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晨光科技 >> 文章 >> 技术 >> 医药保健 >> 正文  
  内经温病伤寒           
内经温病伤寒
[ 作者:佚名    转贴自:百度    点击数:31    更新时间:2016/12/7    文章录入:J10-F22 ]
[注:本站登载的某些文章并不代表本站支持或反对其观点或肯定其真实性]

(一)太阳病
一 太阳病辨证纲要
太阳病提纲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太阳中风证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太阳伤寒证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太阳温病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辨传经和不传经
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烦躁,脉数急者,为传也。
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二 太阳病本证
1 桂枝汤证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2 桂枝汤在《伤寒论》中的应用
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予桂枝汤则愈。
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
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
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
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
3 桂枝汤禁例
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之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
凡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也。
4 桂枝加葛根汤证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5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
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
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
6 桂枝新加汤证
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
7 麻黄汤证
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8 麻黄汤禁例
咽喉干燥者,不可发汗。
淋家,不可发汗,发汗必便血。
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汗出则痉。
衄家,不可发汗,汗出必额上陷脉急紧,直视不能旬,不得眠。
亡血家,不可发汗,发汗则寒栗而振。
汗家,重发汗,必恍惚心乱,小便已阴疼,与禹余粮丸。
病人有寒,复发汗,胃中冷,必吐蛔。
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何以知然?以荣气不足,血少故也。
脉浮数者,法当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发汗,当自汗出乃解。所以然者,尺中脉微,此里虚,须表里实,津液自和。
9 大青龙汤证
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闰,此为逆也。
10 小青龙汤证
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三 太阳病变证
1 变证的治则
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证,知患何逆,随证治之。
2 辨寒热真假
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得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3 辨虚证实证
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当和胃气,与调胃承气汤。
4 辨表里先后治则
本发汗,而复下之,此为逆也;若先发汗,治不为逆。本先下之,而反汗之,为逆;若先下之,治不为逆。
5 辨标本缓急治则
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
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
6 太阳蓄水证
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7 太阳蓄血证
(1)桃核承气汤证
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
(2)抵当汤证
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如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硬满,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故也。抵当汤主之。
(3)抵当丸证
伤寒有热,少腹满,应小便不利,今反利者,为有血也,当下之,不可余药,宜抵当丸。
8 心阳虚证
1) 桂枝甘草汤证
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
2)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证
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
3)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
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卧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
9 脾虚证
1)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
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2)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
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
3) 小建中汤
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
4) 桂枝人参汤
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
10 肾阳虚证
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闰动,振振欲僻地者,真武汤主之。
11 结胸证
(1) 大陷胸汤证
太阳病,脉浮而动数,浮则为风,数则为热,动则为痛,数则为虚,头痛发热,微盗汗出,而反恶寒者,表未解也。医反下之,动数变迟,膈内拒痛,胃中空虚,客气动膈,短气躁烦,心中懊侬,阳气内陷,心下因硬,则为结胸,大陷胸汤主之。若不结胸,但头汗出,余处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身必发黄。
伤寒六七日,结胸热实,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石硬者,大陷胸汤主之。
太阳病,重发汗而复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所小有潮热,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者,大陷胸汤主之。
(2) 大陷胸丸证
结胸者,项亦强,如柔痉状。下之则和,宜大陷胸丸。
(3) 小陷胸汤证
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
12 痞证
1) 热痞证
① 大黄黄连泻心汤证
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
② 附子泻心汤证
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
2) 寒热错杂痞证
① 半夏泻心汤证
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
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
② 生姜泻心汤证
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嗳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
③ 甘草泻心汤证
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硬也,甘草泻心汤主之。
3) 痰气痞证
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嗳气不除者,旋覆代赭汤主之。
13 上热下寒证
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
(二)阳明病
一阳明病辨证纲要
1 阳明病提纲
阳明之胃病,胃家实是也。
2 阳明病脉证
问曰:阳明病外证何如?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伤寒三日,阳明脉大。
二阳明病本病
1 白虎汤证
