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晨光科技 >> 文章 >> 新闻、背景、评论等 >> 能源类 >> 其他 >> [专题]燃料电池 >> 正文  
  美德两公司开始供应甲醇燃料电池 直接方式的电解质膜样品         
美德两公司开始供应甲醇燃料电池 直接方式的电解质膜样品
[ 作者:佚名    转贴自:http://www.china5e.com/news/newpower/200409/200409200142.html    点击数:122    更新时间:2006/12/13    文章录入:谢川 ]
[注:本站登载的某些文章并不代表本站支持或反对其观点或肯定其真实性]
2004-09-20 10:51:56

 【日经BP社报道】 除美国杜邦(DuPont)外,美国W.L.Gore & Associate公司及德国FuMA-Tech GmbH公司也在开发用于直接甲醇方式的电解质膜。虽然这两家公司没有展示相应的产品,但各自都已经开始了工业样品供货。

  “一年以来,来自设备制造商的需求大幅增长。燃料电池使用的燃料正在由氢转换为甲醇。为了适应用户的要求,本公司将致力于进一步提高输出密度以及解决甲醇的穿透(甲醇在燃料极位置不发生反应而直接透过电解质膜的现象)的问题”(Fu-MA)。

  为此,Fu-MA设计了2种电解质膜,其中1种是使用温度范围为0℃~+60℃的全氟磺酸膜,另外1种是使用温度范围为0℃~+110℃的非全氟磺酸膜。但是,该公司并未公布电解质膜的输出密度等数据。(记者:田野仓 保雄发自汉诺威)

日本汤浅率先开发出甲醇燃料电池系统

2002-02-14 01:05:08

【日经BP社报道】 汤浅日前成功地开发出了将甲醇水溶液直接供给到电极上的甲醇燃料电池(DMFC)系统。该公司试制出了100W与300W的电源系统模型,并已开始进行实物试验。DMFC的成功开发在全球尚属首例。 

  目前燃料电池开发的主流虽然是高分子固体电解质型燃料电池(PEFC),但是该公司表示:“虽然也探讨过PEFC的可行性,但苦于水的管理问题,未能完成这方面的研究。而DMFC由于可以在单独的系统内完成,因而能够在原有的化学电池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开发”(汤浅尖端电池第1研究所部长野村荣一)。汤浅的目标是在2003年推出可作为移动式电源及家用电源使用的产品。 

  DMFC电池单元的结构与PEFC几乎相同,即将全氟磺酸(Per-fluoro-sulfonicacidpolymer)类聚合物形成的电解质膜夹在碳载铂/钌燃料极和碳载铂空气极之间。再用构成气体通路的隔板(Separator)将电池单元夹在中间,形成多单元的电池组。由34个单元为一组的基本电池组的输出功率为200W。在输出功率为100W的系统中使用了一组、在300W系统中使用了两组。 

  这一电池系统从本质上讲就是一个质量比为3%的甲醇水溶液循环系统。使用液体输送泵将甲醇水溶液从燃料箱(Tank)送到燃料极,并将未反应的甲醇回收送回燃料箱。与此同时,通过鼓风机将空气送入空气极,与反应生成物的水一起回收贮存于水箱中。该系统同时还备有甲醇箱,控制从甲醇箱与水箱向燃料箱的供给量,并将燃料箱的质量比保持在3%。该公司认为,“与PEFC系统相比这种电池系统更为简单”。 

  DMFC存在的最大的问题是甲醇容易渗透过目前使用的电解质膜--全氟磺酸类聚合物,引起直接氧化反应(交叉反应)。为了控制渗透,所以将质量比降低到了3%。据该公司透露,同时也采用了其它方法来优化反应条件、控制交叉反应现象。看来这方面是该公司独有的经验技术。 

