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晨光科技 >> 文章 >> 新闻、背景、评论等 >> 军事 >> 正文  
  美军展示B-2与超级炸弹 能摧毁一切掩体         
美军展示B-2与超级炸弹 能摧毁一切掩体
[ 作者:佚名    转贴自:http://mil.qq.com//a/20131030/006789.htm#p=1    点击数:88    更新时间:2013/10/30    文章录入:admin ]
[注:本站登载的某些文章并不代表本站支持或反对其观点或肯定其真实性]

美军展示B-2与超级炸弹 能摧毁一切掩体

近日,美国媒体公开了B-2隐形轰炸机携带波音公司研制的GBU-57重型钻地炸弹一齐亮相的画面。
GBU-57重型钻地炸弹又被称为“炸弹之父”,该导弹长6米,重约13吨,主要用来打击地下深处的指挥中心以及大规模杀伤性武器。GBU-57重型钻地炸弹通常由B-52轰炸机搭载投放,虽然最初设计时可以由B-2隐形轰炸机作为投放平台,但B-2轰炸机与GBU-57重型钻地炸弹同时亮相的画面不多见。
GBU-57重型钻地炸弹是现代武器发展历史上比较著名的“大杀器”,除了“炸弹之父”外,还有“炸弹之母”、“炸弹之王”、“滚球”等等大炸弹。

GBU-57重型钻地炸弹由美国波音公司研制,是目前最大的常规钻地炸弹,因其重量、威力均超过之前美国的“炸弹之母”以及俄罗斯的“炸弹之父”,被媒体称为“炸弹之祖”。“炸弹之祖”重约13.6 吨,外壳长约6.25 米,直径约80厘米,可由B-52“同温层堡垒”轰炸机及B-2“幽灵”隐形战略轰炸机在12公里以上高空投放。

它采用了GPS制导和惯性制导,在炸弹中部“十”字形安装有4个短横翼,尾部有4个可折叠栅格尾翼。在GPS信号受到干扰时,它能利用惯性制导实施精确打击,精度可达1.2米之内。“炸弹之祖”如同用大锤将铁钉钉入地下一样,能够打击地下深处的指挥中心以及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达到“快速决定性作战”的目的。尤其钻透厚度达61米普通钢筋混凝土的能力,使之成为美军对付地下掩体的撒手锏。

不过,相对于美军武库里汇集各种创新技术的其他武器,“炸弹之祖”似乎显得有些“原始粗糙”。“炸弹之祖”采用威力较大的动能侵彻方式进行钻地爆破。这种方式对攻击角度的反应极为敏感,如果不能以合适的角度砸进土里,就很容易跳弹或打歪。要实现最大的毁伤效果,还需要能够精确测量出弹头穿透距离,并选择最佳引爆点来引爆弹头的高性能敏感引信。
面对日益增强的地下工事建设,以及动能侵彻机制对钻地炸弹的苛刻要求,为避免重拳打在棉花上,2011年才刚交付美国空军的“炸弹之祖”,不久又踏上了进化的征程。为使其“钻得进去、炸得猛烈”,美空军对其进行了首次设计修改,其中包括修改尾翼、加装第2个引信等。改进后的“炸弹之祖”,于2012年6月至10月期间,在新墨西哥州白沙导弹靶场进行了5次由B-2“幽灵”隐形战略轰炸机投放的试验。此外,还进行了两次地面测试。最终,“炸弹之祖”在今年初达到了“可执行作战任务的状态”。

 “炸弹之母”
美国GBU-43/B大型空爆炸弹,也被戏称为“炸弹之母”,是由美国制造的非核子重型炸弹。大型空爆炸弹重达9,450公斤,可将半径300至500米之内的氧气燃烧到只有1/3浓度。

大型空爆炸弹长9.17米,直径1.03米,重量有9.5吨和8.4吨两种。冲击波半径137.61米,大型空爆炸弹所创造的巨型冲击波能破坏像九个街区一样大的区域。由于它的巨大体积和重量,必须从像C-130运输机或C-17之类的货机上投放。

