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晨光科技 >> 文章 >> 新闻、背景、评论等 >> 综合 >> 正文  
  云南省广电局小区遭拆迁 组巡逻队自卫         
云南省广电局小区遭拆迁 组巡逻队自卫
[ 作者:佚名    转贴自:http://taobao.news.ynet.com/view.jsp?oid=64206364    点击数:115    更新时间:2010/3/25    文章录入:admin ]
[注:本站登载的某些文章并不代表本站支持或反对其观点或肯定其真实性]

 

他们还好,有媒体能够给登出来,还有更多的是禁止刊登,见不到天日的冤屈。

2010/03/19 11:00    来源:南方网  
  
小区里挂着的对联中间的一幅“苦”字,道尽被拆的辛酸。

  南方网3月19日报道 63岁的张玉良正在街上散步,手机铃声响起,来电人提醒他:今天是拆迁第一阶段最后一天。“不管哪一天,我不搬”,说完他“啪”的一声合上手机。


  张玉良居住在云南省广播电视局小区,昆明2008年启动大面积城中村改造后,因紧邻城中村潘家湾小村,这个并非城中村的事业单位小区被“绑架”其中行将拆迁。居住其间为别人维权一辈子的老记者老编辑们,退休之后未能颐养天年,又不得不为保护自己的家园维权抗争。


  政府规定的最后期限是今年7月26日,居民们认为这是在新的拆迁条例出台前的突击拆迁,他们希望新条例能跑过这一天,以期这把“尚方宝剑”保住自己的家园。然而在当地拆迁办工作人员看来,这把“剑”并无多大威力,政府既定工作肯定要推进。


  被“绑架”的单位小区


  云南省广电局小区94号院原本毫不起眼,连的士司机都错过了,看到拆迁的条幅才掉头回来。


  这个小区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建设,后直到1997年才陆续加建完工,20多栋宿舍楼里,居住着云南省广电局及云南省电视台、云南省广播电台603户居民1056人。


  小区原本在一环以外,上世纪80年代周边是成片的稻田,随着昆明这座城市的发展,小区周边相继建起了体育场、昆明一中、昆明医学院附属一医院,小区也进入一环以内。随着时光的流逝,居住其间的人逐渐老去退休,如今大多五十开外,是个典型的老龄社区。


  在院子里的排球场,十来个老年人分成两组,兴致勃勃地打着排球,这本该属于他们的幸福晚年生活,却在今年1月11日,被一份拆迁公告打破。


  从被撕破的拆迁公告上依稀可辨,潘家湾小村改造项目是昆明市政府2008年“城中村”改造重点项目,片区130亩土地上将进行拆迁,计划建起一个包括商业中心、高尚住宅的全新城市社交、文化、时尚、游乐、艺术和生活居住圈。


  身边的潘家湾小村,虽只一墙之隔,但俨然两个世界,94号院的老人们少有涉足。令他们感到匪夷所思的是,94号院及附近的单位小区总面积达百亩,如何被潘家湾这个只有30多亩的小村“绑架”,一并纳入改造的范围。


  龙翔街道办一位拆迁员就此问题告诉南都记者,如果只是改造潘家湾小村,起不到提升整个片区的作用;而如果该院不纳入整体改造,城中村改造的管网布局完成后,94号院将成为孤岛。


  平静因此被打破,院子里的一副对联描述着老新闻工作者如今的惶然:东拆迁西拆迁拆得房价飞涨,左搬家右搬家搬得何处栖身,横批:日子咋过。对联中间是一个硕大的“苦”字,“苦”字两边滴落的墨迹就像斑斑泪水。


