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晨光科技 >> 文章 >> 新闻、背景、评论等 >> 综合 >> 正文  
  技术预见通讯第七期         
技术预见通讯第七期
[ 作者:佚名    转贴自:http://www.ynst.net.cn/zcqgh/xggz/200408100009.htm    点击数:76    更新时间:2006/11/9    文章录入:谢川 ]
[注:本站登载的某些文章并不代表本站支持或反对其观点或肯定其真实性]

我国技术预见研究

未来10年我国可能实现产业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核心技术

2003年我国信息、生物和新材料领域的技术预测与关健技术选择研究中,初步凝练出未来10年使我国某一产业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核心技术8项。

1、集成电路:SOC技术

专家建议开展集成电路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主要是SOC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实现我国信息通信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2、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

我国在第三代移动通信领域有实现技术和产业跨越式发展的契机,具备了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因此,专家建议要开展3GBeyond 3G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3、音、视频:OLED技术和数字压缩、传输、编解码技术

目前数字化,集成化和网络化成为音、视频技术的发展趋势,在显示器件方面,OLED技术有可能取代现在的LCDPDP技术,且国内外的技术差距不大。专家的意见也正集中反映了音视频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我国可能实现突破的技术,并提出开展OLED技术和数字压缩、传输、编解码技术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提高我国音、视频行业的核心技术,使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提高该行业的竞争力。

4、医药生物技术:药物和疫苗研制技术

专家认为医药生物技术主要是基因工程药物和疫苗的研发将带来我国生物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

5、工业生物技术:生物催化和生物转化技术

专家认为我国应加强生物催化和生物转化技术方面的研究和开发。

6、农业生物技术;优质高产抗逆转基因农作物新品种

目前,我国有一批农业生物技术得到转化和利用。转基因农产品产业已经初具规模,分高和鉴定了20多个植物病的抗性基因。

专家提出应加强这一领域关键技术的研究。

7、高性能低成本钢铁材料

专家认为在未来10年我国应该加大高性能钢铁的研究与开发,提高我国钢铁产品的技术含量,满足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对高性能钢材的需求。

8、材料的制备和检测技术

专家认为加强材料的制备和检测技术的研发可以带动众多基础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此外,在能源与环保材料方面,专家也提出了许多的关键技术,如燃料电池、太阳能电池、回收处理与再生利用技术及相关材料、高性能纳滤膜及制备技术等。

(摘自《中国科技论坛》2004年第二期)

 

国际关键技术与技术预见

 

日本技术预见基本原则及组织实施(三)

 

    技术预见委员会是由日本科技政策研究所推荐,日本科技厅认定后成立的。该委员会的成员是其所属委员会的主席。该委员会成员均为日本全国各预见领域最为权威的专家。以往这些成员往往来自于日本的技术领域,到了第七次预见,又增添

了社会和经济领域的专家。

其次就是设立技术预见委员会和相关的附属委员会。在技术预见委员会成员确定之后,新一届技术预见委员会就产生了。依照惯例,委员会的每一个成员有权任命下一级附属委员会的成员人选。产生附属委员会成员的一个重要程序就是由技术预见委员会每个成员在其所负责的领域里挑选一些出色的专家,然后提交给NISTEP(教育科技政策研究所),以及相关机构,最终人选由科技厅任命。与技术预见委员会类似,由于附属委员成员所在领域的扩展,其成员及机构也相应增加。以第七次调查为例,附属技术预见委员会的数量达到了17个,社会——经济附属委员会有3个。附属委员会成立后,其重要使命就是要确定问卷调查表的发放对象。

再其次就是确定调查表中的项目。当每一个附属委员会确定技术预见调查领域和调查范围,并为技术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类时,就需要为每一个领域建立起相应的实施框架(要求这一框架不致遗漏任何重要的专题),接着就要确定调查表中的项目。

附属委员会的主要成员将根据技术预见委员会的要求选择技术预见项目。

接下来的实施程序就是确定填写问卷调查表的专家群(反馈者)。日本技术预见调查在确定填写问卷调查表专家时的一个重要要素,就是首先要求尽可能多的在相关项目或相关技术领域内拥有广博知识面的专家群体进行提名,尤其是那些活跃在学术界、产业界及政府部门之间的那些杰出专家中进行优先提名。他们通常是活跃在相关调查领域内的研究与开发领域,或者是研究管理部门,或者是具有相当职位的其他部门。一般说来,最终选定的专家就其组成结构而言,来自学术界、产业界及政府部门的专家基本上会维持在111的水准。此外,在确定被调查者提名及最终人选时还需考虑他们的年龄结构,尽可能保证年轻专家的比例。

 

