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晨光科技 >> 文章 >> 法规政策动向 >> 节能、资源、集约类 >> 正文  
  关于发布水专项2014年度拟立项课题(第一批)择优指南的通知         
关于发布水专项2014年度拟立项课题(第一批)择优指南的通知
[ 作者:佚名    转贴自:http://www.nmp.gov.cn/tztg/201305/t20130510_3203.htm    点击数:80    更新时间:2013/12/9    文章录入:admin ]
[注:本站登载的某些文章并不代表本站支持或反对其观点或肯定其真实性]

关于发布水专项2014年度拟立项课题(第一批)择优指南的通知


日期:2013年05月10日    

各有关单位:
  根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民口)2013年工作计划安排》(国科发专[2013]396号)、《关于做好民口科技重大专项2014年预算编报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财教[2013]15号)和《关于加快推进水专项2014年度计划编制工作的通知》(水专项办函[2013]26号)的要求,拟组织开展2014年度立项课题的申报工作。现将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2014年立项课题申报须统一使用水专项在线管理系统(水专项网站http://nwpcp.mep.gov.cn右下角“在线管理系统”),请各申报单位与水专项办联系获取单位管理员账号进行网上申报,并严格按照课题申报要求和申报指南编写课题申报书、课题实施方案和课题预算书(格式模板及申报功能使用指南从水专项在线管理系统下载中心下载)。请将课题申报书、实施方案、预算书一式20份(1正19副),电子版光盘2份,于2013年5月28日17时前报送至环境保护部水专项实施管理办公室,逾期不予受理。
  二、我办将根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管理暂行规定》和《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管理办法(试行)》的要求,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组织评审,择优确定课题承担单位。
  联 系 人:孙家君 魏东洋 徐 成 赵晓毅(网络管理员)
  电   话:010-84665909,84665907,84665908,84665918
  传   真:010-84665717
  电子信箱:shuizhuanxiang@mep.gov.cn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育慧南路1号水专项管理办公室421室  

水专项管理办公室
2013年5月8日

附件:
1.水专项2014年拟立项课题(第一批)择优指南清单
2.水专项2014年拟立项课题申报要求
3.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4年度拟立项课题申报指南(第一批)

附件1

水专项2014年拟立项课题(第一批)择优指南清单

序号

所属流域

任务属性

课题名称

经费(万元)

组织实施

中央

财政

地方

配套

主题

地方

1

辽河

技术示范

基于水生态系统健康的流域景观生态调控优化技术研究

1700

0

监控

预警

辽宁省环保厅

辽河保护区管理局

2

松花江

技术示范

松花江水生态完整性评价与恢复关键技术示范研究

1700

1700

河流

黑龙江省环保厅

吉林省环保厅

3

淮河

技术示范

淮河流域水质-水量-水生态联合调度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2000

3000

河流

淮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

4

巢湖

技术示范

巢湖西部水源区控制蓝藻改善水质技术集成及工程示范

2000

3000

湖泊

安徽省环保厅

5

三峡

技术示范

基于三峡水库及下游水环境的水库群联合调度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2000

2000

湖泊

湖北省环保厅

重庆市环保局

6

重点流域

产业化

重点流域造纸行业水污染控制关键技术产业化示范

3000

6000

河流

 

7

重点流域

产业化

重点流域印染产业集聚地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关键技术与产业化

3000

6000

河流

 

8

重点流域

产业化

工业园区废水治理及环保服务模式综合示范研究

3000

6000

河流

 

9

重点流域

产业化

水环境监测仪器研发与在线监测社会化服务产业化示范

3000

6000

监控

预警

 

 

附件3

 

 

 

 

 

 

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

2014年度拟立项课题择优指南

 

 

 

 

 

(第一批)

 

 

 

 

 

 

 

 

 

 

 

 

 

 

 

水专项管理办公室

一三年五月


 

 

辽河流域. 2

1基于水生态系统健康的流域景观生态调控优化技术研究. 2

松花江河流域. 5

2松花江水生态完整性评价与恢复关键技术示范研究. 5

淮河流域. 9

3淮河流域水质-水量-水生态联合调度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9

巢湖流域. 13

4巢湖西部水源区控制蓝藻改善水质技术集成及工程示范. 13

三峡流域. 16

5基于三峡水库及下游水环境改善的水库群联合调度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16

产业化课题. 20

6重点流域造纸行业水污染控制关键技术产业化示范. 20

7重点流域印染产业集聚地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关键技术与产业化. 24

8工业园区废水治理及环保服务模式综合示范研究. 28

9水环境监测仪器研发与在线监测社会化服务产业化示范. 32

 

 

 

辽河流域

1基于水生态系统健康的流域景观生态调控优化技术研究

一、概述

该课题是流域水生态承载力调控与污染减排管理技术研究项目下设课题之一。课题基于水生态系统健康维护的需求,在十一五研究成果基础上,开展流域景观与水生态系统之间的作用关系研究,研发流域景观格局水生态风险评估和优化调控技术,构建流域景观格局优化技术和方法体系,促进流域水生态功能分区方案的实际应用,丰富和完善基于以水定陆、综合管理思想的流域分区管理技术和方法体系,为保障辽河流域水生态系统健康提供支撑。

      二、指南内容

1、研究目标

基于水生态系统健康维护需求,开展流域景观与水生态系统之间的耦合作用关系研究,开发一套基于水生态安全的流域景观格局优化和调控技术,提出辽河流域典型水生态功能区的景观格局优化配置方案,形成流域景观格局优化与调控的技术规范和政策建议,为实现流域健康保护提供支撑。

2、研究内容

1)流域景观的水生态效应及表征指标筛选

从物理、化学和水生生物完整性三个方面,分析流域及河岸带等不同尺度景观类型及其配置对水生态系统的影响,揭示流域景观空间配置格局的水生态效应;筛选与水生态系统显著相关的景观格局指标,分析关键景观格局指标的尺度作用范围,建立流域景观生态调控指标体系,研究确定调控指标的阈值范围,为流域景观生态格局优化提供参考约束条件。

