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晨光科技 >> 文章 >> 新闻、背景、评论等 >> 航空航天 >> 正文  
  中国突破大飞机超临界机翼整体壁板喷丸成形技术         
中国突破大飞机超临界机翼整体壁板喷丸成形技术
[ 作者:佚名    转贴自:http://military.china.com/news/568/20130726/17967667.html    点击数:175    更新时间:2014/2/19    文章录入:admin ]
[注:本站登载的某些文章并不代表本站支持或反对其观点或肯定其真实性]

中国突破大飞机超临界机翼整体壁板喷丸成形技术

2013-07-26 16:21:01  中国航空新闻网

数控喷丸成形高筋整体壁板模拟件

ARJ21飞机外翼下翼面整体壁板
    2008年11月28日,在上海大场机场,首架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ARJ21喷气式客机伴随着巨大的轰鸣声于12时23分冲天而起,翱翔蓝天一小时之后返回,于13时24分平稳降落机场。这标志着国产ARJ21飞机首飞成功,标志着中国已经具备先进客机制造实力。
    大家可曾知道:ARJ21飞机研制成功丝毫离不开尺寸大小不足4毫米甚至更小的小小丸粒,ARJ21飞机超临界机翼壁板复杂气动外型面研制成功更离不开这些小小的丸粒。毫不夸张地讲,小小丸粒成就了ARJ21飞机,小小丸粒成就了中国民机产业。
    丸粒虽小,效果神奇。丸粒选用砂子,可用于清理铸件吹砂、锻件除氧化皮、钢铁制品除锈以及表面修饰等;令人称奇的是丸粒也可以选用面粉,用于清理飞机油漆涂层等。丸粒选用玻璃丸,主要用于喷丸强化,通过在金属构件表面100%饱和喷丸而形成均匀分布的压应力层,提高其抗疲劳和耐腐蚀性能。丸粒选用钢铁丸或陶瓷丸,主要用于喷丸强化和喷丸成形。其中,喷丸成形是指利用高速弹丸有选择地、逐步地撞击金属构件表面而最终使其获得所需外型。ARJ21飞机超临界机翼整体壁板就是采用喷丸成形技术获得复杂气动外型的。
    喷丸成形由喷丸强化发展而来。上世纪50年代初期喷丸成形技术被首次应用于Constellation飞机机翼壁板喷丸成形。喷丸成形由于具有无需成形模具、准备周期短、场地占用少、设备适用性广及加工成本低,而且经过后序饱和喷丸可以明显提高构件疲劳寿命和耐腐蚀性能等显著优势,被广泛应用于飞机整体壁板的成形,如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的波音747、本世纪初期至今的空客A380等。喷丸成形一直是飞机机翼整体壁板首选甚至是唯一的成形手段。


    国内喷丸成形技术研究起步较晚,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期。中航工业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以下简称“制造所”)是国内唯一从事壁板喷丸成形技术研究的科研单位。万事开头难,技术资料的极其匮乏使当时开展喷丸成形技术研究困难重重。制造所积极探索喷丸成形工艺,由摸索喷丸变形规律、落实弹丸供给、开发喷丸设施以及初步应用研究,到自主研制电气控制喷丸机并配套相关主机厂,分别应用于歼6、歼7、歼8、运7、轰6等飞机机翼机身壁板的喷丸成形;至20世纪80年代末期,制造所基本掌握了针对直纹翼型机翼整体壁板以喷丸成形为主的、以机械校形和榔头敲击为辅的喷丸成形工艺,建立了飞机壁板喷丸成形技术标准,编写完成相关工程手册,基本构建完成喷丸成形技术体系及其设备配套。总体而言,这一时期喷丸成形技术研究成效显著,基本满足了上述二代机机翼整体壁板的喷丸成形需要,为日后深入开展研究工作奠定了一定的技术基础。但是,由于受客观条件限制、壁板外型及其技术要求低、技术自身发展规律制约等因素影响,机翼壁板喷丸成形尚无法摆脱机械校形和榔头敲击,因此国内这一时期的机翼壁板喷丸成形尚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纯)喷丸成形。
    20世纪90年代初,国内喷丸成形技术研究迎来第二个高潮。制造所作为型号攻关项目技术顾问和参研单位,面对喷丸成形专业技术人才匮乏、仅有的少数专业人员知识老化、与国外数控喷丸工艺及设备存在代差等严峻问题,精心选型并引进国内首台数控喷(抛)丸机,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掌握了机翼6米级整体壁板喷(抛)丸成形技术,使国内喷丸成形技术跨入数控时代。同期,制造所自主研制成功国内首台数控喷(抛)丸机。相关工艺和设备研究成果分别荣获部级科技成果奖。

