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伊400型潜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大日本帝国海军建造的一级潜艇。伊-400型是二战时期最大的也是直到20世纪60年代核动力潜艇建成前最大的潜艇。伊400所携带的燃料足以绕地球航行一圈半,可装载3架晴岚强击机并可使其迅速投入战斗。

伊-400级长293英尺,水上排水量3550吨,水下排水量6560吨。

设计最高航速水上20节,水下7节,航程 33,000海里/16节,可持续作战四个月以上,作战半径可达到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

武器包括艇尾的1门5.5英寸(140mm)50倍身管长甲板炮,艇首8具鱼雷发射管,指挥塔上1门25mm防空炮,机库上方3座三联装25mm防空炮,此外还有3架爱知造M6A1“晴岚”水上战斗/轰炸机。

“晴岚”是专门为搭载于潜艇上而开发的机种,可携带800公斤炸弹或17.71英寸(450mm)直径的空投鱼雷。

伊-400型的主甲板上有一座115英尺长,直径 12英尺的机库,可容纳三架折叠的“晴岚”。

机库口延伸出一条85英尺长的弹射滑索,平时飞机被折叠起来放入机库,作战时依次拖到弹射器上展开机翼,加油装弹并弹射起飞。

完成任务后降落在母舰附近的水面,由可折叠的起重机吊回舰上。另外,伊-400型还装有柴油机通气管工作装置、警戒雷达和雷达讯号接收机。

1943年1月18日,伊-400号在吴县海军造船厂开工建造,伊-401号及伊-402号不久后在佐世保开工,伊-403号原定在川崎海军造船厂开工建造,后因故取消,伊-404号于1944年2月在吴县造船厂安放龙骨,后在盟军的猛烈空袭中沉

1945年8月15日,裕仁天皇广播了投降诏书,已经到达攻击位置的三艘潜艇对这个消息很震惊,也引发了激烈的讨论。

最后战队司令决定遵从东京的命令:将潜艇升至海面,挂起黑旗,销毁了所有资料,发射了所有的鱼雷,把全部的艇载机也抛进了大海。

8月28日,在本州以东海面,美国海军接受了伊-400号潜艇的投降。此后,该艇被拖往美国本土进行进一步研究,其中伊-400号被拖至瓦胡岛外海自沉。

2013年12月,美国夏威夷大学海洋调查研究所宣布,该研究所的载人潜水艇在瓦胡岛西南近海约700米深的海底发现了“伊400”残骸。

参与调查的美国国家大气和海洋管理局专家认为,就当时而言,这艘潜艇“拥有改变军事战略的攻击能力”。

疯狂的战争机器 日本伊-400型大型载机潜艇如今静静躺在海底。

日本伊-400型大型载机潜艇侧视图。

日本伊-400型大型载机潜艇三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