2)流域景观格局的水生态风险诊断技术

利用流域景观生态调控指标和阈值,综合考虑水生态功能区内景观单元类型、位置及空间结构等要素,建立景观水生态风险诊断模型,确定水生态风险等级;分析辽河流域土地利用现状特征,诊断流域水生态功能区内景观类型及其配置格局的水生态风险,提出辽河流域土地利用的水生态系统风险等级图。

3)辽河流域景观生态格局优化技术

根据水生态安全风险诊断结果、土地利用现状及水生态保护目标,确定和量化辽河流域景观格局优化目标;研究基于多目标耦合空间优化模型,开展流域景观数量、结构和空间格局优化研究,提出辽河流域景观格局的空间优化情景方案及其专题图件。

4)辽河流域景观生态结构调控方案与应用示范

根据辽河流域景观优化方案、土地利用现状和未来发展需求,确定景观生态结构调控的程度、位置和时序,提出辽河流域景观生态结构调控方案;判定和识别面向水生态健康的重要景观功能区,提出基本生态控制线范围,并开展应用示范;开发辽河流域景观生态监管业务化信息系统,从规划控制、项目环评审批、生态补偿等角度,提出景观生态调控的政策保障措施,出台相应管理办法。

3、考核指标

1)编制《流域景观格局的水生态风险评估技术导则》和《基于水生态系统健康的流域景观生态结构调控与优化技术导则》。

2)提出1km×1km精度辽河流域景观格局的水生态风险评估图件。

3)提出辽河流域景观格局优化方案及其1km×1km精度图件,提出辽河流域景观生态结构调控方案及其1km×1km精度图件。

4)提出辽河流域景观生态结构优化与调控政策建议;

5)提出辽河流域景观生态基本控制线划定方案,制订《辽河流域景观生态基本控制线管理办法》。

6)开发辽河流域景观生态监管业务化信息系统,提供半年业务化运行记录。

7)在浑河-太子河流域建立1个重要景观功能保护区,面积不小于20km2

8)辽河流域典型区域景观生态调控,新增生态用地10km2

4、实施年限

20141月至201612月。

5、课题经费来源及构成

课题预算经费不超过1700万元,全部来自中央财政经费。

6、其它要求

申报单位在景观生态理论方法、水生态系统健康、土地利用优化配置等领域具有一定的研究基础。鼓励中央与地方科技力量相结合组建团队。

松花江河流域

2松花江水生态完整性评价与恢复关键技术示范研究

一、概述

该课题是松花江水污染综合防治与水生态恢复关键技术及综合示范项目下设课题之一。基于松花江流域恢复健康水生态系统和开展水生态完整性评估的技术需求,课题评估松花江流域水生态完整性受损现状与趋势,制定松花江流域水生态完整性恢复阶段目标及战略方案,使1-2种珍稀鱼类种群逐渐恢复,为松花江流域水生态恢复提供技术支撑,是水专项松花江项目水生态恢复关键技术的核心内容,可支撑流域水生态恢复目标的实现。

二、指南内容

1、研究目标

针对松花江流域水生态完整性受损现状,通过研究其生态退化基本过程,构建水生态完整性表征和评价技术方法体系,诊断、识别其受损主要胁迫因素,制定松花江流域水生态完整性恢复阶段目标及中长期战略方案;研发重要水生生物退化生境恢复技术体系,开展3-4种珍稀鱼类人工增殖放流等关键技术示范研究,使1-2种重要鱼类种群逐渐恢复,为松花江流域水生态恢复提供技术支撑。

2、主要研究内容

1)松花江流域物理完整性评价与生态水文调控技术

研究松花江流域水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及其变化趋势,解析其变化驱动力,评价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对水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影响并提出其优化措施;研究河流连通性及生态水文调控对松花江干流水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影响,构建物理完整性指标与评价技术体系,开展松花江流域水生态物理完整性评价,构建水生态服务功能恢复的水文调控技术体系。

2)松花江水化学完整性评价与水生态风险管理技术

研究松花江流域近三十年水环境化学指标时空演变规律,构建水化学完整性指标与评价技术体系,开展水化学完整性评价;解析流域水环境有毒有机污染物来源,分析有机物对流域水质的影响,提出松花江流域氨氮等水生态风险污染物控制阈值,形成松花江水生态风险管理技术体系。

3)松花江流域水生生物贫化过程研究与完整性评价

研究主要水生生物功能群结构特征,揭示水生生物贫化过程,分析诊断水生生物多样性丧失及其生境退化诱因,构建松花江流域生物完整性指标与评价技术体系,开展松花江流域水生态生物完整性评价,构建松花江流域水生生物生境恢复与管理技术体系。

4)松花江水生态恢复方案研究

在水生态分区基础上,构建松花江水生态完整性评价参照值,建立综合生物、化学和物理的水生态完整性评价指标与技术方法体系,开展松花江水生态完整性评价,结合流域生态分区,筛选集成研究高寒地区受损水生态系统功能修复与重建技术,提出松花江流域水生态完整性恢复阶段目标及战略方案。

5)松花江珍稀鱼类恢复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基于松花江水生态系统健康需求,以松花江流域3-4种珍稀鱼类(如大麻哈鱼等)为对象,开展重要产卵场、栖息地等受损生境恢复与重建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在松花江中下游流域开展重要鱼类(大麻哈鱼等)种群恢复、人工增殖放流等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3、考核指标

1)松花江水生态功能恢复示范区:在松花江中下游建成2-3个不低于4000平方米的珍稀鱼类(如大麻哈鱼等)产卵场等适生生境技术示范区;年放归珍稀鱼类3-4种,放归数量不低于10万尾,其中1-2种珍稀鱼类种群逐渐恢复。

