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 彭 博社:美国第二季度经济增长好于预期
美国经济增长好于预期
美国第二季度经济增长好于之前市场的预测,消费支出和商业支出大涨,表明美国经济扩张重新回到轨道上。此外库存的激增也表明强劲的增长将不会在短期内消退。
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第二季度上涨3.7%,超过彭 博社调查的全部经济学家的预测。该数字较美国商务部上个月发布的初值2.3%做了较大修正。
摩根大通首席经济学家Michael Feroli表示,“美国经济正在逐步走向稳固。美国国内需求有了广泛的上升。Michael Feroli预测的美国第二季度GDP增长为3.4%。
No.2 路 透社:美联储弱化9月加息立场
美联储
堪萨斯联储主席艾斯特.乔治(Esther George)表示因为市场的波动性上升以及中国经济正在下滑,美联储现在需要就加息决定所带来的影响等等看。乔治之前一直支持美联储将在短期内加息。
乔治表示,“考虑到目前全球市场发生的一些,我认为我们应该等一等,看一看环境的走向再做决定”。
虽然乔治弱化了自己加息的立场,但是他明确表示并不排除继续支持在9月加息的可能性。乔治指出,不想受到更多无关信息的影响以及不会对短期的数据反应过度。这一个需要从长期影响上去考虑的决定。
No.3 《纽约时报》:中国经济放缓,国际奢侈品行业很担忧
香港时代广场
香港时代广场地处香港最繁华一条购物街,街道两旁满是万宝龙(Mont Blanc)、卡地亚(Cartier)、古驰(Gucci)和博柏利(Burberry)等品牌光鲜的标志。
但在这座高耸的奢华商场内部,完全不同于街道上熙熙攘攘的景象,商场里一排排的店铺安安静静,大多门可罗雀。
中国经济已经放缓,政府对大手笔送礼的现象进行了遏制,再加上近期股市大跌和货币贬值,奢侈品在中国的好时光基本上已经完结。鉴于全球高端商品的三分之一都被中国顾客买走,中国消费者面临的这些困难,已经让投资者和全球奢侈品牌感到惊慌。
No.4 《华尔街 日报》:新兴市场是否在重蹈1997年的覆辙?

新兴市场股市
美联储打算上调利率,油价大跌,一个亚洲新兴国家推动本币贬值。
对于新兴市场来说,目前的情况与1997年时有着令人不安的相似之处。眼下,人民币贬值引发了汇市、股市和债市的抛售潮。好消息是,自1997年以来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货币下跌并不是一个危机酝酿信号,而是一个受欢迎的减震器。坏消息是,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以及随之而来的大宗商品价格大跌暴露了新兴经济体长期忽视的结构性弱点。
对新兴市场来说,美联储显而易见的紧缩决心唤起了令人不悦的记忆。在1981-1982年、1994年以及1997-1998年,围绕美国加息的担忧给之前借入美元的政府和企业带来了压力,促使危机爆发。
No.12 《印度时报》:印度可以取代中国成为全球经济的发动机
印度街头小贩
印度财政部长Arun Jaitley表示,在当前全球股市和外汇市场动荡的环境下,印度的机会到来了。印度经济可以保持每年8-9%的增长率,印度可以取代中国成为全球经济的发动机。
Arun Jaitley表示,印度已经为希望在印度投资的投资者铺设好了红地毯并许诺印度将推进政府改革计划。
No.15 《日本经济新闻》:日本央行总裁:市场对中国过度悲观了
日本央行总裁黑田东彦
日本银行(央行)总裁黑田东彦8月26日在纽约发表演讲后接受提问时表示,“中国今明两年可实现6~7%的经济增长率”。鉴于金融市场出现大幅变动,他还表示,“市场对中国过度悲观了”。
关于中国提出的追加金融宽松政策,黑田认为“很合理,可以缓解对中国经济的不良影响”。随着全球股市下滑等,在外汇汇率市场,日元持续升值,就此他还表示,“日银实施的政策一直以通货膨胀率为目标,不以汇率为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