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晨光科技 >> 文章 >> 新闻、背景、评论等 >> 能源 >> 正文  
  金丽《科技革命正当时,天降奇才需珍惜》         
金丽《科技革命正当时,天降奇才需珍惜》
[ 作者:佚名    转贴自:http://forum.home.news.cn/thread/99867153/1.html    点击数:186    更新时间:2014/4/16    文章录入:admin ]
[注:本站登载的某些文章并不代表本站支持或反对其观点或肯定其真实性]

金丽《科技革命正当时,天降奇才需珍惜》
 
  作者:lorenzo321 于 2012-06-12 19:16 发表 只看该作者   
 
 
科技革命正当时,天降奇才需珍惜


——评王洪成和他的“水变油”技术
金丽

苏联经济学家康德拉捷夫(Nikolai D.Kondratieff,1882-1938)提出,经济发展是有周期(他称之为长波)的,但他没有提供系统的理论,只不过略述了某些有关因素。康德拉捷夫认为 “长周期”或“长波”,一般持续50年到60年。

其他经济学家们对经济周期产生的原因进行了研究。一些人认为,科学突破和技术创新是决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我们不妨来回顾一下科技革命给世界带来的变化。

第一次科技革命始于18世纪60年代,80年代瓦特发明的蒸汽机把人们带进蒸汽时代,蒸汽机成为了这次科技革命的代表性发明。

第二次科技革命发生于19世纪中叶,它以电机的发明为起点。但直到爱迪生发明了直流发电机,特别是科学天才尼古拉.特斯拉发明了交流发电机才真正把人们带入电器时代。

第三次科技革命以计算机和信息技术为代表,20世纪中后期美国经济的长期繁荣,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信息技术部门所带来的投资增加和计算机处理器在科学技术上的根本变革。

连续几轮的科技革命都发生在西方,在科技革命的推动下,西方世界经济一次次腾飞。有着古老文明的东方似乎被甩在了后面。然而,风水轮流转,老天爷有眼,为中华民族降下了奇才。随着2010年6、7月份《中国科技财富》、《科学中国人》对原国防科工委新能源基地副总工程师许驭刻苦研究“水变油”事迹的报道,一个只上过小学四年的科学奇才又重新走进人们的视野。他就是王洪成。

1982年11月7日,就是这个几乎没有受过正规教育的王洪成发明了可能关乎中华民族崛起,影响人类命运的重大发明——“水变油”。

但自古好事多磨,“水变油”技术自发明之日起便磨难不断。先是不被认可,待得到重视后又因为计划经济的观念限制,其知识产权得不到保证而被搁置,其后在反伪斗士的诬陷下,“水变油”被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妖魔化为大骗局,王洪成则锒铛入狱。

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发生呢?我认为原因太多。仅就一个问题进行分析,即如何看待人才的问题。

我个人认为,王洪成的发明不被认可,乃至被认定是骗局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的身份。他几乎没受过正规教育,发明“水变油”时身份是普通的司机。如果说这样一个人能有划时代的科学发明,确实很难让人接受。但是,科技的发展往往就是这样,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以人的成见为转移。

前面我们曾列举过几次科技革命的代表性发明。细心者或许会发现,几位科技革命的代表人物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他们并没有受过完整的一般人认为的做一个科学家所必须的正规教育。第一次科技革命的关键发明——蒸汽器的发明人是瓦特,他没有受过正规教育。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关键发明是发电机,直流发电机的发明人是爱迪生,他也几乎没有受过正规教育;交流发电机的发明人是尼古拉.特斯拉,他上过一个学期的大学,被主流科学界视为异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代表性发明是计算机,这是集体创造的成果,不能说某位个人是这个科技革命的代表人物。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呢?以前,我曾就人才问题与网友做过讨论,即为什么“老粗出人物”。我曾分析,老粗虽受所谓的正规教育较少,但也正是因为这样,他们脑子里的框框就少。而按照卡尔.波普的理论,科技的发展是猜想与反驳式的,对权威理论的怀疑在很大程度上会成为新的发现的源泉。而一个理论如果与人们的知识背景反差越大,而又被实验所确认,那么就意味着科技革命发生了。

对于科技的作用我国领导人早就有清晰的认识。邓小平曾说过:“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没有知识,没有人才,怎么上得去?”