2)珍稀鱼类(如大麻哈鱼等)生境恢复技术1套;珍稀鱼类增殖放流关键技术1套。

3)构建松花江流域水生态完整性(物理、化学、生物)评价技术方法与规范。

4)松花江流域沿岸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图集、松花江流域沿岸土地利用格局优化方案及松花江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恢复评估指标体系及技术规范。

5)提出松花江流域氨氮等水生态风险污染物控制阈值,形成流域标准。

6)构建松花江流域水生生物数据库(包括水生生物资源、种群结构特征、多样性变化趋势,水生态变化的主要胁迫因素),提出松花江流域水生生物完整性修复技术体系,为流域水生态恢复提供技术支撑。

7)提交松花江流域水生态完整性恢复阶段目标和战略方案。

8)申请发明专利3-5项,其中授权2-3项;完成专著1-2部。

4、实施年限

20141月至201612月。

5、课题经费来源及构成

中央财政资金不超过1700万元,地方等配套资金与中央财政资金比例不少于1:1

6、其它要求

申报单位应在水生态领域具有良好的研究基础。鼓励中央与地方科技力量相结合组建团队。


淮河流域

3淮河流域水质-水量-水生态联合调度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一、概述

该课题是淮河流域水质改善与水生态修复技术研究与综合示范项目下设课题之一。课题基于提高流域生态系统用水保证度、提升流域水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和人工系统保障能力的需求,针对淮河多闸坝群,重点闸坝调控能力、水位、下泄流量、水量平衡、水质保护目标、水生态修复的约束等问题,研发暴雨洪水预报与水质-水量-水生态分布式模型耦合技术、水生态需水保障关键指标及闸坝可调性识别技术、水质-水量-水生态多维调控,构建多闸坝运行下汛期(防洪防污调度)-非汛期(水生态调度)全过程水质-水量-水生态演变和预警预报的流域水系统模型,建成以改善水质、保护水生态为目标的信息化管理平台,降低大型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发生的概率,为淮河流域重要水域水生态调度提供支撑。

二、指南内容

1、研究目标

基于十一五以防止淮河污染团事件为主的闸坝调度,扩展到以水生态调度为核心、综合考虑防洪防污目标的汛期-非汛期全过程联合调度,研发多闸坝河流水质-水量-水生态联合调度关键技术,构建多闸坝水质-水量-水生态联合调度系统,建设服务于信息化管理的淮河流域水质-水量-水生态联合调度平台,并开展应用示范,为淮河流域水生态修复提供技术支撑。

2、主要研究内容

1)淮河流域典型水域(洪泽湖以上)水生态系统生态演变及其与水文过程关系研究

选择淮河流域典型水域(洪泽湖以上)水域,设定水生生态监测站点,鉴别主要水域生态系统组成与生境,筛选反映河流健康的关键指示生物,揭示其生态演变规律,确定河流生态系统对闸坝群调控下水量水质变化的响应关系,建立闸坝群调控与河流水文、水质及水生态响应模型,提出闸坝对生态影响的评估指标体系和量化方法,研究确定一组与水相联系的河流生态健康调控阈值。

2)多闸坝水质-水量-水生态耦合模拟模型集成与拓展

以流域水循环为基础,结合闸坝及河流断面空间分布,吸纳十一五及以前针对淮河流域研制的各种水文模型、水质模型、突发水污染事件全过程预警预报模型、河道洪水演进模型、水文-水动力-水量耦合模型,研制河湖水生态变化模拟模型,基于生态水文学理论,通过流域水系统多模型耦合、集成、拓展,最终形成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开放式淮河流域多闸坝水质-水量-水生态耦合模拟模型。

3)淮河主要水域生态需水保障及闸坝调控技术研究

基于任务(1)的研究成果,系统分析淮河水质水量与水生态多样性、生境之间的关系,确定不同水生态功能区内主要河流的生态基流、主要湖泊的生态水位、主要区域的生态需水量,研究生态用水调控的约束性条件,如水位、标准、阈值等问题,制定保障主要水域生态需求的措施,并与闸坝可调控能力对比,分析闸坝在保障水域生态需水上的可调控性。

4)淮河流域水质-水量-水生态多维调控技术与调度系统平台示范

通过研究确定综合考虑防洪、防污、供水、水生态保护的多目标函数,确定考虑重点闸坝的调控能力、水位、下泄流量、水量平衡、水质保护目标、水生态修复的约束条件,研究闸坝群水质-水量-水生态多维调控技术。在十一五成果基础上,建设更加实用、更加全面、更加深入的水质-水量-水生态联合调度决策支持平台。

3、考核指标

1)提出1套淮河流域水生态系统健康技术方法及与水相联系的影响阈值。

2)研究示范区(指淮河流域洪泽湖以上区域)通过调度,大型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发生的概率(相对不进行调度)下降75%(即:未实施联合调度的大型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概率为P1,通过调度后水污染事件的概率为P2,要求P2≤P1×(1-75%) )。

3)实现淮河流域重要水域水生态调度,使生态用水保证率从50%提高到75%

4)突破关键技术3项(即暴雨洪水预报与水质-水量-水生态分布式模型耦合技术、水生态需水保障关键指标及闸坝可调性识别技术、水质-水量-水生态多维调控),并应用于调度示范。申请4-5项以上发明专利,其中授权3项,或软件著作权。

5)建设完成淮河流域干流及主要支流水质-水量-水生态联合调度系统,并在淮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实现业务化运行。

6)建立15个淮河干流及主要支流控制性水质自动监测网(包括水质自动监控断面)。

4、实施年限

20141月至201612月。

5、课题经费来源及构成

中央财政资金不超过2000万元,地方等配套资金与中央财政资金比例不少于1.5:1

6、其它要求

申报单位具有较好的淮河水质水量水生态联合调度相关研究领域的工作基础鼓励中央与地方科技力量相结合组建团队。


巢湖流域

4巢湖西部水源区控制蓝藻改善水质技术集成及工程示范

一、概述

该课题是巢湖水污染控制与重污染区综合治理技术及工程示范项目下设课题之一。项目针对我国发展中地区大型湖泊富营养化治理中面临的污染问题,研发集成污染源控制、重污染入湖河流的污染负荷削减、重污染水域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以及蓝藻污染控制等技术,形成适用于发展中地区大型湖泊富营养化治理的技术体系。该课题针对巢湖西部蓝藻聚积重污染区,研发集成除藻控藻成套技术和装备,支撑项目目标实现,并为发展中地区湖泊的蓝藻污染治理提供技术支撑。

