踯躅创业板 深企有“苦衷”
|
热
|
|
踯躅创业板 深企有“苦衷” |
[
作者:佚名 转贴自:http://www.p5w.net/stock/news/news/201007/t3093315.htm 点击数:107 更新时间:2011/3/21 文章录入:admin
] |
[注:本站登载的某些文章并不代表本站支持或反对其观点或肯定其真实性]
踯躅创业板 深企有“苦衷” 来源: 证券时报 发布时间: 2010年07月22日 03:45 作者: 罗平华 证券时报记者罗平华 创业板开板10个多月来,深圳企业共有16家闯关,8家顺利挂牌,5家未通过审核,1家取消审核,过会率仅为62.5%。 面对这样的结果,此前对深圳创业板发展寄予厚望的市场人士在困惑的同时,也通过分析给出了5家公司未通过审核的原因。有业内资深投行人士则结合深圳拟登陆创业板公司的实际情况总结称,深企在创业板市场上表现欠佳并非全是“意外”,但未来发展依然值得期待。 在专业机构和业内人士看来,股权历史沿革有瑕疵、成长性不足或存疑和有效沟通不足是深企止步创业板的三大原因。 首先,由于深圳经济和投资非常活跃,拟上市的公司均是行业中的翘楚,故早在创业板开板之前,这类公司就一方面积极准备国内外市场的上市工作,另一方面股权变更较为频繁。而创业板开板之后,复杂的股权结构变更往往成为上市的拦路虎。比如,深圳某家软件企业在2002年启动了海外上市计划,于2003年进行了股权调整,根据红筹海外上市模式,设置BVI控股结构,后因SARS影响,2004年停止了海外上市计划。2008年,该公司通过一系列的股权变更,最终回归了内资本色。然而,昔日为海外上市量身定制的BVI控股结构,如今却成了该公司创业板IPO的障碍。 其次,对创业板拟上市公司来说,成长性是最大的看点和考核点。深圳一家闯关企业2008年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比2007年增长约14%和12%,增长并不明显,如果扣除研发支出资本化影响,增长率将更低,2009年1-9月的年增长率则只有约4%和6%,仅有个位数的增长,成长性明显不足。对此,业内人士表示,金融危机冲击下,深圳以电子信息业为典型行业代表的企业成长性被扭曲。加之,习惯市场化运作的深圳企业对于危机的影响和应对较为真实和重视,反应在营收和利润上增长大幅放缓。与此相佐证的是,一家由留学人员创办的深圳知名半导体设计公司,创业板开板前就做好了各项准备工作,但2009年公司业绩在金融危机冲击下,净利润仅有个位数增长。公司通过其他渠道获得了发展资金,故暂缓了创业板上市工作。 最后,资深投行人士表示,创业板公司因为新模式、成长性等特色原因,行业数据的可靠性、未来业绩的稳定性等方面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因素,加强与监管部门的有效沟通显得尤为重要。该人士介绍说,很多创业板公司所处行业为新兴行业,市场占有率、市场容量、行业前景等既没有权威的统计数据,也没有长期的数据积累,由此得出的结论很难让人信服。深圳一家被否企业上市负责人事后在谈到上会感受时说,跟做梦似的,突然就通知说上会,过会时有些问题由于紧张和时间问题没能解释清楚。上述投行人士也总结说,在深圳,很多企业习惯于市场化运作,认为只要申报材料交上去了,按部就班回答反馈意见,然后等着上会就行,对有效的沟通缺乏重视。他认为,创业板拟上市企业,应该注重收集行业、竞争对手、市场等各方面与企业有关的资料,及时主动做好沟通工作,将上市工作提升到战略高度。 |
|
[注:标题搜索比内容搜索快]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