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晨光科技 >> 文章 >> 技术理论 >> 物理 >> 正文  
  辐射         
辐射
[ 作者:佚名    转贴自:http://www.fushefh.com/wiki/srcshow.asp?title=辐射    点击数:116    更新时间:2011/3/15    文章录入:admin ]
[注:本站登载的某些文章并不代表本站支持或反对其观点或肯定其真实性]

辐射

 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只要温度在绝对温度零度以上,都以电磁波的形式时刻不停地向外传送热量,这种传送能量的方式称为辐射。物体通过辐射所放出的能量,称为辐射能,简称辐射。

  辐射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它是“对等的”。不论物体(气体)温度高低都向外辐射,甲物体可以向乙物体辐射,同时乙也可向甲辐射。这一点不同于传导,传导是单向进行的。

  辐射能被体物吸收时发生热的效应,物体吸收的辐射能不同,所产生的温度也不同。因此,辐射是能量转换为热量的重要方式。

  辐射是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放散的。是以波动的形式传播能量。无线电波和光波都是电磁波。它们的传播速度很快,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与光波(3×1010厘米/秒)相同,在空气中稍慢一些。

  电磁波是由不同波长的波组成的合成波。它的波长范围从10E-10微米(1微米=10E-4厘米)的宇宙线到波长达几公里的无线电波。Υ射线、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超短波和长波无线电波都属于电磁波的范围。肉眼看得见的是电磁波中很短的一段,从0.4-0.76微米这部分称为可见光。可见光经三棱镜分光后,成为一条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组成的光带,这光带称为光谱。其中红光波长最长,紫光波长最短,其它各色光的波长则依次介于其间。波长长于红光的(>0.76微米)有红外线有无线电波;波长短于紫色光的(<0.4微米)有紫外线,Υ射线、X射线等。这些辐射虽然肉眼看不见,但可用仪器测出。

  太阳辐射波长主要为0.15-4微米,其中最大辐射波长平均为0.5微米;地面和大气辐射波长主要为3-120微米,其中最大辐射波长平均为10微米。习惯上称前者为短波辐射,后者为长波辐射。 辐射有什么用途最后编辑:nuclear历史版本 辐射与我们息息相关,很多时我们不知不觉间已经享用到辐射应用所带来的好处。无论在发电、医疗、工业方面,辐射的应用都多不胜数。只要运用得宜,辐射也可以造福社会。辐射主要应用到以下五个领域:

发 电
     随着世界人口不断膨胀及经济增长,人们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加。我们消耗能源的速度,远超过地球所能负担,核能是解决能源需求日增的其中一个方法。目前世界各地的核能发电反应堆有大约四百四十个,供应全球所需电力的约百分之十七。这些发电厂主要利用铀或原子核分裂而发电。

医 学 用 途
     辐射在医疗上的用途为人所熟识,它可以协助医生诊断及治疗多种疾病。
在诊断方面,X射线可用来判断身体器官和组织的异常变化。运用现时先进的造影技术及计算机科技,只要我们将放射性同位素注入或进食入病人体内,就可以产生立体或动态的影像,从而研究病人的情况。常用的放射性同位素为-99m,它的半衰期为六小时,在衰变过程中放出γ射线。它的辐射剂量安全之余,亦能提供足够的时间进行诊断。
    在治疗方面,放射性同位素碘-131用于医治甲状线癌;在治疗某几种癌症时,亦会利用钴-60所放出的γ射线,射入人体内,将癌细胞杀死。事实证明,放射治疗有效抑制肿瘤生长,甚至能将癌症根治。
现今很多医疗用品都利用钴-60所放出的γ射线进行消毒。这种消毒程序比用蒸气消毒更有效及便宜。用完即弃的针筒、棉花、手术用品就是很好的例子。由于不需经过高温处理,很多会被高温破坏的物料,例如塑料等,都可以使用放射程序消毒。加上γ射线有穿透能力,对象可以在包装封密后才进行消毒,确保对象在解封前不会受到细菌污染。例如,二零零一年十月期间,在美国发现了炭疽菌邮件后,美国政府亦是利用X射线,为可疑的邮件消毒,以免炭疽菌在美国引起恐慌,其消毒的原理亦是一样。

 工 业 及 农 业 用 途
    在工业方面,γ射线穿透力特强,可用作探测焊接点和金属铸件的裂缝。另外,在工业生产线上的自动品质控制系统,例如测检罐装饮品内的饮料高度或香烟的烟草密度等,都广泛应用了辐射。辐射更可用于量度电镀薄膜的厚度,也可用于消除静电。
    在农业方面,放射性同位素经常被用作追踪剂。将放射性物质加入肥料中,然后量度农作物的放射性,便可以知道有多少肥料被吸收,及有多少流失。辐射亦可供灭虫之用。Sterile Insect Technique (SIT) 可以令昆虫失去繁殖能力,从以减少牠们的数目。墨西哥运用了这种方法,成功地把害虫的数目大大减少。在联合国食物及农业组织 (FAO) 及国际原子能机构 (IAEA) 的协助下,这个计划正在多个国家进行。

消 费 品 用 途
    有些用品,如烟火感应器、萤光指示牌和避雷针等都包含放射性物质。通过合适的设计和适当的使用,辐射的好处其实远远大于其所引起的危害。
考 古 用 途
    透过量度古物内天然放射性物质的浓度,我们可以鉴定古物所属的年代,常用的技术包括“碳-14定年法”和“热释光定年法”,对地质学、人类学及考古学的研究都有莫大的帮助。
    碳-14是因宇宙射线撞击地球大气层而产生的,碳-14氧化成二氧化碳后会被植物吸收。同时,动物又会进食植物,所以大部份有机体都会有一定份量的碳- 14。但当植物和动物死去,他们便会停止吸取碳-14。碳-14的份量因衰变会随时间而减少,每经过一个半衰期(即大约5,730年),含量便会减半。透过量度古代有机体的碳-14含量,我们便可以估计该有机体的死亡年份。
    泥土中含有微量的铀、钍和钾等天然放射性物质,这些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可以长达10亿年。同时,粘土中又含有各种无机晶体和矿物质。当无机晶体受到上述放射性物质照射后,一部份辐射能量会令晶体发热,另一部分能量则贮藏在晶体中。如果晶体被加热,部份能量会以可见光的形式释放出来,这种现象叫做热释光现象。热释光定年法可判断古物距离最近的一次加热的时间,古物发出的热释光越强,年代就越远,反之,则属较近期。热释光定年法常被用作判断陶器的年代。

  • 上一篇文章: 韧致辐射

  • 下一篇文章: 辐射生物物理
  •    
    [注:标题搜索比内容搜索快]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temp[148]

  • 2017 年 12 月 21 日委员会决定…[128]

  • 修订第 2019/1616 号实施决定 …[179]

  • SAE001[112]

  • Proe/Creo曲面渐消+倒角教学[76]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外媒:正在唤醒中国的习近平[356]

  • 中国反伪科学运动背后的CIA黑手…[543]

  • [转载]袁隆平真言:中国最大的…[713]

  • 台专家:当年我们造IDF时 大陆…[602]

  • 旅日华人:中国严重误判日本民…[606]

  •  
     相 关 文 章
  • 怎样有效抵御核辐射[107]

  • 辐射生物物理[140]

  • 韧致辐射[168]

  • 硫酸钡[132]

  • 重晶石 硫酸钡[135]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3 晨光科技        站长:璀璨星辰        页面执行时间:296.88毫秒
    Powered by:MyPower Ver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