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晨光科技 >> 文章 >> 技术理论 >> 天文地理 >> 正文  
  地质大辞典 地质学         
地质大辞典 地质学
[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124    更新时间:2010/3/28    文章录入:admin ]
[注:本站登载的某些文章并不代表本站支持或反对其观点或肯定其真实性]

DIZHI DA CIDIAN

地质大辞典

DIZHI DA CIDIAN

(一)

普通地质构造地质分册上册

《地质大辞典》分册目录 第一分册普通地质、构造地质分册(上册) 普通地质、构造地质分册(下册)

(构造地质、地质力学) 第二分册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分册 第三分册古生物、地史分册 第四分册矿床地质、应用地质分册 第五分册地质普查勘探技术方法分册(上册) 地质普查勘探技术方法分册(下册) (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学探矿)

地质大辞典

(一)

普通地质 构造地质分册 上册

地质矿产部地质辞典办公室编辑 责任编辑刘海阔张义勋 他嚏《粕H:出版

开本:787 x1092 16K 印张:31 字数:688千字 20056月北京第一版• 20056月北京第一次印刷 ISBN 7 -116 -05867 -2/H ‘ 65

定价:1280 . 00元(全五册)

出版说明

地质科学是一门基础理论科学,也是一门应用科学。人们要研究地球的 形成和发展,探索地壳运动的规律,开发矿产资源,规划工农业建设,都离 不开地质科学的理论与方法。我国人民在认识地质现象,开发与利用矿产资 源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卓越的创造。解放以来,我国的地质工作和地质 科学研究都得到了蓬勃的发展,随着我国四个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广大 的地质工作人员,都迫切希望提高科学理论和技术水平,而广大群众也希望 对地质科学和有关科学有更多的了解。这样就需要有一部综合性工具书,比 较全面地介绍地质科学及有关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内容。

为此原国家地质总局责成书刊编辑室和中国地质科学研究院组织力量编 纂本辞典,成立了由许杰等同志组成的领导小组。几年来,经过三十多个教 学、科研和生产单位数以百计的科学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经过全国四百多 个单位的认真审查与修改,现已编纂完毕。

这本辞典是我国建国以来的第一部综合性地质辞典,全书共包括四十多 个学科的名词、术语一万一千多条,三百余万字,插图一千余幅。为了进一 步征求广大读者的意见,按各学科的内部联系,暂分为五个分册出版。俟分 册出齐之后,再修订编成总册发行。这五个分册是:

第一分册:关于地球的形成与发展方面的学科,包括宇宙地质学,地球 物理学,古地磁学,火山地质学,地震地质学,外动力地质学,地貌学,冰 川地质学,地质力学,大地构造学,构造地质学等;

第二分册:关于地球的物质组成方面的学科。包括结晶学,矿物学,玉 石和宝石,火成岩岩石学,沉积岩岩石学,变质岩岩石学,地球化学,同位 素地质学,岩矿鉴定和岩矿分析等;

第三分册:关于地球的历史方面的学科,包括古生物学,古人类学,地 层学,地史学,第四纪地质学和古地理学等;

第四分册:关于地球的矿产资源和某些应用地质方面的学科,包括金属 2 出版说明

矿床和非金属矿床学,煤田地质学,石油及天然气地质学,海洋地质学,水 文地质学,工程地质学,地热地质学,环境地质学等;

第五分册:关于地质普查勘探技术方法方面的学科,包括测绘,遥感地 质,数学地质,区域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勘探及地球化学探矿,钻探工程和 坑探工程,矿山地质工作,固体矿产工业要求及矿产普查勘探方法,矿产加 工利用等等。

本辞典本着密切结合地质工作的实际需要,选择各学科中常用常见的名 词术语,解释力求简明扼要,通俗易懂。

对于地质科学中的不同学派和观点,根据党的“百家争鸣”的方针, 都作了介绍。例如,在构造地质学方面,介绍了地质力学,多旋回说,块断 说,地洼说,镶嵌说,以及板块构造说等等;在矿床成因方面,也尽量收集 了不同的学说和观点。

为了便于读者对外来术语的理解,避免因译名不同而引起的歧义,各学 科名词一般均附有英文或俄文,或同时附英、俄两种文字;古生物学名词均 附了拉丁文学名,以供参考。

参加本辞典编写工作的主要单位为:武汉地质学院,长春地质学院,成 都地质学院,河北地质学院,北京大学地质系、地理系、地球物理系,南京 大学地质系;西北大学地质系,中南矿冶学院地质系,昆明地质学校,中国 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北京天文台,地质部海洋地质 局、第二海洋地质调查大队、航空物探大队、计算技术应用研究所、江陵石 油综合研究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 科学研究院地质矿产研究所、地质力学研究所、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探矿研 究所、峨嵋旷产综合利用研究所、地质博物馆,内蒙古自治区地质局地质研 究队、宁夏回族自治区地质局,陕西地质局区测队、测绘队,云南地质局第 十地质队等共三十多个单位,最后由地质辞典办公室负责编辑定稿。

本辞典的内容和附图不少来自国内外有关著作和文献,限于体例,未予 注明出处;在编写和审查、定稿过程中得到了许多单位和个人的热情协助与 大力支持,在此一 Λ示诚挚的谢意。

由于我们缺乏编纂这样一部综合性的工具书的经验,辞典中难免存在着

出版说明 3

一些缺点和问题,其中有些是与目前地质工作的研究程度有关的,如地层方 面,我国东、西部研究精度差别很大,因此选词也就不可能平衡;某些新兴 边缘学科的名词术语稳定程度较差,所选词目及其解释都可能不够恰当等。 我们诚恳地希望广大读者提出批评和建议,以利我们进一步改正和修订。

地质辞典办公室 2005年6月

凡 例

一本分册为《地质大辞典》第一分册的上册,内容包括地质学、地 貌学、冰川地质学、火山地质学、地震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古地磁学、宇 宙地学、陨石学、月球地质学、行星地质学、天文学及宇宙学说等学科的名 词解释,共收录词条2314条,插图400余幅。

二本分册收录的词目范围,为上述学科中常见、常用和新的名词术 语。其中通用的名词列为正条加以解释。对于名词的旧称、简称及别称则列 为同义词和参见词,不另写释文。

三本辞典的全部内容都可纳入地质学科范畴,本分册中所列的地质学 则仅限于地质学的基本名词和概念以及地球内部构造和地质作用等。地质学 的各分支学科,均分别编入有关的分册中。

四现代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已不限于地球各圈层,月球、太阳系各行星 以及宇宙空间的物质(如陨石等)均已成为研究对象,为了方便读者,故 本分册也收入了天文地质、宇宙地学等方面的名词。

五本分册所附插图系选自国内外出版的有关图书,其中在《野外地质 素描》、《素描地质学》书中选用了较多图幅,因限于辞典的体例,均未注 明出处;有的插图为了符合释文的要求,作了部分修改和取舍,敬希谅解, 并致谢意。

六一词多义的词目,其释文根据涵义不同,用阴码O、@……分别叙

述。

七为了便于读者对外来术语的理解,避免一词多义引起的歧义,一般 都附了英文或俄文名词,或同时附有两种外文,依汉、英、俄顺序排列。汉 文用方括号,英、俄文之间用分号,同一国的文字的同义词则用逗号分开。

八为了便于读者按学科内容或按汉语拼音查找名词,本分册前面附有学 科分类词目目录,后面附有“汉语拼音词目索引”。

学科分类词目目录

地质学

地质学........................1

地质...........................1

地球科学.....................2

地学...........................2

地质工作.....................2

地质学史.....................2

洪积论........................4

灾变论........................5

水成论........................5

均变论........................5

火成论........................6

现实论........................6

岩相相关律..................6

横截关系律..................6

原始连续律..................6

原始水平律..................6

叠覆律........................7

生物群层序律...............1

生物群组合律...............7

俘获说........................7

分裂说........................7

地 球

地球...........................8

地球梨状体..................9

地球四面体..................9

地球半径.....................9 地轴...........................9

地极........................10

北极........................10

南极........................10

地球结构..................10

地核........................11

铁镍核心..................11

内核........................11

过渡层.....................11

莱曼不连续面............14

外核........................14

古登堡间断面............14

地幔........................14

中间层.....................14

下地幔.....................15

硫氧化物圈...............15

上地幔.....................15

榴辉岩圈..................15

低速层.....................15

软流圈.....................15

岩石圈.....................15

重圈........................15

莫霍洛维奇间

断面 …………………… 15

地壳........................16

康腊层.....................16

高速层.....................16

康腊间断面...............16

20。间断面..................17

大洋型地壳...............17

硅镁层.....................17

玄武岩质层...............17

硅铝镁层..................17

大陆型地壳...............17

硅铝层 ………………… 17

花岗岩质层...............17

水圈 …………………… 18

生物圈.....................18

大气圈.....................19

对流层.....................19

平流层 ………………… 19

臭氧层.....................20

电离层.....................20

游离层.....................20

电离层暴..................20

中层 …………………… 20

热层........................20

极光........................21

气辉 …………………… 21 外大气层 ……………… 21

扩散层.....................21

磁层........................21

地球辐射带...............21

地冕........................22

地球年龄..................22

地球化学成分 ………… 22


地质作用

地质作用..................22

内营力.....................23

内动力地质作

用...........................23

内生地质作用............23

外营力.....................23

外动力地质作用.........23

表生地质作用............23

地外营力..................23

风化作用..................23

物理风化..................24

热力风化..................24

冻融风化..................24

寒冻风化..................24

寒冻作用..................24

冻融作用..................24

化学风化..................24

生物风化..................25

球状风化..................25

差异风化..................25

选择风化..................26

差别风化..................26

风化作用阶段............26

元素迁移系列............26

风化壳.....................26

古风化壳..................27

风化壳类型...............27

机械风化壳...............27

碳酸盐型风化

壳...........................27

高岭土型风化

壳...........................27

砖红土型风化

壳...........................27

矿物稳定性...............27 剥蚀作用..................28

侵蚀作用..................28

陵夷作用..................28

陵削作用..................28

加积作用..................28

均夷作用..................28

夷平作用..................29

常态侵蚀..................29

河流地质作用............29

暂时性流水作

用...........................29

片状侵蚀..................29

线状侵蚀..................29

向源侵蚀..................30

溯源侵蚀..................30

向源堆积..................30

溯源堆积..................30

下切作用..................30

侧蚀作用..................30

旁蚀作用..................30

地球自转偏转

力...........................30

科里奥利力...............30

搬运作用..................31

搬运介质..................31

推移........................31

跃移........................31

悬移........................31

沉积作用..................31

沙浪运动..................31

海蚀作用..................31

激浪........................32

破浪........................32

拍岸浪.....................32

浪蚀作用..................32

沿岸沉积物流............32 砾石流.....................32

沙流........................33

淤泥流.....................33

重力地质作用............33

负荷地质作用............33

块体运动..................33

山崩........................33

塌岸........................33

雪崩........................33

土屑蠕动..................33

撒落作用..................34

崩塌作用..................34

蠕动........................34

潜移........................34

风的地质作用............34

风蚀作用..................34

吹蚀作用..................34

磨蚀作用..................35

风积作用..................35

岩溶作用..................35

喀斯特作用...............35

潜蚀作用..................35

中和作用..................35

脱水作用..................26

溶解作用..................36

沉淀作用..................36

水化作用..................36

氧化作用..................36

水解作用..................36

还原作用..................36

吸附作用..................36

胶凝作用..................36

胶结作用..................37

沉积分异作用............37

石化作用..................37

成岩作用..................37


总 论

地貌学.....................38

地形学.....................38

地貌 …………………… 38

地文学.....................38

部门地貌学...............39

岩石地貌学...............39

火山地貌学...............39

冰川地貌学...............39

气候地貌学...............40

动力地貌学...............40

区域地貌学...............40

应用地貌学...............41

工程地貌学...............41

砂矿地貌学...............41

数学地貌学...............41

农业地貌学...............41

实验地貌学...............41

地貌区划..................41

地貌景观..................42

地势........................42

起伏量.....................42

起伏量图..................42

地貌调查..................42

地貌分析..................42

地形分析..................42

地貌图.....................42

普通地貌图...............42

地貌类型图...............42

地貌图例..................43

地貌剖面图...............43

地貌综合剖面图.........44

地貌年龄 ……………… 44

侵蚀旋□ .................. 44

地貌旋□ .................. 44

幼年期.....................44

壮年期.....................44

老年期.....................45

地形侵蚀回春............45

地貌类型 ……………… 45

地貌单元..................45

大陆 …………………… 45 山系 …………………… 45

山脉........................45

山...........................46

山顶........................46

山坡........................46

山麓........................47

垭口 ........................ 47

山口 ........................ 47

山鞍........................47

山谷........................47

丘陵........................47

高原 …………………… 47 山原 …………………… 48

平原........................48

构造平原..................48

上升平原..................48

剥蚀平原..................48

堆积平原..................48

高平原 ………………… 48 低平原 ………………… 49

盆地........................49

山间盆地..................49

内陆盆地..................49

河谷盆地..................49 洼地........................49

学 貌 地

坝子........................49

坡形 …………………… 49

直线坡.....................49

上凸形坡..................49

下凹形坡..................50

复合型坡..................50

正地形.....................50

负地形.....................50

顺地形.....................50

逆地形.....................50

显地形.....................50

隐地形.....................51

古地形 ………………… 51 古地貌 ………………… 51

埋藏地形..................51

微地貌.....................52

构造地貌 构造地貌 ……………… 52

褶皱山.....................52

背斜山.....................53

向斜山.....................53

单面山.....................53

猪背山.....................53

猪背脊.....................53

岩盘山.....................53

断块山.....................54

地垒式断块山............54

地垒山.....................54

掀斜式断块山............54

桌状山.....................54

方山........................54

构造盆地 ……………… 54 断陷盆地..................55


地堑盆地..................55

断层角盆地...............55

坳陷盆地..................55

向斜谷.....................55

背斜谷.....................55

单斜谷.....................55

断裂谷.....................55

纵谷........................55

横谷........................55

峡谷........................55

嶂谷........................56

假阶地.....................56

构造阶地..................56

地形倒置..................56

河流类型..................57

顺向河.....................57

再顺向河..................57

逆向河.....................57

次成河.....................57

偶向河.....................57

先成河.....................57

后成河.....................58

叠置河.....................58

风化、重力地貌

风化地貌..................58

丹霞地形..................58

梳状地形..................58

石蛋地形..................58

土林........................58

重力地貌..................59

滑坡........................59

滑坡舌.....................59

滑坡体.....................59

滑坡基座..................59

滑坡壁.....................59

倒石堆.....................59 岩屑锥.....................60

岩屑坡.....................60

坡积裙.....................60

冲出锥.....................60

泥石流.....................60

龙扒........................61

稀性泥石流...............61

粘性泥石流...............61

泥流阶地..................61

剥蚀堆积地貌

剥蚀地貌..................61

侵蚀地貌..................61

侵蚀期.....................61

准平原学说...............61

山麓剥蚀平原

学说........................62

山坡蚀退说...............62

山坡蚀低说...............62

堆积地貌..................62

堆积期.....................62

河流平衡剖面............62

河流均衡剖面............63

侵蚀基准面...............63

侵蚀基面..................63

地方侵蚀基准

...........................63

终极侵蚀基准

...........................63

夷平面.....................63

均夷面.....................64

古夷平面..................64

埋藏古夷平面............64

准平原.....................64

准平原化作用............64

山麓剥蚀平原............64

山前夷平面...............65 山麓剥蚀面...............65

山足剥蚀面...............65

岛状山.....................65

层状地形..................65

相关沉积..................65

相关沉积法...............65

流水地貌

流水地貌..................66

河流........................66

河源........................66

河谷........................67

河口 ................................................67

流域........................67

流域面积..................67

分水岭.....................67

分水线.....................67

支流........................67

汉流........................67

河床........................68

河槽........................68

冲沟........................68

悬沟........................68

急沟........................68

坳沟........................68

细沟........................68

切沟........................68

宽谷........................68

主流线.....................69

深槽........................68

浅滩........................68

心滩........................68

江心洲.....................68

河漫滩.....................69

雏形河漫滩...............69

平坦河漫滩...............69

弓形河漫滩...............69


堰堤式河漫滩............69

平行鬃岗式河

漫滩........................69

凸形河漫滩 …………… 69

边滩........................70

沙洲........................70

河成沙波..................70

河成沙纹..................70

水下沙脊 ……………… 70

鬃岗地形..................70

壶穴........................70

瓯穴........................70

裂点........................70

瀑布........................71

跌水........................71

河曲........................71

曲流........................71

蛇曲........................72

曲流颈.....................72

牛轭湖.....................72

弓形湖.....................72

自然堤.....................72

深切曲流..................72

自由曲流..................72

变形深切曲流............73

正常深切曲流............73

裁弯取直..................73

离堆山.....................73

洪积物 ………………… 73

洪积扇.....................73

旱三角洲..................74

冲积锥.....................74

冲积物.....................74

冲积扇 ………………… 74 冲洪积扇 ……………… 75

迂回扇.....................75

决口扇.....................75

河道变迁..................75 河流袭夺..................76

河流抢水..................76

袭夺河 ………………… 76

被夺河.....................76

断头河.....................76

袭夺湾.....................76

风口 ........................ 76

反向河.....................77

古河道 ………………… 77

谷中谷.....................77

谷肩........................77

岩槛........................77

滨河床沙坝...............77

河流阶地..................77

侵蚀阶地..................78

堆积阶地..................78

上叠阶地 ……………… 78

内叠阶地..................78

基座阶地..................78

埋藏阶地 ……………… 78

嵌入阶地..................79

坡下阶地 ……………… 79 气候阶地 ……………… 79

阶地剖面图...............79

阶地位相图...............79

阶地纵剖面图............79

阶地横剖面图............79

阶地变形 ……………… 79 水系 …………………… 80 平行水系 ……………… 80

星状水系..................80

放射状水系...............81

辐聚水系..................81

树枝状水系...............81

羽毛状水系...............81

格状水系..................82

串珠状水系...............82

辫状水系..................82

间歇河.....................82

季节河.....................82

山麓平原 ……………… 82

冲积平原 ……………… 82

洪积平原 ……………… 82

冲洪积平原 …………… 82

泛滥平原..................83

山间平原 ……………… 83

滨海平原..................83

岩溶地貌

岩溶地貌..................83

岩溶 …………………… 84

岩溶类型 ……………… 84

埋藏型岩溶 …………… 85

裸露型岩溶...............85

岩溶发育阶段

...........................85

岩溶基准面...............85

岩溶期 ………………… 85

石林溶沟型岩

...........................85

溶丘洼地型岩

...........................85

峰丛洼地型岩

...........................86

峰丛谷地型岩

...........................86

峰林谷地型岩

...........................86

孤峰波地型岩

...........................86

岩溶高山深谷

...........................86

岩溶中山峡谷

...........................86

岩溶低山沟谷 型...........................87


海岸岩溶型...............87

礁岛岩溶型...............87

垄脊槽谷型岩

...........................87

垄岗谷地型岩

...........................87

岩溶断陷盆地

型...........................87

岩溶断块山地 型...........................87

热带季风型岩

...........................88

温带季风型岩

...........................88

地中海型岩溶............88

温带中欧型岩

...........................88

盐湖岩溶..................88

热力类岩溶...............88

热喀斯特..................88

碎屑岩岩溶...............88

岩溶盆地..................89

波立谷.....................89

石钟乳.....................89

石笋........................89

石柱........................89

泉华........................89

溶洞........................89

多层溶洞..................90

溶斗........................90

喀斯特漏斗...............90

出水洞.....................90

地下湖 ………………… 90

天生桥.....................90

穿洞........................90

溶蚀洼地..................91

暗河........................91

阴河........................91

地下河.....................91

伏流 …………………… 91

天窗........................91

溶井........................91

塌陷漏斗..................92

落水洞.....................92

溶沟 …………………… 92 溶柱 …………………… 92

石芽........................92

石林 …………………… 92

峰林........................92

峰丛........................93

老人峰.....................93

独秀峰.....................93

溶峰 …………………… 93

盲谷........................93

干谷........................93

岩溶泉 ………………… 93

溶谷........................94

溶隙........................94

溶孔........................94

岩溶旋 ……………… 94 岩溶剥蚀面 …………… 94

易溶性岩石...............94

海岸地貌 海岸地貌 ……………… 94

海岸........................95

海岸带.....................95

海岸线 ………………… 95

高潮海岸线...............95

低潮海岸线...............95

滨线 …………………… 95 海滨 …………………… 95

前滨........................95

后滨........................96 外滨 …………………… 96 海面 …………………… 96 平均海面 ……………… 96 水准面 ………………… 96