二、指南内容

1、研究目标

针对巢湖西部(合肥塘西)水源保护区蓝藻污染严重、水源功能丧失等问题,研发与集成去除水华蓝藻种源、控制蓝藻堆积腐败、改善水质的除藻控藻技术,形成巢湖水源区蓝藻污染控制技术系统、成套设备和全巢湖蓝藻污染控制方案,通过工程示范和技术推广,促进巢湖西部水源区水质改善。

2、主要研究内容

1)湖底蓝藻种源及死亡残体清除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

针对塘西水源保护区湖底长期积累的大量越冬蓝藻及夏季死亡残体形成的内污染源问题,研发湖底除藻成套技术,并研制工程设备,在塘西水源保护区投入运行。

2)水源区蓝藻聚积污染防控技术集成与工程示范

以巢湖塘西水源区为研究对象,针对蓝藻聚积覆盖-死亡腐烂引起水质污染的问题,研究与集成水面蓝藻远程防御、蓝藻清除技术,并进行规模化工程示范。

3)蓝藻藻浆原位处置与资源化技术研究

针对巢湖除藻控藻产生的大量含水率高的蓝藻藻浆处理难题,研发原位微生物发酵、营养元素物理萃取等无害化原位处置技术方法,研制低成本处置设备。

4)巢湖蓝藻污染控制方案与成套技术

评估筛选国内外蓝藻治理和资源化利用技术,针对全巢湖水华蓝藻分布和聚积的时-空规律,集成蓝藻灾害主动防御和资源化成套技术,形成巢湖蓝藻污染控制系统方案。

3、考核指标

1)研制出湖底越冬蓝藻和夏季死亡残体清除工程设备样机,单机作业效率≥2000m2/h,单位面积能耗≤0.05千瓦时/m2,并开展应用示范。

2)建设塘西水源区蓝藻聚积污染防控示范工程并进行业务化运行。控藻工程区面积不小于10km2,收集处理富藻水能力≥3m3/d;基本消除蓝藻聚积污染现象,水体中鲜藻平均含量小于1000mg/L

3)研发出蓝藻藻浆无害化原位处置成套技术和设备样机,蓝藻藻浆的处置费不高于60/吨。

4)形成《巢湖蓝藻污染控制方案》和《湖泊蓝藻污染防控和资源化技术集成指南》。

5)申请发明专利5项以上,其中授权3项以上;出版专著1部。

4、实施年限

20141月至201612月。

5、课题经费来源及构成

中央财政资金不超过2000万元,地方财政资金与中央财政经费比例不低于1.5:1

6、其它要求

申报单位在湖泊蓝藻污染控制方面具有较好的科研工作基础。课题研究要注重产学研用结合。


三峡流域

5基于三峡水库及下游水环境改善的水库群联合调度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一、概述

该课题是“三峡水库水污染综合防治技术与工程示范”项目下设课题之一。以溪洛渡-向家坝-三峡等骨干水库为研究区,在水专项十一五三峡项目研究基础上,紧密结合三峡蓄水运行下的水环境特点和三峡后续规划、地方十二五环保规划的重点任务,开展在保证水库群防洪、发电、通航等传统效益下的梯级水库群联合调度改善三峡水库及下游水环境的示范研究,形成考虑水生态良性发展需求的水库群多目标联合优化调度集成技术,构建水库群联合多目标调度决策支持系统及可视化平台,并在三峡水库及下游水环境改善中进行示范,为保障水库水环境安全,实现库区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技术支撑与管理支持。

二、指南内容

1、研究目标

针对水库群调蓄对三峡水库及其下游水环境的影响,构建水库群多目标联合调度决策支持系统及可视化平台,溪洛渡-向家坝-三峡等骨干水库开展多目标联合调度示范,实现业务化运行,为三峡水库及下游水环境污染防治、水质改善和饮用水安全保障提供技术支撑。

2、主要研究内容

1水库群多目标联合调度数值模拟技术研究

探明三峡水库水环境变化与上游水库群运行的响应关系,形成上游水库群调度对三峡水库水环境影响的评价指标体系,研发构建溪洛渡向家坝三峡水库群多目标联合调度耦合模型,形成水库群多目标联合调度数值模拟技术体系。

2)库区支流水华控制的水库群联合调度技术研究及示范

针对库区支流水华问题,建立耦合上游水库群调度过程的三峡库区干、支流水流-水质-水生态模型,研究库区支流水华的预测预报方法,提出水库群联合调度防控支流水华的可行调度方法,形成基于支流水华防控的调度准则,并开展调度示范。

3)基于库区水源地安全保障的联合调度技术研究

针对库区水源地安全保障要求,研究水库群联合调度对水源地环境安全的影响机制,提出保障三峡水库饮用水源地水环境安全的梯级水库群联合调度的可行方法,形成应对突发水污染事件的多等级应急响应技术措施及调度预案。

4)基于库区下游生态环境改善的联合调度方案研究及示范

研究三峡水库调蓄对下游江湖关系及水生态、水环境的影响,建立确保长江中游河段、通江湖泊以及调用水区域的水环境安全综合评判指标体系,形成保障下游水环境安全的水库群联合调度方案,并进行调度示范。

5)水库群联合调度方案集成及可视化平台构建

研究水库群优化调度方案的生成及多维评估方法,评估调度方案实施风险,实时优选多维调控方案,实现基于水量、水质、水生态综合效益最大化的协调调度,构建水库群联合调度决策支持系统及可视化业务应用平台,并在溪洛渡向家坝三峡水库群进行示范。

