不可见。D/Dt 使其在一瞬时脱离时间纬度到达三维空间 故呈可见,这与马克斯韦原4元数方程一致
他们认为虚物质存在于4维空间(时间纬度)故不可见。
场的定义为单位电荷的力,当势与带电荷物质作用后才表现出场。故他们及Bearden均认为 势是因场为果 故 势更本源
1959年 Aharonov及Bohm发现:
这是B场 其源是个偶极 场向四周扩散
这个场并不是旋态磁矢势A的全部 还有一部分被其掩盖
如将旋态B场局限在特定范围 磁矢势A的另一组成部分就会在该范围外出现
它是非旋态的 呈直线运动
如是 你可将B场能量全部本地化供你使用 同时会在外产生额外的非旋态能量
磁矢势A真是个好东西 其旋态成分产生磁场 将其封闭可全部为你所用
封住磁场后 非旋态的磁矢势A组分 会在紧临的环境出现
change it real fast快速变化
这样你就可将本来看不到的能量捕获 办法就是快速变化
E=电场; DA=A场的变化  Dt=时间的变化  D=delta=△
变化速度的改变会产生与A场方向相反的E场  表达为DA/Dt=-E
...the magnitude of the E-field is proportional to how fast you change the thing, the time rate of change
E场是电场 其大小与A场变化的速度成正比
他的意思是 材料本身就能使B场本地化 无需输入
如能找到一种变压器芯材 恰当构建后能将B场本地化 会产生啥结果呢?
在材料里面 不是在芯内的空间
与变压器相异 B场会被限制在芯材里面
同时 芯材外面会出现额外的能量源
perturb翻译为施加间接影响或影响
对其施加间接影响后它会产生电场 该电场会回馈系统电磁能
变压器做不到这点 MEG能做到
我们在市场上发现有三种纳米晶体材料做的变压器芯可以用
假设这个画的就是MEG的芯 与实物有差别
.....这里是个输入线圈 输入的能量不是免费的
所产生的磁场全部都被锁在芯里 没有漏网之鱼
要证明很简单
芯中间放个条形永磁体 两头紧贴着芯的两边 不留缝隙
将磁场探测仪放在 比如说 磁体的北极上 你测不到磁场
因仪表与磁体存在微小间隙 实际上能测到 但非常弱 几乎为零
这就证明了磁场驻留在芯内 没有像通常那样扩散出来
当B场被限制在本地后 通常隐身的那部分磁势(就现身了)
这就是Aharonov-Bohm效应
Aharonov是Bohm的学生
Bohm当然是大家都知道的David Bohm
在1959年他们在Physical Review期刊上发表震憾性文章 指出了此效应
磁场如被限制在本地 其外部就会出现磁矢势A的另一种形态--非旋态
它是免费的额外能量
Gauge language 变换理论语言
如以变换理论语言表达该效应 可以说成:该效应产生本地以外空间的变换
意思是 额外能量出现于空间维度
已有2万多篇文献证明该效应 无需再证明 可惜的是电工程未引入该理论
MEG的特点是通过时空变换 改变空间状态 从而免费获得 在芯外形成的磁势
MEG和环形线圈都产生该效应 不同的是MEG可免费获得
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MEG的材料不同
比如说材料的长期记忆特性
违反热二定律的有几种咚咚 材料效应是其中之一 热力学自己也承认
Prigogine普里戈金1917-2003 莫斯科生 后居比利时 1977年获诺奖  热动力学权威
去看Prigogine和Kondepudi合著的书《现代热力学》
该书是关于非均衡系统的 上面讲了 材料效应可违反热二定律
我无需证明材料效应是否可违反热二定律 诺奖获得者已证明了可以
MEG看起来跟变压器差不多
变压器芯外应该也会出现额外能量 他的意思应该是1)MEG芯材本身能封闭磁场 2)用脉冲诱捕外面的能量;这两点与变压器不一样
两者均能将旋磁场B锁在芯中 不同的是MEG能获得芯外的额外能量