零点........................96

海面升降..................96

潮间带 ………………… 96

激浪带.....................96

破浪带.....................96

波蚀基面 ……………… 96

波蚀临界深度............96

水下岸坡 ……………… 97 岩岸 …………………… 97 上升海岸 ……………… 97 中性海岸 ……………… 97

下沉海岸..................97

纵向海岸..................97

达尔马堤亚型

海岸 …………………… 97

横向海岸..................97

里亚斯型海岸............97

斜向海岸..................98

断块山海岸...............98

断层海岸 ……………… 98

山地港湾海岸............98

海蚀港湾岸...............98

海蚀夷平岸...............98

复式夷平岸...............98

喀斯特海岸 …………… 98 平原海岸 ……………… 98 海积夷平岸 …………… 99 堆积平原海岸 ………… 99

淤泥质海岸...............99

泥滩岸.....................100

溺谷海岸..................100

三角洲海岸...............100

三角湾海岸...............100

生物岸.....................100


珊瑚礁海岸...............100

红树林海岸...............100

峡湾海岸..................101

火山海岸..................101

海滨阶地..................101

海蚀阶地..................102

海积阶地..................102

三角洲.....................102

扇形三角洲...............102

岛足状三角洲............102

尖形三角洲...............103

三角湾状三角

...........................103

海积平原..................103

三角湾.....................103

三角港.....................103

海滩........................103

潮滩........................103

潮浦........................104

潮沟........................104

滨岸堤.....................104

砾石堤.....................104

贝壳堤.....................104

沙坝........................104

岸外坝.....................104

离岸坝.....................105

水下沙坝..................105

沙嘴........................105

拦湾坝.....................105

湾口坝.....................105

湾中坝.....................105

湾顶坝.....................105

连岛坝.....................105

陆连岛.....................105

岬角........................105

地角........................105

溺谷........................105 滩角........................105

海蚀........................105

海蚀台.....................106

浪蚀台.....................106

海蚀崖.....................106

浪蚀崖.....................106

海蚀柱.....................106

海蚀穴.....................106

海蚀洞.....................106

海蚀龛.....................107

海蚀壁龛..................107

海穹........................107

海蚀拱桥..................107

泻湖........................107

礁湖........................107

海底河槽..................107

海岸平衡剖面............107

海岸均衡剖面............107

示踪沙.....................107

标志沙.....................108

留明沙.....................108

湖泊地貌

湖泊地貌..................108

湖泊........................108

湖盆........................108

湖岸........................108

湖岸带.....................108

湖岸线.....................108

湖岸岸坡..................108

湖岸浅滩..................108

岸滩........................108

湖蚀浅滩..................108

湖积浅滩..................109

湖蚀崖.....................109

湖蚀洞穴..................109

湖成阶地..................109

湖岸阶地..................109 湖积平原..................109

湖泊类型..................109

湖盆成因类型............109

构造湖.....................110

断陷湖.....................110

向斜坳陷湖...............110

塌陷湖.....................110

凹陷湖.....................111

火山口湖..................111

火口原湖..................111

冰斗湖.....................111

冰蚀湖.....................111

风蚀湖.....................111

岩溶湖.....................111

堰塞湖.....................112

壅水湖.....................112

熔岩堰塞湖...............112

冰碛湖.....................112

融沉湖.....................113

融陷湖.....................113

海源湖.....................113

海成湖.....................113

湖迹湖.....................113

残留湖.....................113

海源咸水湖...............113

陆源湖.....................113

陆源咸水湖...............113

外流湖.....................113

内流湖.....................113

内陆湖.....................113

河口湖.....................113

终点湖.....................114

尾闾湖.....................114

停蓄湖.....................114

河源湖.....................114

间歇性河河口

湖...........................114

连河湖.....................114


芒硝湖.....................117

苦湖........................117

苦盐湖.....................117

卤水湖.....................117

湖泊形态度

量……………………… 117

干旱、黄土地貌

干旱地貌..................118

风成地貌..................118

5 劣地........................118

5 荒漠........................118

5 戈壁........................118

5 砾漠........................118

5盐漠........................119

5 泥漠........................119

5 沙漠........................119

5沙质荒漠..................119

5岩漠........................119

5沙漠漆.....................119

风棱石.....................119

6 旱谷........................120

6 风蚀谷.....................120

6 风蚀穴.....................120

6 风蚀壁龛..................120

6 风蚀城堡..................120

6 风城........................121

6 风蚀柱.....................121

6风蘑菇.....................121

6 风蚀塔.....................121

7 雅丹........................121

7 风蚀盆地..................122

7 塔拉........................122

7 绿洲........................122

7 沙丘........................122

7新月形沙丘...............122

7新月形沙丘 链...........................122

吞吐湖…… 游移湖…… 排水湖…… 流通湖…… 开口湖…… 不排水湖… 不流通湖… 闭口湖…… 间歇性排水

常年湖…… 时令湖…… 季节湖……

干湖.........

沙下湖……

沼泽.........

草甸子…… 甸子地…… 过湿地…… 沼泽化地带 湖水化学类 型………… 湖水矿化度 湖水含盐量 湖水盐度… 咸水湖…… 半咸水湖… 微咸水湖… 弱矿化湖… 淡水湖……

盐湖.........

盐湖类型… 碳酸盐湖… 硫酸盐湖… 氯化物湖…

碱湖.........

