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建立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病原物小种鉴别技术体系
|
热
|
|
我国建立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病原物小种鉴别技术体系 |
[
作者:佚名 转贴自:http://news.dlinfo.gov.cn/2006/10-9/10452995473.html 点击数:123 更新时间:2006/12/15 文章录入:谢川
] |
[注:本站登载的某些文章并不代表本站支持或反对其观点或肯定其真实性]
我国建立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病原物小种鉴别技术体系 科学技术部网2006年10月9日报道 “十五”期间,经过863计划现代农业攻关,我国建立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病原物小种鉴别技术体系,为病害的生态控制提供了品种基础。
研究成功选育出8个抗条锈病近等基因系,其中有4个近等基因系作为辅助鉴别寄主用于小种鉴定;明确了具有特别鉴别能力的中国小麦条锈菌鉴别寄主的抗条锈基因及其遗传特点。分别建立了1套适于我国水稻白叶枯病菌、小麦条锈菌和稻瘟病小种分化的鉴别品种(遗传背景清楚)体系;在病原菌群体遗传结构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对我国水稻稻瘟病菌、白叶枯病菌和小麦叶锈病菌部分小种具有鉴别能力的分子标记体系;获得了一套能鉴别水稻和小麦品种抗病基因组成的代表菌系(株);以候选抗病基因同源序列和探针,并配合基因分析,明确水稻和小麦主栽品种的抗病基因的遗传背景,为不同生态区病害的生态调控提供了可种植的抗病品种(系)。
|
|
[注:标题搜索比内容搜索快]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