“炸弹之父”
前苏联空投高功率真空炸弹是俄罗斯秘密研发的真空弹,俗称“炸弹之父”,于2007年9月11日以Tu-160海盗旗战略轰炸机进行投放测试。它用纳米科技制造,是美国“炸弹之母”的四倍威力(原为威力最强的传统式(非核子)炸弹,后被“炸弹之祖”取代)。虽然有人质疑炸弹之父的威力,但根据俄罗斯军方的消息指出,炸弹之父将会取代俄军数种小型核武。
炸弹之父的真空设备能产生44吨TNT的威力,爆炸半径300米,使用新式7.8吨的高爆品,此高爆品以纳米技术开发。炸弹会在半空中爆炸,而主要破坏是由爆炸产生的超音波冲击波和极高温,而极高温把附近一切烧成灰所造成。燃料空气炸弹和常规炸弹之间的分别在于,燃料空气炸弹直接使用大气中的氧气,而常规炸弹则在高爆品带有氧化剂。

“炸弹之王”
沙皇炸弹(RDS-220氢弹,代号为“伊凡”)是在冷战时期由苏联所制造的实验氢弹,总共制造了两枚,其中一枚于1961年10月30日在新地岛试爆。“沙皇炸弹”之名即意谓着它是“炸弹之王”,因为它是人类至今所制造过所有种类的炸弹中,体积、重量和威力上均为最强大的炸弹。

它的爆炸当量本来相当于一亿吨的TNT炸药,不过苏联当局忧心试爆后的核子落尘对环境的严重影响,会导致内政难题与外交风波,因此将核弹减半为5000万吨的爆炸威力。尽管被删减了一半的威力,沙皇炸弹的威力依旧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投掷于广岛的“小男孩”原子弹之3846倍。虽然苏联成功完成试爆,沙皇炸弹仍然从未列入现役武器,苏联军方仅仅想要利用沙皇炸弹作为苏联在军力上的象征与展示。

“滚球”
美国重达15000磅的BLU-82型炸弹绰号“滚球”,它是美军武器库当中功能最强大的炸弹之一,并有世界上当量最大的常规炸弹之称。BLU-82炸弹最早是在越南战争期间研制出来的,当时的主要用途是为了尽快在越南的丛林中当中清理出空降区域。

海湾战争期间BLU-82爆炸时掀起的小蘑菇云,令英军侦察兵误以为美军动用了小型核弹。美军在针对阿富汗的军事打击中也利用BLU-82炸弹轰炸了塔利班的前沿阵地。BLU-82炸弹由硝酸铵和硝酸铝的液态混合物与空气发生化学反应制成,据称这种炸弹爆炸时可以将方圆五百多米的地区全部炸成焦碳,而且爆炸产生的震波可以在数公里之外感觉到。

“小男孩”
“小男孩”(Little Boy)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美国在日本广岛投掷首枚原子弹,于1945年8月6日由保罗·提贝兹驾驶的B-29超级空中堡垒轰炸机艾诺拉·盖”在广岛相生桥上空31,000英尺(9,400米)投下,日本当地时间早上8时15分在1,800英尺(550米)高度爆炸。

“小男孩”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对人类使用的核武器,另一枚对人类使用的核武为投掷在长崎的钚原子弹胖子。小男孩长10英呎(3米),宽28英吋(71厘米),重8,900磅(4,000千克)。使用“枪式”设计,将一块低于临界质量的铀-235以炸药射向三个同样处于低临界的环形铀-235,造成整块超临界质量的铀,引发核子连锁反应。小男孩装有60千克的铀-235,当中只有约一千克在爆炸中进行了核裂变,释放的能量约等于13,000公吨的 TNT烈性炸药,即大概为5.5×1013 焦耳。约七万人直接死于小男孩的原爆,大约同等数量的人受伤。随后再有大量的人死于核子尘埃放射引起的癌症。怀孕的母亲亦因为放射而出现流产,部分初生婴儿畸形发育。

