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晨光科技 >> 文章 >> 新闻、背景、评论等 >> 军事 >> 正文  
  J-10B已装上世界一流航电!         
J-10B已装上世界一流航电!
[ 作者:佚名    转贴自:http://club.mil.news.sina.com.cn/thread-334132-1-1.html    点击数:92    更新时间:2011/4/4    文章录入:admin ]
[注:本站登载的某些文章并不代表本站支持或反对其观点或肯定其真实性]

J-10B已装上世界一流航电!

2011-04-01 12:05  

表格根据公开论文、资料绘制。虽然不是很详细,但是足够看出611近年在战斗机研制方面发展的轨迹了;也可以明白为什么611拿到四代而不是601。如果给同时期的601做一张表格,场面将会非常的难看。

  从这个表格,基本上可以看出,从三代到四代的过程中,一些主要的技术体系在趋势上,都是逐渐的在J-10和FC-1的各型中被验证并被批量生产投入实际使用。只是可能四代的发动机早期仍然要用毛子的,实在是让人遗憾。

  根据表格,J-10B如果需要承担重四的技术验证任务的话,需要其验证的应该就主要是飞火推交联和四代航电系统两个技术。由于四代的矢量推力都是与气动设计整合的,因此个人认为矢量推力发动机的验证工作将类似于07年首飞的太行棍,将一架J-10或者J-10B改成专用的技术验证机,而不是推广到成批次的量产型号上。

  飞火推交联的重要关键是数字电调式发动机,就我听到的消息,J-10B型选用的发动机并不是J-10原来使用的AL-31FN,而是推力更大的改型;J-10B上是否会实现飞火推交联,可以等待J-10B各方面情况进一步明朗后根据其正式定型所使用的发动机情况予以推测。

  J-10B的航电系统与重四的航电系统基本可以参照“宝石柱”结构的F-22与“宝石台”F-35的关系,后者在前者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按FR6ZP同学的说法,J-10B能做到类似F22那种工作频段相近的小的分系统级的天线孔径、硬件资源共享;个人认为有很高的可信度,摘抄出来共享。

  另外说一下个人揣测的611航电发展脉络。

  在J-10上,611搞出了比较先进的基于1553B总线的综合航电系统,飞火交联和手不离杆以及一平三下都具备了,但是还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完善;比如早期J-10出现过好几次空中下显黑屏,而FC-1的01和03号机也出现过类似的情况。其原因可以从后来枭龙的航电改进电源管理系统推测。

  由于巴基斯坦的特殊国情,巴基斯坦恨不得611把所有最先进的技术全给FC-1用上,而611也非常乐意把FC-1作为一个有人为自己买单的技术验证平台。很快,在全状态的FC-1 04号机上,新航电非常夸张的出现了,3大块多功能液晶显示器的显示面积比台风战斗机还大。当然,关键不是这个。

  FC-1的航电系统基于POWER PC 603E处理器构建(F-22用的是POWER PC 604E),而WMMC构架肯定不能和四代的F22比,有代差,但即便在世界上各三代半战斗机面前说出去也不算掉份。而且FC-1的航电上也有碰见四代战斗机都不算掉份的组成部分。

  一个是分布式电源管理系统。三代机都使用集中供电体制,发电机——供电盘——逆变器——各部位;FC-1的01和03号机也是如此。而分布式电源管理系统作为标准的四代机技术,各设备单独设置电源转换器,电脑控制供电盘对多路供电进行管理检测,极大的提高了航电系统的灵活性和安全性。FC-1的这套系统公开宣示对航电的故障检测率达到95%,并着重强调,控制由软件功能实现,控制逻辑变动延时时间变更之类的参数调节和不同机型间的移植都非常方便。

  这套系统应该是针对J-10和FC-1早期航电的可靠性不足做的除根药方了。什么叫做上进?这就叫上进,每一个不足都是新优点的开端。

  另一个是数字式分布式压力传感器,这个东西的应用最明显的外观区别就是机首空速管的消失。F22没有机首空速管,F35也没有,欧洲双风也没有,就是采用了同样的技术。

  再一个是外挂物管理和武器管理系统。FC-1的挂点有西方标准挂点和适应俄罗斯武器的非标准挂点,都采用标准化武器接口单元,能够独特的对东方体制的武器实现和西方武器一样的任务管理;这点估计武器来源繁杂的印度人会嫉妒到眼睛喷血的。

  内置GPS的环形激光陀螺惯性导航系统,也是与时髦同步的东西,相对于传统机械式挠式陀螺至少15-30分钟的启动时间,这个通电后很快就能对准。什么是出动效率?什么是作战效能?就是从这些点点滴滴的小设备中出现的。

  FC-1的导弹逼近告警系统是分布式综合光学孔径成像系统,不算先进,因为连J-11B也好像用了同样的东西;对比F-35的EODAS,这套系统欠缺了F35的视频监视功能。西方的第三代战斗机中仅有阵风装备类似的系统,但采用非成像体制,3孔径扫描器件,技术水平略差。

  J-10的航电作为标准的三代较先进航电还没有实现完全的玻璃座舱化,仍然保留了一定的仪表备份;而J-10的航电进一步在FC-1上进化,掺杂进了大量的四代航电技术,使用WMMC架构在构架上不逊于西方三代半战斗机的航电系统,至此,611走完了验证三代航电结构的最后一步。

  J-10B型需要验证的,将是第四代标准的航电。

 

  • 上一篇文章: 华尔街操盘手“逃命”秘诀:瞬间决定成败

  • 下一篇文章: 日本披露:中国五大雷达最令美战机害怕
  •    
    [注:标题搜索比内容搜索快]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temp[149]

  • 2017 年 12 月 21 日委员会决定…[133]

  • 修订第 2019/1616 号实施决定 …[180]

  • SAE001[113]

  • Proe/Creo曲面渐消+倒角教学[78]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外媒:正在唤醒中国的习近平[357]

  • 中国反伪科学运动背后的CIA黑手…[546]

  • [转载]袁隆平真言:中国最大的…[715]

  • 台专家:当年我们造IDF时 大陆…[605]

  • 旅日华人:中国严重误判日本民…[608]

  •  
     相 关 文 章
  • 海外关注中国海军第一代舰艇升…[74]

  • 日本披露:中国五大雷达最令美…[85]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3 晨光科技        站长:璀璨星辰        页面执行时间:332.03毫秒
    Powered by:MyPower Ver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