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人网讯
9月21日,第五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与会代表受邀实地参观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场馆,据披露这是世博会场馆首次对来宾开放。
2010年上海世博会会馆介绍
(一)国内参展馆部分
中国馆
中国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国家馆居中升起、层叠出挑,成为凝聚中国元素、象征中国精神的雕塑感造型主体——东方之冠;地区馆水平展开,以舒展的平台基座的形态映衬国家馆,成为开放、柔性、亲民、层次丰富的城市广场;二者互为对仗、互相补充,共同组成表达盛世大国主题的统一整体。国家馆、地区馆功能上下分区、造型主从配合,空间以南北向主轴统领,形成壮观的城市空间序列,形成独一无二的标志性建筑群体。
中国馆由建筑面积为2万平方米的国家馆、3万平方米的地区馆以及3000平方米的港澳台馆三部分组成,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
1.香港馆
主题:香港--无限城市,智能城市 特色:“香港馆”占地约600平方米,由本地两位年轻设计师设计。该馆分为3层,馆名为“无限空间”,意念来自香港城市发展的不同层次
“香港政府对参加2010年上海世博会投注入了极大热情,这次香港展馆的主题定为‘无限城市’”,香港特区政府新闻处副处长谭罗南华介绍说。与此主题相呼应,香港馆最终选定的设计创意则是“无限空间”,将主要着力于展现香港所拥有的完善基础设施,四通八达的城市交通,先进的资讯科技设施,资金、货物、资讯的自由流通以及中西多元文化荟粹、可持续发展的优质城市生活等“软”、“硬”元素。
2.澳门馆
主题:澳门--文化交融,和谐体现 特色:澳门馆确定以“玉兔宫灯”方案作为外形设计蓝图。兔子是和谐相容的象征,机灵通达的化身,澳门馆设计灵感来自于古时的兔子灯笼外型
上海世博会澳门馆确定以“玉兔宫灯”方案作为外形设计蓝图。兔子是和谐相容的象征,机灵通达的化身,是古今中外人们乐于运用的吉祥动物,澳门馆的玉兔外型设计灵感来自于华南地区古时的兔子灯笼外型。如果将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比喻成神话中的南天门,那澳门馆就犹如在南天门旁的一只仙兔,与中国馆一起共同迎接世界各方的来宾。
澳门馆“玉兔”外层以双层玻璃薄膜为材料,可以不停地更换颜色,而且外墙也是一个荧光屏,可以展示不同的影像。兔子的头部和尾部是一个气球,可以任意上升或下降,以此吸引参观者。“玉兔”内部由一条螺旋形长斜坡组成,在斜坡两旁设有展示器,由地面直达上层平台。这一条螺旋形长斜坡亦是一个舞台。上海世博会期间,来澳门馆的参观者将发到一只小兔子灯笼。参观者们在螺旋形长斜坡上移动,从外头看,点点灯光连接在一起,会形成一副有趣的画面。“玉兔”内部中心还将设有一个虚拟影像播放空间,使参观者感受到不一样的体验。顶层则将建造一个天幕播放时,人们可以躺着欣赏电影。
澳门馆同样贯彻着环保的理念。馆外层上半部以太阳能板作为能源提供,在内部有一个雨水收集器,用作水的循环再使用。建造时以铁金属为主材料,省掉许多耗水的材料。所有建筑材料都可以循环利用,以此避免污染环境。
3.贵州馆
主题:“醉•美贵州,避暑天堂” 设计理念: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生活更美好。造型亮点:形似“盛装少女” 三个区域:“山水乐舞,生态家园”、“文化千岛,心灵家园”和“网络城市,梦幻家园
风雨桥、苗寨、银饰、山水瀑布……这些极具特色的视觉元素将在2010年化身“盛装少女”——上海世博会贵州馆,展现贵州良好的生态环境,各民族的和谐发展以及未来的贵州形态。贵州馆的主题是“醉﹒美贵州 避暑天堂”。 “醉•美”一词,既取了“醉”、“最”两字的含义和谐音,还隐喻了与世博会有着特殊渊源的贵州物产——茅台酒这一元素;而“天然大空调”的美誉则表明贵州还是宜人、宜居的“避暑天堂”。无论是“醉•美”,还是“避暑”,都是现代城市人对环境和精神的一种向往和追求。