苏打湖……

纵向沙垄..................123

复合纵向新月

形沙垄.....................123

抛物线沙丘...............123

横向沙垄..................123

梁窝状沙地...............123

蜂窝状沙地...............124

金字塔形沙

...........................124

星状沙丘..................124

信风型风积地

形……………………… 124

季风-软风型

风积地形..................124

对流型风积地

形……………………… 124

干扰型风积地

形……………………… 124

流动沙丘..................124

固定沙丘..................125

半固定沙丘...............125

黄土地貌..................125

黄土高原..................125

黄土塬.....................125

黄土梁………………… 125

黄土峁.....................126

黄土岩溶..................126

黄土陷穴..................126

...........................126

黄土坪.....................126

黄土柱………………… 126

黄土碟.....................126

黄土桥………………… 127

黄土 ………………… 127

冲沟........................127

纹沟........................127


冰川地质学

总 论

冰川地质学…………… 128

古冰川学……………… 128

现代冰川学...............128

动力冰川学…………… 129

水热冰川学...............129

地质地貌冰川

学……………………… 129

冰川性海面升

降说........................129

气候地层法...............129

冰川地层法…………… 129 积累面积比率

法……………………… 129

冰川…………………… 129

冰河…………………… 129

冰井........................130

冰峰........................130

冰进........................130

冰退…………………… 130

冰川遗迹..................130

冰川作用..................130

冰蚀作用..................131

刨蚀作用..................131

啮蚀........................131

挖掘作用..................131

掘蚀........................131

锉磨作用..................131

磨蚀…………………… 131

冰川消融..................131

固态降水..................131

固态降水量...............131

雪线........................131

地形雪线..................131

气候雪线..................131

古雪线………………… 132

粒雪........................132

粒雪冰.....................132

冰川冰………………… 132

粒雪线.....................132

雪崩........................132

冰山…………………… 132

冰裂隙.....................132

冰水…………………… 132

冰川乳.....................132

冰川粉.....................132

冰川泥石流...............132

冰坠........................133

冰阶…………………… 133

冰溜遗痕..................133

磨光面.....................133

冰川擦痕..................133

冰溜面.....................133

冰川刻槽..................133

冰川条痕石...............133

冰川擦口....................................134

表皮构造..................134

表面构造..................134

变形砾石..................134

马鞍石.....................134

冰 期

冰期…………………… 134

间冰期………………… 134

亚冰期.....................134

冰期起源假说............134

冰川阶段……………… 135

间冰川阶段...............135

冰川周期..................135 冰川作用循环............135

大冰期.....................135

冰后期.....................136

小冰期.....................136

新冰期.....................136

高温期.....................136

气候最宜时期............136

震旦纪大冰期............136

上古生代大冰

期...........................136

第四纪冰期...............136

第四纪大冰期............137

群智冰期..................137

群智-民德间

冰期........................137

民德冰期..................138

民德-里斯间

冰期........................138

里斯冰期..................133

里斯-玉木间

冰期........................128

玉木冰期..................138

内布拉斯加冰

期...........................138

阿夫唐间冰期............133

堪山冰期..................138

雅莫斯间冰期............138

伊利诺冰期...............139

桑加蒙间冰期............139

威斯康星冰期............139

易北冰期..................139

克罗默尔间冰


期...........................139 埃尔斯特冰期............139


霍尔斯廷间冰

期...........................139

莎勒冰期..................139

艾木间冰期...............139

魏奇塞冰期...............139

中国第四纪冰

期...........................140

鄱阳冰期..................140

大姑冰期..................140

庐山冰期..................140

大理冰期..................141

冰川类型

冰川类型……………… 141

大陆性冰川...............141

冷性冰川..................141

陆棚冰川..................141

海洋性冰川...............141

暖性冰川..................141

山岳冰川..................141

高山冰川..................142

山麓冰川..................142

山麓冰泛..................142

山足冰川..................142

山谷冰川..................142

单式山谷冰川............142

复式山谷冰川............142

树枝状冰川...............142

平顶冰川..................143

冰帽........................143

大陆冰川..................143

大陆冰流……………… 143

冰盖........................143

冰盾........................143

高原冰川..................143

宽尾冰川..................144

濒海冰川..................144 鞍状冰川..................144

再生冰川..................144

石冰川.....................144

瀑布冰川..................144

雪蚀冰川..................144

悬冰川.....................144

冰斗冰川……………… 144

雪坑冰川..................144

冰川地貌

冰川地貌……………… 144

冰蚀地貌..................145

冰蚀平原..................145

峡湾........................145

冰斗…………………… 145

冰斗梯.....................145

冰窖........................145

粒雪盆.....................146

围谷........................146

冰川槽谷……………… 146

U形谷.....................146

幽谷........................146

冰蚀谷………………… 146

悬谷........................146

角峰…………………… 146

刃脊........................146

鱼脊........................147

鳍脊........................147

冰坡........................147

冰笕........................147

羊背石.....................147

羊额石.....................147

卷毛岩.....................147

鲸背石.....................147

鼻山尾.....................147

冰坎........................147

冰原石山..................148

冰臼........................148 冰碛地貌..................148

终碛堤.....................148

侧碛堤.....................148

中碛堤………………… 148

鼓丘........................148

冰碛扇.....................148

冰砾扇.....................148

冰碛丘陵..................148

冰碛阶地..................149

冰川河流地

貌……………………… 149

冰川溢口....................................149

溢口................................................149

盘谷........................149

终碛盆地..................149

冰水阶地..................149

冰湖........................149

冰川湖………………… 150

冰水沉积..................150

冰水停积..................150

冰川接触沉

积……………………… 150

蛇形丘.....................150

锅穴........................150

冰砾阜.....................150

冰砾阜阶地...............150

冰前沉积..................150

冰水扇.....................151

冰水平原..................151

外冲平原..................151

冰水三角洲...............151

冰水湖.....................151

冰前湖.....................151

冰舌........................151

冰筏........................151

坠石........................151


冰!碛!物

冰碛........................152

冰碛物成因分类.........152

运动冰碛..................152

堆积冰碛..................153

基碛........................153

表碛........................153

侧碛…………………… 153

中碛…………………… 153

内碛…………………… 153

底碛…………………… 153

下碛…………………… 153

终碛........................153

前碛........................154

尾碛........................154

岸碛…………………… 154

前进终碛..................154

消融碛.....................154

融出碛………………… 154

流碛........................154

冲动冰碛层...............154

冰碛层.....................154

冰川泥砾……………… 154

冰砾土..........................................154

泥砾........................154

冰川漂砾..................154

冰台........................155

块砾碛.....................155

冰前排泄物...............155

火山学.....................161

火山地质学...............161

火山灰年代学............161

火山堆积说…………… 161

火山隆起说...............161 纹泥........................155

带状粘土....................................155

缟状粘土....................................155

季候泥.....................155

夏层........................155

冬层........................155

冰缘地貌

冰缘地貌..................156

冰缘地区..................156

冰缘区.....................156

冰缘现象..................156

化石冰缘现象............156

冻融地貌..................156

冻土................................................156

多年冻层..................156

永冻层.....................156

冻融层.....................156

活动层.....................156

多年冻土....................................157

季节冻土....................................157

连续冻土....................................157

岛状冻土....................................157

热融现象..................157

热喀斯特..................157

冻融作用..................157

冻融岩屑..................157

石海........................157

石河…………………… 157

火山地质学

隆起火口说...............161

火山…………………… 162

火山带………………… 162

火山岛弧..................162

火山群.....................163 冻融泥流..................157

冻融泥流堆积............158

泥流堆积..................158

泥流阶地..................158

冰丘........................158

冰水岩盘..................158

开放型冰丘...............158

封闭型冰丘...............158

冰锥........................158

泉冰锥.....................158

冰楔........................158

冰楔辟.....................158

构造土..........................................158

塑性地面..................159

几何形土....................................159

石质构造土..............................159

石环........................159

石质多边形土........................159

石玫瑰.....................159

泥质多边形土........................159

冻融变形..................159

山上阶地……………… 159

高山夷平阶地............159

冻融夷平面...............159

冰缘河谷..................160

不对称谷..................160

冰川风………………… 160

冰缘黄土....................................160

火山列.....................163

火山链.....................163

火山前线..................163

火山前缘..................163


火山活动..................163 火山旋□....................................163


火山作用..................163

潜火山作用...............164

隐火山作用...............164

潜火山构造…………… 164

隐火山构造...............164

火山脉动..................164

火山现象..................164

火山喷发前兆............164

火山喷发..................164

初始喷发..................165

火山爆发..................165

自爆发活动...............165

喷发强度..................165

爆发指数..................165

火山烈度..................165

火山海震..................166

火山温泉..................166

火山鸣.....................166

活火山.....................166

休眠火山..................166

死火山.....................166

近期火山..................166

古火山.....................166

潜火山.....................167

次火山.....................167

雏火山.....................167

中心式火山...............167

裂隙式火山...............167

叠锥状火山...............167

成层火山..................167

混合火山..................167

盾形火山..................167

穹状火山..................168

复合火山..................168

马尔式火山...............168

泥火山.....................168

泥泉........................169

热火山.....................169

凉火山.....................169

气油火山..................169

气体火山..................169

火山喷发类型............169

中心式喷发…………… 169 裂隙-中心式

喷发…………………… 169

裂隙式喷发…………… 169

区域喷溢……………… 169

冰岛型火山喷发.........170

夏威夷型火山

喷发........................170

斯特朗博利型

火山喷发..................170

乌尔堪型火山

喷发…………………… 170

培利型火山喷发.........170

普里尼型火山

喷发…………………… 170

卡特迈型火山

喷发…………………… 171

蒸汽喷发..................171

海底喷发..................171

冰下喷发..................171

火山机构..................171

岩浆库.....................172

火山通道……………… 172

火山筒.....................172

火山管.....................172

火山口..........................................172

喷出口..........................................172

火山口壁..................172

火山口沿..................172

低平火山口..............................172

火山口环..................173

侧火山口....................................173

爆裂火山口..............................173

缺裂火山口..............................173

破火山口....................................173

塌陷破火山口........................173

喀拉喀托型破

火山口..........................................174

基拉韦厄型破

火山口..........................................174

卡特迈型破火

山口................................................174

潜火山型破火

山口................................................174

格林考型破火

山口................................................174

侵蚀破火山口........................174

火山喷气孔...............174

碳酸喷气孔...............175

蒸气喷气孔…………… 175

硫气喷气孔…………… 175

无根喷气孔...............175

火山颈.....................175

火山残颈山...............175

火山塞.....................175

外轮山.....................175

火山锥………………… 175

寄生火山锥...............176

侧火山锥..................176

熔岩锥.....................176

熔岩丘.....................176

火山穹丘..................176

混合锥.....................176

火山渣锥..................176

碎屑锥.....................176

泥火山锥..................177

熔岩喷叠锥…………… 177

喷气叠锥……………… 177

熔壳火山锥...............177

浮石火山锥...............177


缺裂火山锥...............177 火山喷出物...............177


火山碎屑物...............177

同源抛出物...............178

早成同源抛出物.........178

异源抛出物...............178

火山抛出物…………… 178

火山碎屑流...............178

火山灰流..................178

火山尘.....................178

火山灰.....................178

火山沙.....................179

火山砾.....................179

火山弹.....................179

火山块.....................179

火山豆.....................179

火山渣.....................180

火山泪.....................180

火山毛.....................180

浮岩........................180

火山玻璃..................180

火山气体..................180

火山升华物...............180

火山水.....................181

火山云.....................181

火山发光云...............181

培利云.....................181

火山崩流……………… 181

火山雷雨..................181

火山泥石流...............181

熔岩........................181

熔岩被.....................182

熔岩席.....................182

熔岩流.....................182

复合熔岩流...............182

结壳熔岩..................182 熔岩构造..................183

熔岩表壳构造............183

绳状熔岩..................183

板状熔岩..................183

块状熔岩..................183

渣块熔岩..................183

翻花熔岩..................184

石龙熔岩..................184

熔岩鼓包..................184

枕状熔岩..................184

熔岩空洞构造............184

熔岩隧道..................184

熔岩棘.....................185

熔岩钟乳..................185

熔岩石笋..................185

溢流拱起构造............185

溢流丘.....................185

胀裂丘.....................185

裂隙塌陷构造............185

熔岩楔.....................185

喷气溢流构造............185

火山柱………………… 185

熔岩饼.....................186

熔岩球.....................186

熔岩平原..................186

火口原.....................186

熔岩台地……………… 186

火山碎屑岩台地……… 186

火山构造地垒............186

火山构造地堑............186

火山陷落区…………… 186

火山构造凹地………… 186

火山喀斯特...............186

熔岩湖.....................186

五大连池火山群.........187

伊通火山群...............188

大同火山群…………… 188

腾冲火山群...............189

大屯火山群...............189

卡尔达西火山群.........189

富土火山..................189

阿苏火山..................190

维苏威火山...............190

斯特朗博利火山.........191

乌尔堪火山...............191

卡特迈火山...............191

培利火山..................191

乞力马扎罗火山.........192

圣海伦斯火山............192

喀拉喀托火山............193

博戈斯洛夫火

山岛…………………… 193 地震地质学

地震学.....................195

地震........................195

地震地质学...............195

弹性回跳说...............195

岩浆冲击说...............196

相变说.....................196

扩容说.....................196

地球脉动..................196

地球自由振动............196

地震机制..................196

震源机制..................197

地震事件..................197

地震周期性...............197

地震活动性...............197

地震活动图...............197

地震能.....................197

地震力.....................197

孕震构造..................197


构造活动性...............197

活动构造带...............198

活动断层..................198

断层传播..................198

天然地震..................198

人工地震..................198

构造地震..................198

断层地震..................198

陷落地震……………… 199

水库地震..................199

诱发地震..................199

冲击地震..................199

火山地震..................199

A型火山地震............199

B型火山地震............199

潜火山地震...............200

震源........................200

人工震源..................200

震源区.....................200

震源距.....................200

震源深度..................200

震源体积..................200

震中........................200

宏观震中..................201

微观震中..................201

仪器震中..................201

震中对点..................201

震中对□点...............201

震中距.....................201

震中迁移..................201

地震参数..................201

震源参数..................202

地震波.....................202

走时........................202

走时差.....................202

地震走时曲线............202

地震走时表...............202

影区........................202 阴影带.....................203

地震波衰减...............202

地震强度..................203

震级........................203

超微震.....................203

微震........................203

小震........................203

中震…………………… 203

大地震.....................203

面波震级..................203

体波震级..................204

里氏震级..................204

近震震级..................204

地震序列..................204

前震........................204

主震........................204

余震........................204

地震序列类型............204

余震序列..................204

单发型地震...............204

震群型地震...............204

主震型地震...............205

地震群.....................205

浅源地震..................205

中源地震..................205

深源地震..................205

海震…………………… 205

陆震…………………… 205

地方震………………… 205

近震........................205

远震........................206

无感地震..................206

有感地震..................206

破坏性地震...............206

地震烈度..................206

地震烈度表…………… 206

同震线.....................207

等震线.....................207 绝对烈度..................207

日本地震烈度表.........208

地震烈度异常............208

震中烈度..................208

地震频度..................208

地震效率..................209

地震加速度...............209

地震效应..................209

宏观地震效应............209

微观地震效应............209

地震前兆..................209

宏观前兆..................209

微观前兆..................210

地震云.....................210

地光........................210

地声........................210

地炮........................210

震后效应..................210

地裂缝.....................210

砂土液化现象............210

地震海啸..................211

地震湖.....................211

震害........................212

地霹区划..................212

地震期间..................212

地震区.....................212

地震带………………… 212

中国地震分布图.........212

无震区.....................213

有感地震区...............213

极震区.....................213

震中区.....................213

地震宏观调查............213

地震台.....................214

地动仪………………… 214

验震器.....................215

地震计.....................215


地震仪.....................215 地球物理场观测.........215


地震图.....................215

震波图.....................216

微震观测..................216

地形变测量...............216

无震地形变...............216

地磁测量..................216

地电测量..................216

地应力测量...............217

应变分布图...............217

断层位移测量............217

重力测量……………… 217

地下水观测...............217

水氡异常..................218

生物异常观测............218

地震预报..................218

地震预报三要素.........218

地震长期预报............218

地震中期预报............219

地震短期预报............219

临震预报..................219

地震工程..................219

地球物理学

地球物理学...............220

地球椭球体...............220

旋转椭球休...............220

扁率........................220

椭率........................220

铅垂线偏差...............221

弹性塑性体...............221

地球物现场...............221

地球质量..................221

地球密度..................222

地球重力..................222

地球内部压强............222 地电........................223

地球磁性..................223

地球放射性...............224

地热........................224

地温........................225

地热增温率...............225

地热增温级...............225

地热异常区...............225

壳下流.....................225

重力场.....................225

正常重力场...............225

重力异常场...............225

绝对重力值...............225

绝对重力测量............226

相对重力值…………… 226

相对重力测量………… 226

自由空间异常............226

自由空间校正............226

布格异常..................226

布格校正..................227

中间层校正...............227

地形校正..................227

重力均衡异常............227

重力均衡校正............227

补偿质量..................227

地形质量..................228

大地水准面...............228

纬度变化..................229

极移........................229

长期极移..................229

张德勒运动...............230

张德勒周期...............230

张德勒分量...............230

周年分量..................230

欧拉周期..................230 地球受迫章动............230

地球自由章动............230

潮汐摩擦..................231

固体潮………………… 231

拉夫数.....................231

志田数.....................231

地磁场.....................232

地磁要素..................232

磁倾角.....................232

磁偏角.....................233

地球偶极子磁场.........233

非偶极子磁场............233

地心偶极子场............233

剩余磁场..................233

大陆磁场..................233

地球变化磁场............233

地球基本磁场............234

地磁场等值线图.........234

磁子午线..................234

地磁赤道..................234

地球磁极..................234

地磁场长期变化……… 234

地磁静日变化............235

地磁脉动..................235

地磁活动性...............235

磁暴........................236

磁变仪.....................236

震磁效应..................236

压磁效应..................236

发电机学说...............236

地电场.....................236

自然电场..................237

大地电场..................237


地热场.....................237 化学分异..................237


原子集合分异............237

重力分异..................237

地震场.....................238

地震波.....................238

地震射线..................238

地震波初动方向.........238

地震震相..................238

体波........................239

地震纵波..................239

P 波........................239

初至波.....................239

地震横波..................239

S 波........................240

面波........................240

拉夫波.....................240

瑞雷波.....................240

地幔波.....................241

空气波.....................241

尾波........................241

埃里相.....................241

转换波.....................241

克莱列波..................241

深震震相(PP

PS, sPsS) ........................241

地震矩.....................241

绕射P波...............241

折曲波.....................241

凝冻波.....................242

重力波………………… 242

地滚波.....................242

导波........................242

-........................242

首波........................242

不均匀平面波............242

漏能型.....................243

PL 波.....................243 耦合S波的PL波……243

史东雷波..................243

T 相........................243

WKBJ 近似...............243

全波理论..................243

波的频散..................243

波的相速度...............244

波的群速度...............244

波速异常..................244

频散曲线..................244

地球内部重力

分布曲线..................244

地球内部密度

分布曲线..................244

地球内部压强

分布曲线..................245

地球内部弹性

变化曲线..................245

速度深度变化 曲线…………………… 245

古地磁学

古地磁学..................246

古地磁………………… 246

古地磁地层学............246

磁性地层学...............246

岩石磁学..................246

考古地磁学...............246

地磁极.....................247

倾角极.....................247

古地磁极..................247

虚地磁极..................247

古地磁极移动............247

磁极移动曲线............248

地磁子午圈...............248

起始地磁子午圈.........248

地磁经度..................248

地磁纬度..................248 地磁余纬度...............248

均匀磁化轴...............249

轴向地心磁偶

极子假说..................249

古地磁场..................249

地磁场倒转假说.........249

地磁场倒转...............243

正向场.....................253

倒转场.....................250

反向场.....................259

地磁极性时间表.........250

古地磁年代表............251

极性期.....................251

极性时期……………… 251

极性事件..................251

倒转事件..................251

吉尔伯恃倒转期.........251

吉尔伯特反向期.........251

高斯正向期...............251

高斯正常期...............251

松山倒转期...............251

松山反向期...............251

布容正向期...............251

布容正常期...............252

磁化........................252

强度..................252

磁化曲线..................252

反向磁化..................252

磁稳定性..................253

永久磁性..................253

剩余磁性..................253

天然剩余磁性............253

热剩余磁性...............253

原生剩余磁性............253

石磁性..................253

磁粘滞衰减...............253

天然剩余磁化


强度........................254 等温剩余磁化


强度........................254

粘滞剩余磁化

强度........................254

饱和磁强度............254

碎屑沉积剩余

强度..................254

宇宙地学..................257

宇宙地质学...............257

天体地质学...............257

天文地质学...............257

天文地球动力学.........258

空间天文学...............258

宇宙化学..................258

宇宙生物化学............259

天体生物学...............259

宇宙学………………… 259

宇宙论………………… 259

宇宙........................259

宇宙时.....................260

宇宙年龄..................260

陨石学.....................266

陨星体.....................266

陨星…………………… 266

贼星........................266

奔星........................266

流星........................266

陨石…………………… 266

母体........................268

源体........................268

陨石雨………………… 268

