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友U9系统的8个关键问题
以下从基础系统、业务应用及实施风险三个方面对U9进行分析。期望能为客户选型提供基本面参考。
(着重否定MS的产品,包括Windows OS、MS 数据库)
一、 关于系统效率
* SQL Server vs Oracle
* Windows vs 小型机 SO
* MS SQL Server语句 vs ORACLE的迁移
* Windows平台缺少高端存储设备,导致数据库吞吐量受制,数据库吞吐量上不去,性能就无从谈起。
* 数据库无法通过机器获得性能提升:Oracle RAC的网格计算群集,可以通过多台服务器来实现性能的提升。Server 2005(包括2008)只支持故障转移群集 。
* 大量核心的包括MRP等在内的计算都采用存储过程实现,给数据库服务器带来非常大的压力,对性能造成严重影响
* 系统在数据库中建立存储过程739个、函数136个,涉及大量的计算
* 技术架构基于.Net, 应用能力受限:由于U9整体技术架构基于.Net,那么其应用服务器绑定Windows平台。虽然说应用服务器可以通过集群的方式进行低成本扩展,但Windows所支持的NLS集群能力最大只能支持8节点,应用能力受限。
二、 关于系统安全
* Windows平台漏洞较多 :平均每个月有5-10个关键补丁,不安装这些补丁将给系统带来极大的隐患,通常关键补丁都需要重启服务器。补丁的安装带来大量的维护工作,重启又给系统带来了中断。
* 明文传送业务数据,可轻易伪造、篡改数据,加密成本极高 :U9采用http协议来进行通讯,Http是采用明文来传送数据的,这样企业的业务数据就在互联网上明文传递,可轻易截获、伪造、篡改数据。采用VPN技术只能防范外部客户,但实际上一半以上的安全威胁都来自企业内部。如果要使用https加密,将极大的增加应用服务器负担,并浪费大量网络带宽,其加密成本极高。
* 仅支持传统密码方式,缺少安全认证手段 :
* 用户名密码是目前最为不可靠的一种方式,大量客户长期使用同一密码,密码也极为简单,导致极大安全隐患。
* U9缺少密码策略,用户可以一直使用同一密码,同样带来安全隐患
* U9甚至提供默认密码“123456”,这样管理员新增用户通常密码都是一样的,给他人可乘之机。
* 数据库连接串中明文保存数据库密码,不安全 ;
* 用户密码在数据库中存放,且加密算法采用存储过程和函数,未加密,很容易被破解。
三、 关于SOA(定位)
U9采用微软ESOI架构,未遵循业界通用标准,难以支撑企业信息化规划的长期扩展应用,SOA所倡导的开放性和兼容性只能成为纸上谈兵;
* U9未遵循业界标准,采用了微软的ESOI (企业级面向服务的底层设施)架构。微软在企业应用方面走得很孤独:数据库、ERP产品、应用服务器、Web服务器都自行开发,自成体系,很难想象如此封闭的体系会成为主流SOA方案。U9是目前全球唯一一个基于ESOI的ERP产品,很有可能成为最后一个采用ESOI的ERP产品。
* U9不支持主流ESB:U9的白皮书没有标明兼容IBM ESB或SAP EOA架构,金蝶已经推出了IBM ESB Adaptor,能充分兼容IBM ESB;
* U9不支持集成异构工作流:从目前的UBF开发工具中来分析,其工作流不能发布成为WebService,这样其流程也就无法参与ESB中的流程编排。EAS6.0开始工作流可以支持发布为WebService;
* U9没有发布公开业务服务:目前U9未公布任何业务服务,不知道是尚未开发还是根本不能发布为WebService。EAS封装了数十个常用的业务服务,并已经在万科、南京油运等众多项目中得到实际验证;
* U9不支持跨平台、跨数据库应用:目前U9不支持Oracle、DB2等大型数据库的应用。
四、 关于多组织架构
ERP组织模型中每一种组织类型就是一种业务能力,定义出多少种组织类型,就意味着多少种不同的业务能力是在ERP中需要管理的。多组织主要是为了区分业务能力、业务边界和组织的角色和职责,每一种组织类型就意味着一种组织角色和职责,多种组织角色是彼此分离而又互相协同的过程。
