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晨光科技 >> 文章 >> 技术 >> 机电 >> 正文  
  高高屏区影像显示科技人才培育中心         
高高屏区影像显示科技人才培育中心
[ 作者:佚名    转贴自:http://www.fpd.edu.tw/fpd/epaper/epaper_20060615.htm    点击数:93    更新时间:2006/12/19    文章录入:谢川 ]
[注:本站登载的某些文章并不代表本站支持或反对其观点或肯定其真实性]

高高屏区影像显示科技人才培育中心

 
 

    计划目标
    高高屏地区一直是台湾的工业重镇,高高屏地区共有楠梓园区、高雄园区、临广园区、高雄科学园区及屏东园区等五个园区,包含了许多影像显示相关产业,对光电影像显示相关科技的人才需求非常庞大。藉由高高屏影像显示计划的推动,整合高高屏区各校现有教学设备资源,教师专长与专业分工,积极推动与影像显示科技产业的产学共教与合作研发,配合国家人才培育计划,快速建立影像显示科技教学环境,并建立显示课程的教材,将经验与成果,逐步推广至高高屏区学校单位。高高屏中心也将积极扮演学界与业界之桥梁,整合高高屏区教育界之资源,包含师资、教材及设备等,以提供产业完整之人才培训环境。

    高高屏区域中心团队
    高高屏区影像显示科技人才培育中心(以下简称 高高屏区域中心)在前计划主持人朱安国教授的主持下奠定了跨校合作与区域整合的良好基础。今年度之高高屏中心学校为高雄应用科技大学,计划主持人为副校长 方俊雄教授,共同主持人分别为:中山大学半导体中心主任朱安国教授,高雄大学物理系主任傅昭铭教授与高雄应用科技大学研发长黄俊钦教授,高雄第一科技大学电资学院梁财春院长及屏东科技大学机械系赵志烨教授,共同推动校际资源整合与合作事宜,以达成高高屏区影像显示科技人才培育之目标。高高屏区域中心的工作团队由国立中山大学光电所,国立高雄师范大学物理系、国立高雄应用科技大学光电与通讯研究所/模具系/电机系/电子系/化工系、高雄第一科技大学光电所、屏东科技大学等各系所老师所组成。

    共同实验室之运作与教学分工
    透过高高屏区大学校院的密切交流与教育资源共享,整合形成一支优秀的执行团队。我们每位组员教授都各有专长且符合教育部计划的需求,部分老师也拥有丰富的产业经验,可贡献在这个计划中。该计划的执行成果也获得高度评等,希望在未来的几年内能获得教育部的支持而有更大的发挥与成效。本计划将进一步整合更多的高高屏地区学校,并建立伙伴合作联盟,不论是平面显示器人才培训或是相关高科技人才养成,希望能让每所学校都能贡献他们的力量,并且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藉由高高屏区域中心的整合,开放学校资源,包括仪器设备及相关软件,并且安排高应大、中山大学与高师大及区域学校的学生进行跨校的交流学习,透过精密专业分工与跨校教育资源整合的上课方式介绍光电显示相关零组件的制作过程。

  
中山大学半导体中心
  
高雄应用科技大学 光电实验室
  
高雄应用科技大学 精密塑料加工实验室
  
中山大学光电所李晁逵教授在高雄应用科技
大学教导学生单胞液晶实验
   中山大学学生在高雄应用科技大学精密塑料
加工实验室进行导光板射出实验
    目前在高雄应用科技大学与中山大学已架构完整的光电显示科技研究与教学所需的软、硬设备。经由软件的计算机仿真分析,让学生更清楚了解光学组件的设计原理。同时透过相关设备,例如射出成形机、辉度色度计、干涉仪、表面轮廓仪、光谱仪、光电量测积分球等,让学生经由实作方式充份了解光学组件的整个制造及量测过程。从演讲、授课及实习,提供充分的机会让学生确实了解光电显示组件的制作过程。共同实验室在硬件方面包括基础光学所用到的实验设备、模具及射出机等精密成形设备、尺寸及光学性质量测的精密仪器Zygo干涉仪及表面轮廓仪等;在软件方面则有光学分析常用到的ZEMAX及TracePro软件等。经由这些软硬件设备可充份提供教学及研究所需。  

