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晨光科技 >> 文章 >> 新闻、背景、评论等 >> 综合 >> 正文  
  关于把航空产业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提案 2011年全国人大代表、政协提案、议案建议         
关于把航空产业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提案 2011年全国人大代表、政协提案、议案建议
[ 作者:佚名    转贴自:http://roadshow.cs.com.cn/rsweb/lh_2011/tian.doc    点击数:130    更新时间:2011/3/14    文章录入:admin ]
[注:本站登载的某些文章并不代表本站支持或反对其观点或肯定其真实性]

2011年全国人大代表、政协
委员提案
关于把航空产业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提案


内容提要:航空工业是国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军事、经济和科技等多个领域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当前,我国正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在我国经济社会的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一个具有强大带动效应的高科技龙头产业,航空工业以其自身特点可以承担起这个历史的重任。为此,建议把“大力发展航空产业”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对航空工业发展给予持续、稳定和有力的政策支持,巩固并扩大“十一五”发展成果,重点支持航空发动机、直升机、通用飞机、机载系统技术、国家飞行试验资源进步和产业发展,推进航空工业可持续发展,加快建设航空工业强国。

 
建议全文: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转型升级期,国防建设、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面临更加繁重而艰巨的任务,呼唤军民融合式发展的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此牵引和带动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换代。航空工业必须加快发展,切实肩负起“富国强军”和“转型升级”的历史使命。
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高度重视航空工业发展,给予了极大的关心支持。新世纪以来我国航空工业加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与世界航空工业强者相比差距还很大。这种差距就是“巨大的内需”,就是牵引和推动我国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换代的动力。因此,建议以建设航空工业强国为目标,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增加“大力发展航空产业”的内容。主要基于以下考虑:
第一,航空科技和产业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内容。航空工业是各种前沿学科和高新技术集大成者,人类工程技术领域许多最尖端、最前沿的技术都被应用在航空领域,因此航空工业被誉为现代“工业之花”,在国防现代化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大国强国都把航空工业作为战略性产业扶持发展,努力抢占国家竞争的制高点。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西方国家加紧对我国实施遏制、封锁,航空高技术是他们实施对华禁运的重要领域。我们必须自力更生、自主创新,加快建设航空工业强国,推进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有力支撑大国崛起、民族复兴。
第二,我国航空工业的发展正处在由主导产业向支柱产业转变的关键时刻,呈现出航空工业发展史上的重大拐点,具备了经过不懈努力再用十年时间创建航空强国的良好基础。要建成航空强国,一要看航空产品的营销规模,二要看研究开发及生产的能力。在“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的指引下,在高新工程的推动下,这两个方面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从2000年到2010年航空产品的销售收入平均每年递增37%,如果到2020年平均每年递增18.5%,销售收入将超过目前波音公司和欧洲航空航天防务公司(空客的母公司)。在研究开发方面,大飞机重大专项正健康地向前推进,ARJ21新支线飞机今年将完成适航取证工作,军品重点型号进展良好,新一代航空产品的科研开发和生产的质量大幅度提高、研制和生产的周期大幅度缩短,科研创新能力正在快速提升。因此,应当在“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了“坚持远近结合、军民结合、自主开发与国际合作,发展新支线飞机、大型飞机、直升机和先进发动机、机载设备、扩大转包生产、推进产业化”的基础上,按“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建设新型国产干支线飞机、通用飞机、直升机产业化平台”,我们强烈呼吁既要全面规划,又要突出重点,尤其要加强在航空发动机、直升机、通用飞机、机载设备、飞行试验及与航空发展有关的新材料、新工艺等方面的认真规划,并对航空产业发展给予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为到2020年建设成航空强国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呼唤强大的航空工业。改革开放以来,家电、汽车、房地产等产业带动了我国经济持续增长。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的转型升级,迫切需要一个具有强大带动效应的高科技龙头产业,航空工业以其自身特点可以承担起这个历史的重任。一是航空工业的发展需求一直引领着科学技术前进,并且航空技术扩散率高达60%,对其它领域的科技进步具有极强的辐射带动作用。二是我国航空产业市场需求巨大,航空工业作为制造业中“含金量”最高的产业之一,能够创造较大规模的、高质量的GDP。据日本通产省发布的资料,如果船舶单位重量的价格为1,则轿车为9,彩电为50,电脑为300,喷气式飞机为800,喷气式发动机为1400。美国F-16战斗机单位重量的价格是白银的20倍;F-117A隐形战斗机与同重量的黄金等价;B-2隐型轰炸机大约是同重量黄金的两倍。三是航空工业具有技术含量高、产业链条长、辐射面宽、联带效应强、投资乘数效应大等特点,对其它产业的发展具有巨大的辐射带动作用。波音公司的研究指出,民机销售额每增长1%,对国民经济的增长拉动为0.714%;一个航空项目发展10年后给当地带来的效益产出比为 1:80,技术转移比为 1:16,就业带动比为1:12。美国智库兰德公司的研究也指出,航空高科技企业及其核心技术衍射到相关产业,可以达到1:15的带动效应。
