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晨光科技 >> 文章 >> 新闻、背景、评论等 >> 军事 >> 正文  
  82-2手榴弹全面列装进一步映证我军战略思想转变         
82-2手榴弹全面列装进一步映证我军战略思想转变
[ 作者:佚名    转贴自:http://user.qzone.qq.com/2396467630/blog/1377742597#!app=2&via=QZ.HashRefresh&pos=1362021132    点击数:73    更新时间:2013/9/9    文章录入:admin ]
[注:本站登载的某些文章并不代表本站支持或反对其观点或肯定其真实性]

82-2手榴弹全面列装进一步映证我军战略思想转变
本文由弹弹党原创,专供腾讯军事频道(http://mil.qq.com/)使用,谢绝转载。


 国产82-2全塑无柄钢珠手榴弹

此前新闻中播出的我军某陆战旅训练中使用的82-2全塑无柄钢珠手榴弹
2013年元宵节刚过,细心的读者就在《解放军报》上看到了北京军区某机步团刚刚结束新型国产手榴弹实弹投掷训练的报道,网上也出现了“解放军装备无柄全塑手雷”的新闻。实际上,这种型号为82-2的国产全塑无柄钢珠手榴弹自从1997年首次公开披露后,至少在2005年时就开始大量列装部队,新闻早已应该是旧闻。不过,82-2的列装改变了我军长期以来木柄手榴弹一统天下的现状,实现了与世界趋势的接轨,甚至在某种层次上体现了国家战略思想的转变,意义的确非同一般。
早期装备的无柄手榴弹
其实,我军装备俗称“手雷”的卵形无柄手榴弹并不是新世纪以后才出现的事,早在上世纪5、60年代,就曾一度大量生产并装备使用过。
建国初期,国内自行生产的手榴弹主要是在巩造手榴弹基础上演化而来的各种木柄手榴弹,品种十分繁杂,但多半属于以破片杀伤的攻防两用手榴弹。为求标准统一,在山西造手榴弹基础上,首先定型了5l式木柄手榴弹,在抗美援朝期间和其他各式木柄手榴弹一道大量生产并供应前线。随着志愿军逐步换装苏式装备,也接受了大量前苏联生产的RG-42进攻型手榴弹和F-1防御性手榴弹,加上缴获的美军MKⅡ“鸭嘴”手榴弹(因保险片形状而得名),当时部队对无柄手榴弹的性能已经并不陌生。1953年以后,与轻武器苏式化同步进行的,是541型进攻手榴弹和542型防御手榴弹的生产,也就是仿制的苏式RGD-5和F-1,两者于1954年设计定型,都属于我军的第一代制式手榴弹。1956年,又重新定型了攻-42、攻-59和防-1型三种无柄手榴弹,分别仿自RG-42、RGD-5和F-1,杀伤半径分别是4米、3.6米和6.3米。三种手榴弹通用同一种发火件,其结构相对简单,但长度较大,安装了这种发火件的弹体,看起来好像还是带了手柄一样。与此同时,成本更低、更易生产的木柄手榴弹也在不断改进,很快定型了59式木柄手榴弹,成为当时国产手榴弹的代表,其外形和构造成为后来67式手榴弹的模板。而攻-42、攻-59和防-1型三种手榴弹相对结构复杂,工艺要求高,因此不久陆续停止生产。虽然1961年后因为对印自卫反击战等原因,生产线又重新开启过,但还是不能避免淘汰的命运,库存产品多数直接销毁,实际下发部队使用的并不多,因此影响力远没有木柄手榴弹深远。

国内生产的攻-42型手榴弹,做工要比原品粗糙。

1956年国内生产的攻、防手榴弹专用携行具
59式在历经62-1、62-1A、63等型号变化后,结构进一步完善,最终在63式基础上,定型了67式木柄手榴弹,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威力适中,适合攻防两用,因此大量投产装备部队,成为此后40年国内产量最大、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手榴弹,也给很多人造成了国产手榴弹就是“铁头木柄、一炸几瓣”的固有印象。其实,国内对木柄手榴弹的改进、改良一直没有间断,由非预制破片到预制破片,从长柄到短柄,从木柄到铁柄、塑料柄,出现了很多变化型号。其中定型并大量生产的普通杀伤手榴弹主要是77式系列,包括77-1式木柄手榴弹、77-1式塑柄手榴弹、77-1式全塑钢珠手榴弹等(77-2、77-4和77-5等弹种定型后便转入技术储备)。后两者虽然实现了减重目的(减少40%),但长度还是过长,不便携带,同时塑料手柄存在易老化等问题,不能完全代替木柄。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82式系列无柄手榴弹的出现。

