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晨光科技 >> 文章 >> 保健 >> 正文  
  曲黎敏:黄帝内经 胎育智慧         
曲黎敏:黄帝内经 胎育智慧
[ 作者:佚名    转贴自:http://ishare.iask.sina.com.cn/f/7683874.html?from=like    点击数:137    更新时间:2011/3/15    文章录入:admin ]
[注:本站登载的某些文章并不代表本站支持或反对其观点或肯定其真实性]

黄帝内经胎育智慧 第一部分:受孕准备

人怎样才能怀孕——父精母血

关于生命的产生,《易经》里说:“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媾精,万物化生。”

“氤氲”指的是天地处在一种混沌的状态。“化醇”的意思是变化而精醇。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天地之间阴阳相互作用就化生出万物。万物产生的前提条件是阴阳*,有了阴阳*,才会有天地万物生生不息的本性。人类只是浩渺宇宙中的一粒尘埃,但人类这个幼小生命的诞生原理也是如此。具体到我们人的怀孕,需要什么条件呢?

1、父精母血为怀孕之本

古人认为:“男子以精为主,女子以血为主。阳精溢泻而不竭,阴血时下而不愆。”

这句首先是说:男子的精、女子的血是怀孕的必要条件。除了必要条件外,还需要“阳精溢泻而不竭,阴血时下而不愆”。意思是男子的精子要源源不断、十分充足;而女子的月经不能过期,也不能提前,要按时而下,只有经期特别准,排卵期才会准。这样,人才可以怀孕。

西方医学对受精机制的解释是:男人一次释放的精子约3亿个,在从子宫口到输卵管的奔跑路途中,大部分精子会因宫颈黏液及子宫内的白细胞而死亡,能到卵子附近的不到100个,接触到卵子的精子群要齐心协力地用顶体的酶溶解卵子的外壁,当唯一幸运的精子进入卵子后,细胞壁的保护膜就会硬化,将其他精子驱除在外。当卵子和精子的细胞核相互融合后,受精的过程就结束了。

这真是个惊心动魄的过程。首先,只有最强壮、最勇敢的精子会把自己的基因传下去;其次,精子只有源源不断,才会有足够多、足够强的精子帮那个最强壮的精子打入卵子中。男子的精多、活力强,女子的月经准、血足,是怀孕的必要条件,但还需要“阴阳交畅,精血合凝”。意思是男女的性生活要和谐,父精和母血合为一体,这样才更容易怀孕,并生出好的儿女。

2、受孕源于“男女胥悦,阴阳交通”

古人说:“男女情动,彼此神交,然后行之,则阴阳和畅,精血和凝,有子之道也。若男情已至,而女情未动,则精早泄,谓之孤阳。女情已至,而男情未动,则女兴已过,谓之寡阴。孤阳寡阴即不中,譬诸鳏夫寡妇,谓之不能生育也。”人高兴时阳气多,抑郁时阴气多,多阳者多生气,多阴者多杀气,生杀之气,就是孕育贤愚之机关所在。

“阴阳交畅”其实与《易经》里说的“男女胥悦,阴阳交通”是一个意思。男女在情绪很放松、精神很愉悦的情况下,经脉就会通畅,精血自然合凝,怀孕这件事也就水到渠成。反之,越是常年不怀孕的人,越容易紧张,紧张使得人整个的气机焦虑,造成经脉淤滞,阴阳无法通畅地交合,怀孕也就变得更加困难。

有个故事,《蜗居》一书的作者六六,曾出过一本写自己孩子的书——《偶得日记》,里面说起过自己怀孕的事情。俩口子一开始总怀不上孩子,于是向各方“神圣”请教了无数方法,甚至包括做完爱后拿大顶,以防精子跑掉。但不管怎么拿大顶,照样怀不上。到后来,六六俩口子彻底绝望了,也懒得再想这件事,精神上彻底放松了,结果孩子就简简单单地来了,怀孕了。欣喜感叹之余,给孩子取名“偶得”,意思是偶然得之,是在她根本没想要的时候老天送来的。这个故事很值得想要孩子的人思考。


女子生育的最佳年龄是多大?

《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里提到过一个很重要的定律,叫做“女七男八”。“女七”的意思就是说每隔七年,女子在生理上会发生一次很明显的改变。这个生命节律恰恰是人类怀孕的一个最根本的基础性问题。掌握了这个规律,我们就通晓了“人什么时候才是怀孕的最佳时期”这个大问题。

《黄帝内经》中说,女子十四岁时“任脉通、太冲脉盛”,其实这就是怀孕的前提。母亲的血要足,血足的表现就是能够正常地排卵。

此时,女性已具备了怀孕的能力,当然我们一定要注意,具备了这个能力并不是要在此时怀孕,时机还未到。如果这个时候就开始性生活,对女子的身体会造成损伤。古代的说法叫“破阴太早,则伤血脉”。

到三七二十一岁时“肾气平均”。这里指的是肾精与肾气达到了气血相平衡的一个状态,处在生发的阶段。这时女子的生命开始出现一个小的高潮。所以传统文化强调女子要“二十而嫁”。如果等到三十多岁才结婚,生育就会因过晚而产生问题。而我们现在,一些“剩女”到了四十岁还没有嫁,从生育的角度来讲,事态已经很严重了。

女子四七二十八岁的时候“筋骨坚”。肝主筋,肾主骨,这个时候女子的肝肾功能发展到了一个完美的极端。然后是“发长极”,头发生长得最旺盛,说明生发的能量也达到了一个很高的顶点,女子在此时身体发育到了最顶峰的阶段。所以古人强调女子二十而嫁,二十岁到二十八岁之间的8年间,一定要完成第一胎的生育。不然二十八岁以后,女子的身体就会开始衰老,走下坡路。

女子五七三十五岁的时候,“阳明脉衰”。阳明脉指的是胃脉,这个时候胃气开始衰落。中医认为,胃是生气、生血之所。我们常说“人活一口气”,这口气部分是先天的,部分是后天的,后天的气就是从胃气中来,是从吃的食物中来。对于人的这口气,十四岁的时候开始耗散先天,三十五岁的时候开始耗散后天。现在很多年轻女性为了减肥不好好吃饭,尤其不吃主食,日久天长就很有可能造成贫血。一旦节食减肥,人的气血就会明显不足,脸很容易憔悴,出现衰老之相。

女子三十五岁时候,胃气开始衰落,气少血少,而女子的怀孕跟血相关,气不足就收摄不住胎儿,血不足就不足以养胎儿。因此,现实生活当中很多大龄妇女怀孕后,就很可能出现胚胎不发育或是流产等系列问题。

女子六七四十二岁时“三阳脉衰于上”。三阳脉指太阳、少阳、阳明这三根经脉。此时,女子的三根阳脉开始衰败,女人的气血会逐渐衰弱,这时再生育就晚了。

女子七七四十九岁“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绝,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这个时候血不足,收藏的能力不够了;阳气冲脉也开始衰弱,甚至包括肌肉也开始出现萎软,我们最先天的创造能力开始衰竭,子宫等整套生育系统都开始衰老。这个时候就不太可能怀孕了,除非天赋异禀或保养得十分好,气血仍然十分充足。

总结一下女子怀孕的要点,其实就四条:一是时间问题,女子在二十岁至二十八岁之间最好生子;二是跟肝肾的关系很密切,也就是涉及到气血问题;三是与先天的任脉和太冲脉有关;四是人的身体有高峰有低谷,我们要顺势而为,把握最佳的“孕”势。


男子生育的最佳年龄是多大?

和女子不同,男子是每隔八年在生理上会发生明显的改变。

男子八岁时“肾气实,发长齿更”。意思是男子到八岁的时候头发长长了,也该换牙了。这里我们会发现一个问题:小孩子在母腹里什么都长了,唯独没长牙,而且牙是在出生半年后才会长出来。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就在于牙与肾气相关,而肾气不可提早调动。

男子到二八一十六岁的时候“肾气盛,天癸至”、“阴阳和,故能有子”。这与我们前面讲到女子十四岁时就具备了怀孕能力的道理是一样的。此时先天的气机开始启动,男子开始遗精,具备了一定的生育能力。

与女子“破阴太早,则伤血脉”一样,中医认为,男子“破阳太早,则伤精气”。男子不能过早地过性生活,会损伤身体,伤了精气,也就没法再达到身体的顶峰阶段了。

现在的社会,在孩子正值青春期的时候,伤精伤气的情况很多。一是课业压力太重,学习负担过大,使得孩子的精气耗散过度,身体素质明显下降,我们现在的教育更多的不是在谈人格和人性,而只是在谈学问和技能;二是提早地接触了性,性行为过早。所以,我们应该在男孩子到十五六岁的时候重视其人格和身体的锻炼,避免其过早地开始性生活,这是将来是否有很好生育能力的核心。

男子到了三八二十四岁“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这一阶段是男子阳气最足的时候,会有很多表现。比如,年轻人此时能吃能喝,但血脂并不高,因为其阳气充足;而人老了后,可能天天吃素还高血脂,也是因为阳气衰弱了,整个的代谢功能就会放缓。

男子阳气最足的时候,也正是事业上开始爬坡的好时光。在二十四岁到三十岁之间,应该是男子努力工作、认真学会做人的重要时期。因为这个时期男子的意志力不够坚定,需要积淀。意志力跟脾和肾的功能相关。我多次讲过脾的神明是“意”,肾的神明是“志”。“意”是思维的一种关联度,比如当我们看到某种事物时,能马上把自己以前学到的东西与之关联。用现在的商业语言来描述,就是整合资源的能力。“志”指的是一种定力。这个时间段的男子还并不成熟,所以还不是最佳状态,因此不提倡此时结婚和生子。

32~40 岁是男子生育的最佳年龄。男子在四八三十二岁的时候“筋骨隆盛,肌肉满壮”。男子身体达到了顶峰,肝脾肾的功能达到了顶点,三十二岁是男子生命的一个最高点。叔本华曾说:“孩子继承的是母亲的智力,继承的是父亲的意志力”,而男子的意志力在三十五六岁的时候最为坚定,这个时候生育小孩儿,孩子就能够有很好的意志力。未来世界的所谓竞争,我认为并不在聪明和才智上,天下聪明的人很多,但能成功的也没有多少。成功的关键在于意志力,也就是思维的广度和定力。

男子在五八四十岁时肾气开始衰弱,所以男子在四十岁以后,虽然在处理人情世故方面很成熟了,但是身体开始走下坡路了,起居、睡眠、饮食等方方面面都开始出现问题。比如,二十岁的时候一次能吃三大碗饭,但到四十岁的时候可能只能吃下去一小碗饭了。

这个时候身体内的阳气开始衰落,它不能带动阴气了,所以此时是阴阳俱衰,而不是阳生阴长。阴阳俱衰的外在表现为动作变慢,思考放缓,人体极易处于一种不健康的状态。按《黄帝内经》所讲,男子到四十岁以后就该注意养生了。


中医解读生男生女的奥秘

1、生男生女,谁主沉浮

生男生女这件事,自古就有说法。

古人说:“阴血先至,阳精后冲,血开裹精,精入为骨,而男形成矣。阳精先入,阴血后参,精开裹血,血入居本,而女形成矣。”阴血先至,是指女子的性高潮在前,男子的性高潮在后,这就叫“血开裹精”,生男孩儿的概率就高,一般说来,女人元气足,则性高潮快;元气不足,精少,则性高潮慢、或无。如果男子先兴奋,而女子的反应特别慢,阳气不充足,那么男子先达到性高潮,女子的性高潮在后,精散后会裹住血,因为女子是以血为主的,血在里面自然生女孩儿的概率就高。也就是说,古人认为生男生女这件事情,跟夫妻的元气及情绪有关。

由于男女的年龄也跟元气有关,则对生男生女也有些影响,如果“父少母老,产女必羸”;就是说父亲要比母亲年轻的话,一般容易生产羸弱的女孩子,“母壮父衰,生男必弱”,如果母亲身体强壮,父亲身体偏孱弱的话,容易生男孩,同时男孩的身体也相对偏弱。针对这样的孩子,中医认为,补羸女则养血健脾,补弱男应壮脾节欲。

西方医学对生男孩儿还是生女孩儿也有一些说法。比如说,他们认为如果母亲是碱性体质,就更易生男孩儿;如果母亲是酸性体质,就更易生女孩儿。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性生活太过频繁的话,容易生女孩儿,因为性生活频繁容易导致体质偏弱,体质弱就容易生女孩;而如果比较寡欲、节欲,生男孩儿的几率就会大。

说句实在话,生男还是生女这个问题,无论是中国古代医学,还是西方现代医学,观点正确与否,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胎神的意愿在哪里?而这个是没法掌控的,用唯心的说法就是谁愿意到你这肚子里待着,我们无从知晓。生男生女都一样,都是自己的孩子,都是爱的结晶,我们给孩子以爱,而得到的是更多的爱。

2、男女动情,子孙繁茂

传统文化认为,男人为阳,代表生生不息,在行为方式上就应该主动;女人为阴,女子的德行就是厚德载物,能够宽容忍耐,在行为方式上属于被动的一方。阴阳合抱,才是完美的圆。

因此说,凡是阳性的东西都主动,凡是阴性的都主静。男女一个很大的不同,就是男人一般都在说事,很少坐在一起谈情,所以男人自然要比女人想得长远一些。男人说事是有逻辑性的,这一步,下一步,再下一步,这事该怎么办,等等。而女人呢,是在谈情。情是什么,情就是眼前的事,不长远的事。女人最想要保护的是她的孩子,为了孩子女人可以只顾眼前利益,女人只要现在让她的孩子活下去就可以。从这点来说,其实女人是有大无畏牺牲精神的,不是为她自己,是为她的孩子。

因此,如果女子不察丈夫之意,男子不晓妇人之性,彼此之间互不理解,就无法通达人伦之道和生育继嗣之理。

所谓“察丈夫之意”,就是要知道男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及家庭对男人的意义,他视家庭为心灵的港湾,在这里他有尊严、有爱、有脆弱,渴望被妇人仰慕,并且这个女人可以不断地示弱来激发他的男子气概……男子也要通晓妇人之性,女人渴望爱、渴望被关注,渴望体贴……夫妻和睦了家庭就会和和美美。就像古人说的:“夫妻恩爱契合则生恭敬,恭敬则富贵长命,而子孙蕃育。”夫妻之间相敬如宾,彼此对生活心存感恩,情感交流顺畅,家庭内部阻力减到最低,自然富贵长命,子孙繁茂。


房事养生——高质量传宗接代的法门

《黄帝内经》中非常注重人体的阳气问题,认为对人体阳气损耗最大的莫过于*。现代西医也认为生殖之精是个体寿命差异的一个根本原因。

中国古代对于*、授胎有很多充满睿智的见解,非常值得想怀孕生子的育龄夫妇借鉴。

*养生其实是生育文化的一个部分,它的要旨是增加精气,减少损耗,帮助育龄夫妇更好地完成怀孕这件人生大事。*养生对如何进行有质量的怀孕提供了从理论到实践的诸多知识要点,它绝非是老百姓一贯误解的男女间的*行为。用现在的话说,*养生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一门帮助我们高质量传宗接代、孕育健康宝宝的生育科学。

与我国释家的禁欲、道家的房中采战都不同,中医对*养生有独到的见解:

1、欲不可绝

中医认为:独阳不生,孤阴不成。意思是如果只有单纯的阳气,就全是气化的状态,也没法成形,万物无从生发起来;如果只有单纯的阴气,就是凝聚,虽然成形了,但没有气在里面运动,仍然是一个死物,不具有生命力。阴阳唯有和合,才能生化万物。

所以,古语有:圣人不绝和合之道。圣人并不反对男女交合,也不赞成独身。圣人认为,男女交合是气血的本性使然——男人“精盛则思室”,女人“血盛则怀胎”,男人如果精特别足,就会渴望男女之事;女人如果血特别足,也会有生育的欲望。这就是中国文化的核心:阴阳和谐,阴阳匹配。