吉林陨石雨...............268 非磁滞剩余磁

化强度.....................255

化学剩余磁化

强度........................255

结晶剩余磁化

强度........................255

磁清洗.....................255

宇宙地学

宇宙膨胀..................260

红移........................260

多普勒效应...............261

哈勃定律..................261

3°K微波辐射............261

宇宙线.....................261

宇宙辐射..................262

辐射深度..................262

粒子径迹..................262

裂变稀有气体............262

!粒子反冲径迹.........262

!反冲径迹...............263

辐射损伤..................263

核径迹.....................263

陨石学

新疆陨铁..................269

陨落陨石..................269

寻获陨石..................270

陨星尘………………… 270

微陨石………………… 270

陨石矿物..................270

铁纹石.....................270

镍纹石.....................270

合纹石.....................270

铁镍合金..................270

陨硫铁.....................270

退磁........................255

磁法磁清洗...............255

热法磁清洗...............255

化学磁清洗...............255

居里点.....................255

居里温度..................256

裂变径迹..................263

裂变径迹测年............263

自发裂变径迹

测年…………………… 263

暴露年龄..................263

宇宙成因放射

性同位素..................264

宇宙线簇射...............264

宇宙剥蚀作用............264

宇宙尘.....................264

宇宙丰度..................264

人造地球卫星............264

宇宙飞船..................265

陨硫铬铁..................270

陨碳铁.....................270

陨磷铁镍石...............271

鳞石英.....................271

方石英.....................271

陨石年龄..................271

陨石分类..................271

铁陨石………………… 271 陨铁…………………… 272 方陨铁………………… 272 八面陨铁..................272


八面石.....................272

诺伊曼条纹...............272

维德曼构造...............272

维德曼斯塔滕

构造…………………… 272

维德曼花纹...............272

维德曼图象...............272

阿格雷尔效应............272

杂陨铁.....................273

杂陨石.....................273

石铁陨石..................273

陨铁石………………… 273

橄榄石铁陨石............273

橄榄陨铁..................274

古铜辉石鳞石英

铁陨石.....................274

古铜辉石橄榄

石铁陨石……………… 274

中石铁陨石…………… 274

中陨铁………………… 274

石陨石………………… 274

普赖尔定则...............274

球粒陨石..................274

陨石球粒……………… 274

碳质球粒陨石............275

I型碳质球粒

陨石........................276

Π型碳质球粒

陨石…………………… 276

#型碳质球粒

陨石…………………… 276

普通球粒陨石............276

紫苏辉石球粒

陨石…………………… 276

月球地质学...............287 橄榄紫苏辉石

球粒陨石……………… 277

古铜辉石球粒

陨石…………………… 277

橄榄古铜辉石

球粒陨石..................277

顽火辉石球粒

陨石…………………… 277

无球粒陨石...............277

顽火辉石无球

粒陨石………………… 277

紫苏辉石无球

粒陨石………………… 277

纯橄无球粒陨石.........277

橄榄易变辉石

无球粒陨石...............277

玄武无球粒陨石.........277

钙长易变辉石

无球粒陨石...............278

钙长紫苏辉石

无球粒陨石...............278

钛辉无球粒陨石.........278

透橄无球粒陨石.........278

冲击波………………… 278

基浪…………………… 278

冲击变质作用............279

冲击变质效应............279

冲击变形组构............279

冲击加载作用............279

冲击石化作用............279

瞬变岩.....................280

陨击变质作用............280

陨击构造……………… 280

月球地质学

月质学.....................287 陨石撞击作用............280

陨石撞击坑...............280

微陨击坑……………… 282

古陨击坑……………… 282

震裂锥.....................283

陨击角砾岩...............283

陨击熔融物...............283

熔壳........................283

熔蚀皮.....................283

击变岩.....................283

熔石玻璃..................283

雷击石.....................283

闪电石.....................284

闪电管.....................294

沙管........................284

击变玻璃..................284

假象击变玻璃............284

继形玻璃..................284

斜长玻璃..................284

假象击变斜长

石玻璃.....................284

单斜锆石..................284

焦石英.....................284

天然硅石玻璃............284

柯石英.....................284

超石英………………… 285

玻陨石………………… 285

雷公墨.....................285

似黑曜岩..................285

微玻陨石……………… 285

宇宙球粒..................286

宇宙水.....................286

陨冰........................286

月球…………………… 287


月亮........................288

太阴........................288

月球密度..................288

质量瘤.....................289

月球温度..................289

月表热流..................289

月热史.....................290

热斑........................290

冷斑........................291

暂现现象..................291

暂现事件..................291

月球导电性...............291

月磁…………………… 291

月地物理参数............292

月球化学成分............292

月球内部构造............293

月核........................293

月幔........................294

月球岩石圈...............294

月壳…………………… 294

原始月壳..................294

月壳构造..................295

全月构造图...............296

月球地质图...............296

月球构造作用............296

月球火山作用............298

月海泛滥..................298

月震…………………… 298 雨海事件……………… 299 月球正面……………… 300

月球背面..................300

月陆........................300

行星地质学...............323

水星........................323

辰星........................324 月海…………………… 300

类月海.....................301

月海海岭..................301

月湖…………………… 301 月盆…………………… 301

月坑........................302

月面环形山...............303

月湾…………………… 303

月沼........................303

月面山系..................303

月面峭壁..................304

月谷…………………… 304

月溪........................304

月面辐射纹...............304

月面年代学...............305

月面月史..................305

前雨海纪……………… 306

雨海纪.....................307

风暴洋纪..................307

爱拉托逊纪...............307

哥白尼纪..................307

现世纪.....................308

月球年龄..................308

最佳初始比值............308

模式年龄..................308

等时线年龄...............309

等时线测年法............309

内部矿物等时

线年龄.....................309

月史与地史年

代比较表..................309

月球演化史...............310

行星地质学

水星大气..................324

永星磁场..................324

水星表面特征............324

月岩…………………… 311

月岩物理性质............312

月岩矿物成分............312

月岩新矿物...............312

钛铬铁矿..................314

低铁假板钛矿............314

三斜铁辉石...............314

静海石.....................315

基性月岩..................315

酸性月岩..................315

高地月岩……………… 315

非月海玄武岩............316

弗拉磨洛建造............316

月海玄武岩…………… 316

月壤........................317

克里普岩..................317

月尘…………………… 318

捕获稀有气体............318

月岩侵蚀速度............319

月岩产状..................319

安德逊模型...............319

捕获假说..................319

潮汐共振分裂

假说........................320

地球分裂假说............320

双行星假说...............321

同源假说..................321

沉积环吸积假 说……………………… 321 轨道环吸积假 说……………………… 321 史密斯假说...............322

水星盆地..................324

水星陨击坑...............325


水星内部构造............325 水星全球构造............325


金星........................326

太白星.....................326

金星大气..................326

金星眼.....................327

金星表面..................327

糙斑........................327

金星内部构造............327

金星温室效应............327

火星........................328

荧惑........................328

火星形状..................328

火星内部构造............328

火星壳.....................329

火星幔.....................329

火星核.....................329

火星磁场..................329

火星重力场...............329

火星大气..................330

火星尘暴..................330

火星表面温度............330

火星表面成分............331

火星土壤..................331

火星表面起伏............331

火星盆地..................331

火星陨击坑...............332

总论

天文学.....................347

天体测量学...............347

球面天文学...............347

实用天文学...............347

天体力学..................347

恒星天文学...............348

天体物理学...............348

火星峡谷..................333

火星河道..................332

火星风成地貌............333

火星极冠..................333

火星冰成地貌............333

火星混杂地貌............334

火星切沟地貌............334

白岩…………………… 334

火星火山..................334

三斑火山..................334

火星构造变形............335

火星地质作用............335

火星地质史...............336

火星地质地文 图……………………… 337

火星卫星..................337

火卫一.....................337

火卫二..................... 338

小行星.....................338

带状小行星群............339

柯克伍德空隙............339

特洛伊小行星

群……………………… 339

希腊行星组...............339

特洛伊行星组............339

天文学

高能天体物理学.........348

中微子天文学............348

太阳物理学…………… 348 宇宙电动力学………… 348 射电天文学…………… 348

雷达天文学...............349

天体演化学...............349

天体........................349

拉格朗日点...............339

跨火星小行星

群……………………… 340

阿波罗小行星

群……………………… 340

木星........................340

木星大气..................340

木星带.....................341

大红斑.....................341

木星磁场..................341

磁鞘........................241

木星卫星..................342

木卫一.....................342

木卫二..................... 343

木卫三………………… 343

木卫四.....................343

土星........................343

填星........................343

土星光环..................343

土星卫星..................344

土卫六.....................344

天王星.....................344

天王星光环...............345

海王星.....................345

冥王星.....................346

星……………………… 349

星座........................349

星图........................349

星表........................350

三垣........................350

二十八宿..................351

天文台.....................351

观星台.....................351


观象台.....................352

天文馆.....................352

圭表........................352

土圭........................352

日晷........................353

简仪........................353

浑仪........................353

浑象........................353

水运仪象台...............354

天球仪.....................354

天文望远镜...............354

射电望远镜...............354

色球望远镜...............355

太阳塔.....................355

球面天文学

天球........................355

天顶........................355

天底........................355

地平圈.....................355

天极........................355

天球赤道..................356

天子午圈..................356

四方点………………… 356

卯酉圈.....................356

时圈........................356

地平经圈..................356

地平纬圈……………… 356 等高圈………………… 356

极距........................356

北极距.....................356

二分点.....................356

春分点.....................356

秋分点.....................356

二至点.....................356

日至........................356

夏至点………………… 356 冬至点.....................357 天球坐标系...............357

地平坐标系...............357

地平纬度..................357

地平经度..................357

第一赤道坐标

系……………………… 357

赤纬........................358

时角........................358

第二赤道坐标系.........358

赤经........................358

黄道坐标系...............358

黄纬........................358

黄经........................358

黄极........................358

银道坐标系...............359

银道........................359

银极........................359

银纬........................359

银经........................359

中天…………………… 359

赤道........................359

椭球体赤道面............359

南北线.....................359

子午线………………… 359 子午面………………… 359

本初子午面...............360

大地经纬度...............360

经度........................360

纬度........................360

地面点坐标...............361

天文经纬度...............361

地心经纬度...............361

回归线.....................361

远日点.....................361

近日点.....................361

地球公转..................361

地球自转..................361

周日视运动...............362

升交点.....................362

降交点.....................362

进动........................362

旋进........................362

岁差........................362

章动........................362

摄动........................363

轨道要素..................363

地球轨道..................363

近地点.....................363

远地点.....................364

近点月.....................364

近点年………………… 364

交点月.....................364

交点年………………… 364

恒星时.....................364

恒星日.....................364

真太阳时..................364

真太阳日..................365

平太阳.....................365

平太阳时..................365

平时…………………… 365

平午........................365

时差........................365

几何平黄经...............365

地方时.....................365

世界时.....................365

格林威治平时............366

格林威治标准时.........366

时区........................266

区时…………………… 366

北京时间..................366

日界线.....................366

历书时.....................367

原子时………………… 367


太阴日.....................367

历法........................367

太阳历.....................367

太阴历.....................368

阴阳历.....................368

同归年.....................369

农历........................369

十二气历..................369

天文年历..................389

二十四节气...............369

天干地支..................370

日食........................371

凌日........................371

月食…………………… 371

沙罗周期..................372

黄道........................372

黄道面.....................372

白道........................372

白道面.....................372

朔望月.....................372

恒星月.....................372

朔……………………… 372 望……………………… 373 月相…………………… 373

新月........................373

上弦........................373

下弦........................373

满月........................373

月龄........................374

天平动.....................374

合……………………… 374 冲……………………… 374

顺行........................374

逆行........................374

大距........................374

距角........................375

东大距.....................575

西大距.....................375

...........................375

方照........................375

东方照.....................375

西方照………………… 375

会合周期..................375

天文单位..................375

光年........................375

秒差距.....................375

视差........................376

光行差.....................376

自行........................376

大气窗口.................. 376

大气折射..................376

大气消光..................376

大气色散..................377

晨昏蒙影..................377

夜天光.....................377

黄道光.....................377

对日照.....................377

太阳系

太阳系.....................377

行星系.....................378

行星........................378

内行星.....................378

外行星.....................379

类地行星..................379

类木行星..................380

巨行星.....................380

行星学.....................380

比较行星学...............380

波得定律..................380

开普勒定律...............381

宇宙速度..................382

逃逸速度..................382

洛希极限..................382

反照率.....................382

卫星........................382

彗星........................382

扫帚星.....................383

彗星构造..................383

彗头........................384

彗核........................384

彗发........................384

彗晕........................384

彗星成分..................384

短周期彗星...............384

长周期彗星...............385

哈雷彗星..................385

奥尔特云..................385

流星群.....................385

流星雨.....................386

火流星.....................386

流星余迹..................386

地月系.....................386

太阳........................386

太阳对流层…………… 386

光球........................387

色球........................387

日冕........................387

太阳活动..................387

太阳活动预报............387

太阳黑子……………… 388 太阳黑子相对数……… 358 太阳黑子周期………… 388

黑子本影..................389

黑子半影..................389

光斑........................389

米粒组织..................389

耀斑........................389

色球爆发..................390

谱斑........................390

日珥........................390

暗条........................390


太阳射电..................390

太阳微粒辐射............391

太阳质子事件............391

太阳风.....................391

太阳常数..................392

太阳演化..................392

太阳运动..................392

日地关系..................392

恒星........................393

巴纳德星..................393

星等........................393

视星等.....................393

绝对星等..................394

光度........................394

亮度........................394

恒星光谱型...............394

赫罗(H-R)图……394

光谱光度图...............395

主星序.....................395

主序星.....................395

巨星........................395

红巨星.....................395

超巨星.....................395

矮星........................396

白矮星.....................396

盖天说.....................406

穹天说.....................406

浑天说.....................406

宣夜说.....................407

地心说.....................408

日心说.....................408

太阳星云..................409

康德星云说...............409

拉普拉斯星云

磁星........................396

红外星.....................396

变星........................396

新星........................396

超新星.....................397

客星........................397

坍缩星.....................397

脉冲星.....................397

中子星.....................398

黑洞........................398

爱克斯(X)

射线源.....................398

星际物质..................399

星际分子..................399

恒星演化理论............399

星云........................400

银河星云..................400

弥漫星云..................400

暗星云.....................400

亮星云………………… 400

行星状星云...............401

球状体.....................401

双星........................401

聚星........................401

宇宙学说

...........................409

星子说………………… 410 星子…………………… 411

气体潮生悦...............411

陨星说………………… 411

灾变说.....................412

新灾变说..................412

其它星云说...............412

新星云说……………… 412 星协........................401

星团........................401

银河........................401

银河系.....................402

银心........................402

银核........................402

银盘........................403

银晕........................403

银冕........................403

银河年.....................403

星系........................403

旋涡星系..................403

旋臂........................404

河外星系..................404

仙女星系..................404

麦哲伦云..................404

河外星云..................404

宇宙岛.....................404

类星体………………… 404

本星系群..................405

星系团.....................405

超星系团..................405

本超星系团...............405

总星系.....................405

戴文赛星云说............413

吸积作用..................413

宇宙模型..................414

稳恒态宇宙论............414

布兰斯-狄克宇宙论……

…………………… 414

大爆炸假说...............414

原始原子爆炸假说……414 原始火球假说............415


地质学

【地质学】geolcgy研究地球的科学。它研究地球(目前主要是研究地球的壳层) 的物质成分、内部构造、表面特征,地球发展历史中的各种地质作用和曾经生活于其上 的生命的形式及其演变。地质学研究的目的是探索各种地质作用与建造的发生、发展规 律;了解地球和行星的形成与发展历史;为人类开发和利用矿产资源,改造自然,更好 地进行经济建设服务。此外,对月球和地外行星以及其它空间物质(如陨石等)的研 究,也属于地质学的范畴。地质学有许多分支学科,如研究地壳组成的矿物学、岩石学 (包括岩浆岩岩石学、沉积岩岩石学、变质岩岩石学)、地球化学、同位素地质学等, 研究各种地质作用的动力地质学,研究地壳变动的构造地质学、火山学、地震学,研究 地表特征的地貌学、冰川地质学、海洋地质学,研究地质历史的地史学,研究地层层序 演化的地层学,研究地层中所含古生物化石的古生物学,运用地质科学的原理解决各种 实际问题的矿床学(包括金属矿床学、非金属矿床学)、石油地质学、煤田地质学、水 文地质学、工程地质学、地震地质学等。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学,物理学、化 学、天文学、生物学的原理和方法已逐渐应用到地质学领域中来,许多新的分支科学也 在逐渐形成,如天文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质力学、数学地质学、环境地质学等。地 质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是十八世纪开始在欧洲逐渐形成的。“geolcgy“ 一词的词源来 自于古希腊文字,其中“ ge”意思是“地”,“ logy"意即学问。此词在欧洲开始出现 于十四世纪中叶,到十八世纪时,开始有人将自己的著作命名为“地质学”。

【地质】geology泛指地球或地球某一部分的性质和特征。包括其组成的物质成 分,如地层和岩体的性质,矿物特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岩石和地层的形成时代, 各种构造和变质作用及其现象,地层中所记录的地球历史中的生命演化情况以及有用矿 产的赋存状况等。在国外,“地质”和“地质学”这两个涵义不同的词,都是用“ geology” 一词来表达的;在我国,这是两个不同的名词,即“地质学”是研究“地质”的 科学。“地质” 一词最早见于三国时魏国王弼(226249)的《周易注•坤》,但其概 念属于哲学范畴,与现代的科学的“地质”的意义有所不同。具有现代地质科学意义 的“地质” 一词,目前所知,最早出现于公元1853年(清咸丰三年)出版的《地理全 志》一书。自此以后,虽然有人把“地质学” 一词改为“地学”(如清同治十十年出 版的《地学浅释》),但是,从二十世纪初期以来,仍一直沿用“地质” 一词。

【地球科学】Earth science包含一切与地球有关的科学的总称(类似于“生命科 学”这一含义广泛的术语)。它有时被用作地质学或地质科学的同义语,但是,这种用 法有误,因为从广义上说,地球科学应包括诸如气象学、地理学、海洋学、土壤学和水 文学等。英文“Earth science” 一词一般均用作单数。

【地学】geoscience ©表示地质科学内各学科总体的简称。英文geoscience有时用 多数,©地球科学的同义词。©地质学的同义词。

【地质工作】geological work运用地质科学理论和各种技术方法、手段对客观地质 体进行调查研究,经济有效地摸清地质情况和探明矿产资源的工作。在现代社会中地质 工作是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满足人类物质生产和生活需要的一个重要方面。地质工作 起源于人类社会对矿物资源的认识与利用。矿产普查勘探工作一直是地质工作的主要内 容。但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地质工作正以比过去远为迅速的步伐向深度和广度发 展,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海洋地质、地震地质以及地下热能的开发利用等,均成为地 质工作的重要方面。由于工业化所导致的水源、能源和矿物资源的日益短缺以及环境的 逐渐被破坏和污染,地质工作的服务领域正在逐步扩大,能源矿产地质、矿产综合利用 研究、灾害地质、环境地质、城市地质以及农业地质等已提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地质 工作所需的各种地质理论及有关的自然科学理论与勘探技术方法,如地球物理勘探、地 球化学探矿、地形测量、钻探工程、山地工程、岩矿测试、遥感探测、数学地质乃至地 质资料的综合研究等,都在日新月异地发展,是地质工作的重要内容。地质工作中的矿 产普查勘探工作是一种调查研究工作,一般分为区域地质调查、矿产普查、矿床勘探、 矿山地质(包括基建地质)等几个阶段,地质科研工作则贯穿在各阶段之中。可见, 地质矿产普查勘探工作既是一个由面到点,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连续的调查研究过 程,也是一个认识的发展过程。它的产品(普查勘探报告)是一种具有使用价值的成 果,但又不同于一般商品,应属科学实验的范畴;但是,由于它是基本建设的一个先行 步骤,大多与采掘工业有密切关系,也有人认为它是一种“信息量”的生产过程,应 属物质生产的范畴;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介于二者之间,是一种带有生产性质的调查研 究工作。地质工作虽然有一个大体程序,但与一般的工业生产流程有很大的不同,主要 是因为地质工作是在调查研究过程中,根据不断地综合研究所获得的认识来指导下一步 工作,具有很强的探索性。由于认识是逐步深化的,所以地质工作部署也有可变性。因 此,地质工作遵循一定的工作程序,并保证必要的研究程度,是关系提高地质工作质量 和经济、社会效益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地质学史】history of geology地质学发展的历史。在古代人类在利用石器,制造 陶器,开发铜、铁、铅、锡等金属矿产时,已经开始初步使用地球物质;在兴修农田水 利时,已经在了解土壤性质,在观察火山、地震等自然现象时,已经在探索地壳变动的 原因,所以,地质学的经验和知识是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起来的。在古希腊,罗马和我 国春秋战国时代以至西汉,对于地质作用及地壳中的物质的科学记载和解释已有萌芽。 希腊哲学家希罗多德(公元前五世纪)和亚里斯多德(公元前四世纪)等已注意到了 地震、火山以及海陆变迁的现象。大约在战国时期成书的我国古籍《山海经》、《禹贡》 和《管子》等对于矿物、岩石和土壤以及铁、铜、金、银等矿产都有较为丰富的记载。 《管子》一书并已注意到了矿产的共生关系。我国汉代已经开始用煤炭炼铁,发现了陕 北的油苗,提出了地圆学说等;公元四世纪,我国已有沧海变桑田的海陆变迁思想。欧 洲的中世纪(五世纪到十五世纪)地质学的思想没有得到发展,但是波斯学者阿维森 纳(Avicenna9801037)却对矿物的形式和分类、山脉的隆起和侵蚀、沉积作用等 发表了较为正确的见解。他大致与我国宋代的沈括(10311095 )同时,沈括于 10861093年间提出了华北平原的沉积和西北黄土地区侵蚀切割的关系,论述了化石 的成因和太行山的升高等地质现象,并根据化石推断了古气候,发现了磁偏角,考察了 陕北的石油等。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随着工业的发展和对矿产资源的需求,矿物学和岩 石学的知识有了发展。意大利的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1452 1519 )对化石作了 正确的解释,认为它们是被沉积物掩埋的生物残骸。萨克逊人阿格里柯拉(George Ag-riccla14941555)对矿物学和金属矿脉做了大量研究,他根据矿物外部特征,如晶 形、劈开、硬度、重量、颜色、光泽等的描述,为矿物学树立了典范。他的名著《金 属矿》被认为是总结了当时地质学、矿物学和采矿学及冶金学的巨著。他被誉为“冶 金学之父”。但是,直到十七世纪中叶,欧洲的地质学思想仍在宗教的严重束缚之下。 当时,教会主张天地是在公元前4004年由上帝创造的,而诺亚洪水(即所谓的全世界 洪水泛滥)则发生在公元前2349年,现存的地表形态都是洪水灾变所形成的。这种思 想钳制地质学的发展达一百多年(十七世纪中叶到十八世纪末)。在此期间,地质学和 其他科学一样,在同宗教思想的斗争中逐步得到发展,丹麦学者斯台诺(NicolansSte-no. 16381687),意大利学者瓦利斯内里(Antonio Vallisneri16611730)对于层状 岩石和褶皱构造进行了研究,认为岩层是一层一层沉积的,斯台诺提出了著名的“叠 覆律”,即新岩层沉积在老岩层之后,位于下面的岩层比位于上面的岩层沉积时间为 早,他还提出了晶体的“面角恒定律”。这两个定律是地层学和矿物学研究的基础。 1760年意大利学者阿尔杜伊(& Ovanrii Arduino 17131790)根据岩石的结晶和固结 程度,将地层划分为第一系、第二系和第三系,德、俄等国的学者也采用了相同的术 语。后来德国地质学家魏尔纳(Abraham & Werner17491817 )将位于第一系之上 的含化石的地层命名为过渡层。魏尔纳是水成论者,认为地壳中所有的岩石,包括玄武 岩和花岗岩都是在原始海洋中沉淀和结晶而成的,火山是煤层的燃烧,魏尔纳对地质学 的贡献是第一次对矿物和岩石进行了分类,创造了鉴定方法等。1785年(乾隆五十年) 苏格兰学者郝屯(James Hutton17261797 )发表《地球的学说》,提出了火成论, 认为玄武岩和花岗岩不是水成的,是由地球内部火成岩浆冷凝而成,片岩、片麻岩等则 是受地球内部热力影响而变质的水成岩。他指出了火成岩岩脉穿插水成地层以及水成地 层被火成岩接触时烤焦的现象。郝屯还认为沉积物是大陆岩石被风化和侵蚀的产物,它 们被流水带入海洋形成水成岩石,然后又上升到海平面以上,开始新的侵蚀-沉积旋 回;地形不是“洪水泛滥”以后一成不变,它们在地质作用下不断地发生变化。地球 的存在是极其长久的,既看不到它的开始,也看不到它的终结。地质作用的规律和强 度,在地质历史时期是一样的,“今天是过去的钥匙”。他的这些观点被称为均变论。 火成学派的观点受到了水成学派的强烈反对。1812年法国生物学家居维叶(Georges Cuvier17691832)根据对巴黎盆地的第三纪地层古脊椎动物化石的研究,提出了灾 变论,他认为地层中所表现的古生物的突变现象是超自然的巨大灾变的结果,而新的生 物群在每次大灾变之后又被创造出来。他的这种观点受到当时的学者拉马克(Larmarck J. B17441829)的批判。拉马克也在同一地区研究无脊椎动物体系,认为环境对生 物的发展起重要作用。二人对古生物学的贡献,使得根据不同的化石特点对比和划分不 同时代的地层有了可能。英国地质学者史密斯(W.Smith17691839)也在这时根据 地层中不同生物化石的特征对比了英国不同地区的地层,于1815年(嘉庆二十年)编 制出了第一张《英国地质图》。1830年,英国地质学家莱伊尔(Charles Lyell17971875)发表《地质学原理》一书,使得均变论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成为地质学的一条 基本原理,一直影响到现在。地质学从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已被介绍到我国,并且出版了 一些地质译著图书,但由于当时清政府没有注意培养地质科学人材,所以我国的地质事 业一直没有发展起来。我国地质科学事业真正开始是在辛亥革命之后,1912年设置了 地质机构,以推动地质工作的进展,接着相继成立了地质调查所和研究所,在国内进行 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取得了不少成果,并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但是,地质学的 迅速发展则是在1949年全国解放以后,在党的领导下,成立了地质工作部门和研究机 构,建立了地质院校成批地培养了地质科技人材,在全国普遍开展了地质调查和矿产普 查勘探,不但积累了大量的资料,编制了各种比例尺的区域性和全国性的以及亚洲的地 质图件,而且在矿产资源勘探和研究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保证了社会主义建设对矿 产资源和地质资料的需要;在地质学的各个分支科学方面也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出现 了蓬勃发展的局面。

【洪积论】diluvianismdiluvial theory十八世纪早期的地质学说。以瑞士学者余赫 泽(J. Scheuchzer 16721733 )为代表,洪积论者认为欧洲地区广泛散布的砂、砾石、 粘土等地表堆积物,特别是巨大的漂砾和其他一些有关的地质现象,用正常的河流和海 水进退等地质作用难以解释,于是便把它们归之于世界范围的洪水泛滥的结果,实际上 是为诺亚洪水找根据。余赫泽还把他发现“人婴化石”作为自己的最高成就。“人婴化 石”也是为宗教思想服务的。实际上,所谓的洪积物和特殊地质现象是第四纪冰川的 产物,“人婴化石”是一种蝾螈化石。后来居维叶把这种化石命名为Andrias scheuchz-eri,保存在荷兰的加尔列姆博物馆。洪积论者对化石的研究引起了人们研究化石的兴 趣,所以在古生物学研究的开拓工作中不无影响。

【灾变论】catastrophism; convulsionism 又称灾变说。法国学者居维叶(CuvierGeorges 17691832)于1812年提出。①全球性的突然的、剧烈的短时期出现的大变 动。这些变动超出了我们当前的经历和自然知识。这种突然变动强烈地改变了地球的面 貌。②认为地壳的当前形态以及生物的分布情况,是由于五、六千年以前一次“强大 而突然的变革”导致的后果。从范围来说,过去的地质作用较之现在的作用,在强度 上和频率上都大得多。③地球上生物(包括动物和植物)的变化,是反复多次灾变的 结果。灾变重复出现,随着灾变也不断地创造出不同的有机体来。过去认为灾变论全部 是错误的,但近来地质学的发展,发现有些地质事件不是均变论所能解释得了的。如气 候的变化,中生代后期大量生物的灭绝等等,有些学者认为这些具有灾变的性质。