上海世博会贵州馆的设计理念是——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生活更美好。展馆开放大气、结构通透,宛如一位身着盛装的少数民族少女,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多元人文特色,让即使不了解贵州的参观者也能在第一时间就对贵州馆留下深刻的印象。贵州馆的建筑形态将贵州少数民族少女的银质头饰做了大胆的夸张,置于展馆主通道的左右两侧,充分展示了贵州的民俗特色,以及贵州人真诚、恬静、华丽而又朴实的精神状态。放大了的银饰左右摆动,相互撞击,发出叮叮当当的响声,给人聆听音乐般的享受,使展览有动有静、有声有色。环状的风雨桥与银饰连为一体,仿佛是盛装少女的头冠,而大面积的水帘犹如盛装少女的短裙随风摇摆。
之所以将贵州馆形容为“身着盛装的少数民族少女”,还因为在明年上海世博会184天的展览展示过程中,贵州馆内设置了大量的的民俗文艺表演活动。届时,来自贵州的盛装少数民族少女将给观众呈现一场场精美绝伦的视觉盛宴。
茅台飘香演绎“醉﹒美贵州”
在600平方米的展示空间里,贵州馆将在“山水乐舞,生态家园”、“文化千岛,心灵家园”和“网络城市,梦幻家园” 三个区域,分别展示贵州神奇、神秘的自然风貌,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以及贵州现代化的交通架构。
风雨桥回廊连接山水瀑布环绕的万峰林,万峰林山形抽象成贵州民俗特色的牛角状,蕴含自然与人文相互交融的理念。回廊四周流淌着一条美酒河,美酒河由山水瀑布汇聚而成,河水为幕,投射出一幅幅关于贵州龙的绚丽图案。展馆一侧,茅台玉液注入的美酒河与贵州龙在此源源交融,代表着贵州千年来自然和人文的结晶。据展馆负责人透露,虽然茅台酒瓶中流淌出的只是水,但是经过高科技处理,展馆内将会散发出浓浓的茅台酒香。不仅如此,每天前100名进入贵州馆的游客还将品尝到一杯纯正的茅台酒;若您恰好是第1000,2000,3000……千倍整数的参观者,还将获得一瓶茅台酒。
来到展馆中心,是一个多媒体灯光的贵州沙盘,沙盘与背景水幕通过声光电等形成联动。这场主题为“网络城市 梦幻家园”的沙盘表演秀,将充分展现城市发展中的贵州智慧,呼应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主题。
互动体验展现原生态文化
在贵州馆,参观者不仅每天都可以欣赏到丰富多彩的民俗表演,还有机会被邀请与表演者一起唱歌跳舞,体验少数民族歌舞的独特魅力。王富玉介绍说,在贵州馆表演的演员大约有300人,他们都是普通老百姓而非专业演员,因此参观者可以体验到贵州原生态的民族文化生活。
不仅如此,贵州馆还将举行一个名为“我心中的城市”(暂定名称)高科技互动体验活动,参观者通过挑选建筑、绿化、道路等不同的元素来亲手设计城市,描绘关于贵州未来城市的畅想。
此外,贵州省活动周将在世博园区以巡游、广场表演和舞台表演等形式,尽展贵州18个少数民族“活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歌舞,如民族歌舞集锦《多彩贵州》、苗族原生态舞蹈《踩鼓》、彝族原生态舞蹈《阿妹且托》、水族原生态舞蹈《芦笙斗角舞》、布依族舞蹈《饰韵》、侗族大歌《天地人间充满爱》等。
据悉,贵州省还将于明年3月在贵州民族地区西江举办一场和谐城乡互动发展的世博主题论坛,对未来城乡互动发展模式进行探索,展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主题下的和谐城乡互动发展关系。
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河流纵横,湖泊星罗棋布。世界第三大河长江、第五大河黄河,自国土之西发源,浩荡东行6000余公里,注入太平洋。
大江、大河催生、哺育了中国文明。中国人依水而居,垦田耕种,生息繁衍,逐渐形成独特的政治体制、经济模式、哲学思想、科技发明、文学艺术、传统习俗、体育竞技、园林建筑。中国的文明史长达5000年,传承至今。
中国人崇拜水、敬畏水、观察水、思考水、赞美水、亲近水。中国人研究水的特性并利用它来为人类服务,从江河的流动中感悟人生的短暂与永恒。中国人认为水是智慧的象征,可以启发人们做人的道理以及治理国家的方略。
中国馆以“人与水,归复和谐”为主题,面积1200平方米,分五个展出部分。中国馆展示水在中国的历史与现状、水与中国人的生活,进而展示中国的文明。
中国馆 标志
中国馆标志是中国传统的水纹图案与吉祥图案的组合,表示中国人对水的美好感情。
中国馆 吉祥物
金鱼是中国馆的吉祥物。金鱼最早是由中国人从鲫鱼培育而成。在中国,金鱼是平安、幸福的象征。
中国馆 重要活动
1.中国馆日