  对于DMFC的另一大问题--CO易使触媒性能恶化问题,该公司表示:“从时间上看目前还没有发现较大的恶化现象”。虽然目前的结论是:甲醇在燃料极与水发生反应,产生CO2、H+、电子,但仔细观察后,在经过几个阶段的反应后,肯定会生成CO,使触媒出现恶化的现象,但该公司透露并未发现这种现象。该公司认为“或许是因为我们将氧化反应在一个过程中完成的缘故”。 

  但是,由于将甲醇的质量比降低到了3%,所以输出密度很低,仅为120mW/m2。只有PEFC的1/5左右。尽管如此,该公司仍然给予了很大的期望,因为该系统除了不需要水处理外,也不需要使用改质器,燃料储存方便等的优点,因此该公司认为有望开拓出相应的用途。 今后计划“在2~3年内将输出密度提高2~3倍”,如果真的那样,在目前的系统中也将达到700W,可作为家庭用分散电源使用。不过,由于目前有关使用城市液化气的PEFC系统的研究已经领先一步,因此将会以没有供给城市液化气的地区的家庭用电源为目标进行开发。(记者:藤堂安人)

美国杜邦展示用于甲醇燃料电池的直接甲醇方式的MEA

2004-09-20 10:54:57

 【日经BP社报道】 美国杜邦(DuPont)在“Hannover Fair 2002 Hydrogen+Fuel Cells”上展示了用于甲醇直接方式燃料电池组的电解质膜/电极结合部(MEA)。该产品是基于该公司的电解质膜“Nafion”开发的,有关输出密度等数据还没有公布,但工业样品供货已经开始。由于使用了多达10倍的用于从甲醇中提取氢元素的催化剂,该MEA整体的成本比普通的MEA高出了许多。(记者:田野仓 保雄发自汉诺威)

中海油六十万吨甲醇项目动工 后年十月出产

海南日报 2004-09-17 10:17:17

   据海口晚报网9月17日讯,由中海石油化学有限公司与香港建滔化工集团公司兴建的年产60万吨甲醇项目建设工程,16日在中海石油东方化工城破土动工。 

  16日上午9时整,中海石油化学有限公司、香港建滔化工有限公司以及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的领导及相关人员在施工现场参加了简短的开工仪式,挖掘机在鞭炮声和掌声中挖下了主装置界外地下管网工程的第一斗土,标志着该项目现场施工全面展开。 

  60万吨甲醇项目装置是我国目前年生产量最大的甲醇生产装置。主装置引进合同于今年4月19日正式生效。项目引进装置国外承包商为德国鲁齐(LURGI)公司,装置所采用的主要为该公司的技术。 

  该项目于2003年11月获得国家批准立项,2003年9月项目可研报告获得批准,于去年11月18日举行了项目奠基仪式。项目预计投资15亿元人民币,建设周期28个月,将于2006年10月生产出合格产品,预计年产值为10亿元人民币。 

  该项目的建设将使东方化工城的产业链进一步延伸。

  • 上一篇文章: 吸收氢气的聚合物

  • 下一篇文章: 则武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全球最高性能!
  •    
    [注:标题搜索比内容搜索快]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temp[149]

  • 2017 年 12 月 21 日委员会决定…[130]

  • 修订第 2019/1616 号实施决定 …[180]

  • SAE001[113]

  • Proe/Creo曲面渐消+倒角教学[77]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外媒:正在唤醒中国的习近平[356]

  • 中国反伪科学运动背后的CIA黑手…[543]

  • [转载]袁隆平真言:中国最大的…[714]

  • 台专家:当年我们造IDF时 大陆…[603]

  • 旅日华人:中国严重误判日本民…[606]

  •  
     相 关 文 章
  • 最新版2017年氢燃料电池汽车成…[63]

  • 中国研制出世界先进的静态排水…[169]

  • 美军试用新型燃料电池 比传统发…[120]

  • 新型燃料电池单电池在宜问世[192]

  • 汽油燃料电池提高电动汽车行程…[169]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3 晨光科技        站长:璀璨星辰        页面执行时间:3,757.81毫秒
    Powered by:MyPower Ver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