3、考核指标

1)突破三峡及上游梯级水库群水量-水质模型耦合模拟,完成三峡及上游阶梯水库群基础信息数据库1套、三峡及上游阶梯水库干流水流水质模型1套、三峡水库支流水华预测预报模型1套、三峡库区饮用水源地水质安全预警预报模型1套、水库群多目标优化调度的模型及方法1套;

2)提交水库群梯级联合调度保障三峡水库及其下游生态安全的可行性分析报告,水库群梯级联合调度中长期预防调度方案和短期应急调度方案,形成保障三峡水库及其下游生态安全的水库群梯级联合调度运行准则,并在“溪洛渡—向家坝—三峡”水库群工程调度中得到应用;

3)通过水库群联合调度,与“十一五”末相比,库区典型支流水华暴发程度下降50%以上(包括暴发频率、暴发范围和持续时间),藻类生物量降低50%以上,水华影响范围缩小60%以上;

4)形成保护三峡水库饮用水源地应对突发水污染事件的多等级应急响应调度预案及应对技术措施库;水源地发生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状态下,通过应急调度,使水环境在1-5天内满足水源地取水要求;

5)通过联合调度,保障长江中下游及通江湖泊枯期生态流量和环境水位,重要取水口水质保障率不低于95%

6)建设完成“三峡及其上游梯级水库群联合调度决策支持系统及可视化业务应用平台”1套,并在“溪洛渡—向家坝—三峡”水库群实现业务化应用;

7)申请发明专利5项,其中授权3项;获得软件著作权5项以上,出版专著1部。

4、实施年限

20141月至201612月。

5、课题经费来源及构成

中央财政资金不超过2000万元,地方等配套资金与中央财政资金比例不少于1:1

6、其它要求

申报单位具有大型水库流域水污染防控的工作基础,鼓励中央和地方科技力量相结合组建团队。


产业化课题

6重点流域造纸行业水污染控制关键技术产业化示范

一、概述

水专项产业化是水专项十二五实施计划重要任务之一,是以科技重大专项的实施支持、培育、引领和带动环保产业的发展,推动重点流域水污染治理和目标的实现。重点围绕重污染行业清洁生产与末端控制技术研发与产业化、推动环保服务业发展、促进水专项重点流域水质改善和构建产业化平台、开展具有产业化前景的新技术、新装备的研发等方面部署实施。该课题围绕我国造纸行业存在水资源消耗高、污染排放强度大、废水成分复杂、处理成本高、废水资源回用率低等问题开展实施,通过示范形成造纸行业污染防治技术与装备产业化,并在重点流域进行推广应用。

二、指南内容

1、研究目标

研发化学法制浆过程水污染源头控制关键技术、化学机械法制浆过程废水零排放技术和废水深度处理技术,并形成各类技术与装备的产业化能力,在重点流域建设产业化示范基地,建成产业化示范推广生产线,建成技术转移信息平台,健全造纸行业基于水污染控制技术的长效管理机制及管理体系,形成以大型造纸企业、环保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等为核心,以造纸行业水污染控制关键技术与装备的研发和产业化为任务的产业联盟,解决造纸行业面临的水污染难题,提升我国造纸行业水污染控制关键技术和装备产业化水平。

2、主要研究内容

1)化学法制浆过程水污染源头控制关键技术开发与集成

选择有代表性的原料,优化和研发化学法制浆过程控制关键技术及装备,重点研究深度脱木素技术,黑液提取率提升技术、中浓纸浆清洁漂白技术等,研发与之配套的适应中大产业规模的系列化装备和自动化控制技术,降低化学法制浆过程的废水排放量和污染负荷,实现化学浆生产的源头减排。

2)化学机械法制浆过程废水近零排放技术示范

研究化学机械法制浆过程的最优化水循环技术,研究废液高效浓缩、燃烧技术,研发高浓浓缩设备等过程关键设备,使化机浆废水经浓缩后燃烧,回收废水中的碱,从而实现化机浆生产废水的近零排放

3)造纸行业废水深度处理技术和循环利用技术研究

通过研发废纸等原料造纸末端废水阴离子垃圾(DCS)捕集技术等,进一步提高过程用水重复利用率,实现造纸行业废水深度处理。研发高级氧化技术等新型深度处理技术与装备。

4)造纸行业水污染控制关键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建设

在重点流域内选择大中型造纸企业,依托化学浆生产过程水污染源头控制关键技术、化机浆生产近似零排放技术、废纸制浆和造纸过程深度处理技术等建设化学制浆、化学机械法制浆、废纸制浆和造纸生产过程的水污染控制关键技术产业化示范生产线,从源头减排和末端治理两个方面实现示范生产线废水达标排放。

5)造纸行业水污染控制技术转移推广平台建设

建立造纸行业清洁生产和废水处理科技成果开发、工程化和市场化产业联盟。创新产业-技术-创新新型产业化体系,建设造纸行业水污染控制技术转移信息平台。

3、考核指标

1)形成化学法制浆过程深度脱木素技术脱木素率大于40%,漂前纸浆硬度(Kappa值)低于8,黑液提取率大于85%,中段废水排放量小于30m3/t浆;中浓纸浆氧脱木素塔、中浓纸浆混合器、蒸汽混合器、二氧化氯漂白塔等研发的关键设备,形成中大规模生产能力的2-3个系列设备;完成1-2个化学法制浆示范生产线,生产规模5万吨/年以上(非木浆)。

2)形成化学机械法制浆过程最优化水循环技术,实现进入废水处理工段的水量小于10m3/t浆,通过高效浓缩技术与设备实现废水固含量从1.5%左右浓缩至40%以上,研发与之相配套的废液降膜式多效蒸发器1套;完成1-2个化学机械法制浆示范生产线,生产规模10万吨/年以上(木浆)

