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空气动力学的“升力原理”(之二)
当然,以上谈的都是涡流产生的气动升力,所用的飞机机翼都是在亚音速飞行时候的翼型,对于超音速飞行时升力就逐渐不由机翼上表面的涡流产生了。
其实飞机在低于音速飞行时,有一定迎角的机翼的下表面也可以对前方来流进行一定的压缩,产生高压区,得到一定的升力。
当飞机在超音速飞行时,随着速度的增大,逐渐由机翼下表面对前方来流的压缩产生高压区,得到“压缩升力”,高超音速时更是直接由下表面的激波去压缩空气得到“激波升力”。
以后我们在谈“飞碟”的升力时会特别提到,飞碟的涡流不但在直升悬停和亚音速飞行时产生气动升力,甚至在低空以高超音速飞行时也仍然能产生一定的负压或升力!这是个特异现象。
不过在低于音速飞行的大多数情况下,飞碟的升力主要是上表面的“奇异涡环”(环形分离涡)内构成的低压区来产生的,有点像昆虫或三角翼飞机的前缘分离涡产生升力的情况。
而飞碟在亚音速及超音速飞行时,更可以因为其“旋性下洗流”有一定的“旋性”,则可以用下表面的内层磁场旋转着将仍保持部分电离的“下洗流”向内吸附,让下表面得到更大升力,同时也保证飞碟的下表面升力分布均匀。当然这是细节了不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