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晨光科技 >> 文章 >> 新闻、背景、评论等 >> 综合 >> 正文  
  国家确定电子行业优先发展的重点领域         
国家确定电子行业优先发展的重点领域
[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53    更新时间:2006/11/17    文章录入:夏晶晶 ]
[注:本站登载的某些文章并不代表本站支持或反对其观点或肯定其真实性]

国家确定电子行业优先发展的重点领域

    最近,国家计委和科技部公布了《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01年度)》,将信息、生物及医药、新型材料、先进制造、先进能源、先进环保、资源综合利用、航空航天、现代农业、现代交通等十大产业中的141个高技术产业确定为优先发展的重点领域。其中,与电子行业关系最为密切的有12个。它们是:

 

  新型元器件

 

  新型元器件是各类电子整机产品的基础,在各种电子产品中有着广泛应用,市场前景广阔。当前我国发展新型元器件的基本原则是:以元器件产品升级换代、满足提高电子整机本地化率和扩大出口为目标,发展片式化、微小型化和多功能化的新型元器件产品,使我国逐步成为世界电子元器件的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中高档片式元器件、新型机电元件、光电子器件、电力电子器件、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混合集成电路和高频频率器件等产品的开发及规模化生产。

 

  电子专用材料

 

  我国电子专用材料产业已形成一个门类比较齐全、产业规模较大的行业。但硅材料、框架材料、电子陶瓷及氧化铟大型靶材等电子工业所急需的专用材料仍大部分需要从国外进口。近年来,我国在电子专用材料的开发和生产方面已具备一定基础。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高性能软磁铁氧体材料及所需的高纯度原材料(Fe2o3Mn3o4),高比容钽粉、细径钽丝,高性能电子浆料,大功率压电陶瓷和热释电陶瓷材料等功能陶瓷材料,氧化铟锡大型靶材,高性能液晶材料超净高纯化学试剂,电子特种气体,3英寸以上铌酸锂和钽酸锂单晶、光刻多晶胶、多晶硅、8英寸单晶硅及外延片,砷化镓材料,以及磷化铟、氮化镓、磷化镓单晶,超高亮度发光二胡管用化合物单晶及外延片,封装材料和焊料,微波介质等。

 

  纳米材料和特种粉末及其制品

 

  纳米材料因其纳米效应而具有特殊的性能和广泛的用途,是目前科技发展重要热点之一。近年来,我国在纳米材料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形成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并开始产业化。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以纳米粉体材料、纳米膜材料、纳米催化材料和纳米晶金属材料为重点,实现低成本、环境好以及质量稳定的规模化生产;加快纳米材料规模化应用于信息、通讯、医疗和环保等新兴产业以及能源、交通、化工、建材、纺织和轻工等基础产业,改进性能,提高效率,促进技术进步;加快发展粉末冶金磨擦材料、高温合金粉末以及高纯超细陶瓷粉体材料。

 

  稀土材料及其应用

 

  稀土是信息产业、绿色能源和环境保护等产业的重要支撑材料。我国稀土储量、产量和出口量均占世界首位。已形成较为齐全的工业体系。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及制品、稀土催化材料、稀土储氢材料、稀土发光材料、超大磁致伸缩材料、高温超导材料、稀土硫化物涂料及颜料的规模化生产;加快发展高纯稀土氧化物和高纯稀土单质分离提取工业化生产技术和装备;加快稀土在钢铁冶金、有色金属、玻璃、特种陶瓷、石油化工及农业等方面的应用。

 

  高性能电池及材料

 

  目前我国高性能电池的研究和开发取得了很多成果,但生产规模小、产品的稳定性和一致性较差、缺乏市场竞争力。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镍氢电池、液态锂离子电池和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无汞碱性锌锰电池和高性能全密闭铅酸电池的原材料及配套件;实现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聚合物锂离子电池、高性能全密闭铅酸电池及氢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规模化生产。

 

  高性能密封材料及制品

 

  密封件是保证机械装备高效、长期、安全和稳定运行的重要基础件,基技术水平、质量及性能直接影响配套主机产品质量和运行可靠性。我国密封材料及制品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和技术引进,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能力和规模,一般产品能满足各类主机的配套要求,但高压、高速、精密、耐高温低温和耐腐蚀的密封件与国际水平有较大差距。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轿车及中高档轻型车动力传动、减震、制动系统用密封件材料及制品规模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重大成套设备中高压、液压、气动系统用密封件;电力设备中高温高压机械密封;石化工业中高速透平压缩机非接触气膜密封;金属磁流体动密封。

 

  镁铝合金材料

 

  镁铝合金材料因其超轻超强性能而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航海、汽车以及家用电器等领域,特别是便携式小型电器的关键结构材料,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镁铝合金产品系列,线、板、带、薄板、铸件、异型材加工技术,后加工成型技术及着色技术,相关的配套生产装备。

 

  汽车电子产品

 

  汽车电子产品主要有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汽车传动和行驶控制系统、汽车安全及故障诊断系统、汽车信息系统、汽车电子元器件、汽车环保类产品以及汽车设计、制造与试验系统及软件等。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燃油喷射电控装置、节油环保型电子点火装置、制动防抱死系统(ABS)、气囊防护系统、卫星导航空定位系统接收装置等。

 

  汽车关键零部件

 

  汽车关键零部件是现代汽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汽车的经济性、安全性、舒适性以及汽车尾气的达标排放具有重要的影响。通过技术引进,我国在汽车关键零部件的开发上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按照汽车工业发展规划,大力发展轿车、微型车和轻型车关键零部件的规模化生产技术,重点是轿车自动变速箱、高性能刹车材料、安全气囊、电喷系统、新型汽车空调系统、大型覆盖件和车身设计,小排量高性能汽油机以及47升中重型车用柴油机和12升大功率重型车用柴油机及关键零部件。

 

  复合金属材料制备工艺及其成套设备

 

  由于异质金属复合材料的性能功能化和较低的成本及应用范围广泛,提高了传统金属材料的发展潜力。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建设铝-不锈钢、铝-钢、钛-钢、铜-钢带液-固相复合工艺生产线,钢-不锈钢复合板坯离心浇铸工艺生产线,表面复合精饰技术制备薄覆层(0.008mm-0.1mm)金属复合板带生产线;开发颗粒增加铝基复合材料规模化生产技术、半固态成形技术、连续包敷复合高速钢材料及制品,并实现产业化。

 

  电子专用设备、仪器和工模具

 

  电子专用设备、仪器和工模具是电子产品生产的基础手段,目前正向着高精度、高可靠、高速和全自动方向发展。我国电子专用设备、电子仪器和工模具研制总体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许多关键设备需要进口。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在消化、吸收引进技术的基础上,研制生产微电子专用设备、电子元件生产专用设备、真空电子器件生产专用设备、整机装联设备和工模具;发展集成电路、通信产品、数字视听产品和新型元器件等的专用测量仪器,以及数字通用测量仪器、综合在线测试仪器等。

 

  激光加工技术及成套设备

 

  激光加工技术具有应用范围广、工艺灵活多样、加工精度高、质量好、生产清洁、易逐步实现自动化、柔性化和智能化等优点,可以对金属和非金属材料进行切割、焊接、表面处理、打标、打孔及微细加工等。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对已掌握的技术与工艺进行系统集成和设备配套,加快激光加工成套设备的规模化生产,特别性能稳定的大功率激光器、大型轧辊表面强化成套设备、激光精密加工工艺与成套设备、激光切割和薄钢板板拼焊成套设备等。

电力电子行业新兴技术势显现 2005127  中国工业报

    随着快速可控硅和高频可控硅的试制成功,近年来,我国可控硅的电压和电流容量、性能以及产品的稳定性有很大的提高。基于SCR电源装置研制范围的迅速扩大,使产品种类不断增多,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值得一提的是高效、节能、低污染的“绿色”电源产品的研究取得良好的进展。

 

    走势趋好增速达20%

 

    最新行业统计数据显示,未来两三年电力电子器件的年平均增长速度将超过20%,今年销售额有望超过110亿元。MOSFETIGBT等新型电力电子器件的年平均增长率将达25%,这一数据表明,新型电力电子器件发展势头强劲,高于一般电力电子器件的增幅。

 

    作为20世纪后期新兴的边缘学科,电力电子技术是利用电力电子器件对电能进行变换及控制的一种现代技术,它使电网的工频电能最终转换成不同性质、不同用途的电能,以适应千变万化的用电装置的不同需要。业界认为,电力电子技术快速发展的物质基础源于电力电子器件的发展。从1947年第一只晶体管诞生之日起,半导体器件及相应的变流装置在世界范围内很快发展起来,从而产生了半导体固态电子学。这一技术发展到1956年,在晶体管的基础上又制成了晶闸管,从此开始步入电力电子技术的新时代。70年代后期,在SCR基础上研制成功的可关断晶闸管以及在晶体管基础上研制成功的电力晶体管及模块相继进入实用化,并在中、大容量的变流装置中,传统的晶体管逐渐被这些全控型电力电子器件所取代。电力电子技术取得快速发展正值80年代后期,随着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微电子技术与电力电子技术的高电压、大电流技术的发展与结合,一方面诞生了多种具有自关断功能的器件,形成了一个新型的全控型电力电子器件家族;另一方面又涌现了一批多功能的控制模块。目前,电力电子技术已由半控型、全控型器件进入全新的智能型时代。其表现是,一方面原有各新型电力电子器件额定参数不断提高;另一方面电力电子技术与微电子技术进一步结合,使电力电子器件朝着大容量、智能化方向迅速发展。

 

    科研成果呈现实用化

 

    近年来,我国电力电子技术和市场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势头,然而应用技术的深度研究尚存不足。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和创新机制推动下,目前,我国电力电子技术的研究已从吸收消化和一般跟踪,发展到前沿跟踪和基础创新,推出了诸多科研成果。具有代表性的产品±20MVA静止无功发生器工业试验样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通过专家鉴定的磁悬浮概念车的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在交流励磁发电的研究方面也获得良好的进展。目前电力电子行业还开展了跟踪国际多方面前沿性课题的研究或基础创新研究,包括电力电子系统的积木式集成技术、具有独立电源的多电平拓扑电路、具有超导储能的并联型UPS、多电平软开关技术、铁道供电系统的电流谐波抑制和功率因数改善、逆变器无线均流技术、电能质量综合调节器、直流侧谐波抑制的PWM控制策略等。这些成果和研究对提高我国电力电子行业的学术水平、提升电源产品的技术含量、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和增强国际竞争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目前,电力电子产品较好地满足了我国的市场需求,但新型电力电子半导体器件仍需依靠进口。专家评估认为,与国际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应用基础研究深度方面的差距至少为5~10年;在电源产品的质量、可靠性、开发投入、生产规模、工艺水平、先进检测设备、工人素质、持续创新能力和公司体制等综合实力方面的差距约为10~15年;特别是对电源产品和装置性能有极其重要影响的新型场控器件的芯片制造技术,目前还处于非常落后的状态。

