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加工做为一种全新的加工方法,以其加工精确、快捷、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高的优点,在皮革、纺织服装行业悄然盛行。做为国内激光加工设备生产引领者,东莞市粤铭激光技术有限公司针对皮革、纺织服装行业品种多、批量大、货期紧的特点,结合美国、日本、德国、意大利等发达国家,激光加工在服装行业应用经验,独立开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多项专利技术的服装行业专用激光加工设备。按不同的加工方式,做如下介绍:
一、激光切割:优点:激光切割过程,因为不会使布料变形或皱折,切割尺寸精度高,切割形状可随图稿任意更改,增加了设计的随意性和创造性。另外,激光切割是用光刀代替金属刀,切割任何面料,能瞬间将刀口融化并凝固,达到自动“锁边”功能。原来传统工艺用刀模切割或热切加工,刀口易脱丝,切口发黄、发硬,而激光切割缝隙孝精确又能自动“锁边”,所以是刀模和热切加工的升级换代产品。
适用:高级服装打样、异型面料、皮革、针织刺绣、贴布、织唛的切割。
二、激光雕刻:
优点:激光雕刻是激光设备联接激光雕刻软件,图稿输入自动雕刻。目前是激光加工最成熟,应用最广泛的技术。任何复杂图形都能雕刻,可以镂空雕刻和不穿透的盲槽雕刻。从而雕刻出深浅不一,质感不同,具有层次感和过渡颜色效果各种神奇图案。激光雕刻具有自动化程度高,雕刻精确,速度快,操作方便简单。激光雕刻迎合了服装加工国际新潮流。
适用:皮鞋、皮靴、皮衣、裤片、衣片、牛仔服面料,标签等各种图案的雕刻。
三、激光打标:
优点:激光打标具有打标精度高、速度快,打标清晰,可在硬、软、脆产品的平面、弧面和飞行物上打印各种文字、符号、图案。激光打标兼容了激光切割、雕刻各种优点,可在金属及有机聚合物薄片上精密加工,加工尺寸小的复杂图案。打印标记具有永不磨损的防伪性能,可专门制作布标、皮标、金属标、打印图案复杂精细的各种司徽和LOGO。是品牌服装服饰物加工的最佳选择。
适用:各类服装一些扣饰、拉链、皮带扣、纽扣等金属、非金属物上打印标记符号。
结合国外先进激光技术在服装行业应用经验,根据服装行业加工量大、交货期时间紧特点。粤铭激光研发的激光切割、雕刻、打标系列设备采取多种方案,获得多项专利,此项技术在国际上处在领先位置,使得激光加工生产效率更高、生产灵活性更大和适应面更广,从根本上解决了服装行业批量生产问题。激光切割、雕刻、打标技术在服装行业里应用,如鱼得水、妙不可言,发展前景广阔。
韩国:用水洗的“韩纸服装”问世
混合了丝绸或棉、能够用水洗的韩纸服装已经隆重登场。韩国韩纸开发院和韩国P&S公司9月26日称,他们已经开发出了用纸制造的织品,并成功推出了由此制成的韩服、领带和裙子等服装。
韩纸纺织品是将韩国纸与丝绸或者是韩国纸与棉等混合起来,根据衣服的用途,纸的混合的比率可达到56-84%。这是韩国首次大量生产出韩纸纺织品并制成衣服。韩国开发院称,与过去用几张纸重叠起来开发出的服装不同,用韩纸和丝绸混合起来编织而成的服装,触摸上去,给人的感觉非常好,部分性能甚至比棉和羊毛织品还要好。此外,用韩纸织品制成的衣服在洗涤后几乎不变形,能够用水洗。
韩国原系纺织品实验研究院进行的试验和分析表明,韩纸织品洗涤之后不变色,不起毛,也不会发生尺寸上的变化。特别是,它干燥的速度比其它的纺织品要快得多。
