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晨光科技 >> 文章 >> 专家 >> 中国工程院院士 >>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 >> 正文  
  吴佑寿         
吴佑寿
[ 作者:佚名    转贴自:http://www.cae.cn/experts/index.jsp?subCid1=xx    点击数:99    更新时间:2006/1/3    文章录入:田蕊 ]
[注:本站登载的某些文章并不代表本站支持或反对其观点或肯定其真实性]
吴佑寿简介
吴佑寿   吴佑寿  (1925.7.14-- )   数字通信专家。广东省潮州市人。194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清华大学教授。曾任国家教委科学技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清华大学研究生院院长。我国数字通信创建者之一。50年代末研制成功8路脉码调制PCM数字电话终端机。60年代负责研制并生产SCA型数传机系列,用于发射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数据传输。70年代研制32/120路全固态微波数字电话接力系统,用于卫星通信系统,获电子部工业成果奖一等奖。80年代初研制成功1000万次/秒图象计算机,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85年以来研究汉字识别,建立了以笔段及其关系矩阵来描述的汉字模型,提出汉字结构特征、参差笔段密度特征,以及两者结合的综合优化特征和匹配迭代与后处理算法,解决了印刷汉字输入计算机的瓶颈问题,制成高性能汉英混排文本识别系统,被评为1994年全国十大电子科技成果之一,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999年以后,领导并参加数字电视地面传输系统研究,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同济
    吴佑寿院士生于1925年7月, 194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获工学士学位,其后留校工作,现任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主任,西南科技大学名誉校长。曾任清华大学无线电工程系主任、研究生院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电子学与通信评议组"召集人、国家教委科技委常务副主任等职。吴教授积极参加电子和信息系统领域的学术活动,是中国通信学会会士、副理事长,中国电子学会会员,IEEE高级会员,URSI"信号与系统"学会理事;他是亚太神经网络联合会(APNNA)创始人之一,并曾任1995-96年度主席。 
    吴佑寿院士作为电子学会和电子工程系教育家,为我国数字通信领域的开拓者之一,长期从事数字通信与数据传输、教学信号处理与模式识别的研究工作。他的研究成果获得多次奖励,包括:(1)1958年在中国首次制成一套实验性8路PCM电话终端机,(2)SCA系列设备,用于60年代我国发射第一颗卫星的遥测数据传输,(3)TJ82图象计算机,(4)1985年制成能识别6765个汉字的汉字识别系统,(5)THOCR高性能多字体汉字识别系统,这种系统已广泛用于把汉字自动输入计算机。他已出版专业书籍五本,学术论文约90篇,他近期的研究工作集中在字符识别和高空平台通信。http
  • 上一篇文章: 吴澄

  • 下一篇文章: 吴祖垲
  •    
    [注:标题搜索比内容搜索快]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temp[149]

  • 2017 年 12 月 21 日委员会决定…[133]

  • 修订第 2019/1616 号实施决定 …[180]

  • SAE001[113]

  • Proe/Creo曲面渐消+倒角教学[78]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外媒:正在唤醒中国的习近平[357]

  • 中国反伪科学运动背后的CIA黑手…[545]

  • [转载]袁隆平真言:中国最大的…[715]

  • 台专家:当年我们造IDF时 大陆…[604]

  • 旅日华人:中国严重误判日本民…[608]

  •  
     相 关 文 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3 晨光科技        站长:璀璨星辰        页面执行时间:406.25毫秒
    Powered by:MyPower Ver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