 

    “绿色”电源产品将成主流

 

    专家提出,高效、节能、低污染的“绿色”电源产品将是21世纪的主流产品。目前,国际发达国家积极开发用于电力系统的电能变换设备,服务于环保和人类健康的电源装置,适合信息社会需要的电源产品,薄、轻、超小型电源模块与装置,这种发展趋势值得我国电力电子行业重点关注。

 

    展望21世纪电力电子产业或电源产业的发展趋势,其动向就是围绕提高效率、提高性能、消除电力公害、减少电磁干扰和电噪声进行不懈的研究。为此,我国电力电子行业未来几年开展研究的重点领域应是进一步提高电能变换效率,降低待机损耗;避免电力公害,尽量减少网侧电流谐波,并使网侧功率因数接近1;提高电源装置和系统的电磁兼容性;降低电噪声;通过实施高频化、元件小型化和先进工艺,实现产品的小型化和轻量化

农药器械市场商机广阔

http://info.china.alibaba.com 时间:2005-12-03 07:00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生态气候条件的变化,我国农作物生物灾害呈逐年加重的发展趋势,这为我国农药、农械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今明两年,我国农药器械市场需求日趋旺盛,如果生产企业能根据市场需求迅速调整产品结构,则农药械市场商机十分广阔。
    
    1
、越来越严重的生物灾害提供了广阔的农药市场。 
    
   
中央高度重视三农工作,近两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扶持农业发展和粮食生产,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粮食生产形势好转,去年粮食生产实现了恢复性增长,今年粮食生产形势进一步好转。但是,由于病虫害的增多,给我国粮食增产造成很大压力。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的统计表明,每年却因各种病虫害而白白损失4000万吨粮食,约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8.8%。

   
2005年全国病虫害偏重发生,上半年江苏稻区条纹叶枯病严重,部分地区蝗虫、小麦条锈病偏重发生,北方一些地区农鼠偏重。下半年水稻病虫害发生重,四川等西南一些稻区稻瘟病大发生,特别是长江中下游水稻褐飞虱大暴发,造成南方中晚稻单产普遍下降。 

     
根据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统计,近三年,全国病虫草鼠害年均发生面积达54亿亩,虽经防治挽回大量经济损失,但每年仍损失粮食4000万吨,约占粮食总产的8.8%,其它农作物如棉花损失率为24%,蔬菜和水果损失率为20%至30%。

   
而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估计,全世界每年因病虫草害损失约占粮食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其中因病害损失10%,因虫害损失14%,因草害损失11%。农作物病虫害除造成产量损失外,还可以直接造成农产品品质下降,出现腐烂、霉变等,营养、口感也会变异,甚至产生对人体有毒、有害的物质。

   
专家指出,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尤其是农作物病虫害草鼠等生物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农业生物灾害种类多,发生重,危害大,是农业增产和农产品质量提高的重要制约因素。这给我国的植保工作提出严峻考验,同时随着生物灾害问题被越来越重视,也为我国大力发展农药、农械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机会。
    
    2
、2005年我国农药市场特点分析。

   
2005年我国农药市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农药总量再次持续增加。到2005年9月份,我国农药总量已经达到78.18万吨(按有效成份计),比上年同比增长15.1%。农药产品结构进一步趋于合理。到2005年9月份,在生产农药总量中,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分别占农药总产量的42%、10.74%和28.74%。三者的比例趋于合理。

   
二、高毒高残留农药替代工作稳步推进。到2007年,高毒农药被全面禁用,所以今明两年是推动高毒农药替代工作的重要时期。从今年国内市场的销售量来看,甲胺磷、甲基对硫磷、对硫磷、久效磷、磷胺这5种高毒农药的销售量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同时农业部已将高毒农药替代品种的筛选和配套应用技术的示范,列入国家财政支持项目。通过项目的实施,将及时向社会公布一批经过试验、示范,筛选成功的高毒农药替代品种,以确保高毒农药削减方案的顺利实施。 

   
三、农药价格有所回升。从2004年开始,农药价格已开始走出持续十多年来低迷的状态。总体上来说,目前市场农药的供应充裕,但这两年农药价格上涨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成本上涨造成的。一是能源价格的上涨幅度较大,二是原材料价格上浮较高,三运输费用加大,四是包装材料上涨。

   
四、农药的销售渠道出现了巨大变化。我国农药的销售渠道目前呈现出农资系统、农技系统和民营个体并存的态势,在一些地区还出现了农药一条街或农资一条街的火爆场面。近两年以来农药经销集团、农药生产企业为主组织的连锁销售网络发展势头较猛。

   
五、农药出口数量持续增长。截至到2005年8月份,我国农药出口数量达到29.3万吨(实物量),同比分别增加了11.2%。其中,杀虫剂增长6.2%,杀菌剂增长20.6%;除草剂增长12.7%;植物生长调节剂增长13.4%。主要出口产品居前5位的是草甘膦、百草枯、甲胺磷、多菌灵、百菌清。阿维菌素、戊唑醇、莠去津、吡虫啉4个品种成为农药出口新的增长点。

   
六、农药进口与去年相比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多年来,我国农药的进口量和进口额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今年却大幅上升。据统计,截至到2005年8月,农药进口总量为2.7万吨,同比增长30.9%。其中,杀虫剂为0.5万吨,同比增长3%。杀菌剂为0.7万吨,同比增长0.8%。除草剂为1.4万吨,同比增长70%。除草剂的进口量是带动农药进口量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

   
七、我国农药市场整顿任重道远。目前我国农药市场的主要问题:一是生产与销售假冒伪劣农药;二是销售国家和当地政府明令禁止使用的农药;三是擅自修改农药标签,扩大农药的使用范围和防治对象;四是销售过期失效的农药;五是生产和销售已撤消登记的农药;六是套用生产厂家的各类登记证号或假造各类证号;七是经销商未取得农药经营许可证。

   
八、药害问题需要特别引起重视。近年来农作物药害问题突出,一是引起药害的农药种类多,除了除草剂外,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都不同程度引起药害;二是范围广、作物多;三是大事故多,损失大。一些地区药害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农业收入,影响农村安定的一个重要因素,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3
、2006年我国农药械市场需求预测与分析。

   
根据有关部门统计预测分析,预计2006年全国农药需求总量(有效含量)为29.90万吨以上,同比增加6%。需求量在1万吨以上的品种有敌敌畏、乙草胺、杀虫双、草甘膦。8000吨-10000吨以上的品种有敌百虫、代森类、多菌灵、辛硫磷。需求量在2万吨以上的省有山东、湖南、黑龙江、广东4省。需求量在1-2万吨的省份有云南、安徽、河南、江苏、湖北等11个省。需求量在1万吨以下的省有吉林、四川、陕西等15个省。 
     
一、2006年杀虫剂需求持续增加,而高毒有机磷农药的需求量大幅下降。预计2006年杀虫剂需求总量为14.25万吨,比去年增加10.71%。其中有机磷类与去年持平;氨基甲酸酯类需求比去年增长9.54%;预计除虫菊酯比去年增加了一倍多;其他类沙虫剂,比上年增加29.88%。

   
由于稻褐飞虱对吡虫啉产生抗药性,预计吡虫啉药剂的需求量有所下降,而防治稻褐飞虱的药剂需求量有明显增加。此外,随着甲胺磷等5种高毒有机磷农药的替代工作的开展,其需求量大幅下降,其中甲胺磷下降了29.43%;甲基对硫磷下降9.09%,对硫磷下降47.49%,久效磷下降45.7%。与国家禁用高毒有机磷农药的步调相一致。

   
二、杀菌剂需求预计略有增长。预计2006年我国杀菌剂需求总量约为7.54万吨,比上年增长3.09%。需求量在5000吨以上的有硫酸铜、代森类、多菌灵、甲基硫菌灵。需求量在1000吨-5000吨的品种有百菌清、井冈霉素、三环唑、三唑酮等11个品种。

   
三、除草剂需求保持一定幅度的增长。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不断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少耕、免耕技术的推广力度不断加大,农田化学除草技术日益为广大农民所接受,我国农田杂草化除面积大面积增加。预计2006年除草剂需求总量为6.93万吨,比上年增长3.24%。需求量在5000吨以上的有乙草胺、草甘膦、丁草胺、2,4-D丁酯。需求量在1000-5000吨的品种有:莠去津、百草枯、精吡氟禾草灵、氟乐灵。随着少耕和免耕栽培面积的扩大以及玉米等中后期化学除草技术的推广,灭生性除草剂草甘膦、百草枯等使用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四、植物生长调节剂继续增长。预计2006年植物生长调节剂需求量2987.03吨,比上年增长11.3%。其中多效唑438.78吨,比上年增加19.25%;乙烯利1131.81吨,比上年增加8.23%,缩节胺444.71吨,比上年增加28.60%,赤霉素342.67吨,与去年持平。

   
五、施药器械需求量逐年递增。预计2006年植保机械总需求量同比增长21.18%。其中2006年手动喷雾器需求同比增长22.298%;由于其结构简单,制造和维修容易,使用和操作方便,适应性强,价格便宜,是目前我国农村最常用的植保机械。

   
机动喷雾器虽然成本相对较高,结构相对复杂,维修相对困难,但工效高,雾化好,受到农民的欢迎。2006年需求量比上年增加了7.82%。此外,适合温室和果园用的烟雾机,新型风送式弥雾机、杀虫灯等有较好的市场空间。(全球五金网)

高铁落地 民间资本寻机上路20060324 中国经营报

  京沪高速铁路项目和沪杭磁悬浮项目的尘埃落定,不但结束了一场经年不休的争论,也开启了总造价将超过至少1300亿元的中国“高铁时代”。

 

  一位接近铁道部的专家向记者透露,此次批准的京沪“轮轨”高铁和沪杭“磁悬浮”高铁,铁道部正常投资无法满足其资金需求,通过上市或其他方式募集建设资金势在必行。对此,民间私人资本表示出浓厚的兴趣。

 

400亿元资金缺口

 

  受国家发改委委托,中国国际咨询有限公司对上述项目做出评估后认为,沪杭线建设总价将控制在400亿元以内,京沪线建设总价将需要1000多亿元。两个项目总造价将超过1300亿元。

 

  一般企业和项目上市,必须连续三年盈利、经营业绩每年有至少10%的增长,且必须是已经建成的项目才能向证监会报批,而现在“京沪”和“沪杭”都还只是在图纸和规划之中。

 

  在华夏证券铁路行业分析师李大钢看来,除非达成“内部共始”,否则“高铁”短期内不可能上市。实际上,“高铁”要实现上市操作方法非常简单,“最好做项目融资或引进战略投资者”。具体而言,就是拿一块资产作为启动资产,然后把京沪“老铁路”放进去成立一个公司,“这样公司会有盈利记录,然后计划再建一条高铁(即京沪),就可以拿着这个项目和公司材料去申请上市。”沪杭高铁如需上市,也可如法炮制。