婚姻生活对人的养生来说意义重大。我们去那些长寿村就会发现,那些长寿老人的婚姻生活以及夫妻感情一般都是比较完美的,和和美美地过日子,健健康康地享受生活。而那些天天总打架怄气的夫妇,不仅仅是生活得不开心,而且都没法长寿。

2、欲不可早

中医认为,男子破阳太早,会伤精气;女子破阴太早,会伤血脉。就是说,男女间的性生活,不能开始得太早。这点对我们现代社会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现在的不孕症这么多,其实跟男女青年过早地开始性生活不无关联,男子伤了精,女子伤了血,如果年纪轻轻时再多次流产,到真正想生育时就会出很大的麻烦。

3、欲不可纵

如果放纵欲望,面临的将不仅仅是不孕的问题,而且还会减损个人的寿限。

中医认为:纵欲首先会损伤肝精,肝精受损会后出现的病象是眼花,同时眼睛里没神、没光;再接着会损伤肺精,人体表现为肌肉无力,肌肉消瘦,这是因为肺主一身之气,肺气大伤就会感觉全身没劲儿;然后是导致肾精不足,肾精不足,人就会精气神很差;最后如果纵欲无度,就会导致脾精耗散太过,那么就会造成牙齿和头发的脱落。

4、欲不可强

*不可勉强,如果两个人有一方不想,就不要强求。强求就会使人情绪不畅,心情郁闷,结果导致身体出现问题。

因为*不畅而导致的疾病有很多,比如腰痛、体瘦、惊悸等,继续透支身体的话,脸色会越变越黑。如果伤了肾精,还有可能造成耳聋。

现在有很多人贪图*的*,总想持续的时间更长,靠服壮阳类的药物来维持*,这是个巨大的错误。要知道,这类壮阳药物的根本在于重调元气,我在《从头到脚说健康》一书中详细解释过人体的元气问题,元气是人得以存活的根本,重调元气,人容易猝死。我们不要再贪图一时的享受,而丢掉了我们只拥有一次的生命。


受孕的禁忌

关于受孕,古代有“三虚四忌”的说法。

1、 “三虚”之日莫*

“三虚”分年虚、月虚和日虚。要旨在于一年四季的养生都要遵循节气、天地的变化规律。

年虚不*。年虚有两个:第一个是节气中的冬至。古代有“冬至一阳生”的说法,冬至这天是真火正伏,真阳就在要起未起之时。这一天又叫“此一年之虚”,意思为冬至这天是人一年中最显虚弱的时候。

第二个年虚是夏至。俗话说:“夏至一阴生。”夏至这天多在公历的6月22日左右,夏至这一天一阴初起,真水尚微,也是一年中人体偏虚的时候。

冬至和夏至这两天,都是阴阳气机转化的时候,天地之气的运动较为活跃,而人体却处于比较虚弱的状态,所以最好不要在冬至和夏至这两天和前后几天行房,一方面耗损元气,一方面精血质量不均衡,如果怀孕的话,孩子有可能乖戾、怪异。

月虚不*。一月之虚指上弦月的前几天、下弦月的后几天和看不见月亮的那几天。月亮在中医里代表太阴。在上面说的这几天中,天地间的阴气过盛,这几天也最好别*。如果*怀了孕,就有可能对孩子未来的体能以及智商有所影响。所以,美好的事最好在花好月圆之夜进行,顺应天地,道法自然。

日虚不*。一日之虚是指天地出现晦暝风雨的情况,比如日食或月食,在这样的日子不要有性生活。日食、月食出现的时候,是天地间气机变化最为强大的时候,这时自然界的外力容易损伤身体。

2、 “六忌”之时不行房

古代“六忌”的说法比较复杂,我将其大致做如下分类:

本命正冲。这涉及到传统文化中的命相八字等内容。比如十二生肖,属龙的最好别生属猪狗的孩子。因为从生肖的相生相克来说,龙和狗相冲。在家里,我们强调的是稳定和长远,所以最好少起冲突,和乐为妙。八字命相的问题听起来有点像封建迷信,其实这也是传统文化的一个部分,十二生肖有相生相克的关系。

酒后忌行房。酒容易在体内产生湿热,尤其是男子,体内有湿热是生育大忌。从生育角度讲,湿热会导致男子的精子纯度不够,精液淤滞。

现在,很多人在怀孕前几个月就开始做准备,不抽烟,不喝酒,这种“封山育林”就很好,是对自己负责,对未来的孩子负责,值得提倡。

大怒忌行房。人在生气的情况下不要行房。生气、愤怒会使人的气血上冲,下焦精血虚弱,而且此时人体气机被憋,这种情况下怀孕的话,生下来的孩子容易长疮。

恐惧忌行房。现在有些年青人因为条件所限,或有些成年人因为婚外情而在行房时受到大的惊吓,这对人体会造成极大的伤害,比如阳痿、多汗、心悸等。这时如果怀孕的话,孩子容易流产,因为“恐则气下”。

病时忌行房。行房本身是对阳气的一种最大的损耗,而人生病的时候,最需要调用阳气去抗敌,来治疗疾病。这个时候行房,就是不恰当地使用阳气,会对身体造成双重损耗。

日有所忌不行房。古代养生的道法中有“日月星辰下不野合”的说法,意思就是不在野外*受孕。这是因为野外的露水一类的物质对身体会有伤害,影响怀孕的质量。

古代的这些讲究忌讳,叫做日有所忌。这些事情看起来是敬畏天神,其实都是在强调人要有敬畏之心,真正的目的是想说明,人有了敬畏心才可以自保,这是我们人生当中应该注意的事情。


中医破解女子不孕症

20年前,我国的不孕不育率在全世界还属于较低水平,但现在,患不孕不育症的病人越来越多。有统计表明,几乎每8对夫妻就有一对在生育方面有问题,而且年龄越来越年轻,大部分集中在25岁至 30岁之间。

通常,我们把女人不能生孩子称为不孕,男人不能生孩子叫做不育。不孕不育现象的普遍化,跟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关系,比如饮食结构、生活压力等。从中医角度来讲,多从经脉、气血上进行治疗。

古代中医对不孕不育症的概括为:三妇无子,三男无子。意思就是三种女人和三种男人不容易怀孕。下面我们具体讲述女子不容易怀孕的原因。

子宫虚寒的女人不易怀孕。怀孕的首要前提是母亲的血要足,血足的表现为月经正常,而如果子宫虚寒,气血虚,就容易出现月经不调、卵巢囊肿以及输卵管不通的病症,这些病症直接影响怀孕。所以女子要想怀孕,首先就要从调气血、调月经入手。打个比方,胚胎就像一颗种子,喜欢温暖之地,子宫如果寒得像冰山一样,种子就无法成活。

夫妇不合、好嫉妒的女人不易怀孕。这种女人脾气大,特爱生气。女子生气必伤乳腺和子宫。乳房的正中线循行的冲脉和胃经,外侧循行心包经和胆经。心包主喜乐,人总是郁闷的话,心包经就会出现问题。如果愿望总无法实现,生发不起来,胆经就会出问题。乳房外侧的疾患,多跟心情有关。一般来说,伤乳腺的女人多心高气傲,因为气机总往上调,无法下行。另外,如果总生闷气,子宫容易有淤血,而有了淤血,人体就会自动调元气来化解它。如果元气多,月经就会提前;如果元气少,月经就会拖后。这个过程既耗散元气,又耗散经血。同时,肝经环绕子宫循行,肝肾又同源,肝肾功能得不到正常发挥,不仅难以怀孕,而且会得乳腺肌瘤、乳腺增生、子宫肌瘤这些疾病。

性情偏*的女人不易怀孕。古人说“精满不思淫”,即人精气足则能收得住,精气神收得住时就不胡思乱想;当人精气不足、精亏血少时,人就会虚阳外越,出现某种亢进,就会“性”趣盎然,表现轻浮。这种女人由于生活和情感都不稳定,肾精的明耗和暗耗都很多,对气血的损伤很大,易患不孕。如果先前流产过多,到真正想怀孕时也可能怀不住。

中医治疗女子不孕症的方法包括四种:

1、补命门。这是一个传统方法,也叫补真阴真阳。那该怎么补呢?首先,我们别伤了命门。吃寒凉的东西就会伤真阴真阳。其次,月经期间要注意保暖,风吹雨淋都会造成真阴真阳的损伤。再有,我们要注重饮食、锻炼以及睡眠。肝主藏血,睡眠会养住气血。也就是我们可以通过日常的合理起居去补命门,而不是靠药补。因为药一旦开错,会更损伤身体。

2、健脾胃。首先,不能不吃主食,而且吃的种类要丰富。还有就是增强运动。现在的女孩子都以白为美,怕在户外晒黑了都打伞遮阳,工作时又常年呆在空调使劲儿吹的写字楼中,久而久之,气血一定会出现问题。还有的人隔着玻璃晒太阳,以为日光浴了,其实玻璃屏蔽掉了大量紫外线,这么晒太阳没有用,不如出门去,在阳光底下跳跳绳,哪怕在树荫下呆着都比呆在屋子里强。

3、悦心情。人的心情要愉悦,做一个快乐和智慧的女人。这不是小事,是女子怀孕的大道。

4、养母血。治疗女子不孕症的重中之重在于养血,关于女子养血的问题我在后文会做重点讲述。


中医破解男子不育症

通常来说,男子精少、精冷、精滑者不易有子。

男子如果数日未排精而精液量少于毫升,就是精液过少症。男子的精子在奔向卵子的战斗中,最初会有一亿多的战士会被*内部的酸性液体杀死,所以在这场千军万马赛跑的战斗中,如果缺兵少将,自然无法取得最后的战斗胜利。

精冷,是指精子的阳气不足,动力不足,而且在精子奋力摆动尾巴前行的路途中,精液中的前列腺素要帮大忙,男子的前列腺要是有炎症的话,就麻烦了。而精滑就是指精子痰湿太重,一方面收摄不住,另一方面质量欠佳,所以与卵子的结合非常困难。现在有的人索性就是无精症,这种人没法怀孕。

现代中医治疗男子不育症主要在于养精,男子养精术包括:

1、寡欲

寡欲就是欲望不要没有止境。当然,这里并不是让人没有欲望,而是对于欲望,我们应该采取收敛的姿态。中国古代把寡欲看做“延龄广嗣”之法,意思为寡欲是长寿和多有子嗣的第一重点。

寡欲的原则是不要总动情,因为情动肾动,人要总动情的话,肾阳就跟着动,肾阳一动精就动,而精老动的话,就会出现不足的状况,造成难以怀孕。

2、节劳

节劳的这个“劳”字,不仅仅指*,还包括目劳、耳劳和心劳。

目劳耗神。古人讲:“五脏六腑之精气,皆聚于目。”人的眼睛汇聚了五脏六腑的精气,所以眼睛对人太重要了。但我们现代人用眼过度,尤其是电脑,一盯盯一天,可以说电脑已成为夺人精气的一个大恶魔。

耳劳耗肾精。耳劳就是指人老爱听那些没用的事儿。今天谁跟你叨唠了点事儿,你听了;明天谁又跟你叨唠了点事儿,你又听了。然后你就会瞎操心,这样就会耗费肾精。

心劳耗心气。现代社会,不论是学生还是职场的白领,竞争都异常激烈,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词就是——“心累”。其实长寿老人的长寿秘诀之一就是能及时地把生活中阴暗面宣泄掉,活得很开心。所以,节心劳可以养精,可以长寿。

3、息怒

男子养精,为什么要息怒呢?因为肾主闭藏,肝主疏泄,人一生气就会伤肝,肝一开始疏泄,肾的闭藏功能就会失职,闭不住也藏不住了。在这种情况下,就容易暗耗肾精,无法养精了。所以发怒从表面上看伤的是肝,但往根里说伤的是肾。

4、戒酒

怀孕前喝酒一定会出大问题。血是动能,是带着精往前走的舟船,血这艘船里的营养物质就是精。精主收敛,血和气主散。而血如果受不到约束,就会漫溢,血的漫溢导致精会散,影响到了精的质量。所以喝酒会伤血,本质是伤精,直接影响怀孕。

男子养精要戒酒,同时还要戒饮料。我坐飞机时经常看到很多人爱点饮料喝,而且还要加冰的,这是一个很不好的习惯。本来飞机上吹空调,就已经很冷了,再喝加冰的饮料,身体自然要生产非常多的热能来驱寒,这就会耗散人体的阳气,久而久之,肝的疏泻能力就会变弱,继而造成肾寒。所谓肾寒就是肾的阳气受损,精的动力不强,活力不够。所以冷饮会伤肾,伤精。

5、慎味

所谓慎味,就是谨慎味道,一定要小心吃的东西。在所有吃的东西中,五谷最养精。无论是怀孕前,还是怀孕后,男女都要吃五谷。

男人别没事儿就到药房买补精的药去吃,不仅花钱还调肾精。无论是什么药,都有偏性,医治疾病之所以用到药,就在用药的偏性来打击身体里偏邪的东西,以毒攻毒。而五谷这类食物走的是平和之性,最养身体、最养精的就是五谷。


女子养血法

女子怀孕之前要先把月经调好。月经准、血气足,是怀孕的前提。

女子以血为主,而血是从中焦脾胃而来,所以要想血多,全靠吃饭。那该如何吃呢?

1、五谷为养

同男子养精里我们讲到五谷养精一样,五谷也能养血。五谷指小米、大米、面、高粱米(黏米)和豆类。

小米在五谷里为上品,营养价值最高,也最补人。古代,女人刚生完小孩儿坐月子的时候,妈妈都会给女儿送小米粥喝,因为女人刚生完孩子,气血会受伤,小米是黄色,黄色入中焦,大补脾胃,补脾胃就能够养气血。

大米为凉性。俗语说“冬吃萝卜,夏吃姜”,冬天的晚上,就着萝卜喝碗白米粥,清凉顺气,助消化,睡眠好,是养生*。

面由小麦磨碾而成。小麦一般冬天播种,夏天收获,差不多经历了近四季,可以说汲取了四季之气的精华。同时,面食有湿热之性,容易引人发胖,这也是很多女性不吃面食的原因。其实,我们吃了面食后多锻炼锻炼就不会发胖了。

五谷的第四种是高粱米或黏米。黏米有个特点,特别经饿。同时黏米也比较难消化,所以炸糕类的东西一定要在早上吃,中午和晚上就别吃了。

最后是“菽”,也就是豆类。中国有一个节日叫“腊八节”,每年这个时候家家户户都要喝腊八粥,各地配料虽有不同,但都少不了豆类,常用的有黄豆、赤小豆等。

自古中国老百姓就常年以吃五谷为主,而且是换着样地吃五谷,这都是因为只有五谷才最养精气神,最养气血。现在很多人因为工作忙,吃饭不规律,就喜欢吃复合维生素,认为这样可以补充身体能量,其实这些微量元素都是从五谷里提取之后化学合成的,我建议还不如直接吃五谷。

2、五畜为益

五畜指鸡、羊、狗、牛和猪。五畜为益。益是补益之意,就是说五畜基本上是作为人体的补益存在的,而且五畜是补益精血的,若想怀孕,应该吃一些肉。

3、五菜为充

五菜为充,蔬菜类的东西是补充食品。菜还有一个特性,菜叫“蔬菜”,“蔬”乃疏通气机的意思。所以,我们吃菜时不可切得太过细碎,菜的这种粗纤维可以帮助人疏通气机。想怀孕的女性可以吃适当的菜,帮助身体打通气机。

4、五果为助

五果为助,水果仅仅就是一个帮忙者。当我们吃了很多东西以后,吃点水果滋润一下身体即可。水果中汁液是为了滋养里面的核,核是种子,果肉起的就是滋养核的作用。怀孕的女性可以多吃暖性的水果,比如桃子等。

总之,在中午以及中午之前,我们放心大胆地去吃主食。所谓“早晨要吃好,中午要吃饱”,这是因为中午是心经当令,下午一点到三点是小肠经当令,而小肠经主吸收,在这个时辰中小肠可以发挥运化功能,一边代谢一边吸收,而且是全方位地吸收。这个全方位是指包括五谷、五畜、五菜、五果在内所有食物的营养都能全面吸收。到了下午,人体会是一派阴霾之气,如果真的怕胖,可以适当地把主食酌情减一点,吃一些清淡的食物即可。

