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晨光科技 >> 文章 >> 法规政策动向 >> 结构调整 >> 正文  
  叶檀:银行已走上投行与高利贷之路         
叶檀:银行已走上投行与高利贷之路
[ 作者:佚名    转贴自:http://www.cs.com.cn/yh/04/201103/t20110310_2805510.html    点击数:120    更新时间:2011/3/14    文章录入:admin ]
[注:本站登载的某些文章并不代表本站支持或反对其观点或肯定其真实性]

叶檀:银行已走上投行与高利贷之路
作者:叶檀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2011-03-10 10:01:00

贸易传导通胀不容忽视 “十二五”抉择 告别两位数增长 公司治理需长效机制 新三板淘金记 抢手的农民工   3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在参加贵州代表团审议时指出,目前我国银行的布局不均衡,要警惕同质化。

  王岐山副总理陈述的是如下事实,包括银行在内的企业没有走上真正的市场之路。银行改革的阵痛是中国改革阵痛的缩影,银行必须有新一轮的直击根本的市场化。

  此前中国的银行没有能真正的市场化。首先,国有控股的银行其管理者事实上由上级委派;其二,银行的主要盈利来自于存贷差,这是政策红利,而不是银行家能力的体现;第三,银行走的是与房地产同样的规模扩大之路,成长靠扩张,盈利靠利差。

  随着银行数量的增加,银行业竞争在加剧。很可惜,银行的竞争没带来市场化,在已有路径引导下,银行竞争成为一场缺乏创造力的自我残杀。

  我们见到越来越相似的银行,他们服务的是同样的企业,提供的服务手段相同,追逐的客户没有区别,中间业务惊人的相似。就像中国所有城市的CBD引进的是同样的品牌那样,我国的银行千篇一律:改革的路径同质化。统一走改制、扩张、上市的阳关道;竞争的产品同质化。大企业与基建项目贷款,房地产贷款没有受限时争抢房地产贷款;银行的盈利转型大致相同,或者大规模发行理财产品,或者成为企业上市与发债的中介,或者利用融资租赁等方式变相发放高利贷。

  银行一味求大,是资本时代的必然后果,银行的上市改革之路延后了银行制度改革,让银行拥有了一夜暴富的捷径。资本市场无法推动银行进一步改革,反而使银行躺在扩容的温床上不思进取。满足资本金、分支机构、存款等各方面的要求,银行一旦打通上市关节,就意味着拥有了永远不可能倒闭、永远扩张的护身金符。王岐山副总理表示,银行跨度增加成本也会增,新建银行就要盖楼、招人,“银行表现得很有钱,但银行的钱是跟老百姓借的,用了老百姓的钱是要还的”。银行也许并不这么想,只要上了市,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增发扩容补充资本金,花了投资者的钱也用不着还。

  货币紧缩之时,就是银行难熬之日。与房地产一样,2010年开始的房地产调控,标志银行业传统黄金时期已属夕阳美景。中国高速投资、实体经济发展与房地产疯狂时期所带来的银行利润增长,不会再那么疯狂。银行必须应对两方面的打击,以往信用好、盈利厚的房地产贷款几乎停止,新的增长点尚未培育成型,在资产证券化推广之前,商业银行介入保障房建设,相当于为又一轮的保障房建设买单。

  如果目前政策不变,银行业今后的市场化之路将彻底扭曲。表面上,银行还得承担一些政策性的功能,暗地里,银行在转变为投行与放高利贷者。

  在3月9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的记者会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齐骥表示,今年我国将建设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保障房数量可能将首次超过市场类住房,保障房投资高达1.3万亿元。“完成今年1000万套的任务,有8000多亿元是通过社会机构的投入和保障对象以及所在的企业筹集来的。剩余的5000多亿元的资金,将由中央政府和省级人民政府以及市县政府通过各种渠道来筹集”。所谓的各种渠道,除了房地产信托之外,大头恐怕就是银行贷款了。银行此前在为国企买单,通过上市化解风险;而现在,银行为保障体系买单,虽然占据道德制高点。就市场而言,其本质一样,显现了银行非市场化的一面。政策不应该逼着银行为保障体系买单,而后放任银行在证券市场肆意圈钱。

  银行存贷款利率表面上波澜不惊,事实上在紧缩的倒逼下早已走上变相上调之路。银行业贷款利率普遍上浮,对公贷款上浮10%以上,一些银行没有抵押物的个人经营贷款利率上浮达70%~80%。市场对资金的渴求是如此强烈,对于房地产等行业,银行业不愿意放贷,而是通过信托赚取无风险差价,对于中小企业,则通过金融租赁等方式获取更高的收益。3月2日,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租赁工作委员会副会长屈岩凯透露,2010年中国融资租赁市场总交易额超过4200亿元人民币。其中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完成2000亿元,由商务部批准的非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完成2200多亿元,2010年银行系租赁公司股东回报率约6%,今年的回报将高得多。如果继续利率管制,银行的传统贷款业务将收缩,而其他高利贷业务将大幅度增长。存款利率的限制结果,就是逼出了齐鲁银行这样的怪胎,风险极高却备受呵护。

  一些银行把蹊径当作主流,他们主要的盈利增长点是债券发行、有上市潜力的公司的培养,以及上市后的财务咨询等。这些银行离开传统银行,越来越成为投资银行,再发展一步,就是雷曼兄弟这样的债券交易大家与衍生品的制造者。

  管制救不了银行,只会让银行剑走偏锋,中国银行(601988)业需要一轮以放松利率管制为基础的根本性改革。

  • 上一篇文章: 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

  • 下一篇文章: 融资租赁“营改增”调研报告:“营改增”效果不如预期“两率”并行或为解法
  •    
    [注:标题搜索比内容搜索快]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轨道钢承重计算公式及应用[109]

  • 【选型】如何为变频器选取阻值…[82]

  • AIS2023参展厂商名录[343]

  • AGV综合选型[170]

  • APIE 2023第4届亚太国际智能装…[138]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外媒:正在唤醒中国的习近平[305]

  • 中国反伪科学运动背后的CIA黑手…[494]

  • [转载]袁隆平真言:中国最大的…[667]

  • 台专家:当年我们造IDF时 大陆…[572]

  • 旅日华人:中国严重误判日本民…[577]

  •  
     相 关 文 章
  • 央视曝光银行放贷黑幕:工行农…[65]

  • 民生银行遭遇钢贸劫难[72]

  • 银行资产质量问题比“暴利”更…[73]

  • 关于把航空产业列入国民经济和…[109]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3 晨光科技        站长:璀璨星辰        页面执行时间:406.25毫秒
    Powered by:MyPower Ver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