sharp rise time and sharp decay time 脉冲上下行都很急促
我们通过对线圈施加脉冲影响芯 脉冲上下行都很急促
脉冲上下行越急 激发出的电场越大 电场方向随脉冲呈正反改变
芯上线圈的数量无限制
我们加一个线圈用以输出 接负载 画得有点糟糕
我把芯的实体区域标记出来 便于辨认
芯体外面的空间 是非旋态的磁势A
在A上标一横杆 以表示其为一直线运动的量 它不是场
对A施加影响会使其产生电场E 而E=-(DA/Dt)
这意味着改变越急促 电场越大
MEG芯外的磁势A会变为电能反馈到芯上的每个线圈
就我们所知 没有变压器能做到这样
芯上线圈数无限制 无论线圈职能为何 均可起输入外部空间能的作用
输入的能量形态已由磁能转变为电能 MEG转入的不是磁能而是电能
网上有一些质疑MEG的文章见:
http://u2.lege.net/newebmasters.com__freeenergy/external_links_from_phact.org/z/bearden/
其原理是Aharonov-Bohm效应 该效应已为2万多文献肯定 非凭空想象之物
我们只是找到了能免费获得该效应的材料而已
用环形线圈则无免费之惠 无意义
MEG上线圈获得的E场输入基本同相
变压器的输出相位通常为85度左右 如无抗阻应该在90度
基本上是无功功率输出
而MEG的相位在2度左右 几乎就是有功功率输出 其形态为脉冲
因此 得加一个变流装置将其输出转换为标准的交流 直流或其它啥地
变流装置到处都可买到 也可定制
MEG的意义是可免费从环境获得能量 这才是要点
从该角度出发 MEG类似热泵
这是个MEG
这边是输入 可以来自电网也可以来自蓄电池啥地 反正得花钱
这里表示MEG从环境中获取的 由非旋态磁势A转换而来的电场
电场E表达为DA/Dt=-E 负号表示电场流向系统
对MEG的付费输入 换来了额外的免费能量输入 来自环境
假设付费输入为1单位 来自环境的免费电场输入为5单位
5单位的假设很保守 100单位都不是问题 只是太多了会击穿线圈烧坏装置
好了 通过调节脉冲从外部获取5单位的免费能量
加上付费输入的1单位 总输入为6单位
变压器的功效一般在85%-90%之间
付费输入1单位用于导入外部的能量 外部导入的量可调节 已设定导入5单位
总输入为6单位
设功效为90% 输出=6x90%=5.4
输出的能量为5.4个单位  因付费输入为1单位 其COP=5.4
其有效输出是付费输入的5.4倍
但该输出还不能直接用 得转换为标准的直流/交流 电压也得合规
转换过程会有损耗 我们做最坏的假设 损耗后只剩3个单位
这里的损耗假设已是异常地高了 实际上不会有这么大的损耗
即便如此 可供负载使用的输出还有3个单位 按此计算的COP仍有3.0
MEG达到这种水平是没有问题的
有人会问 为啥不量产投放市场 让其遍地开花呢?
问题问得很好 我告诉你为啥
外部进入各线圈的电能相位有差异
受电场作用的各线圈之间还会相互影响 相当复杂
准确测定这些因素好比跟魔鬼打交道 难度很大 有海量的信号需要处理
不是做不了 但对仪器设备及人员的专业水准要求都非常高
用一般的示波器/探测器没用 那是瞎子摸象 只能弄出个大概
我们得采集精确的数据并分析 得到电路/材料/各电磁关系参数 并公式化
得有4个专业领域的行家 辛苦一年才能搞定这些
我们得精确测量各种电磁信号 搞清其函数关系 最终得到优化的输出函数组合
比如说 如相位不对 形成相克而非相益关系 MEG就杯具了
还不如用一般的变压器
如相位正确 形成相益关系  则COP会远远大于1
在控制/调校上 我们现在还是用手工靠经验 没科学标准
我们得解决这个问题 化经验为标准
我们面临的是很密集的信号环境 错综复杂 要标准化控制系统不容易
得找到精通Aharonov及Bohm理论的电磁测量专家 世上这种人屈指可数
这些人很俏 要价不菲