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的67式木柄手榴弹,红色部分是木柄底部的防潮纸。即使这样,这种手榴弹也极易受潮,导致瞎火或延期时间发生变化。

国产77-1全塑手榴弹。这种塑料柄的缺点是不耐老化,冬季容易裂开,而且战时生产时原料不如木材易得。
82-2原型初探
82式系列标志着国产手榴弹的研制发展有了质的飞跃。不管是外形、引信设计和杀伤能力方面,较以前各式国产手榴弹都有很大的提高。
不过,82式系列相互之间区别很大,主要的四种,即82-1、两种82-2及82-3其实各不相同。82-1、82-3和现在部队列装的82-2全塑无柄钢珠手榴弹都是1982年完成设计定型的,而另一种82-2是1986年设计定型的,又称为86式手榴弹,主要用于外贸。82-1虽然取消了手柄,但仍为传统的拉火结构,生产时间不长,82-3据说定型后即转入了技术储备。实际上真正量产的,只有两种82-2手榴弹。82-2全塑无柄钢珠手榴弹弹径52毫米,全弹长90毫米,全弹质量245~275克,内装高能炸药40克,发火机构采用击发火帽,塑料壳体内包含l600多个钢珠。另一种82-2无柄手榴弹弹体用内部刻槽的A3钢板冲压而成,弹径48毫米,全长85毫米,全弹质量250~275克,内装TNT炸药62克,采用针刺火帽。。82-2手榴弹与此前的67式和77式系列相比,最大变化是取消了木柄,减轻了质量、缩小了体积,同时采用了国际流行的翻板击针式发火机构,解决了木柄手榴弹易受潮影响发火性能的问题,使用更加安全。虽然它们的全重不到67式的一半,全长只有67式的45%左右,但杀伤半径均大于6米,破片数量则是67式的3到15倍之多,明显提高了杀伤概率。

从左至右,分别是81-1手榴弹、82-2外贸手榴弹、82-3手榴弹。

1985年8月云南老山,向前线运输物资的我军战士,胸前吊着一颗俗称“光荣弹”的82-1手榴弹。

橙色塑料制成的的82式教练手榴弹
不过,就82-2全塑无柄钢珠手榴弹来说,其实非并全新设计的,特别是钢珠和塑料注塑成型的破片套外面再裹注一层塑料而成的弹体,以及装药的型号]重量,都是在77-1全塑有柄钢珠手榴弹上应用过的。至于整体的外型和结构设计,则是与南斯拉夫的M75手榴弹格外相似,至少从外观来看,只有保险片形状、表面处理方式以及加强筋数量上的差别。南斯拉夫地处欧洲,虽然身处社会主义阵营,但具有相当的独立性,M75的设计与同时代的奥地利HG79、法国吕歇尔LU21X系列水平相似,具有一定的先进性。以当时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不能排除主动选择模仿南斯拉夫产品,以便迅速赶上欧洲水平的可能性。

南斯拉夫M75手榴弹,可见与82-2手榴弹的相似性。但塑料部分的做工明显强于后者。
思想解放:无柄战胜有柄
82-2的研制和装备过程同样也是思想更新的过程。长期以来,习惯于使用木柄手榴弹的部队对无柄弹有一些错误的认识,除了威力之外,主要是投掷距离和精度的问题。其实,木柄手榴弹虽然可以在投掷时借助一部分手柄的杠杆作用,提高出手初速,木柄也可以起到一定稳定作用,提高投掷精度。但总的来说,这种手榴弹重量大,体积大,在空中运动时风阻也大,不容易投远。特别是要取得较好的投掷成绩(70米以上),必须借助于长期的训练和使用者的膂力。而事实证明,无柄手榴弹一般很容易投到40米以上,荷兰V40手榴弹直径只有37毫米、约一个乒乓球大小,号称能投掷75米,使用者所需要的训练也降至最低。另外,与所谓的优点相比,木柄手榴弹相对更长、更重,不便携带,容易受潮,爆炸后木柄方向成为破片死角的问题,始终无法彻底解决,而且木柄与弹壳的结合处是手榴弹的薄弱部分,在安全性上也存在弊端。虽然很早国内业界就形成了对手榴弹设计“卵形、平底、黄豆粒”的要求,但都是针对弹体部分,至于如何去掉手柄,涉及到整个弹药结构安排特别是发火机构的重新设计,是长期无人涉足的禁区。

