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你就明白了:中国在东海如此强硬的真正原因
清明间,有一本家从加拿大回来。此君之父亲是49年runout的,生于1959年。谈了一些东西,他有句话对我很振憾.说他这次来共区,一路走来,在目前经济危机下,百姓生活还如此淡定,是他想不到的。这解决民生这条上,共军比西方目前做的好。
他毕业于多伦多大学,后来在美杜鲁门大学读完博士。这次来国内,说了些以前没有说的话。有时间给大家吹吹。他说:客观的说共军这几十年做的真不错。十多亿人吃饭,没饿死人,就是大成就了。现在西方整体隐忧很重。
他是学经济的,对西方目前成这样子有直观的理解。他去地的地方很多,除西方少数国家外,世界大多数国家,生活水平,比共区差得多。他是个实足的反g分子,我们聊了一上午,能让他说出这些,非常不容易。仇g的人,能有这个感悟,不容易。
现在中国国内谣言四起,原因很多。国民心态的不成熟,也是原因(这句话,我可能会被骂)。但是,政府也是有责任的,特别是社会情绪的引导问题上,宣传上。不成熟的心态。会被人利用。
不要盲目乐观,更没必要悲观。现在单独在军事上将中国干趴下的国家还没有。面对美的战略东移,中国决策层是明确的。观察下来,下一步由美国人头痛的还在后面。忽悠容易,但是,真要实施,美是困难的。
日美战舰组成海上编队举行联合演习。
美日海军十余艘主力战舰组成海上编队
东海目前的局面,是美一手造成的,而面对钓鱼局面,中共的强硬,观察下来,美决心是难下的。小日本坐蜡是自找的。
俄之所以与中国军演,是面对美东移,一是为北方四岛海域,更为避免以前的对马之辱再次出现,二是策应中东。如果朋友想得更明白,可看看欧洲史,从荷兰、西班牙,英法德在印度洋当年的对决,及七年战争。如果研究透这些,就明白为什么在东海中共如此强硬了。打击支点的后果美是明白的。
菲佣的事,只是枝节,不是重点。菲佣目前敢在南海大量投资吗?那只是个牵制,分中国的神儿。重点在于美战略东移的核心所在。
美不是在澳大利亚驻军吗?没有远东日本这个支点的策应,澳大利亚那个棋子就是废子儿。再看看金三声明拦截就是战争行为的警告,而是层层升级,就说明关键所在了。我就说这些。再提醒一下,去研究欧洲史,特别是1700-1820年间欧洲的交替,就明白窍门了。
东海战争:中国统一与复兴之路上的必选
种种迹象表明:就在中华民族的统一大业未完成,崛起中的中国尚未能如愿地彻底解决持续发展所需的石油资源之际,曾经给我们带来深重灾难的日本人又一次让我们既无奈又主动地拿起武器,保卫领海、领土……
与一个甲子前的那场战争不同,即将爆发的中日战争注定是一场长期的局部战争,是中国漫漫强国路上的演兵场,更是统一之路上必须跨越的门槛……
更进一步,东海战争是有关各方不约而同的必然选择。
东海战争,日本的梦想与现实的选择
从来没有从心理上承认败于中国之手的日本挑战中国的意愿越来越强烈,日本政府的所作所为也表明:阻止或干扰中国的强盛过程和成为“正常的国家”是日本的最高国家利益,在台海战争尚未爆发的情况下,在东海进行一场战争是达到这两个战略目标的有效手段。如果战争中日本占上风,甚至有可能引发台湾借机实现成功独立。
日本人选择这样的国家战略,有着深刻的历史与现实背景――
东海舰队某导弹护卫艇导弹实射
日本,我们一贯比较轻蔑地称之为“蕞尔小国”。作为近大陆岛国,国土促狭,民族单一,资源缺乏,国民开化之前,多次臣服于中国。封建社会中,土地是第一资源,丰臣秀吉时代起,向大陆进军获得土地的梦想,就一直根植于日本国民心中。作为日本人民中当然的民族英雄,丰臣秀吉带领日本人向大陆进军的那一次行动非常不幸地在朝鲜遭到了失败。英国人的炮舰轰开日本的国门后,一向擅长学习的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在亚洲率先进入资本主义时代,国力大幅增强,在具备战争能力后,通过侵朝战争第一次踏上了大陆,把整个朝鲜半岛并入日本。
侵朝战争的成功第一次为日本人树立了全民族的自信心。其后进行的日俄战争以及在日俄战争之中建立起来的靖国神社不仅让日本民族的自信心得到更大的满足,更为日本建立了从上到下的“日本利益”实现机制:凡为日本战死的人,无论地位尊卑,灵魂一律入祠靖国神社,青史留名,高居庙堂之上,受日本国民顶礼膜拜。完全可以这样说,靖国神社强化了日本国民的献身精神,事实上把日本普通国民团结在民族利益之下,对于日本民族的强盛所起的作用足以超过物质上的成就,日本民族因此而成为一个极其进取之心的民族,一个敢于进取的民族。身为中国人,我们虽然讨厌这个该死的庙,却不得不承认日本民族创造的这种团结国民的好办法恰恰是地大物博、民族众多的中国至今都没有的。
日本杂志里的侵华战争照片
甲午战争的胜利,让日本民族得到了更大的利益,滚滚白银以及台湾领土的收获为日本进一步积累能量提供了条件,日本民族从此起飞,进一步强大,让日本国民具备了彻底征服中国的自信并付诸实施。迄今为止,我们一直在各种官方材料里把侵华战争和二战的罪恶归咎于“日本军国主义势力”,似乎是“少部分军国主义势力”强暴了日本民族的民意,架空了天皇,欺骗日本国民投身于一轮又一轮的征伐之中。
其实这是国与国的博弈之道,是缩小打击面,让日本国民下台阶之“术”。君不见,希特勒的国家社会主义为何因为让纯正的日耳曼人获得实际利益而备受拥护,通过选举高票当选德国总理?侵华战争与二战中,又有多少日本人消极地进行战争?
