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大学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博士生导师简介:臧勇
|
热
|
|
北京科技大学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博士生导师简介:臧勇 |
[
作者:北京科技大学 转贴自:http://daoshi.kaoyantj.com/2005/06/03/469AF732C23C00CA.html 点击数:92 更新时间:2006/12/28 文章录入:夏晶晶
] |
[注:本站登载的某些文章并不代表本站支持或反对其观点或肯定其真实性]
导师姓名 |
臧勇 |
性别 |
男 |
出生日期 |
1963年9月 |

|
技术职称 |
教授 |
行政职务 |
冶金机械研究所所长 |
所在学院 |
机械工程学院 |
招生专业 |
机械设计及理论 |
联系电话 |
|
E-mail |
|
研
究
方
向 |
1、机电系统行为的仿真与控制 |
2、金属-耐材高温复合结构的热-机械耦合问题 |
3、压力加工装备及工艺技术 |
4、 |
1986年毕业于北京钢铁学院冶金机械专业获硕士学位 |
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小传
臧勇,男,汉族,江苏省铜山县人。1983年7月本科毕业于东北重型机械学院(现燕山大学)冶金机械系,1986年6月北京钢铁学院(现北京科技大学)机械工程系研究生毕业,同年留校任教。历任北京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冶金机械研究所讲师、副教授。现为教授、博士生导师、冶金机械研究所长。现为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全国锻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1994年被命名为北京市青年学科带头人。
教学方面先后为研究生、本科生开出了《实用有限单元法》、《轧钢机械》和《现代机械设计方法》等课程。并出版了《实用有限单元法》、《新型轧机》和《现代机械设计方法》等教材。另外还参与完成了"冶金机械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等教改工作。这些工作曾获得北京科技大学教学改革成果一等奖等多项校教材讲义、教改成果等奖项。
科研方面主要是从事大型工业机械的运行行为研究及现代机械设计方法的研究和实践等方面的工作。主要是综合利用有限单元法、优化设计、信号检测分析等现代分析和试验技术,针对冶金生产中重要设备和部件的失效、设备能力不足及工艺制度不合理等重大技术问题开展工作,近年来先后完成了近30项科研课题,其中2项为国家重点技术开发项目,6项为部级重点(或重点推广)项目。有 7 项通过省部级技术鉴定,多项通过冶金部和国家验收。在学术上他率先提出了多辊轧机主传系统和工作辊稳定性的相互耦合理论、给出了较为完整的高速锯切过程参数分析方法等,在石油套管抗挤毁性能及其公差控制理论、非对称轧制过程参数计算、冶金设备基础件设计技术等方面均有独到见解。上述理论成果在工程的实际应用形成了大型轧机轧件扣头控制,冶金锯切质量控制和锯片设计,冶金链条长寿化,轧机接轴、转炉托圈、钢包等大型冶金部件的结构设计,轧机效能评判及工艺改进等专有技术或新型产品,具有较高实用价值。各项工作成果现均已直接应用于生产,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近年来共公开发表论文(著)50余篇(部)。科研成果曾获冶金部科技进步二等、三等、四等奖各1项,山东省冶金科技成果一等奖1项,武汉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全国和北京市发明奖多项,并有 3 项专利获国家授权。 | |
|
[注:标题搜索比内容搜索快]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