U9对于多组织模型本身以及对多组织下的业务协同理解的还很不到位,虽然产品宣传噱头十足,整体大致一看还行,但仔细研究就能发现有很多致命硬伤。下面从多组织模型的定义、组织之间的隶属关系(汇总和汇报)、组织间基础数据的共享和控制、多组织协同模型这四个方面来了解U9多组织的先天不足;
* U9多组织模型定义不清晰,业务应用基石不牢
例证1:U9将营运组织将采购组织与销售组织混为一体,缺乏清晰的角色和职责分离,不利于企业的内部风险管控;
例证2:U9的所有业务组织都必须是行政组织,降低了组织模型的灵活性,业务的多维展现能力下降;
* 组织间的基础数据管理粗放,无法提供精细化管理
问题1:U9的基础数据共享方式只有两种,一种是全局共享,另外一种是分配; U9 V1.5的实际验证中,发现只能基于隶属关系进行分发,也就是只能对下级分发,不能实现非隶属关系的平行分发,这个对于后续的业务协同如何进行是个难题。
问题2: U9的基础数据的下发参数控制中只控制了下级是否可修改,其他内容则没有涉及。
* U9多组织的隔离边界十分明显,仍是以单体产品的思路来构架整个业务协同模型的,U9这种基于单组织的功能展现让管控和多组织业务协同成为了泡影。
例证:U9的所有功能操作都没有用户界面(UI级)的组织切换,只能进行系统级的切换,跟重新登录的效果差不多,这样就会中断所有操作,用户不能在同一个UI上对其他相关组织进行操作。用户需要对多个组织进行同一个功能操作的时候,就非常困难,需要频繁进行系统级的组织切换,重新打开相关用户界面UI,非常繁琐。
无法在一个UI中设置物料、客商等主数据在多个组织中的属性,必须不停的系统级切换组织;
无法在一个UI中设置多个组织的参数(除了公共参数),必须挨个切换组织去设置;
无法在一个UI中设置多个营运组织的货源清单;
无法在一个UI中设置多个营运组织的价目表;
l ……
五、 关于生产计划业务
n U9没有S&OP系统,产销难以协同,基于企业高层关注的中长期计划的制定、调整和执行监控难以得到保障;
n 规划中的多工厂计划存在缺陷,无法适用复杂的企业应用场景;(协同生产)
l U9的多工厂计划,没有为参与计算的工厂提供计算序号,当两个工厂存在单向供需关系时,如果工厂的计算排序错误,需求工厂无法向供应工厂传递需求。
l U9的多工厂计划,根本不能支持两个工厂存在双向供需关系的业务场景。而这种场景在企业中非常常见。
l 例:深圳工厂产品A的部件A1由广州工厂供应,广州工厂产品B的部件B1由深圳工厂供应,在U9中,运行MRP时,无论深圳工厂和广州工厂如何排序,总有一个工厂的产品的部件需求无法传递到另一个工厂。
n 计划逻辑有缺陷,极易导致供需不平衡;
l U9的MRP逻辑不严密,进行MRP运算时,U9是根据指定的需求进行供需平衡。在两次MRP运算中,如果两次指定的需求范围不一样,第一次计算指定的需求所产生的供应,可能会被用于满足第二次计算指定的需求。
l 在实际使用中,计划员如果不知道这个逻辑缺陷,就一定会错误使用指定需求范围的功能,导致计算出错。计划员即使知道这个逻辑缺陷,也难以保证每次指定的需求范围都能准确包含上次计算的需求数据。
n 计划结果难评估,无法为计划员提供辅助决策信息;
l MRP运算会产生大量数据,计划员需要从大量数据中获取到例外信息,从而快速调整计划数据。这些例外信息包括:建议开工日期早于当前日期、建议完工日期早于当前日期、建议完工日期晚于需求日期、建议推迟开工、建议取消订单、建议提前开工等等。
l U9对MRP运算结果没有提供有价值的例外信息,重排建议只给出“确定”或“取消”的选择,重排建议没有给出说明原因,异常信息不丰富,仅将需重排的计划订单单独列出,计划员难以根据整个计划订单的情况决策重排建议。
六、 关于财务、供应链业务
整体一看模块差不多都有,但实际应用时发现功能缺失很厉害:
n U9业务功能不完整:U9不支持发运管理业务;U9不支持三方、四方调拨业务 ;U9不支持分销直送业务;U9不支持供应商准入管理、 U9不支持网上报销…….