7月1日为中国馆馆日。中国馆馆日以升旗仪式、签字仪式、馆日开幕式、欢迎宴会、参观展馆等官方活动组成。
中国四川省的成都市在中国馆馆日开幕仪式和招待晚宴上组织文艺表演,西班牙中西合作发展基金会组织馆日当晚的舞龙表演。
2.“成都周”
7月1日至7月7日为中国馆“成都周”。介绍其秀丽的自然风光、历史久远的建筑、独具魅力的民俗风情
3、“上海周”
9月8日至9月14日为中国馆“上海周”,将在世博园内举办“上海周”开周仪式、巡游演出、第六届世博会论坛和“上海周”闭幕式等活动。
展区一:
黄河在中国的北方、长江在中国的南方自西向东奔流到海。大地上还有无数的河流、千姿百态。湖泊好象是大地的眼睛。
成长在黄河流域的文明,中国人称作“黄河文明”;成长在长江流域的文明,中国人称作“长江文明”。“黄河文明”与“长江文明”是中国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部分以中国河流地理全图与装置艺术-水钟和视频、12000年前“水稻”化石等实物,展示了黄河与长江文明,探讨水与中国文明的发生、发展的关系。
展区二:
中国的文明史,是一部中国人与水患抗争的历史。中国大地上的一处处水利工程,是中国人意志、智慧与力量的证明。在大自然带来的挑战与人类坚强应战的过程中,中国文明绵延传递。
此部分以都江堰(装置及视频),京杭大运河(视频)
三峡工程(视频),展示了中国的治水工程,同时介绍古代“海上丝绸之路”。
展区三:环幕影视厅
影片《水德》和《城市的畅想-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漫游》
展区四:
生命起源于水。在现代社会,人类对物质生活的强烈追求,导致对环境保护的漠视,对水缺乏尊重。
中国传统的哲学思维,讲究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平等之心观天地万物。这种思维对现代处理人与水的关系,不无启发。此部分以立体影像系统和互动装置演示生命与水的关系,提倡人与水复归和谐。
展区五: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宣传区
中国2010年的世博会将在上海举办,时间为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主题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此部分以咨询台和宣传品发放宣传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
(二) 国际馆部分
1、土耳其馆
2010年,一座宛如梦想迷宫的盒子将亮相黄浦江畔:红色的镂空外墙,米色的墙体,表现打猎场景的动物雕刻……21日,主题为“安纳托利亚:文明的摇篮”的上海世博会土耳其国家馆公布展示方案。
土耳其馆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是上海世博会的租赁馆之一。土耳其馆的外观设计灵感来源于世界上最古老的村落之一Catalhoyuk(现位于土耳其安纳托利亚地区的中心)。安纳托利亚是文明的发源地,Catalhoyuk(土耳其语:分叉的小山丘)则是新石器时代(公元前7400—6000年)文明的中心。在这座村庄的墙上有一副壁画,这幅壁画被看作世界上最古老的地图或规划图。土耳其馆将沿用8500年前的建筑风格,显示土耳其古代文明与现代建筑的融合,展现安纳托利亚有着“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悠久历史。
安纳托利亚的多个“第一”
土耳其馆的内部展厅分为梦想过去、孕育现代、拥抱未来三个部分。走进土耳其馆,映入观众眼帘的是古代土耳其的地图,地图通过不太明确的文字方法绘制而成,显示出过去人类绘制大自然复杂地形的不易。土耳其展区总代表Sencar Ozsoy介绍说,在土耳其馆,“过去”被想象成“梦”,通过图片和实物来表现。当参观者穿越安纳托利亚的记忆长廊时,许多个第一将会依次呈现,包括土耳其博物馆内珍藏的世界上第一份两国协议(公元前1295年)、8500年前的雕塑,以及第一面镜子、第一个热水瓶、第一次经过规划的城市等,这些都是鼓励人们进一步探索和研究的痕迹。
土耳其历史名城伊斯坦布尔曾经是罗马、拜占庭以及奥斯曼帝国的首都。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伊斯坦布尔在东西方文明的交融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过去”这一展区内,参观者还将看到伊斯坦布尔在文化和自然方面的基础设施,比如公共图书馆、排水渠、水箱等。
