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朝鲜“金策一号”122毫米多管火箭炮
“九龙”多管火箭炮采用管束式发射装置,使用前后护板将36根内径为130毫米、长度为3.4米的定向管(定向管:火箭炮发射管)固定成一个统一的发射装置(成4×9排列)。火箭炮高低射界为0°~﹢55°,方向射界为左右各120°。该炮配备了两种尾翼稳定火箭弹:一种是基本型,弹长2.4米,弹重54千克,最大射程23千米;另一种是改进型,弹长2.54米,弹重64千克,最大射程36千米。两种火箭弹均配备21千克杀伤爆破战斗部,战斗部内装有6.5千克炸药和16000颗钢珠,采用近炸引信。单炮连射36枚火箭弹共需18秒,该炮采用人工装填方式,再装填时间为10分钟左右。每门火箭炮除自身携带的36枚火箭弹外,每门火箭炮还配有一辆弹药输送车,车上可携带72枚火箭弹。

韩国K-136“九龙”130毫米多管火箭炮
“九龙”多管火箭炮的发射控制系统由发射控制盒、点火分配器及电路检查装置组成。发射控制盒装在发射车驾驶室内,可在驾驶室内操作,也可以在车外操作。火箭炮的射击诸元通过查射表或射击诸元计算器计算确定。KM450型(4×4)卡车上装有测风仪,测风仪装在高10.25米的桅杆上,用于为射击提供气象诸元。
在引进M270多管火箭炮之前,“九龙”多管火箭炮是军、师级部队的主要大面积火力压制火炮。其综合性能高于朝鲜的“金策一号”122毫米多管火箭炮。韩国陆军总共装备了156门“九龙”多管火箭炮。2010年延坪岛炮击事件后,韩国将机动部署的“九龙”多管火箭炮转为固定部署于白翎岛和延坪岛,“九龙”部队也改编为海军陆战队,以加强反击能力。这一举动着实让默默无闻的“九龙”多管火箭炮火了一把。

射击中“九龙”多管火箭炮
远程火箭炮——美制M270和自研“天茂”多管火箭炮
朝鲜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研制远程火箭炮,西方根据该炮的公开露面时间把该炮命名为M1985式240毫米远程火箭炮,其改进型命名为M1991式240毫米远程火箭炮。朝鲜研制该炮的主要目的为了让首尔“变成一片火海”(首尔距两国边界最近约为50千米),提高对韩的战略威慑。为了反制朝鲜的远程火箭炮,韩国从美国引进了29套M270多管火箭炮。M270多管火箭炮是美国于1976年开始立项研制的新型火箭炮,当时命名为“全般支援火箭炮系统(GSRS)。1979年德国、英国、法国参加研制(意大利于1982年参加GSRS项目),GSRS项目成为了国际合作项目,为了采用北约统一名称,美国将“全般支援火箭炮系统”改名为“多管火箭炮系统”(GLRS)。M270多管火箭炮采用加长型M2“布雷德利”步兵战车底盘。M270长6.972米,高2.617米,重25吨,最大行驶速度64千米/小时,最大行程483千米。

韩国陆军装备的M270多管火箭炮,韩国一共采购了29门该型火箭炮
M270多管火箭炮可发射M26双用途子母弹,射程为32千米,其改进型M26A1/M26A2射程增至45千米。三种种火箭弹都使用M77子弹药,这种子弹药兼有反步兵和反装甲两种功能,能够穿透100毫米厚的均质钢装甲。一门火箭炮在50秒内发射12枚火箭弹,可在目标区上空760米的高空,抛撒7728颗子弹药,覆盖面积相当于6个足球场大的面积。该炮在海湾战争中战功卓著、一炮成名。战争中,美军189门M270火箭炮共发射17000多枚火箭弹,播撒了1100万枚子弹药,密密麻麻的“钢铁暴雨”让伊军士兵胆战心惊,幸存的伊军士兵仍心有余悸地表示,他们当时最怕的不是飞机、坦克,也不是“战斧”巡航导弹,而是突然间铺天盖地砸下来的“钢铁暴雨”。

M270多管火箭炮采用加长型M2“布雷德利”步兵战车底盘
该炮的另一个特点是可发射M39陆军战术导弹(ATACMS),其中M39 Block1型可携带950枚M74子弹药,最大射程165千米。M39 Block1A可携带300颗M74子弹药,最大射程增至300千米,若使用WDU-18/B单一高爆战斗部时最大射程为270千米。M39 Block2携带13枚BAT(智能反坦克弹药),其最大射程为145千米,当携带的BAT数量减至6枚时,其射程增至280千米。为了提高火箭弹的命中精度,美国还牵头研制了XM30/XM31 GPS制导火箭弹,射程增至70千米,命中精度在5米之内,制导火箭弹的使用,使M270火箭炮最初用于“去除坐标方格”变成“远距离狙击系统”。延坪岛炮击事件后,韩国在延坪岛首次部署了6门M270多管火箭炮,以表明政府和军队的坚决态度。

飞行中的ATACMS导弹
虽然引进的M270多管火箭炮综合性能远高于朝鲜现役的远程火箭炮,但其数量只有29门,这数量和朝鲜高达390门240毫米多管火箭炮相比简直是杯水车薪。为了弥补远程火箭炮数量的不足,2011年6月韩国防卫事业厅表示,韩国正在研制新型多管火箭炮系统。该型多管火箭炮被命名为“天茂”,该炮预定于2013年研制完成,火箭炮最大射程为80千米。

韩国媒体公布的“天茂”多管火箭炮的CG图
韩国防卫事业厅并未公布“天茂”多管火箭炮的具体性能数据,只能从其公布的“天茂”多管火箭炮的CG图去得出其大致信息。从图片可知,“天茂”多管火箭炮采用8×8军用卡车底盘。其采用了类似于M270的集装箱式的发射箱,从弹药输送车的CG图可知,“天茂”多管火箭炮发射箱内装有两个并列的箱式定向器发射装置,每个箱式定向器发射装置内装有6根发射管,一门火箭炮共装12枚火箭弹。火箭炮发射完毕后,抛弃空箱,用吊车换上新箱,其再装填时间应该和M270相差无几(M270可在5分钟内完成再装填),不但减轻了炮手的劳动强度,还提高了该炮的快速反应能力。该炮的定向器口径也未公布,但考虑到该炮80千米的射程和韩国为了减少研制难度和风险(直接仿制M270使用的227毫米火箭弹),“天茂”火箭炮的口径应该也是227毫米。据悉,该炮可发射非制导和制导火箭弹,具备精确打击能力。
结语
作为冷战的“活化石”——朝鲜半岛最近仍未有丝毫的消停的迹象。4月13日,朝鲜使用“银河”3号运载火箭发射“光明星”3号卫星,虽然失败,但发射前后也让相关国家忙活了一阵。4月15日,朝鲜举行盛大阅兵,阅兵式上展示了KN-08远程弹道导弹、无人机等新型武器。4月19日,韩国出人意料地首次公开了自制的“玄武”2弹道导弹和“玄武”3C远程巡航导弹,双方暗中较劲的意思不言自喻。暗中较劲总比战争好,因为双方都掌握了包括成百上千门的“钢铁暴雨”在内的庞大战争机器,一旦开战,最终遭殃的还是朝鲜民族!
本文专供腾讯军事频道(http://mil.qq.com/)使用,谢绝转载
参考资料:
1、《世界火炮手册》
2、本文配图来源于网络,权利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