伤寒脉浮滑,此以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
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
2 白虎加人参汤证
服桂枝汤后,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伤寒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不可与白虎汤。渴欲饮水,无表证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若渴欲饮水,口舌干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3 三承气汤证
1) 调胃承气汤证
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者,可与调胃承气汤
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属胃也,调胃承气汤主之。
伤寒吐后,腹胀满者,与调胃承气汤。
2) 小承气汤证
阳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硬,硬则谵语,小承气汤主之。若一服谵语止者,更莫复服。
阳明病,谵语发潮热,脉滑而疾者,小承气汤主之。
太阳病,若吐、若下、若发汗后,微烦,小便数,大便因硬者,与小承气汤,和之愈。
3) 大承气汤证
阳明病,下之,心中懊侬而烦,胃中有燥屎者,可攻。腹微满,初头硬,后必溏,不可攻之。若有燥屎者,宜大承气汤。
病人不大便已五六日,绕脐痛,烦躁,发作有时者,此有燥屎,故使不大便也。
阳明病,谵语,有潮热,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若能食者,但硬耳。宜大承气下之。
大下后,六七日不大便,烦不解,腹满痛者,此有燥屎也。所以然者,本有素食故也,宜大承气汤。
病人小便不利,大便乍难乍易,时有微热,喘冒不能卧者,有燥屎也,宜大承气汤。
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日哺所发潮热,不恶寒,独语如见鬼状。
若剧者,发则不识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视,脉弓玄者生,涩者死。微者,但发热谵语者,大承气汤主之。若一服利,则止后服。
4) 阳明胃府虚寒欲呕证
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焦病也。
三阳明病变篇
1 湿热发黄证
1) 茵陈蒿汤证
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小便不利,渴引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
阳明病,无汗,小便不利,心中懊侬者,身必发黄。
伤寒七八日,身黄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满者,茵陈蒿汤主之。
2) 栀子柏皮汤证
伤寒身黄发热,栀子柏皮汤主之。
3)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证
伤寒瘀热在里,身必发黄,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主之。
2 阳明蓄血证
阳明证,其人喜忘者,必有淤血,所以然者,本有久淤血,故令喜忘。屎虽硬,大便反易,其色必黑者,宜抵当汤下之。
(四)少阳病
一少阳病辨证纲要
1 少阳病提纲
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2 少阳病的禁忌
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
二阳病本证
1 小柴胡汤证
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2 小柴胡汤禁例
得病六七日,脉迟浮弱,恶风寒,手足温。医二三下之,不能食,而胁下满痛,面目及身黄,颈项强,小便难者,与柴胡汤,后必下重。本欲饮水而呕者,柴胡汤不中与之,食谷者口岁。
三少阳病兼变证
1 柴胡桂枝汤
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
2 大柴胡汤
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
3 柴胡加芒硝汤证
伤寒十三日不解,胸胁满而呕,日哺所发潮热,已而微利,此本柴胡证,下之以不得利,今反利者,知医以丸药下之,此非其治也。潮热者实也,先宜服小柴胡汤以解外,后以柴胡加芒硝汤主之。
4 柴胡桂枝干姜汤证
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五)太阴病
一太阴病纲要
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二太阴病虚寒证
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三太阴腹痛证
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自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
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
(六)少阴病
一少阴病纲要
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二少阴病本证
1 四逆汤证
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
2 通脉四逆汤证
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3 白通汤及白通加猪胆汁汤证
少阴病,下利,白通汤主之。
少阴病,下利脉微者,与白通汤;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白通加猪胆汁汤主之。服汤脉暴出者死,微续者生。
4 真武汤证
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
5 附子汤证
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当灸之,附子汤主之。
少阴病,身体痛,手足痛,骨节痛,脉沉者,附子汤主之。
6 桃花汤证
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
7 黄连阿胶汤证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
8 猪苓汤证
少阴病,下利六七气,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猪苓汤主之。
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
三 少阴病兼变证
1 少阴病兼表证的辨证治疗
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以二三日无证,故微发汗也。
2 四逆散证
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
3 少阴咽痛证
1)少阴虚热咽痛证
少阴病,下利,咽痛,胸满心烦,猪肤汤主之。
2) 少阴客热咽痛证
少阴病二三日,咽痛者,可与甘草汤;不差,与桔梗汤。
(七)厥阴病
一厥阴病辨证纲要
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
二厥阴病本证
1 乌梅丸证
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藏厥,非蛔厥也。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令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藏寒,蛔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而出,其人常自吐蛔。蛔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
2 当归四逆汤证
手足厥寒,脉细欲厥者,当归四逆汤主之。
3 吴茱萸汤证
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
4 白头翁汤证
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

金匮要略
1. 痉病:因过汗,误下,导致营血津液不足,筋脉失养而致。刚痉:太阳病,发热,恶寒,无汗,小便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证属风寒表实、筋脉失养,治宜葛根汤温散表邪、通达经隧。柔痉:太阳病,发热,不恶寒,汗出,身体强,几几强,脉沉迟,证属风寒表虚、津液不足,治宜栝蒌桂枝汤调和营卫、兼以生津。
2. 湿病:感受外湿并兼风夹寒,侵犯肌表,流注关节所致。基本治法:发汗(微微发汗);利小便。①头中寒湿:证见身疼发热,面黄而喘,头痛,鼻塞而烦,其脉大,自能饮食,腹中无病。宣泄寒湿药物塞入鼻中治疗(瓜蒂散)②寒湿在表:除身体烦疼外,还有发热,恶寒,无汗等表证。表证当从汗解,而湿邪又不宜过汗,宜用麻黄加术汤辛温散寒,微汗祛湿③风湿在表:证见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本证风湿有化热倾向,宜用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解表祛湿,轻清宣化④风湿兼气虚:本证除风湿身重等症状外,脉浮,汗出,恶风与太阳中风表虚证完全相同。宜用防已黄芪汤益气固表化湿⑤风湿兼表阳虚:证见身体烦疼,不能
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宜用桂枝附子汤助解有以散风湿。服药后倘若患者大便坚,小便自利,说明湿仍在表而不在里,可用白术附子汤通阳利水化湿;表湿表里阳虚:证见骨节烦疼掣痛,不可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宜用甘草附子汤温阳补中,散风除湿。