孕育现代 拥抱未来
在土耳其馆,参观者将通过多种方式接触土耳其。Sencar Ozsoy介绍说,“现代”展区中的电影院将通过一个360度的环幕电影,把伊斯坦布尔和上海两个大城市联系起来。通过伊斯坦布尔的街头场景反映出这个城市作为欧洲文化之都的骄傲和荣耀。
在“未来”展区,一副具有象征意义的“凤凰”图像将用来表达对未来的期望。神话中的鸟“凤凰”,在烈火中死去,在灰烬中重生。凤凰燃烧的翅膀,正是土耳其城市发展项目的抽象表示,将展现土耳其城市对“更美好生活”的维护和建立。
全方位体验土耳其——硬冰激凌、猫眼石
来到土耳其馆的参观者都有机会品尝到正宗的土耳其美食。在二楼餐厅,传统的土耳其西部烤肉、美酒、咖啡一应俱全,有兴趣的参观者还可以让现场的土耳其占卜师为自己算上一卦。除了餐厅,在出口处也有美食等着大家,这就是土耳其的冰激凌。与一般的冰激凌不同,土耳其冰激凌比较硬,需要用刀叉才能食用。
此外,土耳其馆内每天将有丰富多彩的歌舞表演,参观者还可以在这里买到瓷器、书法艺术等具有土耳其特色的纪念品。最后,离开土耳其馆前,主办方还为大家准备了精美的礼物——一块特别的小石头,土耳其的猫眼石。
2、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馆
主题:生命无价,人道无界造型:入口造型被创意成一个帐篷特色:由“入口等候区”、“黑色记忆”(时空长廊)、“人道之光”(环幕剧场)、“行动你我”(互动区域),以及“出口”五个区域组成
2010年上海世博会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馆位于世博园区B02-Z01,毗邻国际气象组织馆、联合国展馆。展馆建筑面积500平方米,展览面积324平方米。展馆的设计主题为“生命无价,人道无界”,由“入口等候区”、“黑色记忆”(时空长廊)、“人道之光”(环幕剧场)、“行动你我”(互动区域),以及“出口”五个区域组成。每一批观众的参观时间约为15分钟,旨在使其从触动到感动,理解和支持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预计展览期间可接待观众70万人。
“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馆”的入口造型被创意成一个帐篷,作为战争与自然灾害中最常见的人道救援物资,帐篷营造了一种“在现场”、“在行动”的真实感,使观众在入馆之前,便已经被人道救援行动的力量所震撼。
当观众在入口等候区排队进入时,工作人员会给每位参观者派发一条红手链。一方面,红手链作为一个悬念与伏笔,使观众产生好奇与联想。另一方面,红手链具有“连接人心”的寓意,它将作为整个展馆的一个视觉符号。
观众步入展馆,经过主题墙之后,就进入展馆内的第一部分:黑色记忆。这部分内容主要是由一个狭长的“时空长廊”所组成,主色调为黑色,以营造一种在战争与灾难阴影下的压抑气氛。在时空长廊的一侧,展馆通过多媒体的手段,表现由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创始人亨利•杜南先生记载的从1859年索尔弗里诺战役至今,人类所遭遇的一系列重大战争与灾难。所有这些内容,都将通过原子镜面幕墙后的数码显示屏呈现。镜面的反射制造出亦真亦幻的效果,“无界”的视觉感染力将使观众产生身临其境、时空交错的感觉,感染观众产生强烈的震撼与悲悯的情绪。
“时空长廊”的另一侧,与镜面所产生的时空交错相对应的,是原始的岩石肌理,以营造厚重、肃穆的主题。在岩石上有5块大幅海报,分别介绍“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各国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以及“中国红十字会”的内容。
在“时空长廊”的终点,设置了一面高科技的“气雾幕墙”,通过投影仪的投射,气雾幕墙上会出现逼真的画面,表现人类在历经战争与灾难磨难的洗礼后,对于美好生活的祈愿。观众可自由穿过气雾之墙,寓意着穿越战争与灾难所带来的黑暗,迎接人道的光芒。
穿越了气雾墙之后,就来到了展馆内的第二部分:人道之光。这一板块的色调,也随着观众穿越“希望之墙”,由黑色变成了白色。在这一板块,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段镌刻在墙上的文字:“经历战争与灾难的黑暗,我们更需要人道的光芒。”