“宝石路”Ⅲ
GBU-28属于美国“宝石路”Ⅲ激光制导炸弹系列。弹体分为3大部分:制导舱、战斗部舱、尾舱。其中,制导舱主要由激光导引头、探测器、计算机等组成。它和尾舱中的控制尾翼一起,共同控制炸弹命中目标。GBU-28全重达2. 3吨,最大直径约440毫米,长约5.84米,炸弹内装填了306公斤高爆炸药。
GBU-28有智能化的引信。引信的核心部件是微型固态加速计。该加速计可随时将炸弹钻地过程中的有关数值与内装程序进行比较,以确定钻地深度。当炸弹碰到地下掩体时,会自动记录穿过的掩体层数,直到到达指定掩体层后才会爆炸。GBU-28能钻入地下6米深的加固混凝土建筑物或30米深的地下土层。

砸断纳粹的脊梁的“高脚柜”
高脚柜炸弹(Tallboy)也称为12,000 lb中等容量炸弹。它是一款地震波炸弹(earthquake bomb),它由英国航空工程师Barnes Wallis研发并于1944年配发给英国皇家空军。 它有5长吨重,由兰开斯特轰炸机携带,主要用来对付最坚固的目标,而且这些目标已经被证明用更小的炸弹炸是无效的。
大部分盟军在二战期间的航空炸弹的外壳都是很薄的,以最大化其装载的炸药,这是从战争初期开始的重要改进,当时英国炸弹设计使用的爆炸物装填量是很小的。

为了穿透碉堡的表土层而不至于解体,高脚柜炸弹的外壳不得不做的非常厚,每一个都是由一片高拉力钢铸造而成,这使它能在起爆前的冲击力下存活下来。同时,为了达到穿透力的需要,Wallis设计了一个非常符合空气动力学的外形,当其从很高的高度投下时,其终端速度会比传统设计的炸弹高很多。

在最后完成的设计中,炸弹的尾部占了一半的炸弹长度——占炸弹外壳大约有10英尺(3米),炸弹一共有21英尺(6米)长。最初炸弹有翻筋斗的倾向,所以进行了尾部的修改,尾翼进行了微微的扭转,使炸弹在下落时自转,陀螺效应使其不再横转和翻转,改善了气动效果和精确度。
如果从20,000 ft (6,100 m)高空投下,它能造成一个80英尺(24米)深、100英尺(30米)宽的弹坑,并能穿透16英尺(5米)厚的混凝土。

水库毁灭者“圆桶”
1943年1月,英军统帅部发动了著名的鲁尔战役,命令皇家空军从空中重点打击德国的鲁尔、杜伊斯堡、科隆、埃森等工业城市,其中首要目标是炸毁鲁尔附近的3个水库大坝。只要炸毁了这3个水库大坝,德国的军火生产、煤矿、石油等都将陷入瘫痪。
但是要彻底炸毁这些目标并不容易。麦乃水库大坝的基底宽34米,顶部宽8米。要炸开这座大坝,需要把一枚10吨重的超级炸弹,从1.2万米的高空投下。当时还没有哪一种轰炸机可以执行这个任务。即便有轰炸机可以执行投弹任务,高空投弹也极难命中。如果使用航空鱼雷进行攻击,德国大坝水下设置了多层防雷网,也很难取得成功。

