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晨光科技 >> 文章 >> 新闻、背景、评论等 >> 经济 >> 正文  
  A股暴跌四大元凶曝光 能否转危为安         
A股暴跌四大元凶曝光 能否转危为安
[ 作者:佚名    转贴自:http://msn.finance.ifeng.com/stock/jshq/20110315/596646.shtml    点击数:110    更新时间:2011/3/16    文章录入:admin ]
[注:本站登载的某些文章并不代表本站支持或反对其观点或肯定其真实性]

2011年03月15日 14:51 来源:中国证券网中国证券网编者按:周二两市大盘继续低开低走,2900点被轻松击穿,沪指最大下跌超过86点。那么究竟什么原因导致了早盘的暴跌?午市大盘是否仍有下探空间?

本文导读:

【早盘杀跌四大元凶】

跌势汹汹 大盘杀跌四大原因

【一、全球股市暴跌】

日经指数早盘暴跌6.78% 九千点大关失守

日地震致金融股重挫 核污染引担忧 美股收低

【二、核泄露加剧】

菅直人称核泄漏可能加重 呼吁国民避难

【三、2月信贷骤减】

2月新增贷款同比剧降近五成

【四、期指做空】

期指尾盘重现贴水 空方主力再度加仓

【权威观点】

日本震灾影响暂难评估 先观望一阵再说

两因素有望封闭A股下跌空间

预判未来行情 公募谨慎私募乐观

【大势研判】

市场短期继续震荡

短暂拉锯后将继续向下

元气有所恢复关注反弹力度

跌势汹汹 大盘杀跌四大原因

沪指今日低开后,放量杀跌,目前沪指下跌近50点。跌势汹汹,2900点整数关口被很轻易的跌破。从消息面说,给大盘带来下行压力的大因素包括三个,其一是日本启动史上最大规模注资,或让其财政危机提前引爆,影响世界经济安定。其二,温家宝总理昨日继续强调把抑制通货膨胀摆在了第一位,或说明通胀预期仍不容乐观。其三,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夏斌日前指出,不排除在必要时,选择较大幅度的、一次性的汇率调整。这将给国内出口产业带来巨大压力。其四、菅直人称核泄漏可能加重 呼吁国民避难。日本当地时间15日上午11时,首相菅直人就核电站危机发表告国民书。称受损核电站还有进一步放射性物质泄漏的可能性。呼吁30公里半径的居民不要外出,在家或办公室待命。(中国证券网)

日经指数早盘暴跌6.78% 九千点大关失守

北京时间3月15日,日本官方刚刚发布在福岛核电站发生了另一起爆炸消息后,受担心核泄漏扩大影响,日经指数即开盘跳空低开1.86%。

随后,跌幅迅速扩大,早盘暴跌至6.78%,跌破9000点大关,报8969点。

日地震致金融股重挫 核污染引担忧 美股收低

北京时间3月15日,上周五日本遭受里氏9.0级地震袭击之后,市场对金融业将受到影响的担心情绪加重。核污染使全球审视能源问题,铀矿开采商普遍重挫,光伏行业集体上扬。今日美股低开低走,道指跌幅一度超过百点,午后主要股指震荡回调。

截止收盘: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跌51.24点,跌幅为0.43%,报11993.16点;纳斯达克综合指数[2221.18 -1.26%]下跌14.64点,跌幅为0.54%,报2700.97点;标准普尔500指数下跌7.89点,跌幅为0.60%,报1296.39点。

板块方面:金融板块领跌1.2%,公用事业下跌1.1%,能源板块上涨0.4%。

个股方面:巴菲特旗下伯克希尔哈撒韦周一宣布以约90亿美元现金收购美国特种化学品制造商路博润公司(Lubrizol)。此举将成为伯克希尔哈撒韦进行过的最大规模并购交易之一。两公司表示,此交易还包括约7亿美元净债务。

菅直人称核泄漏可能加重 呼吁国民避难

菅直人称核泄漏可能加重 呼吁国民避难。日本当地时间15日上午11时,首相菅直人就核电站危机发表告国民书。称受损核电站还有进一步放射性物质泄漏的可能性。呼吁30公里半径的居民不要外出,在家或办公室待命。

2月新增贷款同比剧降近五成

2月份新增贷款5356亿元,较1月份信贷减少近半。研究人士认为,除季节性因素外,新增贷款下降一方面得益于稳健货币政策的执行,紧缩的效果已经显示;另一方面,2月份住房成交量下降,导致居民贷款的新增贷款锐减。