3)研发废纸制浆及造纸生产过程深度减排技术,实现工艺过程水重复利用率:废纸制浆过程大于85%,造纸过程大于90%;废水深度处理技术要求深度处理段水处理达标成本低于45.00/t纸;完成2-3个废纸制浆示范生产线,生产规模在10万吨/年以上和造纸过程示范生产线生产规模不小于10万吨/年,每条生产线废水处理规模不低于15000m3/d

4)完成6-8个或废水处理总规模不小于200000 m3/d化学法制浆、化学机械法制浆、废纸制浆及造纸生产等工程推广工作,示范项目废水实现达标排放。

5)产业联盟及推广平台:建设造纸行业产学研用一体化的水污染控制产业联盟1个,执行期内实现累计产值不低于10亿元;建成造纸行业水污染控制技术转移信息平台1个。

6)与行业协会联合发布化学浆、化机浆、废纸浆生产及造纸生产过程的水污染控制的行业技术指导性文件,形成造纸行业水污染控制关键技术与装备产业化推广的应用规程,修订和完善造纸行业清洁生产体系标准。申请发明专利10项以上,其中授权6项。

4、课题实施年限

20141月至201612

5、课题经费来源及构成

中央财政经费不超过3000万元,地方等配套资金与中央财政资金比例不少于2:1

6、其他要求

1)申报单位必须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高新技术企业,具有造纸行业废水处理的研究经验和成果,具备技术产业化推广和环保市场拓展的能力,可组织联合体共同申报。

2)课题实施地点在水专项实施的重点流域(三河三湖一江一库、东江和洱海),优先支持在松花江、辽河、太湖和滇池流域实施;采用中央财政经费后补助方式予以支持。

3)申报单位具有在造纸行业废水处理技术研发及实际工程的设计、施工、管理等工作基础。

 


 

7重点流域印染产业集聚地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关键技术与产业化

一、概述

水专项产业化是水专项十二五实施计划重要任务之一,是以科技重大专项的实施支持、培育、引领和带动环保产业的发展,推动重点流域水污染治理和目标的实现。重点围绕重污染行业清洁生产与末端控制技术研发与产业化、推动环保服务业发展、促进水专项重点流域水质改善和构建产业化平台、开展具有产业化前景的新技术、新装备的研发等方面部署实施。该课题围绕我国印染行业处理产业集中度偏低,印染废水中的染料可降解难度不断加大,同时废水的色度大、含盐量高、表面活性剂和难降解浆料含量高,现有处理技术难以稳定达到新排放标准要求、废水资源回用率低等问题开展实施,通过示范并推广印染行业和印染工业园区废水处理和水资源回用关键技术。

二、指南内容

1、研究目标

研发纺织印染行业及印染工业园区废水稳定达标和深度处理的关键技术,形成废水深度处理和水资源回用的集成技术体系;构建园区内的水资源循环利用系统,为实现重点流域纺织行业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削减提供技术支撑。成立纺织印染行业废水处理关键技术、装备、工艺研发和产业化为任务的产学研用一体化产业联盟。

2、主要研究内容

1)印染企业废水深度处理关键技术、设备和工艺研究

重点研发印染企业清洁生产、末端治理和提标改造关键技术、设备和工艺。研发强化预处理技术和絮凝复合药剂,采用高性能填料的强化生物稳定达标处理技术。研发催化臭氧氧化技术,集成高级氧化与生物耦合深度处理技术。形成印染行业清洁生产、废水稳定达标和深度处理的成套装备和工艺。

2大型纺织印染行业基地废水深度处理提标改造工程示范

针对纺织工业园对纺织废水高质量排放需求,形成以生物处理为核心对有机污染物和特征污染物高效去除的低成本深度处理工艺,同时对稳定达标的工艺流程和关键参数进行优化研究。依托大型印染工业基地,完成具有核心技术和设备的大型印染生产基地废水深度处理成套工艺技术的工程示范,实现纺织印染废水处理后稳定达到国家、地方和行业排放标准。

3纺织印染工业园水资源循环利用体系示范研究

研发源头清污分流-就地处理及回用技术废水高品质处理工艺和污泥处置技术等,形成分级处理、分质供给、循环利用的水资源利用体系。构建涵盖纺织工业园不同用途的废水再生回用和循环利用系统的水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建设纺织工业园区水资源循环利用示范工程。

4)印染行业废水处理及资源化创新联盟和推广平台构建研究

建立以企业为主导的纺织印染行业废水深度处理技术的产业-技术-创新产业联盟。开展高性能填料、药剂的系列化、标准化研究。进行催化高级氧化反应器、高级氧化与生物膜耦合处理技术等单元的设备化、系列化、标准化研究,形成印染行业废水深度处理和处理回用技术的成套装备。在示范工程的基础上建立纺织印染行业废水处理核心技术、设备和材料研发中心和产业化推广平台。

3、主要考核指标

1)研发1-2种强化絮凝复合药剂、1-2种高性能填料和2-3项高级氧化技术,申请发明专利5-7项,其中授权4项。

2)建设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实现废水稳定达标的示范工程2-3项;建设印染企业废水深度处理示范工程2-3项,总处理规模不低于3m3/d十二五期间研发技术的新增产值超过1亿元,其中在重点流域产值累计不低于30%。

3)建成印染工业基地废水处理稳定达标工程示范,建设总规模不低于20 m3/d,出水稳定达到《纺织染整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87-2012)水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要求。

4)在重点流域纺织工业园区建立废水深度处理与循环利用示范工程,再生回用水利用规模不小于10m3/d,园区水循环利用率达到70%以上。

5)建设1-2个纺织工业园区废水处理和循环利用产业化模式与关键技术展示基地,培育1-2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环保技术服务或设备生产的环保高新技术龙头企业,建成印染行业废水处理和循环利用产业联盟,联盟在十二五期间产值累计高于5亿元,其中在重点流域产值累计不低于30%。