此外 还得分别找到精通 非线性振荡及非线性振荡控制 的专家
这些都是非常专业的领域 一般的大学/博士是干不了的
我们要做的是科学建模解决设计问题 一劳永逸
解决问题需9百万美元 历时一年 除4个特殊领域专家外还得配通用技术人员
这些专家除价高外还不好请 他们不缺钱 都是全职 忙不过来
(MEG)现在的输出输入电压在啥范围? 5V就......
我们会将输出电压降到与负载匹配的水平 比如说120V
MEG可输出很高的电压 5千伏都行 问题是电压太高会击穿线圈的绝缘保护
通常 我们用电池作为电源 输入端有个控制电路
用以调节脉冲上下行时间 使MEG振荡
通过调校控制电路来调校MEG
要调好不容易 相当麻烦
调好后 就能得到纸上标示的效果
现在你应该明白了 推出MEG产品不是个简单活
资金也是个问题
主流科研界是不会支助这种项目的
他们会说  你这咚咚不靠谱
找风投是条路径
不过 好的风投屈指可数
千万别指望政府 政府会将你掏空 会针对你的专利搞他们自己的专利
找风投似乎是唯一出路 你得说服他们 让他们相信值得投入
分析显示这是个很好的项目 这可是按电力输出计算 COP=3的系统哈
一旦有了钱 我们就可在一年时间解决科学建模问题
我们就可设计出定型的标准产品  各部件组装起来就行了
那时 才算是真正的科学技术
我们现在只是实验成功 还没到商业化阶段
商业化之前 我们得首先解决控制问题
在美国 很多事表现的很愚蠢
我们将非线性振荡和非线性振荡控制分成两个不同专业
按美国的做法 10年才能搞定的事 如找俄国人搞 他们只当小菜一碟
因为 在俄国两者是同一专业
还好 远比我们先进的俄国控制理论及技术 已在西方出版
美国已经有几个懂俄国控制理论及技术的人
我们会直接用俄国控制技术
找到正确的数学模型 就具备了产品设计能力 就能搞出输出更大的产品
那时 我们就可商业化MEG了
我们搞出了原型机 现在处于产品开发前的技术准备阶段
MEG的理论依据是Aharonov-Bohm效应 可实现空间能的自由变换
该效应已得到证实/认可 这是MEG项目的长处
话虽如此 主流科研界仍拒绝接受
他们会说 电的咚咚归于电工程范畴 电工程没这种搞法
其实 1959年来 电工程一直在用该效应 比如说环形线圈
该效应也被用于量子力学的各项小实验
但没人想到用该效应来(免费)发电
MEG控制上的复杂性
控制是指调校方波 还是靠调节...的周期?
不是方波 上下行急促度 脉冲宽度/频率等都可调整 各种影响因素均需调校
我想问的是 主要危害是不是绝缘层熔化?
不是 调节上下行时间可解决该问题 这个已经不是问题了
困难的地方是各因素的交叉和相互影响 非常复杂
里面的信号密度很高 得逐一测量 难度很大
理论上应该可以做到自动调校吧
当然 但得先搞明白里面发生的情况并公式化
假设参数不变 让其闭路运行
需将输出回馈一部分作为输入
回馈会有损耗 找高手做 仅10%的损耗 为计算方便这里假设无损耗
如是假设无碍 因5.4这个值是非常保守的
这个3是在5.4的基础上扣除整流等损耗后得出的可直接使用的输出
扣除的损耗已相当大了 3这个值是很保守的
假设从输出回馈到输入没损耗 从输出拿1单位用于输入后 输出剩2单位
因反馈过来1单位作为输入 原来的输入电源可断开了
这里有电路 可控制从输出反馈过来的电能
此时 输出从最初的5.4下降到2单位 但该2单位已是完全免费的输出了
此时 该系统就像太阳能/风能/水电一样 其COP为无限大
Dialogue: 0,1:29:40.02,1:29:49.30,黑体36,NTP,0000,0000,0000,,系统启动后接上负载 一旦运行稳定下来就可移除外接电源(自持运行)
Kron就是这么搞 他在1945就列出了系统自持的条件
伟大的Gabirel Kron搞出了负电阻 为坐落于史坦福大学的网络分析系统供电
指:系统启动 接负载运行  运行稳定  将输出导为输入 断开外接电源 系统自持运行
我们用的就是他讲的步骤
