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专业导师简介
|
热
|
|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专业导师简介 |
[
作者:上海交通大学 转贴自:http://daoshi.kaoyantj.com/2005/05/31/666744D82AEF77ED.html 点击数:86 更新时间:2007/1/9 文章录入:夏晶晶
] |
[注:本站登载的某些文章并不代表本站支持或反对其观点或肯定其真实性]
|
|
中国工程院院士。男,1935年7月生,福建省福 州市人。教授,博士生导师。1956年毕业于吉林工业大学汽车拖拉机专业。现任吉林大学汽车学院院长 、汽车动态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常委、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理事长,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兼技术工作委员会 主任、吉林省暨长春市汽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吉林省专家协会会长,吉林省暨长 春市科协副主席,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操纵稳定性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汽车标准 化技术委员会车辆动力学分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曾任美国密执安大学运输研究所 客座研究员、国际太平洋汽车工程第五届学术会议技术委员会主席、国际汽车工程 师联合会学术会议技术委员会主席、吉林工业大学副校长、上海交通大学兼职教授。 郭孔辉是我国汽车行业著名专家,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望。在轮胎力学、汽车动力学以及人—车闭环操纵 动力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是我国最早把近代系统力学与随机 振动理论引入汽车科学研究的学者。在汽车振动与载荷方面系统的具有开创性的著 述在国内外都有重要的影响。也是我国汽车操纵稳定性、平顺性、制动与驱动稳定 性以及轮胎力学等学术领域的主要开拓者和学术带头人。曾经主持了多种新型汽 车的开发与多项行业重大课题的研究,取得了大量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 获国家及部级科技进步奖7项,在国内外发表论文150余篇,出版两部专著,同时为 我国汽车工业培养了大批高层次科技人才。 主要成就和贡献有:一、作为主持人。为解决“红旗”轿车高速稳定性创造的“高速操纵稳定性试验方法与 评价理论”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80年代他承担的“汽车操纵稳定性计算机动 态模拟研究”、“汽车转弯制动稳定性的仿真研究”分别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90年完成的“人—车闭环系统操纵运动的计算仿真 ”93年获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出版了《汽车操纵稳定性》、《汽车操纵动力学》 两种专著,主持制订了我国《汽车操纵稳定性试验方法》等10多项技术标准。二、1973年主持开发设计的“轮胎侧偏特性试 验台”现已发展成具有9种试验功能的轮胎特性综合试验机,1985年获部级科技进 步三等奖,全国首届发明展览会银奖。1988年他提出“轮胎侧偏特性的一般理论模 型”、“转向制动、驱动联合运动仿真的轮胎力学统一模型”得到广泛应用。 1990年负责的“汽车轮胎力学特性试验研究”获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三、最早将系统动力学理论与随机振动理论引入汽车振动与载荷研究的学者。他应用自 己在1959年提出的“力矩中心”的概念和后来提出的轮胎力学模型,创造了研究汽 车侧向振动的新方法。早在1976年发表的《汽车振动与载荷的统计分析与悬架系统 参数的选择》论文被美国密执安大学翻译并作为文献保存。1993年12月该校机械系 主任Papalambros教授在信中说“我们至今仍应用你的车辆模型”。四、1993年后主持国家计委和国家教委下达的该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总经费2500万元),负责大型开发型汽车驾驶模拟器的研制。经过不懈努力1996年12月该项目通过国家验收。专家委员一致认为,该装备在规模和功能上已 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填补了国内空白,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拥有该装备的国 家之一。五、我国汽车工程科学技术领域做出重大贡献的专家,1994年5月当选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先后被评为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的拔尖人 才、吉林省特等劳动模范,全国汽车行业优秀科技人才、中汽公司劳动模范及有突 出贡献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归侨先进个人。 |
姓名 |
郭孔辉 |
研究方向 |
1.轮胎力学2.人-车闭环操纵动力学3.汽车振动与载荷方面系统 | |
|
[注:标题搜索比内容搜索快]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