9月15日,在加拿大多伦多举行的国际电影节上,韩国著名女影员金喜善就穿着用韩纸做成的一袭白色长裙登场亮相,收到了好评。韩纸开发院预计将在9月29-10月3日举行的韩国韩纸时装展上,推出约90款用韩纸织品做成的西装和韩服等。
夜晚发光 情绪化的爱帝内衣
夜里会发光,运动时会散香……在昨日结束的第99届“广交会”上,爱帝集团的上百种新型面料,赢得了欧美客商的好口碑。
昨日,在该集团研发中心,记者发现一种浅咖啡色的内衣,贴近面料吹口热气,遇热处逐渐变成淡黄色。“这是最新的温感面料,会随体温变化而变色。”爱帝研发中心技术人员介绍,光感面料在夜里会发出像荧光棒一样的光;内衣里加入“芳香酊”,与身体摩擦就散发香味。
日前,爱帝内衣在万余家同行中脱颖而出,获得“中国名牌”。
新警服曝晒1年不会变色
新换发的武警士兵新警服,最引人注目的变化莫过于服装面料:夏常服以“仿毛哔叽”代替了“的确良”,冬常服以“仿毛加厚哔叽”代替了“涤卡”。这里采用的面料叫“多异涤丝哔叽”,里料为“防静电涤丝绸”,它们都是军服、警服研究人员多年科研攻关的最新研究成果,透气性、舒适性较好,具有良好的抗皱保型性和水洗免烫功能。
全程参与新式服装设计工作的武警后勤装备研究所工程师端木琳告诉记者,多异涤丝哔叽具有良好的挺括和抗皱性能,并具有毛纱的内紧外松的特征,经过染整加工使织物变得蓬松柔顺,这样面料既具有毛织物般的柔软光泽,又克服了短纤仿毛织物易起毛起球的弊病,同时还增加了织物的导湿、排汗等性能。涤纶长丝回复弹性好的特点,更使得面料具有耐压抗皱,可直接水洗、易洗快干、不用熨烫、易于保养等优点,非常适合部队装备。面料还采用了导电丝复合技术,就是在织造过程中每间隔2厘米复合一根导电丝,使面料具有永久抗静电效果。这一技术的应用是很多民用产品达不到的。
在警服颜色方面,由于橄榄绿色的染色配方远比军队的棕绿色复杂,项目组采用先进的试验技术,对染料进行了多次筛选,保证了面料色相准确,色光鲜亮,并且色差微小。后整理过程中柔软和防静电等助剂的应用,进一步解决了化纤面料手感僵硬、易起静电的问题。
同时,原液染色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面料的日晒、洗涤和耐磨色牢度,成布后的再次匹染,进一步保证面料色相准确、色光柔和。在警服试验阶段,项目组曾经将警服拿到武警部队最南部的总队——海南总队,放在室外曝晒1年没有变色。
●造型设计风格更趋人性化:“T”型、“X”型取代了“H”型
武警后勤装备研究所所长万金波向记者介绍说,“以前由于条件的限制,士兵常服是作训合一,所以不得不设计成‘H’型。”以往“H”型的设计使士兵常服显得拖沓、臃肿,体现不出士兵的精神来,更别说美观了,所以经常有战士把衣服悄悄地送到服装店去改。
05武警士兵常服在借鉴三军士兵常服设计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用“T”型和“X”型取代了“H”型。在这个过程中,胸腰落差和成衣加放量两个数据的变化成为了关键。胸腰落差是指胸围和腰围之间的尺寸差;而成衣加放量指的是成衣在净体尺寸上适当扩大的量,以便能穿进衬衣、内衣。正是这些小小的改变,使男装形成了更能体现男性美的“T”型结构,而女装则形成了能够体现女性体型的“X”型结构。
