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年6月16日,目标为国际一流航天防务公司的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在北京推出“2009年应急救援装备与安保科技系统展览”,该集团最新研制的一款名为“刀锋”的无人机在展览上精彩亮相,颇受观众瞩目。刚在天津试飞成功并赢得广泛关注的“刀锋”无人机,是一款多用途无人机,主要用于航拍、航测、气象、环境监测、海岸巡逻、森林防火以及石油、电力管线巡查等领域。中新社发孙自法摄
据美国《防务新闻》网站2010年2月1日报道,FrostandSullivan咨询公司本周预测:由于亚洲国家开始购买廉价的、能够在充满安全挑战的领土进行巡逻的无人机,亚洲无人机市场有望在未来六年保持每年4.4%的增长率。
在国际无人机系统协会2月1日于新加坡主办的大会上,来自FrostandSullivan的亚洲航空分析家JuliusYeo称,海盗、本地叛乱、地区紧张状态等原因会刺激无人机的市场,采购费用将从2010年的不足6亿美元升至2014年的超过10亿美元。
未来十年成交的多数无人机将是相对便宜、小型化的战术无人机,其次是中高空长航程无人机,例如MQ-1“捕食者”,此类无人机可以在广阔的领海上空进行巡逻,并执行战术空中打击任务。这类中高空无人机将蚕食大型、造价高的高高空无人机(如RQ-4“全球鹰”)市场。
尽管某些太平洋国家已经开始研发自己的无人机,但是未来十年远东地区的无人机市场仍将由西方国家主导。
这位分析家将亚洲国家在无人机开发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的国家分为三个等级,澳大利亚、新加坡和韩国处在第一级,日本、中国和印度处于第二级,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泰国处于第三级。(环球网/孙友师)(环球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