之后,观众们陆续进入“环幕剧场”,大屏幕会播放一段精心剪辑并配有感人音乐的影片,它将着重表现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在保护人类的生命与健康,维护人类的尊严,防止与减轻人类的苦难等方面所做的不懈努力与杰出成就,使观众产生从触动到感动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观众观看完影片后,巨型环幕由中间移开,观众由此进入展馆的第三部分:行动你我。
第三部分所见到的第一个画面,是一面正对观众的主题墙,其内容和影片结束的定格画面一致。在主题墙的下方,有4个摄像头,自动捕捉人脸以及红手链的图像并留影,同时,还能将图片实时传输到主题墙上的液晶屏内。观众的头像将与众多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的志愿者照片交织在一起,寓意着观众从触动到感动,最终付诸行动的过程。
最后,观众由出口处离场。
3.比利时馆
比利时馆的参展主题是:运动和互动。造型亮点:脑细胞(神经元)。“脑细胞”结构是比利时馆的整体设计理念,“脑细胞”能表现出比利时“欧洲首都”的独特地位,同时它能够引起参观者的好奇,让他们饶有兴致地探索比利时丰富的文化形式和内涵。“脑细胞”也寓意着比利时作为欧洲三大传统文化——拉丁、日耳曼和盎格鲁-撒克逊文化——的汇聚地和交汇点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脑细胞”的灯光与色彩变幻将自然地融入上海的夜景中。
展馆的一面外墙将采用透明的玻璃材料,另三面将采用延展的金属板形成封闭幕墙,展馆不仅是欧洲厅、比利时厅及其各共同体和地区展厅的所在地,更提供各类社交和会晤场所,包括餐厅、酒吧和贵宾中心,展板将悬在滑轨上,在展厅内移动,表现馆中所展示的不同地区,塑造比利时对外开放的形象和态度和多文化的和谐共存,展馆内部呈现一种广场氛围,没有内外界线,表现比利时人“懂得享受生活”的理念。
建筑的外部设计彰显比利时人所特有的务实和严谨的精神。巨大的顶棚将撑起一片与室外完全联通的公共空间,其设计灵活新颖,又兼顾挡风遮雨的实用性,在公共广场将种植树木,旨在为参观者提供一块舒适的聚居地,在这里举办一系列广场活动。
比利时以巧克力和钻石闻名于世,世博会期间,顶级钻石展将亮相比利时馆,届时,来自世界各地的钻石设计师们将带来他们的作品,其中更包括了十几位来自中国的设计师,两国的时尚模特也将登场助兴。
比利时馆将复制一个梦幻般的“巧克力工厂”,在工厂中,参观者能看到巧克力的制作过程,甚至能免费品尝比利时巧克力,一些巧克力将被做成上海地标建筑如东方明珠的形状。
比利时馆每天下午将举行抽奖活动,就欧洲和比利时概况问答比赛的优胜者进行抽奖,每天将有一名幸运儿赢得去比利时旅游的机会,而每周也将举行一场类似活动,优胜者有机会赢得比利时出产的钻石。
4.印度尼西亚馆
主题是:印度尼西亚的生态,多样化 造型亮点:馆顶部将有数根竹子穿出。印度尼西亚馆占地4000平方米,将以“印度尼西亚的生态,多样化城市”的主题,描绘印度尼西亚的文化、生活方式、经济增长、创造性、创新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印尼将在世博园区内自行设计、建造一座面积达4000平方米的国家展馆,在配合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的同时,体现印尼文化的多样性,让世人看到一个不断成长和富有创造性的民族,充分反映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共存。希望上海世博会能为包括印度尼西亚在内的各参展方提供一个精彩展示的舞台,为来自全世界的游客留下难忘的美好记忆。
印尼馆顶部将有数根竹子穿墙而出,竹子具有透气性好、韧性强等特点,是印度尼西亚传统与现代生活方式相结合的标志。印尼馆将通过采用木头、竹子等一系列天然环保材料,展示印尼对自然资源的良性利用。
印尼馆内部共有四层,设有舞台、礼堂、多媒体剧院等多个区域,整个展馆由一条600米长的通道贯穿。在印尼馆中央,参观者将欣赏到美丽的瀑布景观,随着通道不断向上,瀑布将会呈现不一样的视觉感观。在印尼馆内,不仅将展示印尼秀美的自然风光、人们朴实的生活状态,还将通过各种视觉效果展现印尼的海洋生物、文化和创意,让参观者感受印尼丰富的土地资源和文化艺术遗产。如果想尝一尝印尼传统美食,那么来印尼馆一定没错。在这里,餐厅的布置运用了竹子等印尼当地餐馆的装饰材料,你不仅可以品尝到沙嗲等传统印尼美食,还可以在展馆顶楼品尝到印尼最好的咖啡——磨制这些咖啡的咖啡豆都经过严格选材。此外,印尼馆每天都将为参观者呈现精彩独特的印尼特色歌舞,并将在世博会期间举办多场论坛。