 

黄帝内经胎育智慧 第二部分:逐月养胎

妊娠一月,养好身体和情志

西晋时期的王叔和有一本名著叫《脉经》。在这本书中就强调妇人怀胎十月当中,每个月有一条经脉在养胎过程中起最重要的作用。在妊娠第一个月时,足厥阴肝脉的作用最突出。

我们都会有一个常识,女子怀孕后,往往喜欢吃点带酸味的食物。很多人平时是不喜欢吃酸味食物的,这时也变得爱吃了,甚至有的女性离开了酸味就寝食难安。很多人会说“酸儿辣女”,说喜欢吃酸的就怀的是儿子。这其实没有什么道理,好多怀孕期间爱吃酸的女性最后生出来的却是女孩儿。

中医认为,怀孕的女子喜好吃酸,与肝经有关。肝主藏血,女子刚怀孕的时候,特别需要用血来滋养孩子,所以此时肝阴就会略有不足。五脏与五味相对应,肝在五味里对应的就是酸,所以就会出现怀孕后女子喜酸的现象。

对妊娠一个月的妇女来说,饮食上要“精熟酸美”。“精熟酸美”的意思首先是食物要做得很精致,色香味俱全,好引起产妇的食欲,同时要易于消化吸收,不要人为地造成脾胃的负担;其次不要吃生冷的食物,比如日本料理、绿豆等寒性比较大的食物;再有就是“酸美” 了,既然妊娠一月为肝经所养,那孕妇就多吃些酸味的美食,养好肝经,以便给肚子里的胚芽提供更多的血来滋养其茁壮成长。

现在西医比较强调妇女怀孕初期补充叶酸(一种B族维生素),认为叶酸缺乏会导致胎儿神经管畸形。其实叶酸在绿叶蔬菜、水果中储量很丰富,比如油菜、甘蓝、小白菜、豆类、香蕉、草莓、橙子等都是叶酸的优质来源,在动物的肝脏中也有大量叶酸,每天适量服用,再配合着吃些谷物,就是很好的养肝血的方法了。

大麦是怀孕第一个月的孕妇最应该吃的食物。因为大麦具有很强的生发之力,而胚芽的成长也属于生发阶段,所以此时吃大麦十分有益于孩子的生长。

面食是最常见的大麦食物。中国的土地辽阔,很多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吃面的方法。孕妇大可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各种面食来吃,既满足了食欲,还能促进孩子的生长,两全其美。

此时的孕妇尽量不要吃偏腥味的食物,比如鱼类、海鲜等。腥味对应的是肾。我们知道女子有妇科病的话,通常*都有些腥臭味。腥味对小孩子的发育不好。小孩子生长在母体的下焦之中,此处血腥气较多,再吃腥,会加大对胚芽的刺激,影响其正常发育。

对于那些刚怀孕爱呕吐的孕妇来说,最好少吃高蛋白等营养高、难消化的食物,也要少吃肉类。其实这时不需要太补,小胚芽亏不着,一个女人二三十年积攒的东西足够他用了,太补反而调气血。但也有的妇女在怀孕期从头吐到生产,小宝宝的营养会有些跟不上,准妈妈的免疫力也会下降,尤其是头三个月,是细胞分化的关键期,准妈妈还是要休息好,尽量少食多餐,注意营养的全面均衡。

妊娠一月,孕妇在生活情志上要做到两个要点:首先,不为力事。意思就是孕妇此时不要做过分用力的事情。肝在五脏里主筋,肝血足则手指灵活,能摄能抓。在怀孕的第一个月,孕妇不可以太用力,太过用力容易导致流产。

其次就是要静心。心情不静就调气血上头,下焦的气血就会不足,这样就会影响了胎儿的生长,所以孕妇此阶段放松心情是核心。母亲的过分焦虑有可能造成一些无法挽回的损失,所以这时一定要控制自己的情绪,保证好睡眠,不去太嘈杂的地方,不上网,不看乱七八糟的书。


妊娠二月,做好孩子的“面子工程”

“妊娠二月,名始膏。”这是古人打的一个比方,意思是怀孕第二个月时,妈妈肚子里的小生命就像膏脂一样精美。这个时期,胎儿为足少阳胆经所养。

胆经主人体之精的生发。《黄帝内经》讲:“凡十一脏取决于胆”,因此这阶段是血脉生发而生成胎儿重要苗窍的时机,此时要想让胎儿能够很好地生发,不被憋,最重要的原则就是保持一个安静的生长环境。同时,饮食上仍然是避免吃一些腥味和臊味的东西,比如像卤煮一类的“下水”就不要吃了。

怀孕第二个月时可以说是胎儿的“面子工程”。西方医学认为,怀孕的第三周胚芽像一条小龙,开始确定了自己的中轴线——脊索,也就是未来的中枢神经系统。中医把这称作督脉。从第四周起胚芽开始了面部的塑造,并在神经管的头端膨出了脑泡,也就是后来的大脑,这可是个精密的工作,出不得一点差错。

佛家和道家都有很有意思的说法。佛学里讲,人有“七识”:眼、耳、鼻、舌、身、意、末那识。此外还有个阿赖耶识,阿赖耶识是“如如不动”的根本识,是生命根本的东西。我们的生命轮转,其实都是 “阿赖耶识”在走。“末那识”又叫“传送识”,它对眼、耳、鼻、舌、身和意的生成起着连接和传递的作用,有点类似五脏里的脾的功能,“知周出焉”。

古代的神话有个给“混沌”开窍的故事,受精卵是怎么从“混沌”中开窍而生成五官的呢?道教医学认为,受精卵在母体里受到血腥气的熏染,最先生出的器官是鼻子。所以中国人称祖先或创始人为鼻祖。鼻子主嗅,在五官的正中,任督二脉又恰恰在鼻下方的人中交接,后天以土主之,土者万物之母,位居中,其他各器官相继始生。鼻子是肺的窍,肺金生肾水,肾的窍就是两耳。耳朵就像两个定盘星一样,在两边保持平衡稳定,主听。肾水中有真阳,真阳在脸上表现为额颅,因此额颅不怕冷。眉秉清阳之气,为五官最高者,形如半环,呈穹隆之变而无窍,故为乾天之象,清轻而上浮,象天之变化无穷,故喜怒哀乐藏于眉。眉和眼的关系最密切,所以有个词叫“眉目传情”。

道教医学认为所有这些的生成需要一百天左右。用月来表示,差不多为三个月,所以怀孕的头三个月特别重要。脸上的一切问题都是孕期的头一百天造成的。比如,有的孩子生出来就是兔唇,这就很有可能是母亲在怀孕的头三个月内,情绪上曾受到过强烈刺激。

因此,要想孩子眉清目秀,孕期头三个月多吃素。通过上边的讲述,我们就会知道,头三个月是孩子五官的主要生成阶段,五官为人体最“清灵”的器官,所以它们对食物的味道也很挑剔。此阶段,孕妇最好少吃肉,多吃素。肉为腥臊之物,吃多了,对塑造一个眉清目秀的孩子不利,孕妇该多吃蔬菜水果、五谷杂粮一类的偏素的食物。

其实五官的形成时期,五脏六腑的构造也基本建立起来了,就是一切还很脆弱,所以这一时期也是流产和畸形的高发期,准妈妈要小心啊,烟酒最好别沾,也要远离电器辐射,免疫力弱的妈妈还要远离宠物,以免寄生虫感染……最重要的是心情愉悦,好好睡觉,保持居所的空气新鲜流畅,少去人多的地方,不接触化学药品。


妊娠三月,保护胚胎发育

“妊娠三月,名始胎。”小生命从一月的胚、二月的膏,到三月才成为胎。前面我们讲过,胚芽如果发育不好,怀孕到第三个月容易自动流产。目前这个问题越来越严重,原因有几条:

第一,现在各种各样的污染愈发严重,吃的用的都常有问题,受精卵由胚转胎的时候如果受到污染,就有可能流产。

第二,孕妇的气血不足也会保不住胎儿,气不足就不足以收摄胎儿,血不足则胚胎停止发育。再加上年轻的孕妇有的在生活习惯上有问题,比如不按时休息,不好好吃饭等等。

第三,化学药物的影响。

第四,如果女孩子在年轻时多次做过人工流产的话,一方面身体多次受损,无力固摄胎儿;另一方面,身体也是有记忆的——假如这次月经感冒的话,下次月经稍不注意就会再次感冒,孕儿也是如此。

第五,男性的精子质量目前也有些问题,尤其是那些喜欢喝各种饮料的男性,要在怀孕前适当节制。

总之,头三个月出现流产的话,一定要分析原因。如果是胚芽本身质量不够好自动流产的话,年轻的妈妈们就不要过度伤心了;如果是其他原因就要改变不好的生活习惯,把身体养好了再怀孕。一般来讲,大多数人以后都可以再怀上孩子,顺利生产。

三月,手心主脉养。手心主脉指的是心包经。心包主喜乐,所以这个时候,人第一要血脉调畅;第二,母亲情绪一定要愉悦,不要思虑过度,并避免受到惊吓。

中国古代有“见物而化”的说法,也就是人和物之间有“感应”。意思是说,如果你总看美好的事物,你就会喜欢上美好的事物;而如果你总看恶俗的东西,那个东西也会影响你。现在的人怀孕后,常喜欢在家里的墙上挂一些漂亮宝宝的照片,认为孕妇经常看看这些宝宝,生出来的孩子就会漂亮。这其实挺好的,也是“见物而化”的道理。

不过古代人的做法更精绝,他们认为要想让将来出生的孩子具有更好的品性,孕妇最好天天拿块碧玉端详把玩。玉温润细滑,不仅代表着美好,而且具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气节,所以有君子之德。有经济条件的家庭里,效仿一下古人,也未尝不可。但孕妇最好不要戴金银首饰,一方面对经脉有影响,另一方面有射线的问题,房间里最好也少放石器等物件。

西医认为,到了第九周时,胎儿的身体虽然还像个小虾米,但生殖系统已开始发育,由于激素水平决定生殖系统发育,所以这时母亲要格外小心。虽说生殖系统的发育都和雄激素相关,但决定性别的还是基因和染色体,所以如果不恰当地补充激素的话,也许会导致男孩儿女性化,或女孩儿男性化。

现代医学认为,胎儿三四个月的时候,随着性器官的形成,男胎的男性荷尔蒙会开始影响脑部,逐渐形成男性脑部(脑部的这种生物性别区分,要到出生后四岁终止),这时孕妇如果压力过大,会使胎儿的男性荷尔蒙不能顺利分泌,因此而受到母亲女性荷尔蒙的影响,而成为女性的脑部。也就是说,虽为男孩儿,行为却很女性化。因此,从怀孕到养育婴儿至四岁期间,要特别注意避免太多的精神压力,以便其激素水平顺利分泌。

在怀孕初期,西医认为维生素B6和维生素C可以缓解妊娠反应,但长期服用维生素B6会导致胎儿对其产生依赖性,出生以后,如果维生素 B6的摄入不如在母体中充分时,孩子就喜哭闹、惊厥,甚至智力低下。

过分补充维生素C也不好,还可能导致流产。准妈妈补充维生素的最好方式是通过食物摄取,尽量不服用化学药物。


妊娠四月,胎儿形成五脏六腑

好心情是保持三焦通畅的法宝。怀孕四个月的时候,胎儿的血脉贯通了。传统医学认为,此时对于母体,是手少阳三焦经在滋养胎儿。这时胎儿的五脏六腑都开始初具规模。这时的养胎要点是:静形体,和心志,节饮食。

《素问·五脏生成篇》这样描述五脏的生成:“心之合脉也(心与血脉相合),其荣色也(心血的表现在面色),其主肾也(水克火,肾是心的主,肾精是血脉的原动力)。肺之合皮也(肺的生成与皮的收敛功能相合),其荣毛也(肺气的宣发表现在毛),其主心也(火克金,心是肺的主)。肝之合筋也(肝与筋合),其荣爪也(其表现是手爪的生成),其主肺也(金克木,肺能肃降,肝才能生发)。脾之合肉也(脾与肉合),其荣唇也(其表现在嘴唇),其主肝也(木克土,肝又是脾运化的动能)。肾之合骨也,其荣发也(肾气的外现是毛发),其主脾也(土克水,脾土是肾精的来源,这就是后天养先天的意思)。”

从这一篇我们感悟的要点是:要想成就五脏,相克是要点,有克制才能生长。就人生而言,人生不能滥用自由,有克制才能成就。

六腑因循五脏而顺成。到四个月的时候,小宝宝的大事完成得差不多了,开始在妈妈肚子里欢腾起来,这时妈妈的肚子也开始显怀了。

人体的整个体腔中有五脏六腑,而这些脏腑器官不是孤零零地悬在那里,一定要有个东西将它们连缀起来,三焦经就是连缀五脏六腑的这个系挂、网膜,所以三焦经的最大要点是一定要通畅。

妊娠四个月的母亲在行动方面还是要很小心,同时要保持心情的愉悦,这样才能保证三焦经的通畅。此时,孕妇在饮食方面还应注意几点:

首先,可以多吃水稻和粳米。与面的湿热的特性相比,水稻偏凉性。因为孩子在母腹中是个阳物,属热性,如果热上加热就不好,但也不要因此去喝冰水,吃些当令的水果就好,比如柠檬汁、山楂汁、土豆泥等,还可以止呕。所谓粳米,就是陈粮。陈粮的特性为生发之力不强,这时一切以舒缓生发为宜。

其次,多吃一些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比如,多喝点羹汤、菜粥等。

最后,这个时期孕妇可以开点荤了。古人说,可以吃“鱼雁”以盛大血气,畅通经络。大雁是不主张吃的,一来大雁是国家保护动物,二来大雁这类野生动物生活在野外,吃的东西中往往有的含有微毒,所以就不要吃大雁了。但鱼是很方便吃到的,孕妇此时可适量吃鱼,海鱼污染小,尽量吃海鱼。

怀孕之后,准妈妈、准爸爸对小胎儿充满了好奇,还想知道胎儿是男是女,所以有些父母急着去做B超。但超声波毕竟是一种能量,在积累到一定剂量时对身体有害,如果刚好损伤的是生殖细胞或处在发育敏感期的细胞时,损害一定很严重。所以,在发育最关键、最容易致畸和流产的头三个月,最好不用B超,以后也要尽量少用。其实,不管是男孩儿还是女孩儿,都是上天给我们的礼物,接纳他(她)、爱护他(她),平安最好,健康最好,所以还是把惊喜留到出生的时候吧!