 

  但对高铁上市的具体情况,前述专家没有透露更多细节。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教授聂磊告诉记者,2005年,铁道部专门立项研究高铁投融资问题,但“最后也没有定论”。

 

  中国科学院院士严陆光分析,目前已经基本确定的投资(包括铁道部、财政部和部分地方政府投资)总额约为900亿元,相比两个项目投资总额1300亿元,仍有近400亿元资金缺口。

 

  面对如此巨大的资金需求,寻找另外的资金来源摆在主管部门面前。

 

民资各有打算

 

  有消息称,京沪高铁项目将组建京沪高速铁路有限责任公司,专门负责项目的建设和运营,积极探索市场化融资方式,吸纳民营资本、法人资本及国外投资,构建多元投资主体,拓展多种投资渠道。这无疑是明智之举。它意味着,国家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中,放弃了独家投资和垄断经营的特权,对市场敞开大门。

 

  但这种融资方式目前仍无法确定其真实性。聂磊告诉记者,从铁路投资回报来说,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是盈利的。“中国这么大的客流量,且京沪、沪杭都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铁路盈利不会有什么困难。”

 

  而据记者了解,民间资本很希望进入此次国家的高铁项目。从支线铁路投资(为运煤而投资)中尝到了甜头的山西、河南等地煤矿企业老板,已经开始多方设法了解股权融资的可能性以及具体方案。有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听到风声”、想分享“高铁蛋糕”的山西等地煤老板这一阶段专门在做“了解市场”的工作。“他们首先要和项目所有者谈妥价格和付款方式,然后再根据协议去准备资金。”

 

  而记者从温州中小企业促进会会长周德文处证实,温州也有很多企业对此次高铁项目感兴趣。“京温铁路就是温州人投资兴建的。”但根据温州人的投资习惯,他们会倾向在高铁项目上市辅导期之前参与申购,以原始股的方式进入公司。因为从辅导期到上市起码一年的时间内,公众公司股本结构不允许变更。

 

  铁道问题专家、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文力教授认为,借助民间资本发展铁道建设完全可行,民间持股更有利于股权结构多元化,实现“价格和融资联动”,降低管理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金牌绿叶撬动中国资本市场 20060324 中国经营报

  2000年前,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今天,跨国投行们可以说,给我一个民间担保,我可以撬动中国资本市场。

 

  凯雷和花旗同时投资中科智这家不久前还默默无闻的民间担保企业,在此之前,还有一大群跨国投资银行,为了同一个目的,在中科智面前纷纷亮相。

 

  中科智何许企业,竟能得到如此青睐?这要从跨国投资银行的国际布局需求与整个中国资本市场的未来发展趋势之间的互动性上来分析。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中国整个企业体系逐渐地形成了官民两个企业群。

 

  官一侧,是大量国有、传统行业企业。虽然这部分经济相对而言活力不足,但由于历史形成的主流优势地位,这部分企业群基本垄断了中国资本市场。中国股市与银行贷款对象,七成以上是这类企业。因此,中国传统资本市场,实际上退化成了依附于官办企业的官办资本市场。由于官办企业群体蜕化,偏好投资官办企业的中国资本市场深受其害,陷于困境难以自拔。

 

  民一侧,经历过去十几年的发展,大批新兴的、具备强大市场竞争力与存活力的民间企业群得以诞生。他们构成了拉动GDP增长、形成“中国制造”国际竞争力的动力。据统计,中国活跃的民间企业已经超过200万家,其中具备资本市场融资条件的至少有1%。但目前的中国资本市场,暂时没有能力去大规模扶植这些新兴民间企业群体,更无力接纳新上市公司。

 

  而国际资本市场,由于其与中国民间企业群体有基本相同的意识形态渊源与创业史,因此对他们的资本需求,具有天生敏感的嗅觉和偏爱。所以,我们不难看到,国美电器、蒙牛乳业、山水水泥、百度搜索、无锡尚德、中芯国际等等,这些近年来因为得到大量资本支持而急速成长壮大的中国企业,无不属于民间企业群体,也无不得到外国资本的大力支持。

 

  虽然近一两年来,国外投行在这类民间企业投资个案上获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他们尚未建立起系统性的投资体系,还没有形成投资中国民间企业的大分工与大协作的市场化体系。

 

  于是,我们今天看到:一边是欣欣向荣的数以万计的中国成熟民间企业,另一边是庞大的国际资本市场体系。而连接双方的中国投融资市场体系,却处于缺位状态。

 

  市场经济的特点就是,当某种资源处于稀缺状态时,市场自身会产生变异弥补缺口。近年发展出来的中国民间信托,就是填补这一空白的市场自适应产物。

 

  土生土长的民间担保,比跨国投资银行更加了解中国民间企业的创业规律,更加了解中国的环境,也更能回避投资的风险。得到中国民间担保投资认可的民间企业,可以说,无一不是优中选优的企业。民间担保的投资客户群体,就像一个优良的育种器,充满了国际资本市场可望而不可即的未来中国产业之梦。我们今天看一眼中科智的投资项目成绩单就能了解,这种成绩,只有深入中国经济与文化骨髓的人才能做到。

 

  所以,把筛选项目的低端工作,分工给中国机构做,更加有效率。所以,如果我们是凯雷,也会选择中科智。

 

  更加重要的是,投资中科智不过数亿元人民币,而这笔钱,又可以通过中科智的担保体系放大,使最终对外投资的资金5倍、10倍于原始投资。

 

  中国人讲求饮水思源,受滴水之恩常报以涌泉。每一家接受了中科智资金扶植的优秀民间企业,怎么能忘了自己与凯雷的血缘关系呢?一旦其发展壮大,到满足企业上市条件的那天,凭借凯雷“总统俱乐部”的实力,所投资的企业赴美上市,又成为当仁不让的选择。

 

  把中国民间企业一个个扶上马,再送一程,凯雷可谓功德无量。在这样的游戏中,凯雷永远都自甘充当“金牌绿叶”。但是,当跨国投资银行连续充当几家、几十家、乃至上百家绿叶之后,也就意味着,绿叶掌握了一个市场,绿叶与红花孰主孰客,也不再重要。

 

  因此,凯雷的布局,可以说充满了跨国资本的智慧。反观中国本土的官办资本市场,却如此混乱,即使中科智想在国内上市,也报国无门。

 

  这样的局面,我们也怪不得凯雷和花旗了。自家的屋倒了,难道怪得了孩子喜欢去邻居家住么。

 

  真正的问题是,我们现在既找不到屋倒的原因,也没人站出来为屋倒负责,更看不见盖新屋的前景,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工程机械生态链遭遇致命考验 2005127  《中国机电工业》

   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三届二次常务理事大会暨2005年第四届中国工程机械发展高层论坛在美丽的海滨城市厦门举行。

  尽管从表面上看,这仅仅是一次普普通通的例会,但由于行业内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卡特彼勒和一个关键词——收购,使得在2005年度里的这样一个普通例会变得非同寻常。国内工程机械三大巨头悉数到场:刚刚“抛弃”卡特彼勒而与凯雷牵手的徐工集团的董事长王民亲自到会;据传同样拒绝卡特彼勒抛出的“橄榄枝”、目前正与另一家跨国公司“眉来眼去”的柳工集团的董事长王晓华也带病出席;而作为东道主的厦工集团的总经理、厦工股份董事长王昆东则像是“见到亲人格外亲”迎来送往忙得不亦乐乎,据说在此之前不久,他心情极其复杂地又一次接待了卡特彼勒派往厦门的收购厦工谈判小组一行。

 

  有人戏称:今年的工程机械行业例会变成了“三王会”。当地媒体《厦门日报》第二天以“三‘王’论剑振兴工程机械民族品牌”的标题做了大篇幅报道。一家地方党报对行业会议给予如此高的关注度显然有悖惯例。当地人士告诉记者:“这是因为厦工在当地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然而,就是这家为厦门市赢得全国工程机械排行第三殊荣并立志打造“中国最大工程机械生产基地”的企业,最近却遇到了一桩“烦心”的事情。

 

  厦工的心事

 

  此次中国工程机械峰会之前刚好一个月的1025,在中国工程机械行业里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徐工集团与全球著名的私人投资机构凯雷投资集团签署协议:凯雷投资3.75亿美元购得了徐工集团全资子公司徐工机械85%股份。经过近两年的等待,徐工集团改制终于尘埃落定。

 

  这样的结果,对很早就与徐工有合作关系并对参与徐工改制自认为胜券在握的全球最大的工程机械制造商卡特彼勒而言,失去的可能不仅仅是作为全球老大说一不二的颜面。有媒体在评论这一事件时称:“参与徐工改制一役的落败是卡特彼勒涉足中国市场以来所遭遇的最大挫败。”当时就有人士猜测“在中国市场野心勃勃的卡特彼勒失手徐工后,决不会善罢甘休,下一个意欲收购的目标会是谁?是柳工?还是厦工、宣工?……”随后的“江湖传言”被不幸证实:卡特彼勒下一个收购目标的确选择了厦工。

 

  显然,厦工需要尽快知道的是,同为国内行业巨头的徐工最终没有选择卡特彼勒的产业资本,而是选择了凯雷的金融资本,这一被行业内外无数双眼睛盯着、事关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格局演变和民族品牌存亡的战略选择,徐工是如何做出判断的?行业年度峰会在厦门召开,无疑给厦工提供了一个欲知详情的机会。有消息称,厦工董事长王昆东在徐工董事长王民到达厦门后,专门邀请并安排其参观厦工工业园。“二王”老友相见嘘寒问暖,甚是亲热;双方相互交流时间多达4个小时。在这几个小时时间里,国内工程机械行业里的两个巨头闲庭信步于厦工工业园区,的确让人生出无穷的想像来。于是有人猜测,参观“内容”不可能仅仅局限于老友之间的叙旧。

 

  猜测归猜测,但眼下的厦工的确面临着选择。

 

  “如果真让厦工自己做出选择的话,合作的对象肯定不会是卡特彼勒。”这是出席此次峰会100多名行业人士的一个基本判断。

 

  在“二王”相互交流情况后第二天召开的行业峰会上,王昆东董事长做了题为“打造工程机械民族品牌加快振兴我国装备制造业”的主旨发言。从这个发言中,厦工的心事便可窥见一斑。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程度日益加深的条件下,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和企业为获取高额利润,加快向具有比较优势的发展中国家进行产业转移。跨国公司为了加强对全球产业资源的控制、扩大其在全球市场上的份额,形成垄断优势,以攫取高额垄断利润,加快实施主动积极的进攻性战略,对发展中国家那些缺乏核心竞争力的制造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进行强势渗入,以达到最终控制整个行业的目的。”王昆东董事长还引用了国家商务部的有关统计资料加以佐证。他说:“近年来我国制造业已成为外商投资的主要领域,2002年新设立的外资企业,七成以上在制造领域,而且跨国公司在装备制造业领域的投资都把首要目标瞄准行业排头兵企业,其战略意图昭然若揭:不仅要占领中国市场,而且要从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角度在中国整合市场和资源,把中国的装备制造业纳入其全球产业链,从根本上消灭潜在竞争对手,确保其在全球市场的绝对优势。”