【水成论】neptunismneptunian theory 主张地球一切岩石都是在水中沉积形成的 一种学说。创始人和这一派的领袖是德国人魏尔纳(A.& Werner 17501817),他认为 地球初期,地表全为原始海洋所淹覆,现在地表所有岩石都是从海水沉淀、结晶形成 的。最先沉积的是花岗岩,次为结晶片岩,两者都是地球最古也是最多的岩层,叫 “原始层”;而后沉积的叫“过渡层”;再上为含有生物化石的岩层;最上的为松散泥沙 等组成的“冲积层”。沉积早的在下,沉积晚的在上,越晚越靠上,最晚的在最上面。 海水可以变浅,“原始层”可以露出水面,经过水力的侵蚀、搬运、沉积,产生了 “过 渡层”等。水成论者,只强调水的沉积作用,不承认有火成岩一类的岩石。魏尔纳是 著名的地质教育家和演说家,水成论曾盛行一时。

【均变论】miformitarianism 又称渐变论。©莱伊尔(Charles Lyell)在1830年所 使用的一个术语,但其内容郝屯(Hutton)1788年即已阐明。它是地质作用和自然 规律的一个根本原则和学说。其涵义为:现在正在进行着的改变地壳形态的地质作用, 也同样以基本相同的强度作用于地质历史的整个时期,以往的地质事件可以用今天所观 察到的现象和作用力来加以解释。经典的概念是:“今天是过去的钥匙”。这一学说并 不表示变化是匀速的,也不排除局部地区的灾变。©地质学家用以重建地质历史时所使 用的逻辑和方法。但是,均变论把地球的过去条件等同于现在的条件是不对的,因为地 球的条件在地质历史时期是不断地变化着的。地球现在的气候、大陆和海洋的面积、大 陆的高程及相对的位置等等都是在不断地变化着的,不是永恒不变的。

【火成论】plutonism 以英国郝屯(J. Hutton 17261797 )为代表,他们不否认水

的沉积成岩作用,但强调火山喷发和岩浆侵入等作用和由此而形成的火成岩类的重要 性,他们的根据是花岗岩体有浸入围岩的分枝和围绕花岗岩的围岩出现热力变质现象。 花岗岩类在地表岩中数量最多,因此产生了 “火成论” 一个学派。火成论的提出比水 成论还早两年,但主张火成论的郝屯是均变论者,这种说法和宗教势力有很大冲突,受 宗教势力的压抑,一时不易传播,由于自然科学的日渐发展,这一学派才逐渐抬头。现 在已经没有纯水成论和纯火成论的说法,但某些具体问题也还有争论,岩石学中的 “花岗岩化论”和“岩浆论”之间,矿床学上的“热液矿床”和“同生矿床”之间的 争议,也都还是水火之争。

【现实论】actual ism现代研究地球科学的理论。它接受均变论的基本前提,认为 在整个地质历史时期,物理的和化学的规律是不变的,但是导致地质作用的结果的速率 和强度可能有很大的变化;有些重要的、普遍的地质事件实际上是灾变性的,例如地震 和冰期。而且,由于地球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它的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不断地变 化,在演变的过程中,地球上或地球内部所发生的地质作用,相对地来说,随着时间的 变化是会发生显著变化的。

【岩相相关律】law of correlation of facies 德国地质学者华尔泰(Walther )于 1893-1894年提出,为地层学的一个指导原则。其内容为:在一定的沉积旋回中,相 同的沉积系列,既出现于横向剖面,也出现于垂向剖面。这一定律又称华尔泰定律。在 苏联地质文献中又称为葛洛金斯基一伊诺斯特兰采夫定律。这一定律适用于一定的条件 和一定的沉积范围,既是沉积学的定律,也是有关振荡运动和沉积成分的一条定律。

【横截关系律】law of crosscutting relationships 又称切割关系律。是一个地层学原 则,用以确定岩石之间的相对年龄。即一个岩体(特别是火成岩),在它所穿过的任何 岩层、岩体中,它的年龄比被穿截的岩石的年龄为小。

【原始连续律】law of original continuity地质学的一个普遍法则:水成地层在其沉 积开始时起,在横向的各个方向都必定是连续的,除非沉积作用终止以致尖灭,或被沉 积的原始盆地的边缘所截断。这是斯台诺(Nicolaus Steno)1669年第一次提出的。

【原始水平律】law of original horizontality 地质学的一个普遍法则:水成沉积物是 成层沉积的。沉积层在沉积的时候是水平的,或是接近于水平的;就是说,它们是平行 于、或接近平行于地球表面的。这个法则是斯台诺在1669年第一次提出的。

【叠覆律】law of superposition是地质年代学赖以建立的一个普遍规律:在任何沉 积地层(包括喷出岩)的层序中,当其没有被后期的运动所逆掩或倒转时,最年轻的 地层应位于层序的顶部,而最老的地层则位于层序的基底。较老的地层之上连续覆盖着 逐渐年轻的地层。换句话说,每一层地层都新于其下伏的地层而老于其上覆的地层。这 一法则是斯台诺(Nicolaus Steno)1669年第一次提出来的。

【生物群层序律】law of faunal succession 又称化石层序律。是地质学的一个普遍 法则:有机物的化石(包括动物群和植物群)在地层中,彼此有一定的相互联系的可 以辨别的演化顺序。每一个地层建造都有其特殊的总的生物面貌,它既不同于上覆地 层,也不同于下伏地层。所以,岩石的年龄可以根据其所含化石的面貌(即生物群) 加以鉴别。

【生物群组合律】law of faunal assemblages地质学的一个普遍法则:相同的有机物 (动物群或植物群)的化石组合表示保存它们的岩石的地质年代相同。

【俘获说】capture theory capture hypothesis 泰勒(Taylor F. B.)于 1910 年提 出,目的是为了解释地壳水平运动的机制。他认为月球原为一个独立的行星,其运行轨 道眶地球轨道甚近。在白垩纪末,当这个行星运行得更靠近地球时,落入地球的重力场 中,被地球俘获而成卫星。地球获得月球作卫星时,引起了强大的固体潮汐,导致地球 运转的速率发生变化,于是原在两极的大陆便向赤道位移,并分裂成肺叶状。这种向赤 道的大陆漂移,便导致环绕两极的环行山脉和弧形山脉。他的这种观点受到了许多人的 反对。反对的理由是:①如果月球对地球引起的潮汐能形成白垩纪与第三纪之际的巨大 山系,那么在白垩纪以前的许多造山旋回又是什么原因引起的?②如果潮汐力能导致大 陆的漂移和造山运动,那么与之相关的摩擦力就会变成巨大的制动力(刹车),使得旋 转的地球在一年之内静止下来。

【分裂说】 resonance hypothesis 艮口共振假说。达尔文(Sir George Darwin)于 1879 年提出:认为月球是从地球分裂出去的物质形成的。这一假说被用来解释大陆漂移的机 制。1882年菲希尔(Osmand Fisher)从地球物理的观点出发,在达尔文的基础上进一 步认定,月球是在地球历史的早期,是由于其旋转作用同太阳的潮汐作用的共振效应而 被分裂出去的,他还主张太平洋是这一灾变事件所遗留的疤痕。1911年贝克 (H.B.Baker)提出,月地分离的时间是早新世或早上新世,由于地球轨道在那时的偏 心率过大,地球内部的潮汐作用增加而使得地球的部分地壳分离。1934年,尼森(H •Nissen)则认为月地分离的时间是二叠纪,原因是巨大的太阳旋风撕裂大片地壳所 致。1947年我国地质学家章鸿钊则认为是在白垩纪时,太平洋的大量玄武岩爆发物质 进入月球轨道形成的。所有的月地分离说的主张者都把月地的分离地点认定在太平洋。 除了章鸿钊以外,都认为月球的成分是硅铝质,这是太平洋底缺少硅铝层的原因。由于 太平洋失去大量物质,形成广阔空洞,于是,残留的硅铝层便开始破裂,向太平洋方向 运移。古登堡(B. Gutenberg 1934)认为,残留的硅铝层只存在于南极地区,形成硅铝 帽,以后开始扩散,向北运移达到赤道以北,用以解释各主要大陆南部尖小的原因。尼 森则用月地分离于二叠纪,以解释海西运动及以后的造山运动。章鸿钊则用以对比白垩 纪以后各期震旦运动在亚、美两洲之间的同时性。月地分裂说经过后来的实事证明,特 别是月球和洋底地质的详细研究证明,这些假说都是不符合地质历史事实的推断或假 设,是没有根据的。

地 球

【地球】Earth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是人类居住的星球。按距离太阳远近计,仅 远于水星和金星,居第三位。它与太阳的平均距离为1.496 xlO8公里(即一个天文单 位),轨道偏心率为0.016722。地球绕地轴自转,又绕太阳公转,还随太阳系在星际空 间运行。自转周期为235604.1秒,自转速度为0.465公里/秒;公转周期为 365.2564日,即3656910秒(1恒星年),公转速度为29.79公里/秒。根据 1971年第15届国际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协会决议采用的数据,地球的长半径为 6378.160公里,短半径为6356.755公里,两者相差21.385公里,是赤道突出、两极稍 扁的三轴旋转椭球体,叫做地球椭球体或简称地球体;严格地说地球椭球体是地球大地 水准面的形状。其扁率为1/298.25 ( = 0. 0033529 )。赤道圆周长为40075.696公里, 子午圈长为40008.548公里。表面积为5. 101x108平方公里,其中海洋面积为3.62x 108平方公里,约占总面积的70.9%,陆地面积为1.49 x108平方公里,约占总面积的 29. 1=。体积为1. 083316 x10112立方公里,为太阳体积的1/130万。平均密度为5.518 克/厘米3,其中大陆平均密度为2.67克/厘米3,地壳平均密度为2.8克/厘米3。质量为 5.976 xlO21吨。质量与万有引力常数之积为3.98603 x 1022° 厘米3/秒2,赤道标准重力为978.318厘米/秒2。地球椭球绕 赤道轴和绕转动轴的主转动惯量AC是:A =8. 092 x 1044 克•厘米2C = 8.118 x 1044克•厘米2,平均转动惯量为 8.091 x 1044克•厘米2。另外,根据先锋1959Bi卫星轨道偏 心率的周期变化,用地球重力场中的第三阶带形谐函数,修 改了大地水准面,于是地球便呈梨状体,称为地球四面体。

【地球梨状体】 对地球体形状的称谓。过去把地球作为一个扁椭球体来看待,根 据人造卫星的测定地球的形状并非一般的扁椭球体,而是更接近一个梨形,故称地球梨 状体。它南极缩短30米,北极伸长10米,中纬度南半球突出,北半球收进7.5米。北 极地区的海平面比原来所测得的两极半径高出15.24米,南极地区海平面则洼陷 106.68米。图示地球梨状体与大地水准面(虚线)的关系。也有人认为把地球视为梨 状体过于夸大。

【地球四面体】Earth tetrahedron ©即地球梨状体。©地球收缩说的一种,是根据 物质的收缩理论推演出来的:在三维空间里,表面积相等的物体,以圆球形的体积最 大,而四面体的体积最小。四面体即用四个等边三角形所组成的物体(以一个三角形 为底,三个三角形围成锥体)。这个假说认为地球收缩到

般在讨论有关问题时,是将地球看成圆球体。由于对地球的测量方 法和计算公式的不同,其半径数字略有出入,目前常用地球的平均半 径有rm (平均半径)、r=(等体积球体半径)和^ (等面积球体半径) 三种;rm =6371031.5054 米;r=_ =6371023. 5243 米;rs = 6371029. 9143 米。

【地轴】Earth' s axis通过地心和两极的假想线。地球绕其自转,故又称地球自转 轴。通过地心并与地轴垂直的平面,称赤道面。当地球绕日公转时,公转的轨道面称黄

2a +b

3

最小体积应是四面体形。于是设想太平洋、印度洋、大西 洋、北冰洋为四个收缩面,而所有的大陆都位置在四面体 的边棱和尖角上。但是象地球这个巨大的球体,它的收缩 是不会变成四面体的,因为巨大的边棱和尖角会因为地壳 均衡调整和重力作用而改变为球形体,因而四面体假说已 被大多数学者放弃。地壳波浪状镶嵌构造说,仍应用了四 面体假说的某些观点。

【地球半径】the radius of the Earth 地球近似于一个旋转椭球体,其半长轴(a =

6378. 245公里,半短轴b =6356. 863公里,平均半径=rm =

=6371. 118 公里。但

道面。赤道面与黄道面的交角为23°26'33'。59,称黄赤交角。图示三者的关系-

【地极】poles of the Earth地球自转轴与地球表面相交的点,叫地极。在南半球的 叫南极;在北半球的叫北极。

【北极】north polearctic ©位于北半球北纬90。的地理极,代表地球的最北之点, 或地球旋转轴的最北端。©北极地区的简称。

【南极】southpole,©位于南半球南纬3。。的地理极,代表地球的最南之 点,或地球旋转轴的最南端。©南极洲的简称。

【地球结构】Earth' s structure 地球的同心状圈层构造。原始地球形成后,在地 球的重力分异和化学分异等 作用下,经过漫长的演化, 从均匀混和的物质状态,逐 渐、依次分化为地核、地幔 和地壳等内圈,气圈、水圈 和生物圈等外围。它们之间 仍互相联系、相互渗透。目 前的技术水平,对地球内部 直接观察深度仅数公里,最 深钻孔不过10公里,更深 处主要依靠地球物理工作的 成果,即地震学、重力学和 陨石学等有关数据,推测地 球内部物质成分在不同温度、压力条件下物质状态的变化,了解和划分地球内部的圈层 构造(下表)。地球内部圈层构造之间的分界面,主要依据地震波传播速度的急剧变化 推测确定:地壳和地幔之间以莫霍洛维奇面分界,地幔与地核之间以古登堡面分界 (上图)。各层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都有显著区别。压力和密度随深度增加而增大; 物质的放射性上部较大,深部极低;地热增温率在地壳上部较大,愈向深处愈小,接近 地心几乎不变。

【地核】Earths core 约为2998公里古登堡面以下的地球核心部。地震波显示 (根据地球密度分布、精确的地震波走时曲线,自由振荡等方面研究)地核可分外核 (即E28984640公里和F46405155公里)和内核(即G51556371公 里),其界面约在5155公里,有时把内核以上至4640公里以下称过渡层(即F层)。 据推测,地核物质非常致密,Vp=8-11公里/秒,密度为9.713克/厘米3,压力达 1.53.7力大气压,温度为2860°C6000=。质量为整个地球质量的31.5%,体积为 整个地球体积的1S%。因横波不穿过地核(Vs=0公里/秒)和地震波吸收得很少等, 有人认为外核(E层)为铁、硅、镍组成的熔融体,接近液体;而有人根据横波在内 核的存在,认为内核大概是固体。对地核成分和状态的认识,目前尚有争论:有人为主 要由铁镍组成,称铁镍核心说;有的认为成分与地幔相似,主要是物质状态不同,在深 度极大、高温高压下产生一种所谓压力电离化现象,原子结构受到破坏,原子核中电子 游离并自由运动,成为密度很大、良导电性的金属化和液体特性的物质。根据冲击波试 验,在地核边界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铁的密度应为11.2克/厘米3;地心则为13克/ 厘米3,但地核外层的密度只有9.5克/厘米。这表明地核化学组成除了铁镍外,还应包 含少量的轻元素,如硅或硫等。

【铁镍核心】Fe-Nicore 即地核。其物质组成是以Fe、Ni为主,特别是内核。 19711973年有人认为外核可能含有高价氧化铁(Fe】0),在常压下,这种氧化铁是不 稳定的。

【内核】inner core又称G层。地核的中心部分,其深度为自地面以下约5100公 里到地心(6371公里)内核的半径为1300公里,约占地核直径的1/3。内核可能是固 态的。证据是内核可以传播S波;纵波在内核的传播速度也比在外核中快。内核的密度 自10. 515. 5克/立方厘米。

【过渡层】transitional layer又称F层。为外地核与内地核之间的过渡带,约厚140 公里。这一过渡层是莱曼(Lehmann)1936年分析欧洲的和新西兰的地震资料得出 的,当时被称为莱曼不连续面,位于地心以上12001250公里之间。在这里s波受到 强烈的反射。

【莱曼不连续面】Lehmann discontimity 外地核与内地核之间的界面。位于地壳以 下5200公里处。在此面以上的外核不能传播S波,因此,被认为是液态的;而其下面 的内核则能传播S波,但速度低,表明它接近熔点或部分呈熔融状态。此词使用较少。 参见“过渡层”。

【外核】outer core地核的外层或上层。其深度从2900公里到5100公里,它包含 了过渡带,相当于正层和F层。由于它强烈的减低纵波的波速,而且不能传播S波,被 认为是液态的。其密度为9-11克/立方厘米。

【古登堡间断面】Gutenberg discontimity 简称古登堡面,指地幔与地核的分界面。 1914年,古登堡(D. Gutenberg 18891960)在对地核界面上反射和折射的各种纵、横 波震相的时距曲线计算后发现,从莫霍面往下,地震波速继续增大,至2900公里深处, 纵波速度增至13. 64公里/秒,横波速度增至7. 3公里/秒。自2900公里以下,纵波速 度骤然下降为8.1公里/秒,横波突然中止消失,不再向下传播。这一截然的、明显的 分界面,称古登堡间断面或分界面。

【地幔】Earths mantle又称中间层,曾称过渡层。指莫霍面以下至2898公里古 登堡面以上的圈层。其体积占地球总体积的83%,质量占整个地球质量的68.1%。上 地幔上部的地震波速度Vp =8公里/秒,与地壳Vp =7. 6公里/秒相区别。地震波显示 在深达4001000公里处有二级不连续面存在,即分别为科尔勒面和雷波蒂面。一般 以1000公里为界把地幔分为上、下地幔两个部分。据推测,上地幔即B层(莫霍面-400公里)和C层(400 -1000公里),曾称榴辉岩圈,物质成分除硅、氧外,铁、镁 显著增加,铝退居次位,由类似橄榄岩的超基性岩组成,平均密度3.8克/立方厘米, 压力约21万大气压,温度为4003000°C,物质状态属固态结晶质,但具较大的塑性; 下地幔即D层(10002898公里),曾称硫氧化物圈,物质成分除硅酸盐外,金属氧化 物与硫化物,特别是铁,镍显著增加,平均密度5.7克/立方厘米,压力约150万大气 压,温度约18504400C,物质状态属非品质固态,还可能具潜藏的塑性固态。化学 作用向深处逐渐减弱,以致很难进行,放射性物质含量很低。近年来,根据地球物理和 地质学研究结果发现在上地幔上部深度约60250公里范围内,存在一不连续低速带, 推测是因为放射性元素大量集中,蜕变生热,形成高温异常(有人计算,45亿年在地 幔中因放射性蜕变而产生的热量约1.1 1.5L 1038尔格),已高于物质在该深度的熔点, 局部呈熔融或软化状态。一般认为这可能是岩浆的发源地,故称软流圈;有人认为这里 是地壳运动的发源地。深源地震也发生在上地幔中,最深达720公里。因此对上地幔的 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并有了很大的发展。