1974年,河南民兵进行手榴弹投掷训练。投弹是我军和民兵的基本训练科目之一,但长期以来一直都使用木柄手榴弹。

重庆警备区教导大队新兵使用77-1塑柄手榴弹进行实弹投掷训练。庞大的有柄手榴弹库存多年来逐步消耗,急需要新型手榴弹的补充。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最关键的就是长期以来坚持的人民战争的战略思想。一旦发生战争,就要把敌人放进来,全民皆兵,以游击战的形式与敌人作长期作战。在这种情况下,轻武器不仅要求质量,更要求数量,对于手榴弹来说,强调的是能够以最低的成本、最简陋的条件来制造,以满足供应,它的使用性能被放在较次的位置上。现在估计很少有人知道“七人背”的典故了,其实那就是指上世纪6、70年代大办民兵时生产木柄手榴弹的简易设备,从化铁炉到铸模,再到车制木柄的车床,全部设备只需7个人就可以抬走转移,放下7个人就能完成全部生产任务。如果是以黑火药作为炸药的话,整个生产过程都可以立足农村环境,而无需近代工业的介入。虽然这样制造出的手榴弹非常粗糙,但绝对是有杀伤力的,一个老百姓虽然不一定有枪,但只要拥有了两颗这样的武器,就有勇气和能力成为一个打击敌人的游击战士。从木柄手榴弹转向无柄手榴弹,从铁/木结构转向金属/塑料复合,从自然破片转向预制破片,所代表的并不仅仅是制造技术的提高,而是军事指导思想从全民皆兵的群众性游击战争向精兵化、专业化的打赢现代条件下的局部战争转化的具体体现,反映了国家整体战略思想的转变。
与美、俄现役杀伤手榴弹的比较
目前作为美军标准装备的杀伤手榴弹主要有M67、M26A2两种,都属于攻防两用手榴弹,分别在上世纪60年代末设计定型。其中M67是在M33防御手榴弹基础上改进而成的,威力相对较大。该弹采用略扁的球形弹体,这是杀伤手榴弹最理想的弹体形状,破片分布均匀,飞散角度最大,由于外形相对特殊,因而被称之为“苹果”。M26A2的历史更加悠久,是在二战结束后研制的M26手榴弹基础上发展而来,弹体呈传统的卵形,高度较M26有所缩小。后者经进一步改进后,成为M57手榴弹(也增加了保险夹),但使用不及M26A2广泛。
俄国军用手榴弹一直坚持进攻型和防御型手榴弹分开设计和列装的传统,现行装备的杀伤手榴弹主要有RGN和RGO两种,两者发火机构通用,仅弹体结构略有区别,具有体型小巧、安全性强、杀伤力大的特点。其中RGN为进攻手榴弹,采用单层球形铝合金弹体,由上、下两半组成,外表光滑,内侧有方形预制破片刻槽,爆炸后的杀伤面积可达95平方米。RGO为防御手榴弹,弹体采用少见的钢质双层球形结构,内外两层弹体内侧都有方形预制破片刻槽,下半球外侧也同样有刻槽,有效破片数量是RGN的3倍,杀伤面积增加到210平方米。

美军训练中使用的M67手榴弹及携行具。球形弹体虽然破片分布最佳,但握持和携带不如卵形弹体方便。

RGO防御手榴弹(左)的弹体下半部分表面有明显的预制破片刻槽,而RGN进攻手榴弹(右)整个弹体比较光滑。

美、俄现役四种手榴弹主要诸元表
从与美、俄主力军用手榴弹的诸元对比来看,在尺寸重量上,82-2相对较小,而且重量明显更轻,这主要是大量采用塑料的原因。在杀伤力上,由于82-2的装药量较小,只有40克,装药量还不及M67的四分之一,也不到RGN的一半,但通过采用了能量较大的新型炸药,杀伤半径仍超过6米,和RGN相当,而且82-2的杀伤元件是预制在弹体内的1600颗2.5-3毫米直径的钢珠,重量均在0.3克以上,比RGO形成的600多片0.2克以上破片的杀伤能力要强得多。
但82-2在引信设计和安全性保障方面,要明显落后于美、俄同类产品。特别是两种俄制手榴弹,都是上世纪70年代末设计的,整体水平相对比较先进,两弹通用的UDZ和其改进型UDZ-S引信,设计新颖、安全性好,具有延期和碰炸两种功能,一旦落地时碰炸功能失效又会通过延期方式引爆,用于固定火帽座的保险子有两个,只要其中一个不起作用,火帽座就不能和击针对正,安全度很高,同时两个保险子延期药柱起到了出手保险防止出手炸的作用。该型引信难能可贵之处是,整个引信从单项技术来说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只是延期药柱、火帽座偏移隔离、万向碰炸装置等传统技术的再整合,却通过设计者的巧妙安排,形成了这种结构独特、性能先进的引信设计。相比之下,美国的M217电子引信虽然科技含量更高,但成本提高到原先的2倍以上,在经济性上明显不如俄国的设计。此外,美国的M67和M57都增加了钢丝制成的S形保险夹,一端套在引信体上,另一端夹住保险片,要先卸掉保险夹才能拔出保险销,用来防止在取弹或携行过程中保险销被意外拉开,相当于增加了一重保险,进一步提高了使用时的安全性。

