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夸电子纸阅读器:将把它带到全国人代会上 2006-10-28
昨天,烟台日报传媒集团“e-Paper项目”正式开通。在这一历史时刻,体验读者代表怀着好奇、兴奋的心情见证了电子纸阅读器这一世界尖端阅读技术。来自国家、省有关部门
的负责同志、专家学者参加了开通仪式,并在山东省报协举办的新媒体研讨会上进行了广泛讨论。
“我要把电子纸带到全国人代会上去!”
人大代表猛夸电子纸阅读器
昨日,500名体验读者获得首批用电子纸阅读器看新闻的机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王全杰,一到发布会现场就迫不及待地从工作人员手中接过了电子纸阅读器。“从知道电子纸阅读器那天起,我就一直期待着亲手试试,今天终于如愿了。”王全杰高兴地告诉记者,“真是不错,小巧便捷,功能多而且实用,下次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时,我一定要把它带到会场,介绍给全国人民!”
前来参加开通仪式的新华社山东分社新闻信息中心编辑汤乙清说,这种与互联网相结合的新传播方式,继承了传统纸质媒体方便阅读的优点,又克服了纸质媒体的局限性,同时具备了传播不受时间、地域影响的特性,是未来数字报业发展的一个趋势。
《滕州日报》副社长赵曰洪不仅参加了开幕仪式和研讨会,还主动与具体参与电子纸项目的技术人员直接交流。对于纸质媒体在发展中面临的挑战,赵曰洪也深有体会,此次应邀前来也正是抱着与大家一起探讨纸质媒体新出路的念头。他说:“纸质媒体延伸为可以脱离人工发行的电子纸,不就达到了互联网传输的效果了?假如我曾经在烟台工作过5年,后来回到滕州,以前当然不能想象在滕州及时看到烟台的报纸,现在可以做到了。将来滕州日报也可以借助这个网络传递。”
烟台日报传媒集团负责人:
四种终端和五种传输方式
e-Paper项目带来无线时代的信息自由
目前,面对新媒体的冲击,竞争已不再是一般性的战术操作层面的竞争,而是战略层面的高层次的竞争。在挑战中,烟台日报传媒集团在思考、探索。“报业不是报纸产业而是内容产业,内容依然为王。好的作品不仅要能够款待我们的视觉和听觉,还要能够打动我们的头脑与心灵。”集团负责人说,“我们不应该把纸张看成新闻信息传播的唯一介质,液晶显示器、手机、PDA、手持阅读器、电子纸……新的新闻介质为报业产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间。纸质报纸可以借助互联网、移动手机、户外显示器、电子纸等新媒体技术,使报纸的内容增值、形态提升、内涵扩大。”
据了解,烟台日报传媒集团在中短期规划中,将“e-Paper项目”作为重要产业探索计划加以完善推广。据集团负责人介绍,该项目如同一只巨大的纺锤,一头连接着报业的核心资产--内容资源和客户资源,一头连接着报业生存的命脉--不断细分和个性化的受众群体。而支撑起这个纺锤的关键着力点,就是现代技术为媒体创造无穷活力和想象空间。在烟台,在全国各地,烟台日报的忠实受众将得到比以往更周到细致的服务。无论你身处何时何地,电脑网页、电子邮件、手机、液晶阅读器、电子纸阅读器等,都会将你需要的新闻信息通过个性化的组合和人性化的包装,及时便捷地呈现在你的面前。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报刊司副司长林江:
电子纸、纸,都是报业发展的手段
电子纸的出现是否会给纸质报纸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对于这个问题,林副司长说:“报业是新闻信息的采集、加工和传播者,基于这一点,报业发展的核心是内容,而不是载体。无论是传统纸张还是电子纸,只要它是展示新闻信息的有效手段,都能够推动报业的发展。”
随着网络的发展,社会上有部分人产生了这样一种认识,似乎报业发展将受到极大影响。林副司长认为这是对报业本质认识不清产生的错误思想。他说,报业发展要把握报业的本质,很多人把纸张当成报业发展的核心,而事实上内容才是核心。纸只是一种重要传播新闻信息的手段,但不是唯一手段。任何一种传播手段的引入,不但不会带来报业的生存拐点,而且各种手段之间会相互促进。
“这也是我们为何要在报业推进数字发展战略的原因。”林副司长说,他认为,传统报业向数字报业转变,一方面要巩固纸质媒体这一产业基础,另一方面也要在新媒体发展上不断探索。目前25岁-35岁的人群是黄金读者,他们接受信息的渠道和阅读习惯已经发生重要变化,这种变化应该引起新闻业的注意。烟台日报传媒集团在全世界范围内首次以集团的整体规模、系列报刊全面进入电子纸时代,作为一家地市级媒体,他们引进新技术的魄力和对未来新媒体发展趋势的前瞻性非常难得,值得学习和推广。
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副总裁郑伟:
数字报纸是传统报纸与互联网的完美结合
研讨会上,郑伟为与会人员分析了数字报业的框架和理想。他说,互联网数字报纸是传统报纸和互联网的完美结合。
“全新的数字化、网络化、电子纸将会使得报纸产业的结构发生变化,带来一次产业升级。”郑伟说,未来的数字报纸将具有明显的优势:一次生产、多次发布的“数字报纸”生产以高效、近乎自动化的流程,实现了一个“全新形式”产品的生产;版面导航延续和保留了报纸的阅读习惯和“快感”;检索、查询、翻阅、收藏方便,“可以听”的报纸把视音频、动画、超链接等丰富的多媒体元素引入到了传统报纸的版面上,使报纸“动”了起来、“活”了起来。不再受制于传统纸质产品的高成本限制、比较小的内容产品销量就能够形成盈利,具有极为广阔的“新内容产品”开发空间。
郑伟指出,数字报纸同纸张报纸紧密结合,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优势。形成以传统纸介质报纸为基础,数字化、网络化内容产品和信息增值服务产品齐头并进的内容产品发展格局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