3. 暍病:发热恶寒,身重疼痛,小便已洒洒然毛耸,手足逆冷,小有劳身即热,口开前板齿燥,脉弦细芤迟。伤暑热盛:汗出恶寒,身热而渴,治宜白虎加人参汤清暑益气生津。伤暑湿盛:身热疼重,脉微弱,治宜一物瓜蒂汤行散暑湿。
4. 百合病:(心肺阴虚内热)多发于热病之后,为心肺阴液被热耗损,或余热不尽所致;有些因情志不遂,日久郁结化火消烁阴液而成。病初(意欲饮食复不食,欲卧不得卧,欲行不能行,如寒无寒,如热无热,口苦,小便赤,脉微数)病属心肺阴虚内热,宜用百合地黄汤养心润肺,益阴清热。误汗后用百合知母汤补虚清热,养阴润燥。误下后用滑石代赭石汤养阴清热,利水降逆。误吐后用百合鸡子汤养阴和中。变渴:用百合地黄汤内服配合百合汤汤外洗以清热生津补液。口渴仍不解,用栝蒌牡蛎散清热生津,滋阴潜阳。变发热:用百合滑石散养阴润肺,清热利水。
5. 狐惑:湿热化生虫毒,腐蚀人体各部所致。侵蚀咽喉为惑,治宜清热燥湿,用甘草泻心汤;侵蚀下部二阴为狐病,治宜燥湿解毒,病在前阴用苦参汤外洗,病在肛门用雄黄熏洗;狐惑酿脓者,治宜清热行血解毒,用赤小豆当归散。
6. 阴阳毒:感染疫毒所致。①阳毒:面赤斑状如锦纹,咽喉痛,吐脓血,宜用升麻鳖甲汤清热解毒,活血散瘀。②阴毒:面色青,咽喉痛,身痛如被杖,宜用升麻鳖甲汤解毒散瘀,去雄黄,蜀椒以防损其阳气。
7. 疟病:感受疟邪所致。病位在半表半里,归属少阳,弦为少阳的主脉,疟病以弦脉为主脉。兼脉可见弦迟、弦数、弦紧、弦小紧、浮大等。疟母:疟病迁延日久,反复发作,正气渐衰,疟邪假血依痰,结成痞块,居于胁下,而成疟母。证属虚实夹杂,用鳖甲煎丸消征散瘕、扶正祛邪。疸疟:但热不寒,少气烦冤,手足热,欲呕,证属邪热炽盛,充斥内外,耗伤气阴。白虎加人参汤,竹叶石膏汤。温疟:其脉如平,身无寒但热,骨节疼烦,时呕。证属里热炽盛,表有寒邪,治宜白虎加桂枝汤清里热,解外寒。牝疟:素体阳虚,复因疟邪痰阻所致,发作时以寒多热少为特征。治用蜀椒散祛痰通阳截疟。
8. 中风主要脉证为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甚则神志不清,脉微而数。病变较轻者,邪中于络,则营气不能畅行于肌表,而肌肤麻痹不仁;若病变较重者,邪中于经脉,以致气血不能运行于肢体,则肢体沉重;若病邪深入于腑,浊气蒙闭清窍,则昏不识人;心开窍于舌,诸脏皆与舌相连,邪入于脏则心窍闭阻,故不能言语,口吐涎。
9. 历节病:①病因病机:肝肾不足,水湿内侵;阴血不足,风邪外袭;气虚湿盛,汗出当风;过食酸咸,内伤肝肾;胃有蕴热,复感风湿。②不可屈伸,其痛如掣,诸肢节疼痛,身体魁赢。③风湿历节:诸肢节疼痛,身体瘦弱,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治以桂枝芍药知母汤祛风除湿,温经散寒,佐以滋阴清热;寒湿历节:关节剧痛,痛处不移,不可屈伸。治当乌头汤温经散寒,除湿宣痹。
10. 血痹:①内以卫阳不足为主因,外为风邪诱发,血行不畅。②轻证:肢体局部麻木,脉象表现为微涩,寸口、关上小紧。可用针刺以导引阳气,阳气行则邪气去。③重证:证见寸口、关上脉微,尺中脉小紧,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黄芪 桂枝 芍药 生姜 大枣)
11. 虚劳病:①男子平人,脉大为劳,极虚亦为劳。②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脉芤微紧或极虚芤迟,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发落,男子失精,女子梦交。虚劳失精证。桂枝汤加龙骨 牡蛎。③小建中汤: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疼,手足烦疼,咽干口燥。虚劳里急证。桂枝汤倍芍药加饴糖。④薯蓣丸:诸不足,风气百疾。
12. 肺痿:①发汗过多,或因呕吐频作,或因消渴小便频数量多,或因大便燥结而使用了泻下峻猛的药物,攻下太过,反复损伤津液,致阴虚肺热,肺气痿弱,从而形成虚热性肺痿;虚热肺痿失治,久则阴损及阳,或素体阳虚,肺中寒冷,则形成虚寒性肺痿。②寸口脉数,吐浊唾涎沫。③虚热肺痿:咳吐浊唾涎沫,上气,咽喉不利,治宜麦门冬汤滋阴清热,止火逆降肺气;虚寒肺痿:频吐涎沫,不咳不渴,小便数,遗尿,头眩,治宜甘草干姜汤温肺复气,温阳散寒。
13. 肺痈:①外感风邪热毒,肺生痈脓。②表证期即肺痈初期,表现发热恶寒,汗出,咳嗽,脉浮数等;成痈期也称酿脓期,表现咳嗽喘满,口干咽燥不渴,胸痛,咳吐稠痰或腥臭,时时振寒,脉象滑数等;溃脓期,表现咳吐大量脓血痰,形如米粥,腥臭异常等。③邪实壅滞:证见胸满胀,一身面目浮肿,咳嗽上气,喘不得卧,鼻塞清涕,不闻香臭,治宜葶苈大枣泻肺汤开泻肺气,行水祛饮;血腐脓溃:证见咳而胸满,振寒脉数,咽干不渴,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米粥。治宜桔梗汤排脓解毒。
14. 咳嗽上气:①寒饮郁肺: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宜用射干麻黄汤散寒宣肺,降逆化痰;②痰浊壅肺:咳嗽气喘,时时吐浊,但坐不得卧,治宜皂荚汤涤痰除浊;③饮热迫肺:咳而上气,其人喘,目如脱状,治宜越婢加半夏汤宣肺泄热,化饮降逆;④寒饮夹热:一为饮热偏于上而近于表者,表现为咳嗽胸满,烦燥脉浮,治宜厚朴麻黄汤散饮除热,止咳平喘;一为饮结胸胁而偏于里,表现为咳嗽,胸胁引痛,脉沉,或身肿,或小便不利,治宜泽漆汤逐水消饮止咳。
15. 奔豚气:①情志异常,冲脉失调,冲气上逆。②气从少腹起,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③奔豚汤:奔豚气上冲胸,腹痛,往来寒热;适用于肝气郁结化热,随冲气上逆所致的奔豚气病。草 芎 半夏 黄芩 生葛 芍药 生姜 甘李根白皮。
16. 胸痹:①阳微阴弦:阳微是上焦阳气不足,胸阳不振之象;阴弦是阴寒邪盛,痰饮内停之征。阳微阴弦并见,上焦阳虚,阴邪上乘,邪正相搏而成。②主证: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喘息咳唾,短气,胸背痛,治宜栝蒌薤白白酒汤通阳宣痹;③重证:胸痹不得,心痛彻背,治宜栝蒌薤白半夏汤,通阳宣痹,消痰逐饮;④虚实异治:偏于实者,多是阴寒痰浊偏盛。由于阴寒痰浊上乘,凝聚其间,其脉必以阴弦为著,且感心胸满闷,膨膨然气不得出等。祛邪为先,当通阳散结,降逆除满,方用枳实薤白桂枝汤;偏于虚者,多是心胸阳气大伤,由于阳气虚馁,阴霾不散,蕴结心胸,其脉必以阳微为著,并觉倦怠少气,甚则四肢厥冷,出冷汗等。当以扶正为急,治以补气助阳,方用人参汤。⑤轻证:胸中不痛,而以胸中气塞,短气为其临床特点。饮邪偏盛者治宜宣肺化饮,方用茯苓杏仁甘草汤。气滞偏重者,治宜行气散结,方用橘枳姜汤。⑥急证:胸痛痛等症突然发作,且痛势急剧,此因阴寒凝聚而不散,阳气痹阻而不通,治当温阳通痹止痛以缓急,用薏苡附子散。
17. 心痛:①轻证:心中痞,心悬痛。寒饮上逆所致,治当温阳化饮,下气降逆,方用桂枝生姜枳实汤。②重证:心痛彻背,背痛彻心,即心胸部疼痛牵引到背,背部疼痛又牵引到心胸,形成心背互相牵引的疼痛症状。其痛势急剧而无休止,甚者伴发四肢厥冷,冷汗出,面色白,舌淡胖紫暗苔白腻,脉沉紧甚至微细欲绝等阳气衰微,阴寒极盛之危候。阴寒痼结之故,治疗宜温阳逐寒,止痛降逆。方用乌头赤石脂丸。以蜜为丸缓之,且首次服小量,不知,稍加服,可谓慎之又慎。
18. 腹满:①虚寒证:趺阳脉微弦,腹满,大便难,两胁疼痛。跌阳脉主候脾胃,其脉微提示中阳不足,脾胃虚寒;脉弦说明下焦肝寒或肾寒之气上逆于中焦,即所谓:此虚寒从下上也。由此形成土虚木贼,寒气充斥中焦之势。因气机呆滞而腹满,升降失司而大便难,肝气循经上冲而两胁疼痛,惟其时如以土虚相对为甚者主要表现为腹满和便难,以木贼相对为甚者又主要表现为胁痛和便难。然总的病机无不缘由中下两焦阳气亏虚滋生内寒。②实热证腹满有虚实之分,其鉴别有多种方法,其中尤以腹诊和脉诊、舌诊具有重要的价值。具体地说,一据腹诊按压疼痛与否而分其虚实,痛者多为水饮、宿食、燥屎、瘀血等有形之邪积滞于肠胃,属实证,几乎都拒按;不痛者多为阳虚兼无形之气停滞于胃肠,属虚证,几乎都喜按。
二是据脉诊形态的阴阳属性及重按有力与否而分其虚实,即浮、数、滑、洪、大而有力者,多为邪盛正未衰,属实证;沉、迟、涩、细、微而无力者,多为正衰邪不甚,为虚证。三据舌诊苔黄或白而分其虚实,苔黄者为有形或无形实邪化热之象,属实热证;苔白者多数属于虚寒证,但也不乏寒实证,届时可结合脉诊、腹诊进行辨别③表里俱寒证腹满而寸口脉弦,啬啬恶寒,胁下拘急而痛,此乃表里俱寒之本证。寸口脉主表,弦脉寒,揭示“其人啬啬恶寒”,乃因外感寒邪所致;又以弦为肝脉,主寒主痛,胁为肝之分野,表明其人“胁下拘急而痛”系因寒邪滞留肝经使然。 表里俱寒之腹满,而见发热、清涕出、善嚏,盖因外寒抑遏卫阳而发热,外寒犯肺不能布津而清涕出,正气虚而不甚犹能驱寒外出而善嚏。此乃表寒相对为重,为腹满表里俱寒之轻证。表里俱寒之腹满,而见下利,欲嚏不能,盖因寒邪人里而下利乃至洞泄,阳气无力抗邪以致欲嚏不能。此乃里寒相对为重,为腹满表里俱寒之重证④寒实证寒实之腹满,其脉象紧弦而数。这里的“数”并非是量词,而是形容词,主要形容其脉来势迫击有力,或紧而有力,或弦而迫急,并因其证为寒、为实,多兼阴阳两类脉象。
但不论脉为数(阳脉)弦(阴脉),抑或紧(阴脉)大(阳脉)而迟(阴脉)、大(阳脉)而紧(阴脉),皆主寒实内结,其中病位偏上者“必心下坚”,病位偏下者则脐腹痞满⑤邪盛正衰危重证本证萎黄,燥而不渴,胃中寒实,利不止,据证推断尚应具有腹满胀痛、右关脉弦紧而六脉重按无力等。胃中寒实延久,势必损伤脾胃阳气,脾气衰败则肤色萎黄;阴盛阳微,即躁而不烦,此等证候邪实正衰,治疗本已棘手,又见下利不止,则属中阳败绝,脏气下脱,病情更为检恶,预后不良。⑥治则腹满不减拒按(按之疼痛),属实热,治用下法;腹满时减喜按(按之不痛),属虚寒,治用温法⑦证治:实热性腹满兼表证,治宜表里双解,方用厚朴七物汤;兼少阳证,治宜攻里和表,方用大柴胡汤;胀甚于积证,治宜行气除满,方用厚朴三物汤;积胀俱重证,治宜荡涤积滞,方用大承气汤。虚寒性腹满寒饮逆满证,治宜温中化饮,方用附子粳米汤;寒饮腹痛证,治宜散寒化饮降逆,方用赤丸;脾虚寒盛证,治宜温阳建中,方用大建中汤。寒实积滞腹满治宜温下寒积,方用大黄附子汤,此方为温下剂的祖方。
19. 寒疝①脉证脉弦而紧,腹中拘急而痛,恶寒,不欲食。②当归生姜羊肉汤:主治血虚内寒之寒疝,症见腹中痛,胁痛里急。由当归三两、生姜五两、羊肉一斤组成。方中以当归养血,生姜散寒,羊肉补虚生血,共奏养血散寒之效。
20. 宿食①脉证脉紧如转索无常,头痛,有宿食。②宿食在上宿食初停上脘,正气犹能驱邪外出,其时多见有胸脘痞闷,温温欲吐,嗳腐,脉紧等,当遵《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其高者因而越之”的治则,因势利导,治用吐法,就近排除宿食之邪,方用瓜蒂散。③宿食在下凡食停于下脘,脉象多见滑数,一般尚应具备口干苦,不思饮食,嗳腐吞酸,脘腹胀满或胀痛拒按,大便燥结或不爽,苔腐腻等,少数则可因脾胃升降紊乱或肠内热结旁流而呈现下利不爽,且所下粪便多秽浊腥臭。食停于下,治宜下法,方用大承气汤荡涤宿食。