    产学合作特色
    强调应用科技与实作能力是区域中心学校高雄应用科技大学(前身为高雄工专)一直以来的传统;例如在导光板部分,由光学设计、模具设计、模具制作、模流分析、射出成型到光学检测的工作都可以在高应科大实作与实现。目前我们已成功开发出高亮度楔型导光板及厚度0.6mm的2.5吋超薄平面型导光板,辉度值可达2800cd/m2以上。该零件的开发将有助于减少背光模块的重量及厚度,应用在手机、PDA等小尺寸的商品,将更具有轻量、薄型、尺寸小、低耗电量等特色,这可以大幅提高国内厂商的竞争力。黄俊钦研发长表示,国内光学组件的产能虽大,但纯代工型的厂商仍然占绝大多数,许多光学组件的设计技术(Know-how)大都掌握在日本及欧美国家的手上。因此,如何利用学术界的研发能力,协助他们找出设计原理,开发关键技术,建立自己的研发能力,是目前学术界与产业界合作共创双赢的重要课题。

  
厚0.6mm的2.5寸导光板成品图    出光面V-沟
  
反射面V-沟    入光侧V-沟
国立高雄应用科技大学自行设计与制造之0.6mm的2.5吋超薄平面型导光板,辉度值可达2800cd/m2以上
    高高屏区的产学合作特色方面,高雄应用科技大学从设计端、制造端、到检测端,已建构了一套完整的导光板零件技术开发流程。我们将利用这套流程作为应用科技导向之产品研发平台,开发出更薄、更亮、及双面功能的导光板。此外,例如数字相机、手机镜片、近视镜片、红外线监控器用到的镜片等,皆可利用上述的技术开发平台进行新产品研发。我们希望学校建构的这些制程设备除了可从事研究外,还可以做教学及产业合作;透过教学可培育学生未来对产业界的贡献;透过研究,可以将know-how转成know-why,开发出更新的产品;经由产学合作,将研究成果进行技术移转,进一步提升业界的竞争能力,这是我们未来努力的方向。 

    工作观摩会
    今年度高高屏区域中心的工作重点:「利用技术整合提升技术的价值,由技术发展角度设计影像学程课程与教学环境」,十月份将办理影像显示科技工作观摩会,分享高高屏区域中心的经验。

    


 
人物专访:高高屏区影像显示科技人才培育中心主持人 -- 方俊雄博士/副校长
 
 
         国立高雄应用科技大学副校长(95.01- )
  国立高雄应用科技大学工学院院长(93.01-94.12)
  中国工程师学会高雄市分会理事(94.05-96.04)
  中国电机工程师学会高雄市分会理事(94.08-96.07)
  国立高雄应用科技大学光电与通讯研究所所长(93.08-94.05)
  国科会工程处咨议委员(93.06-94.05)
  南部科学园区计划奖助审核委员(93.01-93.12)
  中华民国自动控制学会第七届秘书长(93.03-95.02)
  92-94年台湾省高工职电机组评鉴委员(92.10-94.8)
  国立高雄应用科技大学电机系教授(89.8- )
 
  • 上一篇文章: 友达科技中心

  • 下一篇文章: 中华映管公司研发设计中心
  •    
    [注:标题搜索比内容搜索快]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temp[149]

  • 2017 年 12 月 21 日委员会决定…[130]

  • 修订第 2019/1616 号实施决定 …[180]

  • SAE001[113]

  • Proe/Creo曲面渐消+倒角教学[77]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外媒:正在唤醒中国的习近平[356]

  • 中国反伪科学运动背后的CIA黑手…[543]

  • [转载]袁隆平真言:中国最大的…[714]

  • 台专家:当年我们造IDF时 大陆…[603]

  • 旅日华人:中国严重误判日本民…[606]

  •  
     相 关 文 章
  • 显示技术的革命--电子纸[196]

  • 富士通研制出世界首个薄膜材料…[189]

  • 电子纸:“金矿”还是“鸡肋”…[161]

  • 电子纸张变现实 飞利浦拟2006年…[184]

  • 惠普实验室研制出一款电子图书…[192]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3 晨光科技        站长:璀璨星辰        页面执行时间:1,546.88毫秒
    Powered by:MyPower Ver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