n U9产品易用性差:
l U9单据关联和钩稽不灵活:例如无法按客户要求灵活选择多张出货单开具发票;
l U9不支持对库存事务类型和库存类型进行定义,只能按系统既定的事务类型和库存类型进行业务处理。不能满足客户个性化的操作习惯,不适应企业业务发展的扩展应用;
l U9不支持退换货和退补货业务 :U9不支持退换货和退补货业务,只能通过关闭现有订单再下新订单的方式进行处理,不符合国内用户的常规操作习惯;
l ……
七、 关于集团管控业务
中国制造企业的集团化发展是企业转型和突围的重要途径之一,人、财、物的管控是制造集团企业管控的重要内容,U9虽聚焦于制造业,但缺乏完整的制造集团管控功能:
n 没有“财”的管控:U9没有不支持资金管理、预算管理等集团化应用;
n 没有“人”的管控:U9除了简单的工资,基本上不支持完整的人力资源应用,无法提供统一的人力资源政策,无法提供选育用留的全过程管理,无法提供绩效考核管理等应用;
n “物”的管控不完整: U9重点关注生产物料的管理,但不支持对集团资产进行统一的管理。
八、 关于项目实施风险
n U9产品不成熟,实施交付难度大:目前U9存在多组织先天不足、集团管控模块缺失、生产制造不可用、财务供应链功能粗糙等问题,产品不成熟导致实施交付难度大。
n U9实施周期长,预期效果落差大:产品不成熟,实施本身处于摸索中,实施周期长,实施效果和预期落差大。如摩比天线,实施一年来,目前只能满足财务供应链主要应用(一些具体应用尚无法处理),成本需要手工调整,制造只上到BOM,目前所完成的工作进度还没有达到标书的50%。
n 缺乏本地化实施能力,交付成本高:目前由于U9还没有实现能力从总部向机构的转移,除了财务核算部分,用友机构基本没有U9实施能力。U9项目都由总部直接支持,长周期的项目实施导致双方的实施成本都很高。一个分公司一个U9项目,将耗完用友U9整体资源。
n 缺乏样板客户,交付风险高:缺乏同行业、同模式、同业务样板客户成功应用,交付风险高。
n 系统成熟性对软件实施的影响如下表:
序号
比较项目
成熟系统
不成熟系统
相关影响
1
系统培训
*标准化的教材;
*专业的有经验的教师;
*非常少的二次培训
*采用不完整、非标准化甚至是临时编制的培训教材
*采用不专业的、甚至自己还没有对产品完全掌握的培训老师,导致对关键问题的解释摸棱两可,影响培训效率及学员积极性
*产品功能的频繁修改和纠错,导致大量重复的培训
*大量的重复培训
培训成本增加一倍以上
2
应用集成
数据导入工具、接口工具、集成方案等经过大量客户验证的,几乎不会有风险。
企业一般比较关注基本功能,而忽视如数据导入工具、接口工具等,往往在这些看似不重要的环节,出问题,又没精力顾及
导致项目无限期延长,至少使事实周期延长一倍,成本增加
3
客户化开发
有大量的开发案例参考,甚至许多开发可以直接使用,节省开发费用,缩短实施周期
任何细节都可能带来二次开发,不仅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还使实施周期延长
实施周期至少一倍,成本增加,实施效果大打折扣
4
分析和报表
有完善的分析和报表
有功能,报表少,需要开发
延长实施周期和增加成本
5
实施周期
实施项目可控,周期短
项目风险大,实施队伍无休止地工作,大量异常情况出现
内部成本和外部顾问的成本都增加很多,
6
投资回报
平均1~1.5年
漫长的ERP投资回报期,平均3年
7
8
汇总
不成熟的系统,将使实施周期增加3倍以上,实施成本增加3~4倍
九、 关于B/S和C/S
应该说,B/S和C/S各有千秋,都是当前非常重要的计算架构。
在适用Internet、维护工作量等方面,B/S比C/S要强;对于以浏览为主、录入简单的应用程序,采用B/S技术有很大的优势;
但在运行速度、数据安全、人机交互等方面,B/S不如C/S,当采用Smart Client 客户端时,C/S模式的维护工作量得到大幅度减少,几乎与B/S相当;
因此B/S与C/S具有不同的优势与特点,它们无法相互取代。对与ERP系统,涉及财务、供应链、生产制造等对运行速度、数据安全、人机交互要求非常高、甚至要求在网络环境不佳时能够本地临时存储的功能时,采用Smart Client 的C/S模式比较好,对于如CRM、BI、工作流、OA等维护工作量少,要求对人机交互、速度要求不是很高的情况下使用B/S比较合适;
十、 目前8个客户的应用情况
目前共有三个客户在使用,其中:
1. 广东大冶摩托技术有限公司使用非常简单,还达不到U8的范围和深度
2. 摩比天线技术(深圳)有限公司,应用多组织,没有实施起来,客户很不满意
3. 苏州京东方茶谷电子有限公司,应用多组织,问题很多,两年发现2000多个BUG,平均每天都
有3~4个错误出现。
目前U9宣传的客户包括:广东大冶摩托技术有限公司,苏州京东方茶谷电子有限公司,摩比天线技术(深圳)有限公司,厦门恒耀金属有限公司,北京骏马诚信机械有限公司,大连新重集团,浙江康盛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沃得集团等。
经了解,这些 UF 宣传所谓的“样板客户”,绝大部份经过了长时间 ( 近 1 年 ) 的实施仍未完成,实施进度一再延迟,且在可预计的时间内看不到结束的希望。即使个别已部分上线客户,实际应用情况并不理想,这也印证了U9产品存在缺陷,靠市场虚假宣传欺骗客户的本质。
广东大冶摩托技术有限公司