但早期检查对几类人还是非常必要的:①35岁以上的高龄初产孕妇;②有过多次流产经历的妇女;③近亲结婚者;④有遗传病家族史的人。


妊娠五六月,身体要微劳

1、妊娠五月,脾经主养。

其实在四月末的时候,小胎儿已经是能活动手脚的特棒的小人啦。他(她)赖以生长的胎盘已经形成,羊水的体积也在不断地增大。此时的孕妇要注意以下几点:

早卧晚起无劳倦。准妈妈这时在生活起居上要早卧晚起,就是晚上早一点睡,早上晚一点起。因为只有睡眠最养气血和恢复体力,妈妈气血足,宝宝才能更多地吸取营养。而且要规避寒凉,尤其不要做艾灸。因为胎儿是一团阳气,在母亲肚子里相当于一个火盆,这个时候再做艾灸的话,就是火上加火。而且孕妇还比较忌讳闻艾草的味道,因为艾草的味道太通窜了,对保胎不利。

无大饥,无甚饱。这时孕妇的妊娠反应基本结束了,饮食上,孕妇食欲大增,但也不要吃得过饱,也不要怕胖饿着自己。这时可以多吃一些牛羊肉和面食,以帮助五脏来养气。

日本有一本很火的养生书,作者是位母亲,她生了三个非常优秀的孩子,关于自己的孕期饮食,她就写到怀孕前三个月基本上以素食为主,四、五、六月这三个月的时候,她开始多吃肉食,最后几个月是小宝宝长肉的时候,所以吃得清淡偏素些最好,不然会出现巨大儿,容易难产。她说的这些与中国古代的胎养模式十分吻合。

2、妊娠六月,胃经主养

妊娠六月,正是胎儿长筋的时段,此时胎儿最需要养的是力气和背膂,而这些主要依靠的就是足阳明胃经。胃,生气生血,就是说气血都从胃来,血足则能濡润筋骨。

筋连缀着四肢百骸,它的特点是柔韧。自古中国就有句俗语:筋长一寸,寿延十年。可见筋与人寿命的关系。

为了孩子的筋长得柔韧强壮,古代的养生理念是:孕妇要在妊娠六个月时“身欲微劳”。“身欲微劳”的意思就是此时孕妇要开始活动起来了,不能老坐着躺着。此阶段,孕妇要从头五个月安安静静的养胎阶段,过渡到进行适量活动的阶段。比如,此时孕妇可以出去逛公园、郊游,多呼吸些新鲜空气,也顺便走动走动,进行适量的运动,这样对胎儿筋的发育会很有好处。

出游于野,观走犬、走马。一般都说“母壮子肥”,这时母亲已经显怀,很骄傲满足的样子,每天上下午各散步45分钟左右是十分必要的。中国传统文化历来讲究取象思维。比如马和狗都非常擅长奔跑,它们的筋都十分强劲有力,古人就建议孕妇“多观走犬和走马”,“走”在古文里意思是跑,此时孕妇多看动物奔跑,会对肚子里的胎儿产生一种暗示,对孩子筋的发育有帮助。

饮食上跟妊娠五个月时差不多,不主张孕妇此阶段吃得太饱,可以吃些肉类,肉类补精血,可以满足胎儿对血的需求,血足则濡养筋脉。

以运动和阳光补充钙质。西医认为没怀孕的妇女每天需要钙800毫克,怀孕期妇女每天需要摄取钙1000~1500毫克。而维生素D可以促进肠道内钙的吸收,使钙质更容易、更快速地进入血液;同时,维生素D还能促进钙盐的沉着,使骨骼的钙化加快。所以主张补钙的同时补充维生素D。

其实,补钙的最佳途径是晒太阳和适当地负重。如果过量地补钙和补维生素D反而会引起妈妈的高钙血症,从而导致胎儿的高钙血症,引起胎儿头部的骨骼过早闭合,造成难产。所以,准妈妈还是靠自己的消化吸收能力去补充能量吧,这时多晒太阳、适量运动是非常有益的。


妊娠七八月,感受生命律动

1、妊娠七月,肺经主养

“妊娠七月,肺经主养。”传统医学认为,妊娠第七个月是小胎儿骨节动作屈伸的活跃期,这是为了运化血气。妊娠六个月时,连缀四肢百骸的筋已经生成,所以从这个月开始,胎儿在母体当中表现得比较活跃,在动作上开始伸屈手臂与腿,也就是俗称的胎动。

现在的孕妇很少有机会接触到中医的知识,基本上都是定期到西医院进行孕产检查,比如像妊娠第七个月的时候,西医院一般开始检查胎动的数字频率,其实中医早在几千年前就已经总结到了这种规律。胎儿在母腹当中的这种活动,也是在运化自己的气血,锻炼身体。

胎动对于母亲来说,是件特别欣喜的事情,终于可以切切实实地感受到宝宝在肚子里的活动了,他的每一次踢腿伸脚,都是那么地真切和有趣。很多母亲都是在这个时候,才明白了生命的伟大和神奇,也体味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幸福。

此时,准妈妈这时不要大声说话、不要嚎啕大哭,少洗浴,不要吃寒凉的食物,因为这些都会伤肺。

从五脏对应五志和五声来说,肺分别对应的是忧和哭,所以此阶段如果母亲在情绪上有较大波动,经常忧伤哭泣的话,就很有可能影响到胎儿的皮毛的功能。在现代医学里,皮肤有第二脑之称谓,即对皮肤的刺激,对胎儿脑部发展有重大影响。所以母亲的情绪和子宫的环境对胎儿的影响都是至关重要的,脑部发育得好不好,在胎内就决定了大半了。

古人甚至认为,怀孕七个月的时候,孕妇都不要勤洗澡,因为勤洗澡会造成皮毛的多次开合,这也是频繁调动肺气的一种行为。孕妇还要避免长时间的舟车劳顿,因为不规则的震动会使得胎儿不舒服,这种不快的感觉会由皮肤传至大脑,妨碍大脑的发育。也不要穿过紧的衣服,或大冷大热,这会造成不正常的子宫收缩,应该注意保持腹部的恒温。

此外,冷饮最伤肺,空调最伤肺。胎儿虽然是纯阳之体,有热象,但作为母亲,也不要喝冷饮,吹空调。伤了母亲的肺经,就等于伤害了孩子的肺气和皮毛。所以即便是在炎炎夏日,孕妇体热难耐,也不要喝冷饮、吹空调,可以多喝白开水,扇扇扇子,倘若图一时之快,毁了孩子的未来,太不值得了。

这个月还是胎儿大脑发育的高峰期,所以妈妈要多吃些健脑的食品,比如核桃、花生、芝麻等。

2、妊娠八月,大肠经主养

妊娠八月也是养孩子皮肤的,此时主要靠手阳明大肠经来养。

这个时候,胎儿皮肤的柔韧度都已经长成,而且非常光滑,身体开始变得肉乎乎的。在饮食上,孕妇要注意不吃味道特别腥膻的东西,因为对孩子官窍的发育不好。在饮食上要少摄入高盐高热的食品,多吃谷物和富含纤维素的蔬菜,比如芹菜等。

由于这期间胎儿的发育过快,掠夺母亲的气血过多,准妈妈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大大的肚子向前挺着,妈妈一定腰酸背痛;气血虚造成贫血,甚至有些人身上会出风疙瘩,痒地不行,这在中医里叫“血虚生风”,一般喝几副小汤药就好了;变大的子宫压迫肠道会形成便秘,代谢变慢形成浮肿,胎儿上顶造成胸闷气短、高血压等……这些毛病在产后一般都会痊愈,不必太担心。

 

黄帝内经胎育智慧 第三部分:胎教胎育

规避流产,保胎秘笈

传统医学认为:“小产甚于大产”。小产是什么意思呢?妊娠12周以内,胚胎自然殒堕者,中医称为“堕胎”,妊娠12~28周,胎儿已成形而自然殒堕者,中医称为“小产”。中国传统医学对小产十分重视,有很多相关论述。

中医认为,小产是由于身体阴损或阳损,即气血亏损所致。中医讲究辨证治疗,在医理上将小产的原因大致分为以下几种:

1、奇数月易流产

小产一般在怀孕后的第三、五、七月最容易发生。古人认为,三、五、七都是奇数,奇数属阳,而阳主动,所以流产的可能性就会相对大一些。

如果是怀孕三个月以后流产,等到下一次怀孕,在同样的时间,容易再次流产。西医简单称之为习惯性流产,但并没有给出原因。不给出原因,如何能确保下次不出现同样的原因呢?

中医的辨证就在于爱寻根究底,它会具体分析流产的原因。比如,如果是五个月时流产,就很有可能是脾经的问题,那么第一次流产后的重点就要放在调脾经上,通过中药或其他方法,使脾经的功能强大起来,下次就不容易出现同样的问题了。假如是七个月时流产,就很有可能是肺经的问题,那身体的调理重点就应该在肺经上。

所以有流产经历的女性朋友,我建议你去找个好中医看看,帮助你分析病因,以便对证施药,调理好身体,好迎接下一个健康宝宝的到来。

2、气血不足,导致小产

母亲先天禀赋不足、气血虚弱容易导致小产。

明代医学家张景岳认为:气虚则提摄不固,血虚则灌溉不周,所以多致小产。怀孕时如果腹部流血,则是气虚血虚,母子不安。所以在临床上,我们就要仔细分辨,孕妇究竟是气虚导致收摄不住,还是血虚导致胚胎不发育。然后根据具体情况,或补血,或补气,将母亲的身体调养好,这样才能生出一个健康的宝宝。

3、不良生活习惯导致小产

纵欲、劳恐、恼怒等不良生活习惯或脾气,容易导致小产。现在有些女孩太过任性骄纵,一旦怀孕,更娇蛮无理,情绪变化大,一点小事就大闹特闹,这些不良情绪会导致身体产生有毒物质,侵害胎儿。

4、外伤和不健康的食品导致小产

外伤容易导致小产。不少孕妇都是因为腹部受到碰撞,或是挺腰摘挂高物时引发的流产。所以孕妇朋友们要时刻注意,保护好自己的肚子,比如看到公共汽车太挤了就不要上了,等下一趟,迟到事小,孩子事大。

保胎其实很简单,不用吃什么补药,孕妇主要记住以下四点:

安睡勿劳。孕妇一定要保障好睡眠,不要过度劳累。睡眠是养阴血的好办法,阴血足了,阳气才有的运化;过度劳累易会使胎盘的血液供应不足,胎儿的发育就会受到影响。

靠食物补气血。孕妇要补气血,但千万不要以为补气血就是吃补品,孕妇要做的就是好好吃饭,靠食物来补气血。古人认为,保胎的最佳食品是猪肚,此外还有猪肺、鲫鱼、白菜、海参、菠菜、莲心、莲藕、山药等食物。尤其到了妊娠六、七个月以后,可以多吃一点麻油,麻油能帮助孕妇解毒。临产前,腐竹也可以多吃一点,古人认为腐竹最能帮助生产,使得生产顺利,减少痛苦,即有滑胎的作用。

防腰痛。腰痛极有可能导致堕胎。如果孕妇出现腰痛,一定要及时加以护理和救治,尽快去正规的医院进行调养。

*志。现代人为什么养尊处优,吃得又很好,反而小产的很多呢?其实原因很简单,现代人思虑太重了。所以,孕妇一定要学会调节情绪,老公、家人也都要多体谅孕妇的难处,悉心护理,一家人和和睦睦地一起迎接小宝宝的诞生。

胎教——播种最完美的基因

如果说世界上哪个国家最重视孩子的教育,非中国莫属。如果说哪个国家的父母在孩子身上投入的精力最大,还是咱中国的家长们首当其冲。看看咱们国家有多少种给孩子开的兴趣班吧:从音乐舞蹈,到书法国画;从外语奥数,到体育运动……数不胜数。这其实是中国自古的一个传统——重视教育,重视传宗接代的质量。

到了现在,中国人重视孩子教育的程度可以说更变本加厉了,由于家家只能生一个孩子,经常是一个家庭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六口人都盯着一个宝宝,社会竞争压力又大,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乎从孩子还在娘胎里就开始想方设法地给孩子灌输知识和技能,希望孩子将来一出生就是个天才,好出人头地。

但这些美好愿望的成效呢?说句实在话,并不大。相反,很多不当的胎教方法,还恰恰进入了一些误区,适得其反。比如,有的父母自己没有什么音乐才能,却很希望孩子能成为音乐天才,像郎朗那样,世界闻名。于是每天拿一个录音机放在妈妈的肚子上,听完了肖邦听莫扎特,大声地播放,生怕孩子听不到,耽误了学习。还有的父母特有意思,不光放交响乐,还间或放英语,问干什么呢?说要提前培养孩子的语感,为将来孩子出国留学学钢琴做准备。真是啼笑皆非!

这其实也反映出我们现在整个教育的一个严重问题——太功利了。我们很少有人去关注小孩子的人性培养,而更多偏重的是学业或技能的培养。这样下去,早晚要出事。

古代的胎教是从周文王的母亲开始的,这就意味着胎教的目的是通过母亲的教养来熏染腹中的胎儿,达到生子要贤良、长寿、仁义、聪慧,最终对国家能有所贡献的目的。

先说生子贤良,即做个好人,而不是一定要做一个有学问的人。好人和有学问的人,不见得可以划等号。好人可以有学问,但有学问的人未必是好人。好人的概念是:身心健康,温良恭让。这几个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不温良则喜怒无常;不恭敬则胆大妄为;不俭则不懂持家之道,看事情不长远;不礼让则不知避风险……所以,有人性首先是为了自保,把自己做好了,才是做人的根本。

然后是希望生子长寿。就是在胎儿时期就把孩子身体的底子打好,虽不能百病不生,也尽量不要让孩子出生后病病怏怏的。

再接下来才是希望孩子聪慧、漂亮什么的。

我觉得古人对胎教的这些看法才是大智慧、大慈悲;而今人过于重视术数,忘了大道。这两年报道很多行凶杀人的案件,可怕的是杀死的是自己的父母、妻儿。什么问题?人性没了。这比什么都可怕,即使再有什么术数又怎样,都不是人了,谈其他还有什么意义!

“人之初,性本善”,我们做家长的,一定要把胎教首先立足于对孩子的人性培养上,然后是身体,最后才是技能才智。这样,无论是对孩子,还是对为人父母者,才有美好的未来。

此外,古人重视胎教的另一个要旨是做好了胎教,产妇可以顺利生产,减少难产等不必要的麻烦。这个观点现在都被我们忽视了。我们会在下面主要谈谈如何进行胎教的问题。


胎教之法——慎起居,谨房事

现在的胎教有误区,家长们以为胎教的内容就是听音乐,跟孩子说话什么的,这其实只是胎教的一小部分,中国古代的胎教是一套全方位的综合方法,它还包括饮食起居、*、心理辅导等多个方面,下面我们具体讲讲。

慎起居——行走坐卧皆有道

起居指的就是行走坐卧,即从白天到夜晚,孕妇该如何站立、行走、做事、睡眠等。

行:不许走险路。孕妇走路一定要当心,尤其是前三个月和最后两个月。避免走有危险的路,遇到雨雪天气,地面湿滑,尤其要当心。上班家远的话,该打车打车,该让老公送让老公送,谁让咱现在不是一个人了呢。孕妇一定要知道,可不是谈恋爱时可随便疯疯癫癫的了,现在最需要的是稳重。

鞋子最好穿舒适的、有防滑底的,绝对不能为了美再穿高跟鞋了,一是容易摔倒,二是对骨盆不利。我们不要总看电视里那些女明星们挺着大肚子,还穿个高跟鞋走红地毯参加派对,貌似挺光鲜靓丽,那是作秀,不能学,孕妈妈一切要以胎儿为前提,自己的事要往后排排了。

坐:孕妇坐椅子要注意,一定往里做,端坐,别坐太边上了,容易滑倒或摔倒,造成流产。母亲的所有生活习性都会间接影响到孩子,母亲坐得端正,将来孩子出来后也守规矩。另外,冬天冷时,如果坐公交车或办公室的椅子感觉凉,最好随身带个小棉垫子,避免寒气入体。

站:孕妇站立的时候也要两脚站稳,不要单脚站起。够高处东西的时候尤其要小心,你使劲抬手够东西的话,气一往上走,抻拉了经脉,就容易导致流产。这是一个基本生活常识,但现在太多的孕妇不加小心,置若罔闻,最后出了事情,遗憾终生。

卧:中国古人强调孕妇要睡宽大舒适的床。现代西医认为,孕妇的睡眠姿势最好采取右侧位,这样可以少压迫心脏。我个人的经验是,孕妇最好睡硬板床,至少是别睡太软的床,太软的床翻身会很费劲,容易影响睡眠。孕妇有一个充分的睡眠很重要,孕妇只有休息好了,新陈代谢等才能正常,才能给宝宝提供一个很好的生长环境。怀孕初期,身体好的妇女很爱睡觉,睡眠好的孕妈妈的胎儿就发育得快和好;而身体弱的女子睡眠就不稳定了,因为体内的胎儿要摄取足够的营养,当母亲把一切都供给给胎儿后,自己的气血就严重不足了,气血不足也就无力消化食物,所以这种妈妈常会有呕吐的毛病,而且“胃不和则卧不安”,睡眠也会出问题。这时首先要安定心神,能睡就睡会儿,能吃就吃点儿,吃什么不必太刻意。如果呕吐折腾得厉害,那么建议找个好中医,吃点小中药调调也可以。

谨*——管好自己的情欲

孕期在性生活方面要特别谨慎,中国古人就不建议孕期行房。

对于胎儿来说,一方面它的生长需要一个安静和洁净环境,而准妈妈的性生活,必然导致准妈妈的心跳加速,气血翻涌,这直接破坏了安定的环境,使胎儿没有安全感,影响其生长发育;另一方面,精子的湿热会使小孩子出生后易长痘、疹、疥、疮之类的皮肤病。

我想哪个家长也不愿看到自己的孩子不健康,人要学会克制自己的情欲,动物都能做到的,我们人为什么就做不到呢!