  两份截然相反的调查


  拆迁事件频发、拆迁条例的修改让地方政府对强拆有所忌惮,尊重民意至少成为昆明拆迁的形式要件,即使结论并不为居民所接受。


  2008年10月8日,在昆明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拆迁遭至强烈反对之后,副市长陈勇在昆明市政协十一届十一次常委会的汇报中承认:在“城中村”改造重建过程中存在“连片范围过大,一些不需要划进改造范围的公共单位也被连片整合改造”等问题。2008年10月10日,《昆明市城中村改造领导小组文件》明确要求:“涉及整合周边老旧小区的项目,单位不同意改造或住户25%以上反对的不得自行纳入改造范围。”2008年10月16日,昆明市规划局要求“对改造范围内涉及国有土地的单位意见及住户意见,其同意率须达到70%以上”。


  然而,在昆明的大拆迁中,这些政府自己的文件,却形同一纸空文。


  76岁的老记者龙斯猷清楚地记得,自己接受调查是在2009年2月18日晚上8点多钟,有三个人敲门进来说搞民意测验,问了他一些关于昆明建设、城中村改造以及拆迁的看法之后,对方要求他签名。


  那几天,院子里多数居民都接受了这样的调查,龙翔街道办公布本次入户调查结论称,潘家湾小村、新村片区154户农房同意拆迁,支持率达到98%以上,15家公共户单位支持率达到83%左右,达到城中村改造项目启动要求。


  这份结论张贴出来后,引发居民的强烈不满,之后的三天,龙斯猷等一批老人就在小区里组织群众自发签名,表态支持还是不支持。三天的结果是:603户中反对的为463户,占76.7%,如果再加上出租或出差的95户,反对的声音将达到91%。


  在此后的多轮博弈中,这两份调查成为双方争论的焦点。对于对方的结论,双方互不认可,冲突不可避免地发生。


  在一次冲突之后,1月21日,经云南省广电局领导开会协调,广电局局长张德文表态支持城中村改造,但对市区街道三级负责人表示,有必要重新做一次入户调查。


  南都记者以94号院家属的身份,对驻扎在94号院附近广园饭店餐厅的龙翔街道拆迁办进行了一次暗访,一位挂着“筹建办”胸牌的赵姓中年妇女对南都记者称,官方的调查已经足够,对于会议纪要要求的再调查,街道办认为没有必要也不会进行。“政府调查有权威性,调查出来肯定还是这个结果”,她说。


  小区巡逻队“自卫”


  龙斯猷每天习惯性地来到公告栏前看看,这个在民国时期曾跟国民党高官何应钦拍桌子的人,是云南省广播电台首批记者,现在是这个院子里的精神领袖,也是公告栏上的“94号院评论员”。


  1月11日上午,第一份拆迁公告贴进94号院。1月18日,这个有20多年历史的小区首次筹备成立业主委员会,推举出龙斯猷等12个代表,主要责任就是保卫自己的家园。他们还找到了组织,1月21日,通过云南省广电局协调,春节期间暂缓动迁。


  正当住户们以为看到希望时,1月25日上午,龙斯猷从广电局里带回来确切消息,94号院还是要拆迁。他觉得事态严重,一定要将住户发动起来,就在小区里贴出第一张署名大字报。


  当天晚上8点多,进入小区的动迁员与居民发生冲突。在约定的次日下午3点的座谈会上,龙斯猷说这个小区基本是新中国成立前参加革命的老新闻工作者、老工程师,已退休多年,待遇微薄,这些房改房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家园。“现在房价飞涨,凭你们的补贴何处安家?一点房子的优惠都要剥夺,于情何忍,于心何安?”对方不为所动,街道办党工委书记陈永谦承认前期工作有缺陷,向他们表示歉意,但对提出的问题表示要向区里汇报,未答复之前还要继续干。


  即使是同意拆迁希望能以旧换新的年轻人,对于对方开出的补偿条件也不满意。选择回迁的话,面积变小了;接受补偿的话,6000多元/平方米的补偿价太低了。


  条件未能达成,双方的博弈逐步激烈。动迁员开始频繁进入小区。老人们也开始了反击,动迁员被赶出家门,居民还自发组织巡逻队,看到有陌生面孔就上去盘问。小区被街道拆迁办描述成一个“水泼不进,针插不入”的孤岛,而这些老记者、老革命也成为拆迁“钉子户”。