国家关键技术清单(四)

技术类别

技术子类

专项技术

7.系统软件及工具

27.网络及系统软件(12578)(参看电信/数据路由)

1.导航软件和资源开发工具软件(18

2.导向器(1

3.注册(1

4.透明嵌入式软件(1

技术类别

技术子类

专项技术

 

 

5.操作系统(1

6.运行时间执行系统

7.程序设计语言(1

8.解释程序(17

9.编译程序(1

10.“智能”网络管理系统(8

11.客户机/服务器系统软件设计(8

8.智能化复合适配系统

28.自主式机器人装置(178)(参看制造)

1.机器人应用的传感器(18

2.机器人应用软件(18

3.信号处理(1

29.人工智能(128

1.三维知识表达(1

2.以计算机为基础的推理方法(1

3.机器学习方法

4.神经网络(8

5.语言工具(自然语言处理和直觉式搜索)(8

9.传感器

30.物理传感装置(12468

 

31.传动装置

1.微型传感器(18

32.集成信号处理

1.红外/雷达传感器(1

二、环境质量

 

 

1.监测和评估

1.综合环境监测

1.危险物质监测传感器(18)(参看信息和通信)

2.集成软件(18)(参看信息和通信)

3.全球信息系统网络(1)(参看信息和通信)

4.污染的仿真模拟(18)(参看信息和通信)

5.空间实时污染监测(7

2.污染控制

2.污染控制技术(124678

1.物理分离(17

2.组分分离(1

3.化学转变(1

4.生物制剂分离(17

5.废物清除(12

6.减少排放(2

3.全面循环系统(1378

1.聚合物回收(8

2.家庭垃圾回收(137

 

德国21世纪初的关键技术(一)

    弗朗霍夫系统与革新研究所受德国教科研技部委托,与德国其他从事研究开发计划管理部门的专家组成一个多学科研究小组,对21世纪初的技术进行鉴别和筛选,确定了9个领域的80项关键技术,并于19939月发表了题为《21世纪初的关键技术》的研究报告。

  1.研究方法

  为了把相互交叉和渗透的各项关键技术联系在一起综合分析,在研究中,采取从社会经济需求拉动技术发展的分析方法,以未来的问题和需求为出发点,然后鉴别出满足这些需求所需达到的技术,即所谓的相关树法。通过相关树法,把未来各项关键技术对解决社会、生态和经济难题与瓶颈问题的贡献与能力有机地联系起来。

  2.基本准则

  在鉴别和确定关键技术时,有两方面的准则:一是技术科学准则,二是需求准则。

  技术科学准则主要包括:

 · 研究开发的基础条件是否具备。

 · 开发的风险程度如何。

 · 人才资源能否满足。

 · 经费开支能否承担。

 · 工业界能否承担义务。

 · 国家目前所处的竞争地们如何。

 · 国家的支持程度。

 · 能够符合国际分工。

 需求准则是指技术对解决经济、生态和社会问题的贡献,主要包括:

 · 技术上的主要特征。

 · 经济上的渗透能力。

 · 对中小企业的作用(好对经济结构的改善)。

 · 市场规模(即未来的竞争地位)。

 · 与欧洲经济的紧密程度。

 · 对世界经济的依赖性。

 · 是否有利于人类健康。

 · 对社会进步的贡献。

 · 对改善环境的贡献。 

 

主编:周钜乾  副主编:马敏象 责编:孙    联系电话:0871-3161665  传真:0871-3177291

地址:昆明市人民东路246407     邮政编码:650051       电子邮箱:sunjing@ynst.net.cn

  • 上一篇文章: 技术预见通讯第六期

  • 下一篇文章: 美国科技发展计划(规划)综述
  •    
    [注:标题搜索比内容搜索快]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轨道钢承重计算公式及应用[109]

  • 【选型】如何为变频器选取阻值…[86]

  • AIS2023参展厂商名录[345]

  • AGV综合选型[170]

  • APIE 2023第4届亚太国际智能装…[138]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外媒:正在唤醒中国的习近平[305]

  • 中国反伪科学运动背后的CIA黑手…[494]

  • [转载]袁隆平真言:中国最大的…[668]

  • 台专家:当年我们造IDF时 大陆…[572]

  • 旅日华人:中国严重误判日本民…[577]

  •  
     相 关 文 章
  • 2013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建议…[143]

  • 关于申报2013年山东省科技发展…[109]

  • 美国科技发展计划(规划)综述…[71]

  • 技术预见通讯第六期[61]

  • 技术预见通讯第五期[81]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3 晨光科技        站长:璀璨星辰        页面执行时间:220.70毫秒
    Powered by:MyPower Ver3.5