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学历: |
国立台湾大学管理学院EMBA国际企业管理组 2006~ |
国立台湾科技大学电子工程研究所硕士 1990.09.~1992.06. |
国立台湾科技大学电子工程技术系学士 1988.09.~1990.06. |
|
经历: |
2005.10.~ |
华映TFT营运总部研发设计中心 副总经理 |
2003.05.~2005.10. |
华映光电视讯事业部 副总经理 |
2000.12.~2003.04. |
华映光电视讯事业部技术总处 总工程师 |
1998.09.~2000.11. |
华映光电研发处 处长 |
1997.05.~1998.08. |
华映TFT厂Array工程课 课长 |
1995.08.~1997.04. |
华映光电研发处 课长 | |
无论科技再怎么发达,总是离不开人性;不管机器再怎么进步,就是少不了人机接口。影像与声音就是人与人,甚至人与机器之间重要的媒介,而显示器就是传达影像讯息最主要的接口,这也就是为什么影像显示技术一直是人类科技发展史上不可忽略的重要技术之一。
LCD产业的发展,挟其轻、薄、省电的特点,稳固的占据了可携式产品的市场,并藉此茁壮,进而鲸吞了所有Notebook PC及大半Desktop Monitor的IT显示器市场。但随着IT显示器市场的渐趋饱和,LCD另辟?场,开始向TV市场进军的态势已俨然成形。
但从IT产业到TV产业,除了产业本身高科技、高投资的属性不变之外,最大的差异在于,TV需注入更多人因考虑的感性诉求。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政经情况,甚至不同人种的视觉神经等差异,都会影响到对TV的使用习性及观赏偏好。在IT显示器里着重在可以量化的仪器规格,如分辨率、亮度、对比、视角等,业界彼此间,可以有客观量化的标准。然而在TV,则多了许多不易量化的特征描述,如柔和度与锐利度、色彩饱满程度、景深或层次感、肤色红润程度、快速移动影像的模糊程度…等没有标准的主观评价。
华映研发设计中心为了因应高画质TV的需求,对数化影像处理的研发投入甚深。在过去传统电视机的影像处理,有赖state-of–the-art的模拟讯号处理技术,而这些技术都是日本各电视大场所掌握的最重要的核心技术。然而,进入数字时代,台湾优质的数字教育基础及雄厚的数字产业环境,使得我们有机会在数字多媒体视讯产业与世界上先进的国家或厂商并驾齐驱。
影像显示产业之蓬勃发展已无庸置疑,然而在产业竞争已趋白热化之际,如何藉影像处理技巧来讨好人眼视觉的偏好,如何藉影像显示技术来创造出差异化的价值,如何结合台湾显示面板的研发制造资源与集成电路的设计制造优势,应是国内显示产业及IC产业厂商、大学院校及研究机构可以着墨及发挥的大好领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