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光湖”的水是从哪里来的?又是靠什么物理机制来维持的?
《湛江市地名志》对此说:“原为火山口,积水成湖。” 火山口四周楞岩叠起高达 10 至 50 米,它何以“积水成湖”的?当代物理学称:地球大气降水是由于太阳辐射造成地面水的三相转换。这个湖面有 2.4 平方公里,水深处 50 余米,常年蓄水量在 2600 万立方米,天旱不涸,无雨水涨,这又是什么样的物理机制造成的?
我们的研究结果是:“湖光湖”的水既非地面积水而成湖,亦非天降甘露而荷泽。它是属于火山天池。湖光岩火山口以及雷州半岛火山群,均属于内向型岩层火山爆发,它是由雷州半岛地表岩层以下熔岩海洋中的羁绊强磁点,吸引地球外层空间进入到地球大气层的剥离超密脉冲天体核对地表岩层的落地轰击而形成的。目前,在该湖火山口底下,仍有一个超密脉冲天体核所形成的螺旋地下空洞在活动,而地下活动空洞之间往往是相互连通的。是它的脉冲辐射螺旋高压,迫使原火山口通道周围的地下水位不断地沿着岩石缝隙回填上升,这就形成和维持了火山口天池中的水及其相对稳定的蓄水量。
而“湖光湖”之水为什么净?树叶杂物为什么瞬间会沉积于湖底?
“湖光湖”由于水质清澈,故:一名镜湖,又名净湖。之所以明净如镜,是由于其水面以下存在着一个顺时针辐射状的上升螺旋磁环流。同时,又存在着一个逆时针收缩状的下沉螺旋磁环流。所以,树叶杂物一落水,就在上升辐射环流的推动下,迅速转入收缩的下沉环流。当着该物体下沉到一定的水压深度之后,尽管仍有上升环流的存在,它也永远不会再泛起了。因此,湛江的“净湖” 同吉林长白山天池和黑龙江的镜泊湖是一样的,只要它们地下的交变磁场不改变,就会永远是清净的。
还有一个问题:湖中游泳而溺水身亡者都是因为个人游泳技术问题吗?
湖光岩景致宜人,天池游泳更是别具情趣,何乐而不为呢! 但是,从我的科学研究和切身验证来说,有一点必须告诫爱好游泳的朋友们:天池溺水身亡者,并非都是个人技术问题,正像现在全世界发生的空难和海难事件一样,也并非都是技术和设备问题。这里还有一个“科学地应变天然超强磁场”的特殊问题。
我 1981 年 7 月 5 日至 11 日在大连海滨,为了在大海中亲身验证已发现的天然螺旋强磁场,曾遭雷击而险些丧命,至今还留有可见之伤痕。而湖光岩天池中就存在着这种天然螺旋强磁点。一个人进入水域强磁点之后是一种什么感觉呢?首先是毛骨悚然,头脑昏晕,心悸恶心,全身乏力,身心极度不适。进而你就会发现:自己无论怎样努力向前划水和挟水,都会是原地不动的。我初次偶遇这种海底强磁点时,根据我的体验,马上改变成顺时针旋转游姿,就能够比较轻松地就划出了约有 10 米直径的强磁涡旋,身体感觉即刻恢复了正常。我判断:此处必将是一个强雷暴的轰击点。到了 7 月 11 日下午 1 时,在雷暴即将发生之际再去验证时,此处一个落地雷使我险些丧生,也为我提供了有关雷暴的极其宝贵的第一手实验资料。此验证实例我已写进 1989 年 9 月出版的《地球的现在和未来》一书。
────────────────────────────────────
※ 本文 1993 年 7 月曾发表于中国的《湛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