21. 五脏病①肝着证见胸胁痞闷不舒,甚则胀痛、刺痛,其人常欲蹈其胸上,欲饮热。盖因肝经布胁络胸,受邪则气血郁滞,着而不行,故见胸胁痞闷不舒,甚则胀痛、刺痛,喜用叩击、按揉、捶打等手段来振动胸部,使其舒展气机,气血运行。本病初起尚在气分,得热饮可使气机通畅而证情暂缓,故常欲饮热。病久由气分深入血分,血瘀气滞,则欲热无益,治用旋覆花汤。行气活血、通络散结。②脾约证见跌阳脉浮而涩,大便干结,小便频数。跌阳脉以候脾胃之气,若脉见浮而涩,浮是举之有余,为阳脉,主胃热气盛;涩是按之滞涩而不流利,为阴脉,主脾之津液不足。胃强脾弱,则脾不能为胃行其津液,肠道失润致大便干结,脾受胃热,精输失司,使津液不行其常道,偏渗于膀胱则小便频数,此即脾约证。治用麻子仁丸泻热润燥,缓通大便。③肾着证见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腹重如带五千钱,口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本病多起于劳动汗出,湿衣贴附于身,日久阳气痹阻,寒湿著于腰部,因腰为肾之外府,故名肾著之病。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腹重如带五千钱,为寒湿留滞于腰部经络肌肉之中、痹阻阳气不行所致。其病位在身躯下部,虽属下焦,但内脏当无病变,所以口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治法只需使经络肌肉之寒去湿除,则肾著可愈。治用甘姜苓术汤散寒化湿。④心伤表现为:劳倦即头面赤下重,心中痛而自烦、发热,当脐跳,脉弦。本证心血损伤,故其人稍有劳倦即阳浮于上见头面赤而下身沉重无力;
心虚失养,热动于中,则心中痛而自烦、发热;心气虚于上,肾气动于下,见当脐跳;心血不足,不能濡养经脉,其脉象也由圆润滑利变为长直劲强之形。⑤癫狂表现为:魂魄不宁,精神异常,其人畏惧,合目欲眠,梦远行。人之神志于五脏所 藏有关,虽肝藏血主魂,胂主气藏魄,血不足魂不安,气虚少魄不宁,但总隶于心之主神明 而统领请脏,故气血充足则神志安宁而明晰。血虚气少,常致神志不宁,精神异常,出现邪 哭、畏惧、梦远行等症状。
22. 积聚①表现腹中有结块,胀满或疼痛。②鉴别积、聚病都可以出现膻中结块、胀满或疼痛的症状,但两者不同,积为脏病,结块有形,固定不移,痛有定处,多属血分,病情较重,病程较长,治疗较难;聚为腑病,聚散无常,聚时结块,散则无形,走窜移动,痛无定处,时作时止.多痰饮①成因痰饮病的形成,与脾、肺、肾有关,尤其是与脾的关系密切。脾失健运,水饮内停;肺失宣降,不能通调水道;肾阳不足,气不化水,影响三焦水道的通利,均可导致痰饮病的发生。总之,痰饮病的形成与人体水液代谢失常密切相关,多由肺脾肾气化失常,三焦水道通调失职,影响体内水液的运化、敷布和排泄,水钦停留于不同部位而形成,尤其以脾气虚不能为胃游溢精气为其主要病机。②辨证分类痰饮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篇题所指的痰饮属于广义,包括痰饮、悬饮、溢饮和支饮四饮在内,是痰饮病的总称。而四饮之中的痰饮是属于狭义痰饮。仲景对痰饮病的分类,是以病位、症状和饮邪流动之态势为基础,并涉及病因病机综合考虑而分类命名的。痰饮,是水饮聚于胃肠,与脾关系密切。由于水饮的流动,与气相击,则肠间发出沥沥声响。健康之人,运化正常,饮食入胃以后,变化精微,充养全身,故肌肉丰盛。今脾运不及,饮食不化精微,反停聚而成为痰饮,致肌肉不得充养,所以形体消瘦。悬饮,是水饮流注于胁下,累及于肝肺。胁下为肝之居所,肝经支
脉贯膈上注于肺,饮邪潴留于胁下,循经上逆射肺,致肝气不升,肺气不降,气机逆乱则产生咳嗽并牵引胁下作痛。滥饮,是水饮阻于四肢肌表,责之于肺脾之脏。因脾主肌肉,肺主皮毛,若脾阳不运,则水慎外溢四肢,渗溢肌肤之水饮,本可随汗液面排泄,若肺失宣降,腠理开阖失职,当汗而不能汗,阻遏营卫的运行赠致身体疼痛而重滞。支饮,是水饮停留于胸脯,影响于心肺。钦聚胸脯,凌心射肺,肺失宜降,心阳被遏则咳嗽气逆,短气不能平卧,须倚床呼吸;肺合皮毛,气逆水亦逆,故兼见外形如肿。③痰饮病治疗原则:痰饮的治疗原则是“当以温药和之”。饮为阴邪,遇寒则聚,遇阳则行,得温则化。同时阴邪最易伤人阳
气,气被伤则寒饮难于运行。反之,阳气不虚,温运正常,饮亦自除。所以,治疗痰饮需借助于“温药”以振奋阳气,开发腠理,通调水道。阳气振奋,既可温化饮邪,又可杜绝痰饮滋生之源。开发腠理,通调水道是疏通祛邪之道,使饮邪能从表从下分消而去。“和之”是指温药不可太过,亦非燥之、补之。因专补碍邪,过燥伤正,而应以和为原则,寓调和人体阳气,实为治本之法。④辨证论治:如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的,用苓桂术甘汤通阳利水,这是温药的代表方剂;如水饮微而不甚,短气,由于胃阳不振,不能化水的,用苓桂术甘汤培土制水;由于肾阳不足,水气卜泛的,用肾气丸温肾化水;如水饮留而不去,其人自利,心下坚满的,用甘遂半夏汤逐饮行水。如肠间有水,腹满口舌干燥的,用己椒苈黄刃泄满下水;如膈间有水,呕吐眩悸,及心下有水,先渴后呕的,均用小半夏加茯苓汤降逆利水;
如脐下有水,吐涎沫而颠眩的,用五苓散导饮利水。如悬饮胁内引痛,咳家脉弦有水,及支饮家咳烦胸痛的,均用十枣汤攻下逐水。如滥饮饮从热化,身体疼重,寒热烦躁的,用大青龙汤发表清热;溢饮饮从寒化,身体疼重,咳嗽喘满的,用小青龙汤发表消饮。如膈间支饮,喘满心下痞坚,面黑脉沉紧的,虚者用木防己汤补虚涤饮,实者用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软坚利水;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的,用泽泻汤培土制水;支饮胸满的,用厚朴大黄汤清热泄满;呕家支饮不渴的,用小半夏汤降逆涤饮;支饮不得息的,用葶苈大枣泻肺汤决塑行水。对立饮变证的处理,如内饮外寒,咳逆倚息不得卧,经服小青龙汤后.一变而气逆上冲的,用桂苓五味甘草扬泊其气冲;如冲气即低,再变反更咳满的,则于前方去桂加于姜、细辛,治其咳满;如咳满即止,三变眩冒呕吐的,则再加半夏,以去其水;如水去呕止,四变身体俘肿的,则再加杏仁,以利肺气;如兼胃热上冲,五变面热如醉的,则再加大黄,以清胃热。以上变证的治疗经过,相当于一篇完整的医案,是理论结合实际的具体范例。
23. 消渴①病机与脉证消渴病是以口渴多饮,多食易饥,小便频多,久则身体消瘦为临床特征的一种疾病。对于消渴的病因病机,主要认为系胃热、肾虚及肺胃津伤所致。临床根据其症状及病理变化,可分为上、中、下“三消”。上消脉证为“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中消脉证为“跌阳脉数,胃中有热,即消谷引食,大便必坚,小便即数”。
下消脉证为“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②分类证治消渴可分为上消、中消、下消。上消屑肺,如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清 热养阴,中消属胃,系胃热内盛,热盛耗津,故以消谷善饥,大便坚硬为主症;下消属肾,如见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用肾气丸助阳之弱以壮水,滋阴之虚以生气,使肾气 振奋,消渴即可解除。
24. 小便不利①分类可分以下四种:膀胱气化不行;上燥下寒水停;湿热夹瘀,脾肾亏虚;水热互 结伤阴。②证治如属膀胱气化不利,证见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的,用五苓散发汗利水。此外,还有渴欲饮水,水人则吐的水逆证,亦用五苓散导水下行为治。如属上燥下寒水停的小便不利,其人苦渴的,是由于肾阳虚,不能蒸化津液,津不上承,上焦反生燥热,故其人口渴,饮水 不止。阳虚不化,水滞不行,故小便不利,治以栝楼瞿麦丸润燥生津,温阳利水。栝楼根润燥生津而止渴;山药甘淡益脾而制水;茯苓、瞿麦淡渗以利水;附于温肾阳而化气,使肾阳复而气化有权,气化行则水道利,津液上达,诸症即平。本方的配伍特
点是寒凉温燥,摄渗补益相互作用,虽寒凉滋燥不伤阳气,温阳暖寒不损阴津,淡渗利水助阳救阴不伤津气,诸药相合攻补兼施,阴阳同调,各达病所。如属水热互结伤阴,证见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用猪苓汤滋阴润燥,利水除热。方中猪苓、茯苓入肾、膀胱二经,猪苓甘淡微苦,苦能下降直达少阴,甘淡能渗利水湿,茯苓淡渗利水,泽泻宣泄肾浊,滑石甘寒而滑,善清下焦之邪热而利小便,阿胶甘咸,滋阴润燥。五药合用,使水气去,邪热清,阴液复,诸症自解。如为湿热夹瘀,脾肾亏虚的小便不利,可用蒲灰散、滑石白色散、茯苓戎盐汤分别治之。蒲灰散由蒲灰、滑石组成。具有凉血化瘀,泄热利湿之功,所治小便不利,是由湿热瘀结,膀胱气化不行所致.临床症状有小便不利'或短赤,或有血尿,溲时茎中艰涩疼痛如刺,少腹拘急,痛引脐中等。滑石白鱼散由滑石、乱发、白鱼三味组成。可凉血化瘀,清热利湿,用于热性的小便不利兼有少腹胀满之证,即后世所谓血淋。茯苓戎盐汤由戎盐、茯苓、白术三味组成。具有益肾清热,健脾利湿之功,用于中焦脾虚湿盛,下焦肾虚有热的小便不利。临床症状可有溲时轻微刺痛,或尿后余沥不尽,或少量血尿等。
25. 水气病①分类分为风水、皮水、正水、石水四类②风水起于外邪袭表犯肺,肺气不宣,通调失职,以至于水湿泛滥于肌表,故病初有明显的表证,如脉浮,恶风,骨节疼痛等。皮水与肺脾二脏相关,肺主表卫而脾主四肢,若肺失通调,脾失健运,则水停肌肤而肿势加重,证见肢体肿甚,按之没指。不恶风提示无表证,可与风水相鉴别。腹如鼓而不满,可见里湿壅聚未盛。当发其汗,为风水和皮水提出了具体治法,风水因风邪在表,发汗散邪可恢复肺之宜肃通调。皮水因水停肌肤,发汗可使水从肌表而出,亦属因势利导之举。正水脉沉迟提示有肾阳不足,阳虚而水聚于内,上射于肺,可见腹满而喘。石水脉沉亦为阳虚而水停于里,又水寒凝结于下,见少腹硬满如石,故名。水聚于下,未影响到上,故不喘。阳虚阴凝,水液不循常道,故正水、石水均可见身肿之症。喘之有无,又是二者鉴别要点之一。黄汗病以汗出色黄如柏汁为主症,因其初起有发热、四肢头面肿等,故有必要注意与风水相鉴别。黄汗病起于外受水湿,水湿留滞于肌肤,营卫郁滞,故见脉沉迟,发热而四肢头面肿。③发病机理(一)水气病的发生与外邪有关:风邪袭表,表卫受邪,肺失宣肃与通调,水溢肌肤,发为水肿。故篇中列有风水病证,强调了感受外邪以后,内脏机能紊乱所导致的水肿。另黄汗病证,由汗出入水中浴,水从汗孔人得之,水湿之邪侵于肌表,引起身肿。风与湿可以夹寒,也可以转化为热,故风寒、风热、寒湿及湿热之邪也常见。在治疗上应多考虑用汗法宣散。