我不能透露和我们合作的大学名称
是一所国外的大学
Non Circumvention Agreement NCA 约束双方不能绕过一方干啥事。如不能绕过对方接触对方的客户;不能绕过发明人在其技术路径上申请专利
在美国找不到一家大学愿意同时签署保密协议和NCA协议的
如没NCA协议 发明人很难保护自己
没NCA保护 别人可将各种可能的变化申请专利 把你的发展路径全堵死
我们找不到愿意签NCA协议的美国大学
因为他们想在你的技术上申请他们自己的专利
我们在国外找到一所大学合作 他们很好 密切合作中
为保持学术观点的独立性 该大学刻意拒绝了我们提供的研究经费
他们使用的是无利益关系的资金 科学的独立性完全有保障
产品定型前 最少得用一年时间 花费900万美元 解决前面讲的问题
请专家 添设备 测试......如此等等 算起来真要很多钱
但相较热聚变 燃料电池等此类的花费 我们这点钱就如九牛一毛
MEG产品出来了 其利益可是几十上百亿美元 输出提高后就更不用说了
当然 我们也可向社会集资 我会唱歌跳舞 其他团队成员也不赖
但我们不想那么搞
我们想找一家诚实的风投作为伙伴 只要一家
商讨出双赢的合作方案  然后开工
我们绝不会放弃控制权
如放弃控制权 钱早就有了 但我们知道其结果必是MEG永无企及市场之日
因此 我们还得呆在闺房 直至找到能确保MEG进入市场的对象
让它造福人类
我们不会因为钱 使之成为另一个被束之高阁的摆设
夭折的系统
历史上 有些突破性技术遭到压制 我举几个例子
尼古拉特斯拉 在长岛搞过一个大于1的系统  是种很大的增益变压装置
The way that one apparently worked is he got the entire earth itself in resonance
该装置使地球与其共振 故大于1
地壳由很强的非线性材料构成 特别是在地壳的某个层 好像叫Bro...啥来着
Phase Conjugation 相位共轭  使相位一致产生相益效果; Non linear optical effect 非线性光学效应
其呈折皱状 有类似非线性光学效应 具相位共轭能力
各种馈入地球的能量会馈入特斯拉从外部向地球内部注入的波 汇成巨大的能量
他的想法是搞个捡拾装置 这样就可在全球任何地点任意取用了
JP摩根认为这是个非常愚蠢主意 根本没法计量收钱
当摩根发现特斯拉要搞全球免费能源时 特斯拉的职业生涯也就基本到头了
该技术本可解决那时绝大部分的电力问题 及 当今世界全部电力问题
我们非常肯定 特斯拉还有项汽车动力技术
摄于2000年末
特斯拉的侄子至今还活着 他坐过那辆车
他能描述当时的情景 汽车没汽 也没其他动力输入 发动后却能行使
negative entropy 负熵  简单的例子:如生命的返老还童;负电阻
很明显 特斯拉知道怎么利用自然界的负熵 这完全是可能的
空间能无处不在 随时随地可取用 我们只是没掌握方法而已
特斯拉之前还有个名为Stubblefield的美国工程师
Natural potential 自然电压
他发现了从地球取能量的办法 利用自然电压获取(电力)
他找到了增益环境中(地壳)电压的办法
这种电压很小 一般也就1-2V  他可将之调校为很大的输出
特斯拉拜访过他 特斯拉/stubblefield和其他一些人的合影还留存在世
特斯拉了解stubblefield的研究内容
Stubblefield清楚自己在干啥 也了解辐射能
他也许是第一个搞出脉冲电机的人
John Bedini--发明人 从事电方面的研究
他搞的咚咚我都动手实验过
他只是个农民
他经常跑去附近的火车站看《无线电》杂志
电方面 他肯本没正式的知识背景
没正规知识背景的人 才出真东西
Carbon arc light 碳弧灯
这伙计发明了 地球电池 能为碳弧灯供电 驱动马达
图片底部文字:Stubblefield用一个地球电池连续驱动马达66天