孩子的平安健康来自母亲的胎教

1、薄滋味——清淡永远是最好的饮食习惯

薄滋味的意思是吃东西不要过浓过咸,清淡的口味最养脾胃。实际上不仅孕妇应该吃得清淡,我们大家平时都应该吃得清淡些。现在很多人嗜咸嗜辣,都是元气虚弱的表现,也就是西医常说的亚健康,有这方面问题的人要注意了,这是病。

薄滋味还包括一个要点:不要大热,也不要大凉,同时还不要过饱。食过冷过热的东西都会伤脾胃。孕妇还要忌讳花椒,因为花椒性太热,容易伤胎。也不要吃生冷的东西,生冷的食物容易造成经脉不通,导致难产。

下面我给孕妇提供几个安胎的食疗方:

(1)鲤鱼粥。锅中放水先煮鲤鱼一条,然后将鲤鱼拿走,用鱼汤煮糯米、葱三茎和豆豉。煮熟后食用,可安胎。

(2)阿胶粥。阿胶30克捣成末,备用;先煮糯米粥,快熟时兑入阿胶末,搅匀温食,可治疗胎动不安。

(3)鲤鱼枣粥。鲤鱼一尾,大枣六枚(撕开),同煮,加少许盐。喝汁,可治疗胎儿不长。

2、悦音声——诗歌是古人馈赠给孕妇的最好礼物

为什么要读诗歌呢?因为诗歌平缓而优美,又有很好的节奏感。人是“感于善则善,感于恶则恶”。怀孕过程中,要多接触善,多被善感动,这些都会影响你的心情,进入你的血脉。什么恐怖片、言情片就别看了,这类的片子不是让你精神紧张,就是太过煽情,让你情绪激动,人心情的紧张或激动,都会影响血脉,导致经脉不通畅,对胎儿只有坏处没有好处。

所以孕妇朋友们可以让老公经常抽点时间给自己读读诗歌,假若老公没空,自己读读也挺好。当然,也不要多读,一天读那么几首就可以了。有的人说我一定要多看书,这样我的孩子很早就会认字了。这就是没有懂得无为之道。事事不要过于强求,也不要异想天开,一句话,“尽人事,知天命”,就可以了。

3、只说好事,不说坏事

我自己怀孕期间发现了一个现象,现在所有关于怀孕的书全是西医的,而这些西医的书不管千变万化,都有一个问题,就是成天到晚地吓唬你。比如说,谈到吃药就危言耸听,把这事说的跟天塌下来一样,恨不得只要孕妇吃过药了,这孩子就必是个畸形。有很多人在怀孕的第一个月是不知晓自己已经有身孕的,感冒时吃了点药,结果等知道后就被吓坏了,就怕这个药会对孩子有巨大的副作用,成天犹豫不定,以泪洗面,有的甚至导致了流产。

我当时看到这些书的内容的时候,也吓得胆战心惊,后来我干脆把这些西医的书全扔掉了,就看中医的书。

“只说好事,不说坏事”,这是中国传统胎教的一个核心。有那么多美好的事情可以谈论呢,干啥总要说那些糟心的事呢!我觉得,作为一个优秀的孕妇,就要有屏蔽 “垃圾话”的本领,好话咱听着,哈哈一乐,坏话左耳朵进去,右耳朵就出来,毫发无损。大大咧咧,没心没肺,这才是一个孕妇的良好状态。

4、母亲平静,孩子性情和顺

怀胎十月,孩子天天呆在母亲的肚子里,母子之间的感应作用是极其强烈的。因此,母亲的性情就极其重要了。母亲在怀孕期间身心所处的氛围是否宁静和谐,直接影响孩子后天的性格是否平和孝顺。母亲要养好自己的性情,古人认为有两个要点:一是“目不视恶色”,就是不要看不好的东西,因为五脏六腑的精气全聚于目,眼睛看多了不好的东西,五脏六腑都受影响;二是“耳不听*”,意思就是不听那些嘈杂的噪音,不听不健康的音乐,让自己尽量阳光一些。


胎教八勿

1、勿惊恐——否则生子易患癫痫症

在十月怀胎的过程中,惊吓对胎儿的影响最大,因为五脏里肝主惊,惊恐就会伤到肝,而肝所对应的神明为魂,魂属于阳神,阳神主动,所以孕妇一旦受到惊吓,伤了魂的话,小孩子就有可能患先天癫痫。

我们做父母的,要避免在孕期吵架,注意自己的行为规范,这不仅仅是为了家庭的和睦,也是为了将来降生的孩子能够健康长寿。这也是中国文化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所在。

2、勿抑郁——否则生子易患结核类疾病

怀孕期间的母亲不能过度抑郁、忧伤,抑郁伤脾胃,脾胃一伤,血就不足;肺主忧,忧伤过度则伤肺和皮毛。而且人一抑郁气机就会被憋,大人被憋,孩子的气机也会被憋住。中医讲究气血,气血是人正常活着的根本,一旦孩子气机被憋,就容易对肺造成损害,孩子出生后就有可能患结核一类的病症。

3、勿大怒——否则生子易脾气暴戾

怀孕期间的母亲不要生大气,怒则气上,气血全在头上,下焦气血就不足,孩子就得不到供给。说实话,一点气不生是没人能做到的,但要学会调整自己,没什么过不去的,女人跟丈夫一生气,就容易把过去那些成芝麻烂谷子的事全勾出来,一瞎想,就想不开,结果越气越大。如果有什么想不开的,先出去转一圈,回来基本就没事了。这时丈夫也要多体谅妻子才是。

4、勿药饵——否则易破血动胎

不要多吃药,是药三分毒,如果吃多了药或者吃错了药,有可能破血动胎。破血动胎是古代的一种说法,意思是易导致生出的孩子得一些奇奇怪怪的病。所以在服药方面,我们确实要谨慎,能不吃的就不吃,我个人主张最好是通过食疗来解决问题。我在怀孕六个月的时候曾经感染了一次流感,几天高烧不退,自己真担心伤到孩子,就不想吃什么药,当时就用了一个土办法,用热水泡脚,不断地往水盆里放热水,直到后背出汗了,烧也就退了。大家注意,怀孕初期慎用这个办法,这关键要看孕妇的体格情况。

5、勿妄语、妄念——否则生子易逆反

勿妄语,就是孕妇不要说谎话,不要骂人,不要说挑拨离间、两面三刀的话,更不要说*的或不符合礼仪的话。因为孩子就像袋鼠一样,天天跟着妈妈,孩子最熟悉的声音就是妈妈的声音。妈妈怎么说话,说话的样子是什么,都会影响到孩子。所以作为母亲,说事说正事,别说闲事、恶事。

勿妄语的思想根源在于不要有妄念。不要小瞧了念头的作用,一个念头可能就是一个恶的因,最后就能结出恶的果。

6、勿嗜卧、勿登高越险——否则易堕胎

孕妇不要老睡觉,充足的睡眠很重要,但老睡觉就会造成气血凝滞,这对胎儿不利。

勿登高越险,这个前面讲过,这里再次强调一下,不恰当地登高和够东西,容易伤到胎儿,胎儿是很娇嫩的,这种行为容易造成堕胎。

7、勿食生冷醋滑热食——否则易造成难产

孕妇吃生冷之物不好,损伤脾胃。因为孩子靠母血来养,母亲肝阴不足则喜酸味,但过食酸味也会收涩太过,伤脾胃;婴儿在母腹为阳物,偏热性,所以母亲过食热食对胎儿也不好,易形成胎毒。

8、勿针灸——否则易流产

针灸是中医的常见祛病之法,现在很多人都相信中医了,乐于用中医的方法治病,但大家一定要注意,不是什么时候都适合做针灸的。孕妇逐月养胎,每一个月都有一条经脉在起重要作用,那条经脉尤其禁针灸。除非是技艺极高的好中医,否则孕妇最好不要做针灸,针灸易造成流产。

 


黄帝内经胎育智慧 第四部分:产前产后

洞悉难产七因,把握解决之道

古时,妇女生产,往往性命攸关。有句俗话叫做“儿奔生,娘奔死”,就是对妇女生产的一种描绘。这与当时的医疗技术远没有现在发达有关。当然,在千百年的日积月累中,古人也逐步积累下了众多关于生产的智慧。

对于生育中的难产原因,古人也有不少充满睿智的心得,通常,他们认为难产在于七因:

1、太安逸了易难产

太安逸了容易导致难产。久坐久卧容易造成气血的不流通,这样还会造成腿脚肿胀、痔疮、气血淤滞。这与现代社会中人们的工作、生活环境有关。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的体力劳动越来越少,人越来越懒。可以说,现在的很多疾患,都是懒出来的。

所以,孕妇不要把自己的生活搞得太安逸了,每天适当做点运动,比如晚饭后拉着老公出去散散步,边走边跟肚子里的孩子说说话,胎教也做了,自己的气血也通畅了。

2、吃得太好易难产

产妇如果吃得过好,营养就会过足,胎儿会长得特别肥大,生育起来就很麻烦,容易导致难产。所以,孕妇吃好喝好是理所应当的,但该如何正确地吃。我们要记住,营养过剩易难产,营养不是越多越好,一定是恰当适中才好。

3、孕后*易难产

禁*不但有利于生产,而且生出来的孩子身上也不容易生乱疮、乱痘这些乱七八糟的病,对宝宝有个健康的身体很有好处。

4、忧疑过重易难产

育龄女性往往有一个共同心理——特别怕生产,还没生就开始害怕,一是怕疼,二是怕死。电视剧里经常有这样的桥段,女人流着大汗呼天抢地嘶喊着生产,结果还没生出来呢就昏了过去,于是接着又是难产,这时医生通常神色凝重地出现了,一字一句地问家属,“是保孩子还是保大人”。剧情就此进入二者必选其一的“高潮”部分。我就奇怪了,为什么那么多电视剧都爱拍这个,有意思吗?这不成心吓唬人吗?这些片子看多了,耳濡目染,无形中就加重了产妇的心理负担。加上现在的女孩子又普遍比较娇气,所以还没生就怕了,思虑过重,反倒更易导致难产。

5、怯懦、血虚易难产

初产的女性尤其容易害怕紧张,一紧张宫口就难以打开,这就容易导致难产。

对于高龄初产的女性,还有一个常见的问题——气虚血虚。由于高龄,怀孕的过程已经使得身体极其疲惫,到了生孩子的时候,就更没劲了,于是造成难产。

6、“稳婆”不稳易难产

现在大家都是去医院生产,过去的人都在家里生。生产前一般都要找个稳重的老太太,俗称 “稳婆”,来帮助指导生产。稳婆在过去的生产中非常重要,如果接生婆顶不住神,即稳婆不稳,就容易造成难产。

对于当下,已经没有稳婆了,但道理是一样的,寻找一个好的医院,一个好的妇产科,一名好的妇产大夫,真的很重要。大夫如果心慌意乱的,如何能叫产妇不慌乱呢?如何能有一个十分美满的生产过程呢?

7、用力过早易难产

孕妇在生产前,必须要了解生孩子的整个产程,这样到时候才不会慌乱。生孩子分三个产程:第一个产程是子宫开始收缩,直至宫口开全;第二个产程是正式分娩;第三个产程的标志是胎盘娩出。

有的产妇刚刚进入第一个产程,还没开始生呢,就声嘶力竭地哭啊喊啊,想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结果等到第二个产程该用力生的时候,反倒没有足够的力气了,结果导致难产。

我是建议大家在生产前做些相关功课的准备,比如看看胎孕方面的书,听听有关的课程。知识就是力量,这话走到哪都是有道理的。


临产准备——身心灵统一

临产前的准备工作很重要。中国古代关于生产的准备和现在的西医很不同。比如现代西医大量借助的是高科技的仪器,孩子长多大了,是否该生了,唐氏筛查,彩超,等等,讲究的是靠数据说话;而中国古代,更重视产妇在生产前做到身心灵的统一。

那时的临产准备,充满着古老的东方智慧和人性关怀。可以说,无论是对产妇,还是婴儿,都是一套很好的全方位呵护方案。

1、释忧惧——让恐惧远离产妇

快足月的时候,一定要多跟孕妇讲,生孩子这点事,真的就是人生命中的一次必经的过程,特别正常,就像飞禽抱卵、走兽怀胎一样自然,没有必要恐惧和忧虑。

孩子是爱的结晶,做老公的有责任多开导孕妇,多关爱她,夫妇一起迎接这生命中最灿烂的一刻。

孕妇也可多跟母亲、婆婆或生过孩子的女性朋友交流,都是这么走过来的,没啥好担心的。

2、慎医药——别让药物毁了爱的结晶

临产前务必不要乱服药。是药三分毒,药有偏性,中药、西药都要慎服。

慎服药的道理有三:一是怀孕时,妈妈体内物质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对药物的代谢过程也有影响,也就是说吃了也不见得会达到预期的效果;二是这时药物在母体中积蓄到一定量时,对母亲和胎儿都不好;三是胎儿要用十个月的时间完成人类几亿年的进化,这期间所有的过程都是惊心动魄的,药物属于外界干扰,多数都有害无益。比如阿司匹林会导致胎儿肺动脉血压过高,增加心脏负担,最后引发心脏问题。感冒药多是对症药物,治标不治本,抗病毒药更对胎儿不好。

那妈妈得病了到底该怎么办呢?一般来讲,母亲在怀孕期,自己的五脏六腑功能也在加强,好应付“小强盗”对气血的饕餮,如果健康的母亲精神放松、又比较注意的话,一般不会有什么大病,小感冒什么的注意多喝水,多休息,挺挺就过去了。实在不行,就喝点生姜葱白红枣汤,发一发汗,睡一觉。即使必须要吃药,也一定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药,不要自己随便找了药就吃。

一旦母亲服药,就意味着会将其部分药性转移给胎儿,这对胎儿脆弱的脏器来说,无疑是种伤害。所以,切勿乱服药,还有,吃药前务必看下说明书,如果写了孕妇禁服,千万别吃。

3、选稳婆——把心放到肚子里

稳婆的重要性在前面已经详细阐述过,说到底:一是心理作用,有个有经验的人在身边,就可把心放到肚子里了,老百姓讲话叫踏实。二是稳婆的经验,世上的事多靠经验,有经历的人办事就稳妥,遇到危难时刻,也能处理得游刃有余,因为她见识广,积累得多,什么都听过见过,自然可以及时应对与处理。找个临床经验丰富的产科医生,而不是找学历高的博士。

4、知难产——往最好里想,往最坏里准备

我们做事要有个原则:往最好里想,往最坏里准备。

往好里想,你的心态才好,做事积极、进取,也不容易紧张,成功的概率就大。但是,也同时要往最坏里做准备,也就是要有风险防控的措施,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否则一旦遇到危机,将束手无策,满盘皆输。

临产前,产妇要明白,是有可能会难产的,要做好心理准备。难产也并不可怕,以现在的医疗技术水平,基本都可顺利处理,所以产妇还是要有个好心态。在这方面,除了产妇,产妇的老公和家人也要有所准备,以免到时候乱作一团。


临产六字箴言——睡、忍痛、慢临盆

古人提出的临产六字箴言看似很简单,但对现在所有的产妇都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大家一定要谨记。

1、睡

快生产前一定要好好睡觉。我在之前的几本书中,不厌其烦地在说一个养生秘方,特别简单,就是要想养生,四句话:好好吃饭,好好睡觉,不生气,多运动。对产妇来说,睡好尤其重要,睡的好,人才能养足力气,睡不着也要闭目养神,生产是项体力活,没劲儿可不行。而且,母亲能睡能养神,胎儿也能跟着睡,母亲心情安稳,腹中才宽舒,胎儿也易于转动。