4、课题实施年限

20141月至201612月。

5、课题经费来源及构成

中央财政资金不超过3000万元,地方等配套资金与中央财政资金比例不少于2:1

6、其他要求

1)申报单位必须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高新技术企业,具有纺织印染行业废水处理的研究经验和成果,具备技术产业化推广和环保市场拓展的能力,可组织联合体共同申报。

2)课题实施地点在水专项实施的重点流域(三河三湖一江一库、东江和洱海),优先支持在松花江、辽河、太湖和滇池流域实施;采用中央财政经费后补助方式予以支持。

3)申报单位具有在纺织印染行业废水处理技术研发及实际工程的设计、施工、管理等工作基础。


 

8工业园区废水治理及环保服务模式综合示范研究

一、概述

水专项产业化是水专项十二五实施计划重要任务之一,是以科技重大专项的实施支持、培育、引领和带动环保产业的发展,推动重点流域水污染治理和目标的实现。重点围绕重污染行业清洁生产与末端控制技术研发与产业化、推动环保服务业发展、促进水专项重点流域水质改善和构建产业化平台、开展具有产业化前景的新技术、新装备的研发等方面部署实施。该课题围绕我国工业园区综合排水水质复杂、处理难度大、水资源回用率低、水环境综合治理服务模式和商务模式缺乏、运营与监管困难等问题开展实施,通过示范形成工业园区废水治理及环保服务服务模式并在全国推广应用。

二、指南内容

1、研究目标

开发工业园区废水综合处理关键产品、技术与成套化装备,形成污染物源头治理、生物强化及深度处理等集成技术体系;进行工业园区废水处理和深度处理的关键设备和工艺的成套化、标准化及产业化研究;培育大型专业化水环保服务环保企业,实施综合型工业园区一站式环保服务和行业主导型工业园区综合环境建设管理的模式示范。建设工业园区水环境综合治理与水资源回用示范基地,成立工业园区环保服务模式创新的产业联盟。

2、研究内容

1)综合型工业园区一站式环保服务模式创新及工程示范

针对综合型工业园区,创新给水规划、设计与供给,企业分散处理与园区集中处理,废水末端深度处理与循环回用的全流程一站式环环保服务和商业运行模式;研发运行成本低、处理效果好的新型复合预处理和污水集中处理集成工艺及成套化设备。围绕园区重点企业废水分散预处理、收集、集中处理和深度处理等环节建立示范工程。

2)行业工业园区综合环境建设管理服务模式创新及工程示范

根据行业工业园区特点创新综合环境建设和管理模式,设计工业园区废水分质分流收集、计量和水质监测网络,通过企业排污行为管理、管网维护、收费体系建立及预售排污权管理等制度,创新环境合同管理的服务模式。开发工业园区稳定达标技术、受纳废水的水环境监控技术,围绕工业园区废水收集、处理、回用和污泥处理等关键环节,在重点流域建立行业工业园区综合环境建设管理模式的工程示范。

3)重点流域行业园区废水资源化技术产业化及工程示范

在重点流域内选择纺织、制药、化工等重污染行业主导型园区,研究园区纳管废水分质收集、分别处理和强化生化处理技术,建设园区废水稳定达标的示范工程;同时,研发非膜技术的深度处理组合工艺及关键设备,建立园区统一的分级处理、分质供给、串联和循环利用的示范工程。

4)工业园区环保服务模式及产业化推广平台建设

培育大型专业化运营环保企业,依托示范项目建立示范展示基地和实验基地。围绕工业园区废水处理及回用技术、专业化环境服务商模式,建立以工业园区环保服务业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形成工业园区环保服务模式和产业化推广平台。

3、主要考核指标

1)培育1-2家专业化的工业园区水环保服务投资、设计、建设和运行的环保高新技术龙头企业,核心产品(含服务)新增产值不低于2亿元/年。

2)建设10-20个企业预处理和废水收集项目,研发2-3种工业园区分散废水深度处理高性能填料和设备,开发3-5套工业园区废水深度处理关键成套化设备,申请发明专利5-7项。

3)在重点流域建设1-2个综合型工业园区一站式环保服务模式示范,规模不低于30000m3/d,出水全面达标排放;建设1-2个规模行业工业园区综合环境建设管理模式示范,规模不低于20000m3/d。完成1-2个以行业工业园区废水处理厂示范工程建设,实现稳定达标或回用水量不小于50000m3/d

4)依托示范工程建设1-2项工业园区环境服务、废水处理和回用技术展示和试验基地,具备完成典型工业园区废水处理技术中试研究的设施建设,并实现年接待访问人员不少于800人次

5)建立工业园区专业化环保服务产业技术创新联盟1个,形成产学研用一体化运行新机制。课题实施期间,产业化推广工程应用规模累计不少于10个园区或不低于20m3/d处理水量,实现总产值不低于10亿元,其中在重点流域产值累计不低于30%

4、课题实施年限

20141月至201612月。

5、课题经费来源及构成

中央财政资金不超过3000万元,地方等配套资金与中央财政资金比例不少于2:1

6、其他要求

1)申报单位必须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高新技术企业,具有先进的工业园区废水综合处理技术及不少于2项以上的工业园区废水综合治理工程业绩,可组织联合体共同申报。

2)课题实施地点在水专项实施的流域范围(三河三湖一江一库、东江和洱海),优先支持在松花江、辽河、太湖和滇池流域实施;采用中央财政经费后补助方式予以支持。

3)联盟单位具有在工业园区废水处理技术研发及实际工程的设计、施工、管理等工作基础。


 

9水环境监测仪器研发与在线监测社会化服务产业化示范

一、概述

水专项产业化是水专项十二五实施计划重要任务之一,是以科技重大专项的实施支持、培育、引领和带动环保产业的发展,推动重点流域水污染治理和目标的实现。重点围绕重污染行业清洁生产与末端控制技术研发与产业化、推动环保服务业发展、促进水专项重点流域水质改善和构建产业化平台、开展具有产业化前景的新技术、新装备的研发等方面部署实施。该课题围绕我国水环境便携式检测仪自动化程度低、有机有毒污染物和藻分类监测设备缺乏、在线监测装备运行效果不理想等问题开展实施,通过研究形成重金属、有机有毒污染物和藻类等因子监测的关键技术和装备,并在全国推广应用。