他搞的电话通过大地传输 无其它电源 传输距离可达几英里
其技术原理:电话所需能量由地球供给 在另一端对辐射能调制得到声音
他的搞法就是在地里插两根铁棒 为电话供电 没其它的了
他搞了一种电池 他称其为地球电池
电池由铜 铁 导线构成 他把电池埋在地里用作电话系统电源
照理 送话及收话端地下应各有一个地球电池
但从图片资料中你看到的是 在一端有个地球电池及发射器
在一英里外的另一端 地上插着两根铁棒 他的小孩手里拿着收话器通话
问题是能量从何而来呢?
他们用的是碳麦克风 他们用感应线圈作为发射器 非常简单
他搞的电话系统 几乎没运行成本 可免费通话
这下完蛋了 怎可能让不收费的电话系统存在呢
人体各部件/细胞间的通信是纵波 辐射能也是纵波 他认为是靠纵波来探测的 纵波可在地里传播几乎无损耗
Eric Dollard 及 Peterlindermann 很早前做过纵波的实验 包括通信 远程传输等  youtube上有视频
根据我了解的情况 他可以探测人的活动
如你在玉米地里走 连你的行进方向他都知道
今天 如要探测玉米地里的人 除了红外线技术还有啥别的没?
用红外线技术得消耗电
Stubblefield用的是不同的技术 如果有人 金属球会指向其行进方向
这些咚咚都是他的独立发明 19世纪的事
特斯拉也是那个时代的人 照片中有特斯拉(及Stubblefield)
他为啥会出现在那呢? 搞这次演示的目的是啥呢?
特斯拉的"辐射能"概念是在此后才出来的
是不是Stubblefield在其电话系统中偶然发现了非当场解决不可的重要咚咚 ?
我们有过老式的电话 也有过电报
老式的电报系统也是将铜板及锌板埋在地下 空中架根线
这样就能为电报系统供电了 用几年都没问题
有时候 发报员搞不好还会被电死
此前 Meucci就搞出了能产生辐射能的咚咚
他在导线上弄了种涂层 导线便能直接从空气中获取辐射能
他妻子当时在生病 行动不便 为了与其妻子保持通讯 他搞了个电话系统
这是在贝尔发明电话之前
他的电话系统由埋在地下的金属板 导线供给电能 能持续通话
Antonio Meucci 1808–1896 意大利人
他在化学上也很厉害
在导线上弄上他搞的化学涂层 导线便能在空中获取电能
照片摄于1902年5月 Nanthan Stubblefied站在最右 特斯拉在前排右四
该照片中 当时电领域利益集团的代表人物都在其中
包括西屋公司的创始人George Westinghouse
特斯拉不是利益集团圈内人物
奇怪的是这些人为啥同时出现呢
指Nanthan Stubblefield
1902年 4月 从华盛顿回来后 在Stubblefield农场开庆祝派对
有趣的是这伙计只是一个农民
当时 辐射能还是一种假说(他却搞出来了)
电有多种 讲到电时应明确是那种电
Radiant Electricity辐射电  Etheric Electricity以太电
Stubblefield搞的是辐射电 或 以太电
他搞出的电没电流
他在演示时根本不用电流表
负能量就是辐射能
他讲的负能量 就是跟常规能量相反的能量
(前面讲的)这些能量 相对于我们现在用的能量来说 都是相反的
没啥神秘的 辐射能就是相反的 特斯拉称之为辐射能 有些人称之为空间能
Bedini因研究辐射能追踪到Stubblefield的成果
就我所知 只有他成功复制了Stubblefield的发明
也许有我不知道的其他人也成功了
Stubblefield具代表性 有点扯远了
Bedini对辐射能的定义出自特斯拉 跟特斯拉在专利中的定义一样
Bedini讲的辐射能应该是指 空间能的初始状态 尚未与实物质作用
他的概念中也含负能量 空间能可以是正能量也可以是负能量
Enertetics 项目分生命与非生命2类;非生命类搞能源动力等;生命类分两部分:生物体(如疾病治疗)及精神(如脑控)
俄国高度机密的Energetics项目也是研究这类能量