5.巴西馆
巴西馆的主题为“动感都市 活力巴西”,将向参观者展现巴西的城市生活和文化多样性、大都市的活力、蓬勃发展的经济以及巴西在实现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诸多成就,分享巴西领先的可再生能源开发以及在建立新型包容性城市模型方面的经验。
巴西馆的外观将呈现和“鸟巢”相似的网状结构,材料为环保型可回收木材,展馆内将包括城市风光、“动感都市 活力巴西”和幸福巴西等几大展厅以及一系列主题走廊,通过液晶显示器等视听手段和各种艺术、文化旅游节目以及研讨、商贸等活动展现充满动感的城市生活脉动和包容性,介绍巴西在可持续发展和改善交通等方面的成就。
城市风光展厅将包括170平米的城市风情隧道,在这里,192块不同尺寸的液晶显示器将形成一个壮观的大型液晶电视墙,通过变化的图像向参观者展示信息技术与城市发展、文化平等与城市复兴等主题和城市风情,以及围绕2014年世界杯各主办城市相关旅游景点而展开的主题活动等内容。参观者可以触摸甚至转动屏幕,看到不同角度的城市风貌。
“动感都市 活力巴西”展厅将呈现巴西馆的中心主题——“跳动的城市:感受巴西的城市生活”。在这里参观者可以想象自己正漫步在巴西城市的街头,近距离感受巴西的城市生活。这里的剧院将举行研讨会等活动,介绍巴西政府和企业在改善教育、文化、环境和食品等方面所做的努力。
幸福巴西展厅将通过半圆形大屏幕展现巴西的足球比赛和2014年世界杯足球赛主办城市的球迷等形象,以及巴西的舞蹈和音乐等,介绍巴西的文化多样性。巴西馆内还将设有餐厅和纪念品商店。而在6个月的上海世博会期间,2014年世界杯足球赛的12个主办城市将隔周举行一次专题推介,宣传65个旅游目的地的区域文化特点。 在巴西馆的一系列表现内容中,最核心的部分和最大的亮点在于“可持续发展”。“巴西46%的能源来自可再生能源,这在世界各国中都是很难得的,”
6.马来西亚馆
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的马来西亚馆,将采用可循环利用的油棕、塑胶等材料建筑而成,重点展现马来西亚的独特风情和团结的民族精神。展馆的设计灵感源自马来西亚传统建筑。整个建筑由两个高高翘起的坡屋顶组成,线条优美而极具动感,屋顶尖端的交叉构架是马来西亚本土建筑的一个符号。
展馆一层,外廊和入口部分以伊斯兰教清真寺为原型,体现伊斯兰教作为马来西亚国教的重要地位;屋顶被柱廊架起,在表现手法上模拟传统长屋的模式。展馆外墙则借鉴了马来西亚传统印染的纹理,由蝴蝶、花卉、飞鸟和几何图案组成。
集合47个民族元素的特色舞蹈表演
来到马来西馆,参观者不仅可以领略马来西亚槟城、马六甲等世界文化遗产的魅力,还可以通过迷你高尔夫球和马来西亚传统的室内游戏感受马来西亚的城市生活。此外,每逢马来西亚重大节日和中马建交纪念日,主办方还准备了抽奖活动,幸运的观众将有机会获得来自马来西亚的神秘礼物。
而馆内最大的亮点,黄燕燕介绍说,就是展馆中央的舞台。世博会期间,这里每天都将有2场马来西亚特色的民族舞蹈表演,舞蹈集合了马来西亚47个民族的元素,每场表演预计可接待100名观众。
7.墨西哥馆 主题:传承历史,面向未来, 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 展馆类型:自建馆
墨西哥馆将展示墨西哥的历史、文化和梦想。进入墨西哥馆,参观者就好似开始了一段从史前时代到未来的墨西哥历史旅程。展览的第一部分为“回顾过去”,投影到地板上的三个屏幕将分别反映墨西哥史前城市、殖民地城市和19世纪城市的风貌;第二部分为“了解现状”,空间中充满了不断运动和投映的元素,代表着城市的现实动态。在这里,就好像站在现实的窗口前,参观者能够看到墨西哥的现状;第三部分则为“展望未来”,主办方为参观者提供了一些互动表格,其中列出了一些信息,用于交流与创设更好的墨西哥发展计划、未来项目以及可持续环境计划。在整个旅程的终点,参观者将通过一个有三个屏幕的狭小空间,看到位于展厅顶部的风筝广场的实时图像,图像将显示正在广场进行的活动,随后参观者会被邀请登上广场,成为广场活动的一部分。