【中间层】intermediate layer ©地幔,旧称过渡层。©即硅镁层,它是玄武岩岩浆 的来源地带,相当于洋壳和大陆地壳的下部,位于硅铝层之下。

【下地幔】lower mantleinner mantle 地幔的一部分,位于地球深部1000公里以 下。其密度为4.7克/立方厘米,在其中地震波速大为减弱,相当于D层。

【硫氧化物圈】sulpho - oxidized sphere 即下地幔。因其化学成分以金属氧化物和 硫化物为主,故名。相当于D层。

【上地幔】upper mantleouter mantle 地幔的一部分,位于地球深部1000公里以 上。其密度为3.4克/立方厘米,地震波的P波速度约为每秒8.10公里,s波速度约为 每秒4.7公里。人们认为它主要是由橄榄岩组成的。有时人们也把它和过渡带一起叫做 软流圈。上地幔相当于B层和C层,也称橄榄岩圈。

【榴辉岩圈】eclogitic sphereeclogite即上地幔。主要成分为榴辉岩,此种岩石是 由橄榄岩在温度与压力都增加时形成的,相当于C层。

【低速层】low velocity layer又称低速带。O在地球内部地震波的传播速度较其 上,下层均低的任何圈层。据认为是由于岩石的强度减弱所致。©特指上地幔中的一个 圈层,其深度变化在60250公里之间,其中的地震波速较之地幔的最外层减弱6%。 这可能是其组成物质接近于熔点温度的缘故。©专指地核内部的大界面,它位于深 2900公里处,它在地核表面形成一个地震波的屏蔽区。

【软流圈】asthenosphere 岩石圈以下的一个圈层,相当于上地幔。它比较软弱, 使地壳的均衡调整得藉以进行。岩浆可能即产生于此层之中,地震波的速度在软流圈中 大为减弱。

【岩石圈】lithosphere O地球上部相对于软流圈而言的坚硬的岩石圈层。厚约 60120公里,为地震高波速带。包括地壳的全部和上地幔的上部,由花岗质岩、玄武 质岩和超基性岩组成。其下为地震波低速带、部分熔融层和厚度100公里的软流圈。对 岩石圈的认识,分歧很大,有人认为岩石圈与地壳是同义词,而与下部软流圈即上地幔 有区别,但岩石圈与上地幔系过渡关系而无明显界面;有人认为岩石圈至少应包括地壳 和地幔上层。©相对于重圈而言,岩石圈即地壳。

【重圈】barysphere地球的岩石圈以下的部分,包括地幔和地核。但有时却用来专 指地心或专指地幔。重圈又称火圈(pyrosphere),二词近来均罕用。

【莫霍洛维奇间断面】 简称莫霍面、莫氏面。常用M表示,又称M间断面,是 地壳与上地幔的分界面。1909108日,奥国地震学家莫霍洛维奇(Andrija 18571936)研究了距南斯拉夫的克罗地亚境内萨格勒布约25英里的地震记录。发现在p

之后有一明显的波群(p),认为是在地表下50公里深度处由于物质发生急剧变化,使 下层纵波传播速度大于上层纵波传播速度所致。根据时距曲线其速度分别为Vp =8. 0里/秒和8. 2公里/秒间,Vs =4. 4公里/秒和4. 6公里/秒间。后经各地观测证实这一间 断面不仅在欧洲,而且在全球都普遍存在,所以把这一间断面称莫霍洛维奇间断面。其 深度各地不同,一般大洋较浅,为515公里:大西洋和印度洋为1015公里;太平 洋中央部分只有5公里;岛弧地区约2030公里。大陆一般深为3040公里,高山地 区最深,在我国西藏高原及天山地区深达6080公里。推测此界面可能是玄武岩一榴 辉岩的相变层面。

【地壳】Earth's crust地球的表层部分。现多把莫霍洛维奇间断面(简称莫霍面) 规定为地壳的下界面。地壳由各种岩石组成,上部主要由沉积岩、花岗岩类岩石组成, 叫硅铝层。其厚薄不等,在山区有时达40公里,平原区一般为10余公里,海洋区显著 变薄,大洋洋底缺失。地震波在此层的传播速度与花岗岩中传播速度近似,下部主要由 玄武岩或辉长岩类岩石组成,称为硅镁层。它呈连续分布,但厚薄不等,在大陆区厚达 30公里,在缺失花岗岩层的深海盆内的玄武岩层仅厚58公里,地震波在此层中的传 播速度与玄武岩中的传播速度近似。硅铝层和硅镁层之间以康腊不连续面隔开。由花岗 岩(Vp=6.2km/sVs=3.6km/s),和玄武岩(vp=7.0km/sVs = 3. 8km/s )组成的 地壳称为大陆型地壳;主要由玄武岩组成的地壳称为大洋型地壳(Vp =6. 46.9km/ s)。地壳平均厚度,大陆地区为35公里,大洋地区为510公里;我国西藏高原厚达 60—80公里,西部地区为5070公里,东南沿海地区为20余公里,太平洋地区最薄, 仅47公里。地壳的体积为地球体积的1%,质量为地球总质量的0.4%。地壳岩石具 弹性和塑性,越到深处塑性越大,这对地壳演变起了很大作用。

【康腊层】Conrad layer康腊间断面与莫霍洛维奇间断面 之间的地震带。也有人称为下地壳层。

【高速层】high speed layer传播弹性波速度较其上下层 位为快的界质层。

【康腊间断面】Conrad discontinuity 简称康腊面。地震 波速的一个不连续面,相当于硅铝层与硅镁层之间的分界面。 1923年奥地利东阿尔卑斯山地地震时,康腊(V.Conrad)

现地震记录图中与p波相区别的p'波,它表示地壳划分成两部分的界面,故称为康腊 间断面。根据P、p*波速的推断,认为界面以上为花岗质岩石构成,界面以下为玄武质 岩石构成。地震波速通过康腊间断面从6. 1公里/秒增大到6. 46. 7公里/秒。大洋底 的地震记录图中,仅有p、Pn波出现,故在大洋壳中一般不存在花岗质岩层。最近的观 测资料表明,即使在大陆块体中,也不是普遍都存在康腊间断面的。在某种意义上说, 具有康腊面的结构是大陆地壳结构的一级近似模型。

【20。间断面】20。discontinuity“ twenty degree" discontinuity 地震纵波走时曲线图

上发现,在震中距(以地心为球心,在球面上震中与台站间所张的角度)20。附近(相

当于两千多公里),走时曲线的斜率$2变化急剧(但曲线仍保持连续),而且地震波振

d∆

辐的变化也异常大。因此有人推断,此处地震波波速激增10-20%左右,是由于地下 400公里深处存在着一个高速界面的缘故。这个概念是拜尔利(于Was年首先 提出来的,经后人研究又有所发展。20。间断面的现象在全球普遍存在,然而各地所出 现的震中距稍有不同,变化范围在17。23。左右。这个高速间断面的形成,可能是地 幔中转变为橄榄石一尖晶石引起的。现在,“20。间断面”不仅经常应用在走时 曲线不连续变化的那一段范围,还经常应用于地球内部相类似的间断面上。

【大洋型地壳】cceaniccrnst地壳的一种类型,位于大洋盆地之下,相当于硅镁 层。大洋型地壳缺乏硅铝层,大洋型地壳厚度约5公里,密度为2.0克/立方厘米,地 震波的p波传播速度大于每秒6. 2公里。

【硅镁层】sima即玄武质层。为地壳下部的一层,其岩石成分富含氧化硅和氧化 镁,是玄武岩浆的发生处。硅镁层相当于大洋型地壳,在大陆型地壳中它位于硅铝层之 下。

【玄武岩质层】basaltic layerslma又称硅镁层。指地壳下部康腊面和莫霍面之间 由玄武质类岩石组成的圈层。其成分为相当于辉绿岩或玄武岩和辉长岩一类的岩石成 分。地震波在这一层里传播的纵波(户波)速度为6. 5 7. 5公里/秒,横波(s波)速 度为4.3公里/秒左右。

【硅铝镁层】sialma地壳上部的硅铝层与下部的硅镁层之间的过渡层。它主要由 硅、铝、镁三种成分组成,它界于硅镁层和硅铝层的成分之间。

【大陆型地壳】continental crust地壳的一种类型,位于大陆及大陆架地区,相当 于硅铝层及其下的硅镁层。地壳的平均厚度为35公里,在山区约厚60公里,最厚者为 我国青藏高原地区,为7080公里。大陆地壳的上部密度为2.7克/立方厘米,地震波 p波的传播速度每秒6. 2公里。

【硅铝层】sial即“花岗质层”。系地壳的上部一层,其岩石成分富含氧化硅和氧 化铝,是花岗质岩浆的发生地带。硅铝层是大陆型地壳所特有的。

【花岗岩质层】granitic layersial又称硅铝层。指地壳上部康腊界面以上由富硅、 铝的花岗质类岩石组成的圈层。其成分除表层的沉积岩外,由相当于花岗岩、闪长岩一 类的岩石组成。地震波在这一层里传播的纵波(P波)速度为5.16. 3公里/秒,横波 (S波)速度为3.6公里/秒左右。花岗质层厚度变化在0 30公里之间,大洋地区很 薄,甚至缺失;大陆地区平均厚度为1015公里,我国西藏高原的花岗质层厚度达30

18 地质大辞典 公里左右。

【水圈】hydrosphere连续包围地球表层的水的闭合圈。主要分布在海洋,占水圈 总体积(约3260亿立方公里)的97.2%,其余则零星地分布在陆上,有的在地面成为 冰、雪和冰川(占2.24% ),湖沼和河流,有的渗透到地下土壤和岩石里成为地下水。 海洋水体积为陆地水体积的34倍,总质量为166. 4亿亿吨。水圈与大气圈和地壳互相 渗透、不断转化,无明确界限。据资料分析,原始水圈是从大气中分化出来的,后来水 量逐渐增加才形成现代水圈。其平均化学成分主要是氧和氢,以海洋水为标准共占 96. 6% ;其次为氯,占1.93%,钠1%,其余均在0.1%以下。水圈的成分、温度、含 盐度,水流循环及水中生物等的区域特征和垂直分带性都很明显。地面水、地下水及大 气水三者因受太阳辐射热和太阳物理作用,不停地进行水的大小循环,引起许多表生地 质作用,对地壳起着巨大改造和建设作用。水的分布状态和海水进退规程的研究,对探 索地球自转速度变化规律具有很大意义。

【生物圈】biosphere地球表层有生命活动的圈层。分布范围:在陆地上深不过百 余米,在海洋中深达10.8公里,上限不超出臭氧层(其实只在78公里的高空以内发 现生物的存在)。据地质学家研究,一般认为地球上的生 物在2025亿年前才开始出现。最近,在非洲南部的前 寒武纪地层中,发现有3132亿年的细菌化石和28 30 亿年的蓝藻化石。它们经漫长的演化过程,由简单到复 杂,由低级到高级,由海洋到陆地,以致占领海洋、陆 地和低层大气的每个角落,形成生物圈。生物一出现便 参与了对岩石圈、大气圈和水圈的改造,人类出现更使 改造速度加快。因而,生物在地质历史时期的成岩、成 矿和成土作用中都起很重要作用;研究生物圈对探讨地 球发展历史也有重要意义。

【大气圈】atmosphere 包围地球外面的一层大气, 即空气。它位于行星际空间和地面之间,是多种气体的 混合体。混合体中各种气体的体积占总体积为:氮 78.09%、氧 20.95%、氩 0.93%、二氧化碳 0.03%、氖 0.0018%,此外还有水气和尘埃微粒等。一般认为,由 以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和氨为主的原始大气转变 成以氮、氧为主的现代大气,是经过生物圈、水圈和地 壳的相互作用,互相促进、逐渐转化而来的。大气的总质量为5.6 x1019克,其中1/4 集中在地面到100公里高度范围内,而且一半集中在10公里高度范围内。其密度和压 力随高度增高而趋于稀薄和降低,并逐渐向星际空间过渡,无明显上界。对大气沿垂直 方向有各种分层法,通常是根据大气中温度和密度随高度垂直分布的特征,划分为对流 层、平流层、中层、热层和外大气层等。主要天气现象多发生在对流层中。所以大气圈 对地球表生地质作用,整个生物界的发育和电讯传播等都有很大影响。

【对流层】troposphere又称对流圈,是大气圈最底部对流运动显著的气层。它与 地表联系最为密切,也受地表影响最大。其厚度随纬度、季节、地形等条件而异,在赤 道上为17公里,两极处为9公里,中纬度处为10.5公里,赤道最厚,两极最薄;夏季 厚,冬季薄;因气温主要来自地面辐射热,所以越高越冷。气温随高度增加几乎直线地 降低,平均每升高100米温度降低0.6°C,称为大气降温率或气温直减率。对流层顶部 的平均气温为-55C,以赤道上空最低。因紧靠地面,受地球引力最大,大气密度也最 大,约占大气圈总质量的79.5%。其主要成分的含量是:氮75.51%,氧23.01%,氩 1. 28%,二氧化碳0.04%,集中了大气中绝大部分的水气,成为一切天气现象的活动 场所。密度随高度增加而减小,大致在5500米处,气压降低一半。由于地面各处受太 阳热辐射能、X射线和紫外线的不同影响,造成大气气温、密度、压力等的差异,形成 上升下降的对流,引起风、雨、雪、云等各种天气过程的发生,对表生地质作用有很大 影响。对流层与平流层之间有一过渡层,称为对流层顶,厚约几百米到12公里,层 内自下而上温度略有升高或少有变化。

【平流层】stratosphere 又称平流圈,是从对流层顶至离地面50公里高空的大气 层。其厚度在赤道小于在两极。因大气多平流运动,所以叫平流层(如图)。气温随高 度而增加到0C以上,至50公里达最大值,说明其气温已不受地面热辐射的影响。其 原因是有一层臭氧存在,特别在2035公里范围内臭氧集中、称臭氧层,大量吸收太 阳的紫外辐射热致使气温增高,而且越向上越是增高,上升达几十度,成为高温带,天 然地保护了地表的生物。平流层水蒸汽和尘埃含量稀少,空气较为稳定,所以天气现象 较少。

【臭氧层】ozone layer平流层中臭氧集中的层次。其浓度集中最大部分为2035公里高度,因太阳紫外线的光化作用所致。太阳辐射的紫外线绝大部分被该层吸收, 使空气变成高温带,并天然地保护了地表生物。该层虽然臭氧集中,但其含量仅占同高 度空气体积的1/10万以下,同时臭氧含量还随纬度、季节和天气等变化而影响。臭氧 层中臭氧的含量随太阳质子事件和宇宙线强度变化而变化。它的数量的减少会增加地表 紫外线含量,对某些种类的生物造成危害,亦会对全球性气候产生一定影响。

【电离层】ionosphere又称游离层、电离圈。是具有电离现象的气层。其密度只 有地表大气的1/100万。是在太阳的紫外线和宇宙线作用下,稀薄的大气分子吸收能量 而分离为正离子和自由电子,形成了几层扩射率与一般大气不同的气层。它们的高度约 在501000公里以上,电离密度较高的几层约离地面80500公里;近地面的叫D层, 较高的叫E、F等层,但它们的高度和电离程度常在变化,当短波无线电波到达某一层 时(一般日间为卩层,夜间为K层)发生折射,然后送回地面,从而能完成远距离短 波无线电通信。最近发现在两个高度处电离化集中成层,即U0140公里(称K层) 和350400公里(称&层)。在地磁高纬度区由于电离化离子微粒强烈作用而形成极 光,最高可达1000公里以上。电离层由太阳辐射造成,随太阳照射变化而变化,其高 度和浓度昼夜四季不同,稳定性与太阳活动有关,当太阳辐射微粒流到达大气圈时,往 往破坏了电离层的&层的正常状态,使短波无线电通讯受到干扰甚至中断,可持续数 日,影响很大。这种现象称电离层暴。

【游离层】ionosphere即“电离层”。

【电离层暴】ionospheric storm太阳辐射微粒流干扰电离层正常状态的现象。电 离层爆可持续数日,对短波无线电传播有很大影响,详见“电离层”。

【中层】 mesosphere又称中圈。为平流层顶以上到8090公里高度的大气层。空 气极其稀薄,温度随高度增高而降低,可达-90°C

【热层】thermosphere又称热圈。中层顶以上到高约500公里的大气层。开始温 度随高度增高而迅速升高,到某一高度以上,温度随高度的变化便不甚明显。由于太阳 紫外辐射被热层空气(主要是氧分子)大量吸收,而使此层加热,所以称之为热层。 在高空100公里以上,温度猛增,而且夜间和白天的温度相差很大;白天温度高达 1700C,夜间降到400C。这一温度的变化是由于稀薄气体的质点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形 成的。这些气体质点对太阳热反映灵敏,所以昼夜温差很大。

【极光】aurora经常出现于地磁极附近地区上空大气中的彩色发光现象。一般 呈带状、幕状,形状有时稳定,有时有连续变化。极光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来自太阳活动 区的带电高能粒子流,使地球高层大气中的分子或原子受到激发或电离而产生的。由于 地磁场的作用,这些高能粒子转向极区。显然极光的出现与太阳活动有关。

【气辉】airglow地球高层大气的一种微弱的发光现象。气辉是由太阳电磁辐射激 发地球高层大气中某些成分,引起的发射或散射过程形成的。气辉很暗,其强度峰值在 距离地面100160公里的高空。气辉与太阳活动关系不大,且有季节性和周期性变化。 气辉与极光二者的光谱特征不同,表明它们的发射机制不同。

【外大气层】 outer atmosphere又称外大气圈、扩散层。是热层顶上的大气最外 层。此层空气极为稀薄,性质与电离层相似,只是高度更大,与行星际空间逐渐过渡。 多为带电粒子组成,其运动受地球磁力线所控制,所以又称磁力圈。上部界限在地磁极 附近较低,近磁亦道上空在向太阳一侧约有9 10个地球半径高。其高度受太阳磁场影 响而有变化。磁力线能截留星际或低层大气中进入的带电微粒,并影响其运动,空气微 粒也只能在这一层边缘磁力软弱部分渗漏出去。磁力圈以外为星际空间。

【扩散层】 dispersion layer即“外大气层”。 【磁层】 magnetosphere 在太阳风的作用下,地球 磁场被局限在一定范围内,这个范围称为磁层。在日地

联心线的向阳一侧,磁层顶距地心约为10个地球半径; 当太阳激烈活动时,则磁层顶被突然增强的太阳风压缩

为6—1个地球半径。在日地联心线背阳广侧,磁层形成一个圆柱状的长尾,即磁尾, 圆柱半径约20个地球半径,其长度至少有几百个地球半径。遥远看去,磁层好象彗星 一样。

【地球辐射带】 radiation belts of theearth地磁场俘获的带电粒子带。辐射带内的带 电粒子是太阳风、宇宙线与地球高层大气相互作用产生的高能粒子。它们在地磁场的作 用下,沿磁力线作螺旋运动;并不断地辐射出电磁波。1958年范爱伦分析人造地球卫 星探测的资料,于1959年证实它的存在,故又称范爱伦带。地球辐射带在地球磁层以 内,只存在一定磁纬地区上空;在南北磁极及高磁纬地区上空则未见到。辐射带分为 内、外两部分,内带高度约12个地球半径之间,东西半球不对称。外辐射带高度在 34个地球半径之间。带的界限并不明显。辐射带的范围和形状受地磁场的制约,并 和太阳活动有关,在朝太阳的方向,被太阳风压缩,辐射带中的带电粒子数也同地磁场 和太阳活动的变化有关。

【地冕】 geocorona terrestrial corona 在月球上用远紫外线照相摄谱仪所摄得地 球的外大气层(离地面几千公里高空的稀薄大气层)受太阳粒子轰击诱起电子激发而 放出波长1216A左右的超紫外辐射引起感光之低密度气晕,叫做地冕。地冕可扩展到6 万公里高空。图中明亮的新月形区主要是由原子氧和分子氮激发而生的白昼气辉,叫内 地冕;其外的灰白色带为漫射辉光氢之激发气体,叫外地冕;右下方在地球黑夜一侧的 弓形浅色条纹为南磁极上空之极光活动效应。

【地球年龄】 age of Earth 地球作为太阳系的独立行 星,它形成于46亿年前。地球在形成前是处于类似于星际.