Bedini的实验涵盖了俄国Energetics项目的各部分 他是自己独立在研究
他讲的辐射能就是这些咚咚 是下一代的电能
也就是说 它与传统科学不一致
它可通过绝缘体 可将塑料熔化 塑料可为其导体
注意 辐射能发出的是绿色闪光
Stubblefield从地下提取能量 他可使能量从地表发光照亮周围环境
他死时 来了一群人 将他家里所有与电相关的咚咚全部装车拖走
Nathan B. Stubblefield 1860-1928
他的成果从此再未现世 被雪藏了
在他之后是特斯拉 同样的命运
Thomas Henry Moray 1892 - 1974 美国人 主要搞环境取电 包括从地里取电。只有电方面的专科学历。其博士学位来路不是很正
特斯拉之后另一个重要的人物就是Moray了
当然 期间还有其他一些人 但他的咚咚资料较全
先后出现的这批人 都有各自的办法从环境中获取能量
但均遭阻止 无一例
特斯拉的研究成果对Moray影响很大
他向众多科技机构及深谙此领域的人士多次演示过他的技术
他的装置50磅重 可输出约50千瓦时 这已毫无疑问
有很多证明材料 如测试结果证明等
有很多侵害其利益的事情发生 他毫无办法
甚至有苏联人到美国来绑架他 听起来像007电影 但这是真事
这是二战前的事 发生在1930年代
同时期 电磁领域有个重要的人物--Gabriel Kron 他是科学家
他搞出了负电阻 用于美国海军项目
据规定 他不得公开怎么做负电阻
但他说过 用上负电阻就可断开电源 负电阻可供电
这项技术已无影无踪 很显然是被禁了 为什么被禁不得而知
Open path 译为开放路径 与负电阻相关的技术
他所说的 连接电路任意两点的“开放路径”到底是啥 每人搞得清楚
他讲的东西都能在文献中找到 他应该是当时美国的顶级科学家
还有人不经意间搞出了大于1的系统 不同时期加起来 我知道的就有50来人
其中有些人甚至搞不清楚个中机理 纯属碰巧
这些发明均被搁置
这些人基本上都遭到科学界的不公平对待 受到攻击
有些人很天真 被人设局 在产品还没完善前就卖股票 搞得一团糟
大于1的系统中 科学资料最全的应该是二战前苏联人搞的 能自持运行
现在还可从法国/俄国的科技文献中找到
很多我发表的文章中都注上了相关刊号 感兴趣的可自己去查阅
关于该装置的俄国科技文献相当多 原理啥地都有
Parametric Oscillator 变量振荡器
我们称该装置为 变量振荡器
Oscillator 振荡器    Self-oscillation 自振荡
振荡器工作时 通过切换改变电感和或电容 形成自振荡
该装置输出可达15万千瓦时 在当时 这已是相当好了
该装置的负载不能是线性的 否则 产生的电能会不断增加反馈最终将自己烧坏
如负载是非线性的 电能达到一个峰值后会稳定下来
该技术的资料非常全 不知为何没得到发展
也许是二战开始后 苏联无暇顾及遗忘了
这项技术还能在科技文献中找到 可以去查
该技术没假 是物理学家搞的 二战前苏联几家顶级科研院所一起搞的
相关科技文献不少 俄文法文的都有
Ployd“Sparky”Sweet  麻省理工毕业 Gabriel Kron的下级 有些经历已无法考证 系列中有一集会专门讲到他
用夺命手段的例子也有 如 大家熟知的发明家Sweet就遇到过
他遇到过一次枪击 子弹由300码开外的消音狙击步枪射出
之所以没死 是因为他年老体弱 枪击时他正好从台阶上失足摔倒
子弹从头边擦过
凶手没找到
这类例子不少 有些人没逃过死神
Stefan Marinov 1931-1997 保加利亚人 保加利亚Sofia大学及保加利亚科学园物理学院助理教授 后移民西方 死于奥地利
我相信Marinov就是被暗杀的
当时他正准备就他的发明作报告 我不相信他会毫无征兆地跳楼自杀
亲历过其死亡现场的人透露过一些情况
有发光发热的意思
尸体所处的水泥地发光
如所言不虚 应该是被纵波武器所杀
世上只有这种武器 产生这样的效果 让尸体下的水泥地发光