央行1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5356亿元,同比少增1645亿元,较1月份的1.04万亿元减少近一半。同时,2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48.89万亿元,同比增长17.7%,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分别低0.8和9.5个百分点。

交银金研中心认为,新增贷款大幅下降主要与监管部门持续加强信贷管控、准备金率连续上调的累积影响以及差别准备金率动态调整措施的约束作用有关。

中金公司则认为,信贷正在政策引导下朝向预期速度放缓,货币政策紧缩效果已显现。

在新增信贷必然少于去年的大背景下,银行的信贷政策又该何去何从?银监会主席刘明康日前曾表示,从1、2月份的信贷量看,尤其是与去年同期作比较之后,可以看出目前银行的放贷冲动已经逐步减弱。

两会期间,建行董事长郭树清、工行行长杨凯生均对本报记者表示,今年工行和建行没有具体的信贷投放节奏,而是要根据实体经济的需求投放,全年信贷增速会低于去年。

分类看,2月份,住户贷款增加1058亿元,较上月少增2248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居民短期贷款仅增加6亿元,创下2007年12月以来的新低。对此,交银金研中心认为,近期楼市调控持续较严,住房成交量下跌,导致居民户贷款明显减少。

受人民币升值预期较强的影响,2月外汇贷款增加50亿美元,外汇存款增加35亿美元。截至2月末,外汇贷存比为205%。

对于下一步的信贷趋势,交行预计,年内信贷将呈平稳、增长可控的总体态势。银监会主席助理阎庆民此前预测,根据CPI以及GDP的预期目标,预计今年信贷增速为15%左右。(上海证券报)

期指尾盘重现贴水 空方主力再度加仓

14日,期指四合约跌多涨少,主力合约IF1103尾盘15分钟呈现跳水。从持仓量来看,主力合约明显减仓,而次月合约则大幅增仓。首席空头国泰君安大幅增仓空单596手,同时减仓241手多单。专家称,从主力合约和近月合约持仓量此消彼长来看,1103合约临近交割期,移仓开始出现;而从风向标国泰君安的操作来看,近期市场震荡难免,观望为宜。

市场情绪谨慎

昨日,期指四合约跌多涨少,主力合约IF1103尾盘15分钟呈现跳水,瞬时下挫近10点,以3258.4点报收,微跌5.4点,跌幅为0.17%。其他合约方面,下月合约IF1104下跌0.08%,日增仓1679手;下季合约IF1106上涨0.01%;而隔季合约IF1109亦下跌0.22%。四合约总成交量比上一交易日有所缩减,总持仓量也比前一交易日小幅减少。

东证期货分析师杨卫东表示,"昨日IF1103主力合约波动并不大,下午略有回升,尾盘15分钟期价再度回落,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市场情绪仍然谨慎,不过回落幅度有限。"

永安期货分析师石上钢认为,"从某种程度上说,昨日是现指推动期指上涨,期指在股市收盘后由于谨慎情绪而走弱,出现尾盘跳水的情形。"

另外,昨日3月合约升水一度超过20点,但在股市收盘后期指有所回落,最终3月合约贴水4.52点,显示出市场情绪谨慎。上海中期分析师经琢成表示,贴水意味着,期指市场短期可能对消息更加敏感,尤其是对于日本重灾对全球经济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的担忧心理加重,并在期指盘面上明显的反映出来。

移仓开始出现

由于本周五为交割日,昨日期指主力合约移仓换月现象较为明显。从持仓量来看,主力合约大幅减少2037手至2.6万手,而次月1104合约则大幅增仓至9572手。

中金所持仓排名显示,首席空头国泰君安大幅增仓空单596手,同时减仓241手多单;相反华泰长城则大幅减仓空单1001手。专家认为,从主力合约和近月合约持仓量此消彼长来看,1103合约临近交割期,移仓开始出现。而从风向标国泰君安的操作来看,近期市场震荡难免,观望为宜。

杨卫东表示,从排名前20位主力持仓数据上看,由于市场心态偏谨慎,多空双方均有减仓,成交量也有所下降,市场短期内或将维持震荡,后期需关注期指能够在当前位置企稳。当然,还需要关注地震的后续影响,包括日本核电站是否会出现严重泄漏事故。

宏源期货分析师曹自力认为,尽管目前期指处于回调阶段,但震荡上扬的趋势并没有发生改变。日本地震对国内股指影响有限,上周末并没有出台紧缩性货币政策,本周有望收复上周的失地,继续大幅下挫的可能性较小。"目前总体形势对期指运行来说仍旧有利,政策面仍然相对平稳,两会后各项产业政策将出台,即使央行近期提准对资金面影响也不大,这是为了对冲央票到期和外汇占款所释放流动性的正常行为。"石上钢表示。
日本震灾影响暂难评估 先观望一阵再说

