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血管内照射配合精制蝮蛇抗栓酶防治脑梗塞先兆的血液流变性变化
|
热
|
|
激光血管内照射配合精制蝮蛇抗栓酶防治脑梗塞先兆的血液流变性变化 |
[
作者:佚名 转贴自:http://doctor.51daifu.com/2007/0305/F5D2C957C917T89967.shtml 点击数:118 更新时间:2011/6/4 文章录入:admin
] |
[注:本站登载的某些文章并不代表本站支持或反对其观点或肯定其真实性]
激光血管内照射配合精制蝮蛇抗栓酶防治脑梗塞先兆的血液流变性变化 微循环学杂志 2000年第1期第10卷 研究报告 作者:李金满 夏仲田 李红霞 王俊山 邹淑香 孙旭升 单位:黑龙江省双城市中医院车站分院, 邮政编码 哈尔滨150111 为了寻找预防脑血管疾病的有效方法, 我们对200例被视为具有脑梗塞先兆的高粘血症患者在 激光血管内照射和静脉滴注蝮蛇抗栓酶前后的血液流变性进行了监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例本院门诊病人, 男150例、 女性50例, 年龄18~85岁, 这些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头 昏、 头痛、 头晕、 头胀、 头皮麻木、 视力障碍、 耳聋、 耳鸣、 失眠、 胸闷、 单侧 上、 下肢乏力和一过性偏瘫(自然恢复)等症状, 血液流变性检测均提示高粘血症。 1.2 方法 采用长春产的JHC-400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仪。 激光功率3 mW, 激光输出功率1.8~ 2.5 mW。 1次/日, 每次60 min, 7次为一疗程, 治疗前后在同等条件下, 采空腹抗 凝血4 ml在4 h内完成血流变检查。 血液流变性检测仪采用上海医科大学研制的玻管粘度计 。 2 结 果(见附表) 3 讨 论 附表 高粘血症治疗前后血液流变 学指标之比较(n=200, ±s)
项 目 |
治 疗 前 |
治 疗 后 |
全血比粘度 |
80 s-1 |
5.67±1.12 |
5.04±0.701) |
20 s-1 |
15.74±0.07 |
10.50±0.582) |
血浆比粘度 |
1.91±0.11 |
1.62±0.131) |
红细胞压积(%) |
44.31±5.60 |
38.81±4.502) |
红细胞刚性指数 |
4.50±0.56 |
3.85±0.521) |
红细胞聚集指数 |
5.03±0.14 |
4.01±0.101) |
血沉(mm/h) |
19.87±1.70 |
19.59±1.27 |
血沉方程K值 |
130.65±1.52 |
128.00±0.55 | 注: 与治疗前比较: 1) P<0.05, 2) P<0.01 低能量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方法能使机体产生一系列生物学效应, 引起膜结构、 功能变化 ,使细胞稳定性提高、 膜能量酶激活、 三磷酸腺苷增加, 使红细胞聚集性下降, 从而 使血液粘度下降并处于低凝状态, 以改善机体的微循环和血液动力学指标。 精制蝮蛇抗栓酶制剂因具有溶栓、 抗凝和降低血小板粘附率等作用配合用氦氖激光照射对2 00例高粘血症病人进行预防性治疗后, 其全血比粘度、 血浆比粘度、红细胞压积、 红细 胞刚性指数、 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有明显下降(P<0.05~0.01)。 提示这二种治 疗方法结合应用, 对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其见效快、疗效高, 操作简便、 安全, 无 痛苦、 无毒副作用, 可在临床上加以推广。本文作者简介:李金满(1932~), 男, 汉族, 主治医师 本文1999-05-06收到, 1999-12-20接受 |
|
[注:标题搜索比内容搜索快]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