大冶摩托的项目合同金额约250万,却达不到以前使用U8的状态。主要使用生产订单、生产领料、生产入库流程,MRP计算仅做参考,订单还是手工下达。 大冶摩托没有使用多组织,目前使用最大并发50~60个,该客户没有用到多组织
苏州京东方茶谷电子有限公司
使用多组织,工厂协同,跨组织的订单变更没用,跨组织领料不能实现。并发数小于100个。该项目实施两年,发现2000多个BUG,该客户多组织应用不成功。
摩比天线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1.摩比天线只用了跨组织和财务部分;其生产计划是二次开发的还在
调试中,该项目只有80万,并发数40~50个,用友投入资源少,客户很不满意。
2.供应链系统易用性差, 需要大量的手工调整和修正,操作层对产品
的适用性与灵活性意见较大,经常需要加班加点;
3.成本系统没有当时介绍的强大和完善,成本计算的设置复杂,且经
常出错,目前基本靠手工调整;
4.MRP只上到BOM层面,无法完整运行MRPII运算; 5.工程设计与变更模块BUG过多,目前基本无法使用;
6.与选型之时的期望值差距甚远,目前所完成的工作进度还没有达到
标书的50%;
7.双方的实施成本都很高,企业方面投入了大量人力和时间,IT部门
和各业务部门的信息化负责人时常加班加点,问题解决的速度和质量不高;同时,客户也认为合同金额尚不够用友支付其技术人员大规模往返深圳的差旅费用;
8.客户老板很着急,需要提供更多更全面的企业经营报表,业务部门
无法直接从系统获得,压力很大;
该客户多组织应用不成功
该客户多组织应用不成功
厦门恒耀金属有限公司
购买了用友U9的所有模块,不限站点,但自从去年三月份购买以来,直至目前也仍在测试中, 对外坦言,目前还是在用U8 。
北京骏马诚信机械有限公司
用友老客户,去年11月新签U9,主要实施财务和物流,希望涉及多组织的集中采购和多组织的销售管理,目前仍处于实施过程中。
大连新重集团
08年5月购买,预计08年底上线,但到09年4月份用友项目组和客户还在探讨业务蓝图\初始化的细节工作。目前在应用财务核算\供应链\生产计划\成本核算,手工帐和电脑都在用,客户认为U9现在并没有协助客户提升管理,还处于测试阶段。
浙江康盛股份有限公司
2005年上用友U8,但由于是多组织,U8无法满足需求,应用很不理想。08年10月购买了U9财务、供应链、生产、成本等模块,计划分两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希望搭建康盛集团管理本部ERP业务,涉及包括合肥和青岛在内的8个组织。目前正处于第一阶段实施,未能按计划进度完成。公司根据第一阶段实施情况才会决定是否购买License。
江苏沃得集团
项目金额100多万,现在还没有把软件用起来。08年11月开始上项目,包含财务、仓库、生产,目前沃得重工仍在试用软件,使用的是仓库。7个多月的时间,实施效果较差,目前没有明确的上线时间。
http://www.itpub.net/thread-1207407-1-1.html
用友U9事业部对网友部分关键问题的答复
各位关心U9产品发展和成长的网友门,大家好!
衷心感谢大家的支持。
在8月19日IT168视频直播节目所收到的问题较多,U9事业部只能选择一些大家最关心问题来作答。
一个世界级的管理软件,所涉及到的技术细节与产品应用细节也不是通过几次书面交流就能完全讲清楚的,这一点,想必大家都能理解。
我们还是衷心期望,各位网友有机会可以通过各种途径亲自“TOUCH U9”产品本身,而不是一直在“FEEL”它,甚至可以和我们的专家面对面交流。当然U9事业部今后也会主动发布一些更详细的官方资料到IT168并安排更多网友互动活动,以方便大家研究、参考、体验、交流。
同时,我们也非常期待,更多的网友为用友U9产品的发展献计献策,为成就国产管理软件的世界级目标而一起努力……!
用友U9事业部 2009年8月23日 13点
一、 SOA架构及技术层面相关问题
1、fengfeng0821
U9研发过程中使用了哪些新技术?效果如何?
U9开发过程中,方方面面用了很多新技术,下面介绍几个典型的例子,与大家来分享。
在SOA架构技术方面,参考了OASIS、OMG、Open Group等技术标准和参考架构,并结合企业应用的场景来具体化。目前也一直在追踪这些技术的最新发展。参考OMG的参考架构,U9产品里有专门的CBO(Common Business Object)组件,将客户、货币、地址等都设计为基础服务组件,能够更好地适应各种复杂和多变企业应用场景的要求。
U9的分析和设计过程中比较普遍地使用了特定领域语言(DSL)技术,并根据ERP领域特点提供了单据、报表、业务过程等细化的DSL语言,在U9的技术平台UAP中,对DSL语言提供了强大的DSL支撑工具。而且整个开发过程采用了模型驱动开发(MDD)模式,DSL及工具的应用,确实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产品自动化程度和质量都有非常显著的提升。
再举一个例子,在客户端,U9支持基于OFFICE客户端的使用方式,即在WORD中制作和处理业务表单,在EXCEL中生成业务报表,在OUTLOOK中处理业务流转等等,经过反馈,客户非常喜欢这样的使用方式,目前这些技术与业务结合的深度、先进性等应该说是比较领先于同行的。
2、rosefish
“全球第一款完全基于SOA架构的商业应用套件”?请问U9实现了SOA的哪些特性?