UDZ引信结构侧面剖视

俄制后期改进RGD-5手榴弹,内部缠绕预刻槽钢丝作为杀伤元件。
另一方面,82-2塑料加钢珠的弹体结构,看似简单,破片套和塑料外壳是要分成2次加工,先把带有钢珠的破片套注塑好,再把这个破片套再放到外壳模具内,再注塑出外壳,以形成一个整体,虽然适合中国国情,但生产工艺还是比较复杂的,破片套重量误差也较大。像M67和M57,弹体生产要相对简单一些,弹体由两个压成半球或碗状的部分组成,先分别用钢片冲出来,再通过焊接或翻边咬合工艺连接在一起。M67的杀伤元件就是弹体本身,两个半球体内预先冲压出刻槽,爆炸后弹体沿刻槽碎裂,可以形成数量众多而且均匀的破片,在180克高能B炸药的推动下,杀伤范围半径达15米,致死半径达到5米。M26A2的杀伤元件采用另一种方式,弹体本身由薄钢片冲压而成,真正起到杀伤作用的是弹体内衬的由预制刻槽钢丝缠绕而成的破片套。
与一般人的感性认识不同,如果从生产效率的角度来考量,并不是82-2塑料加钢珠模式最高,相反这种方式生产效率是最低的。根据美国在上世纪60年代针对40毫米枪发榴弹战斗部的研究结果,当时美国人尝试了各种方式,发现还是钢板冲压、预制刻槽的方式效率最高,刻槽钢丝居中,钢珠破片套最低。特别是在大规模生产时,大量小直径钢珠生产很耗费时间,因此在越战之后,美国就逐渐停产各种含有钢珠的预制破片套了,转而广泛使用预制刻槽技术。由于美国在这方面钻研很深,刻槽工艺最为先进,即使在体积很小的手榴弹上,产生的破片也依然均匀。单纯从成本角度看,预制刻槽方式也最低,缺点是对模具用钢要求较高,美国自己用的都是从欧洲进口的钢材。此外,预制刻槽工艺所产生的破片边缘锋利,比起钢珠来,在有效杀伤范围内对防护装备的穿透能力也更强。最后一点,采用预制刻槽方式对于减小战斗部体积、提高装药量有好处,如果82-2也采用这种技术,在保持现有杀伤力不变的情况下,体积还可以做得更加小巧,弹体直径甚至可以控制在50毫米以内。
综合来看,82-2手榴弹处于世界同类产品的中等水平,与美、俄等国现役手榴弹相比还有差距,特别是在引信设计、弹体材料等方面落后较多,仍需要奋起直追。
 
本文由弹弹党原创,专供腾讯军事频道(http://mil.qq.com/)使用

  • 上一篇文章: 2013年最值得关注的武器——3D打印手枪强势登场

  • 下一篇文章: 武直10促进中国直升机综合保障 相对西方较晚
  •    
    [注:标题搜索比内容搜索快]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轨道钢承重计算公式及应用[109]

  • 【选型】如何为变频器选取阻值…[86]

  • AIS2023参展厂商名录[345]

  • AGV综合选型[170]

  • APIE 2023第4届亚太国际智能装…[138]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外媒:正在唤醒中国的习近平[305]

  • 中国反伪科学运动背后的CIA黑手…[494]

  • [转载]袁隆平真言:中国最大的…[668]

  • 台专家:当年我们造IDF时 大陆…[572]

  • 旅日华人:中国严重误判日本民…[577]

  •  
     相 关 文 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3 晨光科技        站长:璀璨星辰        页面执行时间:330.08毫秒
    Powered by:MyPower Ver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