2、忍痛

一定要忍着痛,古人说,痛到极熟,自然易生。生产痛是女人的一关。女人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痛苦?女人拥有智慧,不代表没有痛苦。生育算痛苦之一。这是女人的与生俱来的使命,必经的一个过程。但此时肉体的痛与生育后见到宝宝的快乐相比,就微不足道了。

3、慢临盆

慢临产的意思就是不要着急用力。胎儿在腹中会自动转身用力,这时母亲用力不仅帮不上忙,用力太早反而会帮倒忙。所以母亲一定等孩子逼到产门,母亲腰腹重坠异常、目中金花爆溅时,方可用力。

现在的中国,在生育方面出现了一些奇怪的现象,大部分妇女都害怕自然生产,于是选择剖腹产。而且生育越来越不“人道”了。我有一个女性朋友,家里很有钱,她已经生了四个闺女,总担心老公将来不要她,打算到美国花四万美金给老公生个儿子。美国的医生保证,可通过试管婴儿技术让她一次怀孕生两个男孩儿。她跑来问我:“曲老师,对方说四万美金绝对能生两个男孩儿,您说可信吗?”我只能回答她说不知道。

现在科技的发展越来越远离自然了。我认为,试管婴儿很可怕,这技术每次要提取好多个卵子。要知道,女人一生的排卵数量基本是个定数,一般情况下,一年就十二个卵子,七七四十九岁的时候就不排卵了。而这种技术恨不得把一年的卵子全部提取出来。取出来后,从里面挑质量好的,与精子一起形成受精卵。这些受精卵有的能存活,有的不能,不能存活的就被抛掉了。这实际上是人为地折寿,抽得太猛了,造成人为的衰老。

4、脐带该怎么剪?—— 一门睿智的大学问

孩子一出生头一个面临的问题就是剪断脐带。中国古人对剪脐带这件事非常重视,他们认为,剪脐带“短则伤藏,长则损肌”,真正合理的剪法是——“断脐六寸”,意思就是脐带一定要留六寸长。

中医里这个“寸”取的是“同身寸”。“同身寸”的意思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寸,所以每个人的寸的长短,都不相同。

“寸”一般有两种取法:一种取法为大拇指横纹的这一段距离;另一种取法为人的中指弯曲过来后,第二指节的长度。因此,断脐六寸的 “寸”,指的是小孩子自己的同身寸。

脐带留六寸的原理是什么呢?中医认为:人一呼一吸,脉走六寸。所以,剪刀一下去,既不能短也不能长。剪短了,气不足;剪长了,又会损耗孩子的气。所以,这个剪法非常有学问。

剪脐带这件事很重要,可以说,人后天的命在爬出来的过程中就已经决定了一多半,一剪子下去又决定了一大半,剩下的才是靠后天养了。

我想,做到这件事也并不难,一是产妇进产房前可以跟大夫提这个要求,二是我们全社会应该更加重视中医,多从我们千百年流传下来的先哲智慧中,感悟生命,汲取营养,洞晓生命之道,领悟天地的自然法则。


剖腹产对产妇的危害有多大?

前不久,世界卫生组织公布了一个调查数据,中国的剖腹产率达到了惊人的46%,这在全世界,首屈一指。我估计就这项医疗手术的水平而言,我们这个发展中国家,恐怕远远超过欧美日等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了。

现在很多年轻人在看望孕期的女性朋友打招呼时,上来问的一句话,通常都是:“你打算几时剖?”这多可怕啊!在她们的脑子里,已经把剖腹产当成了唯一的生产方式了,而且不知道这事是有巨大危害的。我觉得这么下去,真是会出很大的问题。

造成如此之多剖腹产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现在人们生活条件好了,年轻人从小没受过什么苦,娇生惯养的,她们害怕自然生产所带来的巨大疼痛,宁愿选择打上麻药,挨那不痛不痒的一刀;还有的父母,相信生辰八字,算好了“良辰吉日”,一刀拿下;也有的父母望子成龙,为了将来让孩子早上学,本来预产期在9月1日前后,就会忙不迭地赶在9月1日前选择剖腹产;还有的年轻妈妈们有很多不好的生活习惯或劣习,导致提前破水,不得不剖。林林总总,各种原因不胜枚举。

当然,从医学安全性上讲,有些特殊情况下是剖腹产更安全一些。比如,患有心脏病、心衰或者严重的高血压、糖尿病的孕妇,以及胎位不正或者胎儿过大的孕妇。那么,这些孕妇就应该遵从医嘱,看是否选择剖腹产对自己和孩子更安全、更健康。

在母子都正常的情况下,是选择自然生产,还是选择剖腹产呢?事实胜于雄辩,我们来一一分析一下:

自然生产的过程,产妇的身体没有受到外力的破坏,虽然过程痛苦一些,但我们应该多想想,这就是自然赋予伟大母亲的一种责任,一旦完成分娩,产妇的身体会恢复得很快。一般来说,大多三天左右即可出院。而剖腹产的出院周期大约需要七八天,出了院,过段时间还要去医院复查刀口。

虽然剖腹产在手术过程中没有什么疼痛感,但毕竟是在肚子上拉了那么一刀,即使目前的手术技术都已很高超,缝线技术也很好了,但手术后的疼痛是躲不掉的。很多医院鼓吹自己有镇痛泵,产妇只要花钱安一个术后就不疼了,我问过多少个曾经安过的产妇,没一个说不疼的,照样疼。产妇手术后手臂上插着管子打着点滴,下边插着尿管挂着尿袋,能好受吗?为了避免粘连,24小时内又必须强制下地活动,一手捂着伤口,一手扶着墙或扶着老公溜达,那滋味能好受吗?

其实剖腹产对女性身体的影响在产后,首先出血量是*分娩的一倍以上,其次是感染和麻醉的后遗症问题,还有腹腔、肠道粘连造成的常年腹痛,或子宫内膜炎症等。

所以,对于那些怕疼的女性朋友来说,自己好好想一想,左右都是疼,何必非要挨那一刀呢?而且还是多花钱买罪受。剖腹产的费用远高于自然生产的费用,现在都市里的人活得都挺艰辛的,朝九晚六地打工挣钱,尤其是80后,都蜗居了,该省的钱是不是可以省省呢?

从中医的角度来讲,剖腹产会损伤经脉。现在为了美观,剖腹产的手术一般都是在小腹大约穿比基尼泳衣的位置横着开一刀。懂得经脉的人就知道,人体奇经八脉、十二正经,除了带脉,都是纵向的。那么,这一刀下去,任脉、冲脉、胃经、肝经……多少条经脉都会受伤。老话管这叫漏了气了。别的不说,伤气血是一定的,所以剖腹产的母亲恢复起来都很缓慢,个别有些自身元气不足,气血虚弱的,从此身体一蹶不振。


剖腹产对孩子的危害有多大?

自然生产对孩子呼吸系统的未来发育特别好。当胎儿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它生活在羊水中,整个的呼吸系统里存在着一定量的羊水和黏液,而在自然生产的过程中,经过子宫收缩和产道挤压,孩子呼吸道中的羊水和黏液就可以被充分挤出来。而剖腹产的孩子就没有这么“幸运”了。

中医讲究气血,而肺主一身之气,肺气足的人,魄力大,精神状态好,身体更健康。当孩子一出生时,就从母腹中的腹式呼吸转换成肺部呼吸,肺功能开始启动。自然生产很好地挤压掉了肺内的污浊之物,宣开了肺气,这对孩子后天的生长发育是极其有好处的。可以这么说,自然生产就为孩子在起跑线上赢得了一大步的优势。

1、自然生产可以强健孩子的肺

生产过程中,子宫的收缩是有节律的,受到这种有节律的压缩和扩张的刺激,小孩子的肺会更加强大和容易扩张。

对于小孩儿的第一声啼哭,古人还有更深层的理解。他们认为,小孩子在母体中是特别快乐的,因为只有先天特别圆满,才能仅仅用了十个月的时间完成人类几亿年的进化。而一来到这个世界上,就等于进入了一个苦难的世界,人不能指望别人给你快乐,要靠自己好好地修道,好好地学习,转苦为乐,才能得到人生的大快乐与大智慧。

2、剖腹产的小孩儿容易患呼吸系统疾病

如前所述,剖腹产的小孩没有经过产道的挤压与刺激,免疫系统和肺部发育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后天就更容易患呼吸系统的疾病,如小儿肺炎、哮喘等病症。英国有个统计,剖腹产小孩儿患哮喘的概率比正常顺产的孩子高80%。

3、剖腹产的小孩儿更容易患统合失调症

由于剖腹产的小孩儿头部没有受到挤压,小孩儿脑子可能更快一些。但事实是,这些孩子往往是脑子比手快,即想得挺快,但动手动脚的能力弱,会滞后,导致常做出半途而废的事情。

所谓统合失调症,就是想的和做的不是一回事,他们的思维往往无法约束自己的行为。而剖腹产正是导致孩子统合能力失调的一个重要原因。

4、自然生产的小孩儿意志力更坚定

其实,人的一生跟出生时从产道出来的情形差不多,都是要自己寻找道路,然后千辛万苦地出人头地。所以说自然生产的小孩一开始就得到了磨练。

自然生产的小孩儿从潜意识里抱着一定要出去的决心,自己找道路,历尽艰苦,才来到这个世界,所以意志力会更坚定,吃苦精神与生俱来。而剖腹产的小孩儿则没有受到外力的挤压,他们丧失了一次先天的人生洗礼,这对其在意志力方面,就造成了一种先天的缺失,会导致其在以后的生活中,遇到挫折或苦难,就轻言放弃。

5、自然生产的小孩儿独立性更强

剖腹产的小孩儿对肌肤之亲的需求会更大,这也与婴儿没有经过产道挤压有关。自然生产的小孩儿相对比较独立,后天做事往往更能独当一面。

我们总结一下本节,自然生产的小孩子在生产过程中无形地具备了很多素质,有方向感,更坚定,更能吃苦,更会活动身体,运动协调能力好,呼吸系统和神经中枢都能很好地被刺激到,所以肺气更足,身体更强壮。所以,我认为,如果母子都正常,仅仅因为母亲娇气,胆小怕疼,那真的没必要剖腹产,一定要选择自然生产,这样对母亲的身体恢复和孩子将来的发育都有巨大的裨益。


中国的产妇为什么一定要坐月子?

中国人自古就很重视坐月子。千百年来,中国已经形成了独特的月子文化。文化讲究的是传承,但是现在的很多年轻人拒绝坐月子,她们从小接受西式的教育,耳睹目染的是西方的科技,她们认为,西方人都不坐月子,生完孩子出了院就去上班,我们中国人也没有必要坐月子,坐月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糟粕。事实真是这样吗?

中国的女人为什么一定要好好坐月子?道理很简单,因为我们的体质跟西方人不一样。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人种不同,差异很大。

西方文明来自于游牧民族,是一种杀伐文明。直到今天,西方人吃饭仍然主要使用的是刀和叉。他们的医学也是这样,最常用的治疗手段就是做手术,动不动就是上手术刀。

为什么会这样?这与饮食结构有关。西方人以鱼肉类的食物为主,中医讲“鱼生火,肉生痰”,从体质上说,他们的火热湿性很重,而为了把这些浊气散出去,所以他们的肌肤腠理就和我们东方人有很大区别。比如,西方人的体毛很重,甚至是胸部都长毛,他们的毛孔很大,骨节也很粗,以便通过毛孔的开泄功能把湿气代谢出体外。这都是从生理上为了增加宣发的力度演化数十万乃至数百万年的结果。

再看我们中国人,很早就告别了洪荒时代,自古就以纤维性的食物为主,多食五谷杂粮和蔬菜。由于饮食清淡,中国人的体质是收敛的力度大于宣发的力度,所以我们体毛很轻,皮肤紧密细腻,毛孔很小,骨节也特别细密。

中医认为,一般情况下,中国人的骨节是闭合的,而产后,随着骨盆的打开,产妇全身上下的筋骨腠理都处于一种开放松弛的状态。这时,风寒就容易趁虚而入,通过张开的骨节进入人体内。月子结束时,产妇的骨盆和全身的筋骨腠理都会逐渐恢复到正常的闭合状态。那么,坐月子期间进入体内的寒邪也就会随之而然地被闭锁在体内,从此留下严重的后患。

身体羸弱的产妇,有可能在月子结束后不久就会感到腰酸背痛;而大多数女性在年纪大时,会感觉全身疼,尤其是骨节疼;甚至有的人会疼痛一生。中医上称这种疾病为“产后风”,即月子病。

中医有句话,“月子里的病,月子里治”。意思是上次坐月子时得的病,只能待到下次坐月子时才能进行医治。因为只有到下次坐月子时,人全身的骨节才能再次打开,达到自然松开的状态。趁此机会,施以药石,将寒邪赶出,治好疾患。

西方人的骨节粗疏,他们会有更充足的机会驱除寒气,所以他们不是太怕寒邪,这种体质,就造就了他们没有形成坐月子的传统。但这不等于西方人不坐月子就一点事都没有。

有一次我做电视节目,一个老外抱怨自己的中国太太太麻烦,还要坐月子,说西方人从来不坐,照样挺好。我问这个老外,是否西方的女人老了后得关节性的疾病的人很多?他承认是很多。所以,不是坐月子不重要,也不是西方人不坐月子就没事,而是西医注重的是哪儿疼医哪儿,很少分析病根的成因,他们从来就没有把女人上岁数后得的关节性疾病跟数十年前生产后的不坐月子相联系。

人工流产后也要“坐月子”。我们在前文中已经讲过,小产甚于大产,小产更伤身体。因为大产是瓜熟蒂落,是身体心灵圆融的表现,功德圆满;而小产是生扭,近似于摧残,伤枝蔓,乃至根部,身心俱损。所以小产之后更需要好好休养一段时间,就是也要“坐月子”,从身到心地进行调节调整。


健康坐月子——产妇身体养护法

关于坐月子,有很多老话,比如,产妇坐月子不能碰凉水,不能见风,不能洗澡,不能吃生冷的食品等,这些并非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糟粕,是有一定医学道理的。

现在,有些年轻的妈妈耐不住性子,坐月子没两天就既不戴帽子、也不系围巾,跑出去逛街购物会朋友了。她们的情绪可以理解,好不容易熬过了十月怀胎的辛苦,就想放松一下,但这样的做法十分不妥。关于寒邪入骨得月子病的医理我们在上文已经讲过,古时没有计划生育,生二胎或三胎的时候还有机会治上次坐月子落下的病,可现在我们国家实行计划生育,不能生二胎了,女人一生只会坐一次月子,一旦落下月子病,连治的机会都没有了。所以,更加要坐好月子,谨防月子病。

1、洗澡也需要智慧

月子期间,有的人信奉西医的所谓杀菌理论,认为必须保持身体的高度洁净,于是天天洗澡,结果落下了月子病。还有的人走另一个极端,借中医之口,说女人产后一个月都不能洗澡,一洗就得病。

我的建议是:人不要走极端,产妇坐月子期间是不能天天洗澡的,但也不至于一个月一次都不洗,那天天臭着,也不卫生,脏得都没法喂养孩子了。我们可以少洗,洗澡要做一些准备。

首先,洗澡一定要注意水温,切忌不要太凉,用温热的水洗澡。尤其是夏天,千万不要贪凉,不要用凉水洗。其次,洗后要及时用毛巾擦干身体和头发,要在浴室里就穿好衣服鞋袜再出去,避免出浴室时招风受寒,惹来不必要的病痛。

2、“捂月子”别捂出病来

有的人坐月子时,为了不着风,把屋子封得很严实,不但窗户关得很紧,而且连窗缝也都密密实实地糊好,门上还加个布帘子,俗称“捂月子”。

为什么要“捂月子”呢?因为妇人生产时伤了血,筋脉空疏,容易招风寒,稍不注意,就可能终身为患。

这么做就有些过了,如果月子期间一直如此,势必造成屋内的空气不流通,空气会变得污浊不堪,对产妇和婴儿的健康都不利。

我的建议是:在风和日丽的日子里,可以适当开窗透气,产妇和孩子先换到没开窗户的屋子里呆一会儿,等窗户关后再回到这个房间,这样产妇和婴儿能够呼吸到新鲜空气,对身心健康有帮助。