(二)水气病的发生与内伤有关:肺脾肾三脏阳气受损,是水气病发生的重要内在因素。篇中所谓五脏水可视为典型。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又有深入的阐述,可以互相参照联系,以开启思路。(三)水气病的发生与血不利有关:气病及血,水病及血,反过来,血病也可以及气及水。如本篇中所提出的气分、水分和血分。另外四水中的石水,阳虚阴凝,血脉瘀阻,水寒内聚,水湿外滞而见腹满身肿等,这也可视为“血不利则为水”的具体体现。④治法对于水气病的治疗,本篇提出了发汗、利小便和逐水三大治法,一般水气病患者,若见 腰以下肿,因腰以下为阴,属里,水湿之邪在里在下,故用利小便法,使水湿通过小便而排出。若见腰以上肿,因腰以上为阳,属表,水湿之邪在表在上,故用发汗法,,使水湿通过汗液而散除。
此为水气病的治疗常法,亦即《内经》所谓“开鬼门,洁净府”治法的体现。如水肿病人,水气上泛, 目下微肿有如卧蚕;水溢皮肤,面目鲜泽光亮;水气不化,津液不生,其人消渴,小便不利;饮多溲少,水积腹腔,病水腹大;其脉沉绝,系因水肿严重,脉道被遏,并非真的脉绝,故可下之,此即《内经》所谓“去菀陈堇”的治法。⑤证治:风水挟热,由于水为热迫,证见脉浮身肿不渴,汗出,外无大热的,用越婢汤散水清热;由于表实无汗的,用杏子汤宣肺发汗;由于卫阳不固,证见脉浮身重,汗出恶风的,用防己黄芪汤固表除湿。
皮水,由于阳虚不能行水,证见四肢肿,聂聂晌动的,用防己茯苓汤通阳散水;由于阳郁不能外达,证见身肿而冷的,用蒲灰散利水通阳。里水,即水之在皮里者,证见脉沉,身面肿,小便不利,其表实有热的,用越婢加术汤解表清热;其表实无热的,用甘草麻黄汤解表泄水。
又少阴肾水脉沉的,用麻黄附子汤温阳散水。黄汗本证,而见身肿发热,汗出口渴的,用芪芍桂酒汤行阳和阴;黄汗变证,而见身晌胸痛,腰下无汗,髋腰弛痛的,用桂枝加黄芪汤通阳散邪。气分病,由于阳虚气滞,证见手足逆冷,腹满,肠鸣,则用桂枝去芍药加麻辛附子汤温经散寒,通阳行气;由于水饮所作,证见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杯的,则用枳术汤攻坚消痞,健胃制水。⑥水气病的预后“脉得诸沉,当责有水,身体肿重;水病脉出者死。”水气病当见沉脉,现脉象突然大而无根,浮取有而重按无,此为元气涣散,证实而脉虚,提示预后极差。
26. 黄疸病①病因病机主要有湿热发黄与寒湿发黄,还有火劫、燥结及女劳等各种不同病因的发黄。尤以湿热发黄为多见。“脾色必黄,瘀热以行”这句话是湿热黄疸之关键。一是强诅湿热黄疽的病位主要在脾胃,二是认为其发病与血分有关。寒湿黄疽的辨证关键在于“阳明病脉迟”,阳明燥热,其脉当数,今反迟,则为寒湿可知,这显然就是太阴(脾)虚寒之证。
②分类与主症可分为谷疽、酒疸、女劳疽。谷疸与饮食有密切关系,由于脾胃湿热熏蒸所致,主症为寒热不食,食即头眩、心烦;但也有脾虚寒湿所致,症见脉迟无力,纳差,头眩,小便不利,腹满或大便溏薄,神疲肢倦,苔白腻,色黄晦暗。酒疸由于长期饮酒过度,酒热伤胃引起,主症是心中懊恼或热痛。女劳疸多为房劳伤肾所造成,具体症状是日晡发热而反恶寒,膀胱急,小便自利,额上黑,足下热,大便必黑,时溏。女劳疸、谷疽、酒疽日久不愈,血分瘀滞可变成黑疽,症见目青面黑,心中如啖蒜齑状,大便正黑,皮肤抓之不仁,脉浮弱,皮肤黑而微黄。③证治:黄疽治疗,无论是谷疽、酒疽,应首先分清湿胜、热胜、湿热俱盛等情况。如茵陈五苓散证,属于湿胜的黄疽;大黄硝石汤、栀子大黄汤证,属于热胜的黄疽;茵陈蒿汤证,属于湿热俱胜的黄疽。至于脾虚寒湿所致黄疽,治宜温中散寒化湿,书中未出方剂,当用理中、四逆等方加茵陈。女劳疽,有兼瘀与不兼瘀之分。硝石矾石散适用于前者,若不兼瘀者,后世多主张选用补肾方剂治疗。如偏肾阴虚者,可用六味地黄丸,偏于肾阳虚者,可用八味肾气丸。
27. 惊悸①成因惊多因突然受外界刺激而起,惊者气乱;悸多因心血不足,心失所养所致。两者病因与临床表现有所不同,但常互相影响,如突然受惊可导致心悸,心悸亦常易受惊,故多惊悸并称。②证治在治疗上,一般惊宜镇惊安神,悸宜补虚定悸。火邪致心阳不足、神气浮越的惊狂证,用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方中桂枝汤去芍药之阴柔以助心阳,加龙骨、牡蛎固摄镇惊,心阳既虚则痰浊易阻,用蜀漆涤痰逐邪以止惊狂。本方有通阳、镇惊、安神之效,因其症情紧急,且由火逆所致,故方名“救逆”。水饮凌心的心下悸证,用半夏麻黄丸以蠲饮通阳,降逆定悸。方中半夏蠲饮降逆,麻黄宣发阳气,心阳得宜,饮邪得降,则悸动自宁,但阳气不能过发,凌心之水不易速消,故以丸剂小量,缓缓图之。
28. 吐衄下血①成因酒客咳者必致吐血,皆因极饮过度所致。吐血的原因很多,若平素嗜好饮酒的人,又患 咳嗽,常可导致吐血。这是因为饮酒过度,酒毒湿热蕴郁,积于胃而熏于肺,肺失肃降,故 咳;进而灼伤血络,则必致吐血。②脉证“病人面无血色,无寒热,脉沉弦者衄;浮弱手按之绝者下血,烦咳者必吐血。”这是衄血、下血和吐血的不同脉症。病人面无血色是脱血的现象。无寒热,是指没有外感病的恶寒发热症状。内伤出血者表现为吐、衄、下血等证候的不同。若病人脉见沉弦,沉以主里候肾,弦为肝脉,肝肾阴虚,阳气亢逆,血随气涌,故知衄血;若脉见浮弱,按之而绝,则为虚阳外浮,阳不摄阴而血脱于下,故知
下血;若脉浮弱,而症见心烦咳逆,是为虚热上扰熏灼心肺,故必吐血。亡血虚寒的脉象是:“寸口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寒虚相击,此名曰革,妇人则半产漏下,男子则亡血。”寸口,包括寸、关、尺三部而言。脉弦如张弓弦,主阳气减,故弦则为寒;脉大中空为芤,主阴血虚,故芤则为虚;虚寒相搏名为革,革脉弦大中空,如按鼓皮,为阴虚阳浮,外强中干之象,故妇人得之则半产漏下,男子得之则亡血。③辨证:从春至夏衄者属太阳,从秋至冬衄者,属阳明。手足太阳、阳明四经皆循行于鼻,故鼻衄多属太阳、阳明两经的病。春夏阳气生发,表热居多,故春夏衄血属太阳;秋冬阳气内藏,里
热居多,所以秋冬衄血,多属阳明里热。人体脏腑经络之气的变动与四时气候有关,因此临床上辨证施治应考虑到这种关系,但又不可拘泥,春夏衄血亦有属阳明里热证者,秋冬衄血亦有属太阳表热证者。④论治吐血、衄血,有由中气虚寒,不能摄血的,治以柏叶汤。取柏叶之清降,折其逆上之势而又能收敛以止血;干姜、艾叶温阳守中,使阳气振奋而能摄血;马通汁即马粪加水过滤取其汁而成,性微温,引血下行以止血,四味合用,共奏温中止血之效。有由心火亢盛,迫血妄行的,治以泻心汤清热泻火而止血。方中黄连长于泻心火,黄芩泻上焦之火,大黄苦寒降泄,三药合用,直折其热,使火降则血自止。便血有远血、近血之
分。先便后血,是指先见大便,后见便血,出血部位离肛门较远,故称为远血。病由中焦脾气虚寒,统摄无权而血渗于下所致。治宜黄土汤温脾摄血。方中灶心土又名伏龙肝,温中涩肠止血;白术、甘草健脾补中;制附子温阳散寒,虽无止血作用;却有助于中阳恢复而达到止血作用;干地黄、阿胶滋阴养血以止血;黄芩苦寒作为反佐,以防温燥动血。药味相协,共奏温中止血之功。先血后便,病在大肠直肠,肠内湿热,伤及血脉,因而下血,其血呈鲜红色;大肠直肠离肛门较近,故名近血,赤豆小当归散中赤小豆解毒清热,当归和血止血。
29. 呕吐①成因与脉证呕吐的成因较多,既有脾胃本身的疾患所致,亦有他病影响而成。如属饮邪致呕的。由于脾胃虚弱,健运失常,饮停于中,影响气机升降,胃气上逆,内停之饮亦随之而出。若呕吐而饮邪得去胃阳恢复,出现口渴,这种先呕而后口渴者,为饮去阳复,病欲解之征。相反,先渴而后呕,是因饮停于中,气化不利,津液不能上承而口渴,渴而多饮,中阳失运,饮不得化,更助水邪,蓄结心下而为饮,饮阻气逆而呕吐。这种先渴而因饮水助邪致呕的,属内停之饮所致。经常呕吐的患者,津液耗伤,本应口渴,今呕吐而口反不渴,此乃饮邪停留于心下,以致呕吐频作。②治则与禁忌治疗当分清标本缓急,寒热虚实,以及病势的发展,不可见呕止呕,故仲景提出“呕家有痈脓,不可止呕”、“病人欲吐者,不可下之”的原则,以示审证求因、治病求本、因势利导的重要性。③辨证论治呕吐证治,分虚寒呕吐、热性呕吐、水饮致呕、寒热相杂呕吐四类;其治疗虚寒呕吐,由于阴寒上逆,证见呕而胸满,或干呕、头痛、吐涎沫的,用吴茱萸汤温寒降逆;由于阳微阴盛,证见呕而脉弱,小便复利,微热厥逆的,用四逆汤回阳救逆;由于胃中虚冷,证见干呕吐涎沫而不头痛的,用半夏干姜散温中散寒;由于胃阴受伤,证见胃反呕吐,大便燥结的,用大半夏汤补虚润燥。热性呕吐:由于胃热上冲,证见食已即吐的,用大黄甘草汤泻热通便;由于邪在少阳,证见呕而发热的,用小柴胡汤和解表里。水饮呕吐:由于饮停心下,证见呕吐,谷不得下的,用小半夏汤涤饮止呕;由于寒饮在胸,证见恶心欲呕的,用生姜半夏汤散寒降逆;由于病在膈上,证见呕吐而思水的,用猪苓散利水止渴;由于水饮不化,证见胃反吐后渴欲饮水的,用茯苓泽泻汤利水通阳。又,由于寒热相杂,证见呕而肠鸣,心下痞满的,用半夏泻心汤降逆和中;由于胃肠不和,证见干呕而利的,用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清热和胃。
30. 下利①治法“下利气者,当利其小便”是湿滞气利的治法。由于脾虚不运,湿滞气阻,蕴郁肠道,故见下利而兼矢气。湿热阻滞气机,气化失常,则肠鸣腹胀,小便不利。治当利其小便,以分利肠中湿热之邪,使湿去气行而泄利自止,即所谓利小便而实大便。利小便而治泄利,此即后世所谓“急开支河”之法。②治禁“下列清谷,不可攻其表,汗出必胀满。”下利清谷,是脾肾之阳虚衰,不能腐熟水谷;由于阳虚于里,阴寒内盛,卫阳之气亦因之不足,故外见恶寒之症。纵有表邪未解,亦应急温其里,不可轻用汗法攻表。若误攻其表,必汗出而阳气益虚,阴寒更盛,以致气机不行,则腹部胀满不舒,即《内经》所谓“脏寒生满病”之意。这在临床中是需要注意的。③虚寒泄泻:如表里兼病,证见下利腹胀满,身疼痛的,先用四逆汤温里,后用桂枝汤攻表;如阴盛格阳,里寒外热,证见下利清谷,汗出厥冷的,用通脉四逆汤温中回阳;如气虚久利,证见气体与黏液杂下的,用诃黎勒散温涩固脱。
实热泄泻:如中实有物,证见心下坚,脉滑的,用大承气汤攻下实热;如内有燥屎,证见谵语,热结旁流的,用小承气汤清下实热。湿热痢疾而见里急后重的,用白头翁汤除湿清热;虚寒久痢,而见便下脓血的,用桃花汤固脱止血。又如利后虚烦,按之心下濡的,用栀子豉汤清热除烦;如下利余热疮痈①初起的脉证多见脉象浮数,自觉恶寒的表证,但有局部固定的痛处,与外感的一身尽痛不同。所以,初起发痈可用脉诊与局部体征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诊断。②辨脓法辨别痈肿的化脓与否,可用手按其肿上,热者为有脓,不热者为无脓;后世医家,又从痈肿的软硬、掐起、疼痛、颜色等各方面分别进行诊察,这是在《金匮》的基础上
进一步的补充和发展。
31. 肠痈①主症脓未成的,临床表现为少腹肿痞,按之即痛,时时发热汗出恶寒,脉多迟紧;脓已成的,临床表现为腹皮急,按之濡软,其身甲错无热,脉多洪数。②证治脓未成的可下,脓已成的不可下,如未成脓或脓成初期属急性里热实证者,当用大黄牡丹汤,用大黄、芒硝以泻热通腑,逐瘀破结;丹皮、桃仁凉血化瘀;瓜子(冬瓜仁)排脓消痈,诸药合用,有泻热通腑,化瘀排脓,消肿散结的作用。肠内有痈脓体虚邪恋者,当用薏苡附子败酱散排脓消肿,通阳散结,清热解毒。方中薏苡仁排脓消肿,开壅利肠;轻用附子振奋阳气,辛热散结;