风筝广场是墨西哥馆的核心。风筝在nahuatl语(民族方言)的名称是“papalotl”,也就是西班牙语中的蝴蝶。风筝是连接墨西哥文化和中国文化的一个要素。参观者可以在墨西哥馆里购买风筝,或者亲手做一个风筝,然后在风筝广场上放飞。由风筝组成的森林代表着墨西哥人对未来的期待,广场上的人造绿草表达了墨西哥人对城市绿地的关注。人们可以在绿地上进行各种活动,诸如读书、野餐或是在阴凉处随意地休憩;绿地上空,风筝在飞翔。
墨西哥馆内还将设有地道的墨西哥餐厅,让参观者能品尝到精致、传统的墨西哥菜肴;馆内还将陈列传统的墨西哥手工艺品和书籍。
8.俄罗斯馆
俄罗斯馆由12个塔楼和“悬浮在空中”的立方体组成,外形设计类似古代斯拉夫人的小村落,象征着生命之花、太阳以及世界树(斯拉夫人枝叶繁茂的橡树)的根。
主题: “新俄罗斯:城市与人”造型亮点:形似“太阳花”
12个塔楼、“悬浮在空中”的立方体以及充满童话色彩的内部装饰……这座形似“太阳花”的展馆就是俄罗斯会展馆。以“新俄罗斯:城市与人”为主题的俄罗斯馆由12个塔楼和“悬浮在空中”的立方体组成,外形设计类似古代斯拉夫人的小村落,象征着生命之花、太阳以及世界树(斯拉夫人枝叶繁茂的橡树)的根。塔楼由白、金、红三种颜色构成,白色和金色塑造了俄罗斯建筑的历史形象,而红色底色加上富有俄罗斯各民族元素的图案,则赋予了塔楼顶部镂空部分以生命力。
前苏联著名儿童文学家尼古拉•诺索夫认为,“最好的城市应该是最受孩子们喜爱的城市。”俄罗斯馆内部设计理念就来源于诺索夫的作品《小无知历险记》,力求呈现一个美丽、精湛、充满童话色彩的儿童花园城。展馆分为“花的城市”、“太阳城”和“月亮城”三部分,在充满诙谐、童趣的布景下,参观者将在馆内隐秘的小路上感受到许多神秘而又有趣的发现,这些发现是来自俄罗斯儿童和年轻科学家的创造发明与科技成果。
9.泰国馆
上海世博会泰国馆预计占地3117平方米,共分为三个展厅:第一展厅名为“和谐的历史之旅”;第二展厅名为“不同声音的和弦”;第三展厅名为“和谐的泰国人”。
主题:泰国人:可持续生活方式 造型亮点:展现浓郁泰式风格
上海世博会泰国馆将以“泰国人:可持续生活方式”为主题,在建筑上展现浓郁的泰式风格。泰国馆预计占地3117平方米,共分为三个展厅:第一展厅名为“和谐的历史之旅”,以中央的悬空水幕为特色,巨幅电子屏将透过水幕描绘绚烂多彩的泰国历史;第二展厅名为“不同声音的和弦”,体现泰国本土与整个世界的经济和文化的融合;第三展厅名为“和谐的泰国人”,展现泰国各民族、各阶层共同繁荣的景象。上海世博会期间,泰国展馆共可接待约600万人次的参观者。
泰国社会发展和人力安全部长伊沙拉•颂猜说,参加上海世博会是进一步促进泰中友好的良好机会,也将有助于提升泰国旅游业、工业和农业,活跃泰国经济。
中国驻泰国大使管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泰国建筑艺术本身在东南亚地区来说有其独特的魅力,我相信这些建筑出现在上海世博会的现场会引起全世界人民的关注和重视。”
10.沙特馆
沙特阿拉伯展馆的划定区域总面积达6000平方米,将展现对沙特阿拉伯城市崛起和发展以及对当地居民生活产生巨大影响的五大核心。
主题:生命的活力 造型亮点:丝路宝船沙特阿拉伯展馆的划定区域总面积达6000平方米,其主题为“生命的活力”,将展现对沙特阿拉伯城市崛起和发展以及对当地居民生活产生巨大影响的五大核心,与2010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相契合。
11.美国馆
美国馆展示空间里将由一位美籍华裔青年带领游客徜徉于未来时空,亲身体验2030年的美国城市,让参观者通过感性游历领悟“可持续发展、团队精神、健康生活、奋斗和成就”这四大核心理念。 主题:“欢庆2030年” 美国公布了“欢庆2030年”的参展主题,美国馆展示空间里将由一位美籍华裔青年带领游客徜徉于未来时空,亲身体验2030年的美国城市,让参观者通过感性游历领悟“可持续发展、团队精神、健康生活、奋斗和成就”这四大核心理念。
12.非洲联合馆
2009年5月15日,非洲联合馆外立面设计方案已正式确定。非洲联合馆建筑面积达2万6千多平方米,4个外立面的面积总和达9500平米,是上海世博会11个联合馆中规模最大的一个。造型亮点:强烈非洲元素
13.巴基斯坦馆
主题:基于城市多样化的和谐 造型亮点:设计源自于巴基斯坦著名的拉合尔古堡
1.建筑外观:巴基斯坦馆的外观按16世纪修建的拉合尔古堡以“1:1”比例复制而成。有所不同的是,在位于世博园区的这座“古堡”内,将展现充满活力和现代元素的巴基斯坦。
2.展示内容:步入巴基斯坦馆,可以一路领略巴基斯坦城乡的发展历程,首都伊斯兰堡的迤逦风光,巴基斯坦的宗教、民族等。包括全息成像技术在内的多媒体展示手段都将被运用到巴基斯坦馆内。