 

  面对跨国公司的强势介入,王昆东董事长在发言中提出的应对的措施是:立足自主创新,努力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使之成为推动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实施名牌战略,努力打造一批民族自主品牌,使之成为与跨国公司品牌抗衡的利器;自立自强,努力培养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企业,使之成为支撑我国装备制造业的脊梁。

 

  在半个小时的发言里,王昆东董事长还呼吁政府和行业组织应从国家利益、行业利益出发,对近年来跨国公司的举动加以高度重视。

 

  王昆东的发言显然是经过充分准备的,虽然他只字未提厦工下一步的打算,但其所言无不让人深切地感到,厦工作为国内工程机械领先企业振兴装备制造业的决心和勇气。

 

  厦工的底气

 

  在厦门岛外灌南厦工工业园区的路旁入口处,矗立着的一个“中国最大工程机械生产基地”大标牌,无不彰显出园内主人的雄心壮志。

 

  最近《福布斯》中文版对中国工程机械做了一个调查,认为中国工程机械脉络清晰的六大生产基地已悄然形成,厦工排在徐州、常州之后名列第三,紧随其后的是长沙、济宁和柳州及其周边地区。

 

  客观而言,今天的厦工已是今非昔比的厦工。从5万平方米的生产场地到近200万平方米的工业园区;一期工程已竣工投产,生产厂房建筑面积约25万平方米,具备年产装载机2万台、挖掘机2000台、叉车3000台、小型工程机械2000台、桥箱2万台套的生产能力;宽敞的厂房,笔直的通道,布局一新的流水线,科学完备的油气储运格局,特别是日产装载机70台的能力,让厦工轻松地站在了年产2万台装载机的门槛上。这在国内同行中也是首屈一指的。

 

  王昆东,8年前从厦门市经委调任厦工董事长。就是在他的任上,厦工从年产销两三千台装载机起步,到年产销1.2万台以上,2004年达到1.4万台,2005年预计可达1.7万台,保持了国内一流工程机械企业的势头和优势。同时,在厦门市整体搬迁规划中,厦工成功地以老厂区置换了岛外灌南工业园区1.4平方公里的土地、厂房及价值1.3亿元的设备,从根本上解决了困扰其多年的产能瓶颈问题,而且没让企业就此背上任何贷款的包袱。

 

  这个有着50余年历史的老企业,从一个小机修厂起步,靠外协合作起家,以严格的质量控制和高效的部件供应组织管理,形成独特的核心能力。厦工的经验被总结为四个字——“厦工模式”。其特点是:在自身不具备强大的制造能力时,将相当一部分部件,以外协方式扩散至周边的相关企业,借助社会力量,迅速形成规模批量。在初创阶段,“厦工模式”因地制宜,以松散的经济纽带连接起利益共同体,成本小,包袱轻,主机与配套风险共担,分享利润。与发达国家成熟的哑铃型企业模式相比,“厦工模式”将中间制造部分甩出去外协是很相近的,只是在核心技术的掌握与开发上,由于时代的局限及主客观原因存在着明显差距。与国内具实力的同行相比,“厦工模式”更轻装简行,在市场低潮环境艰苦的时期,较好地规避了风险,赢取了利润。

 

  今天的厦工,有了很好的生产条件,有了宽裕的场地,有了大规模生产的能力,也同时告别了“厦工模式”赖以存在的前提。当去年上半年,厦工在极短的时间里,边生产、边建设完成了易地搬迁后,恐怕连厦工人自己都没意识到:一个时代已经悄然终结,厦工的历史就此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然而,当厦工以一年不到的极短时间,在灌南工业园区打造出年产2万台装载机能力时,它所面对的市场却发生了变化。

 

  工程机械市场具有典型的周期性。受国家固定资产投资的周期性影响,与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增减息息相关。同时由于民间资本进入建设领域,特别是重大项目建设领域,市场的内生需求逐渐增大,2001年以来国内工程机械市场出现了连续几年的高需求高增长。而20044月开始的宏观调控,使工程机械的市场急剧降温,按业内专家的一类说法,目前的低迷状况可能会延续至2006年。也就是说,当厦工把产能提高到最高状态时,市场却转冷了。而此时,国内其他企业也几乎在同时完成了类似的新一轮产能扩张,装载机行业供大于求的市场形势愈加明显,同质化竞争愈加激烈。

 

  在国内市场竞争格局中,厦工一直处于装载机行业的前列,其主要竞争对手是柳工。一位熟悉行业的人士在比较厦工和柳工时认为,“柳工代理商素质好,支撑它西进东扩;厦工网点密实,为其南征北战屡建奇功。柳厦机型是国内市场上两种具代表性的流派。前者厚重坚实,适用于铁矿等建设项目;后者灵活耐用,在各种土方建设工地上备受欢迎。”柳工的企业特点是自制率高,部件多是在“围墙”内完成,所以市场上只有柳工等极少的企业制造这种机型;而厦工恰恰相反,“厦工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以外协弥补自制能力的不足,因此导致了以后一张图纸扩散于全国的情况,甚至福建以外的许多企业生产的装载机,都是厦工机型。然而,这种情况在近两年悄然发生了变化,柳工的挖掘机产能已达上千台,借着良好的市场表现和出口业绩,产能很快提升至3000台。于是在与柳工赛跑的同时,业内对于厦工品种单一、“将鸡蛋全放在一个篮子里”的评论自然又多了起来。显然,厦工站在了战略选择的十字路口上。是将筹码全数压在并购重组融资改制上,就此洗牌脱胎换骨;还是在产品结构多元化方面下功夫,积极上挖掘机项目,并使之成为战略竞争的“新筹码”?

 

  厦工最终选择了做量。毫不犹豫地将主导产品装载机的批量做大,提高市场占有率。在做大主导产品的同时,将核心产品扩大至挖掘机、压路机,并积极开发小型多功能施工机械、推土机、环保机械、工程专用车、路面维修机械及其他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工程机械产品。有媒体对此报道称:对于一个刚刚建起“中国工程机械最大生产基地”的企业来说,把量做上去,形成规模,加大市场开拓力度,提升市场竞争力,是意料之中的选择,也是符合逻辑的选择。

 

  厦工决策层做出这样的选择,还有一个因素,那就是厦工牌轮式装载机是“中国名牌产品”。1992年以来,厦工牌装载机是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严格筛选后指定的惟一用于南极建设的装载机品牌,也是历年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装备采办指定产品。在“中国企业500强”评比中,厦工集团排名461位。

 

  业内专家指出,正是像厦工这样的企业打造了中国装载机行业的民族品牌,共同抗衡了跨国公司同类产品进入中国市场,尤其是在轮式装载机的市场上,至今没有留给实力强大的跨国公司以机会。不仅如此,中国轮式装载机在国际市场上的表现,也带给国际巨头们以相当大的压力。

 

  也正是像厦工这样的中国工程机械企业的快速崛起,让那些欲在中国市场图谋称霸的跨国巨头们有点难以接受。

 

  卡特彼勒就是其中的一个。

 

  卡特彼勒的图谋

 

  卡特彼勒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家伙?为什么国内众多企业都对其唯恐避之不及?

 

  因为它是一个“太了解中国国情,太熟悉国企对手,太善于打政府牌,同时又具备行业霸主的实力与野心,作风强悍……”一位工程机械业内人士这样描述卡特彼勒。

 

  据相关资料,作为全球最著名工程机械制造商,卡特彼勒2004年在全球取得了302.5亿美元的销售额与营业收入,是中国最大工程机械制造商徐工集团当年营业收入的10倍以上,其实力由此可见一斑。

 

  1975年,著名的“卡特黄”首次出现在中国人的视野里——当时的石油部从卡特彼勒购买了38台石油钻井等设备。也就是从那时起,卡特彼勒开始涉足中国市场。由于其产品质量高、可靠性好,在中国用户群里建立了良好的口碑,卡特彼勒逐步开始参与中国一系列大型项目建设。

 

  “改革开放后,由于中国工程机械技术非常落后,1979年国家考虑引进卡特彼勒或日本小松的技术,但当时卡特彼勒要价比较高,我们就引进了小松的推土机技术。”工程机械行业资深专家、现为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市场发展部副主任冯宝珊如是说。随后,在相关部门主持下,经过多家多方面对比,国内12家企业还是在1985年联合引进了美国卡特彼勒的技术。

 

  据冯宝珊回忆,1992年左右,卡特彼勒提出来要在中国建合资企业,寻找了不少企业进行一系列谈判后,先后建立了卡特彼勒徐州有限公司、卡特彼勒上海发动机有限公司、山西国际铸造公司、亚实履带天津有限公司等合资企业。

 

  截至目前,卡特彼勒已在中国已经建立了11个生产基地、2个研发中心和1个培训中心。在中国工程机械市场极其火爆的2003年,尽管卡特彼勒在华业务年收入为40亿元人民币,但其产品的产量还不到中国工程机械市场总产量的二十分之一。而卡特彼勒宣布的目标是到2010年中国市场销售额要达到20亿美元。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收入要翻两番,光靠卖产品显然是不够的。

 

  就其产品,业内人士指出:卡特彼勒的产品定价较高、性价比不适应中国市场,尤其是本地化产品单一。挖掘机可以说是卡特彼勒在中国工程机械领域表现最好的产品,卡特彼勒徐州公司生产的系列液压挖掘机2004年销售收入为25.46亿元人民币,是卡特彼勒在中国最主要的销售收入来源。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从1980年代末开始,已全数被小松、日立、现代、大宇、卡特彼勒等国外公司占领,但卡特彼勒挖掘机的市场份额并不靠前。

 

  与此同时,在装载机和压路机领域,包括卡特彼勒在内的跨国公司则完全不具备优势。装载机市场牢牢掌握在国内几家龙头企业手中,每年产量近12万台,使中国成为装载机生产大国。跨国公司对中国装载机市场跟踪了20年,但却难以撼动国内企业的霸主地位,其主要原因是国内品牌的性价比有明显竞争力,有效地抵御了国外品牌的进入。

 

  也正是这个原因,柳工、厦工等装载机一线企业一直是卡特彼勒的并购目标。但卡特彼勒的操作路数的确难以让国内企业接受。熟悉卡特彼勒的一位业内人士介绍说,卡特彼勒的合资原则总的来说有两个:第一是必须控股;第二是销售权要掌握在自己手里。“接下来的合作中,他们往往不允许控股企业有独立的技术能力与产品,所以无论哪个中国企业都不甘心放弃自己数十年的积累委身卡特彼勒。”由于位于前列的装载机企业迟迟不愿与卡特彼勒合作,卡特彼勒使出了“敲山镇虎”之计,首先选择了在装载机领域实力并不强的山工机械作为并购对象,大有“合作是朋友,不合作就是对手”的味道。