我是我个人的观点 我不可能上法庭去举证 但我相信他是被杀害的
可能是克科勃 或其他铁幕国家的特工干的
用纵波武器刺杀后扔下楼 让人觉得是自杀
也许警察知道是纵波武器所为 故国了一段时间才去移尸体 免受纵波影响
这类奇怪事的确发生在某些人身上
97年7月15日 发现 前保加利亚Sofia大学助理教授Stefan Marinov博士 死于奥地利Graz大学图书馆火灾逃生通道内
那天我在找东西 跟自由能有关的东西 这个人问我这个东西起什么作用
这个人在问我时告诉我
石油公司都雇着一帮工程师 寻找评估与能源相关的咚咚
他强调不是道听途说的
他说 如果遇到他们中意的咚咚 他们会出钱买断
Walter Rosenthal 检测调试工程师
他们很了解搞发明的人一般没商业头脑 缺钱
开价一般从4万美元开始
如对方觉得少 他们会不断提高出价 直到对方接受为止
买下后 他们会将这些技术雪藏起来
碰巧我经历另外一件事正好印证了这个人讲的
应该是Donald 搞了个小装置 输出为4瓦 让我帮他测试
他当时住在德州的达拉斯
有几个月 我一直在帮他做事
有天晚上他打电话给我 显得很兴奋
他电话我之前刚跟另一个人通过话
那个人说:我是亚特兰大某公司的 知道你在搞一个装置 想买断
之后那人就开始细数他们了解的情况
Donald存在电脑里的信息以及其它一些详细情况他都知道
有些情况他是绝无可能知道的 除非他窃听了我和Donald之间的电话
那人还对Donald述说了几个搞出了东西的发明人
并告诉Donald 他们准备怎样阻止这几个人继续搞下去
讲得很具体 装置的名称 对应的发明人 他们都知道
通完电话后 我把通话内容记录下来
然后打印出来发了一份给Donald 他修改了一些地方
我的应对办法是 给每个被提到的人寄一份该电话内容记录 提醒他们注意
巧的是 这些人我都认识
我提到过的第一个人  他从某人处学会了几手 正在动手做
他被列入Donald告诉我的黑名单之中 他告诉我 石油公司用的办法是
在装置附近放个啥咚咚 装置便无法正常运行 使你失信于人
这样 项目就完蛋了
Edwin Gray的电机
Edwin Gray 1925-1989 美国人 念过美军工程学校 在美海军服役过 他搞的也是辐射能
70年代初期 他已经搞出了EMA4
EMA4 已经很强大了 输出动力可达80马力
他常将装置连接上车辆传动系统展示
装置的电源是四个蓄电池 装置会自行为蓄电池充电 电池始终都是满的
成果来之不易 是长期努力的结果
他展示的能量很特别 很难作假
比如说 给水里的电灯通电而不触电
他搞的电路/电机 显示出很大的机械能增益
他搞过多次演示会 人们的评价都不错
1974年 也就是对其好评的报道出现约1年时间
Peter Lindemann 从事研发及写作
不知为何 洛杉矶检察院搜查了他的实验室
他的经营行为并无任何不当
检察官将所有经营记录及装置全部查封带走
之后 检察院用了8个月时间与所有的股东联系 要他们控告Gray欺诈
检察官跟这些股东说 Gray搞的东西不符合物理定律 是在骗你们
但没人愿意起诉 也就是说检察院的行为自始无正当理由
根本没人告状 检察院却去搞搜查 至今人们都不明白凭什么去搜查他
没有一个股东 也没有任何一个与经营活动相关的人 告状
act unprovoked 意思是在没人告状的情况下起诉 不知道专业上怎么表达
正如控状所述 检察院act unprovoked
到第8个月时 没找到一个愿意起诉Gray的人
检察院仍然坚持诉其欺诈及严重盗窃罪
但因找不到证据 该2项控罪也没成立
但为应对该无理诉讼 Gray消耗了大量的金钱及时间
最终 检察院找到几项很轻微的证券交易违规
Gray交了罚金 检察院撤诉
撤诉后 Gray已无刑案在身 但被检察院查封的资料/装置都拿不回来
被搜走的个人及公司财产没一样要得回来
甚至有证据显示... 真不知道该怎么讲才好
(讲的是) Jim Watsom  搞研发的