3、空调是产妇和孩子的杀手

月子期间,最好不要吹空调。夏天把空调的制冷开得很大,一方面寒邪会侵入人体,形成顽固性头痛和骨节疼;另一方面还会对婴儿新运转起来的肺造成严重损害。因为肺主皮毛,婴儿的代谢快,出汗多,寒热交激,极易形成湿疹。

除了空调,冷饮也是产妇的大忌。产妇切忌不要吃冷饮,太伤害胃肠。中医讲,胃是将食物变现成血的主要脏器,而母乳又是血的变现,所以伤胃伤母亲的乳汁,那靠什么给孩子哺乳?除了冷饮,一切从冰箱里直接拿出来的东西都不要直接入口,放一放,等到常温了再吃。这点产妇也要切记。

4、寒性的水果蔬菜不能吃

产妇不能吃辛辣温燥的食物,这与哺乳有关联。婴儿为纯阳之体,又是稚阳,哺乳期内,如果产妇吃了辛辣温燥的食物,产下的乳汁会对孩子有害。

产妇吃水果蔬菜也要特别注意,不要吃寒性的水果(西瓜等)、蔬菜。寒性的水果会伤肺和胃。产妇可以多吃温热性的水果,比如桃子、龙眼、荔枝等,这类水果可以祛寒补虚。产妇还可以吃平性的水果,比如苹果、柠檬等,这类水果既容易消化,也能开胃健脾。

总之,产后人容易得病,但也是人祛除痼疾的大好时机,所以小心调养,可以终身受益。


母乳是上天赐给宝宝的甘霖

母乳喂养好处多,已经是一种社会普遍的共识。

一般来说,奶类的特性偏凉,牛奶更是如此,偏寒凉。牛奶与人乳的差异很大,我们最好还是坚持母乳喂养。

母乳与小儿的体质相合,母乳喂养既对婴儿有益,又能很好地刺激产妇的再生能力,会使产妇的伤口以及身体恢复得更快一些。

当然,母乳喂奶是个体力活,母亲会很累,尤其是在婴儿头几个月的时候,婴儿胃的功能还在发育中,一次吃不了太多,每隔两三个小时就需要哺乳一次,一次耗时长达半小时,到了夜里母亲就更辛苦了,既困又乏,还要不断地起来给孩子喂奶,真的很不容易。但这没有办法,为了孩子的身体好,妈妈们只有克服。当爸爸的此阶段也要辛苦点,多照料产妇,别把喂孩子这事都扔给产妇一个人做,起码要在心理上对给产妇以支持,孩子是你们爱的结晶,是你们终身的纽带,都有责任让孩子茁壮成长。

母乳喂养的女性有个很深的体会,喂完奶后,会有心都空了的感觉,然后随着吃饭睡眠,乳汁开始不断增加,乳房开始不断膨胀。

这是因为乳汁是血的变现,而血又靠胃消化吸收食物而来。中医认为,人体的胃是生气生血的场所,胃经正是循行在乳房的正中线,所以胃是否正常工作,胃经是否通畅,直接关系到乳汁的质量与多少。

哺乳期的妈妈要多吃主食。《黄帝内经》说:五谷为养,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五果为助。对人的元气、气血作用最大的是吃五谷,而非其他。五谷主要指:小米、小麦(面)、大米、黍和菽(豆类)。很多坐月子期间的年轻妈妈们为了减肥,不吃主食,这就会造成乳汁质量的下降,甚至乳汁分泌不够,导致孩子吃不好,吃不饱。所以明白了道理,我们就知道如何顺应自然法则,顺应人体的规律,吃好饭,喂养好孩子。

哺乳期的女性最怕没有乳汁,对于乳汁不下的问题,早在唐代,药王孙思邈就提出了花生猪蹄汤可下奶的食疗方。

孙思邈的食疗方是:将洗好的花生和猪蹄一同下锅炖,放少许酒,炖熟后喝汤可催奶。花生和猪蹄都是补血的食物,酒能通经脉,所以此方的效果极好,自古流传,直到今天,也在民间广泛使用。不过大家注意,酒不要放多了,多了的话会随着乳汁进入小孩子的体内,容易引起孩子腹胀。

炖鲫鱼汤、老母鸡汤和豌豆汤,也是自古流传下来的催奶汤,它们的催乳的效果都很好,坐月子期间的女性可调换着喝,有的女性不爱喝鲫鱼汤,觉得腥,那就喝花生猪蹄汤或老母鸡汤。总之,为了孩子,要进补。

哺乳并非在任何时候都可进行,那么母亲在什么情况下要暂停哺乳呢?

一般来说,在母亲大喜或生气时,应暂停哺乳。中医讲:大喜伤心、伤阳,伤阳时哺乳会导致小孩子在神志上受伤;大怒伤阴,气会往上壅,容易形成疝气和腹胀。这其中最重要的是两点:一是母亲的情绪会影响乳汁的质量;二是婴儿脾胃弱,一旦伤了脾胃,终身受罪。所以母亲在哺乳前要调整好情绪。

哺乳是一件很累心的事,所以母亲更不能忧郁,小宝宝在母亲的怀抱里得到的不仅仅是食物,更重要的是母亲稳定的心跳,温暖细腻的皮肤,和蔼慈爱的目光……这样才能让孩子感到安全和幸福。


告别产后抑郁症——产妇心灵养护法

产后抑郁症是现在产妇的一种多发病。产后抑郁症的原因很多,比如,孩子的诞生让女性成功晋升为母亲,新型的家庭关系由此确立,而在抚育孩子的过程中,各种问题和矛盾接踵而来,让年轻的妈妈们心力交瘁。此外,怀孕导致的臃肿肥胖、黄褐斑等,都会打击个人的自信心。还有,由于元气虚弱、肾气虚弱和神的不足,女性容易变得内心焦虑、情绪低落。

对于医治产后抑郁症,我提几个方法:

1、好胃口方有好心情

在本书的第一章里我们曾经讲过,生命孕育的前提是父精母血。其实怀孕期间,母血也很重要。俗话说:“一个孩子三桶血。”整个孕期就是一个耗血的过程,加上生孩子又会流不少血,所以女性产后通常气血虚弱。气血虚弱就是元气虚弱的表现。

所以,对于坐月子期间的女性而言,不得抑郁症的首要方法就是要多吃主食。人的元气是与生俱来的,只有吃饭和睡觉才能适当补充一点元气,而补充元气的最好食物就是五谷杂粮,所以此时的女性绝对不要为了减肥而节食或不吃主食,那势必就会造成元气的亏损,导致产后抑郁症的产生。

2、培元气就可固肾精

肾精不足会造成心火不敛。

《黄帝内经》对因肾精不足造成的忧郁症的症状描述为:“目如无所见,心如悬,若饥状,气不足则善恐,心惕惕如人将捕之。”意思是说:这样的人眼睛发直,没有神,心总像悬在半空那样突突突地跳,还常会有饥饿感,但又吃不下东西,伴有心慌、恐惧,总觉得后面有人追自己。

中医的治疗原则一般都是先生理,后心理。这与西医很不相同。西方人一般出现情志类的疾病后都先去找心理医生;而我们不同,中医认为,一定要先解决人的身体问题,身体强壮了,然后五脏的神明才能清晰不乱,情志病才能好转。所以,我们是先调身体,后调心理。

3、重智慧高于重容貌

怀孕时,女性为了孩子要使劲吃,而有的人自身吸收能力很强,结果是孩子不胖自己却长了很多肉,生产之后,女性的元气又偏虚弱,气血虚更容易导致肥胖。还有的女性产后脸上易生黄褐斑。

一身的赘肉、满脸的黄褐斑,这些都对爱美的女性来说,造成了严重的心理压力,摧残着个人的自信心。她们此时往往容易精神恐惧,自我否定,怨声载道,患上产后忧郁症。

现在的女性自力自主多了,所以对自己的要求也就水涨船高,结果是自寻烦恼的事越来越多。我个人认为:做了母亲后,女性的心态应该更加宽厚,都有这么一个大宝贝了,人生何求?古人说生产可开智慧,女性朋友们应该通过十个月的孕期和分娩,体悟到很多人生的新追求,生活的真谛,汲取新的智慧;而不要太关注自己了,去充分地享受生活以及孩子所带来的天伦之乐吧!

就恢复体型来说,可找高明的按摩师帮助把盆骨复位,但最好别在月子里乱拉抻,可在坐完月子后再着手进行。要避免哺乳期间绑腹带,腹带会造成气血不畅,影响乳汁分泌。

至于黄褐斑的问题,有很多女性去美容院祛斑,大多数祛斑效果不明显。这是因为治标不治本,仅仅表面的涂抹药膏效用并不大。脸上长黄褐斑的地方一般循行的是小肠经,心与小肠相表里,所以真正想治好黄褐斑,重点要做的是调适心情,解决了内心的焦虑问题,黄褐斑才能真正治愈。


产后的家庭生活

1、通情达理,美满生活

女人在生产后,家庭关系发生变化,由于老一辈与年轻人在养育孩子方面意见不统一,很容易造成婆媳的翻脸,关系剑拔弩张。

首先,我建议现在的父母在嫁女儿之前,要多跟女儿沟通,告诉她,人不能太娇气,不要一有事就认为全是男方家的不对,我们不能太过护短,否则就势必造成女儿的骄纵与任性,那嫁过去了成天打架,谈何幸福?

我曾经在医院帮忙接过一段心理咨询的热线。有一次一个女孩打来电话过来说:“我老公不理我了,我要自杀。”经过耐心的倾听,我了解了事实的来龙去脉,其实主要责任在于这个女孩,太骄横无理了,但她完全意识不到自己的问题,最后她说:“我准备把我妈请来,叫我妈来收拾他。”我直接告诉她:“那你就离婚吧,你只要让你妈来了,肯定你俩的日子就没法过了,你丈夫不可能把怨气撒在丈母娘身上,最后的结果必定是你婆婆和你丈夫会更加厌恶你,那除了离婚,不会有第二条路,我建议你自己再好好审视一下自己,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由此我发现,在婚恋之前,父母在养育儿女的时候,就不要太娇惯他们,要学会做人,学会通情达理,否则长大了,早晚会出现各种问题。

其次,要会说话,懂得处世之道。“好儿媳两边瞒话,坏儿媳两边传话。”这话说得特在理。最近有部电视剧,叫《媳妇的美好时代》,我觉得拍的就非常好,女主人公毛豆豆在处理与婆婆的关系上的方法,堪称经典。此外,做老公的也该跟另一个男主人公余味好好学学,学会在两个女人间做和事佬,学会灭火,而不是火上浇油,既要有原则,更要懂方法。人心都是肉长的,这样一来,家庭和睦,婆媳关爱,妯娌融洽,其乐融融,多么美好的生活啊!

2、两性生活重新启动

女性在生完孩子后,往往还会碰到一个很难应对的问题——性生活。怀孕前与生产后的两性关系会有所不同,尤其是产后第一次过性生活,通常会很别扭。

我的建议是,最好的方法是夫妻俩做一次短暂的旅游。这种旅游不是那种到此一游的走马观花,而是找个风景优美的小旅店住下,每天简简单单地看看风景,享受美食,以及重归夫妻的两性生活……

自然生产的好处我们在前文中谈了很多,但唯一一个遗憾就是自然生产后*会变得松弛,性生活的*会有所下降。在国外,*紧缩术已很普遍,不少中国人现在也跑到国外去做这种手术。其实,用老祖宗留下来的回春术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困扰,还不用受手术之苦。这个方法就是——回春术。

回春术又叫提肛法,有点类似于站桩,就是把会阴穴往上提的一个动作。为什么提肛法是很好的恢复*功能的方法呢?这是因为肛门附近有三条经脉:督脉、任脉和冲脉。这三条对人体来说非常重要的经脉都起于会阴穴,它们分别主管人体的气、血和性。督脉主管人的一身之气,任脉主管人的一身之血,冲脉主管人的一身之性。而气、血、性是人活在这个世上的最关键的东西,是人的根。这三条经脉决定着人的生老病死。因此,也可以说,人就活在这三条经脉和会阴穴上。

提肛可随时随地地做,比如站着排队等车时,坐着开会无聊时,都可以做。如果每天能够坚持做100次提肛,坚持49天,一定会有效验。


黄帝内经胎育智慧 第五部分:婴幼儿护理

忍三分饥,吃七分饱

生活中,做父母的常常感到迷惑不解:明明孩子每天都吃得饱饱的、穿得暖暖的,似乎该做的事父母都做了,可孩子仍然很容易生病,像感冒、发烧、咳嗽、哮喘、腹泻等是常见病。

关于婴幼儿养护,明代医家万全说:“要想小儿安,三分饥与寒。”意思是要确保婴幼儿平安健康,就不能给孩子吃得太饱,穿得太暖。这句俗语流传至今,仍然极富生命力。吃得过饱、穿得过暖容易导致小孩儿总生病。

小孩儿的脾胃比较虚弱,父母喂养的时候尤其要小心,不要伤到脾胃。关于小孩儿的饮食,现在的家长出现了一些误区,对此,我认为主要注意以下几点:

1、忌吃得过饱

家长总怕孩子营养不够,即使孩子已经吃饱了,却总是一个劲地“硬灌”,像填鸭似的。其实吃得太多易导致消化不良,会引起腹痛、便秘等疾病。

为什么要“忍三分饥”呢?因为小儿气血尚不完备,先天肠胃偏脆弱,其大肠如葱,小肠如筋,肠道和胃处于一种狭窄的状态,在脾胃运化功能不是特别成熟的情况下,吃得过饱容易吐,又伤脾胃,导致消化不良。东汉思想家王符在《潜夫论》里说:“小儿多病伤于饱。”因此,虽然小孩儿需要水谷精微,却不能多吃,一般只吃到七分饱就可以了。

现在的小孩儿大部分是食肉一族,有的两三岁时就特别能吃肉了,经常有家长说:“我孩子胃口特别好,特别能吃,鸡腿一顿能吃好几个!”语气还挺自豪。我能理解,家长都心疼孩子,只会担心孩子吃不饱,没有埋怨孩子吃太多的,咱们养孩子都是“揣孩子”。实际上,这种做法是有问题的。我们要记住,鸡肉少吃为妙。因为鸡为火性,也为发物,多吃只会让孩子越来越胖。

2、忌追着喂饭

民间养儿谚说:“吃热莫吃冷,吃软莫吃硬,吃少莫吃多。”现在家长生怕孩子吃得少,成天跟在孩子身后追着喂、使劲儿塞,结果越是追着喂,孩子就越不好好吃饭,最终恶性循环。更有甚者,看到孩子食欲不佳,就给孩子吃大量的所谓营养片剂,以为这样孩子就不缺营养了。其实,这样有可能带来更糟糕的后果。

追着喂饭不仅浪费时间,养不出小儿的饮食规律,还可能把孩子的脾胃弄坏。纠正这个坏习性并不难,只要家长有决心。比如,到了吃饭的时间,孩子调皮捣蛋,就是不肯痛痛快快吃饭,又或者只顾贪玩而闹着不吃时,家长可以索性随他去,不过同时也要对孩子说明:“吃饭的时间你不吃饭,待会饿了是没有东西吃的,要吃只有等到下次开饭的时间。”做家长的一定要说到做到,不能期间看到孩子饿了又忙不迭地喂饭。仅此一条,保管治好孩子不好好吃饭的毛病,因为孩子从此得到了教训。

3、忌吃零食

现在的家长娇惯孩子,经常零食一大堆,随时随地满足孩子的口腹之欲。现在提倡绿色食品,零食是否健康先且不说,其最明显的后果便是孩子不会好好吃饭。不好好吃饭,身体必定不会健壮,因为人体所需的气血正是脾胃将五谷精微运化而成。所以不要让孩子养成吃零食的习惯。