身为一国国民,希望本国强盛甚至凌驾于他国国民之上,原本就是很正常的事情,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往往就是这样现实而丑陋,来不得虚情假意。所以,侵华战争和二战完全是日本全民族心甘情愿地发动的一场战争,是日本全民族自信心膨胀的结果。在这一点上,我们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失败,虽然让日本民族在两颗原子弹之后对于美国人有了一定的惧怕之心,不再有直接与美国对抗的自信,但并未让日本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受到沉重的打击:事实上,日本人并没有直接败在中华民族手里,如果不是二战爆发,国际社会援助,历史恐怕要改写。
无论我们自己怎样宣传我们打败了日本人,但在日本人眼里,在其它国家与民族眼里并不是这样。日本战败后,中国人甚至没有能力派兵对日本本土实施占领,没有收回琉球群岛;
而通过抗战最终得以真正地以“民族领袖”的身份有效地“统一”中国大陆,处于权力顶峰的蒋介石却作出了仁慈对待日本,放弃战争赔偿的决定,这里面难道没有历史的难言之隐?蒋介石的政治智慧不至于那么低吧?关于放弃战争赔偿,我倒更愿意相信是美国人出于扶持日本抗衡苏联,要求蒋介石配合这一历史推论。
资料图:中国两国领导人会晤
资料图:中国两国领导人会晤
无论如何,归根结底一句话:不管我们愿意不愿意,两百多年来,日本民族对中华民族的心理优势从来未曾被打破,他们试图强于中华民族的渴望从来未曾消停。战后60年来中日两国的发展史又进一步刺激了日本民族的信心与渴望。
1945年以后,日本并未向任何一个战胜国付出任何真正的战争赔偿,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中夺取的巨大财富虽然有所损失,但并未彻底灰飞烟灭。籍着保存下来的财富以及丰臣秀吉时代即已建立的民族精神,战后的日本飞速发展。
相比之下,解放战争和朝鲜战争则在二战后又一次严重削弱了中国的国力,迟滞了中国的发展,大跃进与十年动乱再一次让中国倒退。中国被美国人扶持下的日本远远地超过了。日本民族在向世界证实了自身的优点之后,面对中国,其自信心又有所增强。
中苏交恶后,历史吊诡的发展轨迹又让中国与日本走到了一起。中日建交之后,出于中、日、美共同对抗前苏联的战略需要,中国被扶持,无论是无息贷款还是直接援助,日本向中国提供的资金支持的确为十年动乱后中国经济的起飞打下了基矗对于这一点,我们向来予以“淡化处理”,而日本人则因此以“恩人”自居,再一次提升了日本人对中国人的民族自信心。
事实上,对这个问题要直接看到它的本质:虽然二战后的蒋介石政府放弃了战争赔偿,日本人在中国建交后“主动”帮助弱势的中国,这并不是日本人的良心发现,并不是日本人补偿他们给中国带来的深重灾难,真正的原因是国与国之间的战略利益需要――作为美国战车上的一条狗,只是替主子出面,试图扶持另一个可能的抗苏伙伴而已。何况日本人所提供的资金,远远不能与战争赔偿相提并论!所以,日本“援助”,中国受之无愧,受之不足,根本无须心存任何“感激”。
此一时,彼一时,冷战结束后,帝国的长子――俄罗斯无力无心攻击中日,来自北方的巨大威胁同时遁于无形。新的形势下,随着“主人”的战略利益发生变化,日本国民也重新审视一个问题:日本何处去?