    20世纪90年代中期,制造所利用自主研制的技术数控喷丸机,系统研究数控喷丸成形基本规律,重点开发预应力喷(抛)喷丸成形技术。针对亚欧快车AE100飞机研制需求,在国内首次探索研究超临界机翼整体壁板喷(抛)丸成形技术,最终形成具有珍贵价值的超临界机翼整体壁板喷(抛)丸成形技术思想。此外,AE100飞机开创了国内超临界机翼及其整体壁板喷(抛)丸成形技术研究新纪元。
    本世纪初,屡挫屡战的国内民机产业誓死一搏,决心自主研制ARJ21喷气式支线飞机。制造所作为项目组长和参研单位,开展ARJ21飞机超临界机翼整体壁板喷丸成形技术研究。与过去直纹或以直纹为主的机翼整体壁板沿等百分线逐窄条喷丸成形截然不同,超临界机翼整体壁板没有等百分线而且外型不但弦向弯曲且展向弯折并扭转,其喷丸成形困难之大无异于老虎吃天。最终,制造所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和封锁,攻克了ARJ21超临界机翼整体壁板喷丸成形技术,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超临界机翼整体壁板喷丸成形技术的国家,掌握了民机研制和生产的重大、关键及核心技术,研究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至此,我国彻底摆脱了对机械校形和榔头敲击的严重依赖,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喷丸成形,国产飞机6~9万飞行小时寿命不再是奢望。这些研究成果奠定了国内民机研制、生产及产业发展的坚实基础,在国内民机产业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近年来,依然不能制造大型飞机的残酷现实与日益雄厚的国家实力极不相称,国家大飞机发展规划被不失时机地推出。减重是飞机一贯的追求目标,带筋特别是高筋整体壁板具有优异的减重效果、结构效率及密封效果,一直为国内外大飞机所青睐。但是随着筋条高度增加,带筋整体壁板喷丸成形技术难度急剧增大。然而,当时在国内带筋整体壁板喷丸成形被认为是禁区,不具备带筋整体壁板喷丸成形技术能力,更别说高筋整体壁板喷丸成形。为此,制造所针对筋高创造国际纪录的大型复杂带筋整体壁板喷丸成形这一世界性难题,开展大型复杂带筋整体壁板喷丸成形技术研究,最终突破了过去的一个个喷丸成形禁区和堡垒,攻克了大型复杂带筋整体壁板喷丸成形技术难题,执国际带筋整体壁板喷丸成形技术之牛耳,为国产大飞机研制奠定了坚实可靠的技术基础。
    未来,一个前途无限的中国需要一个无比强大的航空工业,一个强盛的航空工业将为喷丸成形技术提供广阔而美好的发展空间,小小丸粒将继续创造一个又一个神奇。

  • 上一篇文章: 中航柔性蒙皮加工技术打破封锁 达国际领先水平

  • 下一篇文章: 中国超塑成形技术应用于某型导弹部件 减重超50%
  •    
    [注:标题搜索比内容搜索快]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temp[148]

  • 2017 年 12 月 21 日委员会决定…[128]

  • 修订第 2019/1616 号实施决定 …[179]

  • SAE001[112]

  • Proe/Creo曲面渐消+倒角教学[76]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外媒:正在唤醒中国的习近平[356]

  • 中国反伪科学运动背后的CIA黑手…[543]

  • [转载]袁隆平真言:中国最大的…[714]

  • 台专家:当年我们造IDF时 大陆…[602]

  • 旅日华人:中国严重误判日本民…[606]

  •  
     相 关 文 章
  • 中国超塑成形技术应用于某型导…[233]

  • 中航柔性蒙皮加工技术打破封锁…[171]

  • 关于申报2014年山东省第一批企…[200]

  • 2008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123]

  • 2007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96]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3 晨光科技        站长:璀璨星辰        页面执行时间:703.13毫秒
    Powered by:MyPower Ver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