从WS-*技术标准层面,U9支持相关的技术标准,例如,SOAP 1.2,WSDL 2.0,WS-Addressing 1.0,WS-Policy 1.5,WS-MetadataExchange 1.1,WS-ReliableMessaging 1.1,WS-Security 1.2,WS-Trust 1.3,WS-SecureConversation 1.3,WS-Coordination 1.1,WS-AtomicTransaction 1.1等。而且在具体Web Service运用中,U9都通过技术平台UAP进行了技术封装,保证了服务组件对技术标准的遵守和运用。
SOA是一种架构设计风格,在OMG参考架构中,其中最低层是基础运营设施层,U9支持WEB服务标准、支持不同厂商的数据库(SQL Server、Oracle)等,而且U9有专门的ESOI (Enterprise Service Oriented Infrastructure)解决方案,既保证了充分挖掘这些资源的计算能力,而且通过工具实现SOA治理;在基础运营设施层之上是组件层,提供基础的组件服务,在U9里面我们有CBO,即基础商业组件,把客户、地址、货币等都包装成了CBO组件;在组件层之上是业务服务层,一些业务服务,如单据、审核等,都被以业务服务组件的方式来提供;再往上是业务过程层,一些更大颗粒度的业务过程,如采购、销售等,都在这一层来提供。此外,在这一层之上,U9扩展并提供了客户多通道的访问方式,包括主要的浏览器模式、Office客户端、移动设备、智能终端等方式。
3、justforregister
用的soa平台基础是什么
U9的SOA架构基础运营设施层提供ESOI解决方案、支持不同厂商的数据库(SQL Server、Oracle)等,在此之上是通过用友为企业用户提供的技术及运营平台UAP来支撑,UAP既包括了运行时(Runtime)的组件支撑,也包括了设计时(Designtime)的丰富设计器,此外UAP还提供了个性化和定制机制和能力,这些是对合作伙伴和最终用户都开放的。
4、uwe
u9开发一个service的流程是什么样的,可以举个例子吗, 有governance吗?
u9的service符合多少规范或者说实现了那些业界标准
U9有面向IT的解决方案,其中包括治理Governance等方面的支撑。
从WS-*技术标准层面,U9支持相关的技术标准,例如,SOAP 1.2,WSDL 2.0,WS-Addressing 1.0,WS-Policy 1.5,WS-MetadataExchange 1.1,WS-ReliableMessaging 1.1,WS-Security 1.2,WS-Trust 1.3,WS-SecureConversation 1.3,WS-Coordination 1.1,WS-AtomicTransaction 1.1等。
5、ERP1997
从U9的介绍来看,U9的SOA好象和过去的组件化开发差不多.能否详细解释U9和SOA的关系.
U9的SOA中,服务是怎么管理的,如何通过第三方开发并注册一个服务.目前U9事实上开放了哪些服务?
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因为面向不同的受众,如何让大家理解SOA所带来的价值,U9制作了一系列的白皮书和FLASH等,从不同侧面讲解U9的SOA解决方案、战略、价值等
组件化最早在1969年NATO会议上就提出来了,真正是随着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面向对象(OO)技术广泛引用后,90年代中后大量商业组件推出,包括CORBA、J2EE、COM/DCOM/COM+等,而随着SOA技术崭露头角,基于.NET和J2EE技术路线的服务组件也日益繁荣,而Web Service标准也成为组件交互所应遵守的。
所以,服务组件化是SOA的一个重要层面,但不是全部。
SOA是一种架构设计风格,U9遵循OMG参考架构中对SOA的建议,除基础运营设施层、组件层、业务服务、业务过程层外,提供了客户多通道的访问层,还有集成、安全性、治理、IT等运营和管理等内容。
对于U9 SOA,其中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要为企业提供敏捷性,能够快速响应变化,支持企业实现企业升级战略。
6、sunw
(1)U9基于SOA,代码效率如何?使用者会不会感觉慢?
不同的企业规模,不同的行业需求,就有不同的业务部署,这需要企业管理软件及解决方案提供的企业计算和数据库平台,能够具备良好的伸缩性和性能。U9支持大数据量、大并发的负载均衡的部署模式。
例如,U9对于8000并发用户的测试,平均响应时间0.18秒,事务数/秒88.1,事务数/天(8H) 2,537,280。这个结果是在服务器集群横向扩展到5台应用服务器时候达到的。
(2) U9原来号称要支持三大数据库的,现在写了大量的存储过程导致只支持SQL2005是否算是失败?
