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博士生导师简介:王长松
|
热
|
|
北京科技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博士生导师简介:王长松 |
[
作者:北京科技大学 转贴自:http://daoshi.kaoyantj.com/2005/06/03/DF36EEA14C7B2F3C.html 点击数:78 更新时间:2006/12/28 文章录入:夏晶晶
] |
[注:本站登载的某些文章并不代表本站支持或反对其观点或肯定其真实性]
导师姓名 |
王长松 |
性别 |
男 |
出生日期 |
1948年4月 |
|
技术职称 |
教授 |
行政职务 |
|
所在学院 |
机械工程学院 |
招生专业 |
机械电子工程 |
联系电话 |
|
E-mail |
|
研
究
方
向 |
1、机电系统控制与仿真 |
2、机电一体化技术 |
3、激光应用技术 |
4、机器视觉与图像处理 |
1987年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获博士学位 |
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小传
王长松于1965年考入北京钢铁学院压力加工系,1970年本科毕业,先后在鞍山钢铁公司一薄板厂和山东省冶金设计院任技术员、助理工程师。1980年考入北京钢铁学院压力加工系攻读硕士学位,1983年获工学硕士学位后,考入北京科技大学机械系攻读博士学位,师从冶金机械领域著名学者陈先霖院士,1987年获工学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先后任讲师、副教授、教授,1991至1992年在联邦德国波鸿大学作高级访问学者,1993至2000年任北京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院长。是中国金属学会废钢铁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冶金设备分会理事、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
长期从事冶金机械、机械动力学、机电一体化、机电系统控制与仿真等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先后为本科生、研究生讲授"机械振动"、"机械动力学"、"轧钢机械"、"计算机原理"、"计算机接口技术"、"系统仿真方法"等课程。在我国较早进行板带轧机振动方面的研究,参与解决了宝钢2030冷带轧机的振动问题。1985年起参加陈先霖教授领导的宽带钢轧机辊型与板形攻关课题组,获得1991年冶金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993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曾负责莱钢25吨氧气顶吹转炉静态控制,安阳钢厂25吨直流钢包炉计算机控制和舞钢20吨锅炉仪控系统改造等项目并取得成功,注重新领域的探索与创新,近年来开始研究激光应用技术、机器视觉与图像处理。先后培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二十多名。获专利两项,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 |
|
[注:标题搜索比内容搜索快]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