受日本地震影响,东京股市周一暴跌6%以上,连带拖累部分亚太股市,但对A股影响有限。

周一沪综指涨0.13%报2937.63点,深综指涨0.87%报1310.99点。亚太地区股市平均水平可用摩根士丹利亚太股指来大致概括,该指数周一跌2.9%,为去年6月7日来最大单日跌幅,公用事业类型个股跌幅较大。不过该指数中日本股票跌幅很大,拖累了股指总体表现,实际上其余亚太区域股市跌幅也较有限。

日本地震对A股各行业各类型股票影响不太一样,许多个股受冲击,但有些个股甚至可能是受益的。投资者应具体个股具体分析,当然这需要投资者掌握相当程度细节方面的因素,尤其是在对电子类、汽车类等个股的分析上面。

A股无视日本地震自有其合理性,一方面,日经济受挫或引发灾后重建概念,昨沪股中钢铁股、医药等股走势较强便与此相关;另一方面,A股就连汶川地震也没受多少冲击,更何况是日本地震,所以当日本地震时投资者心态应更加稳定。

部分市场人士所猜测的我国央行于上周末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并没有发生,这使本周盘面暂时得到缓解。日本的地震还有些变数,如核电站之类,其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经济影响程度可能还需点时间才能评估,所以这个时候央行再看一看也是合理的。

日本是经济上的超级大国,其流动性松紧关乎全球流动性状况,而地震已经使该国向市场再度注入流动性。如果该流动性的注入超过其实际所需,则暂时会对全球股市有利。日本注入流动性应是动态过程,会随地震破坏程度而随时变化,所以需要时间进行观察。整体而言,日本地震对资金依赖程度极大的A股不一定有压制,甚至不排除在未来产生些支撑的可能。

昨央行新公布的2月新增贷款从1月的1.04万亿元大降至5356亿元,也低于多数分析师事先预期。该因素或也减弱紧缩的预期,应为A股利好。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近期A股仍可能保持震荡态势,大幅波动的机会不很大。在震荡过程中,市场会等待和观望包括日本方面的因素更明朗一些,也等待国内物价趋势方面的迹象更多一些。操作上,投资者可暂观望,并适当控制仓位,因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等紧缩措施实行的可能性仍不能排除。(每日经济新闻)

两因素有望封闭A股下跌空间

受日本地震影响,昨日沪深两市小幅低开后震荡上行,双双收涨。截至收盘,涨幅0.13%;深成指涨幅0.86%。

从盘面上看,昨日股指始终围绕上周五收盘点位窄幅震荡,多数分析师表示本次日本地震不会对国内经济形成太大的影响,目前市场多空双方暂时维持均衡局面,同时,市场下跌空间受到两大因素支撑,市场下跌空间不大,震荡上行的格局有望维持。

A股连续调整,已释放较多做空动能。由于PPI数据上涨以及CPI数据仍处高位等因素,市场一度预测周末央行或再度出现存款准备金率上调等货币收紧的政策。但周末的信息显示,调控政策预期并未成为现实。越来越多的分析人士指出,一旦我国外贸顺差减少成为趋势,那么进一步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概率就大降,这有望减轻市场活跃资金的心理压力。

更为重要的是,今年在国家连续加大对银行业资本监管要求、控制信贷规模的背景下,银行业的业绩仍将保持较快增长的势头,有多家券商的研究数据显示,与2010年12月相比,国有大型商业银行1月份环比息差上升5~6个基点,股份制商业银行环比上升10~20个基点,加上与H股的比价效应,A股银行保险类股票即使估值修复也有20%~30%的升幅空间。金百灵投资秦洪认为,这些信息的叠加,意味着大盘短线下跌空间不大,经过持续调整之后,A股市场的做空压力已渐趋释放。

内在价值支撑A股企稳反弹。虽然担忧情绪短期将压制国内的市场风险偏好,但国务院总理温家宝3月14日表示,对于管好通胀预期有信心,加之资金流入股市的趋势正在逐步形成,这将在中期保证市场的流动性。