可见,我们的民族是渴望人才的。但什么样的人是人才?如何认识人才,特别是科技人才是摆在人们面前的重大问题。如果我们的科技工作者只停留在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层次上,那我们的民族就真的没有前途了。我们必须有重大原始创新。而这种创新,特别是革命性的创新必然包涵这对以前的一些框框的否定。面对可能的科技革命,我们需要的不是亦步亦趋者,我们需要瓦特、爱迪生、尼古拉.特斯拉这样的“老粗”和科学上的离经叛道者。

有人曾预测到21世纪初期,人类将迎来第四次科技革命,而这次科技革命将和第一、第二次一样是能源革命。《2006年世界BT能源报告》曾指出,地球现已探明的石油储量只够人类再使用40年!这是多么危险的警示啊!这意味着如果我们现在不赶紧找出传统能源的替代途径,人类将有灭亡的危险。

所以,我有理由相信,这次科技革命的代表性发明必是王洪成的“水变油”技术。

那么我们该如何对待王洪成和他的重大发明呢?

我想,对“水变油”当然是要积极地、尽快地加以应用,并将之产业化。对于王洪成则应给予充分的尊重和信任,委以重任。

有人曾说王洪成不好合作。我说此言差矣!我曾听一位干过多年组织工作的领导说过其对人才的感悟:“用人之长,人才济济;求全责备,孤家寡人。”我深信之。

世界上哪里有完人?而且越是天才级的科学家越是有独特的个性。爱迪生、爱因斯坦都曾被老师认为是不可雕之朽木,瓦特曾因发呆看水壶而被笑话为傻子,尼古拉.特斯拉更是被视为怪人,一生不敢接触女人。

如果我们总是以求全责备的心态来要求人才,就算老天爷把瓦特、爱迪生、尼古拉.特斯拉全都生在中国,我们也难看到科技革命在中国发生。

而如果我们看来的某种人才的缺陷只是因为我们所站立场的问题,那就更是大错特错了。我们必须设身处地为人才着想,不能一味要求他们做奉献,否则再好的人才也会离去。尼古拉.特斯拉离开爱迪生的公司就是很好的例子。

所以,一定要抓住人才,用充分的信任和尊重来激发他们进一步的工作热情。我想,这对王洪成也是适用的。更何况,我曾说过,王洪成是曾誓死不让自己的发明遗失海外,他是有着厚重的爱国情怀的!

温家宝总理在2009年视察吉林中科院光机所时曾说过:“一场经济危机往往伴随一场科技革命。一场科技革命到了!我希望我们科学家勇敢面对!”

那么我们该如何面对这场即将到来的科技革命呢?如何对待掀起这场科技革命的奇才呢?这是每一个关心人类命运,关心中华民族命运的人都应思考的问题。

有人曾披露,美国人已经开始了对“水变油”的研究,我们民族的重大原始创新有墙内开花墙外红的危险。但我深信,我们的政府,我们的领导会对此事有明确的认识,政府和公众不会长期被反伪斗士们蒙蔽,而王洪成同志的爱国情怀也决定了“水变油”这朵科学奇葩必将会在中华大地生根发芽。让我们来共同呵护老天赐给中华民族的科学奇才,共同呵护“水变油”这个中华民族的重大原始创新!

花儿正当时,藤枝逾墙外。
清香共秀色,等闲具喜爱。
今有客欲采,花恐离藤败。
疾呼墙内人,何不知惜爱。
莫等人撷去,方才知花开。

  • 上一篇文章: 美军成功将海水变燃油 舰队未来或能自给自足

  • 下一篇文章: 中国反伪科学运动背后的CIA黑手
  •    
    [注:标题搜索比内容搜索快]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temp[148]

  • 2017 年 12 月 21 日委员会决定…[128]

  • 修订第 2019/1616 号实施决定 …[178]

  • SAE001[112]

  • Proe/Creo曲面渐消+倒角教学[76]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外媒:正在唤醒中国的习近平[356]

  • 中国反伪科学运动背后的CIA黑手…[543]

  • [转载]袁隆平真言:中国最大的…[713]

  • 台专家:当年我们造IDF时 大陆…[602]

  • 旅日华人:中国严重误判日本民…[606]

  •  
     相 关 文 章
  • 关于Orgone能[87]

  • 莫雷的能量机 第一章[127]

  • 磁流 MAGNETIC CURRENT by ED …[1027]

  • 标量波理论与科学革命 第一章:…[123]

  • 标量波的理论和实验[169]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3 晨光科技        站长:璀璨星辰        页面执行时间:417.97毫秒
    Powered by:MyPower Ver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