4、忌冷热不均

食物冷热不均伤脾胃,尤其是婴幼儿,如果吃了冷热不均的食物,在大便中立刻就会有反应。表现为大便颜色发青,就是伤到大肠了,如果久治不愈的话,小孩儿还会呕吐,这就是土弱木侮的象,就是脾胃太弱,会遭受太盛的肝气的制约。呕吐再不治愈的话,小孩儿就会出现抽搐,这是伤了筋了。像上文讲的追着喂饭,极易造成食物冷热不均,从而损伤孩子的脾胃。所以在小孩儿的喂养上,家长要十分小心。


背暖、肚暖、足暖

中医认为,小孩子要“忍三分寒,穿七分暖”,因为婴幼儿身体阳气盛,属纯阳,易生热,如果穿得过暖,小婴儿的筋骨会变得柔软,这不利于其生长发育。穿得过暖还会伤害皮肤和肌肉,严重的会伤到血脉,出现“疮痒”,即湿疹,或皮肤病。

婴幼儿穿衣方面,除了要“忍三分寒”,古人还提倡一个原则:背暖、肚暖、足暖,即小孩的后背、小肚子和小脚丫这三个部位一定要保暖。

1、背暖

背暖首先要养护好小儿的肺俞穴。肺为娇脏,在《逐月养胎》一节中我们知道,足月的胎儿几乎所有的器官都已准备就绪,只有肺需要在出生后完善功能。也就是说,新出生的小孩,肺气最弱,需要好好地养护。

中医里非常强调后背的养生。一方面是因为后背为阳,太阳寒水主之,所以后背很容易受寒。此外,古语有“背者胸中之腑”的说法,五脏的很多经脉都集中在后背上,人的后背有许多成对的神经。所以,五脏的所有问题几乎都在后背上有所反应,观察后背的健康状况有助于判断五脏是否病变。同时,养护好后背也有利于五脏的功能运行。

具体到婴幼儿的养护,我们可以给小孩儿穿个小背心,这样既不至太热,又暖背,还守了三分寒的原则。

2、肚暖

为什么要保持肚暖呢?因为肚子是脾胃之所,而小孩子的脾胃先天就比较弱,只有胃暖才能够消化积食。如果不小心腹部受寒,孩子会肚子痛,严重的还可能会拉肚子。而脾胃功能一受到损伤,就不能有效地把营养物质输布全身,不利于婴幼儿的健康成长,所以保持肚暖就是保护脾胃。

肚暖是婴幼儿保健的重要一环,睡觉时给孩子围上肚兜是保持肚暖的好方法。这样既能维护孩子胃肠道的功能,促进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又能防止因肚子受凉而引起的腹痛、腹泻等症状。

3、足暖

中医有这样一句话,叫做“寒从足下生,温足保太平”。这话是很有道理的。

人脚面的经脉从里向外分别为:脾经、肝经、肾经、胃经、胆经和膀胱经,达六条之多,而这六条经脉上的穴位又相当多,像脚心的涌泉穴就是肾经的主穴。可以说,人的脚是阴阳经穴交会之处,属于神经末梢,对外界的寒邪最为敏感。如果脚部受凉,与足部反射区相对应的内脏就会感到不适。只有脚部暖和了,全身才能抵御寒冷。

婴幼儿体质弱,抵抗力差,小脚丫尤其要保持温暖。家长一定要给小孩儿穿上小布袜和小鞋子,以护佑经脉和内脏。小孩一般好动,脚易出汗,所以鞋内还应放上吸湿性较好的鞋垫。如果晚上能坚持给孩子用热水洗脚,就更好了。泡脚是一种最基本的养生方法,成人也应该坚持。足部保健好处多多,如果我们一个礼拜能做一次足疗,对身体善莫大焉。

很多小孩儿喜欢光脚在家里的地上走或跑。一次,我去深圳看望朋友,她女儿一天到晚光着小脚丫在屋子里走来走去,还大呼舒服。我就挺生气,极力阻止。为什么呢?别看她现在小,火力壮,将来大了后来月经了,一定受影响,很容易得各种妇科病,因为寒从足下生啊,人体最怕寒邪的侵袭。男孩儿也一样,别养成在家光脚的习惯。


头凉、心胸凉、下体凉

1、头凉

前几天,一位妈妈找我诉苦,说她总跟婆婆为孩子戴不戴帽子闹矛盾,经常是她刚给宝宝戴上,转眼婆婆趁她不注意就悄悄取下了,而当她一察觉到这个状况,又赌气地给孩子重新戴上。就这样你来我往,打起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说起婴幼儿该不该戴帽子,还真是一门学问呢!

古人有句话:“头凉不生病。”意思是头部要凉,不能过热,否则容易生病。这是为什么呢?中医认为,人头顶的百会穴(将我们的两耳挝过来,顺着两只耳尖向上走,在头顶的交汇处为百会穴)是人体督脉、肝经、膀胱经相合的穴位,人体的阳气全都汇聚在这里。因为是人体阳气最足的部位,即诸阳之汇,所以头部喜凉恶热。

一般情况下,小孩子如果总是戴很厚的帽子,不仅起不到保健的作用,反而有可能产生很多疾病。

中医最讲究辨证,强调根据具体情况适度掌握分寸。头凉并不意味着任何时候都不戴帽子。像婴幼儿,因为囟门未合,头顶就不能着风,过去的家长会将小手绢的四个角分别系成结,然后给小孩戴上,这样既不会过热也保护了囟门。如果是在严寒的冬季,小宝宝出门时就一定要戴帽子御寒,不过帽子的厚薄由家长灵活把握,有两个参考指标:一是气温,二是孩子的体质。有的孩子耐寒,对保暖的要求可能就低些,而且现在物品非常丰富,各种不同材质和厚度的帽子市面上都有销售,父母要细心观察孩子,适时调整添减宝宝的衣物鞋帽。

2、心胸凉

说到婴幼儿心胸要凉,《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四百一·儿科》里有这样一段话:“心属丙火,若外受客热,内接心火,则内外俱热也。其证轻则口干舌燥,腮红面赤,重则啼叫惊跳。”意思是心本来就属火,如果穿着过厚,捂得太多,内外俱热,易导致小孩儿轻则口干舌燥,腮红面赤,重则啼哭不止,惊跳连连。

要做到心胸凉,孩子的衣着就不要过于厚重,而且不要太紧。晚上睡觉时,被子也不要盖得过厚,以免压迫孩子的胸部,影响正常的呼吸与心脏功能。

3、*凉

现代社会,关于婴幼儿大小便的护理,相当多的父母选择纸尿裤。他们认为尿布很麻烦,总要频繁清洗,还会把室内空气熏得臭烘烘的,而纸尿裤方便卫生,脏了就扔,还不必半夜起来换尿片,小孩儿睡得好,大人也省心。

中医则持相反观点,认为长期使用纸尿裤对孩子有害无益。尤其是*不能太热,因为孩子在十六岁以前气血旺,阴却有所不足,而*主阴,要养好阴,*需保持寒凉,如果过于温暖会暗耗阴气。尤其是小男孩,不能热着小*。因为*属阳,睾丸属阴,男孩儿*如果太暖,阴气就会慢慢消退,影响将来的生殖能力。

民间习俗里,通常给小男孩穿开裆裤,即使在大冬天,棉裤也开着裆,顶多加一个小屁帘,以防止小孩坐地上时着凉拉稀。

现在普遍使用的纸*,虽都极力做到干爽透气,实际仍很湿热难受。现代社会竞争激烈,生活节奏快,父母如果确实没时间,可以采取折中的办法,白天用尿布,晚上戴纸尿裤,总之就是能不用就不用,将损害降到最低。用纸尿裤还要注意一点,先把小屁屁洗净、擦干以后再戴。早上起床后,立刻取下纸尿裤,而后再清洗一遍小屁屁,这样不仅小孩子感觉舒服,还可以预防尿布疹。


管好嘴和腿,告别小儿肥胖症

生活中,我们身边的小胖墩越来越多了。前不久,扬州市相关机构在每年的例行体检中,发现一个惊人的数据,肥胖儿童的比例竟然超过了6%,短短八年就翻了两倍。近年来,儿童肥胖已成为普遍现象。

大部分家长对儿童过度肥胖缺乏警惕,他们往往认为孩子还是胖点儿好,还说“总比什么都不吃,变成‘豆芽菜’要好吧!”有的父母还常常以孩子“壮实”为自豪,并且以此为资本向亲朋好友夸耀。

其实在小儿肥胖的表象下,潜伏着巨大的隐忧。糖尿病、脂肪肝、高血压等原本是成人高发的疾病,在儿童中的发病率越来越多,西医认为其直接原因就是肥胖。其实,所有疾患的真正原因是孩子的元气变虚弱了,元气虚弱导致了脾肾肺等功能下降,从而出现肥胖、少儿糖尿病、脂肪肝、高血压等。

单纯的小儿肥胖,一般都与营养不均衡和缺乏锻炼这两个因素有关。针对这两个要点,找到对应的方法,我们就能帮助孩子塑造健康的体型和体质。

1、均衡营养

传统文化不提倡小孩儿吃肉,古人认为吃肉容易过早激起*,而且小孩儿脾胃虚弱,肉类食物不易消化吸收。

家长普遍认为肉类营养价值高,在婴幼儿时期就培养、纵容孩子吃肉,导致近些年中国家庭的餐桌出现了一道独特的风景,大部分小孩儿无肉不欢,蔬菜压根儿就不碰。

家长可逐渐通过恰当的方式,调整孩子的饮食结构,达到均衡营养。平时,可以将蔬菜和肉一起烹煮,以肉的香味作引子,提升孩子对蔬菜的兴趣,或者尽量把蔬菜做得美味可口,再或者干脆控制孩子的食肉量。

2、零食别太多

孩子们大都偏爱油炸膨化类食品,像薯片、虾条、方便面等,这类食品脂肪和热量都很高,易导致小儿肥胖。

零食过多的小孩通常不吃或少吃正餐,一是正餐不如零食有诱惑力,二是小孩儿吃零食都已经吃饱了。没有了正常的一日三餐,小孩儿吸收不到水谷精微,长此以往,生长发育都会受到极大影响。

有些天然绿色零食,是孩子成长所必须的,像蔬果类、坚果类,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多吃此类食品,作为对正餐营养的有力补充。对坚果类零食,家长要小心看护,不要让孩子边玩耍边吃,否则容易梗塞食道,产生危险。

3、冷饮要控制

冷饮也是肥胖的诱因。一是冷饮大半是甜品,糖分高,易致肥胖;二是很多冷饮属奶制品,或含巧克力,高脂肪、高热量,易致肥胖;三是冷饮性寒,寒气入脾胃,导致脾胃湿寒,中医认为,这些寒湿淤滞在体内,易造成肥胖。

孩子脾胃虚,嘴巴馋,天性喜欢尝百味,但他们还小不懂事,做家长的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冷饮把孩子身体给毁了。家长千万不要纵容孩子吃冷饮,让孩子从小就养成少吃甚至不吃冷饮的习惯,帮孩子积精累气,给孩子一个健康的身体和光明的未来。

4、让运动伴随孩子的成长

近年来,我国的小胖墩,即“沙发小土豆”日渐增多。一旦发现孩子沉迷于电视电脑,家长要及时阻止,重要的一点是以身作则。俗话说“身教重于言传”,父母自身做到少看电视,不打网络游戏,不在网上闲逛,即使因工作之需而使用电脑,也可以跟孩子讲明白,这样,孩子的习性受到良性熏陶和引导,就会逐渐远离一些无聊的消遣。

家长有意识地培养孩子锻炼的习惯。晚饭后,带孩子出门转转,比如慢走,即使运动量不大,能够活动活动筋骨,也很好。周末或节假日,家长可安排时间陪孩子打打球、游游泳。小孩儿生机旺盛,在成长的过程中,伴随着适当的运动和锻炼,减肥并不难。


孩子优秀,父母成就

小孩子在0~12岁这个周期是游戏周期,即十一二岁之前,小孩子都是处在玩闹的阶段。古代人强调孩子很小的时候,一定要少教知识,避免损耗孩子的精神。中医讲,思伤脾。小孩子的身体还未发育成熟,脏腑功能都偏弱,过早地强制孩子学习,会加重孩子的思虑,导致伤害到脾,从而伤害到身体。

现在的家长都很功利,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孩子刚牙牙学语,就被家长压着竞相比赛背古诗,一背就是上百首,但由于孩子都是死记硬背,完全没有消化理解,长大后就全还给古人了,用的时候一句也想不起来。

我主张,就算现在的孩子青春期普遍提前,但至少在孩子十岁之前要保证他们有足够的玩的时间。在整个游戏周期,学习成绩是次要的,重要的是父母通过“润物细无声”式的言传身教,教孩子学对错、识好坏。

现在的家长在教育孩子时难免有一个困惑,把孩子教得太善良了,恐怕将来会被人欺负;可要教恶了又觉得不符合圣人的古训。其实,孩子并非像大人想象得那么幼稚,我们只要把好坏、对错教给孩子,然后培养他们处理事情的能力,到时候孩子自然就知道如何判断取舍了。

至于学习,在游戏周期阶段,家长大可不必每天就盯着考试成绩。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是教育的重点。学习习惯、学习意识都养成了,到了第二个生命周期,不用大人逼迫,孩子自觉自动地就开始用功了。到那时,他的格局、他的视野、他的习性都会帮助他飞速提高。

作为家长要善于发现小孩子的根性,就是看小孩子适合做什么,不适合做什么。要善于观察小孩子的优势在哪些方面:如果成绩很好,适合读书,就鼓励继续求学;如果不适合继续读书,就让他学一门技艺,一样可以学有所用,为社会作出贡献。

其实,即便孩子喜欢读书,家长也不宜过分逼迫孩子,给孩子定很高的学习目标。“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固然是个美好的愿望,但如果孩子不是龙、不是凤,再逼也没有用,等逼出病来后悔不迭。无论孩子是成“龙”还是成 “虫”,最大原则还是:大人快乐地工作,孩子快乐地学习,一家人都快乐自在地生活。这才是人生的真谛。

学手艺的原则是随质授业,根据孩子的特质教授不同的技艺。有的孩子不爱说话,但动手能力很强,可以学做木匠或厨师之类,这样的职业与人打交道少,靠手艺安身立命;有的孩子口才好,可以往政治家、销售方向培养;即便是个性质朴憨厚,其实也没有问题,每个人总有自己的优点和优势,或者学画画、书法,或者学音乐、体育,只要找到了孩子的优势项目,一样可以独占鳌头。

现在的情况是全国人民走一条路——应试教育。这非常可怕,无论孩子是否是学习的材料,一律逼上梁山——考大学。这样的教育,只会有一个结果——孩子形成厌学的习惯性心理。我见过很多这样的小孩儿,领取完毕业证后往家里一扔,说:“我给你学完了,交给你吧!”像这样全然不知学习是为什么的孩子,我想不明白这么辛苦究竟有何意义,这样的教育能给个人、给家庭、给社会带来什么收益。

孩子和家长的关系,最好的状态就是共同成长,当孩子成长的时候,父母一共成熟成长,相互成就。

  • 上一篇文章: 挑出曲黎敏养生书的135个错误:从头到脚有毛病

  • 下一篇文章: F·巴特曼:《水是最好的药》
  •    
    [注:标题搜索比内容搜索快]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轨道钢承重计算公式及应用[109]

  • 【选型】如何为变频器选取阻值…[82]

  • AIS2023参展厂商名录[343]

  • AGV综合选型[170]

  • APIE 2023第4届亚太国际智能装…[138]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外媒:正在唤醒中国的习近平[305]

  • 中国反伪科学运动背后的CIA黑手…[494]

  • [转载]袁隆平真言:中国最大的…[667]

  • 台专家:当年我们造IDF时 大陆…[572]

  • 旅日华人:中国严重误判日本民…[577]

  •  
     相 关 文 章
  • 孙星衍:神农本草经[169]

  •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153]

  • 王长松《伤寒杂病论》养生智慧…[190]

  • F·巴特曼:水是最好的药II:水…[159]

  • F·巴特曼:《水是最好的药》[174]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3 晨光科技        站长:璀璨星辰        页面执行时间:312.50毫秒
    Powered by:MyPower Ver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