第四,空天资源开发与利用呼唤强大的航空工业。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空天时代。在继土地资源、海洋资源之后,空天成为了具有无穷发展潜力的人类最为宝贵的资源。在空天时代,国家利益来自空天,国家安全来自空天,空天胜则全胜,空天败则全败。世界大国围绕空天的争夺已经展开,航空航天技术和产业正逐步走向融合,美国、欧盟和俄罗斯已经远远领先。我们必须奋起直追、迎头赶上,大力发展航空产业,抢占空天制高点,充分利用空天资源,为国家民族带来新的福祉。目前,我国空中资源远没得到充分的利用,一方面要解决空中管制的体制机制问题,另一方面要努力抢占航空技术作为高科技领域竞争的制高点。“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积极推动通用航空发展,改革空域管理体制,提高空域资源配置使用效率”,建议落实到年度计划中,抓紧实施。
综合以上考虑,建议把“大力发展航空产业”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对航空工业发展给予持续、稳定和有力的政策支持,巩固“十一五”发展成果,重点支持航空发动机、直升机、通用飞机、机载系统、国家飞行试验资源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推进航空工业可持续发展,尽快使航空工业成为我们国家的支柱产业,千方百计地加快航空工业强国的建设。
第一,实施航空发动机重大专项。航空发动机是独立于飞机的大系统,是人类迄今为止最为复杂的工程技术领域之一,被誉为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目前,我国航空发动机成为了军民机发展的瓶颈,必须尽快突破,掌握发展主动权。建立国家实施发动机重大专项,像当年搞“两弹一星”工程一样,进行高强度的投入,不断积累经验,完善技术体系,培养人才队伍,夯实发展基础。在综合现有各项规划的基础上,建议每年增加投入15亿元,持续20年,共投入300亿元,按潜在需求搞出一个按型谱系列的验证机,形成准货架产品;同时,在航空发动机原材料、元器件、制造与试验装备再增加投入600亿元,总投资约1000亿元,20年平均每年投入50亿元。
第二,大力支持直升机产业发展。直升机具有垂直起降、机动灵活、使用方便、能遂行多种任务等特点,市场需求潜力巨大。当前,我国直升机产业发展已经具备一定水平。建议国家支持我国直升机产业发展,把重型直升机列入国家重大专项,以国家为主、企业为辅形式解决约200亿元研制资金,加快推进项目研制;同时规定在国家应急救援体系用直升机、警用直升机等政府采购中,优先采购国产直升机,拉动直升机产业快速发展。
第三,大力支持通用航空产业发展。通用航空产业对发展经济、拉动工业基础、改善民生、构建现代交通运输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通用飞机市场潜力巨大。我国通用航空飞机发展已经具有一定基础,能够初步满足通用航空市场的需求。建议国家加快推进低空空域改革,为通用航空产业发展创造条件;在相关产业规划中明确使用国产通用飞机和相关设备;加大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通用飞机和相关设备新研、改进的投入力度,并通过减免费用、税收或补贴等政策鼓励用户使用国产通用飞机和相关设备;在“十二五”期间继续执行“十一五”对国产通用飞机和相关设备的支持政策。
第四,大力支持大型民机机载系统发展。大型民机机载设备系统是现代民用飞机三大关键系统之一,在民机产业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成本占民用飞机总成本40%左右,其性能水平直接决定着民用飞机的先进程度和市场竞争力。目前,我国大型民机机载设备系统发展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国产民机机载设备系统主要为国外配套。建议国家制订扶持政策,加大投入力度,支持大型民机机载系统发展,支持我国航空工业与国外开展深入合作,掌握核心技术,形成产业能力。
第五,将飞行试验资源作为国家重大基础设施集中建设。飞行试验资源作为一项国家战略性资源,是开展飞行试验的基础,其建设、管理和维护需要国家较大规模投入,建设好、管理好和使用好飞行试验资源对航空科技发展、国防建设乃至国民经济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建议国家把飞行试验资源作为国家重大基础设施进行集中建设,尽快启动国家民机试飞基地建设,设立试验机发展专项计划,建立研制批飞机定型后留用及后续保障机制,建立试飞员培养和使用机制。

  • 上一篇文章: 2011年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 下一篇文章: 媒体例举3大常见“霸王条款”:伴随中国人一生
  •    
    [注:标题搜索比内容搜索快]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temp[149]

  • 2017 年 12 月 21 日委员会决定…[130]

  • 修订第 2019/1616 号实施决定 …[180]

  • SAE001[113]

  • Proe/Creo曲面渐消+倒角教学[77]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外媒:正在唤醒中国的习近平[356]

  • 中国反伪科学运动背后的CIA黑手…[543]

  • [转载]袁隆平真言:中国最大的…[714]

  • 台专家:当年我们造IDF时 大陆…[603]

  • 旅日华人:中国严重误判日本民…[606]

  •  
     相 关 文 章
  • 央视曝光银行放贷黑幕:工行农…[80]

  • 民生银行遭遇钢贸劫难[88]

  • 银行资产质量问题比“暴利”更…[87]

  • 叶檀:银行已走上投行与高利贷…[136]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3 晨光科技        站长:璀璨星辰        页面执行时间:375.00毫秒
    Powered by:MyPower Ver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