“穿上新警服,男兵更挺拔,女兵更飒爽。”端木琳说。3月初05型士兵夏常服在武警部分总队试穿后,曾有人给她打电话报喜:“新常服发下来后,战士们很喜欢,有的人试穿后都不愿意脱下来了。”
●全新的服装号型设置:五型5号系列号型取代了三型5号
提高服装的适体率是此次换装的一个重要原则。武警总部后勤部军需物资部部长杨仁和介绍说,以往武警士兵常服一直采用三型5号系列号型。这种号型设置首先考虑的是高覆盖率,以保证所有的士兵都能穿进去,因此设计尺寸跨度比较大,致使许多士兵穿在身上显得肥大、不合体。
为了使号型设置更加合理,武警总部后勤部军需物资部进行了深入调研,先后到20多个总队(师)对约18万名士兵进行了体型调查,筛选出覆盖全国各个地区的8万份人体净体尺寸数据,建立起了“部队青年群体体型分布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号型设置被细分为五型5号,并以此作为对士兵常服板型改进和安排生产比例的依据。
按照排列组合,五型5号可以组合成25个号型供选择,而以往的三型5号只有15种选择。通过对武警6个总队士兵试穿情况的统计,05型士兵常服的适体率超过了95%,覆盖率在98%以上。
另外,05型士兵常服还将原来的翻领罩衣改为了小翻领西服,臂章也由别针式改为固定式;在右胸前还设置了胸标缀钉孔,为士兵准确地佩戴胸标提供了方便条件。
●先进的伪装技术:数码迷彩增强近距视觉隐蔽效果
这次换装另一个重要部分就是迷彩服重新“回归”武警部队。武警在1998年后取消了87式迷彩服,替换以现行的01式作训服。目前,部分使用迷彩服的武警部队均为特勤分队。此次重新配发迷彩服,主要是因为武警特殊职能的要求和解决现行作训服的功能缺陷。
05系列夏迷彩服分为警官和士兵两大类,包括警官夏迷彩服、警官夏迷彩作训服、警官夏迷彩帽和士兵夏迷彩服、士兵夏迷彩作训服、士兵夏迷彩帽6个品种。
武警05系列迷彩服采用通用数码林地迷彩和涤棉材料,迷彩作训服比迷彩服增加了护肘、护膝和护裆。迷彩纹样模拟夏季丛林和灌木环境,颜色由深绿、浅绿、棕、黑4色组成。上衣为下摆收束的茄克样式,迷彩帽为棒球帽样式。由于警官和士兵的工作职能不同,两种迷彩服在设计上又略有区别,以便能更好地适应各自的工作岗位。
数码迷彩是武警05系列迷彩服的一个主要特色。看到这套迷彩服时,就会发现它与我们常见的迷彩服有明显的不同,一是各个单元花块之间的边缘变成了锯齿状;二是衣服上明显地有横竖交叉的网格。武警总部后勤部军需物资部助理员翟赋明介绍说,这是采用了数码迷彩概念和沉纱织入涤长丝加强筋的结果。
我国现有大部分迷彩服采用的都是通用数码林地迷彩纹样,各个单元花块之间的边缘为平滑的曲线。这种花型设计在远距离上有着较好的隐蔽效果,但在50米的近距离内伪装效果却不佳。所谓数码迷彩概念,就是对原来的通用数码林地迷彩纹样进行数码晶格化处理,使之边缘模糊分散,同时对单元花块的各边缘进行技术处理,使相邻单元花块图案吻合,从而通过打乱花块的排列规律,给观察者形成一种树影摇曳的错觉,增强近距视觉隐蔽效果。此外,研究人员还通过防红外染料和整理助剂,使迷彩图案具备了防近红外侦视功能。
新式迷彩服的设计不仅兼顾了各气候区域夏季穿着透气舒适的要求,科研人员还通过调整织物密度、加入新型材料等办法,有效地解决了作训条件下服装耐摩擦、抗撕裂的问题,并使其具有永久抗静电的特性,避免了服装在穿着过程中因摩擦产生静电而造成安全隐患。(来源:全球纺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