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站登载的某些文章并不代表本站支持或反对其观点或肯定其真实性]
研究员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科学系 中国 杭州 310029
浙江大学农业昆虫与害虫生物防治方向博士,浙江大学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曾较长时间从事植物病毒分子生物学、免疫学及电镜显微术的教学、研究与技术服务工作。1996年起从事昆虫病理学及害虫微生物防治的研究,在虫霉侵染生物学、病理学、流行学、制剂研制及虫霉-昆虫免疫互作的分子机理等研究方面有较好的积累,已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并多次被邀参加国际及国内学术会议。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杭州市科委重点项目和973子项目各1项。主要研究内容包括:① 虫霉致病过程中毒力相关胞外蛋白酶基因克隆及诱导表达机理;②虫霉逃避寄主免疫反应及快速杀虫的分子机理;③ 蚜虫及飞虱等昆虫病原真菌流行学及微生物防治机制;④ 微生物杀虫剂的制剂技术及应用。
学历: 1980.9-1984.7 浙江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本科 1987.9-1990.7 浙江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硕士 1996.9-2000.1 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博士
工作经历: 1984.9-1998.10 浙江农业大学中心实验室任研究实习员、助研等职。 1998.10-2004.12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任副研究员。 2003.8-2004.7 加拿大农业与农业食品部访问学者 2004.12-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任研究员。
近几年主要论文: 1.Xu, J.H., and Feng, M.G. Pandora delphacis (Entomophthorales: Entomophthoraceae) infection affects the fecundity and population dynamics of Myzus persicae (Homoptera: Aphididae) at varying regimes of temperature and relative humidity in the laboratory. Biological Control, 2002, 25(1): 85-91. SCI 2.Xu, J.H. and Feng, M.G. The time-dose-mortality modeling and virulence indices for the two entomophthoralean species, Pandora delphacis and P. neoaphidis, against the green peach aphid, Myzus persicae. Biological Control, 2000, 17(1): 29-34. SCI 3.刘青娥, 徐均焕, 冯明光. 小菜蛾幼虫血淋巴中b-1,3-葡聚糖结合蛋白的分离及其对根虫瘟霉侵染的免疫活性.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2004, 31(5): 459-463. SCI 4.李娟, 徐均焕, 冯明光. 大菜粉蝶根虫瘟霉菌株转染小菜蛾后侵染力与血淋巴酚氧化酶活性的关联. 昆虫学报, 2004, 47(5): 567-572. 5.盛亮, 徐均焕. 根虫瘟霉转寄主过程中毒力相关胞外蛋白酶系的诱导表达. 菌物系统, 2004, 23(2): 226-232. 6.刘青娥, 徐均焕, 冯明光. 根虫瘟霉不同菌株对小菜蛾幼虫血淋巴ProPO免疫激活系统的影响. 昆虫学报, 2004, 47(4): 434-438. 7.刘青娥, 徐均焕, 冯明光. 不同寄主来源的根虫瘟霉菌株对小菜蛾幼虫的毒力比较. 昆虫学报. 2003, 46(4): 447-453. 8.徐均焕, 冯明光. 球孢白僵菌的孢子萌发促进剂筛选及其制剂增强的杀蚜效果. 植物保护学报, 2003, 30(2): 45-50. 9.徐均焕, 冯明光. 不同温湿条件下飞虱虫疠霉对桃蚜生殖力和内禀增长力的影响. 昆虫学报. 2002, 45(1): 75-79. 10.冯明光, 徐均焕.飞虱虫疠霉继发性感染对桃蚜数量增长的控制作用. 应用生态学报, 2002, 13(11): 1433-1436. 11.冯明光, 徐均焕. 飞虱虫疠霉分生孢子在桃蚜体壁上的附着与入侵. 菌物系统, 2002, 21(2): 270-273. 12.徐均焕, 冯明光.飞虱虫疠霉分生孢子在不同温湿度组合条件下的存活率. 菌物系统, 2001, 20(1): 73-77. 13.徐均焕, 冯明光, 刘志强. 影响飞虱虫疠霉孢子萌发类型和侵染性芽管形成的生化因子. 微生物学报, 2001, 41(2): 94-1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