呃... 有个朋友 我们曾紧密合作过 他搞出过大于1的实用系统
他在某研讨会上展示了一台输出为8千瓦时的装置
之后 他及他的家人神秘地失踪了
前不久 我们发现了他 穿着光鲜开着豪车 应该活得很滋润
尽管消失过一段 但他及家人都很好
他搞的装置很成功 但却突然无影无踪
我认为 不是在金融集团手上 就是在地下运行为见不得光的秘密项目服务
到底是那种情况我不清楚 但我知道 人性及人类文明正处在危急关头
我认为 政府应想办法让这些秘密项目的技术走向前台以拯救人类及地球
如仍继续秘密运用这些技术或让特殊集团控制 最终大家会一起完蛋
我们不想在这些事上花太多精力 我们得将精力集中于科研
战胜他们的唯一办法 就是要让科技界认识到这不是旁门左道
不违反物理 不违反热动力学 有坚实的科学理论基础 有实验证明
说服科学界是我们应全力以赴做的事
这样 年轻的学者才有机会参与并推动其发展进程
2005年9月 Tom Bearden收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副助理主任Michael Redischman的来信
全体一致支持你提出的对传统模型及数学方法的创新性思考 对清洁能源的需求仍将是积极的推动因素
2000年底 Tom Bearden于华盛顿向参议院能源委员会工作人员作简报 前 他讲到:
我们尽量将真相以最快的速度传递给尽可能广的群体
在获得政府支持前 没别的办法
政府首肯了 就不用绕来绕去 直接下命令干就是
 并不是只有我们 搞出了大于1的系统
我们并不孤单 我们希望其他人也成功 各尽所能 这样才能搞起来
这是我个人的观点
很多人仍旧认为我们可以继续走老路 耗费资源 污染地球
大家都想过现代化生活 能用上电 有工作 有家庭 上得起学 ...
这些都是人之常情
但如仍旧走老路来实现 我们终将走上自相残杀的邪路
人类总不至于愚笨到如此境地吧
2006年国情咨文报告
任期届满前 布什总统认可了超越石油经济的方针
凭借人才和技术 我国可大幅改善环境 超越石油经济 对中东石油的依赖将成为历史
本集脚本文档下载

 front.doc (125 KB, 下载次数: 262)

 

  • 上一篇文章: 纽曼的能源机

  • 下一篇文章: 来自真空的能量 第2集 约翰·比迪尼(中文)
  •    
    [注:标题搜索比内容搜索快]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星球大战:完全载具图解 STAR …[72]

  • 浅谈液压同步 转发自亿美博杨世…[52]

  • 浅谈聚氨酯滚轮与地面的摩擦系…[86]

  • 轨道钢承重计算公式及应用[245]

  • 详谈麦克纳姆轮[92]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外媒:正在唤醒中国的习近平[319]

  • 中国反伪科学运动背后的CIA黑手…[503]

  • [转载]袁隆平真言:中国最大的…[682]

  • 台专家:当年我们造IDF时 大陆…[578]

  • 旅日华人:中国严重误判日本民…[583]

  •  
     相 关 文 章
  • 关于Orgone能[67]

  • 莫雷的能量机 第一章[104]

  • 磁流 MAGNETIC CURRENT by ED …[771]

  • 标量波理论与科学革命 第一章:…[98]

  • 标量波的理论和实验[115]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3 晨光科技        站长:璀璨星辰        页面执行时间:281.25毫秒
    Powered by:MyPower Ver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