佐以败酱草解毒排脓,三味相伍排脓解毒,散结消肿。
32. 浸淫疮①预后:从口起流向四肢者,为病邪外出,易治;从四肢流来人口者,为病邪内侵,难治。这也是疾病发展的一般规律。 浸淫疮的病势及预后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并提出黄连粉为主治方剂,临床上亦很有实用价值。
33. 手指臂肿①是一种手指臂部关节肿胀,并作振颤,全身肌肉也发生抽动的病证。②是因风痰阻滞经络所引起的。③主症以手指臂部肿胀抽动,或身体肌肉跳动作为主症,可用藜芦甘草汤涌吐风痰的方法治疗。
34. 转筋①包括手臂与小腿部肌肉痉挛掣痛,《脉经》将霍乱转筋合为一篇,《巢源》列转筋于霍乱病诸候;可知转筋多见于霍乱。②是由湿浊化热伤及筋脉所致的一种筋脉拘挛作痛的病证,以下肢为多见,甚则牵引小腹拘急疼痛:脉象强直而弦,用鸡屎白散泻浊去湿,舒缓筋脉。
35. 阴狐疝①概念与今之腹股沟疝相似。张子和《儒门事亲》说:“狐疝者,其状如瓦,卧者人小腹,行立则出小腹人囊中,狐昼则出穴而溺,夜则人穴而不溺,此疝出入上下往来,正与狐相类也。”其病多由努力举重,或跳跃叫号,以致腹内压力增加,小肠自腹股沟脱出,平卧则从阴囊还纳于腹内,劳动时又从腹内下坠于阴囊,因而或左或右,大小不同,或上或下,出没无时。②一种阴囊偏大偏小,时上时下的病证,由寒凝足厥阴肝经所致,用辛温通利,温经散寒的蜘蛛散。
36. 蛔虫病证治可分为以下二种情况:一是用毒药杀虫治疗后,仍不得效,依然口 吐清涎,腹痛发作有时者,可用甘草粉蜜汤和胃缓痛;二是因腹痛剧烈致四肢逆冷,且静而 时烦,反复发作,吐蛔,属蛔厥证者,可用乌梅丸泻肝清胃,温脏安蛔,杀虫扶正。
37. 妇人妊娠病①胎与征的鉴别及征病的治疗妊娠与征病,每相疑似,应善为鉴别,其要点是:妊娠前三月经水正常,经断以后不会漏下,六个月左右在小腹部有胎动;征病则断经前三月已有不调,经断后未及三月又漏下不,自觉“胎动”在脐上,征由瘀血而成,出现漏下不止的,宜以桂枝茯苓丸消瘀化征为治。方中桂枝、芍药通调血脉,丹皮、桃仁活血化瘀,茯苓渗湿利水。
38. 恶阻①轻证证治证见妊娠口渴•(或呕逆),不能食,无寒热,乃经血养胎、阴阳失调所致,治宜桂枝汤调和阴阳、平冲降逆。②重证证治证见妊娠呕吐不止,乃寒饮中阻;脾胃虚寒所致,治宜干姜人参半夏丸温中散寒、化饮降逆。
39. 妊娠腹痛证治①阳虚阴盛证见怀娠六七月,其胎愈胀,腹痛恶寒,少腹如扇,治宜附子汤温阳散寒、暖宫安胎。②肝脾不调证见妊娠腹中疗痛,治宜当归芍药散养血调肝、健脾除湿。
40. 胞阻证见妊娠下血伴腹痛,乃冲任脉虚、阴血不能内守所致,治宜胶艾汤养血止血、固经安胎、调补冲任。
41. 妊娠小便难证见妊娠小便难,乃血虚热郁所致,治宜当归贝母苦参丸养血开郁、清热除湿。
42. 妊娠水肿证见妊娠水肿,乃气化受阻、水气内停所致,治宜葵子茯苓散利水通阳。
43. 胎动不安①肝血不足,脾运失健,酿湿蕴热,或脾胃素虚,寒湿内生,使胞胎失养而导致胎动不安。②治法血虚湿热者,治宜养血健脾、清热除湿,方用当归散;脾虚寒湿者,治宜温中除湿、健脾安胎,方用白术散。
44. 产后三病①形成原因新产妇人,有三种常见的病症,一是以项背强直为主症的痉病,二是郁闷昏冒的郁冒,三是大便困难。其发生的原因,都是由于亡血、多汗所致。血虚则筋脉失养,汗多则风邪易人,故令病痉;亡血复汗,血亏阴虚,阳气偏盛,复感外寒,邪不外达,孤阳上逆,故令郁冒;血与汗皆屑阴液,阴液内伤,则胃肠枯燥,故大便困难。②产后病痉但产后病痉,与前(痉湿喝篇)的痉病,见症虽同,病因各异,在治疗上,除参照痉病的一般治则外,还须照顾产后血虚的特点,以养阴镇痉为主。③产后郁冒与后世所说的产后血晕不同;产后血晕,有因去血过多而致者属气脱,其证多眼合口开,手撒肢冷,六脉微细或虚浮;
有因恶露不下而致者,属血逆,其证多胸腹胀痛,气粗,两手握拳,牙关紧闭;.两证一虚一宰,.必须分辨清楚。本篇所论的郁冒,是因产后血虚所致;其证郁闷昏胄,但头汗出。
其治疗:如大便坚,呕不能食的,用小柴胡汤和解表里;如郁冒已解,呕止能食,但大便坚,过七八日更发热的,用大承气汤攻下实热。④产后大便难 一般可用脾约丸,或外用诸导法,润肠通便为治。
45. 产后腹痛产后腹痛的原因很多,本篇所论,分血虚气寒、气滞血凝、瘀血内结、阳明胃实四者。在治法上,由于血虚气寒,证见腹中拘急作痛的,用当归生姜羊肉汤补血温寒;由于气滞血凝,证见烦满腹痛不得卧的,用枳实芍药散理气和血;由于瘀血内结,证见少腹坚痛的,用下瘀血汤逐瘀止痛;由于阳明胃实,证见不大便,发热烦躁谵语的,用大承气汤攻下实热。
46. 产后中风①产后太阳中风证见头痛恶寒,时时发热,汗出干呕,心下闷,乃产后正虚、风邪外袭、正气不能驱邪外出所致,治宜阳旦汤解肌发汗。②产后阳虚中风证见发热面赤,头痛气喘,乃产后气血大虚、卫外不固、复感外邪所致,,治宜竹叶汤扶阳祛风。
47. 产后虚烦证证见心烦呕逆,乃气血不足、虚热内生所致,治宜竹皮大丸安中益气。
48. 妇人热入血室①而见往来寒热、发作有时如疟状,乃邪热与经血互结所致,治宜小柴胡汤和解少阳,兼散血室之结,使邪从少阳转枢而出;②妇人热人血室,而见表证已罢,但有脉迟、胸胁满、如结胸状、谵语等证,乃邪热乘虚陷入血室,结为瘀热,治宜取肝之募穴期门泻其瘀热。③妇人热人血室,而出现下血、谵语、但头汗出等,乃里热熏蒸、迫血妄行所致,治疗仍当刺期门以泻其热。
49. 梅核气①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吞之不下,吐之不出,俗名梅核气;此证多由七情郁结,痰气阻滞咽中所致。②治疗 半夏厚朴汤解郁化痰,顺气降逆。方中半夏、厚朴、生姜辛以散结,苦以降逆;辅以茯芦利饮化痰;佐以苏叶芳香宣气解郁,合而用之使气顺痰消,则咽中炙脔感可以消除。
50. 脏躁①因脏阴不足,虚热躁扰所致。②精神失常,悲伤欲哭,或周身不适,频频欠伸,像如神灵作所。③用甘麦大枣汤补益心脾,宁心安神。方中小麦养心安神,甘草、大枣甘润调中而缓急。
51. 月经病:温经汤①主治妇人冲任虚寒夹有瘀血而致的崩漏下血病证。②温经汤中吴茱萸、桂枝、生姜温经散寒,通利血脉;阿胶、当归、川芎、芍药、丹皮活血祛瘀,养血调经;麦冬养阴润燥而清虚热;人参、甘草、半夏补中益气,降逆和胃。诸药共奏温补冲任,养血祛瘀,扶正祛邪之功,使瘀血去而新血生,虚热消而诸症除。抵当汤:①为攻下瘀血的峻剂,若非经闭不利,少腹硬满作痛,小便利,大便黑,形气俱实者,断不可投,医者审之。②抵当汤中水蛭、虻虫破瘀攻坚,桃仁、大黄活血通经,共奏攻瘀破血通经之效。
52. 妇人带下①湿热带下证见经水闭不利,下白物,乃瘀血内阻、久积而化湿热所致,治宜外用矾石丸清热燥湿,内服消瘀通经之剂。②寒湿带下证见阴中冷,下白物,治宜外用蛇床子散苦温燥湿、杀虫止痒。
53. 转胞证见妇人饮食如故,烦热不得卧,反倚息不得溺,乃肾气不举、膀胱气化不行所致,治宜肾气丸振奋肾气、通利小便。
54. 阴疮证见少阴脉滑而数,阴中生疮,阴中蚀疮烂,乃湿热下注、侵蚀前阴所致,治宜外用狼牙汤清热燥湿、杀虫止痒。
内经
1、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上古天真论)
2、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上古天真论)
3、肾者主水,受五藏六府之精而藏之,故五藏盛,乃能写。(上古天真论)
4、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5、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阴阳应象大论) ――阴阳的基本概念
6、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真胀。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阴阳应象大论)
7、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藏;清阳实四支,浊阴归六府。(阴阳应象大论)
8、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阴阳应象大论)
9、阴者,藏精而起亟者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阳应象大论)
10、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阴阳应象大论)
11、阳为气,阴为味。(阴阳应象大论)
12、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重寒则热,重热则寒。(阴阳应象大论)
13、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湿胜则濡泻。(阴阳应象大论)
14、暴怒伤阴,暴喜伤阳。(阴阳应象大论)
15、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阴阳应象大论)
16、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审清浊,而知部分;视喘息,听音声,而知所苦;观权衡规矩,而知病所主;按尺寸,观浮沉滑涩,而知病所生。
17、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六微旨大论)
18、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脾胃者,仓禀之官,五味出焉。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
(灵兰秘典论)
19、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化在毛,其充在皮,为阳中之太阴,通于秋气。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为阴中之少阴,通于冬气。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气,其味酸,其色苍,此为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禀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黄,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六节藏象论)
20、诸脉者皆属于目,诸髓者皆属于脑,诸筋者皆属于节,诸血者皆属于必,诸气者皆属于肺,此四肢八溪之朝夕也。(五脏生成)
21、所谓五藏者,藏精气而不写也,故满而不能实。六府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五藏别论)