在U9产品里面有三千多张数据表,整个产品的代码有一千万行以上。从这里面可以看出我们存储过程只是在U9代码量当中占百分之一二不到。
某些业务服务,可以主要在业务服务层实现,但同时可以把一些计算采用存储过程,放在基础运营设施层来实现。
在这样一个架构的应用系统中,存储过程只是其中一个内部服务而已,存储过程计算的技术模式是有使用场景的,我们可以根据计算的本质、CPU资源占用、IO资源占用等,来决定这个计算逻辑,究竟是放在应用服务器端合适,还是放在数据库服务器端合适,还是放在前端、放在WEB服务器上,甚至在浏览器客户端做控制更合适,我们要做这样的分析。这个计算逻辑应该分布在合适的位置上面去,根据这样一个分析,U9把一部分的代码是放到存储过程里面实现的,但这并不违背SOA架构原则。
像ERP这样复杂的企业应用,性能要求是非常高的,在我们要满足客户应用的众多IT要求中,性能要求是排在首位的问题。把一些计算放在存储过程里面肯定有权衡,例如一致性和差异。但为了一致性的技术目标而忽略了性能目标,肯定不是一个合适的架构设计选择,所以我们用了数据库一些特有的技术提升了我们的性能。
对一致性的影响,我们强调必须是可控的,存储过程使用是经过了严格的选择,对我们产品一致性影响是不大的,同时我们更好地发挥了平台厂商产品的优势。此外,目前U9也支持Oracle数据库,说明存储过程的方式并不影响到数据库的选择。
7、lucksir
U9的灵活性怎么样?各家企业千差万别,好的二次开发将是非常重要的功能!
U9遵循开放的设计和产业链思路,这些个性化和定制能力,都对合作开发伙伴、用户是开放的,即这些定制工作都可以由合作伙伴来实现,有些也可以由企业自己的IT部门来实现,甚至是用户自己完成一些个性化的调整
按照SOA架构的设计,一些基础的服务通过CBO和BASE等来提供,便于二次开发的顺利进行,降低开发工作量;对于更高层的流程等,UAP有专门的工具支持,用户可以非常方便地根据业务要求动态调整
8、wangyuzhen
U9能否支持跨硬件、跨操作系统、跨数据库?
多语言支持方面做的如何?
U9暂不支持Linux,支持基于Windows系列的硬件。
通过UAP平台屏蔽技术复杂性,支持SQL Server、Oracle等多数据库。
U9支持多语言,支持国际化应用,支持多语言报表,一张单据保存有多个语种的相关数据,可在一张界面上同时输入同一属性的多语种数据:包括日期、 金额、汇率等;可在页面直接切换不同语言,等等
9、wsm749
u9如何解决标准产品,行业版,用户个性化的问题。行业版和用户个性化如何升级。
U9支持页面个性化、 表单个性化、 参照个性化、 菜单个性化、 查询个性化、 报表个性化、 打印个性化等个性化
U9现有用户就有定制新业务功能、新报表、新查询、新打印等成功案例,此外,还和其原有的其他厂商提供的PDM、Portal集成到一起
U9遵循开放的设计和产业链思路,这些个性化和定制能力,都对合作开发伙伴、用户是开放的,即这些定制工作都可以由合作伙伴来实现,有些也可以由企业自己的IT部门来实现,甚至是用户自己完成一些个性化的调整
U9有专门的升级系统,支持版本升级;对于一些行业开发的一些,部分可以通过升级系统自动完成,部分需要进行必要的版本升级工作
10、david78
针对当前的企业已经做了一定程度的信息化现状,U9对外围其他系统有哪些接口要求?适合U9的主要对象是那些?
U9支持与企业已有的第三方应用的集成,基于标准服务接口,通过代理实现与第三方应用的集成,实现策略可以扩展
11、flysky66
(1)u9如何解决标准产品,行业版,用户个性化的问题。行业版和用户个性化如何升级。
答:基于U9-UAP平台,U9可以很好的解决标准产品、行业产品、和用户个性化的问题。在U9标准产品基础上,通过UAP平台,可以进行客户的个性化开发。同时,对于行业特性,我们会结合一些行业伙伴以及行业标杆客户来发展,同时在产品的路线图中,也逐步规划一些行业应用。产品和平台在设计和开发时,就考虑到升级的兼容性,可以保证顺序升级。
(2)u9模块目前并不全,下一版本是否考虑crm,hr,pm,eam等
答:u9目前已经具有CRM、HR、PDM等整合方案,设备管理模块在后续版本推出。
(3)u9有bi么?采用的什么技术
答:u9将在V2版本后推出BI。
二、 产品与应用层面相关问题
1、logi
一个ERP系统的架构应该要重点考虑什么?U9是如何做的?有何优势?