二、指南内容

1、研究目标

围绕新形势下水环境监测装备需求,结合水专项十二五实施目标,重点突破水质重金属、有机有毒污染物及藻类等因子监测关键技术,研制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水质监测装备,实现产业化应用;开展水质在线监测系统的网络化运行维护共性技术研究,探索建立高效的在线监测社会化服务模式,实现规模化示范。通过监测装备研发和社会化服务模式探索,以提升我国流域水环境监测管理能力和效率。

2、研究内容

1)便携式水中重金属自动检测仪的研制

针对水中重金属污染物的现场快速检测需求,研制集成分析流路、具有高灵敏度的便携式水中重金属自动检测仪,实现铅、镉、汞、砷等污染物的现场自动快速检测。

2)水中有机有毒污染物检测仪的研制

针对水中有机有毒污染物的现场快速检测需求,突破快速色谱和小型化质谱等关键技术,研制便携式水中有机有毒污染物检测仪和配套的固相微萃取样品富集装置。针对水中有机有毒污染物的在线监测需求,突破全自动样品预处理和色谱质谱联用分析等关键技术,研制集前处理与质谱分析于一体的水中有机有毒污染物在线监测仪。

3)藻及营养参数在线检测仪的研制

针对水体中藻类及其生长营养参数的在线监测需求,研制快速、灵敏的藻在线分类监测仪和藻类生长营养元素(氮、磷、硅)在线监测仪,实现绿藻、蓝绿藻、褐藻和隐藻的在线快速分类监测,以及氮、磷、硅等生长营养参数的原位在线监测。

4)水质在线监测装备物联化共性技术研究

针对我国水质在线监测装备的应用现状,开展水质在线监测系统的过程状态监控、故障自诊断分析、网络远程维护等物联化共性技术研究,制定物联化标准集,开发网络化管理平台,实现水质在线监测系统的网络化管理和服务。

5)水质在线监测社会化服务模式示范

围绕我国重点保护流域水污染防治与监控预警需求,结合课题研制的在线监测装备和网络化管理服务平台,在太湖、辽河等重点流域开展污染源排放废水、地表水等水质在线监测社会化服务模式探索,建立规范的水质在线监测社会化服务体系,并实现规模示范。

3、考核指标

1)研制便携式水中重金属自动检测仪4款,实现铅、镉、汞、砷等污染物的现场快速检测,分析过程全自动,检测下限≤1μg/L

2)研制便携式水中有机有毒污染物检测仪,配套的固相微萃取样品富集装置,甲苯、乙苯、对二甲苯、邻二甲苯、乙丙苯等有机物污染物的现场快速检测仪各1款,分析时间不超过5分钟,仪器重量不超过14kg,功耗不超过120W,检出限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规定的分析检测要求;

3)研制集前处理与质谱分析于一体的水中有机有毒污染物在线监测仪1款,实现水体中甲苯、乙苯、对二甲苯、邻二甲苯、乙丙苯等有机有毒污染物的在线监测,分析时间不超过30分钟,检出限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规定的分析检测要求。

4)研制快速、灵敏的藻在线分类监测和藻类生长营养元素(氮、磷、硅)等4类在线监测仪,实现绿藻、蓝绿藻、褐藻和隐藻等4类藻的在线快速分类检测,以及氮、磷、硅等生长营养参数的原位在线监测,氨氮、正磷酸盐的检测下限不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关于III类湖泊水体的限值要求。

5)研制水质监测仪器及配套装置12款以上。

6)编制水质在线监测装备物联化标准集1套,开发在线监测装备网络化管理软件平台1套。

7)形成在线监测装备社会化服务管理规范1套,并在太湖、辽河等重点流域形成具有一定集中度的规模化示范,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社会化服务示范覆盖不少于50/套仪器,地表水在线监测社会化服务示范覆盖不少于200/套仪器。

8)建成水环境监测仪器研发和社会化服务产业创新联盟,联盟在课题实施期内累计产值10亿元。

9)申请发明专利15项,其中授权9项。

4、课题实施年限

四年,20141月至201612月。

5、课题经费来源及构成

中央财政资金不超过3000万元,地方等配套资金与中央财政资金比例不少于2:1

6、其他要求

1)申报单位必须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高新技术企业,且应具有先进的环境监测设备生产技术,可组织联合体共同申报。

2)课题实施地点在水专项实施的重点流域(三河三湖一江一库、东江和洱海),优先支持在松花江、辽河、太湖和滇池流域实施;采用中央财政经费后补助方式予以支持。

 

 

  • 上一篇文章: 关于发布水专项2014年度拟立项课题(第二批)择优指南的通知

  • 下一篇文章: 关于发布水专项“城市污水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装备产业化”等13个课题申报指南的通知
  •    
    [注:标题搜索比内容搜索快]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轨道钢承重计算公式及应用[109]

  • 【选型】如何为变频器选取阻值…[91]

  • AIS2023参展厂商名录[365]

  • AGV综合选型[173]

  • APIE 2023第4届亚太国际智能装…[140]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外媒:正在唤醒中国的习近平[305]

  • 中国反伪科学运动背后的CIA黑手…[495]

  • [转载]袁隆平真言:中国最大的…[670]

  • 台专家:当年我们造IDF时 大陆…[572]

  • 旅日华人:中国严重误判日本民…[578]

  •  
     相 关 文 章
  • 中国环保产业走出去的机遇与挑…[51]

  • 美国研发3D打印术:24小时内造…[143]

  • 山东德州斥资亿元新建4座污水处…[109]

  • 环保新技术 污泥变“燃料”[125]

  • 关于印发《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146]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3 晨光科技        站长:璀璨星辰        页面执行时间:363.28毫秒
    Powered by:MyPower Ver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