22、凡刺之法,先必本于神。
23、故生之来谓之精,丙精相搏谓之神,随□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本神)
24、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卫生会)
25、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谷入气满,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泄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是谓液。中焦受气,取汢变化而赤,是谓血。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决气)
26、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关合者也。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本藏)
27、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藏六府,以应刻数焉。卫气者,出其悍气之慓疾,而先行于四末分肉皮肤之间而不休者也。(邪客)
28、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经脉)
29、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两虚相得,乃客其形,两实相逢,众人肉坚。(百病始生)
30、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阳因而上,卫外者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
因于寒,欲如运枢,起居如惊,神气乃浮。因于暑,汗,烦则喘喝,静则多言,体若燔炭,汗出而散。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筋弛长,软短为拘,弛长为痿。
因于气,为肿,四维相代,阳气乃竭。…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
高梁之变,足生大丁,受如持虚。(生气通天论)
31、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生气通天论)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
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阳不胜其阴,则五脏气争,九窍不通。
32、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举痛论)
33、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调经论)
34、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寒收引,皆属于肾。诸气膹郁,皆属于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至真要大论)
诸热瞀瘛,皆属于火。诸禁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火。诸逆冲上,皆属于火。诸躁狂越,皆属于火。诸病胕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
诸胀腹大,皆属于热。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
诸厥固泄,皆属于下。诸痿喘呕,皆属于上。
诸痉项强,皆属于湿。诸暴强直,皆属于风。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
35、五藏六府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36、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举痛论)
37、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也。(痹论)
38、五脏因肺热叶焦,发为痿躄。(痿论)
39、治痿者,独取阳明。
各补其荥而通其俞,调其虚实,和其逆顺,筋脉骨肉,各以其时受月,则病已矣。(痿论)
40、夫脉者,血之府也。长则气治,短则气病;数则烦心,大则病进;上盛则气高,下盛则气胀;代则气衰,细则气少,涩则心痛;浑浑革至如涌泉,病进而色弊,绵绵其去如弦绝,死。(脉要精微论)
41、头者,精明之府,头倾视深,精神将夺矣;背者,胸中之府,背曲肩随,府将坏矣。
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膝者,筋之府,屈伸不能,行则偻附,筋将惫矣;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则振掉,骨将惫矣。(脉要精微论)
42、脉盛、皮热、腹胀、前后不通、闷瞀,此为五实;脉细、皮寒、气少、泄利前后、饮食不入,此为五虚。(玉机真藏论)
43、生于心,如心缟裹朱;生于肺,如以缟裹红;生于肝,如以缟裹;于脾,如以缟裹桥楼实;生于肾,如以缟裹紫。此五藏所生之外荣也。(五藏生成)
44、气口独为五脏主。(五藏别论)
45、故因其轻而扬之,因其重而减之,因其衰而彰之。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写之于内;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其慓悍者,按而收之;其实者,散而写之。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血气,各守其乡,血实宜决之,气虚宜掣引之。(阴阳应象大论)
46、四时五藏,病随五味所宜。(藏气法时论)
47、能毒者以厚药,不胜毒者以薄药,此之谓也。(五常政大论)
48、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不尽,行复如法。(五常政大论)
49、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微者逆之,甚者从之,坚者削之,客者除之,劳者温之,结者散之,留者攻之,燥者濡之,急者缓之,散者收之,损者温之,逸者行之,惊者平之,上之下之,摩之浴之,薄之劫之,开之发之,适事为故。(至真要大论)
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所谓求其属也。
 温病学
第一单元 绪论
1、温病名称的最早记载――《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2、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认为温病的致病原因主要是感受“厉气”
3、明末吴有性编著了我国医学史上第一部温疫病专著――《温疫论》
4、清代温病四大家:叶桂(叶天士),薛雪(薛生白),吴瑭(吴鞠通),王土雄(王孟英)
5、叶天士蓍《温热论》,被誉为“温热大师”,提出了“卫气营血”的辨证论治理论和“辨舌验齿、”“辨斑疹白培”
6、薛生白蓍《湿热病篇》,对湿热之邪在上、中、下三焦的辨证和治疗进行了系统论述。
7、吴鞠通蓍《温病条辨》,形成以“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论治体系。
8、王孟英著《温热经纬》
9、清代喻昌(字嘉言)《尚论篇•详论瘟疫以破大惑》
第二单元 温病的概念
一、温病――是由感受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多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
二、范围:风温,温热,温疫,温毒,暑温,湿温,秋燥,冬温,温疟 《温病条辨》
三、分类:
1、温热类温病:风温、春温、暑温、秋燥、大头瘟、烂喉痧、暑燥疫
治疗应以清热保津为原则
湿热类温病:湿温、伏暑、湿热疫、霍乱
治疗重在化湿透热。
2、根据发病特点分:新感温病和伏邪温病
四、温病特点:
1、有特异的致病因素――温邪
2、多具传染性、浒性、季节性、地域性
3、病程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4、临床表现具有特殊性
第三单元 温病的病因与发病
一、病因:感受了外来的温邪
1、共性:从外感受;性质属热;致病迅速;季节相关;病位有别
二、卫气营血辨证
1、卫分证:温邪袭表,肺卫失宣
以发热恶寒,口微渴为要点
2、气分证:邪入气分,热炽津伤
以壮热不恶寒,口渴,苔黄为要点
3、营分证:热灼营阴,心神被扰
以身热夜甚,心烦谵语,舌红絳为要点
4、血分证:热盛迫血,热瘀交结
以斑疹,出血见症和舌质深絳为要点
三、三焦辨证
1、邪在上焦
(1)手太阴肺卫证:邪袭肺卫,肺气失宣
以发热一定之规,咳嗽,口 渴,脉浮数为要点
(2)手太阴肺热证:邪热壅肺,肺气郁闭
以身热,口渴,咳喘,苔黄为要点
(3)手厥阴心包证:邪陷心包,机窍阻闭
以昏谵,肢厥,舌红絳为主
2、邪在中焦
(1)足阳明胃证:胃经热盛,熏蒸于外
以壮热,汗多,渴饮,苔黄燥,脉洪大为主
(2)手阳明大肠证:肠道热结,腑气不通
以潮热,便秘,苔黄黑而燥,脉沉有力为主
(3)足太阴脾证:湿热固脾,气机郁阻
以身热不扬,脘痞苔腻,脉濡为主
3、邪在下焦
(1)足少阴肾证:热邪久留,肾阴耗损
以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口干咽燥,脉虚神倦为主
(2)足厥阴肝证:水不涵木,虚风内动
以手指里动或瘛疭,舌干絳而痿,脉虚弱为主。
第五单元 温病常用诊法
主要是辨舌验齿,辨斑疹白培以及辨常见症状
第六单元 温病的治疗
一、温病的治疗原则
卫气营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
三焦:“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
二、温病主要治法
(一)泄卫透表法――开泄腠理、疏解表邪、透疹外达
用于温病初起,邪在卫表
1、疏风泄热(银翘散,桑菊饮)――风温初起,风热病邪袭于肺卫
2、透表清暑化湿(新加香薷饮)――夏用感受暑湿,复受寒邪侵犯肌表