一個好的ERP系統, 應是彈性好的架構系統,好的架構系統應以企業的最佳業務的業務模式來貫穿所有的企業的領域,包括國內或是國外的企業的應用環境,這種業務模式要考慮國內的特有管理思想,及國外良好的管理模式,國際的IFRS及各國的GAAP,多組織間金流商流物流成本流之間的分工協同與監控及中間影響的業務規則
再根據這間相關業務模式來分割相關業務組件再由各業務組件抽像出可執行及彈性的服務,再由流程來組裝相關服務來表達流程間的UI,數據表及UI規則
在建構業務組件時要考慮可能的變動來平衡效率與彈性的要求
U9是完全按照這種模式來開發產品,這與一般傳統產品是以各模塊來考慮各葉務模式的單獨考量是不一樣的
2、youthspace
U9与SAP竞争,从产品功能面角度讲,有何亮点?
答:U9 与SAP的竞争,借助后发优势,以及多年来国内用户的积累,在已经发布的产品中,有很多内容已经超越SAP,下面只列出其中的一些条目:
1)U9纯B/S web页面,界面规范美观,风格统一。R3SAP R/3 基本是基于客户/服务器(C/S)的结构.
2)U9是SOA架构,SAP是传统架构。
3)U9提供了与OFFICE的无缝集成应用。
4)U9 的多组织概念明确清晰,即可以支持实体组织,又可以支持虚拟组织,且组织间的垂直关系支持多级。
5)U9 提供一次性物料、一次性客户、一次性供应商的处理,但是SAP不支持。
6)U9支持LIFO,FILO,AVG,Standard,Planning,Individual等多种方式,SAP只支持Standard和Avg两种方式。其它均只是分析方法。U9成本计价方法比SAP更全面。
7)U9的成本域可按组织,按货主,按存储地点,并且每个成本域可以对应多个成本类型,SAP只能按公司或者工厂进行物料评估(成本计价),或者用物料分割评估。U9优势明显。
8)U9的批号规则更加灵活,SAP批号规则只支持到工厂级,没有存储地点级规则。
9)U9通过AAI的设置更加灵活,可以把各种业务都能灵活的生成凭证。SAP的科目是设置在物料、客户、供应商等档案上的,非常不灵活,一旦因素变化,则无法适应。
10)U9 支持供应商门户,SAP不支持。
11)U9可以支持不冻结库存盘点,而SAP盘点必须先冻结库存。U9的盘点快照功能相对SAP优势明显。
12)……
3、myqq42
U9跟Oracle ebs有什么优势
U9與oracle及sap 比有什麼優勢
A, 彈性
我很肯定 U9比oralce 及sap 更能滿足客戶各性化的要求,不論在時間上或是成本上
B,業務模型
在目前u9所開的模塊內所含蓋的業務模型比oracle,sap更多, 更貼近中國客戶的需求.
C.實施時間
U9目前客戶上線時間都短則50天長也不會超過一年比目前sap,oracle時單都短˙
D.保障用戶IT投資
客戶使用u9後就逐漸變成客戶產品˙,用戶可以自行創建或擴充服務的功能˙,免去企業隨著規模或是管理要求來多次選型軟件
E.總軟件成本最低
U9是大部份企業都可以用得起的產品˙不若oracle, sap只要高端企業用得起
4、seakeys
谈谈u9的场景驱动,举例说明如何找出流程最优方案,u9流程最优方案的标准是什么?
以採購應付這個業務模型為例
我們看到的軟件對這種模型的處理是以供應者為主導,需求者為配合者來走完這流程
所以我們有採購單,供應商按採購單要求來交貨, 供應商可以交貨或不交貨,需求者只有 接受沒有其它方法,
但好的流程要滿足供應者主導或是需求者主導,若是需求者主導,則需求方下的就不是採購單,他下的可是要貨計劃。 一個業務模型的最優方案的標準是要能符合行業的商業模式,分工,協同,內控,管理及聯動的要求及可能變動的地方在那
5、aladdinl
(1)U9的多工厂计划是如何实现的?是否只是销售计划+库存规划+单组织MPS/MRP?如何解决与企业目标战略的承接问题?
答:U9的多工厂计划:一次MPS/MRP运算处理多个工厂,工厂间按料建立协同关系,需求在多工厂间分配。U9的计划模块:已经函盖完整的DRP/MPS/MRP/IP。很快就有S&OP。
(2)U9的货源管理连说明文字都跟2007年一itpub网友提的问题一模一样,当时提的是SAP的货源管理,是不是U9的货源管理是参照SAP的,如果是又如何证明U9是个创新的商业平台?
答:首先准确地讲,U9并不是参照SAP,而是参照了用友的另一款产品:NC。而NC的最终呈现的设计模式是因用户驱动的。U9继承了用友产品的积累。
其次,目前货源管理,从理论上、实践上就是这么几种模式。
一个软件是商业创新平台,
(3)U9的可视化排程在产品说明中叫有限产能排产,在宣传资料中说是APS,在发版说明只是Demo版,但在大治摩托却是成功应用,为何能成功应用的产品不能发版?