空间星云物质的气体状态,原始气体的物质分异成液体和气g`_ _ 体相,又进一步分异成固体。在聚集过程中重元素向中心聚 集,轻元素向地球表层聚集,部分气体逃逸到空间中去,最 后形成一个固体地壳。把这个时间作为地球的地质历史开始的时间。根据地球上最老的 陨石、月岩的同位素年龄测定结果表明地球形成的时间约在46亿年前。

【地球化学成分】 chemical constitution of the Earth 地球各部分所含化学元素或 物质的种类及其存在的相对量。它主要根据地质、地球物理和陨石等方面的资料推算得 出,通常用百分比表示。地壳的化学成分由地球外表岩石的化学成分的分析结果,直接 求得:氧 46. 8%、硅 27. 2%、铝 8. 7%、铁 5. 06%、钙 3. 6%、钠 2. 6%、钾 2. 6%、镁2. 08%,其他1. 26%。地壳下部物质成分是根据地球物理和陨石资料推测 的,因为地球密度随深度而增加。作为天体之一的陨石,可能是具有与地球相似的同心 环带构造的行星的碎块,两者平均化学成分应当接近,可认为铁陨石类似地核,石铁陨 石类似地核外部,球粒陨石相当于地幔,而无球粒陨石与地壳化学成分接近。按重量百 分此计算的固体地球的平均化学成分为;铁34. 6%、氧29. 5%、硅15. 2%、镁12. 7%、镍 2. 4%、硫 1. 9%、钙 1. 1%、铅 1. 1%、钠 0. 57%、铬 0. 26%、锰 0. 22%、钴 0. 13%、磷 0. 10%、钾 0. 07%、钛 0. 05%、其他 0. 1%

地质作用

【地质作用】 geologic process 促使组成地壳的物质成分、构造和表面形态等不 断变化和发展的各种作用,统称地质作用。地质作用是地质动力引起的。产生地质动力 的能源来自太阳辐射、日月引力、地球转动,重力和放射性元素蜕变等等。根据发生作 用的主要部位,可分为内动力地质作用和外动力地质作用两个基本类型。它们彼此间既 互相排斥和互相对立,又互相联系和互相依存,这种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推动着地质 作用的进行,也推动着地壳的运动和发展。

【内营力】 endogenic forceinternal agency 由地球内部产生改变地表形态、岩石 特征的力量。如火山作用引起的岩浆侵入和火山喷发;地壳运动造成的地表隆起、拗陷 和断裂等。

【内动力地质作用】 endogenio process又称内营力地质作用或内生地质作用。指 由于地球自转、重力和放射性元素蜕变等能量在地壳深处产生的动力对地球内部及地表 的作用称内动力地质作用。如构造运动、岩浆活动、地震及变质作用等。它不仅使地壳 内部构造复杂化,还加大地表的起伏和高差。

【内生地质作用】 endogenic geologtc process 内云力力地质作用。 【夕卜营力】 exogenic forceexternal agency 由地球外部产生的改变地表形态、岩 石特征之力量,如风化,重力崩塌、侵蚀、搬运及堆积作用等。

【动力地质作用】 exogenic process 又称外营力地质作用、或表生地质作用。大 气、水和生物在太阳辐射能、重力能和日月引力等的影响下产生的动力对地壳表层所进 行的各种作用,统称为外动力地质作用。具体表现为风化、剥蚀、搬运、沉积和成岩作 用等等。它缩小地表的起伏和夷平地表的高差。

【表生地质作用】 exogenic geologtc process 艮口夕卜云力力地质作用。 【地外营力】 extraterrestrial process 地球以外的天体或其它力量作用于地壳表面 引起地表形态之改变的力量。如陨石坠落在地面撞击形成的陨石坑等地貌。

【风化作用】 weathering地球和宇宙间、地壳表层与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之间 物质与能量转化的表现形式。风化作用是在大气条 件下,岩石的物理性状和化学成分发生变化的作 用。作用的营力有太阳辐射、水、气体和生物。按 岩石风化的性质分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两种基本类 型。在岩石风化过程中,这两类风化通常是同时进 行,而且往往是互相影响、又互相促进的。不过在 不同气候条件下常常是以某种风化类型为主导。风 化作用是岩石建筑物和某些摩崖石刻被破坏的重要 原因。图示湖北巴东二叠系灰岩沿节理风化而形成 的风化地貌。

风化作只

【物理风化】 physical weathering 又称机械风化。地

表岩石受太阳辐射能大小的影响,发生冷热、干湿或冻融的 长期反复交替,使组成岩石的颗粒物质之间的连结遭到破 坏,量变的结果由大变小,由粗变细,以至于成为松散破碎 状态。随着机械破碎程度的加强,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也相 应发生变化,如岩石孔隙度、表面积相应增大;密度、比重

等相应减小。岩石的物理风化为化学风化的深入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在干热或 干寒的大陆性气候条件下,岩石的物理风化最为显著。物理风化又分为热力风化和冻融 风化等类型。

【热力风化】thermal weathering指岩石因其内部热应力作用而产生的机械破碎。 岩石由于比热较小,导热率较低,组成岩石的矿物热膨胀率各不相同,在太阳辐射热的 影响下,岩石各部分温度升降、体积膨缩不一致,因而在岩石内部产生压应力与张应 力。应力长期交变作用的结果,削弱了矿物颗粒间的连结,而发生破碎。

【冻融风化】 freeze - thaw weathering 曾称融冻风化。冰缘地区气候寒冷,因季 节性的气候改变昼夜的温度变化,岩层的裂隙和孔隙中的水冻、融作用交替进行,造成 地面物质松动和崩解破碎的过程,称冻融风化。这种机械风化作用,主要发生在坚硬岩 层中。

【寒冻风化】 congelifractionfrost weathering 一种物理风化作用。高纬地区和中 纬高山区,气温变化于0°C上下,冰劈作用活跃,致使完整的岩石破坏崩解。其原因是 岩石裂隙、孔隙中水分结冰时所产生的巨大压力。

【寒冻作用】frost action O指基岩在气温有较大的日变差,又有较大的年变差 的条件下,反复发生的机械风化作用。这种作用不一定有水参加,也不一定发生在冰缘 条件下,故与冻融风化的含义有一定的差别。

【冻融作用】 freeze - thaw action艮口 “寒冻作用”。

【化学风化】 chemical weathering在大气条件下岩石受水或水溶液的化学作用影 响下发生的破坏作用。化学风化不仅使岩石破碎,还使岩石的矿物成分、化学成分发生 变化,产生新矿物。由于岩石性质及参与化学风化的物质成分不同,风化的方式也不 同,主要有溶解、水化、水解、氧化和碳酸化等几种方式。如在湿热气候条件下花岗岩 中的正长石在水解的作用下经过脱碱去硅、吸水、先变成高岭石,高岭石进一步水解变 为铝矾土。其分解过程是:

4K〔 AlSi308+nH20#4K0H+ (正长石)+ 8Si02+Al4〔 Si40l5( 0H)> + (高岭石)

Al#〔 Si4O10( 0H)8 +nH20 (高岭石) 2A1203 ‘ nH20 +4Si02 +4H20 + + (铝矾土)

正长石水解转化为高岭石和铝矾土的过程,是长期由量变到质变的结果,它反映着 两次质的飞跃。岩石在化学风化的同时,通常伴随进一步的物理风化。二者是相互促进 的。在炎热而潮湿的气候条件下,岩石化学风化最为显著。

【生物风化】 biological weathering生物对于岩石的破坏作用。生物作用于岩石的 破坏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机械破坏,如生长在岩石裂隙中植物根系的长大对岩石所施加 的压力,促使裂隙扩大以致崩解的机械破坏作用;一种是化学破坏,如生物新陈代谢分 泌出的有机酸或生物的遗体腐烂后分解产生的有机酸都可能腐蚀岩石,对岩石进行分解 和破坏。此外,人类的活动在岩石的风化中也起着一定的作用。

【球状风化】spheroidal weathering 岩石呈圆球状,由表及里、层层风化剥离的 现象。它主要发生在花岗岩、辉绿岩以及某些砂岩中。

不同方向的裂隙切割岩体,水、气体及各种微生物等沿裂隙系统侵. 入,结果产生由表及里,层层风化剥离,裂隙交汇处岩块的面积较大, 风化作用的强度和深度相对也大,岩块内部未受风化的部分便呈现球形, 因此称作球状风化。球状风化的风化碎屑物质被剥离以后,残留的球形 岩块称为石蛋。

【差异风化】 differential weathering 又称选择风化。在地面出露

的、同时存在的抗风化性能不同的岩石,因风化、剥蚀程度的不同,在 形态上表现出凹凸不平或参差不齐的现象。如北京市昌平县的龙山地区, 震旦系岩层中抗风化性强的石英岩形成凸起的山脊,而抗风化性弱的页 岩则形成低凹的山鞍,构成差异风化现象十分明显的参差不齐的地貌。 水平岩层由于岩性不均一,受差异风化作用后垂直方向上形成参差不齐的地貌。

【选择风化】 selective weathering 即“差异风化”。

【差别风化】 differential weathering 即“差异风化”。

【风化作用阶段】 weathering stage岩石风化可分为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实际 上它们并不是单独进行的,只不过在不同的自然条件下,以这种或那种风化作用为主。 在潮湿而炎热的气候条件下,岩石风化具显著的阶段性:初期阶段,岩石以机械破碎为 主的物理风化阶段,并有轻度化学分解。第二阶段,岩石以分解为主的化学风化阶段, 伴随进一步的物理风化,这一阶段又分:①化学风化早期(富钙化阶段),此阶段硫化 矿物受到氧化而变为硫酸盐,并形成次生碳酸盐矿物。②化学风化中期(富硅铝化阶 段),此阶段硅酸盐及铝硅酸盐矿物分解而形成粘土矿物。⑧化学风化晚期(富铝化阶 段),此阶段硅酸盐矿物完全分解,使铁和铝变成水氧化物(如氢氧化铁和氢氧化铝 等)而残留下来。

【元素迁移系列】 sequence of migration of elements 在风化过程中化学元素迁移能 力的强弱序次。其原因主要取决于元素本身的性质(如各元素原子的结构)和外界的 条件(如介质的pH值和氧化、还原条件),现就各元素迁移能力的强弱依序列表如下:

风化壳剖面图

元素迁移的系列

类型

成分

1.最易迁移的元素

2.易迁移的元素

3.可迁移的元素

4.惰性(略可迁移)的元素

Cl、 ( Bt、 I) S CO、Na、Mg、K SiO=、P、Mn Fe、Al、Ti

【风化壳】 weatheringcrust residuum地壳基岩被风化的表层

地壳表层岩石在风化作用下,遭受破坏,在原地形成松散堆积物。一 般包括弱风化带、强风化带、残积层、残积土等。由于在同气候条件 下,风化作用的因素、方式、强度以及原始母岩的性质各有差异,风 化壳沿垂直方向常形成不同成分和结构的多层残积物层。层与层之间 的界面一般呈不明显的过渡关系,但每一层又都具有一定特征,反映 了当时物理、化学和生物等作用的特点,表示在一定气候条件下、风 化作用一定发展阶段的产物。风化壳的厚度,因上述条件的不同而有 较大的差异,有的厚达数十米,有的地区则很薄。风化壳按其物质成 分可划分为岩屑型、碳酸盐型及硫酸盐型、硅铝粘土型及砖红土型等。 根据不同地质构造发育的关系,又可分为面型、线型、岩溶型和复合型等。

【古风化壳】 paleocrust of weathering风化壳形成后,被后来的堆积物质所掩盖, 或者被抬高到某一地形高度,避免了强烈的剥蚀作用,其被保留下来的部分称古风化

壳。

【风化壳类型】types of crust of weathering 由于岩石性质的不同和自然条件的差 异,所形成的风化壳的类型很复杂。一般说来,风化壳的形成通常和风化阶段相对应。 风化壳各类型之间也和风化阶段一样是依次相接的。

(见表)

风化作用阶段

风化壳类型

1.机械破碎阶段

机械风化壳

2.富钙化阶段

碳酸盐风化壳

3.富硅铝化阶段

高岭土型风化壳

4.富铝化阶段

砖红土型风化壳

这些不同类型风化壳在自然界中的存在,既具有时间上发展的规律性,也具有空间 上分布的规律性。如砖红土型风化壳主要发育在潮湿炎热的气候条件下。

【机械风化壳】 mechanical residuum 又称岩屑型风化壳。物理风化作用的产物, 母岩仅经风化破碎,岩石矿物的化学成分未发生改变。风化壳由岩屑构成,上细下粗, 与下伏基岩呈过渡关系。机械风化壳主要分布于寒冷气候区。

【碳酸盐型风化壳置】 residuum of carbonate type化学风化作用开始阶段形成的 风化壳。地表岩石因碳酸化作用,钾、钠、钙、镁等从矿物中析出,并形成碳酸盐。此 类风化壳多发育于荒漠带及草原带,其厚度一般不大,多呈黄色、黄灰色。

【高岭土型风化壳】 residuum of kaolin type又称硅铝粘土型风化壳。地表岩石经 受强烈的化学风化作用,钾、钠、钙、镁等元素全部析出,硅也大量迁移,硅酸盐、铝 硅酸盐矿物分解成高岭石、蒙脱石等粘土矿物。风化壳呈褐色、灰色、灰绿色,厚度可 达数十米,主要发育于温湿气候带。

【砖红土型风化壳】 residuum of laterite type 地表岩石饱经化学风化作用,能迁 移的元素均已析出,硅酸盐矿物也被分解,因富含铁质,风化壳呈红色故名。这类风化 壳的厚度可达数百米,主要分布于湿热气候区。

【矿物稳定性】 mineral stability 广义的矿物稳定性,是指一定热动力条件下形 成的矿物,在热动力条件变化的一定范围内,能保持稳定的性质。一般的矿物稳定性, 是指矿物的抗风化性能,就是造岩矿物在风化带中的稳定性,也就是各种造岩矿物,在 风化过程中,风化速度及风化程度之差异性。矿物稳定性决定于两个因素,即矿物的物 理、化学性质(如化学成分、晶体结构及硬度、解理等物理性质),以及其所处的风化 条件(主要是气候条件)。造岩矿物中以铁镁质矿物稳定性差,长英质矿物稳定性强。

【剥蚀作用】 denudation O是组成地壳的物质受风力、地面流水、地下水、冰 川、湖泊、海洋和生物等各种外动力地质作用的破坏和搬运等作用的总称。剥蚀作用在 破坏组成地壳的物质的同时,也改变着地表的基本形态。由剥蚀形成的地貌称剥蚀地 貌,其中剥蚀成的近似平坦的地面,称为剥蚀面。剥蚀作用一词比侵蚀作用的含义为 广。©从词源上说,剥蚀的含义是:通过侵蚀作用将基岩或某一指定岩层上面的覆盖物 质去掉而揭露或裸露出来。这是此词原义,常兼有灾变的意义,如“大剥蚀”(Great Denudation)便是指世界大洪水的结果而言的。

【侵蚀作用】 erosionerosion acticn地表岩石和土壤等物质受到自然作用力而发

生松散、溶解和破坏,而且从原地搬运到他处的现象, 是许多作用的总和。在自然界这些作用包括风化作用、 溶蚀作用、磨蚀作用和搬运作用等,但是,整体坡移不 属于侵蚀作用。一般来说,侵蚀作用主要是指陆地岩石、 土壤的机械破坏,以及被破坏的物质(如土壤等)被流 水(包括降雨)、波浪、海流(包括潮汐)、冰川或风力

等等破坏和运移。此词有时也不含搬运作用和风化作用,而剥蚀作用则常含有这一意 义。

【陵夷作用】degradation又称陵削作用。O地球表面由于风化、侵蚀等等自然 作用使之逐渐剥蚀的总的降低趋势,如由于河道的加深而导致的地面降低。此词的涵义 中含有搬运作用,有时用作剥蚀作用的同义词,或用作剥蚀作用的结果。©由于河流下 切或垂直侵蚀的结果,使河床达到一个均一的坡度。此义较少使用。陵夷与剥蚀的区别 在于:剥蚀是作用的过程,而陵夷是作用的结果。戴维斯(Davis1909 )认为剥蚀是 地貌发育旋□早期阶段的积极的作用过程,而陵夷则是在旋□后期的漫长时期内缓慢进 行的。

【陵削作用】degradation即“陵夷作用”。

【加积作用】 aggradation松散沉积物在地表低洼的地方沉积,从而对地表起填 充的作用。加积作用一般是在气候干旱条件下的河床中,当松散沉积来源丰富,河流在 搬运过程中,又无力把它全部搬走,因而就有一部分沉积下来,不断填高了河床。

【均夷作用】gradation通过侵蚀、搬运或沉积等作用,将一个地区的地表的高 处降低,低处填积,使之达到一个均一的(或接近均一的)坡度的作用;特别是指使

个河床达到均一的坡降,使河中的水流恰好能把输入其中的物质搬运开去。 【夷平作用】planation是各种外力地质作用对起伏不平的地表进行侵蚀、剥蚀、 风蚀、刨蚀、溶蚀、浪蚀和堆积而促使地表逐渐平坦化过程的总称。地壳升降运动和夷 平作用是对立统一的过程,升降增加地表高差,夷平则减小地表高差。在地壳稳定的条 件下夷平作用可使地表形成相当平坦的夷平面。

【常态侵蚀】 normal erosion 戴维斯在论述其 地貌发育理想模式——侵蚀轮回时,特指流水侵蚀

称为常态侵蚀,而其它侵蚀,如冰、风,海水…… 则称为非常态侵蚀。

【河流地质作用】 fluvial process geologic process of rivers 河 流的侵蚀、搬运与堆积作用的统称。是外动力地质作用比较普遍的