中巴两国的睦邻友好关系也将在巴基斯坦馆呈现。展示内容还将带着人们追忆“丝绸之路”的风光。别具特色的民族舞蹈,品尝秘制的烧烤、香浓的奶茶等,还有铜器、玻璃器皿等手工艺品。
14.奥地利馆
奥地利馆选择了和谐的城乡互动关系为展示主题,并取用众多中国元素,展馆外立面将采用中国瓷作贴面。
主题:奥地利——畅享和谐
特色:参观者将亲身感受从高耸的山脉跨越森林和草地,穿过河谷低地,最终来到城市
奥地利馆共分5个展区,参观者将亲身感受从高耸的山脉跨越森林和草地,穿过河谷低地,最终来到城市,体验奥地利的经济和文化。下面,请跟随记者一起通过想象,先行领略独特的“奥地利之旅”。
通往维也纳的“快车”
从等候区开始,参观者就踏上了奥地利之旅。从华尔兹到萨克斯,耳熟能详的美妙音符把“世界音乐之乡”送到参观者的耳畔;虚拟的壁纸上,希茜公主、莫扎特、施特劳斯,奥地利的名人们也将和参观者共同踏上愉快的旅程。
经过展馆通道,这列从上海出发的列车很快将参观者带到了奥地利的维也纳。黄浦江上的大桥变成了维也纳皇家大桥、上海市政府大楼变成了维也纳市政厅、东方明珠电视塔变成了维也纳的超级摩天轮、中式的庭院变成了奥地利的自然风光,当然,最不能缺少的,还是奥地利人的真诚友好的“servus”(你好)。
跨越自然之旅
沿着展馆内的爬坡向上,参观者将渐渐远离城市,开始体验奥地利奇幻多变的自然风貌。崇山峻岭、冰雪覆盖、气温低至零点;耳边是积雪的摩擦声、冰川的断裂声和寒风的呼啸声;参观者们甚至可以摸到雪花,感受到寒冷。在三分之二国土被东阿尔卑斯山脉所覆盖的奥地利,参观者可以体验到高山滑雪的刺激,同样也可以亲临电闪雷鸣的雪崩。
针叶树、阔叶树、莓子、蘑菇散发出香气;树叶的沙沙声、各种飞禽如歌般的鸣唱;走兽偶尔发出的低吼;从雪山下来,森林出现在参观者的眼前,奥地利这片雪山环抱、绿意盈怀的土地,有47.2%的国土被森林覆盖。
在这里,参观者可以看到树叶由于四季更迭而产生的色彩变化,不远处会有一只胆怯惊慌的小鹿,或许一只调皮的虚拟小松鼠会跳到你的身上,嗅嗅气味。
穿过丛林茂密的山丘,参观者们将来到一片水的世界。丰富的湖泊资源、严格的环境保护使奥地利的水不但清澈甜美,更有丰富的鱼类资源。参观者可以沿河漫步,可以戏水游乐,还将可以看到来自欧洲中部原始森林和多瑙河流域的各种鱼类和其他动物。
回归都市
跨越了雪山、森林、湖泊,参观者的最后一站重新回到生活的家园——城市。草地和森林一直延伸到城市中央、人们喝着来自雪山的清泉、在维也纳的森林边郊游野炊、在多瑙河中游泳嬉戏,这惬意的城市生活是奥地利城市与自然和谐的真实写照。
莫扎特和施特劳斯会在城市里欢迎参观者,城市交通随着华尔兹的节拍起舞,天花板、墙壁和地板交相辉映,展示着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这一展厅也将是奥地利的大舞台,从击鞋舞到时尚服装秀、从古典音乐会到国际VJ之夜,各种美轮美奂的奥地利文化将在这里上演。
15..捷克馆
2008年1月23日上午,捷克政府和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在世博大厦正式签署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参展合同。
主题:“文明的果实”
造型亮点:展馆外部将设计一个模拟天然降水的装置。
捷克馆将分为主要展示区域、多媒体大厅、主题馆和纪念品商店等几部分。为了更好地体现“文明的果实”这一主题,捷克馆结合了过去与未来的元素。展馆将重点体现环保概念,如展馆外部将设计一个模拟天然降水的装置,向参观者展示如何循环利用自然降雨。
捷方表示捷克馆的主展厅将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参观者可以和部分展品进行互动。展馆内的多媒体展厅呈现了捷克用其独特的方案解决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城市问题。主题馆部分将用创新形式强调捷克的现状,把当地的多元文化遗产呈现出来。
捷克展馆通过“文明果实”的形式体现了上海世博会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它既保留了大量的原始历史城区,又结合了21世纪城市设计。捷方表示,捷克首都布拉格还将积极参与“城市最佳实践区”的案例申报。
16 瑞士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