  他们寄望新拆迁条例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副主任、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副所长朱晓阳在这个小院里出生长大,他的父亲朱江自1964年调入广播电台后,除了“文化大革命”期间搬到云南省政府几年,其他的时间都在94号院里度过,直至2009年5月去世。


  朱晓阳最近几年的研究课题就是城中村,在2007年-2009年,他就带着几个学生从社会学的角度在关注深圳、北京和昆明的城中村改造。他对南都记者表示,昆明的城中村改造和拆迁,有类似吴井办事处一带成功的个案,同时也有螺狮湾这样的教训。对自己曾经生活其中的94号院被纳入城中村改造,更令他感到“匪夷所思”。


  城中村改造扩大到事业单位,不只在广电局,就在广电局对面的昆明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所在的片区,同样被圈进棕树营村的改造,在北京奥运会的前一天,几百名老医生、老教授被告知要拆迁,在他们的极力反对下,至今未能拆迁完成。


  在他们的身外,仇和主政昆明后全城大拆迁,拆城中村、拆批发市场、拆立交桥、拆户外广告、拆防盗笼,昆明城内四处大兴土木、热火朝天,有人说这是“十年工程一年完工的大跃进”。


  大拆迁让昆明人失去不少记忆,尚义街花市、北大门美食城、张家营旧货市场,盛行百年的西山马街集市,这些让昆明著名诗人于坚觉得“很好玩”的地方都被拆掉,而有着几十年地方传统,涉及上万商铺的螺狮湾市场的拆除,更是激起强烈反弹,租户上街堵路引发群体性事件。


  朱晓阳专门写了一篇文章,指昆明是在拆迁条例出台前夕搞“突击拆迁”,他给参加今年“两会”的北京大学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分别送去资料,形成提案和建议,希望通过这个平台,能制止“突击拆迁”。


  同样提出反对意见的还有部分云南省政协委员,在政协关于城中村的会议上,不少委员频频开炮:“老百姓拥有100%产权的房屋,为什么却要被逼拆迁?”“为什么开发商买我的房子是开发商定价,开发商卖给我房子还是开发商定价?”


  斗争仍然胜负难分,行将出台的新拆迁条例,也成为94号院寄予希望的法宝,但他们同样担心,条例的出台能否跑得过当地政府规定的最后期限——— 今年7月26日。


  而在政府官员的眼中,姑且不论条例能否这么早出台,即使是出台到执行,还有许多程序要走,显然绝非朝夕之功,而昆明的城市建设已经“等不及了”。“看你像是在政府工作吧,知道政府工作的原则,肯定要按部就班进行”,一个动迁员对记者如是说。


  94号院公告栏的最新一篇评论是关于温家宝总理指出的“让人民活得更有尊严”,一个署名“程赤兵”的“评论员”如是写道:对老百姓来说,什么是幸福和尊严,是春运不必为一张火车票起五更睡半夜,是努力工作有回报,能得到房子,不会被强行赶出家园。


  (本文来源:南方网 )

  • 上一篇文章: 一篇震撼的帖子 这就是人类社会!

  • 下一篇文章: 中国高端人才为何大逃亡?
  •    
    [注:标题搜索比内容搜索快]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TEMP[126]

  • SAE001[93]

  • 高光谱成像基本原理[68]

  • 蒸汽火车解剖图[79]

  • 星球大战死星解剖图集 star wa…[86]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外媒:正在唤醒中国的习近平[340]

  • 中国反伪科学运动背后的CIA黑手…[517]

  • [转载]袁隆平真言:中国最大的…[698]

  • 台专家:当年我们造IDF时 大陆…[591]

  • 旅日华人:中国严重误判日本民…[596]

  •  
     相 关 文 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3 晨光科技        站长:璀璨星辰        页面执行时间:343.75毫秒
    Powered by:MyPower Ver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