种类型。在地层中常常保存有古河流地质作

用的遗迹。现代河流地质作用可以在地表现场

直接观察,也可以通过模拟实验进行分析研究。

【暂时性流水作用】 temporary torrent非经

常性的流水对地面的作用。例如坡地上的片状

侵蚀和线状侵蚀即属这种作用,以干旱半干旱

地区这种作用最为显著。这种流水每每具有突

发性或间歇性的特点。

【片状侵蚀】 sheet erosion 又称面状侵蚀。

上的土层被坡面径流或片状水流洗刷或冲走的过程。华 北山区的片状侵蚀表现为鳞片状剥蚀。

【线状侵蚀】 linear erosiongully erosion 又称沟 蚀。地坡上的土层受线状流水侵蚀或地面成股径流冲刷 形成的各种大小不同侵蚀沟的过程。常见的侵蚀沟有纹: 沟、细沟、切沟和冲沟等等。

【向源侵蚀】 retrogressive erosion headwater erosion headward erSion 又禾尔溯源

侵蚀。河流下切侵蚀作用引起河流向,源头的侵蚀,使源头向河间地不断扩展伸长的现 象,从河口开始逐渐向上游扩展的深切侵蚀的现象;河流各个跌水向上游推移现象 (亦称后退)都称向源侵蚀。

【溯源侵蚀】 retrogressive erosion g口“向源侵蚀”。

【向源堆积】 retrogressive accumulation 河流自河口逐渐向河源的堆积作用。即 从下游逐渐向上游发展的堆积作用。主要因为侵蚀基准面的上升或河口外延,使河床比 降减缓,河流夹沙能力减低所致。

【溯源堆积】 retrogressive accumulation S卩“向源堆积”。

【下切作用】 down-cutting流水对河床垂向的侵蚀切割作用。河流上游来沙量 小于夹沙力时,则水流垂向侵蚀切割作用强,使河床高程逐渐降低。随着河流水量的增 多动能增强、或新构造抬升都会加强流水的下切作用。

【侧蚀作用】lateral erosion又称旁蚀作用。指流水对河岸的侵蚀作用。由于横 向输沙的不平衡,水流不断地冲刷河岸,河岸就不断后退,例如由于弯道环流的作用, 引起凹岸冲刷凸岸堆积。这种凹岸冲刷作用即侧蚀作用。 【旁蚀作用】lateral erosion 即“侧蚀作用”。

【地球自转偏转力】 deflecting force of Earth rotation 又称科里奥利力。沿地球表

面运动的物体的一种惰力,是地球自转时处在不同纬度的不同线速度引起的。地球自转 偏转力A =2 • v • ! • sinφv为物体运动速度;ω为地球旋转的角速度,φ为测点所处的 地理纬度。由于赤道是纬度的起点,φ等于零,故赤道处的偏转力也等于零。自赤道向 两极偏转力逐渐增大,因此在南北两半球不同纬度带运动的物体,自赤道起始向北或向 南分别偏向于一方。具体反映在北半球自南向北流动的河流冲刷右岸,南半球自北向南 流动的河流冲刷左岸,这就是地球上南北流向河流的河谷不对称的原因。这种力对运动 着的气体和固体也起着同样的作用。

【科里奥利力】 Coriolis’ force 即“地球自转偏转力”。

【搬运作用】transportation风化、剥蚀后的碎屑、胶体、分子或离子等不同状态

的物质,随着各种地质外动力以推移、跃移、悬移或溶液运移等 方式转移到他处的过程称为搬运作用。在搬运过程中各种物质经 受着不断的改造和分选。

【搬运介质】transportation medium 指地面上风化、剥蚀的产物由一地被搬运到

它处时,起着搬运作用的各种物质。如流水、风、冰川、地下水、波浪等都称为搬运介 质。

【推移】traction泥沙在水中或气下(指大气层近地面部分)运动时,沿地面被 水力或风力推动,以滑动和滚动向前移动的方式,称为推移。处于推移状态下的物质称 推移质。

【跃移】saltation泥沙在水中或气下(大气层近地面部分)运动时,沿地面以 跳跃方式向前移动的形式。处于跃移状态下的物质称跃移质。

【悬移】 suspension transport 指泥沙在水中或气下(指大 气层近地面部分)运动时,在地面之上以悬浮状态向前移动的 方式。处于悬移状态下的物质称悬移质。例如干旱地区的尘暴 就是一种悬移现象。

【沉积作用】 depositionsedimentation 被搬运的物质由

于搬运介质的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呈有规律的堆积现象。沉积作用可分为大陆的和海

洋的两大类。大陆沉积作用按介质的不同有风、地面流 水、地下水、冰川和湖沼等的沉积类型;海洋中因为能 够大量接纳由各种外力地质作用搬运来的物质,同时海 底剥蚀作用的相对减弱,故沉积作用非常育发。大陆或 海洋中由生物遗体或生物分泌物质堆积而成的沉积称为 生物沉积。此外,按沉积作用的方式还可分为机械的、 化学的和生物的三种类型。

【沙浪运动】 movement of sandwave 在以冲积作用 为主的河床上,由于水流强度和输沙强度的变化,泥沙 颗粒常呈不同形式的规律运动,随着水流强度的增加, 平整的河床中逐渐出现沙纹、沙波、沙垄及成层运动等 现象称为沙浪运动。沉积岩中的水平层理及斜层理的形 成与沙浪运动有密切关系。

【海蚀作用】 sea erosionmarine erosion波浪、潮汐、海流并包括海水本身对海

岸进行的机械的、化学和生物的破坏作用的总称。其中,波浪对海岸的冲刷称浪蚀作 用。波浪及其中所夹带的固体物质、对岸边进行的冲击与磨削称磨蚀作用。这些都是塑 造海蚀地貌的主要动力。

【激浪】surf又称破浪、拍岸浪。是海浪向岸边传播时,由于水深逐渐变浅, 波峰向海岸方向倾倒破碎所成的碎浪。在海岸陡峻处,前进的波峰在岸边遇到阻碍而破 碎时,产生巨大压力,最大可达数十吨/平方米以上,有很大的破坏作用。海岸平缓处, 波浪在距海岸一定距离处破碎形成片状的水流称激浪流。向岸腾越的激浪流称进流 (往流)向海回流的称退流(返流)。与海岸斜交的斜向波浪则形成前进方向与海岸线 平行的激浪流,又称海岸浪流。激浪和激浪流是形成海蚀地貌和海积地貌的主要动力。

【破浪】 surfbreaker即“激浪”。 【拍岸浪】breaker即“激浪”。

【浪蚀作用】 wave erosion 海岸带的波浪对岸边的冲刷作用。

【沿岸沉积物流】longshore driftlittoral drift沿海岸带与海岸平行或大致平行移

动的砾石流或泥沙流。它是沿海岸带碎屑物质在定向风暴影响下长期激浪流作用下形成 的。它沿海岸移动的速度取决于它们颗粒的大小,激浪流的强度,以及激浪流与海岸的 交角。颗粒愈大,运动的速度越慢。激浪流越强,搬运越有力。激浪流与海岸交角在 45°左右时,颗粒运动的速度最快。沿岸沉积物流的宽度取决于粒径大小;砾石质的最 窄,约为十米;沙质的较宽,约数百米至12公里;淤泥质的最宽,可达十多公里。 沿岸沉积物流的长度一般是几公里到几十公里。沿岸物质移动最活陕酌地区大致在水深 4米左右的地方。沿岸沉积物流一般多发生在比较平直的海岸带。

【砾石流】 gravel flowshingle drift砾石质的沉积物流。见“沿岸沉积物流”。

【沙流】sand drift ©沙质的沉积物流。见“沿岸沉积物流”。®海岸或沙漠由 于风力搬运所形成的沙流现象。©在某些障碍物(岩石、灌木丛)的背风面所积累的 沙堆。

【淤泥流】 mud flowmud drift; O淤泥质的沉积物流。见“沿岸沉积物流”。 ©细粒土体的块体运动,在运动时含有大量流体物质。

【重力地质作用】 gravitational process 又称负荷地质作用。即在各种外因诱发 下,地表的岩块和松散土层由于自身的重量而产生的运移、堆积过程,如滑坡等。

负荷地质作用】 load geologic process SP “重力地质作

川 。

【块体运动】 mass movement 在重力作用下岩体或土体沿

斜坡向下的运动。这种运动通常与地表水及地下水的作用有关。 其它运动方式有:滚动、流动、蠕动等。如运动速度快的有山 崩、塌岸、滑坡等;运动速度慢的有岩屑蠕动、融冻泥流等。

各种岩体或土体的运动与岩石、土壤的边坡稳定性等物理性质密切相关。这些是工 程建设中应进行长期观测和研究的课题。

【山崩】landsliderockfall坡地上的岩石土壤呈块体沿斜坡向下突然崩落的一 种现象。山崩有的是地震造成的,有的是某种外力的震动或破坏使坡地失去均衡造成 的,还有些可能是雨水大量渗入,使坡地岩土负荷过重和遭受潜蚀造成的。

【塌岸】 bank slump河岸、海岸、湖岸或水库库岸,在河水、海水,湖水或库 水的掏蚀或地下水潜蚀等的作用影响下,岩土呈块体坍塌的一种现象。有些是不合理的 人工挖掘岸坡,使岩土失去均衡造成的。

【雪崩】 snow avalancheavalanche 一定厚度的山坡积雪,在重力和雪融水的作 用下失去平衡而产生大量积雪向下倾泻的现象。雪崩冲击空气产生气浪,有巨大冲击 力,常对高山道路、村落造成危害。

【土屑蠕动】 soil creepcreeping of soil又称土屑潜动。是斜坡上的碎屑或土壤

颗粒在重力作用下,发生顺坡向下的缓慢蠕动。这种运动表现为颗粒间相对的微小位 移,使斜坡上的各种物体发生变形,如电线杆歪斜、树干弯曲等,土屑蠕动在寒带、温 带或热带地区由不同原因皆可造成。

【撒落作用】dispersion重力地质作用的一种型式。指山坡上 的岩屑在重力作用下,沿山坡向下滚动位移的运动过程。

【崩塌作用】eboulement重力地质作用的一种型式。指山坡 上的岩石,经风化剥蚀、地震,人类活动等因素影响下,岩块在自 身重力作用下,整块地突然向下移动的过程。按其运动方式可分为 滚落和坠落两亚类。

【蠕动】creep又称潜移、潜动。地表土石层在重力作用下 长期缓慢向下移动的过程。其移动体与基座之间无明显界面,无论 形变量和移动量均属渐变过渡关系。蠕动速率每年不过数毫米至数 厘米。

【潜移】 即“蠕动”。

【风的地质作用】 wind action 风和风沙对地表的吹蚀、磨蚀和沉积的作用。这 种作用特别在干燥区最为显著。含沙的风主要集中在近地表进行吹蚀和磨蚀,使地面形 成起伏不平的风蚀形态。风沙在地面上移动,一旦受阻就开始沉积,形成各种风积形 态,形成各种类型的沙丘。风蚀区和风积区是紧密相邻的,风成沙一般来源于相邻的风 蚀区。呈条带状分布的风积沙丘常是附近古河道中的冲积沙,被风改造堆积而成。我国 北方尘土主要来源于西北干燥荒漠区。风成沙特点是,颗粒均匀、分选最好、磨圆程度 高、表面有撞击麻点,砾石因细沙磨蚀常成表面光滑的棱石。风沙常给农田、道路带来 不利影响。

【风蚀作用】 wind abrasion 风力对地表岩土的

破坏作用。它包括风直接的吹蚀作用和风沙的磨蚀作 用,这两种作用彼此相辅相成。风蚀作用的强度取决于 风速和地表物质结构及地形状况。风蚀作用以近地面 30厘米高度内最强烈,许多风蚀微地貌(如石蘑菇) 都表现了这个特点。

【吹蚀作用】 deflation 由于风的吹刮,将大量 物质搬运移去的作用,多见于干燥和缺乏植物的地区, 如沙漠、海滩、湖岸以及干涸的河床、湖底等。吹蚀作用形成的地貌景观有吹蚀盆地、 戈壁、风蚀垅槽(即雅丹)等。

【磨蚀作用】abrasion ©风利用所挟带的沙、石吹过地表时,对软弱岩石的磨损 和破坏作用。常可形成很多奇特的微地貌,如风蚀穴、风蚀壁龛、风蚀塔等;还可以产 生多种形态的风棱石等;©海岸、河岸及湖岸的水体波浪及其中所夹带的沙、砾等,对 岸边进行的冲击与磨削作用。

【风积作用】 wind deposition风的堆积过程。在风力搬运过程中,由于风力本身 和地面结构状况等条件的改变,所携带的沙、砾石等无力继续搬移而停积下来的过程; 风积作用有沉降堆积、停滞堆积和遇阻堆积三种形式。

【岩溶作用】karstification曾称喀斯特作用。是水流对可溶性岩石进行的以化学 作用(溶解与沉淀)为主要特征,并伴随有机械作用(流水浸蚀和沉积,重力崩塌和 堆积)的地质作用。岩溶作用的结果是形成岩溶地貌景观。自然界最普遍而规模最大 的岩溶现象多发生在石灰岩、大理岩、白云岩等碳酸盐类岩石中。主要原因是构成这类 岩石成分的碳酸钙在含有二氧化碳的水的作用下,溶解为钙离子和重碳酸根离子而被水 带走。因而碳酸盐类岩石在特定的地质条件与气候条件下,易于产生大小不一的空洞和 各种形态的岩溶地形。由于温度压力等条件的变化,被溶于水中的钙和重碳酸根离子又 可结合成碳酸钙沉淀,形成各种灰华,可简单用下列方程式表示:

CaC03 +H20 + C02P $%Ca2+ +2HC03 -岩溶原称喀斯特,我 国于1967年改称。

喀斯特(karst ) 一词来源于德文,源于斯拉夫语kras,意指 “荒凉的缺水之地”。典型的喀斯特地区是亚德里亚海东北岸南斯拉 夫境内的石灰岩高原,该地名为喀斯特。

【喀斯特作用】karstifieation即“岩溶作用。 【潜蚀作用】 underground corrosion 土层内部在地下水浸湿和 活动的影响下,使可溶性物质溶解流失,粘土微粒被冲刷带到下部 的过程。潜蚀作用的结果常使土层发生塌陷现象。

【中和作用】 neutralization 酸和碱相遇以后生成盐和水的作 用过程。例如:

Na0H +HCl→NaCl + H20 也就是H+离子和0H_离子结合成水的作用。在地质上亦常包括带正电荷的物质与 带负电荷物质相结合而沉淀下来的作用。如在河流入海的河口区,河水携带之沙粒带正 电,当与海水中带相反电荷之离子相遇,因电性中和而沉淀下来。

【脱水作用】dehydration含水矿物在温度升高或压力增大的影响下失去水份的 作用。例如石膏变为硬石膏,其过程即脱水作用(CaS04 dHW—CaSOA+2H20)。

【溶解作用】 solutiondissolution 一相物质(固态相、液态相或气态相)在另 一相物质(固态相、液态相或气态相)中的分子扩散作用。一般是指气体、液体或固 体物质与另一种液体,形成一种均匀的液态混合物的作用。如风化长石遇水,其中钾 (K+ )或钠(Na+ )成为可溶性的碳酸盐或氯化物水溶液。

【沉淀作用】precipitation由于某种物理或化学作用,使溶液中某种组分浓度增 加,达到饱和而析出矿物的作用。岩盐和石膏就是由于沉淀作用形成的。

【水化作用】hydration又称水合作用。即物质与水相结合的作用。自然界的某 些矿物,遇水以后,摄取部分水成为本身的组成部分,使原来不含水或含水少的矿物, 变为含水或富含水的矿物。例如硬石膏变为石膏(CaS0/ +2^0—CaS0/ *20)。矿 物受水化作用后,常增大体积。

【氧化作用】oxidation金属或矿物与氧化合的作用。例如,金属铁遇到氧化合 变成氧化铁。组成岩石的矿物是否经受过氧化作用,可以从颜色是否发生变化加以鉴 别。例如海绿石经氧化作用后变为褐铁矿,其中二价铁变为三价铁,颜色由绿色变为褐 色。

【水解作用】 hydrolysis —种与中和作用相反的作用。即矿物中加入水引起分解 的化学变化过程。例如Na2C03+H20→2Na+ +HC03 - +0H -,也就是一种离子和水 的离子相结合的作用。例如铁在溶液中被水解:Fe+H20 = Fe ( 0H) +H。自然界中长 石水解时,水分子中的H+置换长石中的碱及碱土元素离子,H +进入结晶格架内而形 成粘土类矿物。

【还原作用】reduction —种与氧化作用相反的作用。即从化合物中去掉氧的作 用,例如赤铁矿(Fe】0;)还原变为磁铁矿(Fe;0/ ),再进一步还原为金属铁(Fe)。 炼铁就是用人工方法把氧化铁还原为金属铁。自然界中还原作用的发生,常与有机质的 存在与微生物的活动有关,如湖沼底部所见之硫化铁结核,就是铁的硫酸盐类受还原作 用造成的。

【吸附作用】absorption固体的表面吸着气体、蒸汽或溶解物质的作用。所有固 体的表面都有这种吸着性能,表面积大的固体,吸附容量较大,通常叫吸附剂,如硅 胶、活性碳以及天然或人工合成的铝硅酸盐。自然界中的例子也很多,如某些沉积铀矿 的生成,就是与磷酸盐胶体及有机质的吸附作用有关。

【胶凝作用】flocculation带正电荷的物质与带负电荷的物质相结合而沉淀的作 用。如在河流入海的河口区,河水中带正电荷的粘粒遇带负电荷的海水离子,因电性中

和而沉淀。

【胶结作用】cementation使松散沉积物胶结在一起成为坚固岩石的作用。常见 的胶结物有硅质的、铁质的、钙质的和泥质的等等。

【沉积分异作用】 sedimentary differentiation 风化产物在形成各种沉积岩的过程 中,物质的化学成分、矿物成分和辞屑物的大小、形状、比重都有明显的分异现象。由 于化学组成的变化而引起的分异现象称为化学沉积分异作用,由于机械作用而产生的分 异现象称为机械分异作用。

【石化作用】lithification O使松散沉积物转变为坚硬岩石的作用。这一过程是 通过沉积物的搬运、分选、沉积、压固、脱水和胶结而实现的。©火山岩浆固结成火成 岩的作用。此义较少应用。

【成岩作用】diagenesis即“石化作用”。

  • 上一篇文章: 自然物理观

  • 下一篇文章: 地质大辞典(五)下部 地球物理勘探 地球化学探矿
  •    
    [注:标题搜索比内容搜索快]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轨道钢承重计算公式及应用[109]

  • 【选型】如何为变频器选取阻值…[82]

  • AIS2023参展厂商名录[343]

  • AGV综合选型[170]

  • APIE 2023第4届亚太国际智能装…[138]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外媒:正在唤醒中国的习近平[305]

  • 中国反伪科学运动背后的CIA黑手…[494]

  • [转载]袁隆平真言:中国最大的…[667]

  • 台专家:当年我们造IDF时 大陆…[572]

  • 旅日华人:中国严重误判日本民…[577]

  •  
     相 关 文 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3 晨光科技        站长:璀璨星辰        页面执行时间:488.28毫秒
    Powered by:MyPower Ver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