答:U9的高级排程应该来说分几个阶段:V1.0支持的生产线有限能力排程已在大冶成功应用;V1.5的作业资源级有限产能瓶颈排程用户上线中;V2版支持了CTP。还有一些东西:多目标优化、基于约束的MRP陆续和大家见面。
(4)U9部分研发人员,是否会到ITPUB来发起产品功能规划讨论,是不是很多U9的功能都是来源于puber的建议?是否说明用友的需求人员对自己规划的是什么东西都不清楚?
答:U9的需求人员会上ITPUB,关注一下当前的热点,同时也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
U9的需求人员对产品的目标和规划都非常的清晰,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才能按照既定的规划顺利地发版产品,并在用户那里得到验证。
(5)U9号称四五百研发人员中有多少真正有过三年以上工厂的实务经验?只靠参考SAP和ORACLE或APICS的东西做产品是不是闭门造车?跟U9宣传的总结几十万客户实践完全不相符。
答:U9 研发人员,尤其是分析和设计人员,大部分来自于企业以及相关行业,具有多年的经验。U9是在用友公司20年几十万家客户实践的积累上,开发出来的,很多U9 的人员都来自于U8 和NC产品线,具有多年的经验,和丰富的客户经验。
6、Mrzhou
提问,业界盛传U9很多地方模仿借鉴了oracle erp的设计思路,请问为何不瞄准业界老大sap,而去以oracle为标杆呢?是看中oracle架构灵活么?
首先我想表達的是u9沒有去模仿某產品的應用,但我們是對現有著名軟件如微軟,oracle, sap, j de , baan, APics等軟件的應用进行了解,目的是在做比較競爭分析
7、醉眼看世界
用友做了哪些事情来保证U9是一个世界级的ERP系统?
考慮國際化應用: 如多語言,格林威治時間, 日期格式, GAAP, IFRS
考慮業務模型最佳實踐,特別是國內特有的商業模式的創新
了解國際化產品的相關應用,確保產品能與國際產品接軌
考慮客戶化需求如何滿足,在產品上能滿足按需配置, 按需組裝
不斷貼近客戶需求開法採取小步快跑要求來縮短客戶需求與產品距離
標竿用戶能含蓋國內國際在其行業是具有標竿領導的客戶來優化產品
8、fanjunjie
如何定义和推广符合U9的ROADMAP,并帮企业成功上线?U9 有多少基于行业的package,其行业流程定义是基于什么调查和经验基础上的,在将来是否会推出更多的package以满足行业需求。
U9 roadmap是依照設定目標客戶所涉及應用領域來決定產品發版的路線圖。先做關鍵應用後做完整應用再做行業應用。行業目前內定會在機械裝配制造, 醫藥, 食品˙汽配,等等, 當然也會隨著市場狀況來調整行業開發策略。一個行業版本的開發都會有一定數量的原型用戶驗證後才會放在行業標準化產品。
9、luisjoke
(1)U9声称支持有限产能排程,请问支持哪些行业、哪些生产模式下的有限产能排程?其算法机理是什么?如何实现的?有客户在用吗?若有是否提供联系方式供PUBER们验证?
答:V1.0支持的生产线有限能力排程已在大冶成功应用;V1.5的作业资源级有限产能瓶颈排程(TOC)用户上线中;V2版支持了CTP。还有一些东西:多目标优化、基于约束的MRP陆续和大家见面。
(2)U9声称支持实时成本计算,请问如何实现的?有客户在用吗?若有是否提供联系方式供PUBER们验证?
答:U9的实时成本是由实际业务驱动的,同时也是分层次的,可以细到按工序的实时成本,也可以作到按订单的实时成本。
具体地说,如果企业使用了工序转移,系统会在工序移转业务发生的同时进行工序材料和资源成本的归集。如果工序业务发生变更或其它业务引发工序成本的变更,会自动触发工序成本重新计算,实时修正相关各工序的成本。
如果企业未启用车间管理或未使用工序转移,则会在订单进行生产领料、资源耗用申报或完工申报的同时产生订单的成本。
关于U9的实时成本是否有客户在用的问题,因为实时成本的业务驱动特性,只要使用的U9制造的用户都会用到,只是用户关注度和使用程度有所不同而已。
10、cghzb1999
现在连个导入功能都没有,只有导出功能,怎么解释?
答:U9有导入导出功能,并且已经在多个项目的实施中在用。U9提供的是基于EXCEL的导入导出功能。
11、SKYBLUEQQ
众所周知,我们购买的东西数量越多,价格就越便宜, 但是不明白U9的供应商价目表为何不能按数量来做设定?这是个一bug还是设计当初没有考虑到,或者是做demo的顾问不熟悉系统,从而导致找不到该功能?
答:U9的价表支持如下的场景:
1:对价表定义折扣表。在折扣表中可以按数量台阶设置折扣。采购或销售的数量越多,享受的折扣就越大。折扣支持绝对金额,也支持折扣率。
2:通过累计订货数量获取享受不同的采购价格。
举例:本次订货数量100个,系统计算出本年累计数量10100个(含当前PO数量),则按10100个数量取价格。需要通过采购合同(类型为价格合同)来配置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