 

  2005310,卡特彼勒(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和卡特彼勒(香港)有限公司分别出资130.8万元人民币和43.6万元人民币,以股权并购方式获得山东山工机械有限公司30%10%的股权,成立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以不到200万元人民币的代价收购这家具有40多年历史、在中国装载机行业里排名第七、年生产能力达5000台、销售收入10亿元人民币的山工机械40%的股份,对卡特彼勒来说无疑是一桩划算的买卖。

 

  而卡特彼勒的轮式装载机在全球市场占有率一直稳居第一,年产量在1.2万台以上,是卡特彼勒公司仅次于挖掘机的主导产品,但这一优势在中国并没有发挥出来。由于中国企业的产品性价比很高而且技术能力提高很快,国内企业几乎把持着装载机市场的绝对多数份额,并且从量上构成了对卡特彼勒装载机全球第一的威胁。此时,卡特彼勒借助资本优势收购中国装载机企业,能有效阻止中国企业对其领先地位的挑战。当时有业内人士分析:收购山工股份,只是一个开端。

 

  始于1990年的国有企业改制,在进入新世纪后更加如火如荼地上演,这显然为像卡特彼勒这样的跨国公司提供了难得的机会。2003年,卡特彼勒正式提出了在中国投资100亿美元的宏大计划。卡特彼勒(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裁陈文灿在一次演讲中表示:“要在中国建立全球的竞争性生产基地,我们将对中国的几个重要的国有企业进行投资。”

 

  然而,卡特彼勒觊觎的“中国的几个重要的国有企业”似乎都不买账。徐工如此,柳工如此,厦工也是如此。有分析人士指出:卡特彼勒之所以招致国内工程机械巨头们“不待见”的主要原因,一是卡特彼勒意欲通吃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野心日益彰显,招致致力于发展民族自主品牌的国内工程机械巨头们几乎一致的反感;二是国内一些与卡特彼勒曾经有过合资合作的企业深感“往事不堪回首”,使后来者有了“前车之鉴”。

 

  或许,像徐工、柳工、厦工这样的企业可能都会有一个共同的认识:将国内龙头企业卖给像卡特彼勒这样的跨国巨头并不是签个字那么简单!

 

  “生态链”之虞

 

  一石激起千层浪。

 

  “卡特彼勒意欲收购厦工”的消息在2005年工程机械行业峰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工程机械行业崛起的新军、出席会议的三一集团有限公司执行总裁向文波情绪异常激动地说:“厦工要卖给卡特彼勒?这真有点让人难以置信。我认为,像厦工这样的在行业里具有很强影响力的企业被卡特彼勒盯上意欲收购,这不是哪一个企业的事情,而是我们整个工程机械行业的大事。我想,厦工不是缺钱,也不缺很好的产品,缺的是什么?是机制啊!”他认为,“我们工程机械行业是中国目前在国际市场少有的具有很强竞争力的行业,卡特彼勒欲收购我们的排头兵企业,意图十分明显,就是要从根上消灭其竞争对手。为此,希望政府和行业协会组织从国家经济安全和行业利益出发,加以阻止。”快言快语的向文波明确表示,“厦工卖给卡特彼勒,我坚决反对!”

 

  “卡特彼勒之所以如此急切地想收购厦工,并不完全如媒体报道的那样是因为在参与徐工改制上的失手。”一位业内资深人士分析认为,“这是基于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其全球战略修正的结果。虽然卡特彼勒较早地进入了中国市场,但其并没有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市场的重要性和成长性。几年前的卡特彼勒根本就没有把中国市场放在眼里。但近几年中国火爆的市场、旺盛的需求,使其越来越意识到失去了一次很好的机会。为此,卡特彼勒的全球战略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着调整。其高层认为:卡特彼勒全球新的增长点在哪里?是在亚太地区,而亚太地区最大的增长点是在中国。二是近几年中国工程机械企业实力快速壮大,在国际市场上,特别是在亚太市场上对其构成了严重威胁,已成为其强劲的竞争对手。因此,从消灭竞争对手的角度考虑,卡特彼勒必须尽快地与中国企业并购重组。”

 

  这对中国工程机械行业而言,卡特彼勒的真实意图显然是非常明显的。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企业与政府研究所所长路风教授在会议上一针见血地指出:“跨国公司的强势进入,已对中国工程机械产业‘生态系统’构成严重威胁,必须引起政府机构、协会组织和相关企业的高度重视。”长期关注装备制造业的路风教授呼吁,“工程机械行业大企业之间要有保护产业‘生态链’的意识。”他说,“如果排头兵企业被跨国公司的产业资本收购,行业的‘生态系统’必然遭到破坏。从这个意义上讲,外资并购龙头企业带来的影响不仅仅是对被收购企业本身,对整个行业而言可能是灾难性的。”

 

  事实上,徐工与凯雷签约后,某业内分析人士就国内重要行业的重要企业在引入战略投资者时是选择跨国公司的产业资本还是选择金融资本发表看法时指出:“徐工成功引入国外金融资本,卸掉国有企业历史包袱,成功转换经营机制;同时又没有失去经营控制力和民族品牌自主权,探索出一条既符合徐工发展又不会对行业构成伤害的道路。应该说,这样的选择,无疑也为后来者在选择合作对象时提供了参考和有益启示。”

 

  一个卡特彼勒,就将整个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搅动得风生水起。显然,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振兴之路还很漫长。

 

  由卡特彼勒和中国工程机械排头兵企业演绎的这场并购与反并购大戏或许才刚刚开演。剧情如何演变?让我们拭目以待。

《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的通知》 2006-03-21

 

    国发〔200611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是“十一五”时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当前,部分行业盲目投资、低水平扩张导致生产能力过剩,已经成为经济运行的一个突出问题,如果不抓紧解决,将会进一步加剧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矛盾,影响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为加快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的结构调整,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加快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近年来,随着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带动了钢铁、水泥、电解铝、汽车等行业的快速增长。但由于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体制机制不完善,这些行业在快速发展中出现了盲目投资、低水平扩张等问题。2004年,国家及时采取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初步遏制了部分行业盲目扩张的势头,投资增幅回落,企业兼并重组、关闭破产、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等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从总体上看,过度投资导致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钢铁、电解铝、电石、铁合金、焦炭、汽车等行业产能已经出现明显过剩;水泥、煤炭、电力、纺织等行业目前虽然产需基本平衡,但在建规模很大,也潜在着产能过剩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地方和企业仍在这些领域继续上新的项目,生产能力大于需求的矛盾将进一步加剧。还应看到,这些行业不但总量上过剩,在企业组织结构、行业技术结构、产品结构上的不合理问题也很严重。目前,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不良后果已经显现,产品价格下跌,库存上升,企业利润增幅下降,亏损增加。如果任其发展下去,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就会更加突出,结构不协调的问题就会更加严重,企业关闭破产和职工失业就会显著增加,必须下决心抓紧解决。要充分认识到,加快产能过剩行业的结构调整,既是巩固和发展宏观调控成果的客观需要,也是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既是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轨道的迫切需要,也是继续保持当前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好势头的重要举措。

 

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给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但同时也为推动结构调整提供了机遇。在供给能力超过市场需求的情况下,市场竞争加剧,企业才有调整结构的意愿和压力,也有条件淘汰一部分落后的生产能力。国家在宏观调控的过程中,已经积累了产业政策与其他经济政策协调配合的经验,形成了相对完善的市场准入标准体系,为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提供了一定的制度规范和手段。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深对统筹协调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增强预见性,避免盲目性,提高主动性和自觉性,因势利导,化害为利,加快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

 

二、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的总体要求和原则

 

加快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依靠市场,因势利导,控制增能,优化结构,区别对待,扶优汰劣,力争今年迈出实质性步伐,经过几年努力取得明显成效。在具体工作中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原则:

 

(一)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利用市场约束和资源约束增强的“倒逼”机制,促进总量平衡和结构优化。调整和理顺资源产品价格关系,更好地发挥价格杠杆的调节作用,推动企业自主创新、主动调整结构。

 

(二)综合运用经济、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强产业政策引导、信贷政策支持、财税政策调节,推动行业结构调整。提高并严格执行环保、安全、技术、土地和资源综合利用等市场准入标准,引导市场投资方向。完善并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规范企业和政府行为。

 

(三)坚持区别对待,促进扶优汰劣。根据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不同企业的具体情况,分类指导、有保有压。坚持扶优与汰劣结合,升级改造与淘汰落后结合,兼并重组与关闭破产结合。合理利用和消化一些已经形成的生产能力,进一步优化企业结构和布局。

 

(四)健全持续推进结构调整的制度保障。把解决当前问题和长远问题结合起来,加快推进改革,消除制约结构调整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有序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的结构调整,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三、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措施

 

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关键是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充分利用市场的力量推动竞争,促进优胜劣汰。各级政府在结构调整中的作用,一方面是通过深化改革,规范市场秩序,为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创造条件,另一方面是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强引导,积极推动。2006年,要通过重组、改造、淘汰等方法,推动产能过剩行业加快结构调整步伐。

 

(一)切实防止固定资产投资反弹。这是顺利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前提。一旦投资重新膨胀,落后产能将死灰复燃,总量过剩和结构不合理矛盾不但不能解决,而且会越来越突出。要继续贯彻中央关于宏观调控的政策,严把土地、信贷两个闸门,严格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为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创造必要的前提条件和良好的环境。

 

(二)严格控制新上项目。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更加严格的环境、安全、能耗、水耗、资源综合利用和质量、技术、规模等标准,提高准入门槛。对在建和拟建项目区别情况,继续进行清理整顿;对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划、产业政策、供地政策、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市场准入条件的项目,依法停止建设;对拒不执行的,要采取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并追究有关人员责任。原则上不批准建设新的钢厂,对个别结合搬迁、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的钢厂项目,要从严审批。提高煤炭开采的井型标准,明确必须达到的回采率和安全生产条件。所有新建汽车整车生产企业和现有企业跨产品类别的生产投资项目,除满足产业政策要求外,还要满足自主品牌、自主开发产品的条件;现有企业异地建厂,还必须满足产销量达到批准产能80%以上的要求。提高利用外资质量,禁止技术和安全水平低、能耗物耗高、污染严重的外资项目进入。

 

(三)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依法关闭一批破坏资源、污染环境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小企业,分期分批淘汰一批落后生产能力,对淘汰的生产设备进行废毁处理。逐步淘汰立窑等落后的水泥生产能力;关闭淘汰敞开式和生产能力低于1万吨的小电石炉;尽快淘汰5000千伏安以下铁合金矿热炉(特种铁合金除外)、100立方米以下铁合金高炉;淘汰300立方米以下炼铁高炉和20吨以下炼钢转炉、电炉;彻底淘汰土焦和改良焦设施;逐步关停小油机和5万千瓦及以下凝汽式燃煤小机组;淘汰达不到产业政策规定规模和安全标准的小煤矿。