为了炸毁大坝,英国军方专门设计了一种特殊的巨型航空炸弹。这种炸弹高1.6米,直径1.27米,形状酷似一个圆桶,内装3吨RDX炸药,总重量8.325吨,是一种跳跃式炸弹。如果将这种炸弹从低空投下,它可以以500转/分钟的速度旋转,同时在水面跳跃前进,躲过防雷网。用这种炸弹,贴着大坝放在离水面9米深的水中引爆,就可彻底摧毁大坝。为了准确地炸毁大坝,英军还需要解决两个技术难点。第一个难点是如何准确测定炸弹落点。从侦察机摄下的照片得知,水库大坝两侧,每隔180米设有一座监视塔,并配有高射机枪。英军决定利用监视塔解决炸弹落点问题。飞行员用一块等腰三角板,在顶端打一个观察孔,在其底边两端各钉一个钉子,做成一个简易瞄准器,当观察到钉子与监视塔重叠成一直线时就立刻投弹,这样准确测定炸弹落点的问题就解决了。第二个难点是如何确认飞机的高度。飞行员必须保持离湖面18米高度水平飞行,高了不行,低了也不行。最后,英军吉布森中校想出了一个办法,在机头和机腹装两个聚光灯,通过计算,调整好角度,使它们相交时,从机身到灯光焦点的垂直距离恰好是18米,解决了问题。
有了这种新式炸弹,飞行员又进行了严格的训练,英军便决定立即轰炸大坝。英国皇家空军制订了轰炸水坝的作战计划,行动代号取名为“惩罚”。5月16日晚,月光朦胧,星光依稀。“惩罚”行动开始。英国空军第617轰炸中队的19架经过特殊改进的“兰开斯特”重型轰炸机分3个批次起飞了。它们轰炸的目标是莫勒、索普、埃德尔3个大型水坝。“兰开斯特”是二战期间载弹量最大的轰炸机。它硕大的弹舱内可选挂各种航空炸弹,除挂载112公斤的常规炸弹外,还可以半裸悬挂重达9吨的航空炸弹。此时,每架“兰开斯特”的机腹下方都挂装着一枚重8.325吨的大“圆桶”炸弹。

在夜幕的掩护下,皇家空军的“兰开斯特”轰炸机掠过北海,进入荷兰海岸后,以15米的高度超低空飞行。子夜时分,实施第一波攻击的9架重型轰炸机进入目标区域。在朦胧的月光下,莫勒水库大坝像一条卧在水中的巨龙依稀可见。守护大坝的德军发现了来袭的英军轰炸机,防空高射炮拼命向空中射击。一架轰炸机被德军的炮火击中,拖着浓烟和火焰向地面坠去。吉布森中校一边驾机盘旋在炮火射程的外围,一边用无线电招呼编队集合,并下令开始攻击。他们冒着猛烈的炮火,勇敢地向莫勒水库大坝扑去。
当吉布森的飞机贴近水面、速度达到规定的要求时,他果断地下达了命令:“测定高度,调整速度!”“开灯!准备投弹!瞄准!”但是炸弹没有投中目标。大坝依然如故。吉布森命令2号机进入。2号机打开探照灯向下俯冲。突然,一股红色的火焰从机翼的油箱里喷射出来。随着一团橘红色的火光冲出,飞机爆炸了。其投出的炸弹飞过水库落在一座发电厂里。
“3号机进攻!”吉布森发出命令,但3号机仍没有成功,接着4号机、5号机也都没有成功。吉布森继续命令7号机进攻。终于,7号机的炸弹命中了目标。
只见一枚大“圆桶”炸弹快速旋转着砸向水面,跃过一道道防雷网向大坝冲去,准确无误地击中了莫勒水库水坝的要害,“轰”的一声爆炸了。巨龙似的大坝被拦腰炸开。亿万吨的洪流咆哮着冲出水库。鲁尔地区立刻变成一片汪洋。与此同时,第二波、第三波轰炸机也开始轰炸另外两个目标。埃德大坝被炸出一个缺口。几分钟内,附近的小镇和军用机场都淹没在水中。

  • 上一篇文章: 福特号航母舾装新图曝光 正装电磁弹射器

  • 下一篇文章: 美潜艇如何窃听我国海底光缆
  •    
    [注:标题搜索比内容搜索快]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temp[148]

  • 2017 年 12 月 21 日委员会决定…[128]

  • 修订第 2019/1616 号实施决定 …[179]

  • SAE001[112]

  • Proe/Creo曲面渐消+倒角教学[76]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外媒:正在唤醒中国的习近平[356]

  • 中国反伪科学运动背后的CIA黑手…[543]

  • [转载]袁隆平真言:中国最大的…[713]

  • 台专家:当年我们造IDF时 大陆…[602]

  • 旅日华人:中国严重误判日本民…[606]

  •  
     相 关 文 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3 晨光科技        站长:璀璨星辰        页面执行时间:386.72毫秒
    Powered by:MyPower Ver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