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晨光科技 >> 文章 >> 新闻、背景、评论等 >> 军事 >> 正文  
  美国研究“可编程物质” 变形金刚或成真         
美国研究“可编程物质” 变形金刚或成真
[ 作者:佚名    转贴自:http://news.qq.com/a/20130125/000974.htm    点击数:67    更新时间:2013/1/29    文章录入:admin ]
[注:本站登载的某些文章并不代表本站支持或反对其观点或肯定其真实性]
美正研究“可编程物质” 变形金刚或成真(图)

资料图:医疗中已经开始使用的“可重构机器人”模型

当你欣赏好莱坞大片《变形金刚》时,也许难以想象,这些能随意变化的“大家伙”,有朝一日会走进现实生活。据有关报道称,美国宇航局就曾打造了一款名为“超级机器人”的现实版变形金刚。它由20个不同的独立“模块”组成,能根据担负的任务自行决定在何时何地变身以适应所处的环境。与“可重构机器人”的哲学原理相似,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正在进行的一项名为“可编程物质”的研究项目也于近日取得了阶段性进展。

近年来,随着半导体纳米技术和自复制技术的发展,“可编程物质”开始从理论模拟迈向真正的物理实现。一旦研制成功并应用于军事领域,就能为士兵提供革命性的新功能。未来战场上的士兵,再也不用为背负沉重的背囊等牢骚满腹,他们只需携带一定量的“可编程物质”,通过下达指令,将其变成所需要的武器或工具,包括军械、智能军服、可进入掩体内部攻击敌人的软体机器人,甚至地面装甲车辆,等等。

“可编程物质”的概念起源于上世纪90年代初,主要是指一种可以根据用户输入或自主感应而以编程方式来改变自身物理性质(如:外形、密度、光学性能)的物质。它主要是由一种大小在100微米~1厘米之间的“中介态物质块”构成。这种物质块具有独立的功能和数据共享能力,可通过某一方式灵活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令人惊奇的新“物体”。这些神秘的智能“微粒”既可自主组合也可自主分离。目前,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已探索了5种组合方式。包括依靠DNA碱基配对原理、仿生物酶的干扰成型、广义魔方和自动“折叠”原理等。

虽然这项研究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但在研制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关键性的技术难题。比如,如何将独立的动力装置、独立的感应装置、信息接收装置和独立的芯片等集成在一个如此微小的体积内;到底采用何种方式才能实现“物质”间保持强有力的连接等。(李旭光)

  • 上一篇文章: 美正研制量子雷达 可轻易截获隐形飞机(图)

  • 下一篇文章: 伊朗高调展示国产隐身战机 外形科幻
  •    
    [注:标题搜索比内容搜索快]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temp[150]

  • 2017 年 12 月 21 日委员会决定…[139]

  • 修订第 2019/1616 号实施决定 …[182]

  • SAE001[115]

  • Proe/Creo曲面渐消+倒角教学[81]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外媒:正在唤醒中国的习近平[361]

  • 中国反伪科学运动背后的CIA黑手…[546]

  • [转载]袁隆平真言:中国最大的…[718]

  • 台专家:当年我们造IDF时 大陆…[606]

  • 旅日华人:中国严重误判日本民…[611]

  •  
     相 关 文 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3 晨光科技        站长:璀璨星辰        页面执行时间:507.81毫秒
    Powered by:MyPower Ver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