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纤维与金属对决!燃料电池隔板之争
新闻发布:中国电动汽车网 时间: 2005-01-21
第1届国际燃料电池展2005年1月19日在日本拉开帷幕。燃料电池隔板风险开发商日本FJ合成(FJ Composite。总部:静冈县富士市),展出了与模具厂商日本精工技研共同开发的燃料电池隔板(图1)。该公司目前正在采用由碳纤维与树脂混合而成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开发低成本隔板。
图1:由于FJ合成与精工技研共同开发的高量产性碳纤维复合材料隔板
该公司降低成本的方法如下:首先通过将碳纤维隔板中常见的利用切削形成沟道图案的做法,变成利用模具进行压缩成形,提高了量产性。其次又开发了在模具外部进行硬化的生产方法,而过去的压缩成形法,在形成沟道图案后必须让材料在模具中保持10分钟左右,使之硬化。这样一来,由于使用模具的压缩工序能够缩短至几秒,因此就能大幅削减设备投资,可将每枚隔板的生产成本压缩到数百日元。
FJ合成目前已向20来家电机厂商和汽车厂商提供了样品。除精工技研已决定投资约1亿日元,建设一条采用这种新生产技术的试产线之外,FJ合成也在研究建设一条自己的试产线。假如隔板成本能降到数百日元,那么燃料电池的实用化进程就将大大加快。
与低成本碳纤维复合材料隔板进行抗衡的是金属材料隔板。在这次燃料电池展上,日立电线展出了正在开发中的不锈钢隔板(图2)。

图2:日立电线展出的不锈钢隔板
金属隔板的优点在于,能够利用冲压成形法在表面形成沟道,量产性高;由于气体渗透性低,可将厚度减小到碳纤维材料隔板的一半,即0.2mm左右。如能减小隔板厚度,就能缩小燃料电池组的尺寸。不过,金属隔板存在耐腐蚀性问题。虽说不锈钢表面会生成氧化膜(钝化膜),耐腐蚀性较高,但由于表面有氧化膜,其导电性较低。日立电线通过在表面进行耐腐蚀性镀膜,就能避免生成氧化膜。在耐用性方面已经没有太大问题。
不过,镀膜需要一定的成本。本田在自产电池组中采用了由住友金属工业提供材料的不锈钢隔板。这种隔板的特点是不需表面镀膜,即提高了耐腐蚀性。具体来说,就是先将高导电性的微粒子分布到不锈钢中,然后使其析出到氧化膜表面,从而确保了导电性。
不过,日立电线认为与不镀膜方式相比,镀膜方式更能提高导电性。最大的优点是可通过在电池组中层叠数十枚隔板,降低电阻。然而,尽管该公司方面表示将每枚隔板的成本降低到数百日元,“将来是有可能的”,但说话的底气却不如FJ合成那么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