 

(四)推进技术改造。支持符合产业政策和技术水平高、对产业升级有重大作用的大型企业技术改造项目。围绕提升技术水平、改善品种、保护环境、保障安全、降低消耗、综合利用等,对传统产业实施改造提高。推进火电机组以大代小、上煤压油等工程。支持汽车生产企业加强研发体系建设,在消化引进技术的基础上,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支持纺织关键技术、成套设备的研发和产业集群公共创新平台、服装自主品牌的建设。支持大型钢铁集团的重大技改和新产品项目,加快开发取向冷轧硅钢片技术,提升汽车板生产水平,推进大型冷、热连轧机组国产化。支持高产高效煤炭矿井建设和煤矿安全技术改造。

 

(五)促进兼并重组。按照市场原则,鼓励有实力的大型企业集团,以资产、资源、品牌和市场为纽带实施跨地区、跨行业的兼并重组,促进产业的集中化、大型化、基地化。推动优势大型钢铁企业与区域内其他钢铁企业的联合重组,形成若干年产3000万吨以上的钢铁企业集团。鼓励大型水泥企业集团对中小水泥厂实施兼并、重组、联合,增强在区域市场上的影响力。突破现有焦化企业的生产经营格局,实施与钢铁企业、化工企业的兼并联合,向生产与使用一体化、经营规模化、产品多样化、资源利用综合化方向发展。支持大型煤炭企业收购、兼并、重组和改造一批小煤矿,实现资源整合,提高回采率和安全生产水平。

 

(六)加强信贷、土地、建设、环保、安全等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发布实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的决定》(国发〔200540号),抓紧细化各项政策措施。对已经出台的钢铁、电解铝、煤炭、汽车等行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要强化落实,加强检查,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对尚未出台的行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要抓紧制定和完善,尽快出台。金融机构和国土资源、环保、安全监管等部门要严格依据国家宏观调控和产业政策的要求,优化信贷和土地供应结构,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市场准入条件的项目和企业的土地、信贷供应,同时要防止信贷投放大起大落,积极支持市场前景好、有效益、有助于形成规模经济的兼并重组;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供地政策、市场准入条件、国家明令淘汰的项目和企业,不得提供贷款和土地,城市规划、建设、环保和安全监管部门不得办理相关手续。坚决制止用压低土地价格、降低环保和安全标准等办法招商引资、盲目上项目。完善限制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出口的政策措施。

 

(七)深化行政管理和投资体制、价格形成和市场退出机制等方面的改革。按照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继续推进行政管理体制和投资体制改革,切实实行政企分开,完善和严格执行企业投资的核准和备案制度,真正做到投资由企业自主决策、自担风险,银行独立审贷;积极稳妥地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健全反映市场供求状况、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形成机制,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责任机制;建立健全落后企业退出机制,在人员安置、土地使用、资产处置以及保障职工权益等方面,制定出台有利于促进企业兼并重组和退出市场,有利于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改革政策;加快建立健全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的法律法规体系,打破地区封锁和地方保护。

 

(八)健全行业信息发布制度。有关部门要完善统计、监测制度,做好对产能过剩行业运行动态的跟踪分析。要尽快建立判断产能过剩衡量指标和数据采集系统,并有计划、分步骤建立定期向社会披露相关信息的制度,引导市场投资预期。加强对行业发展的信息引导,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搞好市场调研,适时发布产品供求、现有产能、在建规模、发展趋势、原材料供应、价格变化等方面的信息。同时,还要密切关注其他行业生产、投资和市场供求形势的发展变化,及时发现和解决带有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防止其他行业出现产能严重过剩。

 

加快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涉及面广,政策性强,任务艰巨而复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增强全局观念,加强组织领导,密切协调配合,积极有序地做好工作。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从本地区、本单位实际情况出发,完善配套措施,认真解决企业兼并、破产、重组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做好人员安置和资产保全等工作,尽量减少损失,避免社会震动。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及时将贯彻落实本通知的情况上报国务院。国家发展改革委要会同有关部门抓紧制定具体的政策措施,做好组织实施工作。

 

国务院

 

二○○六年三月十二日

 

国务院办公厅

房地产

1美国胜腾集团不动产联手山东三联开拓房地产经纪市场

     中新社济南三月十八日电(记者  王鲁平  张勇)世界五百强企业美国胜腾集团所属二十一世纪不动产,进一步加大对中国房地产经纪市场的开拓力度,与中国三联集团联手进军山东房地产经纪市场,双方合资成立的二十一世纪不动产济南区域分部及其十五家加盟店,今天在此间正式对外挂牌开张。

     据介绍,美国胜腾集团(Cendant Corporation)的主导业务为不动产服务、旅游、软件网络服务等。作为集团支柱企业的二十一世纪不动产(CENTURY二十一),是全球最大的不动产服务提供商,于二000年三月进入中国大陆,主要从事房地产特许经营、房地产金融、房地产投资及顾问、房地产衍生服务。目前,已授权二十二个区域分部,覆盖三十个城市,加盟店八百余家。

     作为中国现代服务业领先企业的三联集团,其全资公司山东三联城市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多年来专注于城市综合运营。曾先后获得中国房地产品牌企业00四中国城市运营商五十强中国值得尊敬的房地产品牌企业等荣誉,其所开发的楼盘连续三年获得中国名盘

     据悉,双方合资成立的山东三联房地产经纪有限责任公司,作为二十一世纪不动产中国总部济南区域分部,拥有二十一世纪不动产体系在济南地区的特许经营权,并可以通过特许经营建立专业房地产经纪人服务网络,经营增量和存量房交易业务,包括住宅、商铺、写字间等不动产营销代理以及房地产评估、担保、按揭贷款等衍生业务。

     在正式对外营业的同时,二十一世纪不动产中国总部济南区域分部及其加盟店郑重向社会公开推出六项金色承诺:不赚差价,产权明晰,交易安全,过户迅速,魅力服务,专业咨询。

三月十八日上午,世界五百强企业美国胜腾集团所属二十一世纪不动产与中国三联集团合资成立的山东三联房地产经纪有限责任公司,即二十一世纪不动产中国总部济南区域分部,在济南举行开业庆典仪式,宣布二十一世纪不动产正式进入济南房地产经纪行业。

三联集团总裁于其华在庆典仪式上致辞,祝贺二十一世纪不动产中国总部济南区域分部开业。

二十一世纪不动产中国总部副董事长卢航在庆典仪式上致辞,展望中国房地产经纪行业的前景。

二十一世纪不动产中国总部济南区域分部及其十五家济南地区的首批加盟店,获得中国总部颁发的开业核准证书和纪念奖杯,并正式向社会做出六项金色承诺:不赚差价,产权明晰,交易安全,过户迅速,魅力服务,专业咨询。

三联集团总裁于其华(左)和二十一世纪不动产中国总部副董事长卢航(右)为二十一世纪不动产中国总部济南区域分部开业揭牌。

二十一世纪不动产中国总部济南区域分部及其十五家济南地区的首批加盟店的员工以及各界来宾出席了开业庆典仪式。 (摄影:张勇)

3.1二十一世纪不动产济南区域分部做出金色承诺

         中新山东网济南318日电(记者  王鲁平  张勇)由世界五百强企业美国胜腾集团所属二十一世纪不动产与三联集团合资成立的山东三联房地产经纪有限责任公司,即二十一世纪不动产中国总部济南区域分部,今天在此间宣布成立的同时,郑重向社会做出六项金色承诺

         据介绍,这六项金色承诺的主要内容如下:

    ——不赚差价。凡交易过程中赚取差价,经查属实的,退还全部差价所得,并赔偿客户一万元。

    ——产权明晰。保证交易房源真实,产权证件齐全,交易程序规范,如因此造成经济损失,客户将获得全额赔偿。

    ——交易安全。联手专业银行机构对交易资金进行监管,保证交易过程安全,如发生资金损失,客户将获得全额赔偿。

    ——过户迅速。在交易双方提供完整、真是资料的情况下,保证在十五个工作日内完成过户,每延期一个工作日赔偿客户一百元。

   ——魅力服务。凡济南区域分布及所属加盟店工作人员冒犯客户,即赔偿客户一千元。

     ——专业咨询。推出免费电话咨询服务,由专业人员向客户提供交易环节、服务收费等方面的政策、信息全过程服务。

    作为二十一世纪不动产中国总部济南区域分部,拥有二十一世纪不动产体系在济南地区的特许经营权,并可以通过特许经营建立专业房地产经纪人服务网络,经营增量和存量房交易业务,包括住宅、商铺、写字间等不动产营销代理以及房地产评估、担保、按揭贷款等衍生业务。

3.2、专家预言,未来几年房地产市场将是存量房主导的市场 

中新山东网济南318日电(记者  王鲁平  张勇)在今天上午二十一世纪不动产中国总部济南区域分部开业仪式上,业内专家预言,未来几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将是存量房主导的市场。

    专家分析指出,房地产业真正成熟的标志是存量房交易占市场主导,目前在欧美国家存量房交易占房地产市场交易的比率达到百分之八十至九十。从中国全国房地产经纪行业来看,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全国存量房交易量迅速增长,在北京、上海、青岛等城市,存量房交易甚至超过了增量房交易。

    专家预言,未来几年中国的存量房交易量将不断上升,房地产市场将是存量房主导的市场。但同时指出,目前中国整个房地产经纪行业的发展还相当落后,因此房地产经纪行业孕育着无限生机,中国的房地产经纪行业的黄金时代正在到来。

    据悉,作为全球最大的不动产服务提供商——世界五百强企业美国胜腾集团所属二十一世纪不动产,正在加大对中国房地产经纪市场的开拓力度。该企业于二000年三月进入中国大陆,主要从事房地产特许经营、房地产金融、房地产投资及顾问、房地产衍生服务。目前,已在中国大陆建立了二十二个区域分部,覆盖三十个城市,加盟店八百余家,拥有近七千名经纪人。

3.3、山东房地产投资增速减缓

        中新山东网二月六日电    从省统计局获悉,山东省2005年房地产投资增速由上年的32.0%回落到27.4%。业内人士分析,房地产投资增速减缓表明山东省房地产回归理性增长。

        据生活日报报道,虽然房地产投资有所减缓,但随着房地产开发能力增强,完成土地开发面积占本年购置土地面积的比重由上年的44.8%上升到49.8%;商品房竣工面积占施工面积的比重也由上年的28.9%上升到30.5%(张子森)

3.4、山东房地产市场价涨无泡沫总体尚较景气

  中新山东网121日电  回落不低迷,价涨无泡沫,总体较景气。在昨天下午举行的山东省住宅与房地产十年成就展暨首届住宅产业博览会新闻发布会上,山东省建设厅副厅长吴英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了当前山东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态势。