日本何处去?现在看来,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已经非常明确:二战战败后,日本在美国的控制之下已经完成了它作为冷战桥头堡的历史使命,伴随着上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右翼极端民族主义的快速复兴,现在,日本要名符其实地“自强”!要尽可能地摆脱美国人的束缚,再一次把中国踩在脚下,成为亚洲军事政治第一国。日本民族的这种远大志向,在上世纪90年代至今日本社会的右翼化演变历史以及日本的所作所为中体现得极其明显――
俄罗斯政治强人普京
苏联解体以前,虽然在经济建设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总量高居世界第二位,日本民族主义在美国人的极力压制之下,始终没有产生多大的实际影响,无论石原慎太?的《日本可以说不》等着作如何大行其道,却充其量只能是唤醒日本国民的民族主义意识。
而冷战结束则提供了契机,不再受到威胁的日本国民把民族主义意识付诸行动:石原慎太?被选举为东京市市长并得以连任,从为日本要独立自主到公开表演扞卫钓鱼岛这类“日本领土”以及“不惜一战”,其公开的“反美”、“反中”言行得到越来越多的拥护,事实上,在日本国民眼里,石原的确是民族英雄。
资料图:日本右翼侵犯我钓鱼岛
另一位日本的民族英雄是小泉。这位首相上任后让日本得以试探性的兵发海外,表面看起来是忠心耿耿地尽奴才的本分,实则是借机“正名”,日本国民的自信心事实上也因此得以再次提升,即使日本人在伊拉克遭绑架、自卫队在当地受到袭击也并未降低日本国民的信心,小泉同样连任。摸清了日本国民的真实想法,连任后小泉更加强硬,以回报他的选民。在务虚的层面上故意参拜靖国神社以表示不容别国“干涉内政”;务实的层面上,则在日美安保盟约扩大至台海、远东石油管线、北方四岛、钓鱼岛、东海、日本入常、朝核问题等一系列事务中彰显其日本民族英雄的本色――挑战中国利益不必细述,北方四方挑战有点可怜的俄罗斯,朝核问题上搅局为日本寻找核武装的借口挑战它的主子……
长期以来,中、日、韩各国围绕日本政要参拜供奉有甲级战犯靖国神社这一的确为“日本内政”的事件展开多场交锋,三国之间的口水战打个不停,在中国与韩国的强烈反对下,即或是强硬如小泉者也在今年的8·15这一天采用了回避措施,不在那个地方现身并发现反省战争罪行的讲话。
在这么一件“意识形态领域”的事件上的隔空驳火,其实是二战中未能单独战胜日本人的我国与韩国对日本人精神上的压制行为,毕竟中韩两国对日本没有现实控制力,所以在口头上对日本社会右倾化叫得最厉害。反观驻军日本本土,对日本拥有强大现实控制力的美国,虽然日本极端民族主义也是美国人需要防备的,美军曾经受到日本人的攻击,但它并不在嘴上打仗,究其原因,还是实力决定了处理事务的方式。
我们绝对不能认为在靖国神社这种事情上我们让小泉低下了头表了态就意味着日本在东海等一系列问题上不再为难中国。8·15时表个态,外交辞令而已,即使真正的“以史为鉴”,也并不决定在现实的领土主权争端中日本国民会主张采用驼鸟政策,其可能的影响至多限于“不打全国战争”而已。
日本老兵在靖国神社大肆祭奠——军国主义复活
相反,在现实的领土主权争端中日本的强硬手段更有可能钩起“以史为鉴”之后的日本国民对北方四岛的深刻反思,进而激化面对中国的“自卫”意识。而“自卫”意识在小泉、石原一般的日本英雄带领下,强硬手段升级到局部战争,回报日本国民的同时又进一步凝聚人心,让“日本走上强国之路”。
目前的宣传中,我们常常把日本的民族主义倾向形容为“少数右翼势力”,这是一种有意无意的自欺欺人的说法,实际上,已经高度民主化的日本,选民的选票已经说明了一切!公允的估计是:民族主义优先的日本国民至少超过50%!
更重要的是,强硬的小泉并不像前段时间我们所自慰的那样“支持率下降”!小泉的确是个矢志改革的强人,邮政改革案被否决后解散众议院,提前举行大选这种举动备受日本民众拥护,支持率快速上升。有鉴于此,我们对日本社会的心态绝对不可抱有幻想。可以这样判断:日本提前举行的大选中,即是小泉失败,上台的必须还是能满足日本民众民族主义思想、带领日本实现“强国之梦”的政治人物!
日本军国教育从娃娃抓起
在具体的政治与军事事务中,日本民族的强国之梦又受到一个最有力的束缚――它的主人并不希望它“太强大”。如何定义“太强大”?核武器就是标准,其它的常规武器,并不会对美国人造成战略上的威胁。在美国人眼里,如果日本强大到拥有核武器,具备了反噬主人的能力,它一定会最快速而又最坚决地对它的主人说“谢谢你保护我们这么久,现在我们可以自己保护自己了,请回去吧”,这让美国人受不了,日本在朝核问题上以“人质”问题搅局时美国主子白眼相对即是美国不给予日本发展核武器的借口的最好写照;反之,在常规武器上,无论日本武装到何种程度,都只能咬咬别人,伤不到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