有数据显示,截至3月13日,已公布年报的411家公司平均每股收益为0.42元。根据可比数据,339家上市公司去年收益增六成。对此广发基金陈仕德表示,过去两年的调整、转型、结构升级已经对行业发展起了有利作用,优势企业享受了行业整合的红利,盈利水平甚至超出预期。盈利超预期,一方面体现了从2009年起,国内经济就处于良好的复苏过程,另一反面体现了公司内在价值正在进一步提升。业绩作为影响A股市场走势的一大因素,在此时已经成为投资者的做多动力,支撑A股企稳反弹。

中国投资银行副主席龚方雄表示,影响市场的反向因素是存在的,但都难以动摇市场向上的根基。农产品[17.13 -3.17%][17.69 1.61%]价格上升引起的通胀不可持续,国际油价上升对国内传导的渠道不多,且容易控制。一季度CPI指数正在寻顶回落,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高速成长,资本市场也会随之扩张。即使某个时段市场进行调整,下跌的空间也有限。(证券日报)

预判未来行情 公募谨慎私募乐观

受到通胀数据、日本地震的扰动,公募基金对于后市预判陡然生变,乐观情绪转为谨慎,反映到其投资操作上,则是顺势减仓。相对于公募基金的谨慎而言,私募基金并不拘泥于眼前的"纷纷扰扰",基于对中国经济长期看好,私募对于行情的演绎更加乐观。

基金顺势减仓

申银万国基金仓位监测数据显示,上周开放式基金平均仓位相比前周末略微下降。截至上周五,开放式基金平均仓位为85.19%,下降0.74%。具体而言,开放式股票型基金平均仓位下降0.53%,从90.30%下降到89.78%;开放式平衡型基金平均仓位下降1.02%,从80.26%下降到79.25%。

60家基金公司中,减仓基金占据多数,共计34家仓位下降,20家仓位上升,6家仓位保持不变,不过,各基金公司仓位变化幅度并不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目前基金谨慎"观望"的心态。

上投摩根表示,预计3月份在基数效应和累计涨价因素的推动下CPI将会继续上扬,为宏观调控带来一些压力。某大型基金公司策略分析师也预计,3月份CPI将反弹到5%以上,紧缩政策短期内很难放松。不过,亦有基金经理表示,目前市场对于通胀的预期过于悲观,在其看来,"当我们将目光集中于每个月的CPI数据时,同样也会在经济数据和市场的波动中再次迷失方向。"

私募坚定看多

相对于公募基金的谨慎而言,私募基金并不拘泥于眼前的宏观数据,基于对中国经济长期看好,私募对于行情的演绎更加乐观。

私募排排网研究中心对全国近50家私募管理人进行的调查显示,47.62%的私募管理人对A股3000点之上的行情表示乐观,认为市场仍会继续上行;仅28.57%的私募表示反弹难以持续,行情或冲高回落;此外,还有23.81%的私募认为未来行情更多的会表现为震荡整理的态势。"A股此次摸上3000点的意义还是比较重大的,奠定了2600的底部区域,为今年的小牛市树立了一个阶段性的旗帜。"世通资产董事长常士杉表示,"市场的强势可以确定,股指很有可能上4000点,但是个股的调整概率会很大。"

虽然常士杉对后市坚定看多,不过,他依然认为3000点会面临阶段性调整,尤其是个股的调整概率会很大。而基于对市场长期看好,常士杉依然坚持满仓操作。主要看好大盘蓝筹、军工、机械,高端装备制造等。

瑞象投资董事长陈军认为,近期股市上涨的根本原因包括两方面,一是经济基本面的持续向好,不管是从经济增长的质量还是数量来看,中国经济依然是全球经济增长的火车头,尽管经济存在局部问题,但这些问题都能在经济的发展也就是经济结构的调整当中得到改善。另外,估值优势也是近期股市上涨的主要原因,权重蓝筹股的企稳给予了大盘以持续反弹的底气,中小板、创业板的高估值现象毕竟也只是个别情况,企业盈利的持续改善提升估值的空间。(上海证券报)

市场短期继续震荡

在较高的通胀压力下,虽然不能排除央行近期进一步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甚至基准利率的可能,但部分基金认为,多方面因素导致政策制定者对进一步紧缩政策更加谨慎,短期市场窄幅震荡为大概率事件。

南方某大型基金公司基金经理认为,从近期宏观调控微观层面的经验来看,政府在操作方面注重"相机抉择",着力保持政策的灵活性和前瞻性,避免经济的大起大落。从这个意义而言,保增长与防通胀、调结构一起同样是政府考虑的重点,特别是在先行指标连续回落的背景下。此外,虽然输入型通胀的压力依然存在,但中国经济仍然保持着固有的内生增长动力,在2011年外部经济大幅改善的背景下,出现"硬着陆"的可能性也偏小。