    据大众日报报道,今年以来,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山东房地产开发资金趋紧,投资增速有所回落,但在旺盛的市场需求拉动下,开发投资仍保持较快增长,房地产投资在全省固定资产投资中所占比例合适,全省空置商品房面积目前不到300万平方米,整个山东房地产市场发展比较健康。近几年建立的对特困家庭建立廉租房制度、向低收入家庭供应经济适用房、向中等收入家庭供应普通商品房、向高收入家庭供应高档商品房的四级住房供应体系也开始发挥作用,满足了不同收入阶层的住宅需求。全省人均建筑面积已由改革开放初的4.8平方米增至如今的25平方米。年初许诺的建设600万平方米的经济适用房任务完成竣工面积380万平方米,剩余的也将陆续开工。

    房地产企业开发贷款增长幅度大个人住房消费贷款增长乏力以及住房公积金使用率不高的情况,省建设厅房地产业处处长王晓瑜表示:当前面临的一大问题是山东省人均工资水平不高,导致住宅消费水平偏低。

    对于消费者普遍关心的房价问题,吴英表示:山东局部地方如青岛临海、济南靠山的楼盘,价格涨势过快,但临海、靠山属于稀缺资源,价格高一些也可以理解;但就整体而言,房地产投资在固定资产投资中所占比例低于一些沿海省份,住宅空置面积也不算多,供求总量基本平衡。

3.5、备注

美国胜腾集团(Cendant Corporation):21世纪不动产母公司为Cendant Corporation,纽约股票交易所(NYSE)上市公司,股票代码为CD,目前市值超过230亿美元,是全球最大的商业服务体系经营公司,为《财富》全球五百强企业之一,在酒店、组车、线上旅游服务等领域皆有业务是全球最大的休闲旅游服务产品供应商之一。公司总部设在纽约,业务编辑100多个国家,雇佣超过80000名。

21世纪不动产(http://www.century21cn.com),是全球规模最大、知名度最高、涵盖地区最广及最受欢迎的房地产综合服务的提供商,1971年创办于美国加州ORANGE,现业务范围涵盖42个国家和地区,系统内独立拥有和经营的加盟店约7000多家,有130000多名专业的经纪人服务于全球客户。20003月, 21世纪不动产进驻中国,CENTURY21将凭借其强大的电子商务系统、培训体系、广告支持以及21世纪不动产在全球三十年的经营拓展经验,在中国大陆迅速拓展,短短五年,我们已经在中国22个区域 30多个城市拥有了600多家加盟店有7000多专业的经纪人服务于我们的客户

关于 Cendant Travel Distribution Services

美国胜腾集团Cendant Corporation 的(NYSECD 新闻)Travel Distribution Services Division 是世界上最大的并且分布最广的交通运输品牌和配送企业之一。该分公司在超过 116 个国家或地区有近 5000 名员工,其下属公司包括:Galileo,全球领先的配送系统(GDS),为 43000 多家旅行社和 60000 多家酒店提供服务;酒店配送和服务企业(TrustTHORWizCom Neat Group);领先的旅行社(CheapTickets.comLodging.comHotelClub.com RatesToGo.com);Shepherd Systems,航空市场情报公司;Travelwire,国际交通运输技术和软件公司;Travel 2/Travel 4,一家领先的国际远程航空运输供应商和运输产品整合商;以及 Travelport,一家在线全球企业交通运输管理解决方案的提供商。

 

  胜腾集团旅游分校系统亚洲区总裁Mrk Rizzuto表示,GTA)格里菲旅游)认为中国处境旅游商机无限,目前中国处境旅游服务是由其香港公司负责,并在北京、上海继承都设有办事处,相对地也使处境访华旅游出现快速的成长。只要取得中国核准之营业许可,GTA将会扩大其在处境旅游的操作,并在中国各地开设更多的办事处。

 

  由于中国处境旅游的迅猛发展个,GTA坚信其在亚太、欧美等地皆能成为中国旅客酒店服务基地面服务的主要供应者。

 

  事实上,除了透过旗下的GTA,全球最大、拥有最多旅游品牌和销售业务的旅游服务公司之一的胜腾旅游服务集团Cendant corporation旗下子公司胜腾旅游服务集团(CendantTDS)于去年宣布与中国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CYTS)合作,组建合资公司,立足中国线上的旅游服务业务,为中国市场提供休闲及上午旅游服务,合资企业命名为“中青旅控股——胜腾旅游服务有限公司”,并于日前正式退出“遨游网络”。

。并且已经成为在中国覆盖城市和地区最广的房地产综合服务体系。

2、海外基金对接中国地产全揭秘 来源:国际金融报

330,上海威斯汀酒店三楼的会议厅难得关上了大门,里面坐满了西装革履的人。这是一次不对外公开的交流会议,会议厅两边分别坐着来自国内各城市房地产和基础建设项目的负责人,以及来自美、德、意等国手握上亿甚至更多资金的国际基金的代表。

 

与其说这是一次会议,不如说是推介更合适,国内的优质项目借助这个平台和国际基金牵手合作。

 

基础设施投资的大手笔

 

 

在这次交流之前,业内纷纷猜想,参与海外融资的国内项目应该都与土地开发相关。谁也没有想到,由政府牵头的城市建设方面的项目,竟然占到了1/3比例。

 

 

其中包括位于上海周边依靠洋山港的某新兴开发区,以及上海某区重点行业的配套设施建设项目。据这个新兴开发区与会负责人介绍,该开发区建成后将拥有类似黄浦江沿岸设施的规模以及效应,成为另外一个浦东,“整个项目包括5个子项目,目前都还只是处于概念阶段。但是现在已经开始进行土地的出让和住宅的建设,预计房价将在5000/平方米上下。”当某海外基金问起这一开发区的投资有什么不足之处时,上述负责人坦言:“获得收益至少需要5年。”

 

 

据具有和各地政府共同进行城市建设开发经验的BAZO投资中国区负责人郑小平回忆:“2000年初,上海市政府委托我们对市中心24平方公里进行规划,那时候平均房价大概是50006000/平方米,现在已经上升了4倍,这就是一个趋势。一般讲来,政府规划肯定会带动房地产相应的启动,政府对基础设施进行投资以后,大量相关的投资也会跟进。而我们另一个在武汉配合市政做的项目,面积28平方公里,那时候房价大概只有3000/平方米,现在则达到了6000/平方米。”

而在另外的有政府背景的非地产项目的介绍中,项目方明确表示出“回报能够得到担保”、“能够享受政府优惠政策”、“看中海外基金的运作管理经验”、“希望基金在投资的同时能够引进更多的国际商业的进入”等条件与意愿,表示出相当的合作诚意与国际化思路。

 

 

郑小平认为,中国有660个大中型城市、超过5万个城镇、2500个开发区,这些都应该是海外基金目标——而不仅仅是上海、北京和广州。“在未来的15年当中,我们城市的数量将从660个增加到1500个,这是国内外专家一致认同的。这个城市化进程大概要引进和转移3亿人口,要有4.5亿元投资的住宅,还要有相应的商用楼。我知道中国现在已经开始执行‘十一五’规划,中国政府将投入1.3万亿在道路的建设上、1.2万亿在环保上。而这些对上海的发展无疑也是有利的。”

 

 

郑小平对记者表示,中国城市的发展肯定会带来房地产的热潮,上海、北京的繁荣就是现在的明证。而对于海外基金而言,“在城市建设或者规划初始的时候,我们目前看到的硕果就已经萌芽了,因此,整个城建过程,对于地产来说蕴藏了很多的机会”。

 

国内开发商谋求转型

 

 

在总共15个投资项目中,也出现了上市的大型房地产开发商的身影——他们一般被人们认为不需要这个渠道融资。这家开发商的代表表示,他们参与此次融资活动的目的是为了“选择达到国际投资标准的机构投资者”来参与甚至是控股北京某地标性建筑的改造工程。

 

 

另一家拥有相当数量周转资金的海口开发商也引起了记者的兴趣。这一企业前来并非为某块土地的开发或者某一项目融资,而是为其公司的上市和持续发展寻找资金。据郑小平介绍,这一中型房地产开发企业在经历过前一波房地产泡沫以后,现在具有相当的实力,“然而当他们希望继续发展上市时,却发现他们此前的一些操作并不符合市场的标准,于是现在需要以国际化的模式来重新衡量上市计划”。

 

 

世邦魏理仕中国区董事总经理蒲敬思对此的看法则是,中国的房地产开发企业相对来说还处在初步发展的阶段,资本市场欠发达。如果银行不给他们提供贷款,那么本地的开发商就没有资金的来源,国内融资渠道的短缺对于当地开发商来说的确有着非常大的影响,所以他们开始把融资视野转向国际资本市场。

 

 

“有很多的国内开发商主要是把他们的业务局限于一个地区,具有很强的地区性,他们没有全国的网络,也没有非常高明的市场营销战略。更重要的是,他们与国外的投资界缺乏沟通的渠道和相关联络。”

 

“对于在当地融资的开发商来说,可能暂时还不需要评级制度,而对于国际投资者来说,因为难以获得合作伙伴的评级信息,因此也就增加了和国内开发商合作的难度。”

 

 

“对国际开发商来讲,他们更多关注中国房地产的长期战略,而不是短期的情况。我们知道,中国的城市化将延续至少15年。北京、上海、重庆都已经确立了发展卫星城市的计划,我想新兴的城市可以接纳更多的农村人口,这会推动城市化的进程。而城市化需要更多的写字楼和娱乐场所等,也需要高质量的房地产发展。”

 

 

国际基金的思维方式

 

 

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从以凯德置地、麦格里为代表的第一波海外基金试探性地进入上海房地产市场起,10余年来进入国内房地产行业的基金无数。上海市金融运行报告称,超过220亿元境外逐利资金在去年流入上海房地产市场。不仅如此,这些资本甚至已经渗入国内三级市场。

 

 

国民经济研究所主任樊纲在“中国房地产投资世界”论坛上表示:外资在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直接投资目前占到10%或者是11%,一般FDI占到了10%,但是这个趋势正在放缓。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时候FDI占到了16%到17%,现在是10%左右。“有时候国内的增长比较快,倒不是说外国直接投资降低。”

 

 

这些带着满满一口袋资金的基金在进入中国的项目前,不断关注的问题是:回报率将有多少、土地年限能有多久、能享受多少税收优惠、股权的分配、受众是否足够广泛——几乎无一例外都是牵涉到合作层面以后的核心问题,常常一针见血。

 

 