3、宣表化湿(藿朴夏苓汤)――湿温初起,湿热病邪侵于卫表
4、疏表润燥(桑杏汤)――秋燥初起,燥热病邪伤于肺卫
(二)清解气热法
――清热保津,止渴除炽,使气分无形邪热或从外泄或从里解
1、轻清宣气(栀子豉汤加瓜蒌、杏仁、芦根)――邪在气分,热郁胸肺,热势不甚而气失宣畅
2、辛寒清气(白虎汤)――邪热炽盛于阳明气分
3、清热泻火(黄芩汤、黄连解毒汤)――邪热内蕴,郁而化火
(三)和解祛邪――透解邪热,疏泄分消,宣通气机
1、清泄少阳(蒿芩清胆汤)――邪热夹痰湿郁于少阳,柩机不利,胃失和降
2、分消走泄(温胆汤加减或杏朴苓之类)――温病邪热与痰湿阻遏于三焦
3、开达膜原(雷氏宣透膜原法)――湿热秽浊之邪郁伏膜原
4、和解截疟(小柴胡加减)――疟疾病
(四)祛湿清热法――宣通气机,运脾和胃,通利水道
1、宣气化湿(三仁汤)――湿温初起,湿蕴生热,郁遏气机
2、燥湿泄热(王氏连朴饮)――湿渐化热,湿热俱盛而蕴伏中焦
3、分利湿邪(茯苓皮汤)――湿热郁阻下焦
(五)通下逐邪法――通腑泄热,荡涤积滞,通瘀破结
1、通腑泄热(调胃承气汤,大承气汤)――热结阳明,内结肠腑
2、导滞通便(枳实导滞汤)
3、增液通下(增液承气汤)
4、通瘀破结(桃仁承气汤)
(六)清营凉血法
1、清营泄热(清营汤)――邪热入营分而未有明显动血者
2、凉血散血(犀角地黄汤)――血热炽盛,热瘀交结迫血妄行
3、气营两清(玉女煎,化斑汤,清瘟败毒饮)
(七)开窍息风法
1、清心开窍(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紫雪丹)
2、豁痰开窍(菖薄郁金汤)
3、凉肝息风(羚角钩藤汤)
4、滋阴息风(大定风珠,三甲复脉汤)
(八)滋阴生津法
1、滋养肺胃(沙参麦冬汤,益胃汤)
2、增液润肠(增液汤)
3、填补真阴(加减复脉汤)
(九)固正救脱法
1、益气敛阴(生脉散)
2、回阳固脱(参附龙牡汤)
第七单元 温热类温病
第一节 风温
一、诊断要点:发于冬春;发病初起在发热,恶风寒,咳嗽,口渴,脉浮等肺卫症;肺卫之邪不解,可逆传心包
二、风温的辨治
治则:清泄肺热
1、邪袭肺卫――辛凉解表,宣肺泄热――银翘散,桑菊饮
2、热入气分(邪热壅肺;痰热阻肺,腑有热结;肺热移肠;阳明热盛;阳明热结)
3、热入心包(热陷心包;内闭外脱)
4、余热未净,肺胃阴伤
第二节 春温
一、诊断要点:发于春季的急性外感热病;发病急、病情重、变化快的特点,初起即见里热炽盛症状;在病变过程中极易出现斑疹、痉厥、神昏,后期易出现肾阴耗竭、虚风内动
二、辨治
治则――清泄里热,透邪外出,顾护阴液
1、气分郁热――苦寒清热,宣郁透邪――黄芩汤加豆豉、玄参方
2、卫气同病――解表清里――葱豉桔梗汤加黄芩,增损双解散
3、热灼营分――清营泄热――清营汤
4、卫营同病――泄卫透营――银翘散去豆豉加细生地、丹皮、大青叶倍玄参
第三节 温热类温病
一、卫分证治
1、风热犯卫证――辛凉解表,宣肺泄热――银翘散,桑菊饮
2、燥热犯卫证――辛凉甘润,轻透肺卫――桑杏汤
二、气分证治
(一)邪热在肺
1、肺热壅盛证――清热宣肺平喘――麻杏石甘汤
2、燥热伤肺证――清泄肺热,养阴润燥――清燥救肺汤
3、肺热腑实证――宣肺化痰,泄热攻下-宣白承气汤(生石膏,杏仁,瓜蒌皮,大黄)
(二)热在胸膈
1、热郁胸膈――清宣郁热――栀子豉汤
2、热灼胸膈――清解膈热――凉膈散
(三)邪热犯胃――清热保津――白虎汤
(四)邪热在肠
1、热结肠腑――软坚功下泻热――调胃承气汤
2、肠热下利――苦寒清热止利――葛根黄芩黄连汤
(五)热郁少阳――苦寒清热,养阴透邪――黄芩汤加豆豉玄参
三、营分证治
1、热灼营阴――清营泄热――清营汤
2、气营两燔――清气凉,解毒救阴――玉女煎去牛膝、熟地,加细生地、玄参
四、热陷心包证
1、热闭心包――清心凉营,泄热开窍――清宫汤送服安宫牛黄丸或紫雪丹、至宝丹
2、内闭外脱――清心开窍,固脱救逆――参附汤或生脉散合安宫牛黄丸、紫雪丹、至宝丹
五、血分证治
1、热盛动血――凉血散血,清热解毒――犀角地黄汤
2、热与血结――活血逐瘀――桃仁承气汤
六、热盛动风证――凉肝息风,增液舒筋――羚角钩藤汤
七、后期证治
1、余邪未净,肺胃阴伤――滋养肺胃,清涤余邪――沙参麦冬汤
2、阴虚炎炽――泻火育阴――黄连阿胶汤
3、邪留阴分――滋阴透热――青蒿鳖甲汤
4、真阴耗竭――滋养肾阴――加减复脉汤
5、虚风内动――滋阴养血,柔肝息风――三甲复脉汤,大定风珠
第八单元 湿热类温病
第一节 湿温
一、诊断要点:夏秋季节发病,有发热而热势难退;起病较缓,初起恶寒发热,□扬,脉缓,继则热热渐升,持续难退,伴有头身重痛,胸闷脘痞,腹胀,恶心欲呕,舌苔厚腻,脉濡数;
传变较慢,病热缠绵,病程较长,以湿热留恋气分阶段较长;病程中易发白培,后期可见便血。
二、辨治
三、治则――祛湿清热
治禁:禁汗、下、滋腻
1、湿遏卫气――芳香辛散,宣化表里湿邪――藿朴夏苓汤,三仁汤
2、邪阻膜原
3、湿困中焦
4、湿热中阻
5、湿热蕴毒
6、湿热酿痰,蒙蔽心包
7、湿热化燥,伤络便血
8、湿胜阳微
9、余邪未净
第二节 湿热类温病
一、卫气分证治
1、邪遏卫气――芳香辛散,宣化表里湿邪――藿朴夏苓汤,三仁汤
2、邪阻膜原――疏利透达膜原湿浊――雷氏宣透膜原法
3、卫气同病――疏解表邪,清暑化湿――雷氏清暑化湿法;银翘散去牛蒡子,元参加杏仁滑石;黄连香薷饮
二、气分证治
1、湿重热轻,困阻中焦――芳香宣化,燥湿运脾――雷氏芳香化浊法
2、湿热并重,困阻中焦――辛开苦降,燥湿泄热――王氏连朴饮
3、热重湿轻,蕴阻中焦――清泄胃热,兼燥脾湿――白虎加苍术汤
4、湿热蕴毒――清热化湿解毒――甘露消毒丹
5、暑湿积滞,郁结肠道――导滞通下,清暑化湿――枳实导滞汤
6、暑湿郁阻少阳――和解少阳,清热化湿――蒿芩清胆汤
7、暑湿弥漫三焦――清热利湿,宣通三焦――三石汤
8、湿热酿痰,蒙蔽心包――清热化湿,豁痰开窍――菖蒲郁金汤合苏合香丸或至宝丹
三、营血分证治
1、热闭心包,血络瘀滞――清心开窍,活血通瘀――犀地清络饮;犀角地黄汤
2、湿热化燥,伤络便血――清火解毒,凉血止血――犀角地黄汤合黄连解毒汤
四、后期证治
1、湿胜阳微――温肾健脾,祛寒逐湿――薛氏扶阳逐湿汤
2、余湿留恋――轻宣芳化,淡渗余湿――薛氏五叶芦根汤
第九单元 温毒类温病
第一节 大头瘟
一、病因:风热时毒
二、临床特点:多发于冬春,起病急骤,初起憎寒发热,有肺卫见证,伴有头面焮赤肿痛,热毒突出。一般不破溃糜烂。
三、治则:疏风透邪,清热解毒
辨治:邪偏卫表――疏风透邪,解毒消肿
毒壅肺胃――清热解毒,疏风消肿
毒炽肺胃,壅阻肠腑――清透热毒,攻下泄热
局部红肿明显――清热败毒,散结消肿
热退津伤――滋养肺胃,清泄余邪
第二节 烂喉痧
一、病因病机:温热时毒。正气亏虚
二、临床特点:初起有明显的肺卫热毒表现。丹痧分布迅速遍及全身,伴咽喉肿痛糜烂,病情较重者邪热易入营血→杨梅舌,内陷厥阴→昏痉,后期余邪未净而肺胃阳伤→皮肤脱屑
三、辨治
治则:清泄热毒
初期――辛凉清解,透邪外出
中期――清火解毒
后期――滋养营阴,兼清余邪
第三节 温毒类温病
一、卫分证治
1、风热毒邪犯卫――疏风透表,宣肺利咽――葱豉桔梗汤(葱鼓桔栀翘草竹)
2、温热毒邪犯卫――透表泄热,解毒利咽,凉营透疹――清咽栀豉汤;玉钥匙(清咽栀豉汤:豉 薄荷 牛蒡 蝉衣 桔梗 银花 连翘 山栀 竹叶 犀角 马勃
僵蚕 甘草 芦根)
(玉钥匙:焰硝 硼砂 冰片 僵蚕)
二、气分证治
1、毒盛肺胃――清热解毒,疏风消肿――普济消毒饮;三黄二香散(连柏 大黄 乳香没药)
2、毒壅上焦――清气解毒,凉营退疹――余氏清心凉膈散;锡类散
(余氏清心凉膈散:生石膏 连翘 黄芩 竹叶 山栀 薄荷 桔梗 甘草)
(锡类散:象牙屑 珍珠 青黛 冰片 壁钱 西牛黄 焙指甲)
三、后期证治(余毒伤阴)――滋阴生津,兼清余热――清咽养营汤(西洋参 二冬 生地 玄参 白芍 甘草 知母 花粉 茯神)
第十单元 温疫类温病
第一节 湿热疫
一、病因:外因――具有湿热性质的疠气侵袭;内因――正气不足,抗病力差
病机:初起――湿热疠气伏膜原;邪犯脾胃、大小肠、三焦;病久――入厥阴
二、临床特点:具有强烈的传染性和流行性,起病急,病情重,病初多见邪伏膜原。
三、辨治
治则:清化湿热疫毒
疠气遏伏膜原――疏利透达
胶闭大肠――导滞通腑逐邪
清浊相干――芳香化浊,分利逐邪
疫秽郁闭中焦――辟秽解毒,利气宣中
疫困脾土――渗利逐邪
疫漫三焦,波及营血――芳化解毒,渗利逐邪,清凉并施
邪入心脑――开窍复苏
阳明热盛――清热生津
邪结肠腑――攻下逐邪
耗气亡阴――益气养阴,生津救逆
阴竭阳脱――益气固脱,回阳救逆
化燥深入营血――清营凉血
第二节 暑燥疫
一、病因:外因-暑燥淫热之疠气;内因-正气亏虚
病机:火热之性突出,初起病变重心大多在阳明胃,病势快,病情复杂
二、临床特点:初起多为卫气同病,入里可闭结胃肠或熏蒸阳明,甚则见热毒充斥表里上下之证
三、辨治
治则:祛除疠气,扭转病情
阳明胃热炽盛――清解阳明胃热,解除疫毒
燥疫热毒充斥表里――大剂清热解毒
热毒亢盛而阴津将绝――大剂苦寒解毒清热护阴
邪去正伤――清除余邪,恢复阴液
第三节 温疫类温病主要证治
一、卫气同病――表里双解――增损双解散(荆芥穗 防风 薄荷 蝉蜕 黄连 黄芩 连翘 栀子 姜黄 桔梗 僵蚕 白芍 当归 石膏 滑石 大黄 芒硝 甘草)
二、邪遏膜原――透达膜原,疏利化浊――达原饮(槟榔 厚朴 草果 知母 芍药 黄芩 甘草)
三、热毒充斥――泄热解毒,大清气血――清瘟败毒饮(石膏 地黄 犀解 黄连 山栀 桔梗 黄芩 知母 赤芍 玄参 连翘 甘草 丹皮 鲜竹叶)
四、正衰邪恋――扶正祛邪――三甲散(鳖甲 龟甲穿山甲 僵蚕 蝉蜕 白芍 当归 土鳖虫 甘草)

  • 上一篇文章: 男性壮阳食疗

  • 下一篇文章: 千古秘方治百病
  •    
    [注:标题搜索比内容搜索快]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轨道钢承重计算公式及应用[109]

  • 【选型】如何为变频器选取阻值…[86]

  • AIS2023参展厂商名录[345]

  • AGV综合选型[170]

  • APIE 2023第4届亚太国际智能装…[138]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外媒:正在唤醒中国的习近平[305]

  • 中国反伪科学运动背后的CIA黑手…[494]

  • [转载]袁隆平真言:中国最大的…[668]

  • 台专家:当年我们造IDF时 大陆…[572]

  • 旅日华人:中国严重误判日本民…[577]

  •  
     相 关 文 章
  • 千古秘方收藏【健康养生】[38]

  • 千古秘方治百病[40]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3 晨光科技        站长:璀璨星辰        页面执行时间:259.77毫秒
    Powered by:MyPower Ver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