农银汇理基金投研团队认为,由于国内一些经济指标显著下滑,加上日本发生强烈地震灾害以及中东北非的政局动荡加剧,为本来就非常不明确的国际经济环境增添了更大的不确定性,使得国内政策制定者对采取进一步紧缩政策持十分谨慎的态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反而可能降低了近期实际上政策紧缩的风险。因此近期市场大幅下跌的可能性较小,而政策预期的改善将对A股近期的走势构成一定的支撑,预计本周市场仍将围绕2950点左右波动。

在海富通基金投研团队看来,近期市场情况变化较大,楼市限购令出台令各大城市房屋成交量迅速下降。而市场上的固定投资仍然比较强劲,随着农产品[17.13 -3.17%]价格的上涨,通胀压力仍然较大。2月经济数据出炉,数据已经超过市场预期。"中国经济政策自去年下半年开始收紧,目前紧缩的宏观调控指向基本达到顶峰。"

对于后市的投资机会,海富通基金认为,"十二五"期间,国家将进一步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受到市场普遍关注。房屋建设对建筑材料的需求以及土地占用等因素将对市场产生一定的刺激作用。

某大型基金公司基金经理认为:首先,今年的投资机会主要在于利用市场对通货膨胀和宏观调控的过度恐惧逆向操作带来的超额收益;其次,通货膨胀的投资主题,这样的机会不仅来自于身处上游具备较强资源属性的上市公司,也来自于身处集中度较高的中下游行业的优势企业,他们一般具有较强的定价能力,在通胀的背景下仍然能通过有效地提升产品价格提高企业的毛利水平;第三,低估值蓝筹板块,如机械、通讯设备、电力设备等,这些蓝筹股的估值水平受到宏观调控的压制处于过低的水平,而其中的优势企业2011年盈利增长不仅比较确定,而且还有超预期的可能,因此仍存在介入机会。此外,下半年可适当关注食品饮料、商业、医药等稳定成长行业可能带来的确定性收益机会。(上海证券报)

短暂拉锯后将继续向下

从上海综指技术指标情况来看,目前MACD指标已开始由前期的红柱开始出现绿柱,其虽然周一顽强收红,但市场量能开始萎缩,因此密切观察量能演变非常重要,从KDJ、WR、RSI等周线指标来看,均呈现向下发展的状态,因此后市如果无量能的有效配合,预计短期拉锯后,即可能向下继续运行。

总体来看,由于机构仓位过重,其介入的品种仍然有在此区域拉锯——护盘的演变,但从成交量的角度来分析,预计这一拉锯时间不会长,配合基本面会议稳定期已过,因此从操作角度来看,短线投资者可采取适量波动性运作,而稳健投资者则宜采取继续战略观望的策略,保持耐心,持币为主的策略。(九鼎德盛)

元气有所恢复关注反弹力度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表示,由于翘尾因素影响大,今年上半年控制物价水平涨幅的工作比较艰难。但随著食品价格企稳,且由于担心紧缩措施重叠将导致经济增长大幅放缓,经济学家普遍预计,从现在开始,货币紧缩措施的推出速度将大幅放缓。温总理还警告称,政府需要在维持经济增长和抗击通货膨胀之间寻找平衡。有鉴于此,A股市场所面临的紧缩政策环境有望缓解,同时,经济基本面由于将面临新的增长动力的驱使,因而,股市中长期向好值得期待,包括金融股在内的权重板块的低估值优势亦有望得到深入挖掘。(中航证券)

  • 上一篇文章: 地震波及全球数码产品市场 或将断货涨价

  • 下一篇文章: 高通胀压力渐行渐近 “双率”调整已兵临城下
  •    
    [注:标题搜索比内容搜索快]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temp[149]

  • 2017 年 12 月 21 日委员会决定…[133]

  • 修订第 2019/1616 号实施决定 …[180]

  • SAE001[113]

  • Proe/Creo曲面渐消+倒角教学[78]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外媒:正在唤醒中国的习近平[357]

  • 中国反伪科学运动背后的CIA黑手…[545]

  • [转载]袁隆平真言:中国最大的…[715]

  • 台专家:当年我们造IDF时 大陆…[604]

  • 旅日华人:中国严重误判日本民…[608]

  •  
     相 关 文 章
  • 高善文:股市暴跌源于杠杆塌缩…[54]

  • 揭露大盘暴跌的真相[96]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3 晨光科技        站长:璀璨星辰        页面执行时间:1,015.63毫秒
    Powered by:MyPower Ver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