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马“和平友谊-2015”中解放军佩戴的新型特战头盔。
9月20日,中国与马来西亚“和平友谊-2015”士兵联合演习海上科目在马六甲预定海域全面展开。在此次演习中,解放军特种兵戴上了一种新式头盔,这种头盔没有常规头盔的护耳,两耳部分留空,脑后部分较长,顶部贴有魔术贴底板。有媒体在报道时称,该头盔是仿制美军的MICH TC-2001头盔,而专家分析,这种头盔的特征更接近于比MICH2001头盔先进的FAST头盔。
外界关注解放军头盔的细节,说明中国的军事装备研发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其实,在现代中国,头盔与军队的缘分已经有近百年历史了,与人民军队的历史也至少有70年了,但其中大部分时间充满了无奈甚至血泪。新中国成立后,解放军的头盔研发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英军MK1型头盔曾在保卫卢沟桥的战斗大量装备中国军队。
一、“万国造”时代
20世纪前期的军阀混战和抗日战争,使大批外国武器装备流入中国,仅头盔就有英、法、德、美、日等国军队式样。新中国成立初期,解放军就靠这些遗留下来的“五花八门”的头盔进行保卫新政权的战斗。其中,解放军官兵使用侵华日军遗留的90式头盔较普遍,因为日军头盔的设计更符合亚洲人的体貌特征,另外头盔上本来就有的五角星凸起也让解放军喷涂“八一五星”标志更加方便。可以说,无论在头盔的外形设计还是装饰细节上,中日两国军队多少有些共同的审美理念。开国大典上,解放军正是靠着大批的日军头盔才让阅兵队伍看起来更整齐一些。另外,美式M1头盔、德式M35头盔也很受欢迎,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它们戴起来够“洋气”!

1935年德国生产的第一批M35头盔优先装备了中国军队而不是德国国防军。
另外,苏联在新中国成立早期也曾援助过解放军一批头盔,不过这批头盔的使用并不普遍,目前能看到的资料主要是志愿军、海军基地和高炮部队少量使用过此种头盔。
其实,在当时的中国军队根本无法普遍装备头盔,在抗美援朝、中印边境战争、中苏珍宝岛冲突中,大批的解放军只能带着布帽子参加战斗,头部伤亡的情况仍无法有效避免。人民军队迫切需要研发一款中国本土的头盔装备部队。

解放军佩戴涂有八一五星标志的M35头盔。
二、国产“钢”盔时代
在1960年代,越南战争和中国北部边境冲突使美苏两国直接威胁了中国的安全。同时,美苏军队大量装备头盔的情况和解放
军形成鲜明对比,让解放军的“头部”安全显得更加紧要。另外,旧钢盔也不断磨损、消耗,国产头盔必须抓紧时间研制。于是,在总后勤部装备研究所和鞍钢的联合研制下,我国第一代国产防弹头盔GK80正式诞生。
开国大典阅兵式上佩戴日军90头盔的解放军步兵方队。
GK80型钢盔是70年代研制成功的第一代防弹头盔,于80年代初正式装备部队。GK80型头盔所使用的材料为232防弹钢,钢盔质量1.10~1.25kg,抗冲击能量高于392J,V50值为366m/s。说起来很有趣,此款头盔的外形和内部细节大量参考了侵华日军当年使用的90式头盔,这种现成的拿来主义满足了中国国产头盔在研制初期的许多需求,加快了研制步伐。
图中身穿55式军服的解放军战士佩戴的是加装55式帽徽的90式头盔。
GK80式头盔在此后有三个版本的微小改进。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GK80开始在部队中大量装备,打破了解放军头盔“万国造”的尴尬局面,让解放军的头部安全有了保障。参战部队反应,戴头盔和不戴头盔区别非常大,装备了头盔后,滚石和弹片对头部的伤害明显好多了。这是一线战斗部队对新装备的最好认可。
GK80头盔仍然采用钢为主要材料,被习惯称为钢盔。此款头盔至今仍在部队中服役。
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解放军佩戴GK80式头盔。
三、国产芳纶时代
70年代初,当美国杜邦公司研制成功新型合成纤维材料凯夫拉(Kevlar)后,头盔的革命性变化开始了。此款材料密度低、强度高、韧性好、耐高温、易于加工和成型,吸收弹片动能的能力是尼龙的 1.6倍,是钢的两倍,具有极高的军用前景。美国陆军看中了此款材料,用其研制出新型“个人装甲系统”PASGT(Personnel Armor System for Ground Troops),其中的头盔就是PASGT头盔(国内曾误传为M88型头盔)。此款头盔经过多次改良,在美军受到广泛好评。自此,在美国带领下,西方国家的头盔开始走出“钢盔”的概念,向合成材料的方向快速发展。
GK80式头盔目前仍在解放军部队服役。
解放军在改革开放后接触到了不少外军装备,凯夫拉头盔的出现让中国军人对现代化装备的渴求进一步升级。经过不懈努力和探索,在借鉴欧美先进技术成果的基础上,中国版的合成纤维头盔于20世纪90年代研制成功。
现在的解放军普遍装备QGF03式头盔。
国产QGF02型头盔采用我国自行研制开发的高强度合成纤维为主要材料,在测试中用54式手枪51式标准弹5米射距、420-450米/秒弹速垂直入射条件下,抗弹率为100%,其V50值为630米/秒。另外,QGF02头盔改进了悬挂系统(三点悬挂),制作中采用一整套全新的制造工艺,不仅质量好而且节省材料,整体性能优于美军PASGT头盔。最重要的在于,此款头盔的重量比美军头盔显著减少,佩戴更舒适,大大缓解了士兵颈椎的压力。
1997年香港回归,驻港部队佩戴此型头盔亮相,让解放军的形象一下子洋气了不少。1999年建国50周年大阅兵上,佩戴QGF02头盔的步兵方队走过天安门广场接受检阅,更加提升了解放军装备的整体效果,让全世界印象深刻。
如今,解放军已经开始大批换装QGF03式头盔,而芳纶头盔的制造技术也开始向民用和外贸市场扩展,各种新产品带来了可观的收益。可以说,以新型芳纶头盔为代表,解放军的装备研发技术已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以前的中国整体很“穷”,解放军研制装备的经费都必须用在刀刃上;今天的中国有钱了,装备水平有了显著提升,军人的生命安全得到更好的保护。事实证明,解放军新装备的不断出现是这与中国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的,国富了,军人的腰板儿才能更直,军人的武器装备才能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