对此,中国房地产协会的副会长和秘书长顾云昌分析,因为对中国的楼市还不是很了解,目前基金在中国一般通过购买商业物业的办法进入,一般中国商业物业的回报率在8%到10%,所以很多的商业物业都被国外的基金购买。而现在一部分海外基金逐渐开始和开发商或者项目进行更深的合作,这说明海外基金正在进入中国,也说明中国房地产业发展还是有前景的。“我们指望中国国内本土的基金能够赶快出台,现在已经有两个基金在试点,一个在厦门,一个在天津。如果这两个试点成功,中国的产业发展基金法或许可以出台。目前来看,中国房地产的融资,开发商对银行的依赖程度已经接近国际水平,银行的贷款过去占到开发基金的23%到24%,现在占到18%左右。当然现在正处在房地产金融改革的前夜,我们希望中国房地产和金融业都可以健康发展。”

 

 

拥有和海外基金合作经验的复地集团徐先生总结经验和教训时认为,海外投资者对于投资风险的控制比国内开发商更具经验。“我们在合同当中感觉到国内的开发商可能更注重经验,海外机构则更注重数据。他们除了注重结果外,更注重过程以及过程当中的重要节点,还有非常科学的风险退出机制。”

 

 

“不仅如此,海外投资者在资产管理方面有一套成熟的计划和流程,当我们和荷兰ING合作的时候,他们派出长驻的项目经理到现场,对所有的报表计划都细化到月度计划,他觉得有问题必须以书面的往来进行沟通,而且一定要在可控的状态下实施。所以在整个项目的操作和管理上,他们本身就有非常完善的控制体系,这个很值得国内地产公司学习。”

3、进入机构数目超过100家 海外基金的中国曲线

   基强联行提供的一份“M美国地产投资基金资产分布”报告显示,目前进入中国的海外基金,主要来自美国、欧洲、新加坡和香港地区,机构数目已经超过100

 

  本报记者 阴雪 北京报道

 

 

  颜光茂按照投资方式将进入中国的海外基金分为三类:“自己开发的、找合作伙伴的、买现货的”,有REITs做出口,今后基金和国内房地产企业的合作将继续倾向于物业资产收购型投资。

 

 

  海外基金与中国地产结下不解之缘,至今已超过10个年头。

 

  从19941996年间以凯德置地(capitaland)、麦格里(Macquarie)为突出代表的第一波海外基金试探性地进入中国上海的房地产市场,到2006年初始,瑞信(Credit Suisse)斥资6亿与北京天鸿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共同成立项目公司进行项目开发。十年间,大大小小的海外基金已经在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上,共同描绘出了他们那条特有的“中国曲线”。  

 

  叩开中国大门

 

  “如何花钱是海外基金最头痛的事情。海外基金选择房地产市场进行投资主要有两个标准。”基强联行投资管理(中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陈基强介绍说,首先是当地经济的发展,根据GDP发展程度的经验来判断,GDP5000美元以下的市场,是发展房地产业的雏形;GDP500010000美元之间,是这个市场一手房发展占主导地位的阶段;GDP超过10000美元,则是二手房交易占主导地位的阶段。第二个判断标准就是人口,要有足够的人口增量来支撑房地产业的不断发展。

 

  “具备这两个条件的市场,便是海外基金进入的最好的市场。”陈基强表示,上海和北京刚好是处于GDP超过5000美元并向10000美元发展的阶段,同时外来移民的加入又使得这两个城市有足够的人口增量的支撑。

 

  另外,陈透露,“其实几家顶级的投行在纽约圈子很小,因此他们之间会有攀比的心理,‘你做到了我为什么做不到’?”

 

  于是,上海和北京的市场一旦打开,便成了海外基金的必争之地。

 

  “刚进入中国的时候,投行几乎是捧着资金给国内的开发商而未果,因为当时中国企业从银行贷款轻而易举。他们对于海外基金并不感冒。”回忆起当时的情景,麦格理中国区董事Richard如是表示。无奈之下,麦格理只好选择在上海成立自己的房地产开发公司。

 

  与之相类似的是来自新加坡的嘉德置地。

 

  作为嘉德置地在华的全资子公司,凯德置地于1994年在上海成立。在逐渐熟悉了上海房地产市场之后,凯德便开始自己操刀运作项目。

 

  “这一阶段一直持续到2002年底,这个阶段的海外基金有这样几个明显特征———非美国基金、采取自主开发的形式、主要投资物业为住宅、投资集中在上海。”陈基强如此分析。

 

  与那时进入中国房地产并成立开发公司的其他海外投资机构不同的是,凯德置地自主开发项目并坚持至今。而其他大多数海外基金则根据市场的发展,看准时机,进入了新的投资领域———参股合作开发。

 

  2003年以后,以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为代表的拥有美国背景的海外基金进入中国,并适时地开始采用参股合作开发的形式。例如,在业界引起了前所未有轰动的就是,大摩收购锦麟天地仅10%左右的股权,就迅速获取了30%以上的回报率。

 

  “这个阶段,国内的企业对于海外基金的态度是,好的项目不愿意给海外基金,愿意给的海外基金又不想接受。双方处在一种拉锯状态中。”陈基强分析,很多国内的企业至今还存在“肥水不留外人田”观念。

 

  另外,海外基金严格的操作方式,也是国内企业所无法接受的。“举个简单的例子,国内企业的做法是,项目公司向总公司借贷,往往只需要打一个借条就可以。而海外基金则十分强调项目公司的独立,即使是子公司与母公司之间的资金来往,也要求签订正式合同。”

 

  由于这两个方面的原因,这一阶段,是海外基金与国内企业的“磨合期”,很多项目的合作商谈结果都是“不欢而散”。

 

  “中国曲线”

 

  然而,事情的转折点就定格在20036月。彼时,央行发布了后来在业内引起强烈反响的“121号”文件。

 

  尽管最后无疾而终,但“121号”文件还是为一向高枕无忧的房地产开发商们敲响了警钟。而从“121号”文件出台之后开始,一系列的土地金融规范政策,加上全局性的宏观调控,俨然改变了中国房地产行业旧有的游戏规则。

 

  银行贷款紧缩的巨大压力,令海外基金由被开发商视而不见到积极寻求合作的变化过程。始于20053月对房地产业全面的宏观调控,成为了海外基金在中国投资转向的又一节点。

 

  基强联行提供的数据显示,此前一段时期,全世界最著名的10家投行,管理着1500亿美元的资金,其中只有1%是投向中国的。而从200410月至今,海外基金在国内(主要是京沪)的投资总金额早已经超过150亿元人民币。

 

  “海外基金在国内的发展经历了此前几个阶段之后,特征出现了颠覆性的扭转———美国背景基金大举进入、对住宅兴趣大大减退、整体收购并长期持有。”陈基强认为,海外基金通过10年国内投资积累经验,到目前已经形成了较为稳定的投入方式。

 

  在此之前,海外基金进入中国的首选是上海,“二手房市场的相对发达和交易成本的相对低廉,使得上海的进入成本要比北京低得多”这是与大约50家海外基金有长期联系的顾问咨询机构中原地产总经理助理颜光茂总结的理由。然而此后却有越来越多的基金抛售了他们在上海的资产。颜光茂认为,这正是上海房价暴涨“惹的祸”。

 

  正是基金的逐利性,使得基金公司在上海利润空间减小的情况下,把资金从上海撤出,转而投向了北京。凯德置地当时“乾坤大挪移”式的转换就是最好的例证。

 

  继2005年初卖掉上海新茂大厦项目股份之后,该年41日,凯德置地又再次以1.076亿美元的价格出让旗下的上海沪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其不断加大在北京的投资。尤其是进入2005年以来,凯德置地及母公司嘉德置地以每月一笔的速度连续完成了三笔收购交易:14,嘉德置地用约17亿元购买了北京华联商厦北京安贞店和北京华联望京购物中心;2月底,凯德置地以5.5亿元拿下北京东直门1.47万平方米的综合用地地块;3月初,凯德置地又以18.37亿元买下中环世贸中心AB两栋甲级写字楼。至此,三笔交易涉及金额约40亿元。

 

  而此后,摩根士丹利、美林、雷曼兄弟等知名投行陆续进入北京购买项目。

 

  对此,陈基强加以了佐证:“据央行的统计,90%的海外基金都进入到了北京和上海两个城市。而从我们实际操作的层面上看至少有95%的海外资金留在了北京和上海。”

 

  “买现货”将最热

 

  经历了上述发展阶段,颜光茂按照投资方式将进入中国的海外基金分为三类:“自己开发的、找合作伙伴的、买现货的”。

 

  “像新加坡嘉德集团这样,有自己的基金公司,同时在中国又投资房地产开发,他们逐渐熟悉中国的市场,不需借助外脑。”

 

  除此之外,海外基金亦积极同本地开发商合作,进行项目开发型投资。这些海外金融机构为本地房地产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借助本地开发商的经验,从前期就开始介入项目开发,在项目公司中处于控股地位。这样就有助于基金减少开发风险。

 

  “这种方式对于本土企业的要求最高,因此成功的案例屈指可数。”陈基强介绍说,目前国内只有首创、天鸿、复地、永业真正引入了开发型投资。

 

  而从2004年后半年,基金大举进入上海北京的房地产市场以来,另一种日渐盛行的投资方式是物业资产收购型投资。即,投资基金遴选优质物业资产,购买有稳定租户的成熟物业,长期持有收租盈利。

 

  基强联行提供的一份“ACM美国地产投资基金资产分布”报告显示,目前进入中国的海外基金,主要来自美国、欧洲、新加坡和香港地区,机构数目已经超过100家;这些海外基金投向中国的资金中,仅14%投向地产开发,而投向地区性购物中心(如麦格理收购大连万达9个商用物业)和写字楼则分别占19%,另外,海外基金对于住宅项目的兴趣也在减退,所占比例为11%。其余的用于收购不良资产或作他途。

 

  谈及海外基金在中国的未来曲线,陈基强分析认为,有REITs做出口,今后基金和国内房地产企业的合作将继续保持这种趋势。“今年最热的一定会是基金购买收租物业,这主要是因为香港的REITs市场能够很成功地让国内的物业去上市。”

 

而作为海外基金与开发企业长期系列合作的开发型投资,则会保持一个平稳的发展。对此,陈基强表示,“我要提醒这些有与海外基金长期合作想法的开发商,自身要做好先改制再与国际基金接轨的准备。”

 

  • 上一篇文章: 运动的新宠——超级弹性面料

  • 下一篇文章: 国家将适时推出企业板
  •    
    [注:标题搜索比内容搜索快]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轨道钢承重计算公式及应用[109]

  • 【选型】如何为变频器选取阻值…[86]

  • AIS2023参展厂商名录[346]

  • AGV综合选型[170]

  • APIE 2023第4届亚太国际智能装…[138]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外媒:正在唤醒中国的习近平[305]

  • 中国反伪科学运动背后的CIA黑手…[494]

  • [转载]袁隆平真言:中国最大的…[668]

  • 台专家:当年我们造IDF时 大陆…[572]

  • 旅日华人:中国严重误判日本民…[577]

  •  
     相 关 文 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3 晨光科技        站长:璀璨星辰        页面执行时间:279.30毫秒
    Powered by:MyPower Ver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